丑的审美价值

合集下载

试论生活丑与艺术丑及其审丑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导向

试论生活丑与艺术丑及其审丑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导向

试论生活丑与艺术丑 及其审丑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导向●毕士奎一生活中的丑,是指客观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丑的客体对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的‘第一自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①艺术中的丑是现实生活中丑的反映形态,它是作家艺术家遵循艺术的一般规律创造出来的、渗透着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一种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

属于“第二自然”的范畴。

对于这两个不同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已早为人们所熟知,这里无需赘言了。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生活中的丑是客观自在的,本身并不能进入主体的审美领域,更不可能让主体产生美感享受。

而艺术中的丑则恰好相反。

因而,主体在对丑进行审美判断和评价活动中必须明确加以区分,以作出正确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美是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审美主体只能在对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直观中感受到美,这时,也才具有正面的审美价值。

而生活中的丑正与之相反,它是否定并歪曲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象。

它的存在,妨害和阻碍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与显现,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因而在审美中是一种负价值。

如:凶杀的现场、腐烂的污物、恶心的噪声,这些生活中极端丑的客体对象,人们避之犹恐不及,当然不会津津有味地欣赏它、品味它,它只会引起主体的情感上的极端憎恨、蔑视,使人感到“不安”与“痛感”,②诚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生活中的“丑是使人发生不快感的”,“美是使人发生快感的。

”③然而,尽管生活丑在审美中是一种负价值,不能直接作为审美对象进入审美领域。

但是,它却能够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作家艺术家反映与表现的对象,从而间接地进入审美领域。

原因何在呢?首先,是由艺术创作的特性决定的。

我们知道,艺术创作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认识与评价,借助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对于生活中的丑,艺术家通过观察、分析,能够将其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深刻地认识并揭示出来,并渗透着创作主体的否定性评价,从反面肯定了美。

10第十章丑-李 《美学原理》 马工程

10第十章丑-李 《美学原理》 马工程
杜尚《L.H.O.O.Q》, 又名”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一、丑的审美界定
• 1. 丑的审美关系界定 • 从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看,丑是人本质对象化的未实
现和残缺状态,是现实对人本质的否定,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不统一。 • 从审美意象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看,丑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
破”,让人看到它是“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最终 将矛盾调和化解,使人笑,让人乐;而丑却通常并不一定引发笑和乐。
• 一、怪 • 二、“酷” • 三、荒诞 • 四、恐怖
第三节 丑的审美范畴
第三节 丑的审美范畴
• 在获得自身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地位之后,在作为审美范畴的丑概念下,又 逐渐汇聚和形成了怪、酷、荒诞、恐怖等次一级审美范畴。它们在本质上都隶 属于丑,因此,作为丑的本质规定的“否定和背离”是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 但这一“质”的规定并不能概括它们在“量”的维度上复杂多变的形态特征, 因而需要做进一步的辨析和甄别。
突破思想牢笼和思维禁区的价值。
一、丑的审美价值
• 4.丑学的现实意义 • 丑学补充着美学的疏漏,平衡着美学的偏颇,匡正着人类在感性学方面的偏
失,解放着人的审美实践,改变着世界。 • 人类审美心理结构所浓缩的广阔时空,不仅可以包含丑并将它作为自身对象
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环节加以扬弃,而且还能够通过吸收、保留丑所蕴含的 辩证因素,丰富、扩展和解放自身,从而使人类的审美触角向更广阔的生活领 域和时空维度延伸。
发现丑、表现丑。
二、丑的审美特征
• 丑的事物呈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刺激等形式特征,其外观特点是不 完整、无规律和不和谐。
• 丑的各个部分通常是残缺的,它们所形成的关系是冲突的、破碎的和分裂的, 因而不能构成一个完满、和谐、统一的整体。

[美学]浅谈对美学中的“丑”的认识

[美学]浅谈对美学中的“丑”的认识

浅谈对美学中的“丑”的认识摘要:从本质上说,丑存在于美学中美的对立面。

美的主体追求是和谐感、愉悦感,最典型的便是古典美的追求,而丑的主体追求是不和谐,反和谐,追求的是痛感。

丑这个概念的发展一直都是伴随着美学史的发展。

丑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在美学中存在,是一种反叛,一种人类心理的自我救赎,它是对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忠实反映,它是严肃的生活态度,且富有思想性,也具有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美学艺术创作崇高一、什么是丑丑是作为美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主体追求和谐感、舒适感的是美,就像古典美的追求。

古典美学追求形式上的比例适中,追求色彩搭配的协调,追求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融,这些都是对美中和谐美的追求,即使是崇高的追求,也是由痛感转化为快感,最终投入美的怀抱。

反之主体追求不和谐,反和谐,追求的是痛感的那就是我们所说的丑。

从客观上说,未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象呈现的感性形象,就是丑。

从主体上说,一个不完善的感性形象从文化规定的标准来说就产生丑感。

从创作的角度说,没有实现或达到自己理想创作意图的文化物品或艺术品,这些物品和作品就是丑。

从这些方面来看,其一,丑是对于正常的负方面偏离;其二,丑的偏离是无奈的结果。

丑不仅在美学中体现建构,也在文化中体现和构成,不仅仅在与正常、美、的联系之中获得自己定义,还和美一起,与真与假、善与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丑在审美中的发展丑这个概念的发展一直都是与美学史同时发展的。

之前,丑都是被大家所排斥的。

当人与自然、与社会秩序开始确立关系时,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宁静而又单纯,却又形式丰富变化多样,多样性开始慢慢被古人要求统一协调,要求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强调矛盾双方互相渗透、妥协。

然而,丑却是客观地存在着的。

丑在美学家的眼里,被作为一个被审视的对象,等待它的命运是如何被改变,化丑为美,这就是最初状态的丑,而这仅存的丑的形态也仅仅是一些形式丑。

丑经创作转变为艺术美。

莱辛在17世纪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丑的处理原则,鲍桑蔡称赞他预告了一个新时代的黎明,而新时代之门正是被丑撞开的。

浅析丑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浅析丑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浅析丑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丑的艺术作品常常被低估或者被忽视,但实际上,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丑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以启示,引发思考,触动共鸣,传递情感,并且提升审美情趣。

这些作品拓展了人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净土。

丑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的一面,也让人们得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通过对丑的艺术作品的深入探究和理解,人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从而实现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

【关键词】关键词:丑的艺术、现实生活、启示、思考、共鸣、情感、审美情趣、重要意义、丰富生活、拓展思维。

1. 引言1.1 探讨丑的概念丑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不同的人对丑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艺术中,丑通常被定义为对审美标准的违背或者与常规美学观念相悖的东西。

丑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一种另类的美感,引发人们对美的反思和思考。

丑在艺术中的表现很广泛,可以是人物形象的畸形、怪异,也可以是色彩的不和谐、构图的不规则等。

丑的概念在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挑战了人们对美的认知,让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美的本质。

通过对丑的探讨,艺术家可以打破传统的审美观念,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全新的审美境界。

丑的艺术作品常常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共鸣,吸引观众深入探索内在的含义和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丑的艺术作品能够开拓人们的审美视野,让人们在感知美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一种不同的美感,从而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1.2 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中的“丑”也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形式。

通过丑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揭示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的深思。

丑的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现实生活,不仅可以展现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焦虑,还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艺术作品中的丑,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从而引发对改变和进步的思考。

丑

2、丑的概念,注意的两个问题: (1)我们讨论的丑,是作为审美范畴的,是和优美、崇高、
悲剧及戏剧等一样,它不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存在,而是情景交
融的意象世界,它有一种‚意义的丰满‛,是在审美活动中形 成的。 (2)作为审美范畴的‚丑‛不同于‚恶‛,生活中常常将 ‚丑恶‛作为一个概念来称呼。西方近代以来,在对美的探讨 中,常常关注对‚丑‛的研究,这是社会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变
(二)丑的审美价值的发现及产生的原因:
西方现代社会的人生实践。 考察西方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实践,明显的体 现出扭曲的异化的特征。 (1)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对工人阶 级的剥削、压迫基础上的,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实 行殖民主义、种族灭绝、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发 动世界大战。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吟咏田 园牧歌的诗意人生显然已经丧失了生存的土壤。正 如德国美学家阿多诺所说的那样:“在奥斯维辛之 后写诗是野蛮的。”(《多棱镜:文化批判和社 会》)
关于审丑的问题:
①现实生活中的丑,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但 却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作为美的异化、美的对立面而 存在; ②审美范畴的丑不同于伦理范畴的恶,如《白蛇传》中的 白素贞,长相丑、令人厌恶的蛇与白素贞美的品性,丑的 审美本质就是通过这种矛盾表现出来; ③应该将有条件产生审美价值的丑和无条件产生审美价值 的丑严格区分; ④丑依附于美而获得自己相对独立的价值,所谓‚审丑‛ 实质上还是一个审美问题; ⑤承认丑在艺术中的审美价值并不意味着对现实中的丑进 行肯定。
丑的东西只是对正常秩序的某种偏离或变形。
பைடு நூலகம்
丑的审美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现实生 活的非人性的一面,即异化世界是异己的、 与人对立的、令人厌恶的,是一种负面的 生存意义。它指明了人生不当如此,而这 就意味着,它肯定了正面的生存意义,即 生存应当是和谐的、美好的、令人喜爱的。 这种肯定是通过丑的否定来获取的。

美学原理第10章丑

美学原理第10章丑
《西游记》里神魔人互联的世界,是对正常
尺度的夸张变形,属于“怪”的审美范畴。
一、怪
• • 2.“怪”的历史表现 “怪诞”(grotesque)出自意大 利语“grotto”,意思是“洞穴”、 “地下室”和“幽灵出没的地方”。

“怪”主要在中世纪和封建时代
的人类审美生活中得以集中表达。
欧洲中世纪的艺术中,存在着大量
二、“酷”
• • 2.“酷”作为审美文化 “酷”的广泛流行不仅体现了语言的 发展演变,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 义,成为一种审美文化现象。“酷文化”
作为时尚文化的一部分游离于主流文化
之外,是一种以青年人为主体、表现青 年人群的生活方式、个性品味及其消闲 娱乐要求的亚文化现象。
“酷”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无深度的平面文化,
第三节 丑的审美范畴
• 在获得自身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地位之后,在作为审美范畴的丑概念下,又 逐渐汇聚和形成了怪、酷、荒诞、恐怖等次一级审美范畴。它们在本质上都隶 属于丑,因此,作为丑的本质规定的“否定和背离”是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
但这一“质”的规定并不能概括它们在“量”的维度上复杂多变的形态特征,
三、荒诞
• • 2.荒诞的审美特征 (1)形式的碎片化和丑怪。荒诞艺术不再在理性意义上把实体看作可以透彻 了解的存在大系列。


(2)内容的平面化和无中心。由于时空深度的消失,内容的中心和主题弥散
一丑的审美价值在美丑转化的意义上狭义的丑密集进入审美领域甚至占据审美舞台使自身成为一种形式美中的特殊形态以其畸形混乱和不和谐等形态特征对以优美为代表的传统习惯的和谐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构成背离和破坏从而丰富和扩展了广义的美的内涵和范围解放了人类的审美生活和审美实践
第十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丑

艺术中“丑”的形象的审美价值

艺术中“丑”的形象的审美价值

艺术中“丑”的形象的审美价值作者:贾婧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9期丑主要是指社会中及自然界里那些畸形的、病态的、片面的、消极的现象形态,表现为变异、病态、怪诞、残酷、丑陋、恶俗等特征,在外观上给人很不舒服的异常感觉,心理上使人产生恐惧与厌恶的感觉。

但是,作为美学范畴上的“丑”,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到的“丑”有着根本的区别,它具有否定的意义及否定的价值,是被赋予某等特定意义内涵的,在此范畴中它成为一种艺术“丑”。

审美活动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手法,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情感外化的展现,它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形式。

在这种审美活动中,美和丑既是相对的,又是具有同一性的,即美与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斥又同一。

正如李泽厚所说:“丑是美的拓展,美是丑的升华。

”美的现实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源和依据,但丑的现实也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创造中的源泉,即现实丑可以通过丑的现实来反映,并且通过审美创造实现丑的转化,使之成为艺术美。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模仿说,他指出:“模仿的对象不限于已有的事和美好的事”。

这说明现实生活中丑的事物同样可以拿来被模仿,进而所得到的作品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以悲剧为例:“悲剧本身是痛苦的,但却能激起别人的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使观众得到快感。

”可见,在审美过程中,移情作用使丑转化为美的感受,悲剧中美的瞬间过眼即逝,使观赏者的身心被悲剧中的丑与悲到净化,获得真正的审美享受。

因此,艺术“丑”作为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必然存在的一种审美经验,甚而,艺术的审美价值有时候只能用丑的形象来传递。

在日益喧嚣的社会进程中,神圣的光韵不断被消解,呈现出来的现实世界充斥着矛盾和分裂,生活中充斥着荒诞和虚无的现实。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就是如此,以各种丑陋的形象为创作来源,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这是一种“恶”的艺术,从丑恶中挖掘世界的真实。

自然丑转化为艺术美,其审美价值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以丑衬美和化丑为美。

丑的意义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丑的意义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丑的意义美学原理名词解释人们常常将美与丑视作对立的概念,认为美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而丑则令人感到不悦。

然而,丑并非仅仅是一种让人不悦的事物,它在美学上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丑的意义美学原理,并对几个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

一、丑角理论丑角理论认为,丑角是舞台戏剧中非主角的一类角色,他们通常外貌丑陋、言行滑稽,但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欢笑。

丑角在剧作中扮演着调剂氛围的角色,通过夸张的表演和幽默的语言,带给观众欢乐和轻松。

丑角的存在使得整个剧作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观众更容易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在美学上,丑角也具有较为深层的含义。

他们常常被用于反衬主角的美好形象,通过对比突出主角的美丽和善良。

丑角的存在使得整个艺术作品更富有层次感和张力,也增强了观众对美好的欣赏和认同。

二、丑陋之美丑陋之美是一种美学概念,指的是一些外表看似丑陋或不协调的事物却因其独特性而具有吸引力。

例如,一些艺术作品中的丑陋形象,通过艺术家的处理和表达,被赋予了某种美感。

这种美感并非来自于外表的美丽,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者的情感共鸣而得到的。

丑陋之美的存在引发人们对审美标准的思考。

它挑战了传统美学观念中对于美的定义,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欣赏世界的多样性。

丑陋之美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视觉上的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及对传统美的挑战和突破。

三、丑态美学丑态美学是一种关注人类悲剧性的审美理论。

它认为,真实的人性往往包含了各种丑陋和矛盾,而深入探索这些矛盾和丑陋正是艺术的使命。

丑态美学关注的是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探讨人类在痛苦和苦难中所表现出的真实和美的一面。

丑态美学突破了传统美学对美好的理解,将人性的种种丑陋和痛苦纳入美的范畴。

它认为,真实的美应该是包容与接纳的,不仅仅局限于外表的完美和优雅。

丑态美学通过展示人类在丑陋和痛苦中所显示出的勇气和希望,引发了人们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思考,并通过审美体验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认同的方式。

浅谈艺术作品中对丑的认识

浅谈艺术作品中对丑的认识

浅谈艺术作品中对丑的认识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丑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在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却逐渐了解到丑与美的关系,丑逐渐成为艺术作品中的宠儿所能体现出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丑,丑与美的关系,丑的价值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不和谐,具有紊乱,嘈杂,破败,粗陋,畸形,邪恶,虚假等特性。

它是与美对立的范畴,在现实生活中,丑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它常引起人们的心理抗拒和情感排斥,从而被排除于审美视野之外,不为审美心理所容纳。

它是审美活动中的负价值,是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但是,美与丑并不是矛盾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老子指出美与丑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

”他还从美的相对性出发,指出美与丑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美之与恶,相去若何?”意为美与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东西。

庄子美学也突出强调了美的相对性,指出美与不美是“应时而变”的,“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美与不美相互包容,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熟知天下正色哉”;“厉与西施,恢恑橘怪,道通为一。

”同时,在中国美学史上,庄子第一个谈到了丑的问题,揭示出丑中之美,认为人格精神上的美可使人忘掉其形体上的丑陋,所以丑怪形象中,可以包含有强烈的精神之美。

当然庄子并不忽视形体的美,但他更看重精神的美。

毛泽东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也曾说过:“美和丑因相互对照而显著。

”德国的苏瓦尔说:“丑是美的背景,用来增强美的光辉。

”美和丑都能够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因为正是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对抗中,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才更易获得鲜明和丰富的体现。

因为艺术有着极大的兼容性,它既包含了对自然美和现实美最真切的关照和美化,又包含了对生活丑的透视剥露和审美转化现实中的丑也可以成为艺术对象因此在涉及艺术美时,我们不可以仅仅把现实中的美好事物集中起来捆在一起使之理想化,而不顾及现实中丑恶的东西。

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

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

《学海》199714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张芹荪 艺术是一种精神性与物质性相统一的文化现象,又是最富创造性的精神现象与心理现象。

艺术活动是人类文明活动重要构成与生成起点,正是艺术这种自由创造的精神给人类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活动是科学、哲学、宗教活动的基础。

艺术以美为它的核心和终极目标,美是艺术的主要价值构成。

但艺术内在机制的自由创造特质也将自己的触角伸向荒诞、无理性、疯狂、精神病态、痴呆、心里癔障、性变态、犯罪欲等丑陋的精神内容与心理存在。

“美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

”(莱辛《拉奥孔》P.11,朱光潜译)。

美的至尊地位在近现代艺术中动摇与沉落了,审美意识产生嬗变,艺术不再以描写狭窄的美的对象为主要目的性,而是要深入探索人类复杂的心理结构,表现多重的精神运动。

美学已不再是单纯探讨“美”的科学,托马斯・门罗说:“在整个美学中,美的概念已不占据中心和显要地位。

”(《走向科学的美学》P.398,石天曙滕守尧译本。

)丑大量地拥入艺术殿堂丰富了艺术现象,但丑是否属于艺术美或美的范畴,它的美学功能与价值是什么?它是否可以给艺术接受者以美感、还是非美感的价值感?本文试从艺术丑的本体和对艺术丑的创造与欣赏这两重视角去探讨这些问题。

一在某种意义上古典艺术是和谐的理想美艺术,是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平衡统一的艺术,黑格尔认为以古希腊艺术尤其是雕塑为代表,但这仍不能涵盖所有古代艺术的共同性质,正如莱辛所说,美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但艺术的内在机制是自由创造精神,任何一种界定都具有片面性。

美是古典艺术的中心内容,但丑作为表现对象也大量存在,而近现代艺术更具反叛精神,它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丑更多地成为艺术的对象,显示了美学的功能与价值。

古罗马圣奥古斯丁认为丑在美学中不是一个消极的范畴而是一个积极的范畴。

罗森克兰兹认为丑以感性形式进入审美领域时,就具有某种积极的审美价值。

艺术丑是有意味的情感形式和有价值的艺术表现符号,是精神结构的载体,它是一种感性形式,具有审美价值。

丑在美学中的意义

丑在美学中的意义

丑在美学中的意义摘要:一、引言:丑的美学意义二、丑的定义与分类1.自然丑2.艺术丑3.社会丑三、丑的价值体现1.对比美2.引发思考3.丰富审美多样性四、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1.文学2.绘画3.戏剧4.电影五、结论:丑的美学意义及其重要性正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丑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令人不悦、反感的事物。

然而,在美学领域,丑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美学作为研究美与丑的学科,不仅关注美,也关注丑。

那么,丑在美学中究竟有何意义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丑的定义和分类。

丑可以分为自然丑、艺术丑和社会丑。

自然丑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令人不悦的现象,如地震、火山爆发等;艺术丑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丑陋形象,如毕加索的画作《哭泣的女人》等;社会丑则是指社会现象中的丑恶行为,如贪污、腐败等。

其次,丑在美学中具有价值体现。

首先,丑与美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美更加突出。

没有丑的存在,美就失去了参照物,无法显现出其独特价值。

其次,丑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

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丑是美的反面,是思考的开始。

”通过对丑的审视,人们可以对美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丑丰富了审美的多样性。

审美不仅仅局限于美丽的事物,丑也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审美体验,使得审美领域更加丰富多彩。

在艺术创作中,丑被广泛应用。

无论是文学、绘画、戏剧还是电影,艺术家们都善于运用丑来突显主题、表达情感。

例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丑陋的外表来反映内心的复杂与矛盾;绘画作品中,丑陋的线条和色彩组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戏剧和电影中,丑角的出现往往带来欢声笑语,同时也寓意着社会现象的讽刺。

总之,丑在美学中的意义不容忽视。

它与美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哲学思考的审美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对丑的理解和欣赏,有助于提升审美品位,丰富人生体验。

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在艺术表现中,丑具有其特殊的审美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读:
1. 对比与反差:丑与美相对立,丑能够与美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通过丑,艺术家能够突出美的价值和特质,使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美的存在。

2. 触动内心情感:丑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让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丑的形象常常与悲伤、痛苦、无助等负面情绪相关联,通过丑的形象,艺术家可以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引发思考与共鸣。

3. 反映社会现象与问题:丑可以象征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不平等。

艺术家通过描绘丑的形象,反映社会中的丑恶与丑陋,警示观众应更加关注并改变这些问题。

4. 对于个体形象的突破:丑可以打破传统美的标准,重新定义审美观念。

艺术家通过丑的形象,突破现实中关于美的刻板印象,让观众反思与重新审视自己对美的定义。

总之,丑在艺术表现中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它可以强调美的价值、触动观众情感、反映社会问题以及重新定义审美观念。

丑恰恰是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使人们对美与丑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

”丑”这个词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常用?

”丑”这个词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常用?

”丑”这个词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常用?一、"丑"在日常生活中的外貌评价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外貌是人们交流与交往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外貌的评价,"丑"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

不同的人对于外貌的标准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在日常交往中,我们都会因为一个人长相不太好看而产生"丑"这个词的表达。

对于外貌的评价,常常使用"丑陋"、"丑恶"这样的词汇来形容那些外貌不太好看的人。

虽然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主观性和刻板化的问题,但在現實社會中,它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评判他人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丑"在描绘景物和事物中的使用频率较高除了在对人的外貌评价中使用较多外,"丑"这个词在描绘景物和事物中的使用也是相当频繁的。

当我们看到一幅刻画丑陋、形象怪异的画作时,我们常常会用"丑陋"、"丑恶"来形容它们,通过形容这些丑陋的事物来强调其与美的对比,以突出美的重要性。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也会用"丑事"来形容一些道德败坏、不光彩的事情,例如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丑恶的勾当等。

三、"丑"在人格品质和行为举止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人的外貌无法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和品质,因为一个人的品质和素质不仅体现在外貌上,更体现在他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举止中。

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时,如果他的行为举止不端,缺乏道德约束和基本的礼貌,我们往往会用"丑陋"、"丑恶"等词汇来形容他。

这是因为这种行为给我们留下了负面的印象,让我们感到不快。

四、"丑"在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在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丑"这个词被广泛应用,它不仅用来形容人物的外貌或人格特征,还可以寓意更深刻的含义。

关于丑的审美价值精选论文

关于丑的审美价值精选论文

关于丑的审美价值精选论文关于丑的审美价值精选论文丑,有时也称为“丑陋”,是一个特殊的否定性的审美范畴。

换言之,丑就是美的对立面。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了丑的相对性和语境性存在,认为“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务得不好,则是恶的和丑的。

”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丑是无用的、没有价值的。

但丑真的没有价值吗? 其实从审美感受角度看,丑带给人们的感觉,是一种复杂或带有苦味的愉快,它富有刺激性,使人不安甚至痛苦,但却可以突破传统的审美习惯,渗入灵魂,使人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快。

如果爱、和平、和谐是一种美,那么仇恨、打斗、不和谐就是相对的丑,但现代很多电影所采用的打斗场面却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人们也能从这类影视作品中感悟到美的真谛,例如香港的古惑仔电影。

如果说美的存在是为了让人看到这世界美好、积极的一面,那么丑的存在也是必然的。

因为现实生活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美的存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不合理、不和谐,丑的存在就是为了从负面肯定美的存在,丑用自身的不合理、不和谐刺激着人们,并且告诉人们:这世界应当是合理的、和谐的,是美的。

丑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腐朽,从而为把世界改成美的方向而努力。

丑除了从负面肯定美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审美价值,即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

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唐伯虎一行人在门口看美女,唐伯虎喊了一句“秋香”,秋香回过头以后唐伯虎觉得一般般。

他的同伴立即喊了句“美女”,一时间所有的女人都转过头了,与那些丑女人相比,秋香一下子就美若天仙了。

电影虽然采用的夸张的手法,但也不妨碍它表现“丑具有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

美丑是相对的,也是相互依存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丑其实就是美的对比与陪衬。

没有丑,美反倒一般般了,就像独自一人的秋香。

鲜花总是需要绿叶,好人身边总要有坏蛋的存在。

有了丑以后,美丑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比,刺激着看官的感官,美也就自然而然被凸显出来了。

论丑在文艺作品中的价值表现

论丑在文艺作品中的价值表现

在 西 方美 学 史 上率 先提 出 了文 艺创 作 中 的美 丑 对照 原 则 。他 所 说 : “ 滑稽 中丑 态是 使 人 不快 的 ;但 是 , 我们 是 这样 明 在 说 : “ 稽 丑怪 作 为 崇 高优 美 的配 角 和对 照 ,要算 是 大 自然 察 , 以至 能 够 了解 丑 之为 丑 ,那 是 一 件愉 快 的 事情 。我们 既 滑 给 予 艺术 的 最丰 富 的源 泉 。 ”他 的著 名 小说 《 巴黎 圣 母 院 》 然 嘲笑 丑 态 ,就 比他 高 明 。 ”可见 ,从艺 术 效 果来 说 ,文 艺 就 是按 照 这 一 原则 来 塑造 人 物 形象 、 设 置人 物关 系的 。通 过 作 品 中 的丑 的形 象 实 际上 已经成 为 对 现实 生 活 中这 些 丑类 的 相 互 的对 比和 映 衬 , 美 与 丑 的特 征 都 显 得 格 外 的突 出 、 分 否 定 。莫 里哀 笔 下 的伪 君 子 达尔 丢 弗 、吝 啬鬼 阿 巴贡 , 巴尔
论 丑 在 文 艺 作 品 中 的 价 值 表 现
。 郑 晓 敏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丑在文艺作 品中的价值表现:以丑衬美、绘丑 寓美、化丑 出美、审丑升位等 几个方面,意 在使人们 与丑建立一种新型的特殊的价值评价关系。
关 键词 :美 丑 文 艺作 品 价 值表 现 艺术形 象
从 古到 今 人 们一 直 公认 现 实 美是 文 学 作 品反 映 的重 要 对 盾 和 斗 争 。 正 如 人 们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所 经 历 的那 样 ,人 生 的 象 ,争 论较 多的 是现 实 丑 能 否作 为文 艺作 品 的表 现 对象 ,文 价 值 和 意 义 往 往在 冲 突 和 较 量 中才 能得 到 鲜 明而 充 分 的显 艺 作 品为 什 么 要 表 现 丑 ,或 者 说 丑 在 文 艺 作 品 中有 什 么 价 现 , 真 善 美 与 假 恶 丑 的 冲 突 和 斗 争 实 际 蕴 含 着 更 为 丰 富 的

浅述对“丑”这一审美形态的审美价值的认识

浅述对“丑”这一审美形态的审美价值的认识

亚 麻 桌 布 和 熏 黑 的墙 , 盏 吊灯 挂 在 耨 陋 的檩 梁 卜, 儿 把 土 豆 那 l 女 递 给 父 亲 , 亲 在 倒 黑 咖 啡 , 子 把 杯 举 向嘴 边 , 们 的脸 上 露 母 儿 他 对 事 物 永 恒 秩 序 的 听 天 南命 的神 情 . 这 幅 i 的 意 象 世 界 是 “ ” . Ⅲ i 丑 ,
特 征 是 和 谐 之美 , 种 美 遵 循 一 定 的秩 序 , 理性 节制 , 形 式 上 这 受 在 足完 整 的 : 了近 代 , 到 西方 艺 术 由 和谐 之 美 过 渡 到 崇 高 美 : 到 了 而 现 代 , 方 艺 术 中 充 斥 着 魔 般 的 、 曲 的 、 形 的 、 异 的 、 规 西 扭 畸 怪 非 则 、 狂 的 、 恶 的 、 对 称 、 合 比例 的和 阴 森 恐怖 的东 西 。 这 癫 厌 非 不 在 里, 丑取 代 了美 , 在现 代 艺 术 中获 得 了独 立 的 地 位 , 若 无 人 的 以 旁
人 们存 习惯 一 把 丑 作 为 与 美对 立 的概 念 , 真 与假 相 对 般 即
立, 善与 恶 相 对立 , 与, 相 对 立 。但 这种 与 “ ” 对立 的“ ” 美 f 【 丑 相 美 的 概 念 是 狭 义 的“ ” 的 “ ” 概 念是 在 审 美 活 动 ・ 形 成 的 审 美 。广 义 美 的 f l 美 对 象 , 情 景交 融 的 审 美 意 象 , 包括 多种 审 美 形 态 ‘ 作 为 是 它 丑”
有 的 是 为 了 给精 致 的生 活 赋 予 活 力”, 的 是 “ 了表 现 生 活 的 丰 有 为 富多彩” 在 叶 朗先 生 观 点 的基 础 卜, 认 为 . 丑 ” 为一 种 独 立 的 审 我 “ 作

”丑”有多种含义吗?

”丑”有多种含义吗?

”丑”有多种含义吗?"丑"一词在中文语境中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用来形容外貌,也可以指某些脸上长有一些特别的突起物,还可以用于评价某些言行举止的丑陋,甚至可以引申为意味着不道德的行为。

以下将详细介绍"丑"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几种含义:一、形容外貌丑陋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美丑是人们常常会关注的话题之一。

"丑"这个词可以直接用来形容外貌的丑陋,指的是容貌不美观。

美丑主观上因人而异,但基本上是通过面部特征的对称性、特征的协调性、五官的立体感等来判断的。

然而,美与丑并不单纯只表现在外表上,内在的气质也能够影响人们对"丑"这个形容词的理解。

二、指某些脸上长有一些特别的突起物除了指形容外貌丑陋外,"丑"这个词还可以用来描述某些脸上长有一些特别的突起物,比如疣、痣、疮疖等。

这些突起物常常会对外貌带来影响,有时候会给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但是,在一些文化中,这些突起物也被视为独特的魅力,甚至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

三、评价某些言行举止的丑陋除了形容外貌丑陋和突起物外,"丑"这个词还可以用来评价某些言行举止的丑陋。

在人际关系中,美与丑并不仅仅局限于外貌,人们普遍认为美好的内在品质与丑陋的言行举止是有关系的。

比如,恶语相向、卑劣行径、不择手段等都会被认为是丑陋的,而善言善行、真诚待人、宽容大度等则被认为是美好的。

四、意味着不道德的行为除了形容外貌丑陋、突起物和言行举止的丑陋外,"丑"还可以引申为意味着不道德的行为。

这里的"丑"更多的是指一种道德上的败坏,是一种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人类价值观的行为。

比如,害人不浅、背信弃义、无视法纪等都被认为是"丑"的体现。

总结起来,"丑"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有多种含义,既可以用来形容外貌丑陋,也可以指某些脸上长有一些特别的突起物,还可以用于评价某些言行举止的丑陋,甚至可以引申为意味着不道德的行为。

美与丑哲理话语

美与丑哲理话语

美与丑哲理话语摘要:1.美与丑的定义与哲学思考2.美与丑的辩证关系3.美与丑的审美价值4.美与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正文:美与丑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也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美的定义因人而异,但普遍认为,美是令人愉悦、赏心悦目的。

丑则相反,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受。

然而,在哲学思考中,美与丑的关系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存在辩证关系。

首先,美与丑是相互对立的。

美通常指代和谐、有序、比例适中的事物,而丑则是指不和谐、失衡、比例失调的事物。

这种对立关系表现在审美过程中,人们会对美的事物产生喜爱、向往之情,而对丑的事物产生排斥、厌恶之情。

然而,在哲学上,美与丑之间并非完全割裂。

从辩证的角度看,美与丑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美与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在一些艺术作品中,丑角往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努力改变自己,也有可能实现由丑变美的转变。

美与丑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人际交往中,美丑观念会影响人们的第一印象。

美的外表往往容易给人留下好感,而丑的外表可能让人产生疏远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品质和人格魅力逐渐显现,美丑观念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这时,一个人的内在美往往比外在美更具吸引力。

此外,在教育领域,美与丑的哲学思考也对人们具有启示意义。

教育者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内在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美感,又具有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

总之,美与丑的哲学话语揭示了美与丑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美与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谈美丑转换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谈美丑转换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谈美丑转换日子总是很忙,焦头烂额的。

偶有空闲的晚上便变得懒懒散散,仿佛要为前面的忙碌作一点补偿,于是休息。

但一旦真正的休息却又毫不习惯,懒得骨头都变得松散无力,即使只是那么一个不用备课,不用学习的晚上,人就觉得虚度了光阴。

因为事实上,应该做的事还很多,没完没了的,周而复始。

于是开始强迫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

翻开一本书,名字是《身边的美学》。

是去年在购书中心买的。

一看名字就喜欢,因为我喜欢一切美的东西,但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鉴赏力,或者说我觉得美的,别人总不以为然。

我觉得不美的,别人却大加称赞。

我怀疑,是不是我对美的感受力比较差?何为美?我真想知道。

于是我买了下来,决定好好学习。

在断断续的续的学习中,好象并没有多大的收获。

倒是今天看了一篇题为《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谈美丑转换》的容有所悟,但却与美无关,是关于写作的。

这一篇文章出现了十多位名人。

文章的引入是从贾平凹开始的,他有一篇散文名为《丑石》,入选到语文教材了,其中有一句经典之句,是借文中的天文学家口中说出的,他说“它是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文章继续深化,提出其实这富于哲理的话是出自清代文艺批评家熙载的《艺概》一书中。

继续作者设疑,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读者的注意力就被其吸引过去了。

作者开始推出他的理论,他认为审美过程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从新对美和丑下定义。

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例,得出结论丑角不丑。

并列举了《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

其中剧作家以唐知县的口,说出了“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如此这般掷定有声的传世名言!作者为了进一论证丑角不丑这一说法,把西方的著名丑角卓别林也搬将出来,并把美学家王朝闻的说话作为论据,他说,他是“丑中见美”美学原则的最佳体现。

国也有名丑被赠予“丑得美”三个字,他就是京剧名丑艾世菊!赠送人就是书法家田原(书)。

除了戏曲中的表现外,作者还列举了绘画、雕塑中对“丑”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的审美价值
丑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常用词。

一般而言,丑的日常意义是偏于消极性和否定性的,可以用来概括从形象上的难看的怪异、品质上的恶劣不良到心理感受上的厌恶羞耻等广泛领域。

作为审美范畴的丑是一个美学术语,它既与日常生活中的丑相对应,与作为审美范畴的美(优美)相对立,也与崇高、悲剧、喜剧等其他审美范畴相关联,因而具有更为复杂多样的性质、特征和功用,以及以审美理想改造和转化现实丑的积极意义,是当代美学研究中聚讼纷纭的概念之一。

从元价值角度来看,假恶丑都是作为元价值对立面而存在的。

丑作为原价值的反面,是一种“负值”,即人类文化中的负效应、副作用、负面价值的负面结果,其审美价值在“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中表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丑是最终会被扬弃的。

虽然作为审美范畴的丑与美相对立,尤其与优美意义上的美相对立,但它仍然具有审美价值,这在于它是人的自由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丑不仅是美的反衬、陪衬和烘托铺垫,而且是对美的丰富、扩展和解放去蔽,还是其他审美范畴如悲剧、喜剧、崇高、滑稽等必要组成部分。

丑的必然存在根据在于,现实生活从来并非合乎人性的存在,而自始即处于人的实践改造使之逐渐人化的过程中。

从自然环境到社会关系,都不可避免的与人性冲突的方面。

丑的审美价值在于,它从负面角度展示人生不应当如此,而这就意味着,它肯定了正面的生存意义,即生存应当是和谐的、美好的、合目的的,令人喜爱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思想。

这种肯定价值是通过丑的否定来获取的,它具有不同的意义层次和层现形式:在美丑对立的意义上,丑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对比和衬托美;在美丑对立互依的意义上,丑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丰富和激励美。

丑作为审美形态的深刻意义,就在于它的负值效应。

首先,丑具有对比和衬托美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谈论得最多的还是美女,长的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好看的,我们似乎很少去注意她。

有人会说丑的人就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吗?丑就没有价值吗?我始终觉得丑的价值就是衬托美的价值,其中有一点就直接表明了,曾有一个财政学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像XXX这样的帅哥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公共物品,他的存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审美福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长得丑会不会也这样说呢?或许是这样说的的,长的丑对社会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为它的存在对比和反衬了美,让人们更加的认可美。

尽管如此,这种意义的丑,仍然不是正面的肯定,而要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加以扬弃,并使其对比和陪衬的审美价值释放出来。

其次,丰富和激活美的价值。

在美丑转化的意义上,狭义的丑密集进入审美领域,甚至占据审美舞台,使自身成为一种形式美中的特殊形态,以其畸形、混乱和不和谐等形态特征,对以其优美为代表的传统习惯的和谐、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构成背离和破坏,从和丰富和扩展了广义的美的内涵和范围,激活了人类的审美生活的审美实践。

例如,中国的首席超模吕燕除了身材好,没有看出来颜值有多么高,甚至可以用丑来形容。

这让我们十分不理解,但是也可以当作是丑可以丰富和激励美,即使是这种形式的丑我们也可以接受,因为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了丑的价值。

人类审美心理所浓缩的广阔时空,不仅可以包含丑并将它作为自身对像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环节加以扬弃,而且还能够通过吸收、保留丑所蕴含的辩证因素,丰富、扩展和解放自身,从而使人类的审美触角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和时空维度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