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 练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是针对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练习。
本单元主要围绕“鸡兔同笼”这一经典的问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2.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足够的鸡兔玩具或图片,用于实物展示。
2.教师准备足够的白板、彩色粉笔等辅助教学工具。
3.复习“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思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鸡兔玩具或图片引入“鸡兔同笼”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鸡兔同笼”问题的问题情境和解题思路。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通过列方程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4.练习:让学生尝试解决几个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
5.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解题方法和思考过程。
第二课时1.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引入更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
2.拓展: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鸡兔同笼”问题。
3.分组探究: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新问题。
4.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解题思路和心得体会。
五、教学延伸1.分组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比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实地调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探究真实场景下的“鸡兔同笼”问题。
3.制作游戏:让学生设计和制作“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游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指定的“鸡兔同笼”问题练习。
2.思考如何将“鸡兔同笼”问题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3.阅读相关的数学故事和趣味解题小说,拓展数学思维。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组探究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案(含单元测试)
龙泉三小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龙泉三小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龙泉三小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检测试卷一、填空。
(36分)1、解答“在同一笼子里有鸡和兔共36只,它们一共有96只脚,笼子里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这道题时,按下面各种解法:(1)假设36只动物全是兔子,一共就有()只脚,比实际有96只多了()只。
多出的脚是因为每一只鸡多算了()只脚,这样就知道共有鸡()只,从而知道兔子有()只。
(2)假设这36只动物全是鸡,一共就有()只脚,比实际的96只少了()只。
这是因为每一只兔子被少算了()只脚,这样就知道了有兔子()只,从而知道了鸡有()只。
2、有龟和鹤共8只,有22只脚,鹤()只,龟()只。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1、全班有54人去划船,共租了11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
已知小船限乘4人,大船限乘6人,大船租了()条。
A、5B、6C、72、妈妈去文化用品商店给佳佳买了笔记本和作文本共9本,笔记本每本0.3元,作文每本0.8元,一共用了4.7元,笔记本买了()本。
A、5B、4C、33、袋子里装有5分和2分的硬币若干枚,从中任意取出10枚,正好是3角2分,取出的钱中,5分硬币有()枚。
A、2B、3C、4三、解决问题。
(40分)1、有鸡、兔同居一笼,已知鸡头和兔头共35个,鸡脚与兔脚共94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10分)2、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共27张,合计99元,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10分)3、全班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5人,小船每只坐3人,每只船上都坐满了人,则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10分)4、小霞花了4元钱买贺年卡片和明信片共14张,贺年卡每张0.35元,明信片每张0.25元。
问贺年卡片和明信片各买了多少张?(10分)。
2015年最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九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课题:平均数(1)教学内容:教材90页例1.教学目标: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手拿8支铅笔,并指名四位同学起立。
请大家帮忙想一想,要怎样分?学生发表意见后顺势导入课题,板书:平均数(1)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中的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图。
提问: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他们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吗?想一想: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是什么意思?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4+12+11+15)÷4=52÷4=133.教师小结;13就是4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每人收集了13 个。
要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可以先求出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再把总数平均分成4份。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想一想:为什么会是平均分成4份呢?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92页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它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教材首先通过富有情趣的古代课堂,生动地引出“鸡兔同笼”问题,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经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的多样化。
单元导语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中,猜测是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列表法有助于通过有序思考找到问题答案,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且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足够的时间探究、讨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教学设计第1课时鸡兔同笼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03~105的例1和“做一做”。
内容简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
例1是在古代趣题的基础上呈现了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
在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呈现了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和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1.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主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采用情境导入、巧设疑问、引导探究等教法。
2.本课以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为主要学习方法。
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承前启后链复习:回顾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一起看看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1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
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元,右边一家则是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为什么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4)“米= 米=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
(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与的大小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完整教案
议
1、通过几种方法的解决问题的尝试;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2、优选出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找出规律。
教学重难点
1、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当假设法与实际发生矛盾时如何调整。
3、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掌握用假设法解决类似鸡兔同笼的一些实际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完整教案
第九单元主题
鸡兔同笼
备课组长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霞
教学内容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关变式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用假设法和列表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也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人巧妙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用代数方法解题。
编
教学时间
鸡兔同笼…………………………………………………………2 课时
教学课题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及古人的智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使学生至少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提高升华
1、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师:你见过谁把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吗?那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还在一直研究这个问题呢?
师:不仅我们在研究;日本人也在研究。(PPT出示:龟鹤同游;数头40;数脚112。龟鹤各几只?)
师:“龟鹤同游”与“鸡兔同笼”有什么关系吗?
师:你能解决一下日本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_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1 教学目的:1、知道小数点位置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根据这一变化规律,比拟纯熟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拟、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点位置挪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教法学法: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生成问题激兴导入1、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局部内容吗?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根据学生答复板书:向哪移?变化?)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明晰,学习目的更明确。
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
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考虑,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挪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究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究”的冲动。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0.009米=(9)毫米①0.09米=(90)毫米②0.9米=(900)毫米③ 9米=(9000)毫米④1、推导右移规律。
引导学生借助整数局部,从上往下观察(1)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小数点向右挪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三角形》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点,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点。
2.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三角形的分类依据。
2.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学具。
2.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三角形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物品,如红领巾、自行车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共同的特点。
2.学生回答:它们都是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1.三角形的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形状,发现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2)学生举例说明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三角形的分类(1)教师出示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分类依据。
3.三角形的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学生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三角形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共同解决。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物品,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和分类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在课堂拓展环节,个别学生对于实际问题解决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理解与应用:教师活动: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三角支架和一个四边形框架,让学生分别尝试推动,并提问:“你们发现什么现象?”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三角形支架更稳定,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备课方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备课方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 ,它通过“鸡兔同笼〞这个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 ,让学生在猜测、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本单元的内容与其他单元的内容相比 ,思维难度较大。
在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中 ,重点放在“假设法〞和“列表法〞的教学上 ,因为“猜测法〞和“列表法〞具有局限性 ,而“假设法〞和“列表法〞却具有普遍运用的价值。
因为“假设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所以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 ,不强求一定要用某一种方法。
让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优越性 ,为以后学习类似的应用题作铺垫。
备内容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课时)“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应用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
2.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3.能运用类比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1.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2.经历运用“猜测法〞“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过程。
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备重难点
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难点
构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第九单元导学案
自评合作学习____ 自评发言积不积极____
备注
(教师复备、课后反思栏;学生作笔记)
备注
(教师复备、课后反思栏;学生作笔记)
_四__年级_数学执笔:审核: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学生姓名:学习小组:
课题:第九单元第2课时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课型:习题课
【学习目标】
4、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5、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拓展提升:
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达标测评】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1-6题。
【自主反思】
评价(可打A、B、C)
自评完成速度____自评书写质量____
自评合作学习____ 自评发言积不积极____
注意事项:假设都是鸡,先求出来的是兔;
假设都是兔,先求出来的是鸡。
■拓展提升:
.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达标测评】
盒子里有大、小两种钢珠共30个,一共重266克,已知大钢珠每个重11克,小钢珠每个重7克。盒子里大、小钢珠各有多少个?
【自主反思】
评价(可打A、B、C)
■合作探究: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112条。龟、鹤各有多少只?
假设都是鹤,总腿数是( )条,比实际的总腿数少( )条,因为每只鹤比龟少( )条腿,所以龟有( )只,鹤有( )只。
▇归纳强化:思路一:假设8只都是鸡。
思路二:假设8只都是兔。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课题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125页1、2;练习二十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名数改写……)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教学重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教学过程】一、归纳整理将第四单元的概念画出,让学生归纳在练习本上。
P51、P52、P61、P73的概念二、复习巩固1、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小数点()是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左边第二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3)小数一定比1小吗()举例(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二位小数有()个(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8)0.4里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2、小数性质复习概念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
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练习:(1)0.6里面有()个0.01 (2)0.61里面有()个0.01 (3)3.61里面有()个0.01 (4)0.061里面有()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23/1000改写成小数()34/10000改写成小数();3/1000改写成小数()0.25写成分数();0.312写成分数()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是鸡而先求出的就是兔子,如果假设的是兔子那先求出的是鸡,两者相反。
* 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26÷2=13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
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3、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13-8=5,就是兔子的只数。
三、巩固练习
1、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2、课本105页“做一做”的1、2题。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后小知识
----------------------------------------------------------------------------------------------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5、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8、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
──巴斯德
9、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0、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高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2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2篇PEP fourth grade volume 2 mathematics unit 9 general review teaching plan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2篇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2、篇章2: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篇章1: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一、小数二、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三、空间和图形四、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训练重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训练难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总课时:7课时分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1课时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1课时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课时三角形…2课时位置与方向…1课时统计…1课时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第9单元第2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第9单元第2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本课时为第9单元的练习课,旨在巩固和深化学生在前几个课时中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学会简便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教学难点: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简便运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3.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维方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练习题、黑板、粉笔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几个课时所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4. 练习环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简便运算方法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便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6. 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第9单元第2课时练习课2. 教学内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3. 教学目标:巩固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学会简便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 教学难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简便运算方法的灵活运用,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维方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第9单元第1课时 鸡兔同笼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第9单元第1课时鸡兔同笼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草稿纸、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谁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1. 让学生自主探究鸡兔同笼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解题方法。
三、讲解1. 讲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四、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五、总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
2. 强调鸡兔同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1. 鸡兔同笼问题的定义和背景。
2.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在鸡兔同笼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2. 思考: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例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例文教学进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挑选,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挑选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进程中得到体现。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例文1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挑选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出现了常见的两种运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运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运算。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在研究的进程中,将运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遭到数学源于生活。
在探究的进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
对于情境中触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养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说明。
当学生知道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换。
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学校及学生状态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爱好。
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进程需要注意面向全部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四、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众说纷纭:“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师: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杰出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取冠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完整教案
数学第九单元集体备课设计3、聚焦困惑,突破难点。
师:明明假设的是鸡,怎么求出来的却是兔呢?三、历史激趣1、ppt出示古人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公式。
(1)脚数÷2-头数=兔数,头数-兔数=鸡数;(2)(脚数-头数×2)÷2=兔数,头数-兔数=鸡数。
(逐一出示)师:上面提到的都是我们现代人的解法,我们的老祖宗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2、学生用古人的方法验证。
3、分析理解。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么想吗?(体会古人的奇思妙想。
)(假设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而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而每只“鸡”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1,每只“兔”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2。
由此可知,有一只“双脚兔”,脚的数量就会比头的数量多1。
所以,“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的数量与他们的头的数量之差,就是兔子的只数。
)四、提高升华1、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师:你见过谁把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吗?那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还在一直研究这个问题呢?师:不仅我们在研究,日本人也在研究。
(PPT出示:龟鹤同游,数头40,数脚112。
龟鹤各几只?)师:“龟鹤同游”与“鸡兔同笼”有什么关系吗?师:你能解决一下日本的“鸡兔同笼问题”吗?2、解决的“储蓄罐”问题。
师:现在我们可以解决的“储蓄罐”问题吗?(PPT出示原题)预设:部分学生可能用古人的方法,结果发现不灵了。
通过比较,得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重心上移:建构一般性的“数学模型”。
师: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一下,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独特的魅力?4、教师总结、归纳,完善板书。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鸡兔同笼-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鸡兔同笼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列表法、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2. 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 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4. 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列表法、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1)引导学生理解列表法的原理,明确列表法的基本步骤。
(2)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法解决。
(3)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鸡兔同笼问题的列表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 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1)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原理,明确假设法的基本步骤。
(2)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
(3)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鸡兔同笼问题的假设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4. 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1)引导学生理解方程法的原理,明确方程法的基本步骤。
(2)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法解决。
(3)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鸡兔同笼问题的方程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学生完成课后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
2. 学生能掌握列表法、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能灵活运用。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完整教案
议
1、通过几种方法的解决问题的尝试,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2、优选出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找出规律。
教学重难点
1、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当假设法与实际发生矛盾时如何调整。
3、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掌握用假设法解决类似鸡兔同笼的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各自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加以点拨。
(注意:列表法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有序猜想,还要能从表格中数据变化发现规律。假设法则要结合画图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理解。方程法要重点落在等量关系式上。)
3、聚焦困惑,突破难点。
师:明明假设的是鸡,怎么求出来的却是兔呢?
三、历史激趣
1、ppt出示古人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公式。
2、解决的“储蓄罐”问题。
师:现在我们可以解决的“储蓄罐”问题吗?(PPT出示原题)
预设:部分学生可能用古人的方法,结果发现不灵了。
通过比较,得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重心上移:建构一般性的“数学模型”。
师: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一下,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4、教师总结、归纳,完善板书。
板书
设计
鸡兔同笼
理解题意。
师:看来这么大的数据,同学们尝试猜测有一定的难度,那我们把它化难为易,从简单入手找出规律,再来尝试猜测解决这个问题。
4、PPT出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2足。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二、构建新知
1、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收集几种有代表性的解法)
预设:列表法:(表略);画图法:(图略);假设法:(略);方程法:(略)
教学时间
鸡兔同笼…………………………………………………………2 课时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第2课:练习课
4.
一共210元。
今天要为学校买篮 球和排球共6个。
篮球和排球各买了几个?
假设全买篮球,42×6=252(元) 252-210=42(元) 排球:42÷(42-28)=3(个) 篮球:6-3=3(个) 答:篮球和排球各买了3个。
5. 答对一题加10 分,答错一题 扣6分。
(1)3号选手共抢答8题,最后得分64分。 她答对了几题?
假设全答对,8×10=80(分) 80-64=16(分) 答错题数:16÷(10+6)=1(题) 答对题数:8-1=7(题) 答:她答对了7题。
5. 答对一题加10 分,答错一题 扣6分。
(2)1号选手共抢答10题,最后得分36分。 他答错了几题?
假设全答对,10×10=100(分) 100-36=64(分) 答错题数:64÷(10+6)=4(题) 答:他答错了4题。
假设都是男生栽树
女生:(12×3-32)÷(3-2)=4(人) 男生: 12-4=8(人) 答:男生有8人,女生有4人。
二、加强练习,巩固新知
1.
盒 子 里 有 大 、 小 两 种 钢 珠 共 30
颗 , 共 重 266g 。 已 知 大盒中大、
小钢珠各有多少颗?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假设全是大钢珠,30×11=330(克) 330-266=64(克) 小钢珠:64÷(11-7)=16(颗) 大钢珠:30-16=14(颗) 答:盒中的大钢珠14颗,小钢珠16颗。
2.篮球比赛中,3分线外投中一球记3分,3分线 内投中一球记2分。在一场比赛中张鹏总共得 了21分。张鹏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几个3分球? (张鹏没有罚球。)
我投了15个球,进了9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课(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105“做一做”,P106~107“练习二十四”第1、3、4、5、6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建立模型
1.基础练习。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大家知道吗?日本的“龟鹤算”问题就是从我国的“鸡兔同笼”问题演变而来的,你们会做吗?
(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105“做一做”第1、2题。
(2)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第1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第2题可能有部分学生找不到与“鸡兔同笼”问题的联系,要注意引导。
2.引导学生加深对“鸡兔同笼”数量关系的理解。
师:“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已知鸡和兔的总数和它们的脚的总数,要分别计算鸡和兔各有几只。
预设2:可以用列表法、假设法来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归纳得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有多种解法。
当数目比较小时,用列表法比较好;数目比较大时,用假设法比较好。
师: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和“鸡兔同笼”问题相似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二、加强练习,巩固新知
1.加深对“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练习二十四”第1题。
(1)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与前面研究的“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师:什么相当于“鸡”?什么相当于“兔”?什么又相当于“总只数”和“总脚数”?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分享。
【学情预设】一般学生不容易找准实际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之间的联系,在教师引导理解之后,学生能独立完成。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首先,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问题,在集体订正中修正自己的解法。
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感悟“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科书P106“练习二十四”第3题。
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与解决问题无关的信息,“我投了15个球”。
②学生独立完成。
(2)教科书P106~107“练习二十四”第4、6题。
①师:观察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该怎么解答。
②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它们是购物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预设2: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总个数相当于动物的总只数,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奖金额相当于每种动物的脚的只数,奖金总额相当于两种动物的脚的总只数。
预设3:篮球和排球的总个数相当于动物的总只数,篮球和排球的单价相当于每种动物的脚的只数,总价相当于两种动物的脚的总只数。
(3)教科书P107“练习二十四”第5题。
①师:这道题是知识抢答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大家独立做一做。
②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享。
【学情预设】本题是一个变式题,学生独立解答有一定的难度,错误率应该比较高。
要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正确理解和分析“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分”这一条件。
针对学生犯的不同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指正,在更正的过程中理解题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第1题重在引导学生加深对“鸡兔同笼”数量关系的理解。
第3、4、6题的信息呈现方式灵活多变,注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5题重在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环节借助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巩固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拓宽视野
教科书P107“练习二十四”思考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灵活解决“百僧百馍”问题,如从题中信息可知“4个馒头正好分给1个大和尚和3个小和尚”。
所以我们可以把100个馒头每4个分为一组,一共可以分成100÷4=25(组)。
100个和尚也正好分成这样的25组,每组中有1个大和尚和3个小和尚,这样就可知大和尚有25个,小和尚有75个。
【设计意图】本题是另一个古代数学趣题“百僧百馍”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灵活求解,不仅增加了解决问题的趣味性,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练习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新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而且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做练习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耐心地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