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生物教学大纲(1)
八年级上生物教学计划5篇

八年级上生物教学计划八年级上生物教学计划精选5篇(一)这是一个八年级上学期的生物教学计划建议:第一单元:细胞和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习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组成- 探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第二单元:生物物质的基本组成- 研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探讨核酸的作用和种类- 理解生物分子的合成和代谢第三单元:生物遗传- 学习基因的概念和遗传规律- 探讨基因突变和表现型的关系- 了解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应用第四单元:细胞的分裂与有丝分裂- 研究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及其重要性- 探讨细胞周期和控制因子的作用- 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第五单元:遗传与进化- 学习生物进化的理论和证据- 探讨自然选择和适应的原理- 理解群体遗传和种群的演变以上是一个初步的教学计划建议,具体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
希望对您有帮助!八年级上生物教学计划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八年级上学期的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基础概念和实验技能。
2. 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物理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电路基本原理、机械能和功率等基本概念。
2. 化学部分:原子结构、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溶液和溶解度等基础知识。
3. 生物部分:生物进化、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与变异等基础内容。
教学方法:1. 结合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2. 组织学生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和互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4.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项目研究和实验设计,培养其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1. 日常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一、引言生物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本大纲旨在明确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探究科学世界的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将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环境保护和生命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结构与功能1.1 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2 细胞的基本功能:营养摄取、呼吸作用、代谢调节等1.3 细胞分裂与增殖2. 遗传与进化2.1 遗传基础知识: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传递2.2 遗传变异与多样性2.3 进化理论与证据3. 生物圈与生物多样性3.1 物种与生物多样性3.2 生物圈的组成与结构3.3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4.1 地球上的生命4.2 生命起源的理论4.3 生物的进化与适应5. 人体与健康5.1 人体组织和器官5.2 生活中的健康问题与预防5.3 常见疾病与传染病预防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 通过系统讲解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基础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视听辅助: 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具,使抽象概念更具体,增强学习效果。
5. 讨论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学业测试: 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测验,评价学习成果。
2. 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和思考实验结果,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细菌》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将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收集信息、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3.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4.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30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课前准备1.有关细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学生准备有关微生物学史的材料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细菌的发现讲故事,了解列文虎克和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贡献,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作风以及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提供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历史突破,细菌到底长什么样观察细菌的放大图片,认识细菌的大小形态提供资料,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细菌的细胞结构特征和营养方式比较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提供图片资料,组织学生比较、分析、讨论细菌的繁殖方式看录像,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提供录像资料,引发学生兴趣芽孢看录像,理解芽孢对细菌的意义,了解生活中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提供录像资料,给以适当的讲解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细菌发现和研究的三个故事学生: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荷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的管理员,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
他从小就迷上了自己制作放大镜,他磨制的镜片可以将物体放大200到400倍。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上册)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上册)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在八年级上学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单元一:细胞与组织- 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了解细胞分裂和组织器官的形成过程- 探索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单元二:遗传与进化- 理解基因的概念和遗传规律- 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的原理- 探索物种进化和自然选择的过程单元三:生物多样性-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学习分类学和物种形成的基本知识- 探索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相互作用和物种保护单元四:人体健康- 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器官功能- 学习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探索健康生活方式和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实验: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 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视频和多媒体:利用教育视频和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生物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每个单元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 项目作业:布置一些项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对整个学期生物课程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选择适合八年级生物教学的教科书和参考书籍,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 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材料,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活动。
初中八年上学期生物教案

初中八年上学期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能够描述生物的特点和分类方法;3. 认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种类的生物。
【教学重点】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生物的分类方法;3. 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 生物的分类方法的理解;2. 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区分。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生物教材;2. 多媒体设备;3.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4. 实验用品(如玫瑰花、葡萄、酵母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提出生物的特点,并简单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1. 生物的特点: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具有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等特征。
2. 生物的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特征、生活方式、细胞结构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3. 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介绍植物的特点(具有细胞壁、进行光合作用等)、动物的特点(多细胞结构、具有神经系统等)、微生物的特点(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种类繁多等)。
三、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特征,加深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认识。
四、总结对生物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方法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发现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课后作业】1. 课后复习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 观察周围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写出对它们的描述。
【板书设计】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生物的分类方法- 形态特征、生活方式、细胞结构不同生物的基本特征- 植物(细胞壁、光合作用等)- 动物(多细胞结构、神经系统等)- 微生物(单细胞或多细胞、种类繁多)【教学评价】通过思维导图、实验报告等形式,对学生了解生物的能力进行评价。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教案(精选15篇)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②了解细菌的形态类型、基本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特点。
2、能力目标:①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探究细菌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通过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细菌营养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①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②重视搞好个人卫生。
二、重点和难点:①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②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细菌的发现1、过渡:为什么我们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却又不了解细菌呢?2、学生阅读课本58—59页。
3、知道了解巴斯的实验。
(二)细菌的形态结构:1、过渡:细菌很小,却看不到,那么它们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呢?2、细菌图片展示。
(三)细菌的生殖:1、过渡:我们熟悉的生物大多是怎样繁殖的?2、课件展示。
(四)课堂练习:(五)作业:附板书第二节细菌一、细菌的发现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2、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北师大八年级生物教案(精选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
2、课程新授(1)鱼的形态特征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具鳍,用于游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
生物知识全纲—八年级上册版

生物知识全纲—八年级上册版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一节生物的概念学习目标1. 了解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内容提要-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有机体。
- 生物的基本特点: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由细胞构成。
练习题1. 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排出废物D. 能发光发热第二节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学习目标1. 理解生命的起源。
2. 掌握生物的进化历程。
内容提要-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尚无确凿证据,普遍认为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逐步演变而来。
- 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无细胞到有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的过程。
练习题1. 下列哪项是生物进化的证据之一?A. 化石B.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C. 生物的生长D. 环境的改变第二章细胞和生物组织第一节细胞的概念和结构学习目标1. 理解细胞的概念。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内容提要-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练习题1. 下列哪个结构不属于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星形细胞器第二节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学习目标1.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组织。
2. 掌握各种组织的功能。
内容提要- 植物的主要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 动物的主要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练习题1. 下列哪种组织主要负责植物的输导功能?A. 保护组织B. 营养组织C. 输导组织D. 机械组织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学习目标1. 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掌握植物的发育阶段。
内容提要- 植物的生长过程:细胞的分裂和伸长、组织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 植物的发育阶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植物衰老死亡。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八上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八上
学习目标:
1. 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和过程。
2. 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3. 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重点难点:
1.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
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玉米根尖等;
3. 复印好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单介绍细胞和其重要性,引出细胞分裂的主题。
二、讲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和过程(15分钟)
1. 细胞分裂的意义;
2. 细胞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三、展示有丝分裂显微镜实验(10分钟)
学生观察有丝分裂的显微镜实验,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四、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10分钟)
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
五、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细胞分裂的理解,分享意见并相互学习。
六、练习与讲解(10分钟)
老师讲解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作业,并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八、课堂小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引导学生对细胞分裂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细胞分裂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使学习更加生动和具有趣味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教学大纲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教学大纲1. 实验目的本实验教学大纲的目的是为八年级生物课程中的实验设计提供指导。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能够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设计和科学观察的能力。
2. 实验内容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目标:探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条件下的种子;2. 给予不同条件下的种子适当的光照、温度和水分;3. 观察并记录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
实验二:昆虫观察实验- 实验目标: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和生态性。
- 实验步骤:1. 捕捉不同种类的昆虫;2. 观察昆虫的外部特征和动作;3. 制作昆虫观察记录表,记录昆虫的名称、特征和生活性。
实验三:光合作用实验- 实验目标:探究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 实验步骤:1. 准备两组相同的植物;2. 将一组植物置于光照条件下,将另一组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3. 观察并记录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比较其差异。
3. 实验要求- 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并注意实验的安全操作;- 学生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并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学生需要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4. 实验评价-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过程中的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表达能力;- 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以上为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的具体安排和指导。
希望本教学大纲能够为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提供帮助和指导。
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5篇

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5篇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两个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八章内容。
即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病毒、生物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课本设置了观察与思考,实验,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与我们人类的健康生活关系更加密切。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生物课程学习,学生会最大程度的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具备人文关怀,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获得有关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概念,形成人与生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3、具备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及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三、学生情况八年级学生通过对生物学一年的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学生已初步具备自主阅读、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因此,有的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们上课认真听课,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课后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作业质量高。
有的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没有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所以,他们上课能听课,但神情不集中,课后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现在最欠缺的是他们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来,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有的学生觉得生物学科目没有语文科目和数学科目重要,所以,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应付了事。
采取措施:1、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发言,课后同学之间交流学习方法。
2、平时提些有新意的问题,让他们去思考解决。
2、课外经常检查他们作业完成情况,及作业、练习更正情况。
3、课堂上经常关注他们的听课情况,提醒他们来学校应该学习所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不应该有偏科的学习态度。
鼓励他们向优秀学生学习,以至于能自主探究不懂的生物学问题。
除了通过以上方法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外,还应对他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及其灵活运用,并在学期末做好会考复习总动员工作,让大家潜心投入到会考复习中来,争取在会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细胞、遗传、进化等。
2. 了解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研究生物的适应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4. 学会使用生物学实验仪器和基本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1. 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会通过实验、调查、讨论等方法来探究生物学问题。
3. 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责任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3. 提高自我研究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物学导论1. 生物学的定义和发展史。
2.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3.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第二单元:细胞与生命活动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3.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第三单元: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
2. 生物的变异与适应。
3. 生物的进化和自然选择。
第四单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2.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五单元:人体生物学1. 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2. 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
3. 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教学进行观察、操作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提高学生的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课外作业与评估布置适量的课外阅读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定期评估。
四、教学安排每周 4 课时,共 16 周。
第一单元:生物学导论(2 周)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第二单元:细胞与生命活动(4 周)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第三单元:生物的遗传与进化(4 周)1. 遗传的基本规律。
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人教(五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人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情况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一方面,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同学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学习习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二)教材分析1、关于第五单元的内容我主要分两个部分进行分析(1)、关于动物部分教材先探讨生物圈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哪些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再探讨它们的运动、行为以及在生物路边中的作用,其知识结构简图如下:这样的安排改变了长期以来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述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做法,强化了动物与环境紧密联系的认识,其中“水中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陆地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蚯蚓和家兔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空中飞行的动物”重点探究鸟和昆虫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这样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关于动物的类群重点阐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要求。
而关于其他动物的类群则在相应的节中简单介绍。
这样的安排突出了重难点。
(2)、关于细菌、真菌部分其内容包括“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两大部分。
本单元的第四章标题为“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作为第一节,还安排了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内容,这些内容尽管与具体内容标准并非一一对应,却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
在说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时,必然要说到发酵食品的制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物技术,因此,将课程标准中这两项内容合在一起。
2、关于第六单元的教材分析第六单元包括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现状及保护对策等。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15篇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15篇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1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两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知识:1)通过学习,认识到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在不断进行着。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命现象都与细胞活动有关。
3. 掌握不同类型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4. 能够描述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类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2. 教具:投影仪、电子白板、细胞模型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简要复习细胞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二、新知呈现(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展示细胞模型,向学生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的作用和功能。
三、知识巩固(1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细胞,描述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给出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
2. 小组展示并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探究实验: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并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
2. 向学生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有什么区别?五、综合应用(20分钟)1. 根据教材上的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进行讲解。
2. 基于已学知识,布置一道综合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命现象都与细胞活动有关。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展示、实验、分组讨论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了细胞类型和细胞分裂的过程。
通过课堂展示和讨论,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对细胞的理解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0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定义
0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位,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位 。
02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三部分组成,具有代谢、遗传、 复制等基本功能。
细胞的结构
01
02
03
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 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
细胞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 境,含有多种细胞器和生 物分子,支持细胞的代谢 和功能。
生长调控
细胞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包括营养物质、激素、生长因子 等。这些因素通过信号转导途径 影响细胞生长,从而调控细胞的
生长速度和大小。
生长与发育
细胞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在胚胎 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生长速度和 数量必须受到精确的调控,以确
保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发育。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过程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分化,细胞的性质就固定下来。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
细胞生长
生长方式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 细胞器数目的增加。根据生长方 式的不同,可以将细胞分为体积
增长和数量增长两种类型。
生物的分类
界
门
根据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亲缘关系,将生 物体分为不同的界,如动物界、植物界、 真菌界、原核生物界等。
在界内,根据生物体的更具体特征,将生 物体分为不同的门,如脊索动物门、被子 植物门等。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上册)

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上册)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上册)一、教学目标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结合八年级生物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环保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生态系统的组成3. 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第二章:细胞与生物组织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3. 生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2. 生物的变异与适应3. 生物的进化与分类第四章:植物的生长发育1. 种子与植物的生长2.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3.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第五章: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2. 动物的行为与适应3. 动物的生理活动第六章:人体的生理功能1. 人体的新陈代谢2. 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3.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案例分析:选取生动的生物现象,让学生在分析中掌握生物知识。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进度安排每周安排两课时,共计20周。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章:4周2. 第二章:4周3. 第三章:4周4. 第四章:4周5. 第五章:4周6. 第六章:4周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生物》2. 辅助教材:相关生物知识书籍、教学挂图等3. 网络资源:生物知识网站、视频等4. 实验器材:显微镜、切片等七、教学要求1. 学生应熟练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生物教学计划5篇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生物教学计划5篇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生物教学计划1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则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必要途径,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学期中为了使我校的生物实验教学至始至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势,特我制定了本工作计划。
1、认真看书学习,多掌握一些生物实验方面的知识,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借鉴别人的经验、已经比较成形的模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简单明了的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尤其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对所有的仪器及时编号、在学校统一的领导和规划下,重新建账,重新填写仪器柜号和有关的内容,规范化管理仪器。
并按学校要求做好明细账。
在学校教导处的监督下,本学期清查一次仪器,对所有的账目全部录入计算机,实现电子化管理。
3、对全校各班学生按照实验室座位排座次,学生做实验时要有秩序地进入实验室,并对号入座,协助任课老师维持好实验室秩序。
4、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开齐教材所规定的所有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并针对实际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演示实验作一些改进和增设一定的实验,以便在教学上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5、协助好教师做好演示实验,保证每个演示实验能100%成功。
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指导学生顺利进行实验,并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6、备好各种材料,如:实验室计划、总结,各年级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配档。
认真填写各种表格,严格签字手续。
制度上墙,按要求悬挂整齐、美观。
7、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保持地面、窗台、实验桌面干净,无尘土,空中无灰网。
门窗玻璃整洁,窗帘洁净,不打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仪器柜内无灰尘、无斑点。
每做完一次实验要及时打扫卫生,保证每月一次卫生大清查,并及时做好仪器的清理归类工作。
8、做好各防护措施,做到“十防”。
防潮、防火。
防鼠,防锈(腐蚀、霉)、防尘、防光、防毒、防震等。
9、每月底将月工作总结及教师的实验情况统计表填好,送交教导处。
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教学计划1. 总体目标:本学期的生物教学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与安排:2.1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2周)- 探索生命的起源:通过介绍关于地球成因的知识,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 单细胞生物的进化:介绍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进化过程和相关重要事件;- 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学习多细胞生物的组织结构和进化途径;- 演化论的内容与证据:了解演化论的基本原理,学习化石和生物地理分布等证据。
2.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周)- 细胞的基本单位:介绍细胞理论的发展和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和细胞壁:学习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的器官和功能:了解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不同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分裂:学习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3 遗传与基因(3周)-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规律和基因的本质;- 遗传信息的传递:学习DNA的结构和复制过程,了解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的基本原理;- 基因的变异和突变:了解基因的变异和突变带来的影响;- 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介绍遗传工程的应用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2.4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3周)-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学习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物种的形成和分布:了解生物物种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群落与生态系统:介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 生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生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5 人体健康与调节(3周)-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学习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与吸收: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习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过程;- 呼吸与循环:介绍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调控与内分泌调节:了解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人体中的调节作用。
3. 教学方法与评价:本学期的生物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小组合作和课外学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酸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制酸奶、泡菜等。
10、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乳酸菌——制泡菜; 青霉菌——产生青霉素; 甲烷菌——净化污水; 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 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 根瘤菌——固氮作用。
11、保存食品的几种方法:
脱水法——干蘑菇; 腌制法——咸肉; 烟熏法——腊肉;
真空包装法——袋装肉肠; 巴斯消毒法——盒装牛奶; 渗透保存法——果脯;
罐藏法——罐头; 冷藏和冷冻——肉类,鱼类。
12、净化环境: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好氧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第五章病毒
1、病毒的发现是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作为消费者)。 ③帮助植物传粉、播种。
仿生:飞机——鸟的翅膀 薄壳技术——乌龟的背甲 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
荧光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宇航服——长颈鹿的脖子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制作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2.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大型真菌有香菇、银耳、木耳、牛肝菌等。
3.真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
4.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5.真菌的繁殖方式:孢子生殖。
6.生活环境:温度适宜, 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丰富的地方.
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营寄生生活);
(3)与动植物共生(营共生生活):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能固氮)。
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酵母菌——无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如酿酒。
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代表动物名称: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 乌贼和章鱼等。
2.节肢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名称:七星瓢虫、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2、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呈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多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还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3、细菌和真菌的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3.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生态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2.建立自然保护区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2.迁地保护;3.建立种质库4.法律保护.
④呼吸:用肺和气囊辅助进行双重呼吸,可获得充足的氧气。
(3)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叫恒温动物。主要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叫变温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1.7哺乳动物
哺乳类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分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4.2细菌
1.细菌的发现者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2.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3.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4.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
5.细菌的营养方式:大多数为异养(腐生和寄生)。
4.3真菌
1.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植物的分类比较形态结构,被子植物花、果实和种子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动物的分类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细菌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
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 苔藓 蕨类 裸子 被子植物(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生)
3.分类等级规律: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5.动物界包括: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包括: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和哺乳纲.
(5)鱼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6)代表动物:淡水鱼类(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鲫鱼、鲤鱼)和海洋鱼类(鲨、带鱼、银鲳)等。
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两栖类
(1)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1)有体毛--保温作用。
(2)胎生、哺乳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3)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
牙齿的分化提高哺乳动物的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消化能力。
(4)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做出及时反应。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2.1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骨骼肌)构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1.2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
1.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蛲虫、丝虫、线虫。
2.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 水蛭、沙蚕等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实验时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的目的:保证蚯蚓的呼吸。
骨一一杠杆作用。 关节一一支点作用。 骨骼肌一一连结和动力作用
(2)运动的产生: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运动的意义: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4)屈肘和伸肘动作过程示意图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2.1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者关系:(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实质是基因多样性;(2)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优点:使动物能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行为越复杂。
2.3社会行为
(1)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会形成一个社会,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如:白蚁、蜜蜂的群体、狒狒等。
(2)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 优点:使动物能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行为越复杂。
(2)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 外型: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② 运动: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有利于飞行。胸肌发达,能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③ 消化: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3)昆虫:主要特征: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身体分头、胸、腹;
代表动物名称:蝉、瓢虫、螳螂、家蚕等。
1.4鱼
1、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形:流线型,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2)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
(3)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4)用鳃呼吸,鳃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3)群体的信息交流: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都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意义: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当稳定状态叫生态平衡。
2、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全文部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大纲
第1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5)脱臼是指结构关节头从结构关节窝中脱出。
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就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如: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蜘蛛结网、鸟类迁徙、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等。
优点: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2)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如:蚯蚓走“T”字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成年黑猩猩取香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