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病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膝痹诊疗方案

膝痹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6年)膝痹是由风、寒、湿之邪侵袭人体,闭阻膝部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膝关节周围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

临床表现以膝关节周围酸痛重着、活动不利等为主要症状者,按膝痹辨证论治。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199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

(1)病史①发病前多有受寒、受潮或外伤史。

②有长期的膝关节的肿痛史。

(2)全身症状①全身乏力、沉重酸胀。

②低热或恶风寒。

(3)关节症状①膝关节固定性剧烈疼痛。

②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

③关节屈曲难伸,或有僵直、畸形。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

(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

(4)中老年患者(大于40岁)。

(5)近一个月反复发生的晨僵感持续30min。

(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或(1)(3)(5)(6)或(1)(4)(5)(6)条,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1)寒胜痛痹证:肢体关节痛剧,遇寒痛甚,得热痛缓,重者关节屈伸不利。

舌淡苔白,脉弦紧或沉迟。

(2)湿胜着痹证:关节沉重酸胀疼痛,重者关节肿胀散漫,重着不移,四肢活动不便。

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滑。

2.风湿热证关节疼痛,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可伴有发热、汗出、口渴等。

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3.痰瘀痹阻证痹症日久不愈,关节刺痛,痛处不移,甚至关节变形,屈伸不利,关节、肌肤色紫暗,肿胀,按之稍硬,有痰核硬结或瘀斑,肢体顽麻,面色暗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瘀斑苔白腻,脉象弦涩。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及难点应对措施.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及难点应对措施.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诊疗方案骨性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本病应属中医“痹症”范畴。

一.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吲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治法: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推荐方药: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

防风10g,防己10g,黄芪10g,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加减:关节肿胀或积液,可加茯苓30g、泽泻20g;如服药后有咽干、咽痛者,可酌加玄参10g、麦冬10g、知母10g。

中成药:可选用具有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功效的中成药,追风透骨丸、风湿骨痛液、蠲痹口服液等。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疏风,除湿止痛。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15g 当归12g 甘草6g 羌活12g 防风9g 白芷12g 熟地10 茯苓9g 石膏30g 川芎9g 白芍12g 独活9g 黄芩12g 生地12g 白术12g 细辛3g加减:关节热甚加忍冬藤30g,关节肿胀明显加防己15g、生米仁30g,关节游走痛加海风藤15g。

中成药:可选择具有清热除痹,通经活络功效的中成药,正清风痛宁、追风透骨丸、通络开痹片、四妙丸、三妙丸等3.瘀血闭阻证:曾有外伤或扭伤史,或痹病反复发作,日久入络,关节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不得屈伸,或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皮色暗紫,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而干涩,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膝痹病诊疗方案

膝痹病诊疗方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膝痹病特色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疾病名称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骨性关节炎二、诊断(一)疾病诊断:本病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卫生部制定发布得《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制定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膝痹病诊断标准:1. 西医临床诊断标准a、前月大多数日子有膝痛;b、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c。

晨僵<30min;d、年龄≥38岁;e、膝检查示骨性肥大。

骨性关节炎存在如a,b,c,d或a,b,e或a,d,e存在。

2、临床及放射学标准a.前月大多数日子有膝痛;b。

X线示关节边缘有骨赘;c、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d、年龄≥40岁;e、晨僵<30min;f。

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骨性关节炎存在如a,b或a,c,e,f或a,d,e,f存在、(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 风寒阻络型:主证:膝关节疼痛,红肿积液次证:活动受限,痛势阵作,遇风、寒、湿后症状加重,舌质偏红,或舌胖质淡,苔薄腻或薄白,脉浮或紧、(2) 瘀血阻滞型:主证:膝关节疼痛,疼痛固定次证:活动不利,麻木不仁,拒按,舌质红或有瘀点,苔薄或薄白,脉涩或弦。

(3) 肝肾不足型:主证:膝关节疼痛,胫软膝酸次证:活动不利,动作牵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或无,脉细无力。

(4)湿热蕴结主证:膝关节疼痛,发热肿胀次证:关节活动不能,局部红肿灼热,得冷则舒,痛处不可触按,身热口干,舌苔黄,脉滑数三、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1)针灸治疗(本法适用于早、中、晚期患者)取穴: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阿就是穴、鹤顶。

肝肾亏损者:加三阴交、太溪、肾俞、肝俞;瘀血阻滞者,加血海、膝阳关;寒湿痹阻者,加梁丘,足三里。

湿热蕴结,加丰隆,大椎①针刺治疗法:毫针刺,每次取5—7穴,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

②隔物灸法:肝肾亏损者用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60%酒精调与成直径约3厘米。

厚约0.8厘米得饼状,中间以针刺10个小孔,放在应灸腧穴上,上面再放自制艾柱(重2克)施灸,轻症3壮,中症5壮,重症7壮,以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疗程: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

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Ⅱ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围较小。

Ⅳ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

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Ⅱ~Ⅲ级)晚期:疼痛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重不稳。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膝痹病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医认为,膝痹病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膝痹病的方法主要是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诊疗方案,供大家参考。

首先,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膝痹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从而缓解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阳关、阴陵泉、梁丘等,针刺后可配合艾灸或灸法,加强疗效。

其次,中药熏洗疗法也是治疗膝痹病的有效手段。

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直接渗入皮肤和肌肉组织,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川芎、红花、没药等,将其研磨成粉末,加入热水中浸泡后,用于熏洗患处,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此外,中药内服疗法也是治疗膝痹病的重要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医师会配制适合的中药方剂,如桂枝汤、活血通络丸等,通过内服药物来调理气血、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从而达到治疗膝痹病的目的。

最后,中医推拿疗法也可以作为治疗膝痹病的辅助手段。

通过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膝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推、拉等,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推拿调理。

总之,中医治疗膝痹病的方法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受凉受潮,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希望以上介绍的中医诊疗方案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注:本诊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结合我科特色制定。

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骨关节软骨损伤和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

可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疼痛明显时可有关节的肿胀发热,晚期可出现膝关节畸形,多见于老年人。

一、诊断标准:本病种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2023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注: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进行分期: 0期:正常;1期: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2期: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3期: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4期: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中医诊疗方法:采用我科膝痹病3+X综合疗法,即以中药辨证治疗、针刀松解、手法松动治疗作为我科膝痹病核心治疗方案,其余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案。

现分述如下:1、中药辨证内服本病种证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主要证型分为四型:(1)瘀血凝滞证特点: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如针刺,得寒温均不缓解,舌质暗,脉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组方:当归、牛膝各15g,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没药、黄芪、地龙、甘草各9g,羌活、秦艽、香附各6g。

膝痹诊疗方案

膝痹诊疗方案

瘀血闭阻证:血海、隔俞、太冲
肝肾亏虚证:足三里、太溪、肝俞、肾俞
(3)方法:进针前穴位皮肤碘酒消毒,再用75%已醇脱碘消毒;
采用指切或夹持进针法,垂直于皮肤进针,针刺深度按部位不 同在10-25mm范围,捻转得气(局部痠,胀,重,麻感)后留 针,留针30分钟后起针,起针后以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约3分钟。 每次30分钟,5次为一疗程。
4肝肾亏虚证 治则: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川牛膝 鹿角胶 龟板胶
(二)手法治疗
1.一般操作 体位:患者先取俯卧位,下肢伸直放松,踝关节下垫低枕。 (1)治疗者以拿法或滚法施于大腿后侧(腘绳肌)、小腿后侧
约2分钟。 (2)推、揉或一指禅推腘窝部2分钟。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膝关节下垫低枕。 (3)先以滚法施于患肢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内收肌群约3
CT影像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 MRI可清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疾患及关节软组织改变。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 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 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 具体诊断标准 (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
第六步:双手搓揉膝关节,以透热为度。
第七步:拍法、扣击法施于膝关节。
以上手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三)针灸治疗
1.常规针刺: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
(2)取穴
主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犊鼻穴、膝眼。
配穴:风寒湿痹证:关元、阴陵泉、足三里
风湿热痹症:血海、曲池、大椎
(桂枝加葛根汤) 风湿热痹:苍术、牛膝、黄柏(盐炒)、薏苡仁等。(四妙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 年版)。

(1)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

(3)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

(4)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OA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 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 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OA 。

附: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膝痹是中医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是指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而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中医诊疗方案通常包括辨证论治和中药治疗两个方面。

一、辨证论治1.风寒湿膝痹: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寒湿感重,痛时不适宜活动,更适合保暖。

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温散寒湿的方法,如艾叶、丁香、藁本等药物。

2.风湿膝痹: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症状多变,易反复发作。

治疗方案可以采用祛风湿的方法,如藁本、羌活、乌药等药物。

3.湿热膝痹: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肌肉酸胀,且伴有湿热表现,如口苦、小便黄等。

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清热除湿的方法,如木香、车前子等药物。

4.气滞血瘀膝痹: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度减退,局部可能有淤血现象。

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桃仁、红花、当归等药物。

5.肝肾不足膝痹:主要表现为膝关节酸软无力,易疲劳,经常感到膝关节不稳。

治疗方案可以采用补肝肾的方法,如菟丝子、枸杞子等药物。

二、中药治疗1.桂枝茯苓丸:该方药以桂枝、茯苓、白芍为主要组成,具有温经理气、利湿固脱的作用,适用于寒湿膝痹。

2.桑灰炭丸:该方药以桑叶、木炭为主要组成,具有祛风湿、破滞血的作用,适用于风湿膝痹。

3.潞演丹:该方药以玄参、白芷、地黄为主要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除痹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膝痹。

4.血府逐瘀散:该方药以红花、三棱、当归为主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膝痹。

5.补肾益气丸:该方药以菟丝子、巴戟天、黄精为主要组成,具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膝痹。

以上是中医膝痹的诊疗方案,不同的病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配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更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此外,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期间还要注意保暖、适当活动以及饮食调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和物理疗法也有助于恢复膝关节功能。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

引言膝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传统中医认为,膝痹的发生与患者肾阳不足、湿热蕴结等因素相关。

因此,中医在膝痹的诊疗中采用了一系列针对这些病因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膝痹诊疗方案。

诊断根据中医的观点,膝痹的诊断主要基于四诊合参的方法。

具体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1.望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外观,包括肿胀、红肿和变形等情况,来判断病情。

2.闻诊:医生通过听患者的关节是否有骨骼摩擦的声音,判断是否有关节损伤。

3.问诊: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发作时间等,来判断病情。

4.切诊: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来判断肾阳是否不足、湿热是否蕴结等情况。

综合上述四诊,医生可以对膝痹做出准确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针对膝痹的病因和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

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膝痹主要通过温阳祛寒、疏风祛湿、活血化瘀等作用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1.当归活血汤:适用于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患者。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中药材。

2.红药酒:适用于膝关节寒痛、僵硬的患者。

–组成:枳壳、附子、干姜、紫草等中药材。

3.桂枝茯苓丸:适用于膝关节红肿痛热、活动受限的患者。

–组成:桂枝、茯苓、芍药、丹皮等中药材。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膝痹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病痛。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1.阳陵泉穴:位于膝盖下方,能够改善膝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

2.阳明穴:位于足背中部,能够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

3.照海穴:位于小腿后侧,能够改善膝关节的驼背变形。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中医治疗膝痹的常用方法,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手法来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僵硬。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1.捏: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适度的捏揉,以促进血液循环。

2.推:用掌心轻轻地推动膝关节,以活血化瘀,缓解病痛。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膝痹病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中医学认为,膝痹病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湿邪内停所致。

下面将介绍一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帮助患者缓解膝痹病症状,重拾健康快乐的生活。

一、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膝痹病首先要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常见的证型包括寒湿痹阻、湿热蕴结、气血不足等。

1. 寒湿痹阻型寒湿痹阻型膝痹病表现为膝关节冷痛、活动受限、喜温喜按等症状。

治疗应以温通寒湿为主,可选用温热的中药进行外敷,并辅以艾灸、拔罐等疗法。

茯苓、白芍、巴戟天等中药具有温通经络、祛寒湿的功效,可用于病程较长且症状较重的患者。

此外,适当加入温阳之品如肉桂、附子等,可以加强驱寒作用。

2. 湿热蕴结型湿热蕴结型膝痹病表现为膝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困难、痛风样性疼痛等症状。

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具有消炎、解毒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黄柏、栀子、茅莓等中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湿热蕴结型膝痹病的治疗。

此外,适当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三七、当归等,可以加速康复过程。

3. 气血不足型气血不足型膝痹病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困难等症状,常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等全身症状。

治疗应以补益气血为主,可选用具有补气补血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黄精、人参、西洋参等中药具有补益气血、滋养关节的功效,可用于气血不足型膝痹病的治疗。

此外,适当加入活血通络的药物如桃仁、红花等,可以增强疗效。

二、调理饮食膝痹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也应注意调理,选择一些有助于改善疾病的食物,同时避免一些对病情不利的食物。

对于寒湿痹阻型患者,宜多食用一些温暖的食物,如生姜、辣椒、葱、肉类等,以帮助身体驱寒。

对于湿热蕴结型患者,宜多食用一些利水消肿的食物,如黄瓜、西瓜、苦瓜、白萝卜等,以帮助身体清热利湿。

对于气血不足型患者,宜多食用一些滋补益气血的食物,如桂圆、红枣、黑豆、瘦肉等,以帮助身体补充营养。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1.中医证候诊断根据中医理论,膝痹病可分为不同证候类型,如寒湿痹、风湿痹、瘀血痹等。

具体表现为:1)寒湿痹:膝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活动受限,周围肌肉酸痛,舌苔白腻,脉沉紧。

2)风湿痹:膝关节疼痛、肿胀、红肿热痛,关节僵硬,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3)瘀血痹:膝关节疼痛、肿胀、紫暗,活动受限,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涩。

2.西医证候诊断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西医可以将膝痹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膝痹病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

中医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气候变化加重等症状,而西医则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

根据中医理论,膝痹病可分为不同证候类型,如寒湿痹、风湿痹、瘀血痹等,而西医则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在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治疗膝关节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牵引疗法、手术疗法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关节液替代剂、葡萄糖胺等药物,但需要注意其副作用。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电疗、磁疗、超声波等,可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针灸治疗包括针刺法、灸法和针刀疗法等,可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牵引疗法需要根据病情制定牵引的重量、角度和体位。

手术疗法是保守治疗无效时的选择,可以采用关节冲洗术、关节镜术、截骨矫形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护理调摄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和生活方式指导,如注意休息、保暖和进行必要的锻炼等。

评价方法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 3.1)。

2024膝痹病治疗方案(1).pptx

2024膝痹病治疗方案(1).pptx
⑤剂量: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⑥考前须知:明显关节肿胀者只以远道取穴方式治疗。艾条灸、电针、针刀治疗、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亦可选 择运用。
.耳穴治疗
依据全息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双耳“膝痛区”贴敷中药王不留行籽可有效改善颈部不适病症。同时协 作相应脏器及特点穴位反响点,可进一步缓解其它伴随病症。
外洗方:麻黄20g,桂枝20g,细辛I。g,制南星20g,威灵仙20g,白芷20g,鹿含草20g,花椒10g。
.特色针灸
在治疗骨关节炎时,多实行“以痛为输”的取穴方法,也就是局部选取痛点针刺,一般不局限于某一经络,同时 结合远道取穴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两者相辅相成,提高疗效。也可以结合神经节段和神经干的走行路途 取
方法:医用橡皮旁剪成6X6Innl斜型方块,将经过炮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2-3粒贴压固定于“膝痛区”耳穴处,拇食 二指分别按压耳穴,直至耳廓酸胀、热痛、潮红,并活动膝部。
.中药离子导入:
按病人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详细参考辨证论治。
.针刀治疗
体位:坐位或卧位。
取穴:阿是穴(阿是穴多为肌肉附着点处)。
用药特点:风寒湿痹证:关节肿胀或积液,可加茯苓30g、泽泻20g:如服药后有咽干、咽痛者,可酌加玄参10g, 麦冬10g.
知母10g。风湿热痹证:关节热甚加忍冬藤30g,关节肿胀明显加防己15g、生米仁30g,关节游走痛加海风藤15g 。瘀血闭阻证:痛在腰腿者,加乌梢蛇I。g、土鳖虫10g;痛在肩颈者,加片姜黄15g、葛根15gβ肝肾亏虚证:腰膝 难受较重者,加骨碎补20g、补骨脂10g、狗狰20g;兼头晕耳鸣者,加天麻15g、枸杞子15gβ
②留意休息,适当进展一些活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难受严峻者应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凹凸 肢。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治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治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 年版)。

(1)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

(3)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

(4)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OA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 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OA 。

附: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膝痹病诊疗方案(最新)

膝痹病诊疗方案(最新)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膝痹病特色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疾病名称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骨性关节炎二、诊断(一)疾病诊断:本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膝痹病诊断标准:1. 西医临床诊断标准a.前月大多数日子有膝痛;b.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c.晨僵<30min;d.年龄≥38岁;e.膝检查示骨性肥大。

骨性关节炎存在如a,b,c,d或a,b,e或a,d,e 存在。

2. 临床及放射学标准a.前月大多数日子有膝痛;b.X线示关节边缘有骨赘;c.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d.年龄≥40岁;e.晨僵<30min;f.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骨性关节炎存在如a,b或a,c,e,f或a,d,e,f 存在。

(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 风寒阻络型:主证:膝关节疼痛,红肿积液次证:活动受限,痛势阵作,遇风、寒、湿后症状加重,舌质偏红,或舌胖质淡,苔薄腻或薄白,脉浮或紧。

(2) 瘀血阻滞型:主证:膝关节疼痛,疼痛固定次证:活动不利,麻木不仁,拒按,舌质红或有瘀点,苔薄或薄白,脉涩或弦。

(3) 肝肾不足型:主证:膝关节疼痛,胫软膝酸次证:活动不利,动作牵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或无,脉细无力。

(4)湿热蕴结主证:膝关节疼痛,发热肿胀次证:关节活动不能,局部红肿灼热,得冷则舒,痛处不可触按,身热口干,舌苔黄,脉滑数三、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1)针灸治疗(本法适用于早、中、晚期患者)取穴: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阿是穴、鹤顶。

肝肾亏损者:加三阴交、太溪、肾俞、肝俞;瘀血阻滞者,加血海、膝阳关;寒湿痹阻者,加梁丘,足三里。

湿热蕴结,加丰隆,大椎①针刺治疗法:毫针刺,每次取5-7穴,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

②隔物灸法:肝肾亏损者用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60%酒精调和成直径约3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2014年优化)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炎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等。

影像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

可清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疾患及关节软组织改变。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及血沉()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 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中老年患者(≥40岁)(4)晨僵≤3分钟(5)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4)+(5)条或(1)+(3)+(4)+(5)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及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者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寒湿痹证治则: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推荐方药: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

防风、防己、黄芪、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川芎、木香、乳香、甘草。

2风湿热痹症治则:清热疏风,除湿止痛。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当归、甘草、羌活、防风、白芷、熟地、茯苓、石膏、川芎、白芍、独活、黄芩、生地、白术、细辛等。

3瘀血闭阻证治则: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地龙、川芎、没药、香附、羌活、秦艽、牛膝、甘草。

4肝肾亏虚证治则: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二)手法治疗1.一般操作体位:患者先取俯卧位,下肢伸直放松,踝关节下垫低枕。

(1)治疗者以拿法或滚法施于大腿后侧(腘绳肌)、小腿后侧约2分钟。

(2)推、揉或一指禅推腘窝部2分钟。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膝关节下垫低枕。

(3)先以滚法施于患肢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内收肌群约3分钟。

(4)然后摩、揉或一指禅推法施于内外膝眼、阿是穴,每穴操作约40秒。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移去垫枕。

(5)推髌骨。

向上下内外各方向推动髌骨,先轻柔地推动数次,再将髌骨推至极限位,维持2—3秒,反复三次。

(6)膝关节拔伸牵引:治疗者双手握持小腿远端拔伸并持续2秒,力量以有膝关节牵开感,反复5次;然后,以同手法持续牵引约30秒(如有助手,可由助手固定大腿远端,再行上述操作)。

(7)被动屈伸,收展髋关节,至极限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反复3次;被动屈伸膝关节,至极限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反复3次。

手法:滚法、点、揉、一指禅推法、拔伸、前一等手法。

实施方案:其中(1)(2)(3)(4)(5)(6)为基本手法;关节活动受限者加手法(7);有明显关节肿胀疼痛者去手法(5),并降低手法强度。

实施手法前可用按摩油剂或膏(如青鹏软膏)涂抹患处,增加消肿止痛的作用。

手法剂量:手法力量要求均匀柔和,患者舒适耐受为度。

每次治疗约20分钟,每周2次,三周为一疗程。

2.推拿操作重点施以夹胫推肘牵膝法,操作时间延长。

第一步:患者俯卧位,医生用滚法施于大腿及小腿后侧、内侧,主要循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来回往返数次。

轻柔手法点按承山、委中、委阳、承扶、三阴交、殷门、阴谷等穴位3—5分钟,以酸胀为度。

以放松下肢后侧肌肉为主。

第二步:医者一手扶患者踝部,一手置于腘窝处,伸屈膝关节5—10次。

第三步: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滚法施于大腿前侧、外侧和内侧及髌周、韧带,循招足少阳胆经、足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来回往返数次。

点按内外膝眼、鹤顶、犊鼻、阴陵泉、血海、膝阳关、伏兔、阴市、梁丘、丰隆等穴位3—5分钟,以酸胀为度。

以放松股四头肌、髂胫束、内收肌、髌韧带和内、外侧副韧带为主。

第四步:寒湿痹者,加风市、肾俞、关元温补阳气,驱寒外出,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风湿热痹者,加膈俞、血海活血祛风,大椎、曲池清泻热焘;肝肾亏虚加按足三里、太溪、肝俞、肾俞以滋养肝肾,巩固肾气。

第五步:夹胫推肘牵膝法,患者仰卧位,患膝屈膝12°-15 °,医者左手手掌置于患膝关节上方,右腋夹持患者小腿,右手自患者膝关节下方穿过,置于左手肘部。

右手推动左手肘部,带动膝关节向前运动,右腋部夹持患者小腿往后做相对运动,形成牵伸动作。

此外,可根据患者膝关节疼痛点的不同,做膝关节内外翻动作,以增加膝关节内外间隙。

,每次治疗牵膝3次。

第六步:双手搓揉膝关节,以透热为度。

第七步:拍法、扣击法施于膝关节。

以上手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三)针灸治疗1.常规针刺:(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

(2)取穴主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犊鼻穴、膝眼。

配穴:风寒湿痹证:关元、阴陵泉、足三里风湿热痹症:血海、曲池、大椎瘀血闭阻证:血海、隔俞、太冲肝肾亏虚证:足三里、太溪、肝俞、肾俞(3)方法:进针前穴位皮肤碘酒消毒,再用75%已醇脱碘消毒;采用指切或夹持进针法,垂直于皮肤进针,针刺深度按部位不同在10-25范围,捻转得气(局部痠,胀,重,麻感)后留针,留针20分钟后起针,起针后以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约3分钟。

每次20分钟,每周治疗2次。

2.运动针疗法:取曲池一穴( 左膝病变取右侧曲池, 反之亦然), 针刺时活动患肢。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雷火灸等。

4.刺络拔罐:选取大抒穴,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快速点刺局部,以皮肤红润稍有渗血为好。

将火罐迅速拔在刺血部位,火罐吸着后,留置时精心观察出血多少决定拔罐的时间。

血少可时间稍长,血多即刻取罐。

一般每次留罐12分钟。

起罐后,用消毒纱布擦净血迹,每次吸出的血不可太多。

(四)外用药物治疗1.涂擦疗法将中药沿颈部局部涂抹于皮肤表面,在药物上覆盖蜡板。

时间持续30分钟,每日一次。

风寒湿痹: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蔓荆子等。

(羌活胜湿汤)风湿热痹:秦艽、当归、甘草、羌活、防风、白芷、熟地等。

(大秦艽汤)血瘀气滞: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等。

(血府逐瘀汤)肝肾亏虚: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等。

(独活寄生汤)2.搨渍疗法:将中药沿颈部局部涂抹于皮肤表面,电磁波治疗器加热,根据不同证型而选择不同的组方,具体如下:风寒湿痹阻: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葛根等(桂枝加葛根汤)风湿热痹:苍术、牛膝、黄柏(盐炒)、薏苡仁等。

(四妙丸)血瘀气滞: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等。

(身痛逐淤汤)肝肾亏虚: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炮附子等。

(右归丸)(五)关节腔内治疗适应症:选用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症状膝关节肿胀明显,关节腔积液,浮髌试验阳性,用玻璃酸钠,用法:每次4-5 ,每周一次。

(六)中药熏洗疗法将诸药置于盆中,加水1500~2000煎沸20~30分钟,将患肢放在盆口上方高于药液30左右,并在膝关节处盖上毛巾,熏蒸10 - 15分钟(注意防止烫伤),待药液温度在60℃左右时,将患膝放入盆中浸洗,边洗边按摩膝关节,并做主动伸屈关节的运动至药液变凉。

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

也可借助腿浴治疗器、熏蒸床(坐式)等设备进行治疗。

外洗方:麻黄,桂枝,细辛,制南星,威灵仙,白芷,鹿含草,花椒。

(七)拔罐、刮痧、蜡疗、磁疗、中频电、超短波、微波、干扰波、全科治疗仪等,日一次,选择治疗。

(八)运动疗法运动治疗:以轻微的肌肉活动为主。

当患者关节发炎、肿胀时,为了避免关节挛缩,可以使用主动辅助性运动。

由于患者运动时可以控制自己的关节,比较不会引起肌肉痉挛,对关节亦较无伤害。

应鼓励患者在白天进行每小时2~3分钟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以防止肌萎缩。

这种部分辅助运动练习方法可减少发生拉伤的可能,而促进了在被动活动时不能被激发的本体感受反射。

治疗师及医生必须仔细观察患者的耐受性,控制活动量。

如在运动后疼痛和痉挛时间超过l小时,就意味着运动过度,在下次治疗时必须减少运动强度。

1.肌力训练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踝泵):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

每日2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等长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等长肌力训练是一种静力性肌肉收缩训练,可以减轻关节周围肌肉的抑制,提高肌力,具有防止肌肉萎缩、消除肿胀、刺激肌肉肌腱本体感受器的作用。

训练时不需要关节活动,因此比较适合老年人、关节肌力较弱和关节活动过程中有明显疼痛的患者,不需特殊仪器,在家中或床上即可进行。

如仰卧位的直腿抬高训练,不仅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而且还增加股二头肌、髋关节内旋及外旋的肌肉力量,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①60°等长训练法。

患者仰卧位,将患肢放于脚凳上,屈膝于20° -60°之间做主动等长,运动10次为1组,作5~10分钟。

②直腿抬高法( )o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踝关节部施加负荷(重锤、沙袋、米袋等均可),嘱患者直腿抬高患肢,使及床面呈10°~15° (约离开床面15),并要求保持该肢位5秒,然后腿放下,让股四头肌充分松弛,然后再按上述要求直接抬高,反复练习。

训练开始时,先测出患膝伸直位的最大负荷量,即患肢直腿抬高10°~15°,并能维持5秒钟的最大负荷量,然后取其1/3做为日常训练负荷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