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及发展详解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及发展详解


所谓“描绘”,是指以富有真实感的图象来表达 词义。这是就方法而言。 L· R· 帕默尔《语言学概论》:“汉字实际上是一种 程式化了的,简化了的图画系统。” 所谓“事物”,这是就对象而言,事物可照着 画其轮廓或特征,可见它一般都是有形可象的具体 名词。
眉 文字分析要点:



1.指出造字法(六书); 2.指出形体构造;
大汶口文化(山东莒县,距今4500-5000年) 陶器符号:
(一)古文字
1.甲骨文(商朝,距今3300年左右,1899年在河 南安阳小屯村发现) 又称“卜辞”。










2.金文(周朝,距今3000年左右)又称“钟鼎文”



3.六国古文(春秋战国时期) 4.大篆(战国时期秦国)又称“籀文” 5.小篆(秦朝)
清代小学家戴震将“六书”归为“四体二用”。他说: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 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即认为前四者是造字法,后 二者是用字法。被后世学者广泛接受。
《周礼· 地官· 保氏》:保氏教国子“以六艺: 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
班固 周礼·保氏注 郑众 周礼·保氏注
3.指出本义。
古文字 形

造字法 形体构造
象形 象形
象形
本义
酉 行

象酒坛之形 酒坛 象道路之形 路
象头之形 头
2.指事 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用纯粹符号成字 在象形字上加符号成字




朱 亦 腋
本:木下曰本。从木,-在其下。徐锴曰: “-记其处也,本、末、朱同义。”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一)(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查检字音和字义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式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音序法)⑴汉字拼音。

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⑵注意字母。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按照注意字母的顺序排列。

⑶平上去入、一百零六韵。

在古代,也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平水韵)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这就是所谓的部首检字法,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例如,“口”部是三画,排在“木”部(四画)之前;同在“口”部,“吹”字四画(部首笔画不算),排在“味”字五画之前。

第一部用部首检字法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3、按号码排列(注意繁简字变换)流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用0至9是个号码来代表。

四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每字得四码P654、按义编排《尔雅》十九篇即按义编排。

如“兄”,“弟”在“宗族”中查。

“间”(秦汉以前没有此字),jiān、jiàn、xián•《新华字典》目前最常见的字典。

它收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一万个以上。

⑴適當的收了一些古書中的常用字⑵在有些字的义项中也收了一些古代的用法⑶还收了少数古汉语中特有的双音词(又称复音词)•《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记录普通话语汇的中型词典。

它对所收的一万多单字,注音比较准确,释义比较情当,并收了一些古字古义,对初学古汉语的读者,是很有帮助的。

•《古汉语常用字典》收字3700多个,2000多个双音词,按汉语拼音排序,收的是常用字,注意词义的辨析。

•《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其收字四万七千多个(47035)。

这本字典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214个部首。

这些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标分的十二集中,没记又分为上、中、下三卷。

古代汉语(郭锡良)复习提纲讲义1

古代汉语(郭锡良)复习提纲讲义1




2、《经传释词》(同上) 3、《词诠》(同上) 4、《古书虚字集释》(同上) 5、《诗词曲语词汇释》(同上)

2、《经传释词子书为辅。全书按古声 母发音部位排列,共10卷。体例严密,引 证广博,解说详备。借助同音假借的原理 说明虚词的意义。对语法研究很有启发。 分类不科学,收字太少。


9、亦声(名词解释,还要注意教材中的例 字) 汉字中合体字的义符兼有声符的作用, 这个音义相兼的部分叫作亦声。例如:坪, 地平也。从土从平,平亦声。



B、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 1、六种常见结构形式(熟悉并能举例) 左形右声 右形左声 上形下声 上声下形 内声外形 内形外声



5、《诗词曲语词汇释》(同上) 近代人张相著。主要收录唐宋元明时期的诗 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词语。共收录单字、词语537项。 基本体例为:每条按照先诗后词再曲的顺序,采 用诗词曲自证或互证的方法。引证相当丰富,推 考缜密。但是,有语词失收、溯源失考等问题。 划地:怎的、只是;倒断:了断;坐来:本来; 脱空:故弄玄虚;吩咐:交付;左右:总之;赤 紧:当真;使数:奴仆。 情受、年时、来、闪、折、夜来、攲
3、古代汉语: 五四以前,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叫作 古代汉语。 4、小学: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二、古代汉语常识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辞书是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字典是主要用来解 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工具书,词典是主要用来解释词语 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 词典与辞典:词、辞在表达言词、文词时意义相通, 但在古代,“词”可以用来指“语助”(虚词),如《经 传释词》、《词诠》;“辞”的指称范围比“词”大,一 般来说,以收录语文词汇为主的语文词典多称为“词典”, 而以收录术语、专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被称为辞典。

古代汉语(2)

古代汉语(2)

古代汉语(上)(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一般把“五四”以前的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称之为“古代汉语” 。

汉语的这种古代书面语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的作品。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2.汉语的分期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1.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

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

2.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语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语言入手。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课程,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分析研究,使学习者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

古代汉语常识(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1、按音序排列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按一百零六韵排列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2、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按照部首和笔画编排,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

部首,就是每一部为首的字或偏旁。

字典辞书编撰时为了检字方便,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部,而把这个共有的相同偏旁作为每一部的标志,即部首。

第二、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

《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

06 汉字的结构 古代汉语课件

06 汉字的结构  古代汉语课件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整体象形字


鹿









整体象形字












局部象形字

衬托象形字











变体象形字和省体象形字
变体象形:将某一独体象形字的某些部分略加改变而构成新字。 如:


省体象形:将某一独体象形字的一部分省去而成为新字。
片 爿(pán)

2、指事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纯体指事字


爻凸

加体指事字





3、会意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表达一个新的意义造字。
组 同体会意字




字 异体会意字


鬥膻





组 同体会意字 并
色。” 对许慎假借例字的分析:
假借是不是造字法:
造 创造新面目的汉字书写形体

为有声的词制定记录的符号
不是造字法 是造字法
7、“六书”理论的评价
①“六书”理论的重要意义 ②“六书”理论的局限性
“六书”的阐释有些地方 含混不清。
“六书”中各种造字法的 界限不够明晰。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古代汉语课属于语言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

主要任务:古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常识和语法精要,具有阅读古代作品文献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三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古汉语概要主要讲述古汉语文言文与古白话两个支流极其特点,文言文与古白话的历史地位及研究的全局性,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对象,本课程的性质和学习方法。

第二部分古汉语知识(一)文字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三种方法(检字法):2、三种汉字排列法的利弊:3、几部常见字典、辞书的作用:(1)《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常用来检查字音和字义(2)《辞源》《辞海》常用来查检词语典故(3)《诗词曲语辞汇释》常用来查检特殊词语要求:1、掌握汉字的三种检字法;了解上述几部字典、辞书的作用2、通过查检练习,熟悉这些字典、辞书的体例和查检方法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4、六书与汉字的形体结构5、四种字法简释6、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7、汉字的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体字要求:1、了解“六书”的名称、定义和例字2、明白分析汉字结构的目的3、了解形声字的结构形式,能分析字的部首4、能分清异体字,认识繁体字(二)词汇一)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异同三种的情况:2、古今词义的差异3、怎样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要求:1、弄清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2、能辨析古今词义范围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以及感情色彩的褒贬和轻重3、不要把有些相连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双音词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要求:了解什么是本义和引申义,懂得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以及引申的基本方法三)实词的用法1、词类的活用(1)名、形、数词用作一般动词(2)动、形词的名词化(3)使动用法(4)意动用法(5)名词用如动词(6)名词用作状语2、鉴别词类活用的方法3、代词的分类及用法4、数量词的用法要求:懂得什么是词类活用,掌握上述各种类型的实词,及词性活用的方法,并能准确翻译。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授课单位:文学院授课教师:柯**目录课程说明绪论第一章怎样查字典辞书第二章汉字的结构和发展第三章古今词义的异同第四章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第五章词类活用问题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第七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第八章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第九章副词第十章代词第十一章介词、连词第十二章语气词和词头、词尾第十三章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第十四章古书的注解第十五章古书的标点问题第十六章古汉语今译问题第十七章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第十八章古今语音的异同第十九章上古音简说第二十章古书的读音问题第二十一章诗律第二十二章词律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工具课、必修课。

通过古代汉语的学习,可加深对现代汉语课程的理解,同时为中国古代文学、音韵训诂研究等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

以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古汉语知识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为己任,使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如《史记》中的多数篇章)、没有今人注释和标点的文言文,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讲解文言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

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教学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

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

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

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

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 如“章”字
•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乐竟为 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 造字结构则能体现一个字的本来意义。
• 2、为什么要分析汉字结构 1.分析汉字结构,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字 的本义。如: “集”,本作“雧 ”,群鸟在木上也 。 “景”,从日,京声,本义是日光。 “逐”,追也。从辵,从豚省。 “旦”,明也。从日見一上。
• “右文说” • 右文即形声字的声符,声符大多居于字的右 侧 。字的意义与形符有关,有时声符与意义也 有关。 • 宋人王圣美首倡“右文说”。认为,声符相 同的一组形声字具有共同的意义,这一意义 由声符赋予,义符只决定该字所表示的一般 事类范围。 • 举例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 曰钱,歺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皆以戋字 为义。” • 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比如:线、笺、践。
捕取也。从又从耳。 逮也。从又从人。 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 从羊,从大。
• 出
• 根据会意字构件组合的方式也可分为两 种: (一)“以形会意” • 指会意字的字义主要是通过各构件在形 体上的联系体现出来的,构件的画面特 征起着重要作用。 (二)“以义会意” 指会意字的字义主要是通过各构件在意 义上的联系体现出来的,构件的意义关 联起着重要作用,画面特征的作用较弱 或不起作用。(战国秦汉以后)
• 形声字的形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是灵活 多样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如同是从 女的字: • 姚、姬、姜,表示原始姓氏; • 姊、妹、姑、姨,表示亲属称谓; • 婚、姻、娶、嫁,表示婚姻; • 妊、娠、娩, 表示怀孕生育; • 娇、好、妩、媚,表示体态美好; • 嫉、妒、妖、佞,表示丑恶的品德; • 奴、婢、妃,表示身份地位。
• • • • • • • • •
其次,还有一些特殊结构 ①形符和声符位置反常 视 祁 钊 到 锦 孟 笃 冯 ②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的 A.形符偏于一隅 a.形符在右下角 腾 滕 勝 條 倏 修 脩 賴 b.形符在左下角 裁 載 栽 穎 潁 疆 穀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三、汉字的部首
《说文》的部首是六书原则的部首,凡是从同一
个部首的字含义都相关,例如: 口:指嘴。 甘:嘴里吃了美味的东西。 旨:美也。“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 (《礼记》) 又如:页:指头。 颜:额头;颠、顶:头顶;颈、项、领:脖 子;顾:回头看;颁:大头;题:额头;顿:磕 头。
四、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甲骨文
上古时期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的甲骨文 最为典型,是甲骨文的代表。甲骨文是考古发现的人们能够辨 识出的最古老的汉字。 甲骨文是古人占卜的记录,用甲骨文记录的占卜内容叫 做“卜辞”。
殷代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是殷都的故址, 所以人们也称甲骨文“殷墟文字”。
字形“八”字分散,呈现出一种动态美:
行 书
王 羲 之 丧 乱 帖 行 书
《 急 就 章 》 章 草
章 草 草 书 、 今 草 、 狂 草
平创 稳造 ,各 改 字种 造 形笔 波 内画 势 聚。 挑 严笔 法 谨画 , 。
楷 书
东 汉 末 成 熟 , 魏 晋 后 广 为 流 传 。
元 赵 孟 頫 行 书
二、“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b.无可讳言,许慎的论述有许多不科学的地
方,如假借字的举例就不妥当。 许慎 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足。他给每类下定义都 用两句话,八个字,而且都是对偶押韵的句 子。如“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科学 定义用这种方式表达,就容易表达不清楚, 就容易让意思迁就形式。其它解释也有这个 不足。由于许慎的定义不明确,所以一千多 年来,关于六书,特别是指事和转注,大家 争论不休。
三、汉字的部首
还要注意部首、偏旁、形符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所谓偏旁,一般是指组成合体字的部件。分析合体

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

4. 汉字的部首 (1)部首与意符: 部首与意符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部首的对象 是所有汉字,而意符是与声符相对的,其对象 只是形声字。所有的字都可以归入某一部首, 不管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 而只有形声字才有意符。
(2)文字学原则部首和检字法原则部首 所谓文字学原则部首,是指根据文字学原则 即“六书”而确定的部首,所谓检字法原则 部首,是指根据书写习惯而确定的部首。 文字学原则部首的具体操作原则是:象形字, 整个字作为部首;形声字一定以意符为部首, 而不管在什么部位;指事字或以整个字作部 首,或以用作烘托的象形字作部首;会意字 一般以会合成意的比较重要的部分作部首。
(2)形声字的特殊结构 声符或意符挤占一角
形占一角:腾、颖、颍、裁、栽、修、脩、倏、佞、 疆…… 声占一角:旗、施、徒、徙……
省形和省声
省形 星,从晶省,生声;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亭,从高省,丁声 省声: 毫,从毛,高省声。 童,从辛,重省声。 炊,从火,吹省声。
2. 形声字的意符 形声字的意符与造字时的意义应该是有联系 的,这种联系从意义的清晰度看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与整个字的意义相 同,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 “船”、“爹”等。第二个层次是意符的意 义只是初始义的意义范畴,这种情况占了形 声字的绝大多数。
汉字的结构
古代汉语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一)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和 小篆 甲骨文:商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战国文字:包括六国古文和秦国文字;六国古文是指 秦以外齐、燕、楚、魏、韩、赵等各诸侯国的文字; 秦国文字主要有大篆和小篆;秦大篆保存至今的有籒 文、石鼓文和诅楚文。

古代汉语 郭锡良版本 复习要点

古代汉语 郭锡良版本 复习要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重点篇目: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及发展课件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及发展课件

(一)古今字
古今字 是古字和今字的合称。
多义字的某些义项被后产生的字分担便形成古今 字。原来的字称为古字,后产生的字称为今字。
辟 ①法度 ②君主 ③躲 ④得宠的人 ⑤打开
⑥比方,比喻
譬 避嬖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及发展
今字通常以古字作声符,添加或改变意符而成: 竟—境 反—返 賈—價 責—債 共—供 昏—婚 知—智 取—娶 孰—熟 属—嘱 說—悦 赴—讣 错—措 閒—間 被—披 少数通过改变声符 或意符声符全改而成: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及发展
4.2形符和声符的组合方式 4.2.1左形右声(占形声字的大多数) • 江 河 溢 骑 桐 洗 秧 理 纹 灯 桃 论 姓(杨)
馥 4.2.2左声右形 • 鸠 锦 期 刊 飘 鸭 雅 (鸡)彩 欣 期
(斤,其声) 4.2.3上形下声(艹、宀者多) • 草 室 篇 窝 空 雾 楚(从林,疋声)崔(从
“六书”说源于战国,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说掌管教育的保氏教学生以“六艺”:礼、乐、射、 驭(“御”异体)、六书、九数。
清代小学家戴震将“六书”归为“四体二用”。他说: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 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即认为前四者是造字法,后 二者是用字法。被后古代世汉语学汉字者的结广构及泛发展接受。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及发展
• 4.6右文说
• 从形声字组合方式看,“左形右声”者占绝大多数, “右文”指右边的声符。右文说:
• 形声字的声符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意义。其实、声符不 限于右边的,可以是上下左右的。因为形声字的声符 大多在右边,所以称“右文说”。
• 右文说,是宋人王圣美(名子韶、字圣美 )提出来 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载,王圣美认为。

古代汉语教案 汉字结构

古代汉语教案 汉字结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汉字主要是从图画发展而成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分析字形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字的本来意义。

不过现在通行的方块字已经完全失去了象形的意味,变成了由点、画组成的纯书写符号了,就是说,单从今天的已经不象形的方块汉字的结构,很难看出造字时本来的意义了,而古汉字的象形程度是很高的,所以更有效地了解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就必要把古汉字连词小篆的情况做一简单的介绍。

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结构结:《说文·系部》“结,缔也。

”是指用线绳或等物打结,也指织编结成之物,引伸为构造之意。

构:《说文·木部》曰(构)“盖也。

”指材木相交架起来,也就是指架屋。

结构,本指构造房屋(动词),引为构造出的房屋的样式,又引申为各部分的配合、组织,如工程结构,文章结构。

我们讲汉字的结构,就是讲汉字形体的组合构造,分析汉字各部分都是依什么样的原则、法则配合、组织起来的。

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的说法有六书。

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一般称为六种造字之法。

是不是先有造字法,然后根据六种方法来造字的呢?其实并不是古人先定出六书的原则,然后才造字的。

我们已讲过汉字产生四千多年以前,而六书的名称出现也只有两千多年。

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官名,掌教育)以六艺教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六书是六艺之一,但是没有说明六书的具体内容。

赋于六书具体内容是到了汉代。

汉代人淡六书,有三家。

《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注《周礼》,以为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以为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由此看来,三家对于六书的解说基本上是相同的。

清代以后,一般人于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次序则采用班固的。

这样,六书的名称和次序如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一、汉字的性质根据记录语言的主要角度或主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为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为数很多。

例如“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在发展过程中,由主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轮廓来反映词义,发展为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

这就是汉字中的指事字、会意字。

例甲骨文:指事字:上下刃亦朱会意字:莫吹啓祝折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

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

例:皇煌簧惶蝗江河湖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其中有一个义项与记录这个词的字形最为贴切,可以直接解释字形构造的理念,我们这把个义项称为本义。

是现有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词义。

二、汉字的结构需要掌握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要先掌握一个概念“造意”(见书P9)(一)象形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型的造字方法例: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户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有少数例外,它所表示的是这种实物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还有一种称为“合体象形”(P10)(二)指事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指事符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

所谓指事,含有表明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指事字都是在一个象形字上增加指事性或区别性的笔画构成的,早汉字结构中,指事字是为数最少的。

(三)会意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两种类型:1、形合会意字:通过部件的象物性的组合来表示新意构成新字。

字中构件摆放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别构意的手段,不能随意摆放。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古代汉语常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古代汉语常识的全部内容。

古代汉语常识(一)怎样查字典广义的工具书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转》《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目前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2按部首和偏旁排列3按号码排列《新华字典》是目前最常见的字典,它收字在一万字以上;《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记录普通话语录的中型词典;《康熙词典》这本字典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二百一十四个部首,这些部首又以偏旁为序,分别用十二地支标分的十二集中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成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生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来注音;《尔雅》战国至汉成书,我国字典辞书的始祖,整理了我国古代典籍的注释成果.《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成书于东汉,我国第一部体例科学完备的字典;《辞源》1915《辞海》1936两者编著大致相同都是用部首排列法(主要是查词语和典故)查虚词和特殊词语《经傅释词》清王引之著,出版于1981年,共收字一百六十个,按古生母排列;先秦和汉代经传中的虚词用法(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提出,针对“六书”之说,前四条为汉字的结构方式,后两条是汉字的运用方式.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对六书进行了解释,并举了例子;五曰转注,转注者,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假借:产生原因,汉字少不够使用从古书上看,异体字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两个字并驾成一个(p73不认识),都是常见的字。

《古代汉语》网上考试题库

《古代汉语》网上考试题库

C、素锦绸杠。
D、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答案:A
7、下列各词,其今义与古义相较,意义范围缩小的有( )
A、菜
B、瓦
C、宫
D、睡
答案:C
8、下列各词,其今义与古义相较,意义范围扩大的的有( )
A、宫
B、瓦
C、日
D、睡
答案: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于河渭。 河:泛指大江大河。
B、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国:国都、国家。
A、象形
B、假托
C、形声
D、假借
答案:D
8、关于汉字的发展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B、从隶书到楷书字形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书写时把隶书的波势挑
法改变成定型的勾撇捺。
C、总的来看,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一是笔
势(笔画的姿态)。
D、从甲骨金文演变到楷书,固然有结构方面的变化,但主要是一种笔势的变革。
答案:B
9、关于异体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放前出版的字典辞书里所谓的俗字,是后起的简化字。
B、我们所说的异体字是音义大体相同,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的字。
C、从古书上看,异体字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两个字并驾齐驱,都是常见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响:泛指各种声音。
D、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丈人:岳父。
答案:B
10、从词义轻重程度看下列各词,其中古意轻,今义重的一项是( )
A、诛
B、感激
C、病
D、涕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
條修脩:分别从木、彡、肉,攸声。 雜:从衣,集声。
zāi)
B 声符偏在一角
旗施旌:声符分别是:其、也、生 從徒徙:声符分别是:从、土、止
部之所在吗?
左 一个人的左手高
高抬起,以表示 “左”的方向
会意 即把几个相关的字 排比在一起,由它们的 联合形式而呈现出新字 所指的含义。一般以图 画式组合为多
一、会意
许慎释义: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
指撝。武信是也。
术语:从……,从…… 。
例字:武信步伐取逐莫牧兵隻及
意义:合二三字为一字之义 。
一、指事 许慎释义: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
见意。上下是也。
术语:指事 或:象……之形。 例字:上下刃末朱本亦甘寸 意义:数量少 。
指事字的类别
指事字分为以下两类。 1.纯由抽象性指事符号构成的指事字 (1)数字。 ①积画为文者:一、二、三、四、十。 ②错画为文者:五、六、七、八。 (2)非数字。如:上、下、入。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二、汉字形体演变、部首、用字现象
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汉字的起源 1.远古人类记事主要有实物、契刻、图画
等方式,随着人类的进步,在契刻、图画 的基础上产生了文字。文字的产生是人类 进入文明的标志。
2.汉字的起源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汉字
一个人在前面跑,
及 一只手(又)从
后面抓过来,正 好表达赶上的意

两个人各伸出手
斗(鬥) 攻击对方,实足 两人相斗的样子
丞 “ ”即“拯”的

初文,以两手在上 面将陷坑里的人救
上来
析 析
“ ”左边是木,右 边是古代常用的斫木工
具——斤,以斧斤斫木,
正好是“劈开木头”的
意思
抽象会意——用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合成意。
2.在独体象形字上加抽象性指事符号构成的指
事字。
亦、寸、尤、刃、公、本、末、朱。




本义是指人的头顶。

在表人形的“大”字 顶上加上符号“二”,
所表示的不正是“天
灵盖”吗?
即“腋”的初文。在
亦 表人形的“大”字的
腋下加上两点,所指 的自然是“夹肢窝”

在“人”字的屁股
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位置上加上一个短 弧线,那不正是臀
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 “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 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 发音。
形声 许慎释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
相成 。江河是也。
术语:从……,……声。 例字:江河问裏裁疆徒發 意义:数量最大,占90% 。
狼、狈、狐一类野兽 都与犬极其相似,人 们便以“犬”作为义
少力为劣。 更生为甦。 小土为尘。 上小下大为尖。 不正为歪。 山石为岩。 四方木为楞。
你能写出下列 甲骨文字对应的文字吗? 并体会其造字方法
齿
鹿
启晕
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你 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造字方法吗?


象形
马 狗鼠 蛇
牛虎 羊 猴

鸡兔

形声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
四、许慎的六书
象形 就是将字形画成它所代表的物
体的模样,让字的笔画随着物的形状 而折屈,描绘实物形状。这种字一般 是描摹占有空间的实物即视觉形象而 形成的。
一、象形 许慎释义: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术语:象形,象……之形。 例字:日月鸟虎羊鱼鹿车鼎行目果 意义:造字的基础
二、“六书”与四体二用
1.“六书”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指:象形、象事、象意、
象声、转注、假借。
郑玄注《周礼·地官·保氏》指:象形、会意、
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指:指事、象形、形声、
会意、转注、假借
我们今天说到六书,一般是指:象形、指事、会
意、形声、转注、假借。
2.四体二用 清·戴震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
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字 之体”,指造字法;“字之用”指用字法。“四 体二用说”被清代文字学家接受,并成为今天的 共识。
3.“六书”性质:六书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人根
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的 字体分类。先有汉字,后有六书。汉字五六千年 以前就有了。
甲骨文重现于世
公元 1899 年,北京有一个著名的文字学 和考古学家王懿荣生了病。他发现自己吃 的中药中有一种药叫“龙骨”,上面刻着 一些图象很像古代的文字。他用很高的价 钱,从商人处买来了所有的有图象的龙骨, 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发现龙骨上的图象是 中国古代的一种较早的文字。 这种文字就 是甲骨文,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的小屯村, 那里是商代后期的国都。
牛 牛牛 牛

虎虎

止 止止 止
車 車車 車
象象 象
象象
大大
大大 大
目 目 目 目
子 子 子 子
犬 犬 犬 犬

又行
又行 又 行行

又行
指事
指事字是一种用抽象符号来指示该字 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字。字内有无抽象 性指事符号,是衡量一个字是否指事 字的唯一标准。该抽象性指事符号向 人们提示,表示新造字的含义。
狈 符表明它们的类属, 再配上它们各自的名 称音同或音近的 “良”“贝”“瓜” 作为声旁,就很容易 解决了。
1.关于形声字
(1)一般结构
左形右声: 梧快江 上形下声: 草雾管 外形内声: 國阁裹
右形左声: 鸠胡颈 下形上声: 婆案臂 内形外声: 闻辩鳳
(2)特殊结构
A 形符偏在一角

三、会意
形象会意——会意字的组成部分(意
符)虽然多数是由象形字充当,但该 象形字一旦充当了会意字的部件后, 便失去了文字的性质,只是一种形象 的符号。
並 戒






从 由一前一后的两个
“人“组成,正是 两人前后相随的形

莫,即“暮”的初
莫 文,以太阳落入草 丛或树丛中表示傍 晚时分的意义
体系的形成大约在夏代初年,最迟在夏代 中期。
我国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代的甲
骨文和金文。
古人不仅把文字刻在乌龟的腹甲上,而且还
刻在牛和鹿的骨头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它是商朝时期人们使用的一种文字。甲骨文 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 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