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财税发展趋势
“十四五”规划纲要与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十四五”规划纲要与现代财税金融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0f61511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43.png)
28新视点·专家视点“十四五”规划纲要与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文/王桦宇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两个重要领域,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也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将两者协同进行集成式改革,是新时期坚持系统思维、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体现。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作为《纲要》的第六篇第三章,用1067字概述了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和理想图景。
建设永续财政,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十三五”期间,我国财税体制在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比如,制定了《预算法实施条例》,基本按照预期目标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各主要领域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取得明显进展,等等。
《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系统谋划财政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纲要》还要求,“十四五”时期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财政资源配置、财税政策落实、财政体制改革放到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考量和谋划。
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中,需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预算安排的长期指导思想,并进一步完善财政直达机制。
“十四五”期间,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体制在市场调节、预算管理和风险控制上的效能发挥。
在市场调节上,需要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引领和指导功能,推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有效实施和有力保障,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在国内国外“双循环”格局下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在预算管理上,需要突出宏观指导、中长期规划和财政资源统筹,在保持合理支出强度和优化支出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并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在风险控制上,需要统筹经济发展和财政安全的关系,既有效发挥政府债务融资的积极作用,又要坚决防范化解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建立健全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简析我国财税改革
![简析我国财税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838061e4856a561252d36fb0.png)
简析我国财税改革【摘要】财税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创新包含税收制度在内的财税制度体系,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以便正确处理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政府系统内部各层级之间的关系,最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造福广大人民。
因此财税改革的根本落脚点是重塑资源配置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财税制度是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
财税改革既决定于财税关系的变化,也决定于上层建筑中的其他要素及其变化,因此财税改革与改革开放相辅相成。
财税改革既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改革开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财税改革的实施又以改革开放为依据,其进程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它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时代烙印和改革重点。
【关键词】财税改革;改革开放;背景;重点;趋势一、改革背景1、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财税管理体制的缺陷显露出来: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表现为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政企不分;在政府与个人的相互关系上集中表现为个人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关系上表现为财税权利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因缺乏财税权利而缺乏发展经济的动力和压力。
故而,财税改革便显得尤为必要。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其根本落脚点仍然是解决资源配置的主角逐步转变成让市场发挥作用的秩序维护者的角色。
与之相适应,自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财税改革的目标就是探索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只能是公共财税体制。
因此,从总体上讲,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正确处理政府系统内部各层级之间的财政关系(即分税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公共收入体系(即税制改革、非税收入改革);大力推进以公共财政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改革,强化管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改革财政宏观调控方式。
新时期乡镇财政所财政职能变化趋势分析
![新时期乡镇财政所财政职能变化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33a05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9.png)
理论探索新时期乡镇财政所财政职能变化趋势分析◎文/刘淑青摘 要:乡镇财政所是服务“三农”的主要平台,也是最基层的政府财政管理机构,是贯彻、调度和兑付涉农资金的核心职能机构。
新时期下,随着乡镇的财政体制不断深入改革,乡镇财政所的乡镇财政职能在不断变化和日益拓展,逐步由原先的发展期转变为转型期。
在这种财政职能变化趋势下,如何科学有效地保障乡镇财政职能的正常发挥,成为乡镇财政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乡镇财政所;财政职能;变化趋势分析0 引言乡镇财政所是我国财政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自从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乡统筹等税费之后,乡镇财政所的财政职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比如从原先的收入管理型逐步转为现在的支出管理型;从原先的拨款型财政资金管理方式逐步转为现在的全程监管型财政资金管理方式;从原先的单一核算管理型逐步转为现在的综合核算管理型,从原先的管理保障型逐步转为现在的服务发展型;由原先的收支型财政服务逐步转为现在的监督管理型财政;由原先的“吃饭”财政逐步转为现在的公共财政。
因此,在新时期下,乡镇财政所应加大农村基层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农村基层项目,确保乡镇财政所的财政职能可以适应经济和财政发展的变化趋势,继续巩固乡镇基层政权,贯彻实施“三农”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的正常落实,保证涉农资金的有效管理,从而带动农业增产,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事业蓬勃发展,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1 新时期乡镇财政所的财政职能变化及相关分析1.1 乡镇机构改革使得财政所的职能发生了变化近几年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与部门职能调整的进程,部分乡镇财政所在原有职能基础上也发生了相关变化,有的职能加强,有的职能弱化。
就财政所的财务管理职能角度而言,乡镇预算管理职能、资产管理职能、监督管理职能等方面的职能如果落实不到位,则不利于农村各项财政利好政策的切实实施[1]。
同时,在实行乡镇机构改革之前,乡镇财政所是由县财政局委派的执行单位,无论是人员方面,还是业务方面,均由县财政局统筹。
新时期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时期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a5a26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0.png)
新时期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但是财税改革在各地实施过程中凸显的新问题值得关注。
财税体制改革作为国家全面深化大发展、大变革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必须正确处理顶层规划,通过完善财税相关立法、加强部门考核管理等积极措施,来进一步厘清与地方财政的责权划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严控政府债务危机,才能不断推动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字:财税体制改革事权划分税制结构财政税收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政府部门实施经济部署的依据。
通过对现有财政税收政策的改革创新,可以促进群众收入的科学分配,缩小群众之间的经济差异,实现社会稳定发展。
所以,对现有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深入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财税体系改革发展,相关部门给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指导方式,强化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下,即便经济发展随着行业发展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国家指导和调控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而国家指导和调控方式在于财政税收。
通过财政税收,政府部门对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有效缓解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不稳定的状况,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现状可以从税制完善、预算管理、与地方关系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是税制方面,税制改革更加强调公平性。
“营改增”、资源税、房产税等多个税负类型的改革,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提升,从国家层面体现出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特别是小型微利企业经营环境在“营改增”以后改善显著,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获得的经营机会相较之前也更多。
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更加强调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效益性。
国家通过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通过监督机制的完善和执行,减少权力寻租,提升至近配置效率。
三是对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进行明确划分,降低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的风险。
可以说,目前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水平,形成对分税制改革的有力补充,从长期来看,还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建立起与国家治理结构相匹配的财政基础。
对新时期财税发展的几点看法
![对新时期财税发展的几点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6b09d16f1aff00bed51e86.png)
供 求 决 定 , 格 导 向 。 此 , 场 经 价 因 市
济 下 ,现 代 财 中 性 。 从 理 论 上 来 分
析 ,任 何 税 种 在 获 取 必 要 收 入 时 都 会 不 同 程 度 地 影 响 公 平 以 及 扭 曲价 格 。 因 此 , 曲 效 应 在 现 实 生 扭
府 及 财 税 活 动 发 挥 公 平 收 入 分 配
的 作 用 。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税 冶 财 动 都 必 须 反 映 现 代 市 场 经 济 的混
合经 济特 点 。
3、 放 - 开 } 生
外 储 备 超 过 万 亿 美 元 。 在 这 r -
些 国 内 外 大 的 背 景 下 , 五 个 财 税 有
是 有 效 率 的 ,这 种 分 配 就 是 可 行
入 达 3 1万 亿 , 济 总 量 占 世 界 第 . 经
-
财政 税收 是公 共 部 门的 活动 ,
的 。但 社 会 需 要 公 平 , 就 需 要 政 这
m
.
,
也 是 政 府 的 活动 。 代 经 济 条 件 下 现
的 政 府 活 动 中 , 收 作 为 基 本 的 经 税 济 关 系 ,财 政 作 为 重 要 的 分 配 关
转 入 市 场 经 济 ; 放 使 我 国 从 封 闭 开
经 济 走 向 W TO 多 边 贸 易 经 济 ; 发 展 使 我 国 国 力不 断 提 升 。2 0 年 , 05
我 国 的 C P达 D 1. 万 亿 , 政 收 82 财
新时期财税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展望39页PPT
![新时期财税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展望3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c348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2.png)
三、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
1.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4)完善管理
③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重点税源为 着力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
三、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 2.规范财政支出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绩效
(二)我国财税改革面临新的形势
3.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加速积聚,财 政中长期可持续面临挑战。
4.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不 够,预算管理偏重收支平衡状态,支出预算约束偏软。
5.税收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转型的新形势,特 别是解决产能过剩、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 护方面的功能较弱。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不利于公平竞争和 统一市场环境建设。
(1)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确定财政支出范围和方式 (2)区分财政公共性的层次,以其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机制、制度 (3)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机制
·目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重点支出涉及:教 育、科技、农业、文化、医疗卫生、社保、计划生育等7类。 2012年仅财政安排的7类重点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48%。 ·形成的问题:支出结构固化、僵化,肢解了预算安排,相 互攀比,财政投入与事业发展“两张皮”、“钱等项目”、 “敞口花钱”等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
4.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3)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均等化作用的发挥
①配合有关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上划,降低转移支付的规模 ②合理确定转移支付方式
③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确定规模(50%) ----取消税收返还
2024年在财税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2篇)
![2024年在财税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e43a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d.png)
2024年在财税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财税经济部门,对能够参加本次财税经济工作会议表示热烈欢迎!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嘉宾能够抽出宝贵时间参加会议,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里,我也要向广大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是大家的辛勤工作与付出,才推动了财税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
回顾过去一年,财税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防患未然。
首先,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财税经济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
财税经济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和调控作用,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财税政策的落地和有效实施。
其次,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财税经济工作落实到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存在着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继续深化税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正义。
财税经济工作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出发点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们要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注重加强对财税经济工作中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
最后,我要强调,财税经济工作离不开全体同仁的辛勤付出和团结协作。
每一个人都是财税经济事业的建设者和奋斗者,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财税经济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团结奋进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扬专业精神,团结一心,共同推动财税经济事业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新时期发展民族经济的财税思考
![新时期发展民族经济的财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ee95c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0.png)
新时期发展民族经济的财税思考【摘要】在新时期,发展民族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政府扶持民族经济的重要性、财政政策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税收政策对民族经济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针对财税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提出加强财税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思路。
总结了新时期发展民族经济的财税思考,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财税政策的合理运用和看法,可以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提升我国经济整体实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政府扶持、民族经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方向、探索、思考、影响、促进、总结、展望、新时期。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时期发展民族经济的财税思考引言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民族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经济是指由少数民族从事的和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和人民的各种经济活动,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传统的经济。
在新时期,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群体。
发展民族经济,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民族经济的支持和发展已成为当前财政税收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财税体制也日益完善和创新。
加强财税体制改革,对于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制定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加强财税体制改革和创新,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2 问题意识在新时期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民族经济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如何保持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如何实现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财政税收体制在支持民族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通过财税政策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解决民族经济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
2024年财税工作形势分析讲话
![2024年财税工作形势分析讲话](https://img.taocdn.com/s3/m/fa6392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d.png)
2024年财税工作形势分析讲话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份2024年财税工作形势分析的讲话。
回顾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财税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全球经济形势。
目前,全球经济呈现出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各种地缘政治冲突的不断升温,以及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国家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做好各项财税工作。
其次,国内经济形势也存在一些相对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凸显。
尤其是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同时,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等领域也亟需财税政策的积极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财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以应对这些挑战。
第三,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外商投资,推动实现国内外市场的有效结合。
而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和优化财税政策,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财税领域的挑战。
第四,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依然存在。
尽管疫情在国内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国际疫情的变异和扩散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疫情不仅会影响到消费需求和生产链供应链的稳定,还会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侵害。
因此,我们要在财税政策上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支持力度,减轻其负担,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要保持良性互动。
面对这些形势和挑战,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财税政策。
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财税形势的变化,及时了解全球经济的动态,做好应对措施。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各地区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财税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中国财税制度演变史
![中国财税制度演变史](https://img.taocdn.com/s3/m/ca24d6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f.png)
中国财税制度演变史税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具体情况,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规的总称。
我国的税收制度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税收制度也不断进行着调整和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的税制体系基本上建立了双主体税复合税制的模式,即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辅之以其他税种的税制体系。
特别是以1994年税制改革为分水岭,我国税制进入了全面改革和深化的阶段,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税制。
但在此之前,新中国税收制度还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
根据其演变的性质和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我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曲折发展阶段和我国税制的初步改革阶段。
我国税制的建立和曲折发展阶段,主要是指从1950年税制建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整个税制的过程,它是和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在这一阶段,我国税制主要经历了1950年建立税制、1953年修正税制、1958年改革税制、1973年简并税制几个时期,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
(一)1950年建立税制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全国统一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巩固刚建立起的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财力,就必须加强税收工作,废除原国民党政府的旧税制,统一税法,统一税收政策,建立起新的税收制度和税务组织机构。
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的税收政策,应以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照顾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及国家建设的需要为原则,简化税制,实行合理负担”的原则,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1月发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关于统一全国税收政策的决定》和《全国各级税务机关暂行组织规程》,明确规定了新中国的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务组织机构等一系列税收建设的重大原则,建立了统一的税收制度。
2024年11月乡镇财税工作总结
![2024年11月乡镇财税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a006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7.png)
2024年11月乡镇财税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11月是乡镇财税工作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紧张而繁重。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按照中央和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了各项财税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工作成果:1.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在11月份,乡镇财政收入为X万元,同比增长X%。
这主要得益于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
2. 财政支出合理控制:在财政支出方面,我们坚持压缩非刚性支出,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项目要求进行财政支出。
在11月份,财政支出为X万元,比预算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这为后续的财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深化财税改革:在11月份,我们积极推进财税改革。
一方面,加强了税收征管工作,提高了税收征管效能;另一方面,加大了财政信息公开力度,提高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
这些改革措施为乡镇财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4. 完善财税政策:我们及时跟进国家和地方财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并及时完成相应的配套工作。
我们积极参与财税政策的研究和讨论,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完善财税政策,我们进一步改善了税收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 加强财税监管:为了加强对财税工作的监管和落实,我们建立了财税监督机制,并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检查工作。
通过加强监管,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财税问题,有效提高了财税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在11月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 部分企业逃税现象仍然存在:尽管我们加大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但仍有一些企业存在逃税行为。
这可能是因为宣传力度不足,企业对税收政策了解不深,也可能是监管措施不够严格导致的。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税收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2. 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不稳定:虽然在11月份财政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但在之前的几个月中,我们发现财政支出超出了预算数。
财税改革方案
![财税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99d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e.png)
财税改革方案第1篇财税改革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税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进一步优化财税体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财税改革方案。
二、改革目标1. 优化税收结构,降低税收负担,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 完善财政支出制度,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财税政策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
三、改革措施1. 税收改革(1)完善增值税制度- 合并增值税税率,简化税制结构。
- 调整增值税优惠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优化企业所得税-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轻企业负担。
- 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3)个人所得税改革- 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
(4)加强税收征管- 完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提高税收执法效能。
- 强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2. 财政支出改革(1)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提高预算透明度。
-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资金需求。
- 支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防范财政风险。
- 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
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优化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 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权。
(2)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 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四、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2. 完善法律法规,为财税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财税改革的认识和支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d78a0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e.png)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经历了多次变迁,积累了一定的基本经验。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财税体制改革开始于新中国成立的初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战争时期的财政困难和国家建设的迫切需求。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发行新币、建立财政银行等。
国家还采取了计划经济的体制安排,实行了中央集中统一
的财税体制。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财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1984年,中国决定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并对税制进行了调整。
首先是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了改革,降
低了税率并实行差别化税制。
还取消了一些行业和地区的附加税。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
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财税体制改革积累了一定的基本经验。
坚持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分权管理,明确责任和权限。
逐步实行税制改革,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建立财政监督和
审计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管理和监督。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
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丰富多样。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国财政制度的完善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了积
极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的变化,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9a6dd9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a.png)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摘要:一、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二、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1.完善立法2.明确事权3.改革税制4.稳定税负5.透明预算6.提高效率三、当前最紧迫的任务1.改进预算管理制度2.完善税收制度3.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体制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实施情况和展望正文:一、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效益、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这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1.完善立法:财税立法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
要推进财税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立法质量,为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法制保障。
2.明确事权: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
要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各级政府履职尽责。
3.改革税制:税制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
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分配制度,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4.稳定税负:稳定税负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要通过改革税制,合理调整税负,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5.透明预算:透明预算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要推进预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加强预算监督,促进预算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
6.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是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要通过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体制等措施,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三、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有三项,就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体制。
浅议当前财税改革方向及建议
![浅议当前财税改革方向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03d5ba327d3240c8547ef0a.png)
浅议当前财税改革方向及建议摘要:党的十九大后,“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的提出,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进入全行发展时期,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科学合理地调整我国现行财税体制和宏观体制,可以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总体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财税制度;改革;体制;建议财税政策必须结合实际国情,全面落实各项政策,促进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朝着预测发展的方向发展。
财政改革必须把改革经验和成功结构结合起来,制定具体可行的改革方案和预期目标,用发展的眼光引导财税改革健康发展。
首先,本文将研究的目的,建立财税系统,分析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财税政策和制度,并根据问题提出适当的科学意见,以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建立财税制度改革体系作用(一)打造社会主义特色财税制度体系构建现代财税体制,是实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预算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地方财税管理制度、地方财税征收”。
当前我国税制建设社会主义特征在体制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的经济状况及国际成功经验,等,和基于当前状态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和税收使财政和税收制度在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更符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的需要在未来。
只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经济特点,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特色财税体系的建设。
(二)科学完善制度过程当前,世界各国财税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具有异化性、长期性和共同性的特点。
由于我国财税体制的研究和建立起步较晚,在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背景下,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有很大的改革和发展空间。
因此,在当前的财税体制改革和政策过程需要紧密结合当前的财政和税收制度为基础的创新和研究,在参考和留学的成功经验是需要互补,其糟粕,派生的精华部分有针对性的参考,不盲目地接受构建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发展。
此外,我们必须明确当前改革和完善的正确方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逐步建立科学的财税制度。
财税法功能的定位及其当代变迁
![财税法功能的定位及其当代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6c1e2ce3168884868762d6a4.png)
财税法功能的定位及其当代变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财税法的主要功能也会有差别。
所以我们要对其功能进行精准的定位,了解其主要功能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依存关系。
使财税法无论随着经济的发展怎样变迁,都能够有迹可循,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以此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人民的幸福生活。
1 财税法功能的定位我们通常所说的财税法指的是财政法与税法的总合,而并不是特指某一部法律[1]。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可以将财税法的功能分成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主要表示的是财税法对现实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主观方面主要表示的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观念对于财税法功能的一般认识。
另外,虽然财税法的客观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时代背景所决定,但是对它的主观功能的认识有时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样就会造成主观认识与社会现实的脱节。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客观功能还在发挥着正常的作用,也容易导致财税法在现实运用中出现偏差。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财税法对于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若将这作用一味放大,也会造成错误的认知。
过去在我国,几乎将财税法与宏观调控法视为相同,财税法成为政府管理的首要手段,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具有误导作用的。
2 财税法的功能变迁过程(一)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财税功能在很早之前,财政学就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与时代一起不断地向前发展。
分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财税的职能基本上只包括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进入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由财产分配严重不公导致的社会矛盾日渐突出,所以此时的财税法必须要具备新的功能,便开始向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重人权转变[2]。
到了20 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横空出世,政府的干预成为了财税功能的重要内容。
而现如今,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马斯格雷夫的理论。
论我国财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论我国财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a82523687c24028915fc311.png)
论我国财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作者:李哲漫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2期[摘要]在我国,财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开始慢慢被人们所接受。
然而,财税法学体系在我国还很不规范。
本文意图从财税法在国外和国内的历史沿革出发,定位我国财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从而确立我国财税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财税法地位趋势[中图分类号]D9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25-02亚当·斯密说:“财税乃庶税之母。
”霍姆斯大法官说:“税收是文明的对价。
”温家宝说:“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
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
”这些至理名言都诠释着财税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财税法学,是以财税法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财税法的专业性、技术性、复杂性决定了其实用性,决定了财税法学的发展空间,财税法学是一门年轻的法学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蓬勃生机的新兴学科。
财税法学作为一门朝阳学科,其体系的思路仍在不断修正。
[1]一、财税法的历史沿革(一)国外财税法的历史沿革世界各国作为财政法规最早的法律形式是税法。
其中的预算制度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中产生的一种财政制度。
最早的国家预算制度产生于英国,发展较晚的是美国。
主要的发展阶段有:第一,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财政法律制度无新发展。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由于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财政预算税收制度有所加强。
如联邦德国时期的《预算法典》、日本的《财政法》。
第二,原属英美法系的一些国家,二战后陆续制定一系列成文的财政预算税收法规。
如美国的财政部很重视财政立法及执行,财政部长有法律顾问,并设有法制事务所和执行处。
此外,原属英美法系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将财政活动的法律规定列入宪法。
第三,一些前东欧国家除了制定多种税法,还有专门的财税法或预算法。
当前财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政策趋向
![当前财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政策趋向](https://img.taocdn.com/s3/m/fbab527fa417866fb84a8e95.png)
的 财 政 体 系
公共 财政是 西 方 国家 普遍 采 用 的 一种 财 政 制度 , 它是 与市场 经济相适 应 的财政 模 式 。我 国 正式 提 出建 立 公 共 财政 是 在 19 9 8年 , 以后 又 将 建 立公 共 财政 的要 求 写 入 中 央 有 关 文 件 当 中。 从公 共 财政 理 念 的接 受 到公 共 财 政 框 架 设 计 ,
革 与发展 的成 果 , 而 有 效 地 调 节 利 益 分 配 关 从
决心 推进财 政体制 改革 , 人 民的钱 更 好地 为人 让 民谋利 益 。笔 者认 为 , 总理这 段话 不仅 清 晰地 温 解释 了财政 的本 质 , 财 政 的 评价 和定 位 很 高 , 对
而且 明确 了新 时期 财政改革 的 目标 和重 点 , 今 对
后 的财政 工 作 寄予 厚 望 。财 政 改 革 的 目标 就 是 要 建立公 共财政 , 改革 的重点 是 财政 体制 以及 与 此相关 的一 系列 财政 制度 。 由此 可见 , 财政 改 革 是今后 一段 时期 内财 政工作 的重 头戏 , 财政 工 作
系 , 解社会 矛盾 , 进社会 事业 发展 , 护社 会 缓 促 维 稳定。 所谓 强化 三项 职 能 , 是 强 化 资 源配 置 、 就 收
锯街 研宪考 考
人 分配 和经济稳 定三项 职能 , 以此 作为 财政 收 支 活 动 的基 本定 位 。这 三 项 职 能 既是 财 政 公 共性 的具 体体 现 , 也是 构建 和谐社 会所 必需 的。财政
的公共性 或者说 满足社 会公共 需要 , 主要 就是满 足人 民对公 共物 品和公 共服 务 的需 要 、 调节 收 入
年达 到 了 17 65亿元 , 增长 了 3 0倍 。财政 实力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同时提高直接税比重; ②从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的税制模式逐步转变为“所得税、流转税
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
三、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
1.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3)完善税制
①完善税制考虑的因素 居民间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科技实力需进一步提高;环境问题堪忧 ②税制改革内容 --建立规范的现代增值税制度 --进一步发挥消费税调节作用 --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加快推进房产税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开征环境保护税
1.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1)稳定税负----保持宏观税负不变
税负:宏观税负、微观税负、法定税负、实际税负 ①稳定政府与市场的分配关系;②稳定财政,避免财政风险扩大; ③优化政府收入内部结构,如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公共资源收益合理共享机制,
非税收入、资源、环境、房地产等相关税费联动改革。
(一)我国财税改革的评价
1.放权让利(1978年-1993年)
“权”—财税管理权;“利”—税收和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 “放权让利”使我国改革从分配领域入手
2.制度创新(1994年-1998年)
1994年财税改革是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里程碑,目的在于建Βιβλιοθήκη 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税制度。
3.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1998年至今)
(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1.现代财政制度的首要特征是其目标为 “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2.现代财政制度是法治财政 3.现代财政制度是透明财政 4.现代财政制度要体现可预见性 5.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是现代
财政制度的基础
二、新形势下财税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我国财税改革的评价 (二)我国财税改革面临新的形势
重点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特别是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结论 财税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先行者、重点领域、 关键环节
(二)我国财税改革面临新的形势
1.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放缓,步入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 有效益和可持续的财政收入增长的状态 2.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压力加大
(1)以往支出所形成的惯性; (2)法定支出固化财政支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肢解了财政资金; (3)社会经济发展及改革所需要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税改革的定位
(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 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学思维和工具化思维 2. 财政职能不只是反映在经济方面,而是体现在包
括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 3. 财政要把效率与公平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二者有
8.财税改革社会关注度的提升,社会公众参与意识的 增强
三、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一)财税改革的落脚点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
三、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一)财税改革的落脚点
1.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化 法治、效率、协调
2.维护市场统一
市场统一: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经济要素平等交换;经济要素有效利用。 核心价值是优化全国的市场环境;进而统一市场能够公平、有效运转。
新时期
财税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展望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税改革的定位 2 新形势下财税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 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税改革的定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税改革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首 次将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了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框架。
在财政法治、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宏观税负调整、 税收优惠清理、地方税体系构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 政透明度提升、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等方面均有涉及,成为 未来十年中国财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①现行“营改增”的收入分配属于临时性的过渡方案, 未能解决财政体制深层次问题;
②“营改增”引发事权、财权与财力三要素的重新匹配组合。
(二)我国财税改革面临新的形势
7.现有财税制度、政策的协调和以往改革所产生的效
应的评估
税收观念的转变
税制改革的整体性
预算改革中制度的协调性
改革过程中部门权力、利益的调整
三、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
1.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4)完善管理
(二)我国财税改革面临新的形势
6.财政体制改革迫切 (1)现有财政体制的缺陷明显
①过多强调财力分配——“分钱” ②地方政府财权不够,财力短缺,扭曲了地方政府的行为 ③地方税体系不完善 ④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⑤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庞大,发债信息极为不透明
(二)我国财税改革面临新的形势
6.财政体制改革迫切 (2)“营改增”倒逼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二)我国财税改革面临新的形势
3.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加速积聚 ,财政中长期可持续面临挑战。
4.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 不够,预算管理偏重收支平衡状态,支出预算约束偏软 。
5.税收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转型的新形 势,特别是解决产能过剩、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节 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较弱。税收优惠政策过多 过滥,不利于公平竞争和统一市场环境建设。
机结合
(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4.在任何经济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的主 体都是政府,财政则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基础所在
(1)没有财政支出的安排,没有财政收入的筹措,就不可能有政府 职能的履行,也就没有国家治理的实现; (2)财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动的基础,又是连接政府和家庭、企 业的最直接的纽带; (3)财政制度安排一方面决定财政职能的履行,而且事关政府职能 履行状况;另一方面决定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和国家治理的 实现水平。
3.促进社会公平
·包容性发展(增长),注重经济发展的成果涉及所有人群,注重发展和改 善民生,注重提高劳动者特别是贫困人口、农村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 注重制度创新和政策改进。 ·社会公平目的在于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 内容的保障体系和机制。
三、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二)财税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