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秤管理细则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1. 引言物料称量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原材料的精确用量和工艺流程的准确性。
因此,为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制定并执行一套完善的物料称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规定旨在规范物料称量过程,保证原料的准确用量和工艺流程的正确性,避免误差和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管理流程2.1. 物料入库管理所有原材料的入库必须按照流程规定进行登记,并配备一张明细的入库单据,原材料的入库单据必须详细记录货物名称、单价、数量和重量等信息。
将原材料纳入库存管理系统,对于每个物料都应有编号,编号应与涉及该物料的所有文档相关联。
移动和维护原材料的记录必须及时更新。
2.2. 物料出库管理物料出库时,发放人员必须在出库单据上填写物料的名称、规格、单价、数量和重量等信息,以及用途、领用人和领用时间等相关信息,还要签字确认,以便于后期跟踪和审核。
2.3. 物料称量管理物料称量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操作者必须熟悉使用电子秤,进行准确的称量。
在进行物料称量时,必须严格按照称量表格填写记录,以保证每个批次的物料使用量和称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在物料称量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规格的物料,必须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并将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于后期跟踪和纠正。
2.4. 物料消耗管理在使用物料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物料使用计划进行使用,记录每批次物料的使用情况和数量,确保使用量与计划量的一致性,并及时对物料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和汇总。
3. 监督检查定期进行监督检查,针对物料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进行跟踪和改进。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所有人员都熟悉本规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公司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4. 结论本规定规范物料称量整个过程,确保了物料使用量的准确性和工艺流程的正确性,降低了误差和浪费,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有效的物料管理和监督检查,可以不断改进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1. 引言物料称量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保障物料称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合规性,制定本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物料称量操作的员工和相关部门。
3. 定义- 物料称量:指根据生产工艺和配方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原料称量到制定的容器或设备中。
- 称量准确性:指物料称量结果与理论称量值之间的误差。
- 称量一致性: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物料称量操作所得到的称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4. 责任与权限4.1 责任-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和执行物料称量操作,并对称量结果负责。
-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物料称量过程,并对称量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估和审查。
- 物料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物料的配送和保管,并提供准确的物料称量信息。
- 管理层负责制定和审查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并确保其执行和有效性。
4.2 权限- 生产部门具有对物料进行称量的操作权限。
- 质量部门具有对称量结果的评估和审查权限。
- 物料管理部门具有提供准确的物料称量信息的权限。
5. 物料称量过程5.1 称量前准备- 确定称量计划,包括所需的物料种类、数量和称量顺序。
- 检查和校准称量设备,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准备称量容器,包括清洁和标记。
5.2 称量操作- 根据配方要求,按照指定的比例和顺序将物料逐一称量到容器中。
- 在称量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称量的准确性。
- 防止交叉污染,注意避免不同物料的混淆和误用。
5.3 称量记录- 在称量过程中及时记录称量设备的状态、称量结果等相关信息。
- 确保称量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称量记录应进行审核,并保留相应的文件和记录。
6. 质量控制6.1 称量准确性控制- 对称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
- 进行称量结果的重复检查,通过比对不同记录之间的差异来评估称量准确性。
- 对称量偏差较大的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下来。
原料厂配料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原料厂配料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原料厂所有配料秤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配料秤的选型与安装第四条配料秤的选型应满足生产需求,确保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配料秤的安装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第六条配料秤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好以下工作:(一)核对设备型号、规格、参数等是否符合要求;(二)检查安装场地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设备安装稳固;(三)确保供电系统、传感器、执行机构等配套设备安装正确;(四)做好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章配料秤的使用与维护第七条配料秤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使用配料秤前应进行以下检查:(一)检查配料秤的外观是否有损坏;(二)检查传感器、执行机构等是否正常;(三)检查电源、线路是否完好;(四)检查配料秤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九条操作人员在使用配料秤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二)不得擅自调整配料秤的参数;(三)不得随意拆卸、改装配料秤;(四)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第十条配料秤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具体如下:(一)定期检查配料秤的传感器、执行机构等是否正常;(二)定期清洁配料秤的传感器、执行机构等;(三)定期检查电源、线路等是否完好;(四)定期检查配料秤的校准情况,确保精度。
第四章配料秤的校准与检验第十一条配料秤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
第十二条校准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具体如下:(一)检查配料秤的传感器、执行机构等是否正常;(二)使用标准砝码进行校准;(三)记录校准结果,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四)根据校准结果调整配料秤的参数。
第十三条配料秤的检验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如下:(一)定期对配料秤进行检验,确保其精度;(二)对检验不合格的配料秤进行维修或更换;(三)对检验合格的配料秤进行标识。
货物称重管理制度

货物称重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规范和管理货物的称重工作,确保称重准确、公正,减少差错和纠纷,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货物交付的质量和数量,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货物称重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物流部门、仓储部门、运输部门等。
3. 所有参与货物称重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称重操作规程,确保称重准确、合法。
二、货物称重管理基本要求1. 货物称重必须在指定的称重设备上进行,严禁使用非法、不符合计量规定的设备进行称重。
2. 货物称重必须由专业的称重工作人员进行,不得由无资质或未经培训的工作人员从事。
3. 货物称重必须在客户的监督下进行,客户有权要求进行公开称重操作,确保称重的公正性。
4. 货物称重前,必须对称重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货物称重时,必须确认货物的实际数量和重量与运单、清单等文书记录一致,如有差异必须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整。
6. 货物称重后,必须及时向客户提供称重凭证和相关的称重报告,确保客户能够获取到真实、准确的称重信息。
三、货物称重管理流程1. 接受货物:物流部门接受客户委托的货物,并对货物进行登记、验收、确认重量等工作。
2. 准备称重:物流部门负责安排货物进入称重区域,并通知客户对货物进行检查、确认。
3. 称重操作:称重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货物称重,保证称重准确和公正。
4. 确认重量:称重结束后,必须对称重结果进行确认,确保与运单、清单等文书记录一致。
5. 客户验收:客户有权要求对货物进行公开验收和确认,确保客户对称重结果满意。
6. 发放凭证:称重工作人员必须向客户提供称重凭证和相关的称重报告等证明文件。
7. 记录保存:称重工作人员必须妥善保存称重记录、报告等文件,以备日后查验和复核。
四、货物称重管理设备和工具1. 称重设备: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符合计量规定的称重设备,确保称重结果准确可靠。
2. 计量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秤管理制度

秤管理制度一、前言秤是企业生产中需要使用的重要设备,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的秤管理制度,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着“确保生产质量,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原则,制定秤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确保生产质量2. 提高生产效率3. 节约成本三、管理内容1. 秤采购2. 秤日常使用和维护3. 秤定期检定4. 秤报废管理四、管理流程1. 秤采购1.1 根据公司的实际生产需要,确定需要采购的秤的种类和数量。
1.2 进行秤供应商的调查和比较,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1.3 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确定采购合同的细则,包括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
1.4 签订采购合同,进行付款,安排秤的交货和安装。
2. 秤日常使用和维护2.1 生产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秤。
2.2 定期对秤进行日常清洁和维护,保证秤的正常运行。
2.3 发现秤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并停止使用,等待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秤定期检定3.1 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使用的秤进行定期检定。
3.2 确保定期检定的时间和频率,准确记录检定情况和结果。
3.3 对检定合格的秤,及时签发合格证明,并贴有检定标签。
对检定不合格的秤,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收回或报废处理。
4. 秤报废管理4.1 对于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秤,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4.2 对报废的秤进行分类处理,分别进行维修、更新或淘汰报废,保证秤的正常更新和运行。
五、管理细则1. 秤采购1.1 采购部门应在公司相关部门和员工的配合下,准确掌握秤的需求情况,及时开展采购工作。
1.2 采购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对供应商提供的秤进行准确的技术评估和比较。
1.3 采购合同应详细明确,避免发生纠纷。
2. 秤日常使用和维护2.1 生产管理部门应制定并让员工熟悉并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秤的正确使用。
2.2 维修人员应具备专业技术,及时对秤进行日常维护,保证秤的正常运行。
原料厂配料秤管理制度

一、引言为了保证原料厂生产过程中配料秤的精准度和稳定性,确保生产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原料厂所有配料秤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对配料秤的购置、安装和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2. 质量部门负责对配料秤的检定和校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3. 设备部门负责对配料秤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进行管理。
四、配料秤的购置和安装1. 购置原料厂使用的配料秤时,应选择有生产许可证和质量保证的厂家,并保证设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2. 配料秤的安装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安装位置稳固、平整,避免受到外界震动和干扰。
五、配料秤的检定和校准1. 配料秤的检定由质量部门负责,并应定期进行(一般不超过半年一次)。
2. 检定时应选用标准配料进行比对,确保配料秤的准确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3. 配料秤的校准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校准后应签字确认,并保留相关记录。
六、配料秤的日常维护1. 配料秤的日常维护由设备部门负责,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防止秤体受到腐蚀。
2. 定期进行配料秤的润滑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七、配料秤的使用管理1. 使用配料秤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
2. 操作人员应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使用配料秤。
3.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出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停止使用。
1. 配料秤出现无法修复的严重故障时,应报废并填写报废手续,由设备部门负责进行报废处理。
2. 报废处理后,应将相关记录进行归档保存,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处理。
九、附则1. 对于未尽事宜,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改。
2.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秤管理制度模板

秤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确保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贸易欺诈,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秤的使用和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用于贸易结算、货物称量等用途的秤(包括电子秤、机械秤等)。
三、管理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秤的采购、维护和定期校准工作。
2. 使用部门负责秤的日常使用和保管。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秤的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四、采购与验收1. 采购的秤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2. 秤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其性能和精度符合要求。
五、使用规范1. 使用前应检查秤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确保无障碍物干扰。
2. 秤重物不得超过秤的最大称量范围。
3.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维护保养1. 定期清理秤表面,保持清洁,避免尘土和杂质影响秤的精度。
2. 避免在潮湿、强磁场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秤。
3. 发现秤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七、定期校准1. 秤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2. 校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
3. 校准后应有校准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结果和下次校准日期。
八、异常处理1. 发现秤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停用”标识。
2. 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3. 维修后的秤需重新校准,并记录维修和校准结果。
九、记录与档案1. 建立秤的管理档案,包括采购文件、验收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校准记录等。
2. 所有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以备查询和审计。
十、培训与宣传1. 对操作人员进行秤的使用和维护培训。
2. 定期对员工进行秤管理制度的宣传,提高大家的计量意识。
十一、监督与检查1.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秤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十二、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称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物料称量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的所有物料的称量工作,涉及部门包括生产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物料管理部门等。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物料称量计划,安排工人进行称量作业;2.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监督与检查称量工作的质量,核实称量数据的准确性;3. 物料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公司所有的原材料库存,确保称量工作所需原材料的充足。
四、设备管理1. 公司应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称量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2. 工人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称量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完好;3. 每次称量前,工人应对称量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无故障。
五、工作流程1.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订单和配方要求制定物料称量计划;2. 物料管理部门提供所需原材料并做好标识;3. 工人按照称量计划,仔细称量每一种原材料,确保达到配方要求的数量和比例;4. 称量完成后,质量控制部门进行核查与记录,确保称量数据的准确性;5. 称量数据及时录入系统,方便后续生产追溯。
六、安全防护1. 工人在进行称量工作时,应穿着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具,如手套、口罩等;2. 禁止将非称量相关物品放置在称量区域,确保称量环境整洁;3. 称量区域内禁止吸烟、饮食,防止污染原材料。
七、质量管理1. 所有原材料称量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不得随意调整比例;2. 称量数据必须准确无误,记录必须及时完整,确保生产过程的追溯性;3. 发现称量错误时,应立即报告质量控制部门,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矫正。
八、考核与奖惩1. 生产部门、质量控制部门根据称量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等指标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2. 对于称量工作不合格的人员,生产部门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予以处罚。
九、附则1. 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但不得违背本制度的初衷;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层所有。
物料称重管理制度

物料称重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物料称重管理工作,提高称重准确性和效率,保障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物料称重操作的部门和人员。
三、称重设备管理1. 公司将配备专用的物料称重设备,设备采购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2. 称重设备应定期检定和校准,确保测量准确度。
检定和校准应由资质机构进行,记录检定和校准结果。
3. 物料称重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四、物料称重规范1. 在进行物料称重前,操作人员应检查称重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在进行物料称重时,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步骤或参数设置。
3. 物料称重操作应由专人负责,并且在称重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全神贯注,严禁分心或离开岗位。
4. 物料称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整洁,严禁在称重过程中将杂物或垃圾放置在称重台面上。
五、物料称重记录1. 所有物料称重操作均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称重时间、操作人员、称重结果等信息。
2. 称重记录应进行归档管理,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方便日后查阅。
3. 物料称重记录可以以电子化形式保存,但应保证记录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六、称重结果处理1. 物料称重结果应及时进行确认和审核,确保称重结果的准确性。
2. 对于称重结果有争议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核实和处理,核实结果应记录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 对于不合格的称重结果,应立即进行更正和处理,确保不合格物料不会进入生产环节。
七、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对相关人员进行纪律处分,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偷盗、串通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给予严厉处罚。
3. 对于严重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有权视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法律追究。
八、制度宣传和培训1. 公司将定期开展物料称重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活动,确保全体员工都了解和遵守本制度。
物料称量管理规定

物料称量管理规定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旨在规范公司物料称量管理工作,提高生产操作效率和生产产品质量。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和仓库。
2. 规定要求2.1 称量设备的管理1.称量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其使用目的和要求。
2.称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和整理,确保其使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称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需要时应及时调整。
4.称量设备应分配专人管理,使用记录应保存在相应的称量记录表中。
5.称量设备不得混用,不得在使用时随意更改、调整,不能组合使用。
2.2 物料的称量管理1.称量前需要进行检查,确保称量器具干净、精确,且杂质、残留物等都已清除干净。
2.称量前应确认物料的种类和规格是否正确,称量量是否符合要求。
3.称量时应同时确认设备和物料的标称值,并进行调整。
4.当称量偏差超过规定值时,应做好记录并纠正。
5.称量后的物料应放置于指定区域,防潮、防尘,标明数量、物料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
6.物料称量记录应保存在相应的称量记录表中,如存在称量异常,应记录在称量记录表中并及时反馈给质量管理员。
2.3 储存管理1.物料储存区应干燥、通风、整洁,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2.物料应按批次储存,并做好记录标识。
3.物料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等物品隔离,且应按照其特殊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4.物料每天应进行检查,定期记录其库存数量、品种、生产日期等信息,并对过期物料及时清理处理。
2.4 员工考核和培训1.公司应定期对操作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2.公司应定期对普通员工进行技能考核,确保其按规定进行称量操作。
3.对于多次操作失误或出现质量问题的员工进行指导和整改,并记录在档案中。
3. 总结本规定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实际操作中,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公司的物料称量工作顺利进行。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1. 背景为了保障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料的精确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和浪费,本企业特制定了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该制度规定将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物料称量过程中的操作。
2. 定义2.1 称量称量是指将物体的质量用标准质量单位衡量的过程。
在本企业中,称量过程包括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称量。
2.2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是指本企业为建立和实施物料称量管理系统所制定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文件。
3.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员工、设备和物质资源进行的所有物料称量操作。
4. 重要性物料称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步骤,不良的称量操作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对客户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企业处理物料称量要求严谨,确保产出品质符合合同约定,同时确保产品生产的安全。
5. 规范5.1. 清洁所有物料称量设备必须保持清洁,无杂物和污物,以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度。
5.2. 校准所有物料称量设备必须经过校准和验证。
未校准的设备禁止使用。
5.3. 拉锁袋所有原材料必须储存在拉锁袋中,一旦打开就必须在48小时内使用完毕。
打开的拉锁袋必须被贴上“已打开”标签。
对于半成品,如果未使用完毕,必须重新装入密封袋中进行妥善保管。
5.4. 物料配比物料配比必须准确,遵照合同约定、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在称量前必须核实所有配比数据。
5.5. 真空吸料对于粘性较强的材料,将使用真空吸料技术,以确保完全地吸取其材料。
5.6. 标签和记录每个袋子和容器必须清晰地贴上标签,标签上必须包含物料种类、物料批次、分配数量和分配日期等信息。
所有物料称量记录必须及时、完整、清晰地填报。
6. 责任在本企业中,主要负责人对于建立、实施、推广和审查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负有主要责任。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7. 其他本企业为了确保在物料称量操作中的精确度,特制定了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此规定确保生产员工能够按照规范使用称量设备、校准设备和管理储藏物料。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一、引言为规范物料的称量,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员工和生产设备的安全,制定本物料称量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所有涉及物料称量的场所和流程。
三、定义3.1 称量称量是指根据产品配方或者工艺要求,将需要的原材料、辅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加料。
3.2 称量准确度称量准确度是指实际称量值与目标称量值之间的偏差。
3.3 称量单元称量单元是指通过操作控制系统,能够对单种物料进行称重、加料的设备单元。
3.4 自动称量系统自动称量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等控制设备,对多种物料进行称量和配料的系统。
四、管理要求4.1 原材料存储原材料应该按照规格型号和名称分组存储在专门的存储间中,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应该分别存放,标注明确。
4.2 称量前准备在进行称量之前,应该对物料存储仓库进行检查,检查物料是否有质量问题,是否有杂质或者与其他不同类型的物料混杂等情况。
4.3 称量操作4.3.1 操作前检查在启动称量设备之前,应该对设备本身的状态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故障。
同时,应该对称量单元内的物料、包括物料的品种、型号、清洁程度、数量等进行检查。
4.3.2 称量准确度要求一定准确度范围内,应该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合理的称量准确度要求。
应该根据不同的产品质量标准、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合理地设置称量准确度要求。
4.4 称量记录对于每个称量单元的称量记录应该准确地记录在称量单元对应的记录卡上,并签字确认。
记录卡应该包括:物料名称、种类、型号、计量单位、物料数量、称量人员、称量时间等信息。
4.5 自动称量系统管理4.5.1 系统确定应该根据生产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选择自动称量系统。
在确定自动称量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自动称量系统的准确度、稳定性、生产效率等因素,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自动称量系统。
4.5.2 系统操作在使用自动称量系统操作时,应该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物料称量管理,确保物料称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提高生产质量,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物料称量工作的人员,包括生产工人、操作员、监管人员等。
三、定义1.物料称量:根据工艺流程和配方要求,将所需的物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称量。
2.称量准确性:指称量结果与实际重量之间的偏差。
3.可追溯性:指物料称量过程中,能够清晰记录、追溯每一步操作和相关信息的能力。
四、责任与权限1.生产主管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物料称量管理制度。
2.生产操作人员负责按照物料称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物料称量。
3.监管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物料称量过程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五、物料称量过程1.配方确认:生产人员在称量前应仔细核对所需物料的配方,并确认无误。
如有疑问,应及时向主管进行咨询。
2.称量准备:操作人员应确保称量设备的准确性,如天平的清洁度、稳定性等。
同时,检查并确认所需量具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3.物料称量:按照配方要求,将所需物料逐一称量,并记录相应信息,包括物料名称、批号、称量重量等。
同时,应避免物料的交叉污染。
4.校验与审批:完成物料称量后,应进行校验和审批。
校验人员应与称量人员进行重量核对,确保称量结果准确无误。
审批人员负责对称量结果进行审批,并签署相关记录。
5.数据记录:所有物料称量相关数据都应进行记录,并包括所需的信息,如称量日期、操作人员、校验人员、审批人员等信息。
6.数据存储:所有物料称量相关数据应统一存档,并按照规定的存档要求进行保管,以便后续的查询和追溯。
六、培训与考核1.新员工入职培训:对新员工进行物料称量管理制度的培训,并进行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
2.定期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物料称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意识。
3.考核: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物料称量操作的考核,以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不合格处理1.若在物料称量过程中发现了不合格物料或称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上报领导和质量部门。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1. 背景物料称量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的称量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为了规范物料称量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物料称量的工作人员。
3. 责任部门物料称量管理由生产部门负责执行,质量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4. 物料称量流程接受称量任务: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称量任务,并通知物料称量人员。
准备称量工具:物料称量人员应检查称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准备充分。
称量操作:按照称量指导书和操作规程进行称量,记录称量数据。
复核确认:称量完成后,由复核人员对称量结果进行确认。
记录保存:将称量数据归档保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物料称量准确性要求称量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确保称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6. 物料称量人员素质物料称量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称量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负责,不得擅自调整称量参数。
7. 物料称量管理记录每次称量操作均需记录称量人员、称量时间、称量物料、称量设备等相关信息。
称量数据及时至系统进行备份和管理。
8. 异常处理发现称量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排查并及时报告。
对称量异常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好记录。
9. 审核与修订本制度应定期进行审核,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确保规定的执行和有效性。
以上为我公司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希望各位员工严格遵守,确保称量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如下是一份可能的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1.目的和应用范围: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物料称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保证产品
质量和生产效率。
适用于所有需要称量的物料。
2.责任和权限:
2.1 生产部门负责物料的称量和使用。
2.2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监督和验证物料的称量过程。
3.设备和设施:
3.1 使用合适的称量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2 周期性检查和校准称量设备,并记录相关数据。
4.标准和程序:
4.1 制定标准称量程序,确保每一次称量都按照标准程序进行。
4.2 根据物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称量的准确度和精度要求。
4.3 制定合理的容器选择和准确的称量方法,确保物料的准确
称量。
5.记录和数据:
5.1 每次称量都要记录相关数据,包括物料名称、批号、称量量、日期和操作人员等信息。
5.2 所有的记录要归档保存,以备日后追溯和审核。
6.培训和审核:
6.1 对负责称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正确的称量方法和
程序。
6.2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称量过程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7.执行和纠正:
7.1 执行该制度的各项要求,并确保全体员工的遵守。
7.2 如发现称量错误或不一致,立即采取纠正措施,记录并进行相关调查。
以上规定仅作参考,具体的物料称量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正规范本(通用版)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1. 引言物料称量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确保物料称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管理制度规定,以规范物料称量工作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物料称量工作的人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3. 质量控制要求3.1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所有用于物料称量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准,并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
校准记录和维护记录应进行全面管理,包括记录校准日期、校准结果和维护情况。
3.2 样品的采样和检验在进行物料称量前,必须从物料中采取合适的样品进行检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采样过程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记录样品的编号、采样位置和取样人员。
检验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否则不得使用。
3.3 重量的验证和调整每次进行物料称量前,必须对称量设备进行验证,并记录验证结果。
验证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比对,确保称量设备的准确性。
如果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
4. 操作流程要求4.1 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从事物料称量工作的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资质,并接受过必要的培训。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理解并遵守本管理制度规定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严禁违规操作和不当操作。
4.2 称量规程物料称量操作必须按照制定的称量规程进行,包括称量前的准备工作、称量过程的控制和称量后的记录和清理工作。
称量规程必须详细描述每一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3 纪录与备案每次进行物料称量时,必须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物料的名称和批号、称量的日期和时间、称量设备的校准结果等。
所有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和保留,方便后期的追溯和分析。
5. 监督与改进5.1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对物料称量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发现问题和不足的,要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并记录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情况。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一、背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良好的物料称量管理制度是确保生产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关键。
适当的称量方法和物料称量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卫生,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规范化管理过程,从而使企业能够处于市场竞争的优势。
为了保证材料的配比准确,实现精益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卫生,加强对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本文制定了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二、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生产车间或生产线的物料称量、配料、加工等环节、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三、主要内容3.1 入库管理1.库房管理员应制定进货验收标准,对于新进的原材料应根据品种、数量、质量等情况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应统一编号,并及时登记存货。
不合格品必须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返回。
2.测量设备的管理与检验:包括能够检验器具的精度和准确性等方面,确保能够完整记录精度的历史数据。
3.2 称量控制1.称量操作:目前企业广泛应用计算机程序自动称重、计量的方案,具体称量操作规范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并进行,避免了人工称量的缺陷。
2.称量数据的记录和保存:企业应根据生产需要准确记录和保存称量数据,同时应定期对称重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准确性和精度。
3.称量设备维护和保养:对称重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和失效的部件,保障设备的稳定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3.3 物料配比1.物料配比的准备:在生产前,应将所需原材料配比好,确保生产过程中所需材料准确无误,并能及时补充缺失物料。
2.材料配比比例的固定:为确保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成品质量而对配比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固定。
3.4 出库管理1.按订单发货:出库人员应按照订单明细、客户要求等要求放置、装载发货。
2.出库外包装标识:外包装应标记商标和包装信息等,确定外包装的批次或编号。
四、责任各生产线、各班组要切实加强各环节之间的配合和管理,保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与卫生环保,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1范本)

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1. 目的物料称量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精确的物料称量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物料称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制定本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以规范物料称量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物料称量的生产环节。
3. 责任与权限•生产部门负责制定物料称量工艺方案,明确称量工作流程。
•质量部门负责审核并监督物料称量工艺方案的执行情况,对称量结果进行抽查。
•操作员负责执行物料称量工艺方案,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4. 物料称量工艺方案•生产部门根据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制定物料称量工艺方案,包括所需物料、称量设备、称量方法、称量精度要求等。
•物料称量工艺方案需经质量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
5. 称量设备•公司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称量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操作员在使用称量设备前,需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修并停止使用。
6. 称量操作•操作员在进行称量操作前,应对称量设备进行预热,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操作员应按照物料称量工艺方案的要求,将所需物料准确的放入称量容器中,确保达到所需的称量精度。
•操作员需要注意防止物料的散落和溅出,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7. 称量记录•操作员在进行称量操作后,应及时记录称量日期、物料批号、称量重量等信息。
•称量记录需经操作员和质量部门审核并签字确认。
8. 称量结果的处理•操作员称量完成后,应将称量结果与物料称量工艺方案要求进行对比,如有偏差应及时报告。
•质量部门对称量结果进行抽查,如发现称量结果不符合工艺要求,应立即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
9. 培训与考核•公司应定期组织操作员进行物料称量操作的培训,确保操作员了解并掌握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
•质量部门对操作员的称量操作进行定期考核,以评估操作员的称量准确性和操作规范性。
10. 纪律与处罚•如发现操作员故意违反物料称量管理制度规定,将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罚,严重违纪者将面临纳入员工信用档案甚至解雇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计量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物料计量管理,理顺物料计量的管理流程,提高生产经营物料消耗及贸易计量的准确性,结合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计量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指的物料计量设备特指公司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喂料秤、皮带秤和各类衡器等。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各子公司。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电气自动化部管理职责:1、负责根据国家《计量法》及公司计量实际情况牵头制定及优化计量管理相关制度;2、负责公司范围内部室、区域、子公司三级计量管理体系建设;3、负责新建项目物料计量设备配置的论证、选型及配置,督促安装调试并提供技术支持;4、检查、督促计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5、牵头计量管理活动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处理,落实相关整改和防范措施;6、负责适时对关键计量设备技术及制度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五条各区域计量管理职责:1、协助专业部室制定物料计量管理相关制度,并对其优化提出意见或建议;2、协助部室对新建项目物料计量设备配置进行论证、选型,对子公司计量设备的安装调试提供技术支持及指导;3、负责区域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4、负责组织区域内相关物料计量方面的专业活动;5、负责对区域子公司计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整改;6、参与区域内物料计量方面的重大问题或疑难问题的处理和协调;7、负责适时对关键物料计量设备技术及制度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六条子公司计量管理职责:1、负责对物料计量方面的相关制度进行学习、转化,结合相关制度和设备说明,编制和完善适合本单位的物料计量设备校验及维护规程;2、负责建立完善本公司物料计量网络和体系;3、负责审核申报本公司重大物料计量设备的技改及配置计划,并根据批复情况进行落实;4、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物料计量设备管理档案,同时做好物料计量记录和标准文件的归档等工作;5、加强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系,负责组织公司强检计量设备定期检定,并做好强检记录的归档工作,防范运行风险;6、监督、管理公司物料计量设备检测数据,配合公司相关部门做好物料平衡工作,对计量设备做好运行分析,优化管理活动;7、协助公司相关部门对物料计量亏吨问题进行处理,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8、参与对本单位物料计量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的处理;9、每月度组织对本单位物料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相关整改要求及考核意见。
第三章日常检查维护第七条电气自动化部年度不定期抽查部分区域子公司物料计量管理情况,梳理整改项目,拟定检查通报,并督促整改落实。
第八条区域物料计量秤负责人每季度须组织人员对该区域的物料计量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况、量值准确情况、过程记录档案情况,形成检查整改通报,并督促整改落实。
第九条区域子公司公司计量管理职能处室(保全处/生技处)每月由牵头对本单位内所有物料计量设备进行系统检查。
第十条区域子公司使用单位每月不少于两次对所在区域计量设备进行检查。
第四章校验管理第十一条贸易类物料计量设备校验管理:1、属国家强检物料计量设备,原则上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校验,检定周期满足监督部门要求;2、贸易物料计量内部管理周期校验要求:1)对外贸易皮带秤:每天(或每船)必须进行一次零点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量程挂码核验,每季度进行一次实物(或链码)标定(具备实物标定条件),如更换皮带、头尾轮滚筒、速度编码器以及皮带张紧发生变化等情况时,必须进行零点和量程挂码核验,每年由公司计量管理职能处室保全处/生技处联系当地计量局进行强检(周期按当地计量管理部门要求);2)汽车衡:每周不少于一次内部自检(具有标准砝码的单位进行压点),每年由公司计量管理职能处室保全处/生技处联系当地计量局进行强检(周期按当地计量管理部门要求);3)轨道衡: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内部自检,按照轨道衡强检周期,由公司计量管理职能处室保全处/生技处联系铁路部门进行强检;4)包装机:使用单位每班进行袋重抽检,形成抽检台帐,每月不少于三次内部校验,每年由公司计量管理职能处室保全处/生技处联系当地计量局进行强检(按当地计量管理部门要求);第十二条贸易物料计量设备其它必要情况时校验要求: 1、经相关部门反映,贸易物料计量数据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进行校验;2、整体物料平衡出现偏差较大的情况进行校验;3、过程计量(贸易)秤需更换称重段托辊、过程皮带等或对皮带张紧等计量相关参数有较大调整时,须按照该类物料计量设备校验要求进行,即进行脉冲、零点校准、挂码校准,同时为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可以利用标准仓或其它有效手段进行实物对比标定,如标准船只做商检水尺检验等;4、使用过程中其它异常情况下进行校验。
第十三条非贸易物料计量设备周期校验要求:1、窑喂料秤:利用停窑检修机会进行零点、量程校验,每月一次实物标定,每年一次对标准仓进行砝码标定;2、煤喂料转子秤:利用停窑检修机会进行零点、量程及动态去皮校验,原则上每年不得少于两次;3、原料配料秤:每月不少于一次零点、量程校验,每年不少于两次脉冲校验,如更换皮带、头尾轮滚筒、速度编码器以及皮带张紧发生变化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脉冲校验;4、煤磨配料秤:每月不少于两次零点、量程校验,每年不少于两次脉冲校验,如更换皮带、头尾轮滚筒、速度编码器以及皮带张紧发生变化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脉冲校验;5、水泥磨配料秤:每月不少于一次零点、量程校验,每年不少于两次脉冲校验,如更换皮带、头尾轮滚筒、速度编码器以及皮带张紧发生变化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脉冲校验;6、其它或特殊物料计量设备的校验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校验规程及技术要求进行;第十四条校验记录管理要求:1、贸易物料计量设备的校验必须详细记录相关参数、偏差等重要的校验依据,校验记录必须填写清楚,并在三天内送各相关部门及公司计量分管领导审核会签,对外贸易秤每天的零点校验记录以周为单位,经使用单位汇总形成表格后,交计量管理职能部门保全处/生技处存档(具体参照公司部门设置)。
2、配料秤、喂料秤、喂煤秤校准必须详细记录相关参数、偏差等,同时校验记录必须在三天内送各相关部门审核会签。
第十五条非贸易物料计量设备其它必要情况下的校验:1、相关部门发现物料配比发生异常变化;2、当配料秤的皮带、托管更换或对皮带张紧进行调整时,须进行完整的校验,即进行脉冲、零点、挂码校验;3、整体物料平衡出现偏差较大的情况进行校验;4、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它异常情况下校验。
第五章调整审批管理第十六条生产线过程物料计量设备相关计量系数调整需报送生产处、保全处/生技处(具体参照公司部门设置)审核后方可进行;外贸易计量秤相关计量系数做出调整,需报送生产处、保全处/生技处(具体参照公司部门设置)审核,经公司分管计量设备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
第六章标识管理第十七条计量设备应分类张贴相应标识:1、属于强检或送检定的物料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应贴上合格证A类标志。
2、属于公司内部作为配料及物料平衡使用的计量设备,贴上合格证B类标志。
3、对校验后确认不符合要求的计量设备,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贴上“禁用”标志。
第七章档案管理第十八条收集归档物料计量设备原始资料,如设备合格证、原始检定合格证、技术资料等,保管在公司资料室。
第十九条收集整理物料计量设备安装调试期间相应参数,做好调试记录,为后期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十条对于公司物料计量设备分类梳理,建立计量设备台帐。
第二十一条对于计量设备的原始检定及过程检定证书原件(强检设备),交公司资料室保管,复印件由计量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留存建档,作为计量设备使用合法性的依据材料。
第二十二条建立并保管计量管理过程记录档案,如检查记录、维护维修记录、校验或比对记录,参数修改或调整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
第二十三条定期对计量设备的控制参数、程序软件进行备份,防范程序或参数意外丢失对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
第八章责任追究管理第二十四条参照公司内部计量设备配置及管理要求,计量偏差标准如下:熟料、水泥发运计量月偏差率超±0.3%范围、码头原煤计量月偏差率超出±0.5%范围。
物料传送及配料计量秤偏差±0.5%。
第二十五条公司各单位以电子皮带秤或地磅作为商品计量秤的,由于存在计量波动,其计量检验方法由公司与客户、发运工厂三方签订合同予以确定。
第二十六条外卖计量亏吨处理流程:根据计量检验结果,客户提出补亏申请→市场部根据合同约定审核补亏数量→销售部依据合同条款审批→电气自动化部会签→发运工厂销售、计量、装运等部门拟办意见→发运工厂领导审批→发运工厂销售、装运部门负责补亏核发。
第二十七条外购计量亏吨处理流程:根据计量检验结果,供货商提出补亏申请→子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审核补亏数量→供应部依据合同条款审批→电气自动化部会签→子公司领导审批→子公司供应处负责补亏。
第二十八条除以上情况,各公司计量管理活动存在以下问题予以责任追究:1、计量职能管理部门(保全处/生技处)未按照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公司范围内计量设备专项检查,或未对检查情况形成闭环管理;2、各相关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台帐和相关记录及时报送相关部门进行会签等情况;3、物料计量设备相关计量参数的调整未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审批;4、巡检中发现计量问题不报或上报不及时,造成计量偏差;对相关检测数据跟踪检测不力,造成计量误差超标,又未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等情况;5、各物料计量器具未按照计量管理周期要求进行维修、校验等情况;6、异常情况下接到校验通知未进行校验或未及时反馈校验结果等情况。
7、物料计量管理活动中其它违规行为等情况。
第九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本细则由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电气自动化部负责起草并归口管理。
第三十条本细则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