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合集下载

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的区别所谓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各种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的合同纠纷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甄别:一、根据我国刑法列举的合同诈骗罪的五种表现形式可以看出,下列情形属于合同诈骗罪: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伪造、盗取单位公章、介绍信、合同章与他人签订合同,或使用作废的合同书、介绍信与他人签订合同,以达到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或履行合同。

这种情况一般是以小骗大、放长线钓大鱼。

4、收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贷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这里一般要求行为人有主动躲藏的行为。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的。

二、以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来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

如果个人或单位企业明知自己并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以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财物的,以合同诈骗罪论。

如果个人或单位有部分履行能力,只是夸大或事后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后来合同无法履行的,按照经济合同纠纷处理。

三、从实践中区分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

1、看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诈行为。

认定为合同欺诈行为主要看行为人采取欺诈行为的目的是否以欺诈他人钱财为目的,并且要考虑到诈骗行为与合同未实际履行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或签订合同后无实际履行能力。

3、行为人没有履行合同的原因。

怎么区分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武汉经济纠纷律师咨询

怎么区分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武汉经济纠纷律师咨询

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很多民事活动,都需要签订合同。

签订合同的目的是预防纠纷的出现,但在实践中很多人签订合同后还是有纠纷出现。

这种纠纷有的就是本身合同存在诈骗,有的是其他纠纷。

在法律上,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属于刑法的范畴,而合同纠纷则属于民事法律中合同法的范畴,两者性质截然不同。

然而在实践中很难区分两者,那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的界限该如何区分?下面武汉律师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合同诈骗和民事经济合同纠纷的区别主要有两点:1.主观目的不同(1)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利用合同,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务,行为人没有履约的能力或者诚意。

(2)经济合同纠纷,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经营,行为人有履约的诚意和一定的履约能力。

2.客观行为不同(1)合同诈骗罪,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或隐瞒的事实的基本内容或者主要内容是虚假的,对方当事人因而陷入重大错误,并作出处分自己财务的决定,行为人从而骗取了对方当事人的款物(财务)。

(2)经济合同纠纷,存在当事人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的欺诈行为,但行为人只是对其履约能力或者服务质量、性质等有夸大或虚构、隐瞒,但其中仍有真实的民事内容,行为人通过民事活动取得经济利益,而不是依靠欺骗行为骗取对方当事人款物。

经济纠纷案件的主要类型一、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二、经济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三、经济权属纠纷案件;四、企业破产案件;五、交通运输经济纠纷案件经济纠纷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

它包括平等主体之间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经济案件是指公民、法人因为国家所认可的盈利机构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以及不当的违法经营和商业舞弊、商业间谍,依据《经济法》的相关章节,可以由当地政府和人民法院进行处理的案件。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方式1、和解当经济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分歧意见,当事人在充分协商和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合解。

试论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合同纠纷的区别

试论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合同纠纷的区别

Hale Waihona Puke 构 、N l 没有可供执 行罚金的财产 ,就 不将 其认定为单位犯 ' - ] 罪 ,而按照个人犯罪处理 ”。
二、行为侵犯的客体不 同 ( )侵犯 的客体和社会危害性 一
民事合 同纠纷仅仅是 民事违法行为 , 其所侵犯 的是对方 当事人 的合法债权 ,较之合 同诈骗罪社会危害性小很多。 而合 同诈骗罪所侵犯 的客体较 为复杂 , 包括合 同对方 当 事人 的财产权 ,还有 市场经济秩序 、合 同管理制度 。 ( )合 同诈骗罪 中的 “ 同”认定 二 合 L合 同性质 刑法并未对合 同诈骗罪所涉及 的合 同进行明确 , 而相关 司法解释 也未作 出规 定,但一般我们都认 为该罪中所涉及 的 合 同包含 《 同法 》中的经济类合 同,如常见的买卖合 同、 合 抵押合 同等 民事合 同以及一些不直接产 生债权 债务关系 的如 联营合 同、承包合 同等 ,那么身份关系 的合 同呢 ? 对此 , 笔者持否定 的观点 。 身份 关系的合 同实 际是身份 性质 的协议 ,多为人身关系 的约 定,缺少 “ 经济性 ”,与 “ 市 场经济秩 序 ”更是连 “ 亲关系 ”郡很 难搭 上,将利用该类 远 合 同诈骗 的行为定 为合同诈骗罪实在颇 为牵 强,定为诈骗罪 应更为适 当。 2 合 同形式 . 合 同诈 骗罪的合 同形式是否包括 口头合 同? 有人认 为按 照合 同法的相关规 定 ,口头合 同是合 同的一种形式 ,具有与 书面合 同同等的效力 ,应当包括在合 同诈骗 罪的 “ 合同 ”概 念里面 ,这种观 点理 论上似乎行得通 。 笔者认 为,如果将所有 的 口头合 同都认 定为合同诈骗罪 中的 “ 合同 ”,将 在一定程序上混淆合 同诈骗罪与诈骗罪 的 界 限。一般情况下 , 口头合同不宜简单 的就认定为合同 已基 本 成立 ,应该核实是否还有其他票据、签字等证据可 以佐证 , 综合考 虑 “ 同”在 诈骗行为 中所起 的作用 有多大 ,是否对 合 市场经 济秩序造 成了破坏 ,进而认 定该 口头合同是否属于合 同诈骗罪 中的 “ 同”,以正确 区分罪与非罪 、此罪与彼罪 。 合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辨析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辨析
p a tc h i a e n e d o c ry o tc mp h n ie a d d tie ay i n t e .I s h p d t a rcie.T sp p r itn st a r u o r e sv n eald a l ss o h m e n t i o e h t te ca fc t n C lu tae t e dfe n e o n a f lp a t e a d c mi a o h lr a i a i sr t h i r c fu l w u rc i n r n c mmime t i i o n l e c i l t n . Ke r s: o t c e d o k;c n rc ru y wo d c n r td a lc a o ta tfa d;fr t n t e r fau s oΒιβλιοθήκη a i h oy; e t r o e
关 键 词 :合 同 纠 纷 ; 同 诈 骗 ; 成 理 论 ; 质 : 征 合 构 性 特
中 图分 类 号 : 9 0 4 D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2 0 (0 6 0 .0 80 10 .6 3 2 0 ) 30 7 .4
An l ss o n r c a l c n n r c a d a y i n Co t a tDe d o k a d Co t a t Fr u
中 而 且 在 司 法 实 践 中也 容 易 引起 歧 义 。 因 此 , 两 者 进 行 认 真 、 面 的 分 析 , 握 两 者 的 本 质 属 性 和 具 体 特 对 全 把
征 , 清违 法 与 犯 罪 的 区 别 , 有 利 于 经 济 交 往 、 法 活 动 和 法 制 建 设 。 分 以 司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合同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合同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合同纠纷)的区别及成功案例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肖文彬律师一、如何判断合同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我国《刑法》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之所以是直接故意,是因为行为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着明确的指向),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间接故意和过失均不能构成本罪。

行为人主观上如果没有非法占有之目的,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债务无法偿还的,不能以合同诈骗罪论处,只能按照合同纠纷(即民事纠纷)来处理。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之目的由于是行为人的内心活动,如何与合同欺诈的民事纠纷相区分往往是一个难题,在司法实践中也经常出现混淆和争议。

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关键是要把握好行为人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所谓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对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状态。

所谓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基于对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认识而选择是实施或不实施这种行为的心理状态。

如果行为人已经认识到自己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会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仍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可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的故意。

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目的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活动,应当通过行为人的客观外在表现行为来认定。

笔者认为,判断合同诈骗罪存在与否,应注意综合考察以下几方面的事实:1、考察行为人事前的履约能力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必须是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因此签订合同时行为人事前的履约能力是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的重要方面。

行为人事前的履约能力可分为具有完全履约能力、部分履约能力和无履约能力三种情形,应区别情形加以认定。

首先,如果行为人具有完全履约能力,但自始至终无任何履约行为,而仅仅让对方当事人单方面履行合同,从而占有对方财物,毫无疑问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

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之界限

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之界限

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之界限作者:李进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16期【摘要】正确区分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有利于保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但是,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难以区分的现象,造成了司法机关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和放纵了犯罪。

因此,有必要加以准确区分,以实现司法公正。

【关健词】合同诈骗;经济合同纠纷;欺诈;主观目的;客观行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合同作为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日趋重要,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成为现实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定及处理,长期以来争执不休,是司法界和理论界的难点和热点,是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难题。

把握和区分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现行刑法在修改前对于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的以诈骗罪进行处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此类犯罪数量急剧增加。

它不仅侵犯了财产权而且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所以其社会危害性远远超过了普通诈骗犯罪。

199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修改刑法时,将合同诈骗罪成为新的罪名[1]。

根据我国刑法第274条之规定,合同诈骗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利用各种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

而经济合同纠纷是人们在签订、履行经济经济合同中发生的权利和义务的争议。

与合同诈骗容易混淆之处,就是经济合同纠纷过程中的民事欺诈行为。

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相同点是:两者都发生在经济交往中,都有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经济合同存在。

根据法律规定都属于无效经济合同;两者在客观上都采取一定的欺诈手段。

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行为的不同点是:合同诈骗的含义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它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

即正常的市场经济管理制度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合同欺诈罪的认定

合同欺诈罪的认定

合同欺诈罪的认定
1.正确把握立案标准,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构成合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骗取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

如果查明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或者骗取的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就不构成犯罪,只能按合同纠纷处理。

2.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二者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

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并且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前也可预料其没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在合同订立时有履行能力,但在签订合同后,由于种种事由而丧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

却仍然以上述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应当作为合同诈骗犯罪。

但如果是本来有履行能力或本来可以有履行能力,签订合同后虽经努力,却仍然由于某些原因无力履行的,则应作为合同纠纷处理。

3、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诈骗行为,都有诈骗的故意。

区别的关键在于:
(1)犯罪时问不同。

本罪发生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而一般诈骗罪没有具体的时间、条件的限制。

(2)犯罪手段不同。

本罪的行为方式是特定的,即刑法中具体规定的五种方式之一;而一般诈骗罪却没有具体的行为方式限制。

4、关于诈骗数额的计算。

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是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

是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

是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案情概要:陈某于2011年1月4日与合肥XX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有关汽车节能产品的《工业产品总经销合同》,双方约定:陈某在江苏昆山地区享有总经销权,陈某购买600套产品,样机一台,总计55680元;合肥XX能源有限公司向陈某提供售后的技术支持以及产品的相关检测资料。

经过近6个月以上的销售,陈某卖出去的产品,车主纷纷找上门来要求退货,声称此产品不具有节能效果。

于是陈某就与合肥XX能源有限公司协商解决,经过多次协商不成,于是陈某于2011年9月将合肥XX能源有限公司起诉到合肥市XX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合肥XX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的产品不合格退还货款。

审理情况: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对所签订的《工业产品总经销合同》效力均无异议,争议焦点是产品是否合格及是否具备所宣传的功效,原告陈某主张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及不具备所宣传的节能功效,但是又无充分证据来证明,被告合肥XX能源有限公司辩称产品是合格的,如果原告坚持产品不合格,那就申请权威部门鉴定且由原告承担鉴定费用。

最后在法官主持下,双方调解结案,由被告合肥XX能源有限公司补偿原告5000元陈某帮助他渡过难关,继续销售此产品。

本人观点:作为本案被告的代理人,尽管本案结果似是较合当事人之意,虽然表面上调解是目前最为和谐的处理方式,但是令我很遗憾,产品是否合格?无终而结。

是产品合格,买方无法打开市场,还是因产品不合格不具有宣传的节能功效而无法销售?最近现实中也有一些公司利用产品在某地区总经销权的手段,骗取了急于创业的有志之士,其实所销售的产品不具有其宣传的功能,结果买方无法启动市场,当买方发觉后,有的找不到厂家,有的找到后也是被其拖着受不了而自认倒霉,有的即使起诉也会权衡鉴定费的不菲而不得不放弃当初的诉讼请求。

因此急于创业之士需要慎重,特别是在外地的此类项目。

分辨清是不是利用产品销售的诈骗行为。

如果所销售的产品不合格且不具有其宣传的功能,多数买家遭遇情形都是一样,就应当认定为诈骗,属于违法犯罪。

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引导语: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都是基于合同实施的行为两者之间外观上十分相似从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上往往容易混淆两者使得很多的司法判决结果存在争议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与经济合同纠纷极难区分与识别因而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说合同诈骗是一个刑法上的问题经济合同纠纷是一个民法上的问题基于我国刑法罪法刑相适应的原则中“疑罪从无”的严格规定与民法中充分尊重私权的原则相比较前者更体现法的强制性和局限性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合同诈骗必然也属于合同纠纷但合同纠纷不一定都是合同诈骗由此笔者在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论述上对于“罪与非罪”的界定将从合同诈骗的严格构成切入剖析它和经济合同纠纷的区别从而探索实践中解决该热点的方案一、合同诈骗罪的概念以及构成要件1997年修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合同诈骗罪”规定内容:“有下列情况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据此所谓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刑事行为其构成要件分别包括: (一)犯罪主体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并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单位亦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由于本罪是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发生的所以主体当然是合同当事人的一方但根据刑事责任的承担必须依据“罪责自负”的原则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合同当事人本人而不可能为其合同权利义务的承继人(二)犯罪客体合同诈骗罪侵害的客体为复杂的客体既包括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有侵犯了市场秩序因为合同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极具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极大地破坏社会的诚信破坏合同法律制度(三)犯罪的主观方面行为人实施诈骗是一个具有事先犯意并具谋划性的行为其主观状态必然表现为一种希望犯罪结果发生而不可能为放任或者应当预见而无预见的状态因此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只能依直接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都不能成为本罪的主观要件那么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故意就成为了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本罪的关键但往往实践中对行为人的主观认定并无统一的标准是最具争议的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二、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的的界限经济合同纠纷是指经济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双方在依法签订经济合同之后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见分歧或争议诚然它和合同诈骗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发生在民事交往之中且都为合同形式体现还都是对合同履行义务的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等其中经济合同欺诈行为虽然属于民事领域但由于其都是采取隐瞒、欺骗的方式获取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所以与合同诈骗罪极其相似难以辨别从而导致司法上的难题和混乱纵然如此但笔者认为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依然存在微妙的不同(一)性质区别杨立新教授曾说:“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说合同诈骗是一个刑法上的问题经济合同纠纷是一个民法上的问题”可见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分属不同的两个法律领域侵犯不同的法益社会危害的程度大有差异合同诈骗既违反了《刑法》又违反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是刑事犯罪附带民事违法行为侵犯的不单单是债权还包括市场管理秩序中的公私财产所有权而经济合同诈骗仅是对经济合同中债权的侵犯仅受控于民事法律显然合同诈骗的社会危害性要比经济合同纠纷要大得多(二)动机目的区别目的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某种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合同诈骗的行为人只想单方面享受合同所规定的权利而不履行合同义务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思所以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钱物是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人的目的其欺骗行为是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支配下的实施行为而经济合同纠纷的当事人是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上赚取合法利润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认定方法根据上述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笔者认为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的认定方法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行为目的上都有本质的区别结合实际作出考察:1、行为人从签订合同时起就具有骗取的动机和目的这种情况是比较典型的合同诈骗行为表现为:冒用他人的身份欺骗对方签订子虚乌有的虚假合同;公民个人冒充法人单位对外签订合同;编造根本不存在的假单位、假账户、假标的等等这些情况所签订的合同都是虚假的合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行为人与对方签订的合同虽然为但根本没有做任何履行的准备具有这种目的行为人均应认定为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在法律上都属于欺诈行为,但两者在性质、构成、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需要加以区分。

一、性质异同
合同诈骗罪是指利用虚构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手段,骗取对方签订合同、支付款项等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而合同民事欺诈则是指在合同约定或履行过程中,以虚构、隐瞒事实或误导等手段,使对方误解或者迁就不当,实现自己的利益目的,属于民事行为。

二、构成异同
合同诈骗罪要求具备以下三个构成要件:
(1)以欺骗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2)以取得合同关系为目的;
(3)损失对方财产或者其他合法权益。

而合同民事欺诈构成要件为:
(1)事实或法律关系;
(2)虚构的、隐瞒的或者虚假的信息;
(3)对方因而产生误解或者迁就不当;
(4)损害对方的利益。

可以看出,两者构成要件有所不同,合同诈骗罪的构成更加苛刻。

三、法律后果异同
合同诈骗罪是刑事案件,如果定罪,将面临刑罚的惩处;而合同民事欺诈则属于民事纠纷,对方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进行赔偿。

四、实践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合同欺诈行为的判定,需要掌握两者的共性与异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避免将民事纠纷误判为刑事罪行,或将刑事罪行归为民事纠纷。

同时,也
需要加强立法,充分考虑合同欺诈行为的性质、后果等因素,以便更好地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了案件怎么办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了案件怎么办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了案件怎么办背景合同纠纷是商业活动中经常发生的问题。

当合同一方无法完成合同义务或违反合同条款时,会引发合同纠纷。

但在某些情况下,合同纠纷可能会演变为合同诈骗,合同一方通过欺诈手段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这时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身权益。

合同诈骗的定义合同诈骗是指一方通过虚构或隐瞒事实,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以获得不正当的利益的行为。

合同诈骗可以是通过交易中的错误或欺骗以获得财务利益,或与合同有关的其他行为。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区别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虽然都与合同有关,但存在一定差异。

合同纠纷是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如一方违反合同条款,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等。

合同纠纷的解决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调解、法律诉讼等措施。

而合同诈骗则是在交易过程中,一方使用虚假信息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达到欺诈对方的目的,合同诈骗行为可能涉嫌犯罪。

合同诈骗的防范措施1.提高风险意识:了解合作伙伴的信誉、经营实力及过往的合作记录,看看是否存在经营风险等问题。

另外,通过签订诚实守信的守则,有效了解合作伙伴的经营态度及合作意愿,降低风险。

2.定期做好审核:做好交易的审核是防范合同诈骗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交易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审核,了解各方信息真实可靠性。

3.消除交易杂音:因为交易过程中存在很多细节环节,如合同内容和条款的确定等,如果不及时清除交易过程中的杂音,可能会引起误解、纠纷,导致合同诈骗的发生。

4.合同文件备案:应当对合作伙伴签订的各种协议、合同以及相关文档等做好备案工作,并及时核查相关条款是否符合合法合理的要求,以确保合同诚信执行,减少发生合同诈骗的几率。

合同诈骗案件的处置流程当合同纠纷已经演变成合同诈骗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身权益。

1.建议及时报警:合同诈骗已经涉嫌犯罪,受害者应该及时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援助和帮助,同时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

2.寻求司法救济:受害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了怎么处理好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了怎么处理好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了怎么处理好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已经成为现代商业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法律行为之一。

但是,有些不法之徒通过一些手段来进行合同诈骗,从而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

当合同纠纷升级到合同诈骗时,该如何处理呢?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的区别合同纠纷指的是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因为合同条款、标的物、履行期限等方面产生的争议,例如未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交付货物、提供服务等。

合同纠纷的处理需要根据合同条款、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事实情况进行协商、调解和仲裁等,最终达成和解或者诉讼胜诉,实现合同的履行。

而合同诈骗则是指当事人中的一方或双方使用欺骗、威胁、恐吓等手段,利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获得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

合同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需要依据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识别合同诈骗1.针对理财、投资等高收益项目签署的合同,一般会被诈骗分子所利用。

2.一些虚假的推销口号,例如:“零风险”、“高收益”、“绝无抽成”等。

3.合同约定中存在不合理的条款或者规定,例如支付一笔较高的预付款,或是存在无限制止赔条款等。

4.涉及到大额交易的合同,必须谨慎认真地进行核实。

合同诈骗的处理方法1.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告知相关证据以及被骗金额。

2.冻结涉案账户和资产,防止资金被挪移。

3.寻找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协助处理。

4.代理律师可以发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被诈骗的金额,直至法院判决生效。

5.集体诉讼,将相同或相似案件合并审理,提高维权的成功率。

6.报案所在地政府可以对涉案机构进行严格监管,惩罚相应的责任人员。

总结合同诈骗是利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漏洞所产生的犯罪行为,应该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在签署合同之前,应当审慎认真地对合同内容进行线下核实,避免被骗。

对于已经被诈骗的一方,应当尽快报案并冻结涉案账户和资产,寻找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协助处理,争取维权成功。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有哪些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有哪些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有哪些区别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合同诈骗罪属于刑法调整的范畴,而合同纠纷则属于民事法律中合同法调整的范畴,两者性质截然不同。

热门推荐:妨害公务罪虐待罪重婚罪量刑标准盗窃罪绑架罪虚假广告罪职务侵占罪诈骗罪量刑标准合同作为当今世界交易的必备文件,对如今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中需要注意,合同诈骗和合同违约。

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并不能准确的区分两者的区别,那么▲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的区别是是什么?下面小编带大家去区分。

▲1、行为人在主观目的上是不同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合同诈骗罪的构成关键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纠纷中,是没有这一要件的,合同诈骗的最后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占有后的财产转为他用或者自己挥霍,其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思。

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并不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只是在履行合同义务的过程中,由于外在的因素致使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比如资金周转困难,购买的材料不能及时到位等等,客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所以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二者在主观方面的主要区别。

▲2、两者客观构成不同合同诈骗罪在客观表现方面,是以隐瞒真相,虚构事实为要件,如冒用他人身份、伪造变造票据,开设空壳公司等等。

在签订合同时,合同上所列的设备条件等,行为人是根本没有的,这些只是欺骗当事人的,为的是让对方在合同上签字。

在合同纠纷中,行为人不必冒用他人的身份或条件来欺骗对方,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行为人会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条件,虽然也有欺诈的行为,但较合同诈骗轻微的多。

例如:某煤炭贸易公司在没有落实上游资源的情况下,为了营利即与人订立了煤炭买卖合同,在收到预付款之后,多方查找上游资源,仍未落实,但表示愿意偿还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此案中,行为人虽在不具备履行合同的条件下与他人签订了煤炭买卖合同,但从整个过程来看,主观上并没有诈骗的目的,因此,不能认定为诈骗,而应当按合同纠纷处理。

论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一)

论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一)

论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一)摘要]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是两类既相似又不同的合同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这两者往往容易混淆,导致许多判决结果存在争议。

因此,对两者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把握两者的性质与具体特征,分清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惩治违法、打击犯罪、准确高效地司法、推进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合同诈骗经济合同纠纷全面分析性质&n正文]合同又称“契约”,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其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对国家经济秩序的维持及当事人利益的调节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自1999年10月1日施行至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切实的贯彻与实施,与此同时,立法部门也在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然而,依旧有一部分不法份子无视国家法律,利用合同进行各式各样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经济是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形形色色利用合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中,经济合同所占比例最大。

然而,经济合同纠纷往往容易与合同诈骗相混淆,有的案件甚至连司法部门都难以作出准确区分。

在实践中,不少与此有关的案件,法院的判决结果是比较勉强的,这不但影响了法律在人民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还对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起到了消极的阻碍作用,因为这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棘手的实践问题。

笔者认为,根据两者各自的构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界定。

(一)性质不同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犯罪小,只是违反了一般的法律法规。

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严重的违法,将受到刑罚的处罚。

合同诈骗既违反《刑法》又违反《民法通则》,是刑事犯罪附带民事违法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管理秩序公私财产所有权,将受到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的双重处罚;经济合同纠纷则是单纯违反《民法通则》的民事违法行为,侵犯的是债权,仅受控于民事法律。

正如杨立新教授所说:“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说,合同诈骗是一个刑法上的问题,经济纠纷是一个民法上的问题”(1)。

合同诈骗和经济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和经济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和经济纠纷的区别(三)从实践中区分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

1、看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诈行为。

认定为合同欺诈行为主要看行为人实行欺诈行为的目的是否以欺诈他人钱财为目的,并且要考虑到诈骗行为与合同未实际履行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或签订合同后无实际履行力量。

3、行为人没有履行合同的缘由。

二、合同诈骗怎么界定在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时候,关键在于正确地区分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之间的界限。

一般认为,两者的区分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行为人是否实行哄骗手段。

实行哄骗手段是合同诈骗罪的前提,假如没有实行哄骗手段,由于客观缘由未能履行合同的,应属于合同纠纷而非合同诈骗。

(二)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履行合同的力量。

签订合同的目的在于履行合同,合同诈骗则是通过签订合同骗取财物而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力量。

因此,是否具有履行合同力量对于区分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具有肯定的意义。

(三)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行为。

在某些状况下,行为人本有履行合同力量但并不想实际履行合同,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因而对于认定合同诈骗罪具有肯定的意义。

(四)如何处置合同标的物。

行为人通过签订合同取得合同标的物,在这种状况下,假如不是积极履行合同,而是将合同标的物任意挥霍,或者从事非法活动,甚至携款潜逃,则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五)违约后是否具有担当责任的表现。

一般来说,具有履行合同诚意的人,在发觉自己违约或者经对方提出自己违约时,往往不会躲避担当责任,并且有肯定的担当责任的行为。

而合同诈骗的行为人在合同不能履行以后,往往会想方设法躲避担当责任,使对方无法挽回患病的损失。

应当指出,上述五个方面应当综合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区分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

依照上述理论,对方应当是携款逃跑,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和经济纠纷的区分2一、合同诈骗合同诈骗,即行为人必需有使对方当事人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因此为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有欺诈行为。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了属于什么行为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了属于什么行为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了属于什么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合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合同纠纷也越来越普遍,而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合同纠纷甚至会演变成合同诈骗。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究竟属于什么行为呢?下面,我们将就此进行讨论。

合同纠纷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关系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约定的情形,可能涉及到物品质量、服务质量、合同解释等方面的问题。

在合同纠纷中,当事人通常会采取向法院起诉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法律程序中,法院会依据合同的约定、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证据等来做出判决,对各自的权益进行裁定。

合同诈骗而在一些情况下,合同纠纷也可能会演变成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是指一方以虚构事实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使对方误认为事实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在合同诈骗中,通常会存在虚假宣传、虚构合同、非法的财务诈骗等行为。

在合同诈骗中,一般情况下,受骗者会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而公安机关也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处理这些案件,对于犯罪人员进行处罚。

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那么,当合同纠纷演变成合同诈骗时,究竟属于什么行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从行为表现上来看,合同纠纷中的行为和合同诈骗中的行为存在明显的不同。

在合同纠纷中,当事人通常是在约定的事项上存在争议,双方互相扯皮,而没有使用欺骗等手段。

而在合同诈骗中,通常会存在虚假宣传、故意隐瞒、或者消失之前先将货款转移等行为,这些都是使用欺骗手段来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其次,从法律上来看,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

合同纠纷通常是纯粹的民事纠纷,双方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关系。

而合同诈骗则是一种犯罪行为,犯罪主体使用行骗的方式来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

结论综上所述,合同纠纷变成合同诈骗属于一种恶意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当事人之间的合法权益,而且也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界分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界分
界 定行 为 的属性 。
( 关键 词 ] 合 同诈骗 ; 同纠纷 ; 法 占有 合 非
[ 中图分类号]D 55 [ F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 — 5 0 2 1 )4 0 3 — 3 6 2 10 (0 1 0 — 08 0


合 同诈 骗与合 同纠纷 的联 系
欺诈 订 立合 同引起 的合 同纠 纷 中 , 一方 当事 人 采 取
合 同诈骗 罪与 合 同纠纷 分别受 到 刑事法 律 与 民 事 法律 的规 制 , 以法律 的调 整对象 为标 准 , 同诈 骗 合
了欺诈行为使对方 当事人发生错误认识 , 对方 当事 人也会因基于错误认识而订立 了合 同。因此 , 在处 理 因欺诈行为订立合 同引起的合同纠纷时 , 同诈 合
式上具 有 一定 的相似 性 。
1合同诈骗发生的前提是基于合 同的签订和履 . 行 , 同纠纷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之 间为实现一定 合 的权利义务而订立合 同、 履行合 同。构成合同诈骗 罪 的行为 人虽 然在 主 观 上具 有 非 法 占有 的 目的 , 在
客观 上实 施 了诈 骗 行 为 , 是 行 为人 在 签 订 合 同时 但
收 稿 日期 :0 1— 9—1 21 0 2
都表现为当事人之 间利益的冲突和纠纷。 4 在合同诈骗罪中, . 行为人以非法 占有为 目的 ,
骗 取对方 当事人财 物且 达 到 数 额 较 大 , 么 可 以说 那 明行为 人违 反 了订 立合 同时应 当遵守 的诚 实信 用原
则, 对合 同规定的义务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 合 同纠纷中, 纠纷 的产生是由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冲 突所引起 , 而一些利益 冲突便是 由对合 同规定的权 利和义务 的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引起的 。 因此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一、合同诈骗犯罪:
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而合同诈骗罪,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其侵犯的是财产所有权。

二、合同纠纷:
是指行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由于客观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

合同纠纷,以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为前提,其侵害的是合同产生的债权。

对行为人主观目的认定是非常困难的,例如虚设担保固然是合同诈骗的种手段,但不能据此认为凡是虚构担保的行为都是合同诈骗罪。

行为人虽然虚设了担保,但目前是为了通过合同的履行来实现商业上利润的,则仍属于合同纠纷的范围。

行为人签订合同后,事实上没有履行,但没有履行并不一定是合同诈骗,可能是行为人的经营困难造成的。

三、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在主观方面的区别:
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而虚构隐瞒事实真相,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还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用夸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对方产生错觉,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以过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

四、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在履行能力的区别:
行为人不具备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和担保,还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担保。

五、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在欺骗手段的区别:
行为人是隐瞒真相、虚构履约能力还是只在数量,质量等方面有某些不实之处。

六、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履行合同的区别:
订立合同后,行为人是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和行为,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坐等对方履约上当,在获得非法利益后,推托、搪塞甚至逃跑,还是对履行合同有较积极的态度,既取得一定的利益,同时又承担一定的义务。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

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
行政干预。

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
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
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
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