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常见知识点合集

合集下载

需求分析知识点总结

需求分析知识点总结

一、二填空及推断1.软件系统通过影响问题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称为解系统2.需求分析的分类(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质量属性、对外接口、约束)3. 对于找寻涉众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不同困难度的信息系统的涉众特点将信息系统分为(小型统统、组织及系统、战略信息系统、组之间系统)4.获得信息的方法(传统方法、集体获得方法、原型、模型驱动方法、认知方法、基于上下文方法)5.常见的涉众类别有(用户、客户、开发者、管理者、领域专家、政府力气、市场力气)6.需求获得方法利用面谈可获得的信息内容包括(事实和问题、被会见者的观点、被会见者的感受、组织和个人目标)7.原型的分类(①依据运用方式分类:演示、严格意义上的、试验、引示系统②依据媒介载体分类:样板、纸上向导③依据开发方式:演化式、抛弃式④依据构建技术:水平、垂直。

原型)8.需求开发的一些特性确定了需求开发过程只能是一个迭代式的增量过程,而且还不是一个简洁的线性增量过程,它的各个活动之间存在这困难的组织关系。

9.头脑风暴是一种特别的群风光谈方式10.面谈就是在需求获得活动中发生在需求工程师和用户之间的面对面的会见,它是一种运用问答格式,具有特定目的的干脆会话,也是事务中最为广泛的需求获得方法之一。

11.需求验证最主要的方法是需求评审。

(判)需求是用户对问题域中的实体状态或事务的期望描述(判)为了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需求工程师须要描述系统高层次的解决方案,定义系统应当具备的特性。

(判)全部对软件的开发和应具有发言权和确定权的人统称为涉众。

(判)软件系统的涉众群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判)模型驱动方法是一类以定义明确的模型为理论基础,依据模型指导和组织活动开展的需求工程方法。

(判)一对一的面谈是时间成本比较高的需求获得方法,尤其是在获得一个或多个涉众方相关的主题时,需反复和多个涉众方支配逐步深化的面谈解决问题。

(判)原型系统通常被构造为不完整的系统,以在将来进行改进、补充或代替。

自考软件工程第3章知识点总结

自考软件工程第3章知识点总结

2
第3章 软件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中所处的地位愈加突出,从而也愈加 困难,它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问题的复杂性。 (2) 交流障碍。 (3) 不完备性和不一致性。 (4) 需求易变性。
软件需求分析与说明的方法的基本原则:
(1) 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 (2) 可以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功能进行分解并可逐层细化。 (3) 建模。
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是面向数 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根据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 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描绘出满足功能要求的软件模型。
3.2.1自项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
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采取分解的策略,把一个复杂的问
题划分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再分别解决。分解可分层进行,在
(3) 环境需求。 (4) 用户界面需求。
4
第3章 软件需求分析
2. 分析与综合, 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分析人员对获取的需求,进行一致性的分析检查,在 分析、 综合中逐步细分软件功能,划分成各个子功能。 3. 编写文档 编写文档的步骤如下: (1) 编写“需求说明书。 (2) 编写初步用户使用手册。 (3) 编写确认测试计划。 (4) 修改完善项目开发计划。
3. 数据项条目 数据项条目是不可再分解的最小数据单位, 其定义格 式及举例如下: 数据项名称: 货物编号 别名: G-No, G-num, Goods-No 简述: 本公司的所有货物的编号 类型: 字符串 长度: 10
取值范围及含义: 第1位: 进口/国产
第2~4位: 类别 第5~7位: 规格
第8~10位: 品名编号
1. 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条目给出了DFD中数据流的定义,通常列出该数 据流的各组成数据项。

需求分析名词解释

需求分析名词解释

需求分析名词解释需求分析是指对需求进行理论分析、实际调查和实地勘察的过程,目的是明确用户的需求,为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和运营提供指导和依据。

在需求分析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如下所示:1. 需求:指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实际需求或期望。

需求可以分为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两类。

功能需求是指产品或服务必须具备的具体功能或特性;非功能需求是指产品或服务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的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

2. 需求分析:是指对需求进行详细、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描述的过程。

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明确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需求收集、需求整理、需求确认等步骤。

3. 需求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用户的需求信息。

需求收集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和方法,如面谈、问卷调查、观察、文档分析等。

需求收集的目标是获取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4. 需求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优化的过程。

需求整理可以将大量的需求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5. 需求确认:是指与用户或相关利益相关方共同确认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过程。

需求确认可以通过演示、原型、评审等方式进行。

确认需求是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设计过程能够按照用户的真实需求进行。

6. 需求文档:是对需求进行详细描述的文档。

需求文档包括需求说明书、用例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等。

需求文档是需求分析的重要成果,用于指导软件开发和测试。

7. 需求管理:是指对需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需求管理包括需求变更管理、需求追踪管理、需求确认管理等。

通过需求管理,可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在整个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8. 用户故事:是一种对需求进行简洁、可理解的描述方式。

用户故事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角色、目标和理由。

用户故事是敏捷开发方法中常用的需求描述技术。

以上是需求分析中常用的一些名词的解释。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进行准确、全面的需求分析非常重要。

需求分析知识点

需求分析知识点

一、引言【1】每个需求分析的开始(引言之前)都应该有“变更历史”和“审核历史”两个表。

原因:因为用户的要求不可能一次满足。

每次变更之后做好记录以便后期查询。

【2】引言部分:引言是对这份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的概览,是为了帮助阅读者了解这份文档是如何编写的,并且应该如何阅读、理解和解释这份文档。

【3】编写目的:开发这个软件产品意义、作用、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意图。

通过这份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详尽说明了该软件产品的需求规格。

在编写目的中指出预期的读者和者使用者!【4】项目背景:了解时下环境更能表明当前软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能突出对使用本软件的用户带来更大的利益!对开发人员来说背景了解的越清楚,编程序的准确度就会越高!【5】术语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方便用户或后来编程人员的阅读,提高工作效率【6】项目风险:具体说明本软件开发项目的全部风险承担者,以及各自在本阶段所需要承担的主要风险。

【7】文档约定:描述编写文档时所采用的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或者各种排版约定。

形成统一规范,方便阅读【8】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列举需求分析所针对的各种不同的预期读者【9】产品范围:说明该软件产品及其开发目的的简短描述,包括利益和目标。

把软件产品开发与企业目标,或者业务策略相联系。

就是对软件进行成功的定位,找不到妥帖沟通方式的定位等于没有定位。

技术定位,深度定位,横向定位。

【10】参考文档:列举编写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时所用到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包括使用的各类技术性的参考资料、客户之间的合同、可行性分析等。

二、任务概述【11】目标:叙述该系统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系统开发的背景材料。

解释被开发系统与其他有关系统之间的关系。

目标可分为开发目标和应用目标。

【12】用户特点:列出本系统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专业水平的高低,不同教育背景以及国内外用户的区别联系等。

需求函数涉及数学知识点

需求函数涉及数学知识点

需求函数涉及数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需求函数中的数学知识点》①基本定义:需求函数简单来说呢,就是描述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

就好比我们去超市买饼干,哪些东西会影响我们买多少饼干呢?像饼干的价格啊,我们自己的收入呀,还有其他零食的价格等等,把这些关系用数学式子写出来就是需求函数啦。

②重要程度:在经济学里是超级重要的。

它就像搭房子的大梁,可以帮助经济学家预测消费者的行为,企业也能根据这个来决定生产多少东西,定什么价格才有赚头。

③前置知识:得先知道一些基本的函数知识,像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常量,还有函数的图像怎么画和基本的代数运算。

比如说知道y = 2x + 1这种简单的函数式子是怎么回事。

④应用价值:比如说超市想知道某种商品降价或者促销时能多卖出多少,就可以用需求函数来分析。

或者企业推出新产品,也得考虑价格、竞争对手产品价格等因素对销量的影响,这时候需求函数就派上大用场啦。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经济学这个学科里,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啊、均衡价格这些知识点都紧密相连。

它就处于描述市场供求关系这个大知识板块的重要位置,是构建经济学模型的基础部分。

②关联知识:和线性函数、斜率这些数学知识关系很大。

因为很多时候需求函数是线性的,斜率能够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等。

再就是和统计知识有关,因为要确定需求函数的参数往往需要统计数据。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嘛,主要难在确定函数的形式以及函数中的那些参数。

关键点就是要理解每个变量是怎么影响需求量的。

就好像我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搞不清收入对商品需求到底咋影响,是递增还是递减关系,就晕乎了很久。

④考点分析:在经济学的考试里那可是必考的啊。

考查方式很灵活,可以出选择题,让你判断不同变量对需求函数的影响方向;也可以出大题,让你根据给定的一些数据构建需求函数,或者利用需求函数计算什么均衡点之类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需求函数里最核心的就是需求量是因变量,那些影响它的因素像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等都是自变量。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概念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部门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构成,用公式表示为:AD = C + I + G + NX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会导致总需求减少。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财富效应:当物价水平下降时,货币的实际价值增加,消费者感到更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导致总需求增加。

2、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

3、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使本国利率下降,汇率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

三、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在于粘性工资、粘性价格和错觉。

在短期内,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产品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的利润增加,会增加产出,导致总供给增加。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表示在长期中,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是固定的,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长期总供给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此时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称为均衡物价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

当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和产出减少。

营销策略-需求分析篇

营销策略-需求分析篇
营销策略
需求分析篇
需求的定义
对某一商品有需求 消費者有购买欲望 而且能够购买
2
需求分类
01
3
不同层次的需求
八个层次
01 无需求 02 负需求 03 现实需求 04 潜在需求
需求
05 不规则需求 06 充分需求 07 下降需求 08 过量需求
4
不同层次的需求
3
无需求
无需求是指目标市场顾客对某种产品从来不感兴趣或漠不关心。
购买行为随之发生。 第三、对商品不熟悉型的潜在需求。 第四、市场竞争倾向型的潜在需求。
04
潜在需求
8
需求介定举例
不规则需求
05
运输业、旅游业、娱乐业都有这种情况
加多宝生产的凉茶没有库存,而消费者又随时需求时可以买到,这就是充分需求,但一般不存在
06
充分需求
下降需求
07
主要有四种类型: 处于衰退期的考产品,其市场需求已经饱和,消费者不再购买。 被另一种更为先进的同类产品历替代的产品,其市场购买力转移到进入市场的赢产品。 质次价高的商品,消费者倍不过,不愿意购买。 分销渠道、促销措施不合理的商品,消费者或不了解,或想买而买不到。
因此,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实行刺激性营销,即设法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刺激其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使 无需求变为正需求。这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企业面临的是一种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无需求的市场状 况,营销人员必须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创造需求。例如,虽然人们一般认为废旧包装容器没有价值,但有些收藏 家对它可能感兴趣,古董商可刺激收藏家购买它;在没有江河湖泊地区建造人工湖,使小船在该地区变成有价值的东西, 从而改变市场营销环境;在产品知名度不高或刚开发出来之际,大力宣传新产品及消费者不熟悉的产品,引起消费者的 购买兴趣,等等,这就是一种刺激性营销下的创造需求的活动。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指对用户需求进行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收集,以便于确定所需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具体要求。

在实际软件开发项目中,如何正确地进行需求分析是影响软件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将从基本概念、过程方法和常见问题三个方面详细阐述需求分析。

一、基本概念1.需求定义:需求是指客户或用户对某个系统或产品的具体要求。

需求大多来源于用户需求、行业标准、法律法规、技术能力等。

例如,企业需要一个销售管理系统来提升营销效率、一家医院需要一个信息系统来管理患者信息和医疗资源、某个电商平台需要一个订单管理系统来提供更好的服务等。

2.需求分类:根据不同的角度,需求可分为:(1)功能需求:即系统应该完成的操作、处理数据的需求,包括输入、输出、计算、验证等。

(2)非功能需求:系统除了功能外的理性质量要求,如性能、安全、可靠性等。

(3)业务需求:与所属行业或用户业务相关的需求,如支付功能可能需要适配多种支付方式。

(4)可追溯性需求:能够量化为测试用例的需求,例如:给定某些输入值,预期输出结果应该是什么。

二、过程方法需求分析过程是一个涉及用户、业务、行业和技术层面的复杂过程。

正确地执行需求分析将确保开发团队在满足客户期望的同时,合理规划开发周期和成本。

一般情况下,正确执行需求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与客户谈判首先设计人员应该与客户进行会面,了解客户需要的功能、业务以及用户需求。

他们应该了解客户的文化,内部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了解项目的背景和动因,并针对质量标准进行讨论,以促进有效沟通。

2.收集规则与目标在确定用户需求后,设计人员需要开始收集相关信息,包括技术和非技术的要求。

这通常会涉及到信息的收集、盘点和分类整理,记录所有内容并确保每个要素都能明确认识和定义。

3.确定优先级别下一步是通过与客户的交互,确定每个需求的优先级次序。

设计人员需要与客户讨论整个系统的运作方式,并确定优先级次序,以确保项目能够在范围内、时间和成本内完成。

需求管理知识梳理

需求管理知识梳理

需求管理需求获取困难需求不明确、表达不清晰、可行性低、需求冲突问题、步骤收集资料、了解概括、确认初步系统目标及范围识别需求方1、确认目标用户2、先外部用户再内部用户3、先痛点问题再功能方案需求方:最终用户、运维、数据需求方(人力、财务、领导)、运行影响WHO、运营、测试、生产方、购买方输出调研大纲、调研计划现有系统运作方式现存系统问题需要解决痛点最终用户背景速度、可靠性、安全性需求、运行环境业务流程启动、终止、正常、异常条件,输入数据、处理规则、输出数据数据来源、名称、计算方法、单位、精度、取值范围、去向、生成时间、产生频度、高频度、存储方式、保密需求确认最重要的3项需求思考将来可变需求需求调研会议纪要:指出和记录未回答条目和未解决问题总结归纳、迭代调研大纲需求调研五步法内容方法个别用户交流客户、销售反馈统计数据分析需求专题讨论会文档查阅问卷调查现场客户访谈业务流程分析竞品分析新产品找答案,成熟产品找不同现有系统推导观察用户对原有系统使用用户画像标签化、具体化、分析行为特征关联性根据新产品研发、历史产品升级、定制化项目选择不同方法原则条理化WHY-WHO-HOW-WHAT业务流程主线按不同角色分场景,梳理业务流转情况实例化:输入(GIVEN)、处理(WHEN)、输出(THEN)分不同层面:系统、业务单位、个人可视化原型法(100-1000功能点间)影响地图(思维导图WHY 、who、how、what)用户故事地图(业务流程框架图,与功能架构图区分开)产品定义骨干故事拆分故事沟通确认1、构建用户画像2、寻找目标场景3、梳理业务流程4、调研痛点5、思考解决方案6、识别外部依赖与风险全面化:全生命周期需求、各类干系人使用、安装、培训、维护、报废需求分析目的需求澄清需求过滤:冲突、重叠、不一致、不实际需求细化划分优先级目标思维方式穷举:确保无遗漏分类:去除冗余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界面需求性能需求:容量、速度、精度、吞吐性、可靠性、可用性易用性需求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组织、环境、业务规则操作环境需求安全型需求:保密性、可存取性文化、政策需求法律需求分层:结构化表达目标需求业务需求操作需求抽象:识别稳定与变化的需求方法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需求验证与确认方式需求评审需求交底需求反讲每日需求沟通(敏捷开发)界面原型图表化展示沟通编写需求验收准则功能点度量需求规模评审原则分层次正式/非正式结合分阶段对评审员培训需求评审检查单定义评审结束条件做好评审后跟踪工作建立标准评审流程需求描述内容用户角色业务流程功能界面原型数据处理规则其他约束格式流程图用例图(表格)用例编号角色描述前置条件基本流程备选流程异常流程后置条件备注系统数据视图:ER图(实体联系图)矩形框:实体菱形框:联系椭圆形框:属性连线(用1或n表示联系数量,多对多用n,m表示)BRD(基于商业)价值产品成本风险PRD(产品需求)面向开发、测试、项目经理特征记录需求来源记录需求筛选理由技巧产品需求四段论用例界面原型非功能需求优先级用户需求四段论角色功能目的验收准则内容完备角色业务流程功能界面原型数据处理逻辑非功能性需求优先级清晰易读多用图表短段落,短句子定量描述定义验收标准多用术语。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2)弧弹性:e=YX X Y ∙∆∆3)点弹性:e=YX dX dY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需求量的变动比例2)计算:A 弧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Q P P Q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

222121Q Q P P P Q ++∙∆∆B 点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Q P dP dQ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系统设计与分析知识点

系统设计与分析知识点

系统设计与分析知识点系统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系统设计与分析的知识点,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建模、架构设计、系统测试等内容。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系统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系统设计与分析的第一步,它是确定和记录软件系统所需功能和性能的过程。

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需要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系统需求。

具体的需求分析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需求:即系统需要具备哪些功能,如数据处理、用户界面、安全性等。

2. 非功能需求:这些需求不涉及具体的功能,而是关注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

3. 用户需求:需求分析的关键是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因此要进行详细的用户访谈和需求收集工作。

二、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将需求分析得到的信息转化为系统的设计和架构模型的过程。

通过系统建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

常用的系统建模方法包括:1. UML(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用于描述、可视化和规范系统设计的语言。

它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状态图等多种图形表示方法。

2.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主要用于描述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和处理过程。

它由数据流、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三个基本元素组成。

3. 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络模型等。

三、架构设计架构设计是系统设计与分析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系统的整体结构、组件和模块之间的关系。

一个好的架构设计能够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常用的架构设计方法和模式有:1. 分层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以实现系统的解耦和可维护性。

2.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将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负责与用户交互,服务器端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

需求分析总结

需求分析总结

1、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分析员的主要焦点是“做什么(what)”,不是“怎样做(how)” 2.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指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客户需求,帮助分析人员理解问题并定义目标系统的所有外部特征的一门学科。

需求工程的活动:(1)需求获取: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对现有系统的观察及对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开发、捕获和修订用户的需求(2)需求提炼:分析建模(导出软件逻辑模型)为最终用户所看到的系统建立一个概念模型,作为对需求的抽象描述,并尽可能多的捕获现实世界的语义(3)需求描述:生成需求模型的精确的形式化的描述,作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一个协约;(4)需求验证:以需求规格说明为输入,通过符号执行、模拟或快速原型等途径,分析需求规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5)需求管理:支持系统的需求演进,如需求变化和可跟踪性问题3.需求获取方法•访谈•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案例:学校小型财务系统)•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案例:Safehome系统)•快速建立软件模型.需求验证从下述方面•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有效性.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以数据、数据的封闭性为基础,从问题空间到某种表示的映射方法,由数据流图(DFD 图)表示。

结构化方法总的指导思想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它的基本原那么是功能的分解与抽象。

SA法的步骤(1)建立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4)为了对目标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考虑人机界面和其他一些问题。

4. SA法的描述方法(1)数据流图(功能模型)DFD中每个功能的描述包含在加工规约(小说明),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及判定树。

(2)数据词典(模型核心,中心库)(3) E-R图(数据模型)(4)状态图(行为模型)掌握案例:医院患者监护系统的分析及描述方法,学会为一个规模适当的系统建立数据流图是重点!!!7.理解状态图状态转换图是行为建模的基础。

需求工程复习要点

需求工程复习要点

2020
第10章需求的组织——需求获取中的模型驱动方法
模型驱动方法是一类以定义 明确的模型为理论基础,依据模 型指导和组织活动开展的需求工 程方法。需求获取的常见模型驱 动方法有3种: ① 面向目标的方法。 ② 基于场景的方法。 ③ 基于用例的方法。 场景是用户为了达到某个 目标,需要和软件系统发生交 互的行为序列。 场景方法在需求工程中的 应用主要有3种:1组织需求获 取得到的信息。2帮助进行详 细的需求分析3. 结合面向目标 的方法,指导需求获取活动的 开展 用例是在系统(或者子系统 或者类)和外部对象的交互当中 所执行的行为序列的描述。 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 和泛化(Generalization)三种。
1212
第 5章
确定项目的前景与范围
5.4 前景与范围文档
业务需求、高 层次解决方案和系 统特性都应该被定 义到项目前景与范 围文档之中。
1313
第 6章
6.1 涉众
涉众分析与硬数据采样
6.5 硬数据
文档资料被称为硬数据 1. 定量硬数据: ① 数据收集表 ② 统计报表
所有能够影响软件系 统的实现,或者会被实现后 的软件系统所影响的个人和 团体。 1. 用户 2. 客户 3. 开发者 4. 管理者 5. 领域专家 6. 政府力量 7. 市场力量
2222
第12章 过程建模
过程建模是结构化分析方法 的典型技术。 过程建模使用的主要技术有: ⑴ 上下文图 ⑵ 数据流图 ⑶ 微规格说明 ⑷ 数据字典 电梯控制系统的DFD创建实例: ⑴ 创建上下文图 ⑵ 发现并建立DFD片段 ⑶ 根据DFD片段组合产生0层图 ⑷ 功能分解,产生N层图 ⑸ 定义原始过程的逻辑说明 ⑹ 定义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数据 说明

考研经济学供需知识点及模型解析

考研经济学供需知识点及模型解析

考研经济学供需知识点及模型解析在考研经济学中,供需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概念,它贯穿于整个经济学的体系之中。

理解供需的知识点和相关模型,对于我们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分析市场现象以及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需求的基本知识点需求,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众多。

首先是商品自身的价格,价格越高,需求量通常越低;反之,价格越低,需求量往往越高。

其次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般而言,收入增加会导致需求上升,而收入减少则可能使需求下降。

消费者的偏好也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偏好增强,需求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此外,相关商品的价格也会影响需求,比如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原商品的需求增加;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则会使原商品的需求减少。

还有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若预期商品价格上涨或未来收入增加,当前的需求可能会增加;反之则可能减少。

需求函数则是表示需求量与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需求曲线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

二、供给的基本知识点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商品自身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供给量通常越多;生产成本降低会促使供给增加;生产技术进步能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供给;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也会影响供给,比如替代品价格上升,会使该商品的供给减少;互补品价格上升,则会使该商品的供给增加;生产者对未来预期乐观时,会增加当前的供给,反之则减少。

供给函数是表示供给量与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供给曲线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反映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一篇长文带你全面了解需求分析

一篇长文带你全面了解需求分析

一篇长文带你全面了解需求分析如果一句话简单粗暴的描述产品经理的工作,那莫过于:分析需求,设计功能,创造价值。

对需求的把握,是一个产品经理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

今天,咱们不提马斯洛需求理论,不提贪嗔痴,不提七宗罪,只是单纯的来聊聊需求这个东西。

需求的分类讲需求之前,我们回到产品经理的工作:分析需求,设计功能,创造价值。

倒着看,首先是“创造价值”。

产品经理能创造价值,那么他的产品需要做到两点:•对用户——解决问题;•对公司——获得盈利。

因此,产品经理做产品无非是对两者负责:其一是用户,用产品解决用户的问题或者痛点;其二是公司,或者说老板,要盈利。

也就是说,产品经理遇到的所有的需求,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用户需求和商业需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微信,做即时通讯、朋友圈、摇一摇、附近的人等等,都是解决用户需求,而在朋友圈插入广告、在钱包内置微粒贷、京东、滴滴等,是解决商业需求。

还有一些需求看似不太好分类,比如说,运营同学想要做一个数据后台,方便及时查看用户数据。

这个需求貌似即非用户需求,也非商业需求。

其实,这是个用户需求,很多产品经理在工作中往往忽视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则:产品和用户是相互依存的!提到用户,要明确是什么产品的用户;提到产品,要明确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

(先有产品还是先有用户?这貌似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数据后台的用户,就是运营同学,所以产品经理做一个数据后台,这是在解决用户需求。

如何挖掘需求首先是用户需求…做产品有一个原则:产品迭代,要么基于数据,要么基于用户需求。

数据其实是用户需求的一个体现,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用户的需求。

挖掘用户需求,是一个技(ti)术(li)活,需要不断跟用户去斗智斗勇。

用户有个特点,就是自作聪明。

当你询问用户有什么需求时,大部分用户会说我想要一个**功能,而这个功能是用户对自己的原始需求提供的自作聪明的解决方案。

比如,近期推出的新个税法有一条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所有的企业必须通知员工薪资发放详情。

第二章需求分析

第二章需求分析

第二章需求分析第2章需求分析 (2)2.1需求分析的任务 (3)2.2需求分析的原则 (4)2.3可行性研究 (5)2.3.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5)2.3.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6)2.3.3系统流程图 (8)2.4需求分析方法 (10)2.4.1结构化分析方法 (10)2.4.2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与UML (19)2.5软件需求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 (27) 2.5.1需求分析建模 (27)2.5.2规格说明及形式化说明技术 (27) 2.6软件需求正确性验证 (29)2.6.1软件需求正确性要求和验证方法 (29) 2.6.2用于需求分析的软件工具 (30)2.7需求分析指南 (31)本章小结 (32)习题 (33)第2章需求分析本章要点需求分析的任务和原则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步骤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需求建模与规格说明软件需求验证本章学习目标了解需求分析的任务和原则掌握可行性研究的步骤掌握结构化分析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了解需求建模与规格说明了解软件需求验证方法和有关工具2.1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

虽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已经粗略了解了用户的需求,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但是,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用较小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是否存在可行的解法,因此许多细节被忽略了。

然而在最终的系统中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所以可行性研究并不能代替需求分析,它实际上并没有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

需求分析的任务还不是确定系统怎样完成它的工作,而仅仅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可行性研究阶段产生的文档,特别是数据流图,是需求分析的出发点。

数据流图中已经划分出系统必须完成的许多基本功能,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分析员将仔细研究这些功能并进一步将它们具体化。

需求分析内容有哪些

需求分析内容有哪些

需求分析内容有哪些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是用来确定和确认用户的需求,以便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用户需求在需求分析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用户的需求。

这包括对用户的要求、期望和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以确保最终的系统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是指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和特性。

在需求分析中,我们需要明确系统应该具备哪些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如何实现和交互。

功能需求是系统开发的基础,必须清晰准确地定义,以确保系统开发方向的正确性。

非功能需求除了功能需求外,还有一些非功能需求也是需求分析的重要内容。

这些非功能需求包括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需求分析中,我们需要明确这些非功能需求,以便在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加以考虑。

系统界面系统界面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重要环节。

在需求分析中,我们需要设计系统的界面布局、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以确保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系统,并满足其使用习惯和需求。

数据需求数据是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

在需求分析中,我们需要确定系统需要存储和处理的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和流程。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系统性能系统性能是系统开发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需求分析中,我们需要确定系统的性能需求,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数等,以确保系统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具备足够的性能。

开发约束在需求分析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开发约束,如预算、时间、技术限制等。

这些开发约束将影响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向,需要在需求分析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评估。

基本流程需求分析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定义、需求确认等环节。

在整个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方法来进行,以确保需求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以上就是需求分析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了解和分析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我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项目设计相关知识点汇总

项目设计相关知识点汇总

项目设计相关知识点汇总项目设计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需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设计出能够满足需求的方案和方案的详细实施计划。

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项目设计知识点进行汇总和简要介绍。

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项目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功能、性能、接口等方面的需求,并对这些需求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1.1 项目目标项目目标是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明确项目目标,可以帮助设计团队明确设计方案的方向和目标,确保设计方案能够达到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1.2 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是项目设计中最基本的需求,它描述了产品或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和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功能需求,包括功能的具体描述、实现方式、实现优先级等。

1.3 性能需求性能需求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运行时应达到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能力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明确性能需求,并设计出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案。

1.4 接口需求接口需求是指产品或系统与其他系统或组件之间的接口规范和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接口需求,包括接口的类型、接口的功能和接口的规范等。

二、设计方法与技术设计方法与技术是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设计方案的创新度和可行性。

设计方法与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2.1 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是指基于前瞻性、独创性、前沿性的思维和方法,以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为目标,提出新颖、有效的设计方案。

创新设计可以通过挖掘用户需求、研究新技术、分析市场趋势等方式来实现。

2.2 敏捷设计敏捷设计是一种迭代和增量式的设计方法,通过将设计过程分解为若干小步骤,并在每个步骤中进行快速的评估和调整,以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设计方案。

敏捷设计强调与用户的实时反馈和紧密合作,以确保设计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2.3 可行性评估可行性评估是指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分析师常见知识合集》一、工具类软件项目需求与设计案例——计时工具系统对于类似word之类的工具类软件,应该如何获取它的需求呢?五维三级需求法应该如何应用呢?该案例以一步一动的方式详细剖析了需求的过程......(一)计时工具系统案例与需求方法简介1)计时工具系统案例与需求方法简介某软件公司的开发项目进度计划总是那么不准确,延期经常出现,更可恨的是项目团队甚至无法给出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延迟时间,这给市场的推广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公司领导之间的对话:市场部经理:研发部承诺本月实现的产品功能又没按期交付,这已经是第三回了。

这导致产品上市时间总是不确定,给我们市场和营销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你们知道吗?研发部经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解决,但一直收效不好。

我也在积极想办法,我用过FP模型、WBS方法等....总经理:(打断研发经理的话)这问题靠我们自己闭门造车是不行了,看看能不能借助外脑?我看这样吧,由你(研发经理)负责,请一个这方面的顾问,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采购或研发个工具软件,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该问题....这就产生了一个项目机会,那么对于这类件项目,又该如何抓需求呢?2)五维三级需求法“五维三级需求法”即从广度(五维:因、人、事、物、规)和深度(三级:业务和用户需求、产品需求、功能需求)两个视角分解复杂问题,展开需求分析,获取高质量的需求结果。

1.分析软件的“因”。

任何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出发点一定是要解决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达到某种建设目标,所以应将“因”维(分析业务问题,确定项目目标)作为软件需求分析的起点。

2.分析软件的“人、事、物、规”。

围绕达成“因(项目目标)”的几个关键业务场景,通过“人”维了解组织结构、清晰岗位职责,通过“事”维区分业务场景、梳理业务流程,通过“物”维收集单证报表、获取数据求,通过“规”维分析软件相关系统、明确时间节点等限制条件。

3.形成软件的“业务和用户需求”。

在“因、人、事、物”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描述核心业务流程和收集用户需求。

(1)对于存在业务变革的项目,讨论重点在核心业务流程,主要关注业务现在具有怎样的组织、执行怎样的流程、传输怎样的单证,并探讨未来会怎么办。

为了保证需求效果,讨论可一次围绕一个特定业务场景展开,事先草拟好业务流程图当“靶子”,并尽量邀请高层参加。

对于如体制调整等一些短期内无法决策的问题,也应标识出几种可能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系统架构设计指明应考虑适应的变化点。

(2)对于不存在业务变革的项目(如工具软件、局部技术改造类项目),重点在于收集用户提出的各类意见(常以解决方案的形式出现),并挖掘意见背后的真正问题,结合行业最佳实践协商解决方案,形成用户期待软件具有的特性列表。

4.形成软件的“产品(软件)需求”。

任何软件或产品都必须在“时间、成本”等约束下,对“质量和功能”进行折衷,业务和用户需求中的很多事并不一定都要纳入系统中去实现。

因此,在产品(软件)需求阶段重点是在“规”的约束下,协商确定现阶段产品的项目范围和开发任务,如现阶段“到底有哪些岗位使用该系统,用户能够使用系统完成哪些工作,系统怎样帮助用户完成这些工作(自动化程度有多高)?”等等。

本阶段形成的文档名为《用户需求分析说明》,主要采用用例模型来描述。

5.形成软件的“功能需求(需求规格说明)”。

这阶段主要是对产品需求中的每个用例(即用户使用系统完成的一项工作),由系统开发者和具体用户协商,按用例优先级逐个确定其操作界面、操作步骤等,这层次的工作将为具体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提供完备的需求规格说明。

本阶段形成的文档名为《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一般采用用例细化描述文档和补充规约(非功能性需求等)来表示。

注:业务、用户、产品等需求的概念和区别参考推荐阅读16. 需要特别说明两点:一是为了化解需求复杂度,“五维三级需求法”可逐个业务场景的迭代应用。

比如,在应用时可针对一个业务场景,完成一次需求分析过程。

待完成该业务场景下的业务需求、产品需求和功能需求后,再着手另一个业务场景下的需求分析过程;二是五维度中的核心是“因”。

只有准确把握好“因”,才能把握住“人、事、物、规”的变化趋势。

由于“因”常常由上一层次目标所决定,所以软件建设,需将建设目标纳入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中通盘考虑,才能准确到位。

(二)从“因”维确定用户痛点和协商解决方案1)获取甲方用户需求时,首先应访谈谁?怎么约?怎么谈?●首先约谁谈?抓需求,第一个要约见的是甲方的项目负责人。

因为他负责这个项目,有责任和义务去和乙方交流,选择乙方。

至于甲方的其他人员,应该通过甲方项目负责人去协调约见,如果擅自约见,可能会遭到拒绝,并引起甲方的反感。

●约谈对方方式主要有电话、邮件、面谈三种建议先提前一周发邮件约见,再提前半天打电话确认提醒,最后面谈。

一般应在邮件里包含:公司优势和访谈提纲。

公司优势包括以往成功案例、对项目的初步认识等,有利于体现乙方的专业能力和认真态度,加深甲方的认识;访谈提纲可以让甲方有更好地准备,比如在提纲中提到甲方业务规章制度,甲方访谈时就可以事先带一份过来,从而提高访谈的效率。

●访谈地点的选择约甲方普通人员访谈,一般在其办公室即可。

但是约见甲方项目负责人,由于他往往工作很忙,在其办公室一般干扰会很多,如一会儿有人敲门开汇报事情,一会儿有电话打入,导致需求访谈效果不佳。

因此,和甲方项目负责人的访谈地点一般建议选择方便、而且干扰少的地点,如其楼下的咖啡厅或者公司的会议室。

可以开玩笑地和他说:“领导办公室干扰太多了,领导能不能将约好的1小时时间完全给我,我们在楼下的咖啡厅坐坐?”●谈什么?和甲方的项目负责人交谈,是一次体现乙方专业能力,树立甲方信心的极好机会,应该事先做好充足准备。

交流时应注意从甲方的业务视角出发,聚焦甲方业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业务模式,避免过于技术视角。

由于甲方项目负责人不可能了解所有业务细节,所以一般访谈时还会和甲方项目负责人协商确定再召开一次业务需求研讨会(多人同时参加的用户代表访谈),会上将各类用户代表召集在一起,讨论业务细节,明确项目范围。

所以,还需协商制定会议计划,明确会议的时间、地点和人员,并通过甲方项目负责人通知相关人员,做好会前准备工作。

2)计时工具系统的“因”维度需求分析一、基本工作步骤“因”维度需求分析一般分为三步骤:1、通过同类方案(竞品)研究法成为领域专家;2、约谈甲方的项目负责人,找到核心痛点,介绍行业内各类解决方案,并与之协商适合甲方的解决方案;3、通过甲方的项目负责人,筹备多用户代表参加的集中访谈,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二、以计时工具系统为例,详解“因”维度需求分析过程(案例背景详见推荐阅读1)1、通过同类方案(竞品)研究法成为领域专家通过前面案例介绍我们知道,负责该项目的需求师必须是工作量预计领域的专家。

如果对于该领域不熟悉,一般采用同类方案(竞品)研究法(详见推荐阅读2)尽快了解业务、掌握行业术语,并对市场上已有解决方案(竞品)的各自特点和利弊展开分析。

2、约谈甲方的项目负责人在该案例中,主要是约谈研发部门经理(为什么先约谈他?详见推荐阅读3),开展用户代表访谈。

访谈目标主要是:明确用户核心痛点,向他介绍行业各类解决方案,并协商该公司适合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访谈的内容实录:(以下对话目标:明确用户核心痛点)需求师:能否介绍一下贵部门当前在工期预计中遇到的问题?研发部经理:我部门各个项目团队给出的项目进度计划总是不太准确,经常出现延期,更可恨的是项目团队甚至无法给出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延迟时间,这给市场的推广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有什么好办法吗?(以下对话目标:围绕核心痛点,向用户介绍行业内常见解决方案)需求师:根据我们的研究,对于这类问题,目前业内做法主要是:根据用例包、用例的方式来组织需求,然后将某个用例或子用例作为工作任务分配给开发人员,但在开发时间估计上主要有三种解决方案:一是使用FP、COCOMO模型来估计工作量。

但是要想计算准确,需要很多历史经验值,并且要求前期需求做得非常精细,难度极大;二是自上而下的估计法。

主要由领导或专家指定相应的完成时间。

但由于开发人员未参与时间预计,所以如果到了时间开发人员完成不了,他容易反过来抱怨是领导时间安排不合理;三是自底向上的估计方法。

任务明确后让开发人员反馈工作量及所需的工作天数。

但开发人员容易将时间估计的偏长,而且还是有一些工作任务,由于开发人员经验不足,他反馈的工作量无法按期完成,甚至无法明确要延迟多少天。

(以下对话目标:与用户协商该公司适合的解决方案)研发部经理:三种方法我部门好像都采用过,确实存在你说的问题。

我感觉估算的基础是经验数据,对于不同的开发人员而言其产能是不一致的,甚至对于相同的开发人员而言,不同的任务所需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关键在于缺乏这种经验数据。

需求师:正是这样,所以我想向你推荐了PSP(个人软件开发过程)的方法来积累经验数据。

举个例子,我在编写技术书籍时,就采用这种思路,对所有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时间的记录,在半年之后,就积累了许多相关的产能数据,现在给编辑的时间承诺总是能够比较的准确。

研发部经理:哦,难怪你做的承诺都一般很少延误,这种经验能否适用于软件开发的管理呢?需求师:呵呵,这是当然。

PSP是个人软件开发过程,它本来就是为软件开发设计。

它是CMM的创始人提出的,PSP、TSP和CMM分别针对软件开发员、软件开发小组和软件开发组织。

通过PSP的贯彻,就一定能够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时间安排、时间估算的能力。

由于统计个人开发时间是件比较繁琐的事,所以需要开发个工具配合它。

研发部经理:好!那我们就开发这么一个工具!3、通过甲方的项目负责人,筹备用户代表集中访谈会(以下对话目标:通过甲方项目负责人,筹备有更多其他用户代表参加的集中访谈会)需求师:太好了,这正是我要建议的!但是由于这款软件涉及到的人员较多,有很多细节需要确认,我们能否在下周召开一次用户代表集中访谈会?请您帮助召集更多的相关人员参加。

研发部经理:当然可以!那我们再商量下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和需要参加的人员......这样,这次计时工具系统的“因”维度需求分析就大致完成了,回来后需求师还应该整理访谈记录,形成文档(文档模板参见附件1)!(三)采用业务流程模型和特性列表描述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1)一图说清业务需求、用户需求、产品(软件)需求和需求规格的关系一、四者的关系如上图所示1、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是软件项目需求的起点。

业务需求侧重于和高层探讨业务流程(特别是需要优化的流程,详见推荐阅读1),一般产出物是业务流程图;用户需求侧重于和各类用户代表开展面对面的访谈,一般产出物是汇总访谈结果的需求特性列表;2、这时不论是业务需求、还是用户需求都比较粗糙,需要经过分析处理后,形成软件(产品)需求,才能交付给开发团队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