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
国际贸易新理论大全
国际贸易新理论大全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换。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逐渐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复杂贸易现象。
因此,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包括新比较优势理论、国际价值链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
新比较优势理论新比较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身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
然而,新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比较优势不仅仅取决于资源的禀赋,还取决于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机构环境等因素。
新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认为在全球贸易中,企业和国家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国际价值链理论国际价值链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注重于产品最终的国际贸易,而国际价值链理论将关注点放在了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上。
根据国际价值链理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不仅仅是生产特定产品,而是参与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
不同环节的国际分工可以根据各国的特点和优势来确定,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参与更高附加值的环节,国家和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扩展和丰富。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差异,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认为,除了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如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网络效应等。
新贸易理论通过考虑这些因素,更加全面地解释了不同产品和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总结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出现,旨在更好地解释全球化时代复杂的贸易现象。
新比较优势理论、国际价值链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补充了传统理论的不足之处,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贸易解释框架。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和国家可以根据这些新理论,优化自身的贸易战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与主要内容
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 国际贸易新理论提出新的挑战。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下的贸易理论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 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 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等手 段获得市场份额,从而在国 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 的产品在国家间进行贸易的 现象。该理论认为,即使两 个国家的生产成本和技术水 平相同,由于需求偏好、规 模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产业 内贸易仍然会存在。
产品差异
新贸易理论强调产品差异,认为这是导致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产品差异可以是质量、设计、品牌形象、功能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 异使得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不同的产品。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模型框架
垄断竞争模型
在新贸易理论中,市场结构被假设为 垄断竞争模型。在这种模型中,每个 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可以影响 市场的价格和产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主要内 容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基本假设
01
不完全竞争市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新贸易理论则假设市场
是不完全竞争的。
02 03
规模经济
新贸易理论认为,即使在完全竞争的源自场结构中,由于存在规模经济 ,企业的生产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会导致专业化生产和 国际贸易的产生。
区域经济一体化 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一体 化的实现将促进区域内各成 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 化,从而推动区域内经济的 发展和贸易的增加。
发展中国家的国 际贸易理论
该理论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国 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 面临着贸易逆差、技术落后 等问题,需要通过政策调整 和结构转型等手段来改善其 国际竞争力。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的最新发展∗余㊀智内容提要: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以M e l i t z (2003)为代表的 异质性企业模型 )及其相关实证研究,是最近10余年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最重要进展㊂本文介绍近五六年来该理论与相关实证研究中出现的三个新的发展方向:(1)与企业产品质量相结合,解释经典M e l i t z (2003)模型所不能解释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一些发现;(2)与企业产品多样化相结合,研究企业贸易产品的范围㊁组合与转换㊁广度与深度,及其他相关问题;三是与企业内贸易相结合,研究企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及其与企业间贸易的区别㊂关键词:新新国际贸易理论㊀产品质量㊀产品多样化㊀企业内贸易㊀㊀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N e w N e w T r a d eT h e o -r y)及其相实证研究的诞生与发展,是过去10余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最重要进展㊂该理论的核心是以M e l i t z (2003)为代表的 异质性企业模型 (H e t -e r o ge n e o u sF i r m M o d e l s ),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从封闭到开放㊁开放度的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㊂本文拟介绍近五六年来该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最新发展㊂下面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L u o ,Y u l e i (2008),"C o n s u m p t i o nd y n a m i c su n d e r i n f o r m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g c o n s t r a i n t s ",R e v i e wo f E c o n o m i cD yn a m -i c s 11(2):366-385.M a ᶄc k o w i a k ,B .&M.W i e d e r h o l t (2009),"O p t i m a l s t i c k y p r i c e su n d e rr a t i o n a li n a t t e n t i o n ",A m e r i c a n E c o n o m i c R e v i e w99(3):769-803.M a ᶄc k o w i a k ,B .&M.W i e d e r h o l t (2010),"B u s i n e s sc y c l e d yn a m i c su n d e rr a t i o n a li n a t t e n t i o n ",C E P R D i s c u s s i o n P a pe r ,7691.M a n k i w ,G.&R.R e i s (2002),"S t i c k y i nf o r m a t i o nv e r s u s s t i c k yp r i c e s :A p r o p o s a lt or e p l a c et h en e w K e y n e s i a n P h i l l i p s c u r v e ",Q u a r t e r l y Jo u r n a l o fE c o n o m i c s117(4):1295-1328.M a n k i w ,G.&R.R e i s (2006),"P e r v a s i v es t i c k i n e s s ",A -m e r i c a n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96(2):164-169.M a r t i n s ,G.&D.S i n i g a g l i a (2009),"R e a lb u s i n e s sc y c l e d y n a m i c s u n d e r r a t i o n a l i n a t t e n t i o n ",M P R A P a pe r 14089,U n i v e r s i t y L i b r a r y o fM u n i c h ,G e r m a n y .M a t e j k a ,F .(2010),"R a t i o n a l l y I n a t t e n t i v e S e l l e r :S a l e s a n d D i s c r e t eP r i c i n g ",M a n u s c r i pt .M e n k u l a s i y ,J .(2009),"R a t i o n a l i n a t t e n t i o n a n d c h a n ge s i nm a c r o -e c o n o m i c v o l a t i l i t y ",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a r yl a n d ,N o v .09.P a c i e l l o ,L .(2010),"M o n e t a r yp o l i c y a c t i v i s ma n d p r i c e 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t oa g g r e ga t es h o c k su n d e rr a t i o n a l i n a t t e n -t i o n ",M a n u s c r i pt .R o t e m b e r g ,J .J .&M.W o o d f o r d (1996),"R e a l -b u s i n e s s -c y c l em o d e l s a n d t h e f o r e c a s t a b l em o v e m e n t s i n o u t pu t ,h o u r s ,a n d c o n s u m p t i o n ",A m e r i c a n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86(1):71-89.S i m s ,C .A.(1998),"S t i c k i n e s s ",C a r n e g i e-R o c h e s t e r C o n f e r e n c eS e r i e s o nP u b l i cP o l i c y 49:317-356.S i m s ,C .A.(2003),"I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 r a t i o n a l i n a t t e n t i o n ",J o u r n a l o fM o n e t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50(3):665-690.S i m s ,C .A.(2006),"R a t i o n a l i n a t t e n t i o n :B e y o n d t h e l i n e a r -q u a d r a t i cc a s e ",T h e A m e r i c a n E c o n o m i c R e v i e w 96(2):158-163.T u t i n o ,A.(2009),"T h er i g i d i t y o fc h o i c e :L i f e c y c l es a v -i n g sw i t h i n f o r m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g l i m i t s ",M a n u s c r i pt .W o o d f o r d ,M.(2009),"I n f o r m a t i o n-c o n s t r a i n e ds t a t e-d e p e n d e n t p r i c i n g ",J o u r n a lo f M o n e t a r y Ec o n o m i c s56(S ):100-124.(责任编辑:钟培华)211 ∗余智,上海财经大学,邮政编码:200433,电子邮箱:yu .z h i @m a i l .s h u f e .e d u .c n ㊂感谢J .B r a d f o r dJ e n s e n 教授对本文的帮助㊂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当然文中错误由作者负责㊂首先介绍该理论的产生背景与核心内容,再分别介绍其三个最新的发展方向,最后总结其发展的理论与政策意义㊂一㊁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的产生背景与核心内容㊀㊀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的正式诞生,以M e l i t z (2003)的发表为标志㊂该理论以克鲁格曼(K r u g-m a n) 新国际贸易理论 为基础,并根据国际贸易微观实证研究的发现做了重大的创新,从而形成了独立的理论㊂(一) 新国际贸易理论 提供的理论基础1980年代初产生的 新国际贸易理论 (N e w T r a d eT h e o r y),以克鲁格曼模型(K r u g m a nM o d e l)为代表㊂这一理论模型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模型 包括李嘉图模型(R i c a r d i a nM o d e l)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 e c k s c h e r-O h l i n M o d e l)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㊂(1)这一模型的基本假设是规模效益递增㊁不完全竞争;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是规模效益不变㊁完全竞争㊂(2)这一模型的基本结论是,规模效益递增决定了每个国家的贸易模式,即每个国家只集中生产一种产品中的某几个品牌并出口,以此获得规模效益;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结论是,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中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决定贸易模式,一个国家会生产与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㊂(3)在这一模型中,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的获益,是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带来的消费品种类的增加㊁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中,一国从国际贸易中的获益,是以进口产品表示的实际工资的增长(李嘉图模型)或充裕型生产要素实际回报率的增长(赫克歇尔-俄林模型)㊂(4)这一模型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内贸易,即不同国家出口同种商品中的不同品牌;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模型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间贸易,即不同国家出口不同产业的产品㊂(5)这一模型中考虑了企业的角色与作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直接影响企业行为选择,但这一模型假设企业是 同质性 的,即企业之间是无差异的;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则根本不考虑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与作用㊂(二)国际贸易微观实证研究的推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都是在宏观层级(国家)与中观层级(产业)上研究国际贸易问题㊂ 新国际贸易理论 虽然考虑了微观层级(企业),但由于其假设企业的 同质性 ,也没有对企业自身的特殊性㊁特别是企业之间的差异进行特别的研究㊂但自1990年代以后,一些贸易经济学家开始利用国际贸易微观层级(企业)的数据来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从而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微观实证研究㊂这一领域两篇代表性的文献是B e r n a r d&J e n s e n(1995)与B e r n a r d& J e n s e n(1999)㊂其中,B e r n a r d&J e n s e n(1995)利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发现美国出口企业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要优于非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而言,出口企业规模(销售与就业规模)更大,效率(人均产出㊁全要素效率)更高,支付的工资与福利更高,资本密集度更高㊂B e r n a r d&J e n s e n(1999)则进一步从实证上论证:出口企业在各方面的优异表现,是它们能够出口的原因,而不是其出口后导致的结果㊂(三)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的核心内容在K r u g m a n 新国际贸易理论 以及国际贸易微观实证研究的推动下,M e l i t z(2003)建立了 异质性企业模型 ,从而正式开创了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㊂该模型继承了 新国际贸易理论 的前述第一㊁二㊁四等三个特点,但在第三与第五方面做了重要创新,以解释国际贸易微观实证研究领域的发现㊂该模型的核心内容是:(1)企业是 异质性 的,它们的效率存在差异 这就改变了K r u g m a n 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个特点中关于企业 同质性 的假设㊂(2)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效率的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同:当一国开放贸易之后,由于竞争加剧,效率最低的企业会被迫从市场上退出,效率稍高的企业会继续在国内市场销售,效率最高的企业则会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同时㊁通过出口扩大其市场 这就使其理论与B e r n a r d&J e n s e n(1995,1999)的实证发现一致,即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表现优异,而且这种优异表现是其出口的原因而不是结果㊂(3)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效率的企业产生的上述不同影响,促使了社会资源从效率低的企业向效率高的企业转移,从而促进了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贸易自由化的这一作用,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K r u g m a n 新国际贸易理论 都没有指出的,是对 新国际贸易理论 前述第三个特点的创新㊂除了M e l i t z(2003)模型之外,B e r n a r d,E a t o n, J e n s e n&K o t u m(2003)模型是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的又一开创性模型㊂该模型以李嘉图模型为基311‘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1期础,并加入不完全竞争等元素,也有力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微观实证研究领域的重要发现,例如企业效率的差异㊁出口企业的高效率㊁出口企业在所有企业中的低比重㊁获益企业在出口企业中的低比重㊁出口企业相对较大的规模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效率企业以及整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等等㊂异质性企业模型 产生之后,立即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被称为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㊂该理论及其相关实证研究在过去10来年迅速㊁蓬勃发展,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㊂最近五六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出现了几个新的发展方向: (1)与企业产品质量相结合;(2)与企业产品多样化相结合;(3)与企业内贸易相结合㊂下面对这三个发展方向分别展开论述㊂二㊁发展方向之一:与企业产品质量相结合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将 企业异质性 与企业产品质量(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y)相结合㊂这些融入了产品质量的模型被称为 质量扩展型异质性企业模型 (Q u a l i t y-a u g m e n t e d H e t e r o-g e n e o u sF i r m M o d e l s),主要是用于解释经典 异质性企业模型 (M e l i t z,2003)所不能解释的一些贸易现象,包括出口价格与出口距离的关系㊁出口价格与出口企效率的关系㊁出口状态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等等㊂(一)出口价格与出口距离的关系经典 异质性企业模型 以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㊁新国际贸易理论均预测,出口企业要想其产品在远距离的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其出口离岸价格(F. O.B.,不包括运费)应该比较低,这样其加上运费之后的到岸价格(C.I.F)才不至于太高;也就是说,出口离岸价格应该与出口距离成反比㊂但B a l d w i n& H a r r i g a n(2011)从实证上发现美国企业的出口离岸价格与美国同进口国的距离成正比㊂为了解释这一实证发现,他们将产品质量融入M e l i t z(2003)模型之中,并证明:离岸出口价格较高的产品,其质量水平也比较高;在一定的条件下,质量水平提高幅度比价格提高幅度更大,因此,高价格产品的 性价比 更高,因此更有能力出口到远距离的市场上㊂(二)出口价格与出口企业效率的关系经典的 异质性企业模型 预测,企业生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因此价格越低,即企业出口价格与企业效率成反比㊂但K u g l e r&V e r h o o g e n(2012)利用哥伦比亚企业层级的数据发现,出口价格与企业的规模成正比,而企业规模反映企业生产效率;因此,出口价格与企业效率成正比㊂为了解释这一实证发现,他们将产品质量引入M e l i t z(2003)模型之中,并证明: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其产品的质量也越高,因此其价格越高㊂A n t o n i a d e s(2008)将产品质量引入另一个著名的 异质性企业模型 即M e l i t z &O t t a v i a n o(2008)之中,也证明了由于高效率的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导致出口价格与企业生产效率成正比㊂G e r v a i s(2009)从理论与实证上证明,企业效率对出口价格有方向相反的两种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企业效率越高,成本越低,价格越低,这是经典M e l i t z(2003)模型所描述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企业效率越高,其产品质量越高,因而价格越高㊂M a n d e l(2010)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证明,上述两方面影响的相对大小,取决于产品的特性:对产品质量差异比较小的 同质性产品 而言,上述直接影响的效应更大,因此企业效率与价格成反比;但对产品质量差异比较大的 异质性产品 而言,上述间接影响的效应更大,因此企业生产效率与价格成正比㊂L u d e m a&Y u(201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关税传导与企业效率㊁产品质量的关系,并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证明:当一国关税变化时,国外出口商会通过调整其税前价格而吸收部分关税变化;效率高的出口企业,税前价格调整即关税吸收的绝对幅度越高;对产品质量差异比较小的 同质性产品 而言,由于效率高的企业原始价格较低,因此其税前价格调整即关税吸收的相对幅度更高,即关税吸收的相对幅度与企业效率成正比;对产品质量差异比较大的 异质性产品 而言,由于效率高的企业原始价格较高,因此当这种 原始价格效应 超越其关税吸收绝对幅度较高的效应时,其关税吸收的相对幅度会比效率低的企业更低,即关税吸收的相对幅度与企业效率成反比㊂(三)出口状态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经典的 异质性企业模型 预测,企业出口状态与其规模之间是一种单调关系:规模大(效率高)的企业出口,而规模小(效率低)的企业不出口;在企业规模给定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出口就是给定的㊂但有关实证研究却发现这两者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有些小的企业会出口,而一些大的企业却不会出口;规模相同的企业,有的出口,有的不出口㊂H a l l a k &S i v a d a s a n(2011)将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㊁生产高质量产品能力的差异,同时融入其模型之中,以此为基础解释了上述现象,并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证明:411在企业规模既定的情况下,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其销售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更高,支付的工资更高,资本密集度也更高㊂三㊁发展方向之二:与企业产品多样化相结合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发展的方向之二,是将 企业异质性 与企业产品多样化(m u l t i-p r o d u c t f i r m s)相结合㊂这一结合主要是基于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普遍存在的现实,研究与此相关的企业贸易的产品范围(p r o d u c ts c o p e)㊁产品组合与转换(p r o d u c t m i x a n ds w i t c h i n g)㊁产品广度与深度(p r o d u c t e x t e n s i v e a n d i n t e n s i v em a r g i n s)㊁贸易自由化对它们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㊂(一)企业产品多样化的普遍性经典的 异质性企业模型 假设每个企业生产一种产品㊂但现实之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生产多样化的产品㊂B e r n a r d,J e n s e n,R e d d i n g&S c h o t t (2007)发现,美国所有出口企业中,出口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企业占60%,但这些企业的出口占美国总出口的99%;出口产品超过5个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5%,但这些企业的出口占美国总出口的98%;出口产品超过10个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7%,但这些企业的出口占美国总出口的94%;因此,出口产品多样化的企业,在美国出口中占据绝度主导地位㊂(二)企业产品范围㊁组合与转换㊁广度与深度B e r n a r d,R e d d i n g&S c h o t t(2010)检视了美国制造业企业中产品组合转换的频率㊁普遍性㊁以及决定因素㊂他们发现:54%的美国企业每隔五年都会转换其S I C(S t a n d a r dI n d u s t r y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标准产业分类)5分位产品的组合,并导致41%的企业改变其4分位产品组合㊁16%的企业改变其2分位产品组合;企业增减产品对美国制造业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其大小同企业进入㊁退出的贡献相当;企业产品的转换取决于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组合的特性;企业在增减产品过程中,更有可能放弃那些生产时间短㊁产量少的产品,也就是其不善于生产的产品,这就意味着企业会将内部资源更多地转向更有效率的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㊂在这一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B e r n a r d,R e d d i n g &S c h o t t(2011)将产品多样化融入 异质性企业模型 之中㊂在这一模型中,企业之间能力的差异㊁企业内部产品特性的差异同时并存,这些差异决定了企业的进入与退出选择㊁生产产品种类范围的选择㊂贸易自由化通过两种渠道促进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1)在企业内部促进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即促使所有企业放弃差的产品的生产,促使出口企业增加好的产品的生产㊁提高所有产品中出口产品种类的比例(产品出口广度,即扩展边际)㊁每种产品出口的数量(产品出口深度,即集约边际),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2)在企业之间促进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即促使能力低的企业退出市场,增加所有企业中出口企业的比例(企业出口广度),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生产效率㊂同时,该模型还预测:企业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出口产品种类的比例(产品出口广度),而且可以提高企业每种产品的出口量(产品出口深度),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出口广度与深度呈现正向关系㊂作者利用美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为其模型的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持㊂其他一些研究者用美国以外的数据,研究了产品多样化企业的产品组合变化㊂例如,N a v a r r o (2008)用智利的数据发现:存续企业销售量增长的85%是由那些改变产品组合的企业完成的;但企业产品出口广度与深度直接存在负向关系,与B e r-n a r d,R e d d i n g&S c h o t t(2011)从美国数据中得出的结论不一致㊂G o l d b e r g e ta l(2008)利用印度的数据发现:出口企业在面临的最终产品关税下降之后,并没有显著改变其产品组合;但中间产品关税的下降的确促进了企业产品范围的扩张㊂(三)其他相关研究一些研究者不仅研究进出口企业产品的广度与深度,还研究进出口企业自身㊁以及进出口国家或地区的广度与深度㊂例如,上面提到的B e r n a r d,R e d-d i n g&S c h o t t(2011)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全面研究了出口企业㊁产品㊁国家的广度与深度㊂再如, B e r n a r d,J e n s e n,R e d d i n g&S c h o t t(2009)从实证上研究了美国进出口企业㊁产品的广度与深度对美国与不同贸易伙伴之间贸易量及其变化的影响大小,其结论是:进出口企业㊁产品的广度是决定其与不同贸易伙伴之间贸易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但进出口企业㊁产品的深度是决定其与不同贸易伙伴之间贸易量短期变化的主要因素㊂A l v a r e z&L o p e z (2008)发现,产品多样化企业在出口过程中,会从自身经验以及其他企业经验学习,从而提高其出口产品广度㊁出口国家广度㊂还有一些研究者研究了与出口广度与深度问题相关的出口存续期(e x p o r ts u r v i v a l/d u r a t i o n)问题,包括出口企业㊁产品㊁国家的存续期㊂例如,511‘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1期B e s e d e s&N a i r-R e i c h e r t(2009),V o l p e&C a r-b a l l o(2008)与G o r g,K n e l l e r&M u r a k o z y(2008)研究了出口企业与产品的存续期;E s t e v e-P e r e z, P a l l a r d o-L o p e z&R e q u e n a-S i l v e n t e(2011)研究了出口企业与出口目的国家的存续期问题㊂四㊁发展方向之三:与企业内贸易相结合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发展的方向之三,是将 企业异质性 与企业内贸易(i n t r a-f i r mt r a d e)即关联企业交易(r e l a t e d-p a r t y t r a n s a c t i o n s)相结合㊂这一结合主要是基于关联企业交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其存在与规模的决定因素,以及在定价与其他方面的特殊性㊂(一)企业内贸易的重要性企业内贸易又称关联企业交易,是指一个跨国公司的国内机构与国外关联机构(相互控股达到一定比例)之间的进出口贸易㊂与此相对应的一家企业与国外非关联机构之间的贸易,称为企业间贸易(I n t e r-f i r m t r a d e)或非关联企业交易(A r m's l e n g t ht r a n s a c t i o n s)㊂B e r n a r d,J e n s e n&S c h o t t (2009)发现: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贸易(无论是在出口还是在进口方面)占美国对外贸易的90%以上;而跨国公司的对外贸易中,关联企业交易占其进口的50%左右㊁出口的30-35%;也就是说,关联企业交易占美国进口总额的45%左右㊁出口总额的30%左右㊂其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即同时从事关联企业进口㊁出口的跨国公司,其进口㊁出口占美国总进口㊁总出口的70-80%㊂关联企业进出口占总进出口比例超过25%的跨国公司,占所有跨国公司的40-60%,而这些公司的关联企业交易量则占所有关联企业交易量的90%以上㊂(二)企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B e r n a r d,R e d d i n g,J e n s e n&S c h o t t(2010)以前人理论研究为基础,从实证上研究了关联企业交易存在可能性与相对规模的决定因素,包括产品特性与国家特性㊂从产品特性方面看,产品越适合于通过合同进行交易(可契约性越强),即越适合于通过中介进行交易(可中介性越强),就越容易通过非关联企业进行交易,那么关联企业交易存在的可能性与规模就越小㊂从国家特性方面看,政府管治质量越高,外国跨国公司在该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关联企业交易存在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该国设立分支机构的情况下,政府管治质量越高,也意味着外国企业与该国其他企业进行非关联企业交易越容易,因而关联企业交易的相对规模就会越低㊂该文还讨论了其他产品特性(如要素密集度)与国家特性(要素充裕度)对关联企业交易的影响㊂(三)企业内贸易与企业间贸易的区别B e r n a r d,J e n s e n&S c h o t t(2006)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证明,关联企业的交易与非关联企业的交易在定价上明显不同㊂关联企业交易价格(转移定价)比非关联企业交易价格显著地低㊂两者的差价受很多因素影响㊂首先,异质性产品与同质性产品相比,其两种交易差价更大㊂其次,出口对象国企业所得税越低,企业就越愿意将利润更多地向该国转移以减轻所得税负担,因而会将对该国关联企业的出口价格定得越低,从而导致关联企业交易与非关联企业交易的差价越高;出口对象国的关税越高,企业就越愿意将对该国关联企业的出口价格定得越低以减轻关税负担,从而导致关联企业交易与非关联企业交易的差价越高㊂最后,企业的规模越大,市场控制力与定价能力越强,它们对非关联企业出口的定价就会越高,因而关联企业交易与非关联企业交易的差价就会越高㊂此外,文章还研究了汇率变化对这两类交易价差的影响㊂B e r n a r d,J e n s e n,R e d d i n g&S c h o t t(2009)则从实证上发现,关联企业交易与非关联企业交易对外部贸易环境变化的反应也不相同㊂例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亚洲多国货币对美元贬值,美国非关联企业交易出口深度降低㊁进口深度增加,但关联企业交易无论是在出口还是在进口方面的深度都有强劲增长,从而导致关联企业交易相对于非关联企业交易的比重,在出口与进口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㊂五㊁简评以 异质性企业模型 为核心的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是在 新国际贸易理论 的基础上㊁在国际贸易微观实证研究的直接推动下发展起来的㊂该理论及其相关实证研究在过去十余年中迅速发展,并通过与企业产品质量相结合㊁与企业产品多样化相结合㊁与企业内贸易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自我修正与完善,使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展㊁适用性不断增强㊂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及其相关实证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㊁ 新国际贸易理论 及其相关实证研究,从宏观(国家)与中观(产业)领域推进到微观(企业)领域,并着重研究了 企业异质性 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与作用㊂这一理论及其相关611实证研究的发展,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重要意义㊂一方面,它使人们了解到国际贸易如何通过促进生产资源在企业内㊁企业间重新配置,进而促进企业㊁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推动社会福利的增长;这就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贸易自由化的正面作用的认识,从而对各国政府推动贸易自由化有重要指导作用,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㊂另一方面,它也使人们认识到国际贸易环境与政策的变化对不同企业有不同影响㊁不同企业也会对此做出不同反应,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的认识;这对预测贸易环境与政策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及不同企业的反应,并对政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有重要指导作用,因而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㊂参考文献:A l v a r e z,R.,H.F a r u q&R.L o p e z(2008), N e w p r o d u c t s i ne x p o r tm a r k e t s ,W o r k i n g P a p e r.A n t o n i a d e s,A.(2008),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f i r m s,q u a l i t y a n d t r a d e ,W o r k i n g P a p e r.B a l d w i n,R.&J.H a r r i g a n(2011), Z e r o s,q u a l i t y a n d s p a c e:T r a d et h e o r y a n dt r a d ee v i d e n c e ,A m e r i c a nE c o-n o m i c J o u r n a l:M i c r o e c o n o m i c s,3:60–88.B e r n a r d,A.B.,J.E a t o n,J.B.J e n s e n&S.K o r t u m(2003), P l a n t sa n d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i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 ,T h e A-m e r i c a n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93(4):1268-1290.B e r n a r d,A.B.&J.B.J e n s e n(1995), E x p o r t e r s,j o b s a n d w a g e s i n U.S.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1976-1987 ,B r o o k i n g s P a p e r so nE c o n o m i c A c t i v i t y.M i c r o e c o n o m i c s,p p.67-112.B e r n a r d,A.B.&J.B.J e n s e n(1999), E x c e p t i o n a l e x p o r t e r p e r f o r m a n c e:C a u s e,e f f e c t,o rb o t h?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47:1-25.B e r n a r d,A.B.,J.B.J e n s e n,S.J.R e d d i n g&P.K.S c h o t t (2007), F i r m s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 ,T h e J o u r n a l o fE-c o n o m i cP e r s p e c t i v e s21(3):105-130.B e r n a r d,A.B.,J.B.J e n s e n,S.J.R e d d i n g&P.K.S c h o t t (2009), T h e m a r g i n so f U.S.t r a d e ,A m e r i c a n E c o-n o m i cR e v i e w99(2):487–493.B e r n a r d,A.B.,J.B.J e n s e n,S.J.R e d d i n g&P.K.S c h o t t (2010), I n t r a-f i r mt r a d ea n d p r o d u c tc o n t r a c t i b i l i t y ,A m e r i c a n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100(2):444–448.B e r n a r d,A.B.,J.B.J e n s e n&P.K.S c h o t t(2006), T r a n s-f e r p r i c i n g b y U S-b a s e d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f i r m s ,N B E R W o r k i n g P a p e r12493.B e r n a r d,A.B.,J.B.J e n s e n&P.S c h o t t(2009), I m p o r t-e r s,e x p o r t e r s,a n d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s:A p o r t r a i tof f i r m s i n t h eU.S.t h a tt r a d e sg o o d s ,i n:T.D u n n ee ta l(e d s), P r o d u c e rD y n a m i c s,U n i v e r s i t y o fChi c a g oP r e s s.B e r n a r d,A.B.,S.J.R e d d i n g&P.K.S c h o t t(2010), M u l t i -p r o d u c t f i r m sa n d p r o d u c ts w i t c h i n g ,A m e r i c a n E c o-n o m i cR e v i e w100(1):70–97.B e r n a r d,A.B.,S.J.R e d d i n g&P.K.S c h o t t(2011), M u l t i -p r o d u c t f i r m sa n dt r a d el i b e r a l i z a t i o n ,T h e Q u a r t e r l y J o u r n a l o fE c o n o m i c s126:1271–1318.B e s e d e s&N a i r-R e i c h e r t(2009), F i r m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t r a d e l i b e r a l i z a t i o n,a n dd u r a t i o no f t r a d e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T h e c a s e o f I n d i a ,W o r k i n g P a p e r.E s t e v e-Pér e z,S.,V.P a l l a r dó-Lóp e z&F.R e q u e n a-S i l-v e n t e(2011), T h ed u r a t i o no f f i r m-d e s t i n a t i o ne x p o r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E v i d e n c e f r o m S p a i n,1997-2006 ,W o r k-i n g P a p e r.G e r v a i s,A.(2009), 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y a n d f i r m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 ,W o r k i n g P a p e r.G o l d b e r g,P.e ta l(2008), I m p o r t e di n t e r m e d i a t ei n p u t s a n d d o m e s t i c p r o d u c t g r o w t h:E v i d e n c e f r o m I n d i a , N B E R W o r k i n g P a p e r,N o.14416.Gör g,H.e ta l(2008), W h a tm a k e sas u c c e s s f u l e x p o r t-e r? ,C E P RD i s c u s s i o nP a p e r,6614.H a l l a k,J.C.&J.S i v a d a s a n(2011), F i r m s'e x p o r t i n g b e-h a v i o r u n d e r q u a l i t y c o n s t r a i n t s ,W o r k i n g P a p e r.K u g l e r,M.&E.V e r h o o g e n(2012), P r i c e s,p l a n ts i z e,a n d 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y ,T h eR e v i e wo fE c o n o m i cS t u d i e s79(1):307–339.L u d e m a,R.&Z.Y u(2012), T a r i f f p a s s-t h r o u g h,f i r m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a n d 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y ,W o r k i n g P a p e r.M a n d e l,B.(2010),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f i r m s a n d i m p o r t q u a l i-t y:E v i d e n c e f r o mt r a n s a c t i o n-l e v e l p r i c e s ,F e d e r a lR e-s e r v e S y s t e m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 i n a n c eD i s c u s s i o nP a p e r s,N o. 991.M e l i t z,M.J.(2003), T h e i m p a c t o f t r a d e o n i n t r a-i n d u s-t r y r e a l l o c a t i o n s a n d a g g r e g a t ei n d u s t r y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 E c o n o m e t r i c a71(6):1695-1725.M e l i t z,M.J.&G.I.P.O t t a v i a n o(2008), M a r k e ts i z e, t r a d e,a n d p r o d u c t i v i t y",R e v i e wo fE c o n o m i cS t u d i e s75: 295-316.N a v a r r o,L.(2008), P l a n t l e v e le v i d e n c eo n p r o d u c t m i x c h a n g e s i nC h i l e a n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W o r k i n g P a p e r.V o l p e,C.&J.C a r b a l l o(2008) S u r v i v a l o fn e we x p o r t e r s i nd e v e l o p i n g c o u n t r i e s ,I N T W o r k i n g P a p e r04,I n t e r-A m e r i c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B a n k.(责任编辑:钟培华)711‘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1期。
国际贸易理论3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贸易一、新贸易理论的突破点1、强调比较优势的传统贸易理论难以解释“北北贸易”(1)世界上大部分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他们有着相似的人均收入、技术和禀赋。
(2)而李嘉图和H-O模型认为贸易模式有技术和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决定。
2、北北贸易的特征:大量的行业内贸易;产品差异化(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参与贸易的企业通常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
3、传统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包括: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和产品同质;而新贸易理论则恰恰认为引起贸易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外部、内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倾销)和产品差异化二、不完全竞争和贸易1、国内垄断均衡(1)假定:国内X由垄断厂商生产,而国内Y产品却是竞争市场。
(2)垄断的边际收益:给定“逆需求函数”P X=P X(X),当然有dP X(X)/dX<0。
总收益为TR= P X(X)X边际收益为MR=dTR/dX=[dP X(X)/dX]X+ P X(X)=P X[1+(dP X/dX)(X/P X)]又由于X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X=-(dX/dP X)(P X/X),则MR=P X(1-1/e X)< P X(3)X部门的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满足MR X=MC X,即MR X=P X(1-1/e X)=MC X。
由此可知,P X=MC X+ P X(1/e X)(4)一般均衡条件下,有MRT= MC X / MC Y,于是有MR X/MR Y= MC X / MC Y =MRT因此,MRT=MR X/MR Y= P X(1-1/e X)/P Y< P X/P Y总结:a、垄断者将X的产出限制在完全竞争水平之下;b、垄断者将X的价格提到完全竞争水平之上;c、由此可知,垄断者导致福利下降。
2、通过贸易加强竞争的得益假设本国是小国经济,世界市场价格固定,这意味着一旦开放贸易,X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大。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引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理论,需求偏好理论和里昂惕夫悖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一)定义要素禀赋理论即H-O理论。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要素禀赋则是指一国(或地区)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
虽然对国际贸易“货币”理论(或古典的交换机制理论)的经验检验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无论是李嘉图的解释还是俄林的解释,他们的国际贸易纯粹或“真正”理论直到1951年都仍然完全没有得到检验。
(二)代表人物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指出产生比较优势差异必备的两个条件。
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理论。
20世纪40年代,保罗·萨缪尔森用数学方式演绎了H-O模型,指出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将必然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也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
(三)简介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没有试图去解释国际间生产率的重要差异,这种差异致使各国间比较成本的不同,并由此引起国际贸易。
在现代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这些生产率差异本身被归因于各国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这种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实际上肩负了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重任:比较明显的对外贸易商品构成的原因,如要素质量的国际差异以同一产品生产函数的差异等,都通过假设前提而精心排除了。
第五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
2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新霍特林(Hoteling)模型 生产水平差异产品的两个国家,市场合
并后,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生产出价格更低、 种类更多的水平差异产品,消费者的选择范 围增加,更能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消 费者剩余增加,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新霍特林(Hoteling)模型
新霍特林(Hoteling)模型
4 产业内贸易模式的确定
4 产业内贸易模式的确定
五、梅里兹模型
产业内的企业是异质的,即劳动 生产率的不同,只有劳动生产率高的 企业产品才能出口,而劳动生产率低 的企业产品在国内销售。当国门打开 后,将产生贸易再分配效应和学习效 应,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增加了消费者商品种类选择,社会福 利水平改善
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生产品质较高的 产品出口,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生 产品质比较低的产品出口
自然寡头模型
克鲁格曼模型
AC=n×F/S+c
P=c+1/bn
两国垄断竞争市场经国际易合 并后,形成统一的垄断竞争市场, 两国的消费者能够买到比以前价格 更低、种类更多的产品,两国的福 利水平都得以提高。
作业
1里昂惕夫之谜 2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相似理论 3简述新H-O理论、克鲁格曼模型、
新霍特林模型、相互倾销模型
二、技术差距论
由于技术差距,技术创新国 独一无二的新产品销往非技 术创新国而产生的国际贸易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认为:产品的生命周 期分为四个阶段,即进入期、成长期、 成熟期、退出期。在进入期和成长期阶 段,由于技术差距,发达国家向发展中 国家出口,而在成熟期和退出期,由于 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转而 向发达国家出口
国际贸易 第10章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
• (1)产品差异性 • (2)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 争 • (3)偏好相似 • 10.10.3 产业内贸易的规范模型
图10.5 垄断性竞争的生产和定价模型
• 10.10.4 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 • 产业内贸易程度可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B) 来测量。
• 10.11 国家竞争优势说
• 5.了解保护幼稚工业论、战略贸易论、管理 贸易论、进口替代战略的含义及存在的问 题。 • 国际贸易新理论有可获得性说、熟练劳动 说、人力资本说、研究开发要素说、偏好 相似说、规模报酬递增说、技术差距论、 产品生命周期说、原料周期说、产业内贸 易说、国家竞争优势说等十来种。这些理 论与学说都贯穿比较优势这一思想,兼容 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正确结论并有新的 发展,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 的一种或数种原因,并尝试从一定理论高 度综合分析战后国际贸易现实。
• 10.10 产业内贸易理论
• 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differentiated product theory),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最热 门的课题之一,该理论博采战后国际贸易 新理论的研究成果,着重产业内贸易的探 讨,即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业的产 品,国际间进行同产业的产品异样化竞争, 并认为这是更符合现实情况的国际贸易。
• 10.3 人力资本说
• 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是美国 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创立的。 该学说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 产生的原因和一国的对外贸易类型。
• 10.4 研究开发要素说
• 研究开发要素说(theory of factor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是西方著名经济 学家基辛、格鲁伯(W.H.Gruber)、弗农 (R.Vernon)和梅达(W.D.Mehta)等人提 出的。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引言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80年提出的,对传统的理论进行了扩展和修正。
该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效果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对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情境依赖的竞争模型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主要基于情境依赖的竞争模型。
该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影响是与国家的经济环境和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密切相关的。
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贸易是根据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比较决定的,而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更注重产业内部的竞争力。
规模经济和市场规模效应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市场规模效应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因素。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产量扩大的过程中,平均成本会降低的现象。
市场规模效应则指的是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促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效率提高。
产品差异化在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产品差异化也被认为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克鲁格曼认为,国际贸易的发生和扩大往往是由于不同国家的产品在质量、品牌、设计等方面存在差异。
同质化与分裂效应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还提出了同质化与分裂效应的概念。
同质化效应指的是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货品相对于相关产品的利润率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生产同质化的趋势。
分裂效应则是指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产业分工逐渐加深,各个环节的生产分散在全球范围内。
信息不完全与自由进出口在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还考虑了信息不完全与自由进出口的问题。
信息不完全使得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关于市场需求、合适的进口产品等信息。
自由进出口则意味着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口和出口货物,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结论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现象和效果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考虑情境依赖的竞争模型、规模经济与市场规模效应、产品差异化、同质化与分裂效应、信息不完全与自由进出口等因素,该理论对于分析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
02 古典贸易理论
CHAPTER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的概念
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 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 个国家,即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
绝对优势的形成
由于各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 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禀赋上存在差 异,导致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 具有不同的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与国际贸
易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出口其 优势产品,并从其他国家进口其 不具有优势的产品,从而实现贸 易互利。
新新贸易理论
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
该模型强调企业在生产率、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异质性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解释了为什么只有部分企业选择出口。
全球生产组织模型
该模型关注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组织方式,包括垂 直专业化和外包等,对国际贸易的格局和利益分配产生了重 要影响。
06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评价与展望斯托尔来自-萨缪尔森定理基本内容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指出,在自由贸易条 件下,一国充裕要素的所有者可以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 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要素价格变化
根据S-S定理,自由贸易将导致充裕要素的价格上升和稀 缺要素的价格下降,从而影响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
政策含义
S-S定理揭示了自由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为政府制定 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贸易理论
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假设,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该理论强调了企业 异质性、市场结构等因素对贸易的影响,但忽略了技术差距、要素禀赋差异等 因素。
当代国际贸易新理论创新点及意义
01
创新点
02
引入异质性企业假设,解释企业出口决策和贸易利得分配问 题。
03
关注全球价值链分工和中间品贸易现象,分析全球生产网络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主要理论有哪些2024
引言: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国际贸易的研究中,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
这些理论旨在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模式和效果。
本文将讨论国际贸易的几个主要理论,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概述:国际贸易主要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Heckscher-Ohlin模型和新贸易理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模式,并帮助我们理解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福利的影响。
正文内容: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他认为国际贸易取决于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相对的成本优势。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成本,那么它应该专注于生产该商品并进行贸易。
这样,两个国家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小点1: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原理小点2: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小点3: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国际贸易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特定商品的生产效率差异。
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比其他国家更高效,那么它将在所有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并可以通过贸易实现收益。
小点1:绝对优势概念和原理小点2:绝对优势理论的实证研究小点3:绝对优势理论的限制和争议3.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是由雷蒙德·费恩斯提出的,他认为国际贸易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一种新产品在投放市场时,来自本国的需求会迅速增长,这将导致本国的出口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国家也会开始生产该产品,并且本国的出口将逐渐减少。
小点1: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小点2: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模式小点3: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4. Heckscher-Ohlin模型Heckscher-Ohlin模型是由埃利·海克斯彻和贝塞尔·奥林提出的,他们认为国际贸易取决于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
新国际贸易理论解析
主要观点与理论模型
主要观点
新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企 业会选择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 实现产品交换。
理论模型
新贸易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关 注企业的异质性、市场结构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在古典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解释了产业 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现象,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贸易 自由化的认识。
全球价值链理论
全球价值链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 分工和协作的原因和结果,为贸易自由化提供了新的视 角。
贸易保护政策的实践与效果
关税措施
关税措施是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对进口商品征 收税费来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保护国内产业。
战略贸易政策流派
该流派主要研究政策干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如关税、补贴等 。
内生增长流派
该流派主要研究内生增长、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03
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实 践
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
古典比较优势理论
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它解释了国家之 间进行贸易的原因和结果,也为贸易自由化提供了理论 基础。
跨国公司与国际生产分工
跨国公司的角色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分工和资 源配置,通过建立海外生产基地、研发中 心和销售网络来优化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跨国公司的扩张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和知识的共享。
国际生产分工网络
跨国公司通过构建全球生产网络,将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实现资 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国际生产分工网络使 得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生产 效率和盈利能力。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根据林德的理论,国际贸易被视为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 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根据需求偏 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
12
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形下,贸易模式并不能根据比较优势而加以确定,强烈的外部 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可能导致一国被“锁定”在某种无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 模式中,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
7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 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于是,该产业转移到更适合其发展的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发展 中国家开始成为出口国。创新国开始放弃对该产品的生产,其国内此类产品的 需求转向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而创新国将资源转向新的发明创造。至此,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
10
五、需求相似理论
需求相似理论(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又称偏好相似 理论或重叠需求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于1961年 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中提出的。
3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1.2 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理论的 新发展
(1) (2) (3) (4)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 业内同类产品的交换,而不是产业间同类产品的交换。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 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 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也有标准技术。
2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论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引言国际贸易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关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等经典概念,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新的贸易理论逐渐兴起。
本文将概述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贡献。
1. 新贸易理论1.1 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新贸易理论把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的效应纳入贸易模型,认为这些因素可以解释贸易模式中的特殊化现象。
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成本下降效应。
而产业集聚则是指相关产业在某一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这些因素使得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特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导致贸易的发生。
1.2 增长型贸易模型传统的贸易理论很大程度上是静态的,即只关注资源配置和贸易模式的变化,而忽略了经济增长的因素。
而增长型贸易模型则将经济增长与贸易模式相结合,认为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这种模型强调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且说明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传播,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1.3 产品差异化和国际竞争新贸易理论注意到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同国家生产的产品之间的差异。
传统理论通常认为产品同质化是充分竞争市场的结果,但事实上,许多产品存在差异化特征。
新贸易理论指出,产品差异化与创新和品牌效应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和标准的制定来实现市场垄断,从而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2. 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对国际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2.1 贸易政策的优化基于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国际贸易政策可以更加精确地制定。
传统的贸易理论主要依赖于比较优势理论,而新贸易理论的存在使得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贸易模式和贸易效应。
因此,贸易政策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新贸易理论关注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的效应,这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利用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形成的。
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新经济地理学阶段和新贸易政策阶段。
本文将对这四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阶段主要涵盖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相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贸易。
而绝对优势理论,则是由亚当·斯密提出,强调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绝对优势产品来实现贸易。
这两个理论都阐述了国际贸易对各国产业的影响。
接下来,新贸易理论阶段主要涉及到了两个重要的模型,即产品差异化模型和规模经济模型。
产品差异化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认为企业通过提供差异化产品来占据市场份额,并形成贸易。
规模经济模型则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强调企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来实现竞争优势。
这些模型进一步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形成和国际间贸易的起因。
然后,新经济地理学阶段强调了地理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主要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和美国经济学家/scientist/尤金·ฯ纳夫·ฯฯฯฯฯฯฯฯ。
他们认为地理空间布局、区位优势和集聚效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地理因素被纳入贸易模型中,并对贸易模式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后,新贸易政策阶段强调了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作用。
这一阶段的贡献者主要包括美国经济学家 Elhanan Helpman 和波兰经济学家Krysztof Michał Czarnovski 。
他们认为贸易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模式和结果。
因此,国家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可以对贸易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新经济地理学阶段和新贸易政策阶段。
新重商主义﹙国际贸易﹚
新重商主义一、新重商主义定义:新重商主义(Neo--Mercantilism)是凯恩斯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别称。
凯恩斯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是追求贸易顺差的思想和乘数原理。
贸易顺差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投资,经过乘数效应最终增加国民收入,从而刺激经济和扩大就业。
其基本内容是: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新重商主义”是在20世纪20年代国际经济体系被一战打乱的背景下,由美国商务部部长胡佛提出的,目的是重新组织贸易关系以防止对美国工资标准的侵蚀,并强劲推动出口以扩大就业。
二、新重商主义理论要点:①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形成来源。
②认为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贵金属)。
③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从而使贵金属(外汇)多在国内积累,谋取贸易顺差。
④为了要取得国际贸易的顺差,必须出口本国出产的制造品,进口外国的原料,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⑤必须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产业。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培植新兴产业(“幼稚工业”),也是为了给本国人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三、美国的“新重商主义”美国的“新重商主义”政策表现为两次高潮:一是70年代中期自由贸易面临困境,针对主要逆差来源国日本采取的对日元升值施压、制造贸易摩擦、以及“广场协议”等措施;二是近些年随着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美国再一次滥用反倾销武器制造贸易摩擦并逼迫人民币升值。
来自美国的声音致力于鼓吹贸易逆差对其经济的毒害,但逆差真有那么严重吗?事实上中国市场正成为美国服务贸易的支点,其对华顺差不断扩大。
除服务贸易外,若将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考虑进来,抵消掉的逆差将更多。
而随着保护主义的兴起,过去贸易统计的产销国原则慢慢变成一种贸易歧视性工具。
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
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摘要:首先对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其经典论文的解析得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启示,认为我国应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鼓励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优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保罗·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贸易地理及国际金融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他的理论的核心就是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提出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引入了规模报酬和不完全竞争,用非比较优势的观点解释了当今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
新贸易理论也成为国家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一、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二战后,国际贸易活动出现了新特点、新现象。
首先,1960年代末开始,由于日本、西欧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迅速上升,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动摇,并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贸易不等价交换,国际贸易活动在二战后大幅度增加,不是发生在经济互补的国家,而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这种贸易的相似性,改变了传统的对国际贸易的看法。
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贸易理论对世界贸易现象作更为客观和切合实际的解释。
其次,伴随国际贸易大幅增加的同时,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要素互补的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要素禀赋极其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各国之间进行的贸易之大多数也不是产业间贸易,而是发生在同一产品内部的产业内贸易。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已不再完全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势差异,而更多的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所具有的规模优势,比较典型的是大部分国际贸易活动是“飞机式的贸易”。
飞机制造所需要的经济规模使整个世界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制造者,而且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飞机制造中心,即使日本和美国两国之间没有差异,似乎也只有其中一个国家才会生产宽体喷气式飞机。
“新贸易理论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
2.4
产业内贸易的测定 产业内贸易指数 T = 1 - IX – MI / (X + M) X ----- 某一产业产品的出口 M ----- 同一产业产品的进口
如果 X=M T=1, 产业内贸易最大 如果 X=0,或 M=o, T=0, 无产业内贸易 例:
美国 1995, 出口计算机 USD39.6 billion 进口计算机 USD56.4 billion 故: T = 1 – I39.6 – 56.4I/(39.6+56.4) T = 0.825
在原料周期的后期,发达国家在合成原料贸易中具有优势,减少初级原料 的进口,并且开始出口合成原料。
九、规模报酬递增说 (克鲁格曼、艾瀚南)
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 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 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贸易
A国的生产
t0
t1
模仿滞后
反应滞后 需求滞后
A国的出口,B国的进口
t2
t3
T
B国的出口,A国的进口
掌握滞后
B国的生产
七、产品生命周期说 (弗农)
数量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新生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让与期
进口
出口
进口
消费
生产
出口 生产
消费
创新国 模仿国
0
A
B
C
D
时间
八、原料周期说 (梅旨、罗宾)
在原料周期的早期,发展中国家拥有自然资源优势。成为原料产品的主要 出口国。
五、偏好相似说 (林德) 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越相近,人均收入越接近,需求偏好越相似,相 互需求就越大,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偏好相似说更适合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所发生的贸易。
六、技术差距论 (波斯纳)
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别国该项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 出口技术领先的产品。
Q
技术差距与国际贸易
19.8
15.3
equipment
paper
14.5
12.9
Chemicals
43.0
25.5
steel
5.8
16.1
Machine tools
5.2
6.6
Electrical generating
23.0
24.1
machinery
MVegetables and fruits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缺乏,只具有出口初级产品的优势。(初级产品的生产 需要较少、较低的人力智能)
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丰富,具有出口信息、生物、空间、新材料、新能源等 新兴产业产品的优势。
四、研究开发要素说 (基辛、弗农、梅达) 研究开发要素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 研究开发要素比重大的产品,其国际竞争力也强。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
二、熟练劳动说 (里昂惕夫)
劳动熟练程度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
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则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
三、人力资本说 ( 舒尔茨)
人力资本:寓于人体中的人的智能,表现为人的
文化水平
、生产技巧、熟练程度等。
它是对人力投资的结果。
十、产业内贸易理论 --- 差异化产品理论
Examples: U.S. exports and imports, 1995 (in Billions of Dollars)
Category
Export
Imports
Autos
60.5
124.5
Computers
39.6
56.4
Tele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