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对人造卫星的工作没有影响

例题: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B) A.10年 B.11年 C.21年 D.111年例题: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D)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色球-光球

D.光球-色球-日冕【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到内为:地壳、地幔、地核。分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参考教材P25页的图)

2、地震波:(1)纵波:既能在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横波:只能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小于纵波。

(2)地震波在地壳中变化不大,在莫霍面附近突然增大,至古登堡面附近达到最大。横波在古登堡面附近消失,纵波在古登堡面附近速度由大变小

(3)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

A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既有硅铝层也有硅镁层,大陆地壳是不连续分布的

B大洋地壳:平均厚度6千米:只有硅镁层,大洋地壳是连续分布的

C组成地壳的基本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4)地幔:上层物质是固态,在距离地面80千米左右的地方是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

(5)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和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例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到里依次是(C)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例题:下列金属元素中,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是(C) A.镁 B. 铁 C.铝 D.钙例题: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例题: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B)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1、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半球上空观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半球上空观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1)一个恒星日(真正周期):23时56分4秒。(2)一个太阳日

(假周期):24小时。

3、速度:(1)角速度:除了南北两个极点为零外,其余都相等(15°/h)

(2)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度数相同,线速度相同;在同一纬度上,线速度相同。任一纬度的线速度=赤道的线速度*cosθ°(θ°为纬度)

二、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

1、公转中心:太阳

2、周期:一个星恒年:365天6时9分10秒

3、方向:自西向东

4、近日点发生在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发生在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

5、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夹角(1)大小:23.5°(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纬度互余)

(2)造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从春分(A)到第二年的春分(E)为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3)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如果黄赤交

角变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范围变大。

三、地球自转的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生物形成生物钟):(1)产生原因: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2)晨昏线的判别: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有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昏线。

2、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北

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南左北右),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3、地方时:

(1)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的时间要比西边的时间要早。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2)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度,东西12区各占7.5度,合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采用这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同一时间。相差多少个时区就相差多少小时。(下图为全球时区划分图)

(3)时区差的计算:同减异加。如东1区和东8区,相差7(8—1=7)个时区,

而东3区和东5区相差8(3+5=8)个时区。

(4)时区数的判定:时区数=经度数÷15(整除或者余数小于7.5的,商为该地区的时区数,如果余数大于7.5的,商再加一为该地区的时区数)已知三地区地区的经度分别为120°E,125°E,100°W,三地分别位于东8区,东8区和西7区。

(5)地方时的计算:①所求地区的地方时=已知时间+或者--时区差

②所求地区的地方时=已知时间+或者-经度差×4分钟(所求地区位于已知地区的

东边,用+号;所求地区位于已知地区的西边,用—号)

例如:A、已知东三区为2:00,求105°E的区时?

a先确定东经105°的区时:105/15=7,所以东经105°位于东7区;b确定要求的地点(东七区)位于已知的地点(东三区)的东边,所以用加号;c确定相差几个时区:都是E,所以用减号(同减异加)(7-3=4)相差四个时区;d代入公式: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区差。Y=2+(7-3)=6。因此105°E(东七区)区时为6点。(6)主要城市所在时区:中国北京(北京时间)东八区,伦敦:中时区(零时区),纽约:西五区

(6)国际日期变更线:往东方向跨国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往西方向跨国180°经线,日期加一天。

四:地球公转的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从春分A(3月21日)到秋分C(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

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B)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

②北半球冬半年(从秋分C(9月23日)到第二年的春分A(3月21日)),太阳

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E)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