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病诊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一)中医病名及定义

项痹病(TCD 编码:BNV261),是由于正虚劳损,筋脉失养,或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以颈项部疼痛麻木,痛及头、肩、背、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二)西医病名及定义

神经根型颈椎病(ICD-10 编码: M47.221+G55.2* ),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 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

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

(一)推拿治疗

1.放松及整复治疗手法:

(1)特色颈椎旋转手法:此法为我科李义凯教授治疗神经根型

颈椎病的经验手法,其技术操作规范为:

1)以右侧为例,患者端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医者立于患者身后采用按法、揉法、滚法等手法放松患者颈肩部软组织3~5min。

2)患者头部主动水平旋转至极限角度,最大屈曲至病变节段,达到有固定感,医者以右肘部托下颌,左手托住枕部,轻轻向上牵引颈部3~5s。

3)嘱其放松肌肉,右肘部用短促力快速向上提拉,可听到一声或多声的弹响声。同样手法向左侧提拉1次。

4)最后,应用提、拿、劈、散、归、合等手法再放松颈肩部肌群2.0~3.0min。每周治疗2 次,4周为1个疗程。

(2)其他整复类手法,包括定位旋转扳法、旋转法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配合我科的特色颈椎旋转手法使用。或者在完成放松患者颈肩部软组织后单独使用。

1 )定位旋转扳法:以向右旋转为例。患者坐位,医生站于患者后方,以左手拇指指腹推顶在患者病变颈椎棘突(或横突)旁,用右手(或肘窝)托住患者下颏部。嘱其颈项部放松,低头屈颈15 ~30 度,然后嘱患者顺着医生的右手在屈曲状态下向右慢慢转头,当旋转到最大限度而遇有阻力时,医生顺势施以快速的向右扳动,同时,推顶棘突的左手拇指向右用力推压,两手协调动作,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有时医生拇指下亦有轻微的位移感。

2)旋转法:上颈段病变,要求患者将头颈曲屈15 度;中段病变,将颈椎置于中立位;下段病变,将颈椎屈曲30 ~45 度。在此位置向上牵引30 秒。嘱患者头部向一侧旋转,旋转至极限角度(约80 度),达

到有固定感,同时迅速准确的作同向用力旋转,操作成功可以听到弹响声。注意用力要轻重适当,避免因过猛过重而加重原有的损伤。

2.整理手法,在完成所有治疗整复手法后,施以通调督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以大拇指指端按顺序分别点按风府穴、大椎穴、至阳穴,每穴0.5 ~1 分钟,点揉第1 胸椎至第12 胸椎两侧夹脊穴、膀胱经腧穴,反复三遍,力量以患者出现局部温热、酸胀、传导为度。

(二)针灸治疗

1.体针治法:疏经活络。以颈项局部取穴为主。行平补平泻或泻法。主穴:颈椎夹脊天柱大椎后溪阿是穴配穴:风寒湿阻者加风门、风府祛风通络;血瘀气滞者加膈腧、合谷、太冲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足三里补益肝肾、生血养筋;根据压痛点所在取肩井、天宗疏通经气、活络止痛;上肢及手指麻木痛甚者加曲池、合谷、外关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头晕、头痛、目眩者加百会、风池、太阳祛风醒脑、明目止痛;恶心、呕吐加天突、内关调理肠胃。

操作:大椎穴直刺1 ~1.5 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施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肩背、上肢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

2.电针:以连续或疏密波刺激20 ~30 分钟。

3.温针灸:适用于风寒湿阻型者

4.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等。

(三)康复治疗

1.急性期卧床休息

2.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低频脉冲治疗、中频脉冲治疗、磁热疗法及微波治疗。

3.牵引疗法:患者坐于牵引椅上,套上牵引带,并分别固定患者枕部各下颌部,头部前倾15 —25 度,首次牵引重量通常是患者体重的7%,适应后逐渐增加。常用的牵引力量为6—15kg 。每次牵引20 分钟,每日1—2 次。如患者感觉在牵引时疼痛加重,或牵引后出现症状反应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停止。

(四)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湿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推荐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芎、蔓荆子等。

2.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等。

3.痰湿阻络证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等。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