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安徽

合集下载

李白写巢湖的诗

李白写巢湖的诗

李白写巢湖的诗
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的淮河流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巢湖的美景和丰富的水资源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李白。

李白曾经创作了一首名为《登巢湖南山》的诗歌,描绘了他登上巢湖南山后所见到的壮丽景色。

他用诗歌描绘出了巢湖的山水之美,以及他在这片湖光山色中的感慨与思考。

诗中,李白写道:“巢湖南山,三峰峥嵘起云烟。

水天一色,湖波荡漾,远山如黛静倚湖畔。

”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巢湖南山的壮丽景色,巍峨的山峰云烟缭绕,水天相接,湖波荡漾,远山静静地倚在湖岸边,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接着,诗人写道:“楚楼月,汉宫星,未央树下,何人知?独倚朱阑,思绪如丝,烟波未定画眉时。

”他以巧妙的比喻,将巢湖的美景与历史的沧桑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他倚在朱阑之下,深深地思索着,烟波尚未平定,像是一幅即将完成的画眉。

最后,诗人写道:“湖光山色入梦幻,吟成诗句,寄天蓝。

无数诗篇,倾诉山川,永留人间。

”他将自己笔下的巢湖山水与诗歌相融合,将自己的思绪与感慨倾诉于山川之间,将这份美丽永远留在人间。

李白的这首《登巢湖南山》诗歌,展示了他对巢湖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以自己独特的诗意表达方式,将自己在巢湖南山的所见所思,化为美丽动人的诗篇,留下了不朽的文学传世。

这首诗也成为了巢湖地区文化的一部分,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文艺爱好者前来品味和感受。

赠汪伦 小学一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

赠汪伦 小学一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

赠汪伦小学一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字词释义:①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到安徽泾(jīng)县游玩,受到他的热情款待,离开时写了这首诗送给他表示感谢。

②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群众歌舞方式,以足踏地为节奏歌唱。

③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

④不及:比不上,不如。

诗词赏析:这虽是一首送别诗,却并不哀伤难过。

李白乘坐小船即将离开,忽然岸上传来踏着节奏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别的深情。

全诗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一改诗歌忌语言直白的特点,反而显得率真而纯粹。

诗的前两句叙事,描写送别的场面,诗的首句李白直言自己将要离开,“乘舟”表明是走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诗的次句用曲笔写送行者,只闻踏歌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表明汪伦的到来是不期而至的。

诗的后两句抒情,抒发真挚深厚的友情,诗的第三句遥接首句,进一步说明分别的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采用夸张的手法,既说明了潭深,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诗的末句采用比喻手法诗人用桃花潭水来比喻自己与汪伦的友谊,潭水已“深千尺”,而汪伦送自己的情谊却比“千尺”更深,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

知识链接:李白与汪伦,据传汪伦是安徽泾县的一位豪士,为人豪爽,喜结交朋友。

他听说李白要到邻县宣城漫游,便想邀请李白来泾县游玩,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李白,信上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而往,受到汪伦的盛情款待。

宴席上,当李白提起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时,汪伦哈哈大笑,说:“这里有十里桃花潭,是一条清秀美丽的河流,还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名字就叫万家酒店。

”李白这才恍然大悟,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李白在泾县游玩了数日,兴致极高,留下了很多诗篇,《赠汪伦》就是其中一首。

李白在安徽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

李白在安徽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

李白在安徽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在历史上论与安徽关系的密切、影响的巨大、知名度高的诗人文学家,当非李白莫属。

而关于李白与安徽的关系在民间、在学术界多年来也存在一些不同说法或不甚了然的问题,去年笔者发表了一篇《李白在安徽留下哪些疑问》,就四个热点问题作了解答。

关于李白与安徽的关系值得认真而深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比如人们都认为李白对安徽贡献很多,功劳很大,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但到底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数量如何、价值如何,恐怕也说不大清楚。

这里就这个问题再做一篇《李白在安徽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算是上文的续篇。

一、诗文作品是李白留给安徽最大的一宗文化遗产李白先后五次游历安徽,时间累计十余年,并且在这里走向人生终点。

在安徽东西南北各地游历中写下了大量诗文,我在给李白于安徽写作的诗文作编年时,共编入李白诗192首,文9篇,这个数量是很大的,占其一生创作总量近五分之一,占其可以确定写作地点的诗文数量近三分之一。

李白的诗文可以考知写作地点的有650篇左右,而在安徽写作的共201篇,远远多出他在他的家乡蜀中以及另两个寓居地安陆、兖州一带所写数量,也多出他在京洛、吴越、金陵、江夏一带写作数量,可以说李白对安徽情有独钟,文思诗兴独多。

至于具体在安徽各个地方李白写了多少,历代地志和近年各地的有关宣传介绍都显得有些粗疏和随意,经笔者仔细检核,可以给出以下数字:当涂诗48首、文5篇,和县诗9首,宣城诗40首、文4篇,泾县诗19首,南陵14首(其中8首属铜陵,时南陵包括铜陵),秋浦(贵池)41首,青阳3首(2首属九华山),宿松5首,太湖2首(司空山,应属岳西),庐江郡(合肥)6首,寿春1首,砀山1首,江上作3首。

这些作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有许多名篇,诗如《南陵别儿童入京》、《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六首》、《独坐敬亭山》、《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城见杜鹃花》、《哭宣城善酿纪叟》、《赠汪伦》、《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铜官山醉后绝句》、《秋浦歌十七首》、《清溪行》、《望九华山赠韦青阳仲堪》、《临路歌》等。

李白为安徽写的诗

李白为安徽写的诗

李白为安徽写的诗
嘿,朋友!你知道吗?李白这位大诗人,和咱安徽可有不少缘分呢!他为安徽写的诗,那叫一个精彩!
就说吧,“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这诗写得多生动啊!想象一下,那楚江就像一把巨斧,把天门山一劈两半,江水汹涌奔腾,这气势,难道不震撼吗?这
不就好比一场大自然的超级表演!
还有中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你看,那夜晚炉火熊熊,映红了天地,这画面难道不迷人吗?这就好
像我们在寒冷的冬夜,突然看到了一堆温暖的篝火,心里顿时暖洋洋的。

李白在安徽写的这些诗,哪一首不是饱含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他把安徽的山水、人物都写活了,就像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

我觉得啊,李白为安徽写的诗,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让我们看
到了古代安徽的魅力,让我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李白关于安徽的诗

李白关于安徽的诗

李白关于安徽的诗
安徽也屡屡出现在李白的诗词中,据不完全统计,李白在安徽多地写下200多首诗,其中最著名的有《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南陵别儿童入京》、《独坐敬亭山》等。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望天门山》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李白《望天门山》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李白《望天门山》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李白《望天门山》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望天门山》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望天门山》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⑵,碧水东流至此回⑶。

两岸青山相对出⑷,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

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望天门山》创作背景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望天门山》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李白安徽的诗

李白安徽的诗

李白安徽的诗摘要:一、引言二、李白的生平简介三、李白在安徽的诗歌创作背景四、李白在安徽的代表性诗歌作品1.《庐山谣》2.《黄山谣》3.《九华山谣》五、李白在安徽的诗歌特点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李白,字太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享有“诗仙”的美誉。

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重点探讨李白在安徽创作的一些诗歌作品,分析其特点以及背后的创作背景。

二、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701 年-762 年),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后迁居剑南道绵州。

他早年曾寓居江南,游历名胜古迹,结交了许多当地文人墨客,广泛涉猎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李白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清新高远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李白在安徽的诗歌创作背景安徽,地处江南,山水秀丽,人文荟萃。

李白在安徽期间,游览了诸多名胜古迹,如黄山、九华山、庐山等,亲身感受到了安徽山水的灵秀之美。

这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在原有豪放奔放的基础上,融入了安徽山水的精神气质,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四、李白在安徽的代表性诗歌作品1.《庐山谣》《庐山谣》是李白在安徽创作的一首描绘庐山美景的诗歌。

诗中写道:“庐山谣,兹游止矣。

长江横渡,更无舟楫。

”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2.《黄山谣》《黄山谣》是李白寓居安徽时创作的一首描绘黄山美景的诗歌。

诗中写道:“黄山五百里,影入平羌江。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诗人以黄山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黄山奇峰、怪石、云海、瀑布等美景。

3.《九华山谣》《九华山谣》是李白在安徽九华山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中写道:“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里。

中有寻真者,抱朴炼金液。

”诗人以九华山为背景,表现了九华山寺庙的神秘氛围以及寻真者追求真理的精神。

五、李白在安徽的诗歌特点李白在安徽的诗歌作品具有以下特点:1.以安徽山水为背景,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灵秀之美;2.诗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个性,又有清新高远的境界;3.作品内涵丰富,既有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李白求师的故事

李白求师的故事

李白求师的故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李白的故事,希望你喜欢!李太白求师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

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

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

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

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

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

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20210906文化遗产零距离——牛渚矶和李白墓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20210906文化遗产零距离——牛渚矶和李白墓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20210906⽂化遗产零距离——⽜渚矶和李⽩墓
栏⽬介绍
 《跟着书本去旅⾏》是⼀档体验式⽂化教育节⽬。

节⽬以中⼩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
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万⾥路”,⾛近⽂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临其境受教育,触摸历
史、感知⽂化,让陈列在⼴阔⼤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点击如下⽬录在线观看
《跟着书本去旅⾏》 20210906 ⽂化遗产零距离——⽜渚矶和李⽩墓
本期节⽬主要内容:《夜泊⽜渚怀古》是诗仙李⽩来到安徽省马鞍⼭市的⽜渚江边写下的诗
篇。

那么⽜渚长什么样呢?诗中的谢将军是谁,和李⽩有什么关系?本期我们⼀起跟随书本旅
⾏团去寻找答案。

(《跟着书本去旅⾏》 20210906 ⽂化遗产零距离——⽜渚矶和李⽩墓)
桃源钓翁编辑。

名人在安徽作的诗

名人在安徽作的诗

名人在安徽作的诗
1、池州秋浦歌(三首·李白)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宣城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一作只有)3、泾县桃花潭(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芜湖唐诗:(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贵池杏花村(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黄山(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8、马鞍山是李白的最后生活之地、安葬之处。

诗仙去世四十年后,白居易路过马鞍山,写了一首纪念李白的诗作〈李白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李白在池州

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李白在池州

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李白在池州李白在池州——李白在皖南之五池州留下的李白的诗迹也很多。

大约公元753年(唐天宝十二年),也有说是唐天宝八年,也就是公元749年,李白漫游到池州,他到秋浦,登九华,游清溪,宿虾湖。

当地一直流传着李白“三上九华,五到秋浦”的说法。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古秋浦县也大致在现在贵池区这个位置。

秋浦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李白在这里写了组诗《秋浦歌》十七首,都是五言诗。

其中有一首,也就是第十四首,非常有名。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翻译成现代的白话,就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在夜幕里望过去,天地都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李白到秋浦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建功立业的理想方面,碰到了不少挫折,年龄也不小了,所以他的情绪并不很好。

比如他在《秋浦歌》第六首中,就表达过这样的心情。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连观看秋浦的秋色也要强打精神。

但李白的诗总有一种正面的、健康的精神贯穿其中。

既使在心境不佳的情况下,也能看到生命的的活力。

这首“炉火照天地”,正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农业文明、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十分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池州青阳的佛教胜地九华山,也和诗仙李白有关。

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也就是公元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的景象,最兴盛时期据说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

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还有五六十座。

唐天宝八年冬,也就是公元749年,李白第一次到青阳。

他和前来迎接他的诗友,也是青阳县令韦权舆一起,到一个叫石门高的深山古村里,邀上隐居在那个村里的,一位叫高霁的诗友,一同上九子山游赏、采风。

从石门高到九子山,很近,直线距离只有三四华里。

三人从桃花坞出发,沿着古沙岭古道,从九子山后山来到山上,途中在一痊姓夏候的乡士家中休息,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意与鉴赏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意与鉴赏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意与鉴赏《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这首诗大约是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

此年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

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原文:《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揽一作:览;明月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销愁一作:消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云,又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

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安徽的名人事迹,作文

安徽的名人事迹,作文

安徽的名人事迹,作文
今天,语文老师亲自布置了一个奇怪的作业,要我们写关于安徽名人的作文。

安徽?离我们很远,以前只有在电视里见到过。

我捏捏头,究竟该写谁呢?
忽然间,脑海里浮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位身穿白色长袍,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的老爷爷,他站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意气风发。

他是谁?哦,是李白!是的!李白是安徽人!他写了很多诗,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还有“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两句诗我都会背!
可是,李白是一个诗人,他肯定是在教室里,坐在老师身边,而不是站在山峰上呀!他也不可能是神仙吧?
再想想,教室里还有一个人,他也来自安徽,他个子不高,却很厉害,他叫华罗庚。

华罗庚会算数学,他肯定会讲故事,他的故事总是很奇妙,让人忍不住就想要听。

还有,他还发明了一种东西,叫“华罗庚法”,它可以让算数学变得更容易!
华罗庚的故事让我无限崇拜他,我想我也要努力学习数学,将来也要像华罗庚一样,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安徽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不仅有诗人,还有数学家,他们都很厉害,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以后要去安徽看看,去看看那些故事发生过的地方。

那里一定充满了奇妙和美好!。

李白写安徽的诗

李白写安徽的诗

李白写安徽的诗摘要:一、前言二、李白的简介三、李白在安徽创作的两首诗1.《庐山谣》2.《夜泊牛渚怀古》四、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及意义五、结语正文:一、前言李白,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安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省份,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玩。

李白曾多次游历安徽,并在此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本文将介绍李白在安徽创作的两首诗《庐山谣》和《夜泊牛渚怀古》。

二、李白的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高远著称,擅长山水田园、叙事抒怀等题材。

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李白在安徽创作的两首诗1.《庐山谣》庐山谣,是李白创作的一首描绘庐山美景的山水诗。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诗人通过对庐山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2.《夜泊牛渚怀古》夜泊牛渚怀古,是李白创作的一首描绘牛渚夜景的诗歌。

诗中写道:“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形象地描绘了牛渚的美丽景色。

诗人通过描绘美景,表达了对古人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四、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及意义《庐山谣》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当时因仕途失意而寄情山水。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庐山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夜泊牛渚怀古》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因被排挤出长安,开始了游历生涯。

这首诗是李白夜宿牛渚时,因景色优美而触发怀古之情所作。

五、结语李白在安徽创作的两首诗《庐山谣》和《夜泊牛渚怀古》都是他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

这两首诗既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历史的热爱。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李白为何终老于安徽当涂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李白为何终老于安徽当涂

李白为何终老于安徽当涂李白为何终老于安徽当涂安徽当涂县是历代文人墨客揽胜抒怀的绝佳之地,唐代诗仙李白一生浪迹天涯,独恋当涂,晚年定居、终老长眠于斯地。

李白选择马鞍山当涂作为终老之地可能有以下几个理由:第一,李白一直视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为知音.他曾多次登临青山谢公故宅去凭吊,也希望能与谢朓永远相伴。

第二,李白终生创作的诗文四处散失,难以计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要把诗文托付给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的族叔李阳冰.李阳冰时任当涂县令,李白乘船从南京来到当涂后,李阳冰将他安顿在采石翠螺山下,为他盖了草堂。

李白将自己漂泊在山东的儿子伯禽接了过来。

此时,李阳冰正“临当挂冠”,即将离任,在交接期间,李阳冰对李白精心照顾.李白病重卧床时,他请来李阳冰,把所有诗文托付给他,请他编集作序。

正是李阳冰后来编纂的《草堂集》,使李白这位“千载独步,唯公一人”的诗人大放光彩。

第三,迷恋当涂的山山水水。

李白在马鞍山地区的游踪遗迹达30多处,他先后七次来当涂。

他一次次或泛舟当涂溪、丹阳湖;或登临天门山、采石矶、灵虚山或观览谢公祠、桓公井,对当涂风景名胜反复吟咏赞颂。

留下五十多篇诗文,其中《夜泊牛渚怀古》、《望天门山》、《横江词》等成为千古绝唱,世代传颂。

李白死后,初葬当涂龙山。

公元817年,宣歙池等州观察史范传正找到李白的两个孙女,孙女转告了李白的遗愿是“志在青山”。

范传正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迁至青山,完成了李白的嘱托,使李白终于与谢朓结为“异代芳邻”。

当这两位诗坛巨匠结缘青山,这座山自然就成为后代诗人的圣地。

(《扬子晚报》8.11 苏勇等)安徽当涂县是历代文人墨客揽胜抒怀的绝佳之地,唐代诗仙李白一生浪迹天涯,独恋当涂,晚年定居、终老长眠于斯地。

李白选择马鞍山当涂作为终老之地可能有以下几个理由:第一,李白一直视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为知音。

他曾多次登临青山谢公故宅去凭吊,也希望能与谢朓永远相伴。

历史解密李白是被酒淹死的吗 李白墓地在何处?

历史解密李白是被酒淹死的吗 李白墓地在何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白是被酒淹死的吗李白墓地在何处?
导语:李白之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年),他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
李白之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年),他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

也有说是单纯的喝酒猝死(见《旧唐书》)。

也有说是醉酒入江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李白墓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青山西麓的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西,位置东经118。

30‘52”,北纬31。

29’35.4”,墓葬海拔12.8米。

墓葬附近地貌为江南丘陵,东高西低,东面为当涂县海拔372米的第二高峰青山主峰,李白墓处于青山西麓陇地上,坐北朝南。

2006年05月25日,李白墓作为唐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李白衣冠墓,位于四川江油青莲镇的“名贤祠”内,李白的衣冠墓是清代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何恺堂县令兴建的。

唐代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在安徽当涂逝世,葬于当地龙山,后来,李白的孙女要求李白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将李白墓迁葬于谢家青阳之阳。

据县志载“太白故有墓,墓并不在蜀,而彰明人曰,此故其桑梓地也……于是相议为衣冠墓,具章服如唐制,敛以诗集,筑子仙人旧馆之
生活常识分享。

李白在安徽的故事

李白在安徽的故事

李白在安徽‎前言:李白一‎生来往游历安‎徽的次数最多‎,中间几次寓‎居于此,并于‎此走到人生的‎终点。

李白在‎安徽写作的诗‎文最多,留下‎的遗迹和后人‎建造的纪念景‎点也最多。

李‎白为安徽奉献‎了一份丰厚的‎价值无比的文‎化遗产,对今‎天安徽的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发挥着特别‎重大的作用。

‎对这份遗产安‎徽各地各界都‎进行了深入的‎开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诗‎歌遗产价‎值效益‎一.李白的足‎迹李白一生‎漫游天下,漂‎流四方,其足‎迹几遍大半个‎中国,其中安‎徽的山山水水‎也印满了诗人‎漫游的屐痕。

‎根据《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初步统计,李‎白游历安徽多‎达十余次。

从‎时间上看,自‎诗人二十几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初经安徽‎,到晚年六十‎多岁流寓当涂‎而仙逝,跨越‎了人生大半;‎从地域范围上‎看,其活动地‎点则集中在安‎徽的南半部分‎诗人先后到过‎唐时皖北的亳‎州,皖中的和‎州、庐州,皖‎西的舒州,皖‎南的宣州和歙‎州等地,涉及‎安徽的全境。

‎仅于李白诗‎文所见的就有‎五六十处之多‎,如天门山、‎采石矶、敬亭‎山、陵阳山、‎黄山、响山、‎青山(谢公山‎)、大楼山、‎江祖山、九子‎山(九华山)‎、五松山、铜‎官山、横江浦‎、琴溪、宛溪‎、鰕湖、清溪‎、秋浦河、白‎苛陂、泾溪、‎桃花潭、落星‎潭、谢朓楼、‎谢公亭、双桥‎、姑熟亭、灵‎源寺、隐静寺‎、水西寺、化‎城寺等等。

‎二、李白的‎创作李白在‎安徽期间,肆‎志游遨、广泛‎交往,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有诗一百四十‎余首、文约十‎篇,约占现存‎作品总数的七‎分之一在网上‎查询到这些数‎字开列如下:‎当涂诗48首‎、文5篇,宣‎城诗39首、‎文4篇,泾县‎诗18首(其‎中2首应属太‎平、1首应属‎石台),南陵‎14首(其中‎8首属铜陵)‎,秋浦(贵池‎)41首,青‎阳3首(2首‎属九华山),‎宿松4首,太‎湖2首(司空‎山,应属岳西‎),庐江郡(‎合肥)6首,‎寿春1首,砀‎山1首,江上‎作5首。

李白与汪伦的故事

李白与汪伦的故事

李白与汪伦的故事李白与汪伦的故事大家知道吗?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李白与汪伦的故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相传在唐朝安徽的泾州,有一个叫汪伦的人,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钱财,慷慨解囊。

当时,李白在诗坛名扬远航,汪伦很是佩服,希望能与李白结为朋友。

可是,泾州名不见转,自己也只是一个小辈,要怎么才能请到李白呢?有一次,汪伦得到李白大师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决定写一封邀请函:“先生,您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素爱喝酒,又听有如此美景,欣然应允,一见到汪伦,就拉着他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笑了笑,说:“‘十里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但方圆十里没有一朵桃花;而‘万家’是我们这儿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说:“佩服,佩服!”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了李白名马八匹、丝绸十捆。

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正要离岸时,听见了岸上有人在踏歌。

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附近的村民一起用脚打着节奏,口中吟诵一首首诗曲。

李白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写下了动人的送别诗“《赠汪伦》”。

李白与汪伦的泛泛之交——用故事解释上一篇博文中为何说李白的《赠汪伦》诗不如龚自珍的那首赠友人的真诚而率性在上一篇博文中我提到:“龚自珍有首赠好友的诗,写得非常好,我觉得比李白的《赠汪伦》的感情要真诚而率性。

” 1 有位网友评论说:“朋友,与赠汪沦诗相比差远了。

李白的送别诗总是浅言里面见深情,自古无人可及.无论是送孟浩然也好赠汪沦也好.你读读就知道,李白的诗是小学生都能自己读懂而各大诗人千古盛赞的.就算最后的一句送我情如岭上云.尤要三思而知其义.怎么会比李白的要真诚而率性?”首先,谢谢这位网友的点评。

我所说的“真诚而率性”指的是龚自珍对他的这个朋友的情谊。

李白的赠汪伦诗,从文学角度和通俗程度和影响及高度都是最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与安徽
据有关史料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先后5次来到安徽,并在这里创作了200余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一、初游安徽喜接诏书
李白祖籍陇西,5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彰明县的青莲乡。

为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李白一生几乎游历了半个中国,并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春末,42岁的李白由东鲁南下,移居于安徽南陵县。

在这里,他接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兴奋异常。

在与儿女告别后,李白写下激情洋溢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诗。

此诗一开始就描写了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反映出李白接招后兴高采烈的心情,这样的情绪很快又感染了家人,以至于“儿女嬉笑牵人衣”。

李白在诗中将那些目光短浅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将自己比作朱买臣,认为西去长安便可青云直上了。

这年秋,李白怀着报国的热忱进京了。

起初,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他受到了唐玄宗的接见,并得到了隆重的礼遇。

李白曾利用与唐玄宗接近的机会,向其陈述过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主张。

但遗憾的是,唐玄宗器重李白,目的是要李白为自己写诗作词,供其享乐。

当唐玄宗觉得李白不满足于当自己的御用文人时,便渐渐疏远了他,这使李白相当苦闷,即而发出了“行路难”的感叹。

二、再游安徽壮志未酬
唐天宝三年,李白愤然上疏请归,再一次走上了漫游的路程。

3年后,李白返回安徽,时年47岁。

这年春天,李白溯江而上,游历
了当涂县(今属马鞍山市)。

他十分喜爱这里的山光水色,尤其是天门山。

这期间,他在许多诗篇中都对天门山赞颂不已,尤以《望天门山》最为脍炙人口。

天门山是位于当涂县西南的东梁山与巢湖市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石状巉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江南通志》),形势非常险要,“天门”由此而得名。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以“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描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描写出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力。

接着,李白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句诗,将“望天门山”的落脚点放在了由“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上。

这首诗不仅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所见到的风景,而且使原本静止不动的天门山拥有了动态的美感。

三、三游安徽纵情山水
唐天宝十二年秋,53岁的李白再次来到安徽。

在途经砀山县时,因砀山县令与其相识,李白曾在此小住,并与砀山县令同游了当地的名胜——宴喜台。

这年秋天,李白由砀山来到皖南。

从这时起直到“安史之乱”,李白几乎一直居住在皖南度。

风光秀丽的皖南山水给李白以丰富的创作灵感,他也在游历的同时,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作。

李白在游历铜陵的五松山时,曾借宿在一位姓荀的农妇家,受到了主人热诚的款待。

他后来写下《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的诗句表明,尽管性格高傲的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但对一位普通的农妇,他却显得十分谦恭和真诚。

在皖南的名山中,李白非常喜爱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今天宣城市的西北郊。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就是李白在游览敬亭山后而作的。

诗人凝视着山,而山也似乎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让李白很是动情,也许这世界上只有敬亭山还能“读”懂李白吧?
李白曾经应汪伦的邀请,来桃花潭游玩,并写出了著名的《赠汪伦》一诗。

汪伦是位隐士,重交游,他的家离桃花潭不远。

汪伦修书给李白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而至,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指十里外的桃花渡;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西有个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

”李白听罢,大笑不已。

李白受到了汪伦和桃花潭村民的盛情款待,临别时,汪伦和村民们“踏歌”送他到了渡口。

依依不舍的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赠汪伦》一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因为这首诗,后来的人们遂在渡口建了一座“踏歌岸阁”,以兹纪念。

在新安江的支流——练江,还流传着李白寻访隐士许宣平的故事。

据《徽州府志》和《歙县县志》记载,新安郡歙县人许宣平曾隐居在徽城南面城阳山的坡云岭,结茅庵以居,行踪无定。

他曾在居住的庵壁上写了一首诗:“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人歌陇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李白看到这首诗后惊叹道:“此仙诗也!”由于对这位奇异的人物很感兴趣,李白到了黄山后,便到新安江一带寻访许宣平。

据说有一天李白来到练江岸边待渡,见一老翁站在船上,便问老翁:“许宣平住在何处?”老翁指着船篙说:“门前一竿竹,便是许公家。

”说罢飘然
而去。

后来李白才得知这位老翁正是许宣平,他为自己失之交臂而懊悔不已。

四、四游安徽躲避战乱
唐天宝十四年底,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

不到一年,长安城即被安禄山攻占。

唐玄宗仓皇出逃,到蜀中避难。

这场动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次年秋天,李白由宣城前往庐山避乱。

不久,唐玄宗十六子永王李璘以“平乱”为号召,在湖北江陵起兵,请李白做其幕僚。

踌躇满志的李白决心为国效劳,没想到唐肃宗李亨却下诏要讨伐永王。

不久,李璘兵败丹阳被杀。

李白从乱军中逃出,幸免于死。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2月,57岁的李白自丹阳逃至安徽太湖县避难。

李白扶佐永王,本出于一片爱国之心,不料却被卷入了一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旋涡。

李白到太湖县司空山不久,便被投入浔阳狱中,后流放至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拖着病躯,抛妻别子,踏上了流放之途。

次年春天,他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遂重获自由。

五、五游安徽驾鹤西去
李白第五次来到安徽,是在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此时他已61岁了。

在流放遇赦后,李白掉头东归,回到了皖南,投靠了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并定居在当涂县的采石叽。

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写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首诗——《临终歌》。

这首诗中“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这两句,概括了李白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努力和得来的遗憾。

李白死后,原葬于当涂县的龙山,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1月,他生前好友范伦的儿子范传正,将李白墓迁往青山,与李白生前所崇拜的南齐诗人谢朓故宅为邻,实现了他“悦谢家青山”的遗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