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变化及价值重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深厚的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本文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在理论根基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尤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为主要特征。
在现实价值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国家复兴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路径选择方面,本文提出了文化重建、思想引领和民族教育等几个方向,旨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传播,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传统;人文精神;世界和平;共同发展;文化重建;思想引领;民族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利益和未来而努力,是一种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这种文化意识的理论根基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尤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为主要特征。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悠久,文化传统独特,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首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其次,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强调文化的普及和道德的高尚,强调人的性格塑造和社会缘起,提倡仁爱之道,鼓励同心合力,忠诚于周围的人和社会。
第三,中华民族文化中还包括佛教和道教等,强调人类修行的必要性,认为一个人必须要有内功心理的修炼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快乐和力量。
这些文化的存在鼓舞了中华民族许多代人保持宽容、谦卑和慈善的精神,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国家复兴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试论“诚信”理念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及重建
试论“诚信”理念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及重建“诚信”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推崇的一种品德,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诚信理念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与重建变得更加迫切。
诚信既是个人行为的准则,更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石。
在当代社会中,诚信不仅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更是社会风气和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诚信理念对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诚信重建的相关对策。
诚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社会正义最终归结于个人行为,而诚信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在社会生活中,只有人人尊重诚信、守信用,社会秩序才能稳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才能得到保障。
在商业活动中,如果经营者不讲诚信,以欺诈、虚假宣传等不道德手段谋利,必然会引起消费者的不信任,最终破坏市场秩序。
而在公共服务领域,如果政府机构不诚实、不公开、不负责任,那么社会公平正义就无法实现,公共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诚信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民族精神和道德素质的内在要求。
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企业与消费者、企业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石。
在商业活动中,只有企业诚实守信,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形成长久盈利,赢得市场信任与支持。
只有企业间相互信任,才能形成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推动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诚信也是企业与政府合作的基础,只有政府公正公平地执法,企业才能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发展壮大。
在国际交往中,诚信也是国与国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只有国家守信守约,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
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
诚信是文明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文明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社会和谐、创建美好家园的重要内容。
在社区生活中,只有居民守法守规,相互尊重、关爱、支持,才能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
论“公民身份”认同的危机与教育对策
会文化 , 公民意识淡薄, 民身份 的认同感严重缺失 , 公 并 随着经 济全球化 、 多元 文化 发展 以及 社会 、 候 环境 气 等全球性问题的加剧 , 更是对公 民身份 的认同造成 巨
大 的挑 战。
一
会关系……“ 公民身份” 同需要经历个人认同、 认 家庭 认同、 会 ( 区) 同、 社 社 认 民族 认 同 、 国家 认 同几 个 阶 段。公民身份意识的养成及公 民身份的认 同需要这种 由近及远 、 由内而外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 个体需要在血 缘、 族群 、 语言、 地域 、 宗教和传统习俗的环境中寻求归 属感和认同感并在这种环境 中找到尊严感和责任感。 然而, 正如 人类 学 家 格尔 兹 所说 , 如果 现代 国家 “
了世界 的大融合 , 同 民族 、 教 、 统 等 文化 的 融合 不 宗 传 也带来 了文化 上 的冲突 。多元 文化社 会要 求在 不 同文
界 , 为公 民 , 作 不仅 要注 重对 自由 民主 和 自身权 利 的追 求, 更要 具有批 判反 思 能力 , 善 于和敢 于表达 自己独 要
经验所 同化 , 或者 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同化他人 , 彼 此 间产生 内心 的默 契 ” 。“ 民 身份 ” 同 , 个 体 J 公 认 是 对 自己作为公民这一身份的心理 感受。福克斯认为 : “ 公民身份的本性和发展 , 在任何 特定 的场合 , 通过相
认同尊重公 民 自己的民族 和祖 先文化生活形式 和历 史, 能在各民族之间去的精神依赖 , 与物质资源配置的
在教育 目 标方 面, 应把培养具有 自由、 独立、 民主 精 神 和具 有批 判反 思 能力 的社会 主义公 民作为 各级各 类 学校教 育 的 目标 。公 民是 建立 在 民主政治基 础之 上
深化“五个认同”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会
深化“五个认同”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会在当今世界,民族主义思潮正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民族认同的问题。
而在中国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每个中国公民都有强烈的民族认同。
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应当深化“五个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第一个认同是对民族的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集合体,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在现代社会,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大学生作为具有知识和见识的群体,应该通过学习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只有深刻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根基,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在这个民族中的定位,培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第二个认同是对国家的认同。
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织形式。
只有牢固地认同国家,才能建设起强大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
大学生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明确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方向。
在面对国家利益和民族使命的时候,要始终站在国家的一边,全心全意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个认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方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思想。
大学生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只有牢固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找到自己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
第四个认同是对当代文明的认同。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文明交流碰撞交融。
大学生作为知识精英,应该通过广泛的视野和深入的思考,加深对当代文明的认同与理解。
只有了解和尊重其他文明,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五个认同是对未来发展的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每个中国公民都有坚定的信念和使命。
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变迁与当代重建
M a 2 0 y 01
V o .1 NO. 1 2 3
中 国人 核 心 价 值 观 的传 统 变 迁 与 当代 重 建
周 兴 茂
( 庆 邮 电大 学 法 学 院 , 庆 4 0 6 ) 重 重 0 0 5
[ 摘
要 ]中 国人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形 成 , 有 多 方 面 的原 因 。 中 国古 代 的 核 心 价 值 观 , 具 是
中 国 古 代 发 育 较 早 的 农 耕 经 济 , 接 为 中 国 人 古 代 直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形 成 奠 定 了 坚 实 的 经 济 基 础 。 一 方 面 , 耕 经 济 需 要 自强 不 息 的 辛 勤 耕 耘 , 天 上 不 落 , 农 “ 地下 不 生” “ 分 耕 耘 一 分 收 获 ” 另 一 方 面 , 农 ,一 ; 在
也 必 然 是 在 一 定 生 态 环 境 下 形 成 的 。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发展 依 赖 东 亚 大 陆 , 南 濒 海 , 接 大 漠 草原 , 南 东 北 西 横亘 青 藏高 原 , 四面屏 障 , 地理 环境 颇具 特 色 。这 种
大 陆 型 的 地 理 结 构 既 关 隘 重 重 , 具 有 十 分 广 阔 的 又
了“ 左倾 ” 的干 扰 ; 革 开 放 以后 , 核 心价 值 观 出 现 了 马 克 思 主义 、 国传 统 文 化 、 方 文 改 其 中 西 化 三者 相 互 交 织 的 局 面 。今 天 , 国共 产 党 以 “ 合 创 新 ” 根 本 路 径 , 整 地 提 出 和 概 括 中 综 为 完 了 社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的基 本 内容 。 [ 键 词 ]核 心 价 值 观 ; 统 ; 迁 ; 建 关 传 变 重 [ 图分 类 号 ]B 2 [ 中 8 1 文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 7 — 1 X( 0 0 0 0 5 0 文 15 1 2 1 ) 30 0 -7 6
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的文化认同危机与重建
传播与版权――C HUANB O YU B ANQUAN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的文化认同危机与重建□徐蕉摘要:伴随着经济、政治上的重大变革,全球化为文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多层面的文化碰撞和生活方式的急速调整。
它打破了国人在自我和集体文化认同方面的稳定感和连续感。
国民看似走上了“世界文明”的主流,实际上相比过去,那时的我们还有西方的压力、传统的压力,还有革命理想主义的强制的整体性和方向感,现在却无压力、无动力、无方向。
因此,超越现代化意识形态与西方中心主义,消解全球化语境中日益加深的文化认同危机,继而理性选择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也被迫提上了议程设置。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认同危机;重建作者:徐蕉,浙江工业大学。
一、全球化时代下中国文化认同的深度迷茫我们认为,文化在人类时间交流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种包容的异质性。
这种包容的异质性包括“尊重不同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对话以及强调世界的多元性”。
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民一时间从以往的单一文化认同之路走向了多元文化之路,在不断的追求包容中逐渐陷入了深度的迷茫。
从文化交融来看,西方始终以优越的姿态、话语的执著和霸权来强调文化关照。
西方话语体系的形成本身就是西方社会市民阶段构建起的生活结构、行为方式、经济组织的直接回应。
所以,西方的话语体系无时无刻都要对“非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强压和制约,把自己的特殊性“文化认同机制”强加给其他国家。
这种文化霸权体现了西方市民阶级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认同和认可。
我们在许多方面吸收借鉴了西方思想界的成果,也更多地成为西方话语的“传声筒”。
我们始终不停地追求被认可,却丧失了自省与辨识,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价值。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经济化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的文化生产与消费。
随着后工业文明的到来,现代科技迅猛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产,文化产业应运而生。
而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载体的出现也让我国的文化认同遭到威胁。
网络文化、女性文化、后人类文化、亚文化、都市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发布时间:2012-6-11 浏览人次:2213 字体:大 中 小】建国 60 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一系列变化,从大地景观到衣食住行,从社 会制度到思想观念,翻天覆地,史无前例,而其中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的内心,那就是社 会价值观。
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一)社会价值观1、价值观:与动物不同,人类拥有“观念”。
人类的“观念”有无限多,而价值观不是一般的 观念,它是关于是非曲直的观念――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正因为有了它,人类才 能分辨生活的甜酸苦辣,才能懂得耻辱和光荣,才有了关于未来的梦想。
2、社会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关系的场合被称为“社会”;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社会关系”;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为社会“纲 常”或“社会行为准则”3、价值观分类:价值观分为两大类,即“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
来源于对基本社 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并且能够反映基本的、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
或者说,能维持社会基本团结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对社会关系的是非 判断,都是非核心价值观。
在一个社会里,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能增进社会活力,统一的核心 价值观能阻止社会分裂。
4、社会价值观的作用绝大部分价值观的变迁是被动的,会跟随、反映、并润滑社会关系的变迁。
社会价值观由社会 关系决定,社会价值观会跟随、反映、并润滑社会关系的变迁。
(二)社会价值观变迁(理论)(三)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轨迹1、建国后到文革前: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时期(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一致)建国后到文革 前,是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一元的革命价值观。
2、文革中:社会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化时期(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扭曲的一致)第一,意识形态的地位变得极端重要,精神的作用、主观的作用被夸大到极端。
当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变化及价值重建
关键词 : 全球化; 民族国家; 认同; 重建
作者简介 : 贾英健,中 共山 东省委党校教授,中国 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 ( 邮政编码 250021) 中图分类号 : C95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2 一 6359 (2006) 03 一 0073 一 05
73
交往意义上的人。 [i1用马克思的 话来说就是, 历史转变为世
界历史,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超出民族和国家的限 制 ,获得直接的普遍的形式 到本群体特有的文化身份,成为该文化和价值体系 中的一分子。一是认异,将 “ 非我族类 的文化”与文化主 体区别开来。人 的存在方式之所 以会引起人 的认 同观念、 尤其是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观念出现变化,是因为一方面, 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认同形成的前提。人以什么样的方式 存在,必然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认识人的存在,也就 必然会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什么样的认 同。因为认同首先 是以差异的存在为预设的,是在对差异的比较 、反思中确 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认同是通过差异来反思和理解的 自我。同样,人的认同是建立在人的存在方式的差异基础 之上的反思性地理解到的 自我。我们知道,人是 由个体主 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所组成的,人是什么,就意味着它 以什么样的方式而存在。但是 ,人的三种存在方式并不是 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多方面的相互联系。人虽然首先表现 为个体 ,但任何个体都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存在 ,人在 社会中生存,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个人。马克思反对将人 在任何抽象的意义上进行理解的做法 ,他反复强调要从现 实的人出发来认识个人,他把这种现实的人规定为 “ 只有
系。
在我们看来,正确回答该问题,关键的是要以历史唯物主 义的视野来揭示全球化的一般本质。
民族问题脱敏与国家认同研究
民族问题脱敏与国家认同研究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国内研究现状:国家认同是各个学科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以及国家认同的重建模式都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大部分的学者都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联系起来进行对比研究,基本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即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认同的位置上。
而这一局面的形成首先就是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加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叠部分。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不论大小都是这个国家不可或缺的一员。
学界近年来对边疆的少数民族的研究之后发现,新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明显弱于其民族认同意识,简单的说就是某一“民族成员”的角色比“中国人”的角色更让他们感到有归属感,各个民族间的文化心理结构重叠的部分太过狭窄,通过“中华民族”这一极具感性的笼统概念始终不能使各民族完全的接受和包容彼此,原因是缺少对一个共同的身份的认同。
但是这些研究不够深入,有些不适应现实要求:(1)在理论上突出了提高各民族同胞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理论在实际上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如何使各民族同胞在实际的工作与具体的接触中形成对国家的普遍认同,从而实现社会的整合并没有探讨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对国家认同的研究多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而且对民族问题的研究都不够大胆深入,多是浅尝辄止,原因是学术的研究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局限。
对敏感问题的探讨不能一针见血,而总是闪烁其词,不能站在学术的角度进行客观的研究。
国际上研究现状:国际上对国家认同的研究多从人类学和文化学角度来展开,尤其是跨文化的研究,研究的重点也转向广大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种族)问题,在这些研究的背后裹挟一个很明显的企图,即把西方现代化的国家概念和公民意识兜售到世界各地,使世界统一于西方的意识形态。
固然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是这些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对促进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社会的稳定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认同_共识及其价值论建构的意义—潘于旭
认同、共识及其价值论建构的意义潘于旭内容提要认同和共识是建构社会秩序的两种不同途径,本文从哲学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分析认同和共识的不同基础,通过从霍布斯、洛克和康德、黑格尔的理论批判探讨从价值论建构当代社会共识的理论基础,提出从“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思维向以“我们”为共生形式的共识思维转变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认同共识价值论潘于旭,浙江大学思政部副教授31002821世纪以降,人类社会已经从普遍冲突、竞争走向合作,随着社会交往形式的变化,社会利益、秩序和权力不断地处于调整的过程中,重新建构社会共同价值观念开始成为社会转型的热点。
在其中,较多讨论的是认同问题,但实际上,认同只是社会价值观念建构的一方面,此外,还有共识的作用。
通过认同、共识可以形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秩序,但两者形成的方式和作用不尽相同。
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转型中,一方面是重视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存在需要的物质生产过程和经济运行形式的改变,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探求认同和共识如何才能重构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和秩序。
本文通过探究认同和共识形成的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基础上的差异,思考走向共识的可能途径。
一、认同和共识中的方法论困境任何社会皆存在着秩序,它们是人类社会生活运行的构成方式,也是社会文化现实。
但是,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秩序的构成方式不完全一样。
历史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秩序构成方式,一种是以认同的方式构成的秩序,另一种是以共识的方式形成。
它们分别代表了研究文化、民族社会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当代社会构成理论的两个不同向度:以文化身份认同形成社会秩序或通过传统的知识论途径形成“共识”的社会体系。
例如,在文化政治研究中,丹尼尔·贝尔指出,这是一种从日常生活风格出发所形成的美学文化观念,通过生活风格实现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同一性过程[1];而在如何看待20世纪后期的国际社会时,亚历山大·温特则主张,身份和利益、是由观念建构的,甚至于“具体的文化形态,如[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前瞻,中国,价值观]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回顾与前瞻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回顾与前瞻社会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由现实社会存在决定,并且指导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回顾中国过去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总结当前价值观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对于形成符合中国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研究关于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研究,学术界并没有严格界定,本文将学术界关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学术界关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的几种观点。
有学者以全民参与的可能性作为判断标准,从中国的历史变化阶段分析,中国的价值观大概分成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的宗教阶段;第二阶段为儒家的伦理思想统治阶段;第三阶段为近代文化取向阶段;第四阶段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取向阶段;第五阶段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取向阶段[1]。
有学者根据价值观统一到多元的变化过程进行划分,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过程做了细致的总结概括。
主要将其分为四个时期: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主导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价值观发生裂变、自我与社会冲突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自我与社会寻求整合、走向务实价值观时期;20世纪末至今的价值观多元并存、在探索中进一步整合时期[2]。
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来分析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经历的过程。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要在社会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经历四个步骤: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要经历价值自觉,这是意识形态反思的必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体现社会转型中价值观念变化的新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要与社会评价活动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必须内化为国民的信仰[1]。
二、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征研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比对研究的基本方法。
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重建
就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解决当代中国人 的精神追求 问题 , 回答 了用什么样的价值 观来指导 中国的改革 , 中 国未来走什 么路 的问题。然而 , 当代 中国社 会又 处在
不断地改革之 中, 中国人 的价值 观又须 与时代 同步 、 与 时俱进 。据此 , 引发笔者对一些 问题 的思考 :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道路 内在价值 的依据是什么?而 中国人现代 化 的内在 价值标 准是 什 么?它与 “ 中国特 色” 一种 是
正 当性。这 “ 三性 ” 引导人 们树 立 正确 的奉献 观 和 能
作者简介 : 杨桂森 (9 2一) 男 , 16 , 南昌人, 教授 , 哲学博士 , 研究 方向为价值哲学和伦理学。
第 5期
杨桂 森 : 物 史观 视 域 下 ' 中 国人 价 ・ 6
才具有合法性 和正 当性 , 其主要表现 : 一是财 富所有 的 “ 合法性 ” 二是财 富转 移 的合理 性 ; ; 三是 财 富补偿 的
第3 2卷 第 5期
2 2年 1 01 0月
惠 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 学版 )
J RNAL OF HU Z OU I HO UNI ERS T U V IY
Vo| 2.No 5 l3 .
0c. 01 t2 2
唯 物 史观 视 域 下 当代 中 国人 价 值 观 的 重 建
收 稿 日期 :0 2— 8—1 21 0 0
的源泉 , 同时 , 也成为社会财 富分配是否公 正的客观尺 度 和道德基础 , 所蕴含 的价值可 以引导人们 正确评 其
价 自己财富 的来 源 , 以及通 过什么样 的手段 获得财 富
基金项 目: 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20 广 0 8年 “ 十一 五” 划 项 目( 8 0 规 0 A 4)
论国家认同_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_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_韩震
①
[ 作者简介 ]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主任。 [ 基金项目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十一五” 项目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 (06BaZX023) 。 ① ② [ 荷兰 ] 克里斯 • 洛伦兹: 《比较历史学理论框架的初步思考》 , 《山东社会科学》 , 2009 年第 7 期。 英国学者安东尼 • 史密斯指出, 冷战结束之后, “种族民族主义取代了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和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统治地 位, 成为全世界社会运动和政治理想的基础和语言。 ” ([ 英 ]史密斯: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 龚维斌、 良警宇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 中文版序, 第1页) 约瑟夫 • 奈也指出: “散布全球、 并经常发生在国家内部的对立种族间冲突有可能成 为冲突的主导形式。 冷战结束以来发生的近 30 次较大冲突几乎都爆发在国家内部。 这些冲突最有可能出现在固有帝国崩溃的地 ” 他还说, “亨廷顿认为, 地方自治主义和相互竞争的认同是冷战后冲突的一个主要根源, 此 区— 如非洲和前苏联的边缘地带。 言非虚。 但是, 他只抓住了认同冲突分析的一个维度或一个层面。 宏大文明内部的认同冲突远远多于它们之间的冲突。 例如, 两伊 战争是伊斯兰世界内部的国家间冲突。 ” ([ 美 ]约瑟夫 • 奈: 《硬权力与软权力》 , 门洪华译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77、 87 页) 另外, 任由民族主义泛滥, 也会危及世界安全和秩序。 借用美国前国务卿沃伦 • 克里斯托弗1993 年在 《纽约时报》 所说的话 讲, 如果当代民族主义的激情未加抑制地一直燃烧下去, “那么我们就会有 5000国家, 而不是现在我们拥有的100 多个” 。 (转引自 [ 美 ]弗格森、 曼斯巴赫: 《过去是未来的前奏? 全球政治中的认同与忠诚》 , 载拉彼德、 克拉托赫维尔: 《文化和认同: 国际关系回归 理论》 , 金烨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53页) 因此, 在全球化的时代, 我们不能不警惕台湾的独立倾向, 也不能不关 注在新疆、 西藏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问题。
“差异性”及“理解法”:关于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身份”问题
“差异性”及“理解法”:关于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身份”问题常宝【摘要】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变迁对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身份”及其文化与政治属性,并对由此衍生的“民族主义”等问题提供了重新调整、整合和认知的新条件。
对“民族身份”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其“差异”性特点,“民族身份”不再是纯粹文化现象与符号,尤其在“后民族主义”时期成为政治集团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话语与工具。
在当今极为盛行的“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中,可以将“民族身份”的多变性、包容性及“理解的教学法”当作核心视角,甚至可视为实现民主、平等更高目标的有效途径。
%The change of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world providing the new conditions to re‐adjust ,re‐integrate and recognize issues like “nationalism” ,w hich derive from “ethnic identity” and it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ttributes .The attention of “ethnic identity”focused on their “differences” ,while it is no longer a purely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symbol now ,but becomes a discourse or tool serving political group ,es‐pecially in the “post‐nationalism” .In today’s extremely popular “multiculturalism”context ,the variabili‐ty ,inclusiveness and understanding method of “ethnic identity”can be regarded the core perspective ,even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democracy ,equality and higher goals .【期刊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6页(P110-115)【关键词】差异;理解;少数民族;身份【作者】常宝【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56现代化、全球化的演变已经为各种新价值观、认同、理论和话语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原来在传统部族与民族领域中的“民族主义”、“文化”、“民族身份”和“精英角色”等都面临了一种世界性的共同文化的强有力的挑战和冲击,不断被“国家主义”、“世界公民”、“移民”、“公民身份”等概念所替代。
试论“诚信”理念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及重建
试论“诚信”理念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及重建在当代中国,诚信理念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力量。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基本道德原则,是在互动和交流等方面体现的一种贯穿方方面面的行为准则,是任何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一直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之一。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诚信理念抱有轻视、忽略甚至故意违反,这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重建诚信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诚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和社会信用是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
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在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遵守诚信的原则,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信任。
如果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缺乏诚信,他们将失去信任和支持,这也将严重损害其声誉和利益。
如同一句古话所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诚信的缺失可能在不经意间摧毁了企业和个人良好的声誉,甚至导致破产。
因此,诚信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道德准则,更在于它是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诚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和谐社会不仅仅是指物质层面的平衡,也包括了精神和道德的层面。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需要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在良好的信任和认可的基础上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缺乏诚信的行为往往会导致信任破裂,甚至引起矛盾和冲突。
因此,诚信的建立和弘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最后,重建诚信理念也是保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诚信理念发生了不小的冲击与断裂。
商业、交往上,许多人出于利益考虑,不惜违反诚信原则,各类欺骗、侵害行为屡屡发生。
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行为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越了特定领域,波及到整个社会。
缺乏信任与诚信的社会,社会公平难以得到维护,可能会诱导出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损害公民合法权益。
因此,重建诚信理念是保护社会公平,繁荣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浅析当代中国信仰危机问题
浅析当代中国信仰危机问题篇一:论当代中国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建论当代中国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建道德信仰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调整期,人们在惊叹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精神生活多样化的同时,却面临道德信仰危机。
如何认识当前的道德信仰危机,如何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信仰体系,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我国道德信仰危机的现状道德信仰危机是指人们对既有道德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这种信仰体系缺失的一种精神状态。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既有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抛弃,二是新信仰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当前的道德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道德评价标准失衡。
中国社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利益结构乃至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念必随之而变,由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这些多元化的价值标准似乎无论哪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任何一种标准的背后,又都可以找到反向标准,它同样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其中的一些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与现代化价值目标不一致,其导向作用受到质疑或否定,而新的主导性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确立又非一朝一夕便可能。
1.2道德行为失范现象严重。
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市场经济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物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成为人们追逐的直接目标。
像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案”、烟台龙口“毒粉丝案”、河北香河的“有毒韭菜”、四川的“敌敌畏泡菜”、以及去年的毒奶粉事件等,这些问题表面上突出了无序的市场秩序,实则反映了公民道德信仰危机这一更深刻的原因。
1.3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
信仰首先是情感的认同,然后才是行为上的拜从。
从构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伴随着道德信仰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和体验,通常表现为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忠诚、虔诚、向往等强烈情感。
价值理性的重建及其当代意义
化, 而技术合理化的过程正是理性被工具化 的过程 。 当
识过程 中形成 的和发展 的。作为实践 中人 的意识能动
下, 在资本 主义工业 文明 中 ,理性 自身 已经成 为 了万 “ 能 的经济机器 的辅助工具 。理性成 了用于制造一切其 他工 具 的一般工具 , 目标专 一 , 可精 确计 算 的物 它 与
V0 .5 No 6 1 . 2 De . 0 0 e2 1
价 值 理 性 的重 建 及 其 当代 意 义
胡 慧 华
( 首都师范 大学 政法学 院 , 北京 10 4 ) 0 0 8
摘
要: 价值 理性是人 自身本质的导向 ; 的本质是人 的 自然属 性、 人 社会属性 和精神属性整合 的矛盾 统一体。
文 理性 。
是单意义的 , 而是 多意义的 , 人们可 以从不 同的角度去
理解 。如 有学者指出 , 性这 一概念应从意识论 、 识 理 认 论 和人性论三个层次来理解 。 意识论 意义上 说 , 从 理性 是 指受人 的 目的和意识所支配 的一切主观 的和心理 的
工具理性是 指人运 用语言 和技术 的能力 ,它在价
第 2 第 6期 5卷 21 0 0年 l 2月
四川 理 工 学 院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nlo ih a nvr t o cec ora fSc un U i sy fSin e& E g er g foi c n e dt n e i ni ei Sca Si csE io) n n l e i
一
、
工 具 理 性 与 价 值 理 性 的 哲 学 含 义
以下两个相互联系 的方面 : 一是指事物本 身的必然性 , 亦即事物之合规律性及合必然性 ;二是 指理论 逻辑上
认同的困境与重建危机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建构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作者简介:余丽蓉(1971—),女,传播学博士,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认同的困境与重建:危机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建构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摘要: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城市形象传播是一种主要通过媒体传播进行的自我与他者的认同性建构。
一座城市在日常的正态运行状态下,其城市形象传播能遵循稳定统一的正向模式,认同效果能基本实现。
但如果发生危机事件,城市形象传播便会受到危机因素干扰而陷入认同建构困境。
以2020年初暴发新冠疫情的城市——武汉为例,通过分析该市疫情期间的城市形象信息传播活动,探讨如何在危机语境下,以重建认同为目标进行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建构;并且将具体策略的思考充分置于当前新媒体传播生态和传播方式变革的框架下,提出:传播塑造新的城市符号、采用微观平民化话语表达、多元主体共同传播以及创新使用新媒介载体,可以从文化、情感、意义和想象等多个层面来实现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认同建构。
关键词:城市形象传播建构;认同;认同建构;危机语境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1)01-0059-07(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56)余丽蓉城市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子系统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其价值作用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一座城市客观发展状态的主观反映,是媒介传播活动“拟态”塑造现实的结果。
而透视这种城市形象媒介建构的本质,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实为一种社会认同,即城市自我形象传播与他者信息接收之间的认同性建构。
在城市的日常正态运行情况下,社会公众对于城市形象的认同形成具备条件,城市形象传播的认同效应一般都能顺利实现。
但危机事件一旦发生,这种认同平衡会被打破,关于城市形象的正向传播与建构会受到阻碍。
与此同时,当前媒介发展已经进入到移动社交媒体时代,新媒体建构城市形象呈现更为复杂的局面,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媒介手段、采用有效的传播策略,会加剧这种认同困境。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重点难点问题解析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描绘当今世界变化的基本特征。
其中的许多判断在导论中已经提出,并且会在后面各讲中进一步展开,因此本讲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功能。
二是明确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论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是如何形成的,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
这一讲直接体现了导论中提出的“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意识”的教学目标。
一、当今世界变化的基本特征冷战结束后,世界变化在速度、强度、广度以及影响的广泛深远程度等方面是前所未有,对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行为模式以及价值理念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推动着各类行为主体进行调整。
因此,对于这些变化的认识和判断也是在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的。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启和成功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世界变化基本特征的准确判断和及时把握。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中国的前途与世界的前途息息相关”。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此后,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的不断扩大,对世界参与的不断加深,对于世界变化基本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期”,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这个论断丰富为“当今世界正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这个论断也成为后来十二五规划制订中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的重要支撑。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的具体体现。
“大”既体现了变化的速度,也体现了变化的幅度以及影响的广度、深度。
发展是变革和调整的基础。
发展的核心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以及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变化。
重建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构建
重建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构建一、文化认同的概念与重要性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文化归属的感知和认同。
文化认同不仅关乎个人的身份认同,也是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在重建过程中,文化认同的构建尤为关键,它能够帮助人们在经历重大变革或灾难后,重新找到归属感和方向感。
1.1 文化认同的定义文化认同可以被定义为个体或群体对于自己文化背景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来源于共同的语言、、传统习俗、历史记忆和价值观。
它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1.2 文化认同的构成要素文化认同的构成要素包括语言、、传统、历史和价值观等。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的核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
1.3 文化认同在重建过程中的作用在社会重建的过程中,文化认同的构建有助于缓解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压力,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重建信任和希望。
二、重建过程中文化认同的挑战重建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构建面临着多重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于历史遗留问题、社会变迁、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冲突。
2.1 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历史遗留问题,如战争、殖民、种族歧视等,可能在重建过程中引发文化认同的冲突。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某些群体感到被边缘化或被忽视,从而影响他们对新社会的认同感。
2.2 社会变迁对文化认同的冲击社会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可能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传统文化可能面临被忽视或遗忘的风险,这对于文化认同的构建是一个挑战。
2.3 全球化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多样性,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本土文化可能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这对于维护和发展文化认同构成了挑战。
2.4 内部和外部冲突对文化认同的威胁内部和外部的冲突,如民族主义、极端主义等,可能威胁到文化认同的构建。
这些冲突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影响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而对文化认同的构建产生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3/2006当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变化及价值重建贾英健摘要:从人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全球化发展。
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同时会带来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出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从单一主体认同到多样主体认同;从身份认同到契约认同;从群体主体认同到类主体认同等。
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出现的上述变化必然会与原有的认同出现冲突,并进而引发人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危机。
但民族国家认同的危机只是人的认同变化中的一个方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种认同上的变化必然孕育着新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建。
重建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需要我们在普遍主义的特殊化和特殊主义的普遍化的统一中来把握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国家;认同;重建作者简介:贾英健,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邮政编码 250021)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06)03-0073-05 全球化说到底是人的交往活动的全球化,它从本质上说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对人的认同观念,尤其是对人们的民族国家认同的观念产生重要影响,造成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出现危机。
然而,民族国家认同问题上出现的变化,恰恰为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重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提供了可能。
一究竟如何理解全球化的一般本质?这实际上是理解人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前提性问题。
对于全球化,人们已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观点和看法。
然而,多数人或者只是从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去考虑全球化的问题,或者仅仅从逻辑出发对全球化进行界定,因而都缺少一种辩证的视野。
在我们看来,正确回答该问题,关键的是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来揭示全球化的一般本质。
如果从唯物史观的视野出发审视全球化,那么全球化实质上是人的活动方式、存在方式的社会化、全球化的发展,即全球化使人的生存由原来局限于一定的时空之内发展为时空的压缩,由局限于一个民族国家之内发展为超出民族国家的局限。
全球化使人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交往意义上的人。
[1]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超出民族和国家的限制,获得直接的普遍的形式即“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形式。
这就是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就使个人的需要、能力、关系和个性等,都必须通过“物”的方式来实现和确证。
这种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关系的物化性质,说到底是指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在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2]可以看出,人的存在方式,就其实质而言,它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是一种生成的存在。
人的存在方式所发生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上所采取的存在方式。
同样,全球化的发展作为一种现实现象,它在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会引起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和更替,因此,我们要善于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变化中去把握人的具体的历史的本性和特征,把握它与全球化之间的这种统一关系。
但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又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往往与人的认同观念联系在一起,并引起人的认同的变化。
所谓认同,在我们看来,实际上是一个对“人”的共识问题,通常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归属于某种群体的认知和感情依附,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一种定位、认识和把握,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意识。
在这种意义上理解民族国家的认同,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认同共性,即主体接受、皈依某种现成的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找到本群体特有的文化身份,成为该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一分子。
一是认异,将“非我族类的文化”与文化主体区别开来。
人的存在方式之所以会引起人的认同观念、尤其是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观念出现变化,是因为一方面,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认同形成的前提。
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必然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认识人的存在,也就必然会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什么样的认同。
因为认同首先是以差异的存在为预设的,是在对差异的比较、反思中确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认同是通过差异来反思和理解的自我。
同样,人的认同是建立在人的存在方式的差异基础之上的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
我们知道,人是由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所组成的,人是什么,就意味着它以什么样的方式而存在。
但是,人的三种存在方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多方面的相互联系。
人虽然首先表现为个体,但任何个体都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存在,人在社会中生存,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个人。
马克思反对将人在任何抽象的意义上进行理解的做法,他反复强调要从现实的人出发来认识个人,他把这种现实的人规定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3]事实上,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社会主要是指人的共同体组织,这种共同体包括政党、企业、单位、家庭、阶级、民族、国家等。
对于群体而言,它又从属于更大意义上的类的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们赋予了群体以不同的意义。
在相对封闭的社会里,个人总要从属于一定的阶级,并通过阶级利益表现出来,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作为类存在,还是作为个体存在,都与阶级的存在是密切相关,并通过阶级的存在而实现其利益。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产生了广泛的交往,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个人的存在,还是类的存在,都集中表现在他们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存在关系上,他们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与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对立上,这种矛盾既表现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群体与类的矛盾,也表现为个体与类的矛盾。
人的认同正是通过对他们之间矛盾关系的反思性理解来确立自己的认同的。
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发展的高度的现代性,使人们之间的各种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个人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群体的发展也因而体现了类的发展,人的存在方式也就会在客观上要求突破个人和国家的局限,更多地体现类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主张在国家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日益突现出来的类利益,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共识,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人们对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反思,表明了人们对民族国家在认同取向上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二人的存在方式与认同之间的上述关系表明,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从单一主体认同到多主体认同。
就认同的对象来说,人们最初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对于民族群体的认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之后,人们对于民族的认同就实现了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民族国家因而就成为人们认同的主要对象。
人们认同民族国家,源于民族国家能够为人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特别是能够使人们从民族国家那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种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如果说在全球化发展的初期,由于其是国际交往中的惟一主体能够形成并保持住稳定性的话,那么,在当今日益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情况却完全不同了。
如今的国际交往,不仅有个人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交往,而且也有个体与“类”主体的交往;不仅有民族国家行为主体之间的交往,而且还存在着民族国家行为体与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如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的交往;不仅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往,而且也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往;不仅有东西交往,而且也有南北交往等等。
所有这些都表明,当今的交往出现了交往主体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当这些主体参与到全球交往活动中去的时候,它们取得了与民族国家平等竞争的地位,尤其是各种跨国组织,在交往中分享了民族国家的一部分权力。
这样,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交往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人的认同从对于民族国家的单一认同发展为多种主体的认同。
由于人的认同的对象出现了多样化,因而就必然会对原有的民族国家的单一认同带来冲击,认同了多元主体对于民族国家主体权力分割的合法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对于民族国家认同的理念。
其次,从身份认同到契约认同。
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由于人们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交往范围内,人们之间的流动性很小,且主要局限于一国范围之内,因而形成了传统的身份社会。
在身份社会里,人们总是根据地位的高低、权力大小、义务多少来确立自己的身份,配置权利,身份与权力的等同使人们形成了对于权力和身份的一种崇拜感和追求感。
在身份社会里,由于人们被分成若干不同的身份,也就形成了不同身份的人之间的交往上的人为的藩篱,不同身份的人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平等,只有各种不同身份人之间的画地为牢和等级森严。
对于一个人来说,自己的身份是不能够进行自主选择的,一个人的身份世代如此,不能逾越到别的身份中去,人们只有安于现状,不能超出自己的身份而有所作为。
这样,在身份社会里,人们被长期相对固定在一种职业或者一种身份的认同上,造就了一种没有进取心的身份人。
由于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的,不同群体又都以民族的不同来界分,因而,身份社会的上述特征也就会在民族之间的区别中表现出来。
现代民族国家是一种契约社会,契约社会打破了以身份来确立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常规手段,而改为按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来确定。
对于一个契约社会来说,它崇尚的是平等与人的自由,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的稳定性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人的身份地位也表现出由原来的出身或者继承向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的变化,这样的社会因而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而这种活力的源泉主要来自于人们从身份认同向契约认同的变化。
人们对于契约的认同,表现在民族国家层面上,就要求各民族不要再将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视为民族交往的障碍,更不应该人为地制造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交往上的不平等,各民族国家在交往过程中都是平等交往的放大意义上的“个体”,应该按照现代契约的信用原则来实现民族国家之间的平等交往。
在国际交往中,不管你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也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也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文化信仰,都要遵循国际交往的规则平等地进行交往。
由上可知,全球化在当代的发展使人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正由身份认同向契约认同变化。
再次,从群体认同到类认同。
在全球化以前,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缺乏交往,所以生活于不同群体内的个人之间的交往也就不存在甚至很少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活动的界限是国家,人们在更多的情况下认同的是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群体。
而到了全球化发展的初期,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人们之间的交往程度还不高,个体之间的交往不仅具有从属的、有限的甚至片面的特征,而且这种交往也还是偶然的,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是靠本民族的群体力量来实现,人们不是首先将自己看作一个类存在,而是以属于哪一个民族来区分不同意义上的个人交往,群体认同对于个人来说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