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稠剂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增稠剂

增稠剂
海藻酸 海藻酸

海藻酸 丙二醇

啤酒和 饮料
乳制品 口香糖 巧克力 冰淇淋
2003年—2010年供需情况表
羧亚基纤维素钠(纤维素衍生物)
• 白色粉末、粒状或纤 维状。无味、无臭。 易溶于水,并形成透 明粘胶体,在中性或 微碱性时为高粘度液 体。具有润湿性,有 良好的分散性和结合 力,是一种强力乳化 剂。
海藻酸丙二醇酯(海藻酸衍生物)
• 白色至黄色粉末,几 乎无味,略带黄香味 。不溶于乙醇、苯等 有机溶剂,有吸湿性 ,可在冷水中缓慢溶 解,及溶于热水。对 酸、盐及金属离子均 较稳定,耐盐析,在 高浓度电解质溶液中 也不盐析。
环氧丙烷
} 海藻酸
海藻酸钙
反 应
真 空 过
洗 涤





上下游产业链
稀硫酸






酸 性 水 解







干 燥

晾 干
切 条 冻 结
上下游产业链
石花菜 江蓠
琼脂
奶制品
焙烤食 品
果酱罐 头
糖果点 心
酒类
中国2003—2009年产销量
结冷胶(微生物)
• 又称凯可胶是一种由 微生物培养发酵的可 食用胶。近乎白色或 米黄色粉末。无特殊 的滋味和气味,耐热 、耐酸性能良好,对 酶的稳定性亦高。PH 值在3.5~7.0时,结冷 胶具有很强的抗酶分 解性。
微生物
黄原胶(汉生胶)、β-环糊精、聚 葡萄糖、结冷胶
增稠剂来源(合成)
海藻酸衍生物 纤维素衍生物
海藻酸丙二醇酯
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甲基纤 维素

常见的增稠剂

常见的增稠剂

常见的增稠剂摘要: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质,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的作用。

增稠剂都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也称水溶胶。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包括半合成)两大类。

天然来源的增稠剂大多数是由植物、海藻或微生物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如阿拉伯胶、卡拉胶、果胶、琼胶、海藻酸类、罗望子胶、甲壳素、黄蜀葵胶、亚麻籽胶、田菁胶、瓜尔胶、槐豆胶和黄原胶等。

合成或半合成增稠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丙二醇酯,以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种类繁多的变性淀粉,如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醚、淀粉磷酸酯钠、乙酰基二淀粉磷酸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等。

我国增稠剂的生产开发近来发展很快,但还处于较年轻的阶段,从品种到质量,从应用的浓度和广度,都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

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增稠剂。

海藻酸钠常用于冷饮、冰淇淋中,也用于冷饮食品中。

冰糕、冰淇淋:食用海藻酸钠作为冰糕、冰淇淋的稳定剂、增稠剂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比传统使用的琼胶、明胶和淀粉,有独特的性能和较高的效益。

可使体积膨胀率大,产量高,且膏体细腻,冰渣少,口感好,在常温下比一般冰糕、冰淇淋抗化能力增加约二倍。

此外在其它食品生产中添加海藻酸钠,诸如:饮料、饼干、软糖、夹心馅、凉粉等均可起到相应作用。

利用其凝胶的特性,可制成:1、食用薄膜材料:可用于鱼、肉类食品保鲜膜。

2、海藻酸钙肠衣:可替代动物膜用作香肠、红肠类食品肠衣3、海藻胶淀粉薄膜:在生产薄膜过程中,加入适量海藻酸钠,利用其本身的高粘性和淀粉分子间的相互吸附作用,使混合后的液体粘度增大,从而生产出新的薄膜-胶米纸。

与一般薄膜相比较,其抗拉强度高,破碎率低,光泽好,且海藻胶与淀粉混合方便。

海藻酸钠特性如下:a.稳定性海藻酸钠用以代替淀粉、明胶作冰淇淋的稳定剂,可控制冰晶的形成,改善冰淇淋口感,也可稳定糖水冰糕、冰果子露、冰冻牛奶等混合饮料。

原料特性(增稠剂)

原料特性(增稠剂)

培训资料----增稠剂增稠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增稠剂有明胶、CMC、海藻酸钠、卡拉胶、刺槐豆胶、瓜尔豆胶、果胶、微晶纤维、魔芋胶、黄原胶、淀粉、结冷胶等,其各自的特性与作用分述如下:一、特性与作用1、明胶明胶是由动物的皮、骨提取精制而成,为胶原蛋白质,呈白色或淡黄色固体,几乎无臭、无味。

相对密度1.3~1.4。

不溶于冷水,但能吸收5~10倍重量的冷水而膨胀软化。

溶于热水,冷却后形成凝胶,形成凝胶有弹性,常用于生产棉花糖、奶糖和橡皮糖。

2、CMCCMC是用NaOH处理纤维素形成碱纤维素,再与一氯醋酸钠混合,熟化得粗制品再用酸或异丙醇精制而得。

为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

无臭、无味。

它是亲水性高分子增稠剂,水溶性好,黏度较高。

有良好的假塑性赋形作用,可与多数植物胶复配使用,尤其是与卡拉胶、刺槐豆胶或瓜尔豆胶一起使用时,会产生较好效果。

3、瓜尔豆胶它是由瓜尔豆胶(产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种子的胚乳提取精制而成。

成白色到浅黄褐色粉末,是天然高分子水溶胶。

其特点是水溶性好,吸水性强,黏度高,与其他胶体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且价格较低,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稳定剂。

4、海藻酸钠它是从海带、海藻中提取精制而得,为灰白色至乳白色粉末。

其特点是水溶性好,吸水性较强,有较高的搅打发泡率,与钙离子能形成热不可逆凝胶,并且可以通过加入钙离子的多少、快慢来控制凝胶形成的时间及强度。

一般与瓜尔豆胶、CMC等复配使用。

5、黄原胶黄原胶又名汉生胶,是由黄单孢菌发酵产生的一种孢外杂多糖。

为浅黄至淡棕色粉末。

其特点是假塑流变性,即黏度随剪切速度增加而降低,随剪切速度的减少又迅速恢复。

易溶于冷、热水,能耐酸碱耐高温,在较低浓度下也能获得较高的黏度,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

与其它稳定剂的协效性较好,与瓜尔豆胶复合使用提高粘性,与刺槐豆胶复合使用可提高弹性。

在食品中有很好的口感和风味释放能力。

6、卡拉胶是由红藻类海藻中提取精制而成,一般为白色至浅黄色粉末。

各种增稠剂汇总

各种增稠剂汇总

各种增稠剂资料汇总增稠剂(Thickeners)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形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的作用。

增稠剂都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也称水溶胶。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包括半合成)两大类。

天然来源的增稠剂大多数是由植物、海藻或微生物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如阿拉伯胶、卡拉胶、果胶、琼胶、海藻酸类、罗望子胶、甲壳素、黄蜀葵胶、亚麻籽胶、田箐胶、瓜尔胶、槐豆胶和黄原胶等。

合成或半合成增稠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丙二醇酯,以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种类繁多的变性淀粉,如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醚、淀粉磷酸酯钠、乙酰基二淀粉磷酸酯、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等。

我国增稠剂的生产开发近来发展很快,但还处于较年轻的阶段,从品种到质量,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琼脂Agar别名琼胶、洋菜、冻粉性状半透明、白色至浅黄色的薄膜带状、碎片、颗粒或粉末,无臭或稍有臭,口感粘滑,不溶于冷水,可溶于沸水,凝固温度32~42℃,熔点80~90℃。

用途增稠剂、胶凝剂、稳定剂、乳化剂、悬浮剂、防干燥剂等。

使用方法1. FAO/WHO(1984)规定:用途及限量为,加工干酪制品,8g/kg(单用或与其它增稠剂合用);火腿、猪脊肉、即食肉汤、羹,按GMP;沙丁鱼及其制品、鲭鱼和鲐鱼罐头,20g/kg(仅灌装汤计,单用或与其它增稠剂或胶凝剂合用),稀奶油,5g/kg(仅用于巴氏杀菌掼奶油或用超高温杀菌的掼打稀奶油和消毒稀奶油);发酵后经加热处理的增香酸奶及其制品,5000mg/kg(单用或与其它稳定剂合用);冷饮,10g/kg(以最终产品计,单用或与其它乳化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合用)。

亦可用于西式点心、羊羹、馅饼、冰淇淋、酸奶、清凉饮料、乳制品、低热量保健食品等。

2. 美国FDA(1989)规定:用途及限量为,焙烤食品,0.8%;糕点、糖霜、糖果、蜜饯,2.0%;软糖,2%;其它食品,0.25%。

增稠剂资料整理

增稠剂资料整理

增稠剂一;增稠剂的分类1.纤维素类纤维素类又分为非缔合型(HEC)缔合型(HMHEC)最有名的纤维素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HEC)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Cellulose,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羧基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疏水性改质羟乙基纤维素(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Hydroxyethyl Cellulose ,HMHEC)多糖碱溶涨类(丙烯酸类)碱溶涨类又分为非缔合型(ASE)缔合型(HASE)聚氨脂类聚氨脂类又分为聚氨脂类疏水性改性非聚氨酯增稠剂无机类无机又分为膨润土凹凸棒土气相二氧化硅络合有机金属增稠剂二:特性研究及作用机理纤维素类非缔合型纤维素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是疏水主链与周围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提高了聚合物本身的流体体积,减少了颗粒自由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体系黏度。

也可以通过分子链的缠绕实现黏度的提高,表现为在静态和低剪切有高黏度,在高剪切下为低黏度。

这是因为静态或低剪切速度时,纤维素分子链处于无序状态而使体系呈现高粘性;而在高剪切速度时,分子平行于流动方向作有序排列,易于相互滑动,所以体系黏度下降。

纤维素增稠剂增稠水相,该增稠作用不受连结料、颜料和助剂的影响。

这种分子链较长、有分支,部分呈卷曲状。

在其余情况下,分子链处于理想的序状态(高粘度)。

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分了逐渐与流动方向平行,这使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之间的滑动更为容易,即低粘度,因而,这种纤维素增稠剂表现出假塑性和结构粘度。

通过高分子量的纤维素醚,可获得明显的假塑流动性能。

特点: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效率高,尤其是对水相的增稠;对涂料配方的限制少,应用广泛;可使用的 pH 范围大。

常见的增稠剂

常见的增稠剂

常见的增稠剂与如何选择
常见的增稠剂包括:
1.玉米淀粉:是一种天然的增稠剂,常用于糕点、饼干、汤、酱料等。

2.糖果胶:也称为果胶,是一种来自植物的增稠剂,常用于果酱、果冻、
糖果等。

3.明胶:是一种动物蛋白质,常用于制作果冻、糖果、蛋糕等。

4.卡拉胶:是从印度洋的某种海藻中提取出来的,常用于冰淇淋、饮料、
调味品等。

5.甘油酯:是一种化学合成的增稠剂,常用于沙拉酱、饮料等。

如何避免过多摄入增稠剂:
1.选择天然食材,如新鲜蔬菜、水果等,这些食材本身就含有一定的黏稠
度,不需要额外添加增稠剂。

2.选择不含增稠剂的食品,如新鲜果汁、自制沙拉酱等,可以避免过多摄
入增稠剂。

3.少食用加工食品,尤其是那些含有多种增稠剂的食品,如糖果、冰淇
淋、罐头食品等。

4.阅读产品标签,选择不含或少含增稠剂的食品,可以帮助减少摄入量。

需要注意的是,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增稠剂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但过多摄入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适量食用,同时坚持多食用新鲜、天然的食材。

增稠剂的主要成分

增稠剂的主要成分

增稠剂的主要成分1. 增稠剂的种类:矿物质增稠剂:硅酸盐、铝酸盐、钙酸盐、磷酸盐、滑石粉、硫酸钙、硫酸铝等;有机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水解木糖醇、淀粉、聚乙二醇、聚氧乙烯醚、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烷基硅油、烷基氯化铝等;非离子增稠剂:烷基硅油、烷基氯化铝、烷基氯化钠、聚乙二醇、聚氧乙烯醚、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丙烯酸酯等;阻垢剂:有机酸、磷酸钙、硫酸钙、硅酸钠、硅酸镁、硅酸铝等。

2. 增稠剂的特性增稠剂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其主要成分,其中包括纤维素、粘合剂、硅酸盐、油脂、合成类似物质、环氧树脂等。

它们都有不同的特性,如纤维素具有高粘度和抗化学性,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硅酸盐具有耐腐蚀性,油脂具有抗水性,合成类似物质具有耐热性,环氧树脂具有耐老化性。

### 3. 常用增稠剂成分矿物粉末:硅藻土、高岭土、石膏、石灰石、白云石、硫酸钙、碳酸钙、碳酸钴、硅酸钠、硅酸钙、硅酸锌、硅酸锰等。

有机物:聚乙烯醇、聚氧乙烯醚、聚氯乙烯、聚氨酯、聚丙烯酸钠、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氯乙烯、氯丁橡胶、苯乙烯、丙烯酸乳液、丙烯酸酯、聚磷酸钠等。

其他:纤维素、膨润土、水泥、淀粉、纤维素磷酸钠、纤维素磷酸钙、纤维素磷酸铵、纤维素磷酸钾、纤维素磷酸氢钠、纤维素磷酸锌、纤维素磷酸锰等。

4. 增稠剂的应用:增稠剂主要用于饮料、食品、化妆品、油漆、涂料、农药、肥料等行业,以改善产品的流变性、稳定性、黏度、口感等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悬浮性、分散性和稳定性。

此外,增稠剂还可以用于改善液体的粘度、抗冻性和热稳定性,以及提高液体的黏度和流动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5. 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将增稠剂的主要成分,如石蜡、硅油、矿物油、水溶性聚合物等混合搅拌,然后经过加热、冷却、搅拌和过滤等工艺处理,最终得到增稠剂。

增稠剂资料整理

增稠剂资料整理

增稠剂一;增稠剂的分类1.纤维素类纤维素类又分为A.非缔合型(HEC)B.缔合型(HMHEC)最有名的纤维素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HEC)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Cellulose,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羧基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疏水性改质羟乙基纤维素(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HydroxyethylCellulose ,HMHEC)2.多糖3.碱溶涨类(丙烯酸类)碱溶涨类又分为A.非缔合型(ASE)B.缔合型(HASE)4.聚氨脂类聚氨脂类又分为A.聚氨脂类B.疏水性改性非聚氨酯增稠剂5.无机类无机又分为A.膨润土B.凹凸棒土C.气相二氧化硅6.络合有机金属增稠剂二:特性研究及作用机理1.纤维素类非缔合型纤维素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是疏水主链与周围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提高了聚合物本身的流体体积,减少了颗粒自由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体系黏度。

也可以通过分子链的缠绕实现黏度的提高,表现为在静态和低剪切有高黏度,在高剪切下为低黏度。

这是因为静态或低剪切速度时,纤维素分子链处于无序状态而使体系呈现高粘性;而在高剪切速度时,分子平行于流动方向作有序排列,易于相互滑动,所以体系黏度下降。

纤维素增稠剂增稠水相,该增稠作用不受连结料、颜料和助剂的影响。

这种分子链较长、有分支,部分呈卷曲状。

在其余情况下,分子链处于理想的序状态(高粘度)。

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分了逐渐与流动方向平行,这使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之间的滑动更为容易,即低粘度,因而,这种纤维素增稠剂表现出假塑性和结构粘度。

通过高分子量的纤维素醚,可获得明显的假塑流动性能。

特点: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效率高,尤其是对水相的增稠;对涂料配方的限制少,应用广泛;可使用的pH 范围大。

常见增稠剂的分类

常见增稠剂的分类

常见增稠剂的分类
增稠剂是什么,是一种能让当前液体的稠度增大的一种助剂,品种有很多,那么工业中也会经常使用到,但是面对五花八门的增稠剂,到底该怎么选择呢?今天为大家讲讲我们常用的增稠剂类型。

第一、天然增稠剂:淀粉、黄原胶、明胶、瓜尔胶、天然橡胶、琼脂等等。

第二、纤维素类: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

第三、无机增稠剂:有机膨润土、硅藻土、气相法白炭黑、钠基膨润土、硅凝胶等等。

第四、合成高分子:聚氨酯增稠剂、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卡波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等等。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增稠剂分类,如果您有具体使用需求,可以进一步和四新消泡剂客服沟通。

增稠剂成分

增稠剂成分

增稠剂成分增稠剂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口感。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增稠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常见的增稠剂成分进行介绍。

一、明胶明胶是一种常见的增稠剂成分,它是从动物的皮肤、骨骼或结缔组织中提取得到的。

明胶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能够使食品具有较好的黏稠度和弹性。

在制作果冻、糖果、布丁等食品时,常常使用明胶作为增稠剂。

二、卡拉胶卡拉胶是一种植物性的增稠剂成分,主要来源于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卡拉胶树。

卡拉胶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能够使食品具有较高的黏稠度和粘性。

在制作冰淇淋、酱料、乳制品等食品时,常常使用卡拉胶作为增稠剂。

三、果胶果胶是一种天然的增稠剂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果中。

果胶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能够使食品具有较好的黏稠度和口感。

在制作果酱、果冻、果汁等食品时,常常使用果胶作为增稠剂。

四、脱乙酰壳聚糖脱乙酰壳聚糖是一种常见的增稠剂成分,主要来源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

脱乙酰壳聚糖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能够使食品具有较高的黏稠度和弹性。

在制作海鲜制品、肉制品等食品时,常常使用脱乙酰壳聚糖作为增稠剂。

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常用的增稠剂成分,主要来源于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能够使食品具有较好的黏稠度和粘性。

在制作糕点、面包、酱料等食品时,常常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稠剂。

六、黄原胶黄原胶是一种常见的增稠剂成分,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物质。

黄原胶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能够使食品具有较高的黏稠度和口感。

在制作调味品、饮料等食品时,常常使用黄原胶作为增稠剂。

七、明胶蛋白明胶蛋白是一种常用的增稠剂成分,主要来源于动物的骨骼、皮肤或结缔组织。

明胶蛋白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能够使食品具有较好的黏稠度和弹性。

在制作肉制品、乳制品等食品时,常常使用明胶蛋白作为增稠剂。

总结起来,增稠剂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常用的成分包括明胶、卡拉胶、果胶、脱乙酰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和明胶蛋白等。

增稠剂——精选推荐

增稠剂——精选推荐

起泡作用和稳来源来源真菌或细菌(特别是由它们生产的植物表皮损伤的渗出液制取的增稠剂原料新鲜猪肉皮清水或骨头汤3.2.1海藻酸钠HHH OH COOK O*几乎无臭、无味,溶于水形成黏稠、糊状胶体溶液。

不溶于乙醚、乙醇或氯仿等,其溶液呈中性。

与金属盐结合凝固。

重。

(4)制法从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

(5)应用海藻酸钠用作乳化剂、成膜剂、增稠生产均匀质软的糕点糕点变冰冻食品提高热聚变保护层,改进香味逸散,提高熔点冰冻甜食海藻酸钠续表水果汁在浓缩时和浓缩后保持稳定3.2.2 卡拉胶卡拉胶又称角叉胶、爱尔兰浸膏和鹿角菜(1)(2)卡拉胶水溶液相当黏稠,温度升高,黏度降低。

(4)制法料中提取的。

将海藻原料以稀碱液加热萃取或热水萃取,用醇类沉淀,经滚筒干燥或冷卡拉胶可与多种胶复配的凝固性也有影响。

如黄原胶可使卡拉胶凝胶更柔软、更黏稠和更具弹性;玉米和小麦3.2.3 海藻酸丙二醇酯简称PGA(1)性状白色或带黄白色粉末状物,无臭或微有芳香气味或无味,易吸湿,溶于冷水、温水及稀有机酸溶液,形成粘稠状胶体溶液。

不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

在pH3~4的酸性溶液中不胶凝也不沉淀。

不易盐析,除铁、铜、铅等金属离子外,对其它金属离子稳定。

(2)性能(3)毒性(5)应用不溶性海藻酸盐V海藻酸盐的亲脂性在生产在一般采用3.3 植物胶3.3.1 阿拉伯胶(2)性能阿拉伯胶是由金合欢树的树皮的伤痕渗出液制得的无定性琥珀色干粉,是工业用途最广泛的水溶性胶。

其水溶性黏度最低,可用作胶粘剂使用,可作为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润湿剂、配方助剂、表面活性剂、表面上光剂等。

(1)性状阿拉伯胶为黄色至浅黄褐色半透明块状体,或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物;无味无臭,密度为1.35~1.49。

它极易容易水,形成清晰和黏稠液体,呈弱酸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0%,不溶于乙醇和大多数有机溶剂。

(3)毒性在食品乳液中,来自植物的亲水性功能是两方在牛奶制品中阿拉伯胶用于冷食品如冰淇淋果胶为非淀粉多糖,属于膳食纤维;化学结果胶的多聚半乳糖醛酸的长链结构中部分低酯果胶,由于其中一部分甲酯转变成酰(3)毒性(5)应用在增稠剂中,高酯果胶的黏度和使新鲜果汁具3.3.3刺槐豆胶刺槐豆胶为一种以半乳糖和甘露糖残基为结构单元的多糖化合物。

化妆品洗涤剂常用增稠剂汇总

化妆品洗涤剂常用增稠剂汇总

化妆品洗涤剂常用增稠剂汇总增稠剂是各类化妆品配方的骨架结构和核心基础,对产品的外观、流变性质、稳定性、肤感等都至关重要。

选择常用和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增稠剂,配制成不同浓度水溶液,测试其黏度、pH等理化性质,并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对其外观、透明度以及使用时、使用后的多项肤感指标进行感官测试,查找文献对各种类增稠剂进行总结和概括,可为化妆品配方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增稠剂的分类1、非离子SAA(1)无机盐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单乙醇胺氯化物、二乙醇胺氯化物、硫酸钠、磷酸钠、磷酸二钠和三磷酸五钠等(2)脂肪醇和脂肪酸月桂醇、肉豆蔻醇、C12-15醇、C12-16醇、癸醇、己醇、辛醇、鲸蜡醇、硬脂醇、山嵛醇、月桂酸、C18-36酸、亚油酸、亚麻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山嵛酸等(3)烷醇酰胺类椰油二乙醇酰胺、椰油单乙醇酰胺、椰油单异丙醇酰胺、椰油酰胺、月桂酰-亚油酰二乙醇酰胺、月桂酰-豆蔻酰二乙醇酰胺、异硬脂二乙醇酰胺、亚油二乙醇酰胺、豆蔻二乙醇酰胺、豆蔻单乙醇酰胺、油二乙醇酰胺、棕榈单乙醇酰胺、蓖麻油单乙醇酰胺、芝麻二乙醇酰胺、大豆二乙醇酰胺、硬脂二乙醇酰胺、硬脂单乙醇酰胺、硬脂单乙醇酰胺硬脂酸酯、硬脂酰胺、牛脂单乙醇酰胺、小麦胚芽二乙醇酰胺、PEG(聚乙二醇)-3月桂酰胺、PEG-4油酰胺、PEG-50牛脂酰胺等(4)醚类鲸蜡醇聚氧乙烯(3)醚、异鲸蜡醇聚氧乙烯(10)醚、月桂醇聚氧乙烯(3)醚、月桂醇聚氧乙烯(10)醚、Poloxamer-n(乙氧基化聚氧丙烯醚)(n=105、124、185、237、238、338、407)等(5)酯类PEG-80甘油基牛油酯、PEC-8PPG(聚丙二醇)-3二异硬脂酸酯、PEG-200氢化甘油基棕榈酸酯、PEG-n(n=6、8、12)蜂蜡、PEG-4异硬脂酸酯、PEG-n(n=3、4、8、150)二硬脂酸酯、PEG-18甘油基油酸酯/椰油酸酯、PEG-8二油酸酯、PEG-200甘油基硬脂酸酯、PEG-n(n=28、200)甘油基牛油酯、PEG-7氢化蓖麻油、PEG-40霍霍巴油、PEG-2月桂酸酯、PEG-120甲基葡萄糖二油酸酯、PEG-150季戊四硬脂酸酯、PEG-55丙二醇油酸酯、PEG-160山梨聚糖三异硬脂酸酯、PEG-n(n=8、75、100)硬脂酸酯、PEG-150/癸基/SMDI共聚物(聚乙二醇-150/癸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PEG-150/硬脂基/SMDI共聚物、PEG-90。

增稠剂的知识

增稠剂的知识

增稠剂的知识增稠剂是一种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的物质,它可以使液体变得更加稠密。

增稠剂主要通过改变液体的流动性和黏度来实现增稠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增稠剂的种类、应用领域以及其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

一、增稠剂的种类增稠剂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增稠剂和合成增稠剂两大类。

天然增稠剂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自然界的物质,如明胶、海藻酸钠等;而合成增稠剂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物质,如聚合物、纳米材料等。

根据增稠剂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不溶性增稠剂和溶性增稠剂。

不溶性增稠剂主要是通过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来增加液体的黏度,如氧化铝、硅胶等;而溶性增稠剂则是通过与溶剂形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增稠效果,如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等。

二、增稠剂的应用领域增稠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增稠剂被用于调味品、酱料、冷冻食品等的生产中,以提高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增稠剂可以改善产品的稠度和延展性,使其更易于使用。

在涂料、油漆和胶粘剂等工业中,增稠剂可以提高产品的粘度和涂覆性能。

此外,增稠剂还被广泛应用于农药、纺织品、造纸、医药等领域。

三、增稠剂的工作原理增稠剂的工作原理主要与其分子结构和物理特性有关。

对于不溶性增稠剂来说,其分子之间会形成一种类似网状结构的空间排列,从而增加液体的黏度。

而溶性增稠剂则是通过与溶剂中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胶体溶液,从而改变溶液的流动性和黏度。

增稠剂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子间作用、溶剂分子与增稠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增稠剂与溶剂之间的物理吸附。

其中,分子间作用是指增稠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氢键、范德华力等;而溶剂分子与增稠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溶剂分子与增稠剂分子之间的溶解作用、水合作用等;增稠剂与溶剂之间的物理吸附则是指增稠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物理吸附和解吸过程。

四、增稠剂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在选择和使用增稠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增稠剂的化学性质和适用范围:不同的增稠剂适用于不同的液体体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增稠剂。

增稠剂

增稠剂
编辑本段实际应用
增稠剂又称胶凝剂,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它可以提高物系粘度,使物系保持均匀的稳定的悬浮状态或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广泛用于食品、涂料、胶黏剂、化妆品、洗涤剂、印染、橡胶、医药等领域。再涂料印花中,由增稠剂、水、粘合剂和涂料色浆组成的涂料印花色浆,印花色浆再印花机械力作用下,发生切变力,使印花色浆的粘度再瞬间大幅度降低;当切变力消失时,又恢复至原来的高粘度,使织物印花轮廓清晰。这种随切变力的变化而发生的粘度变化,主要是靠增稠剂来实现的。再乳胶漆制造中,增稠剂对乳胶漆的增稠、稳定及流变性能起着多方面协调作用。再乳胶聚合过程中用作保护胶体,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再颜料、填料分散阶段,提高分散物料的粘度而利于分散;再储运过程中提高涂料稳定性及抗冻融性,防止颜料、填料沉底结块;再施工中调节乳胶漆粘稠度,并呈良好的触变性等。在食品中添加千分之几的食品增稠剂,具有胶凝、成膜、持水、悬浮、乳化、泡沫稳定及润滑等功效。对流态食品或冻胶食品的色、香、味、结构和食品的相对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增稠剂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按来源分为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合成类或半合成类。简单分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品大多数是从含多糖类粘性物质的植物及海藻类制取,如淀粉、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脂、角叉胶、糊精、黄耆胶、多糖素衍生物等;合成品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淀粉衍生物、干酪素、聚丙烯酸钠、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低分子聚乙烯蜡、聚丙烯酰胺等。 饮料生产中常用的增稠剂以及作乳化稳定剂用的增稠剂主要有羧甲基纤维素钠、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黄原胶、果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等。
目录
分类
特性比较
基本化学组成
实际应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性状

增稠剂的种类和基本性能

增稠剂的种类和基本性能

增稠剂的种类和基本性能
增稠剂是一类物质,它的出现使得各种物质的液体能够稠密,即改变液体的粘度。

增稠剂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流动性,这使它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

增稠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有机增稠剂、无机增稠剂和合成增稠剂三大类。

常用的有机增稠剂包括聚丙烯酰胺增稠剂、聚乙烯醇增稠剂、聚乳酸增稠剂、聚氨酯增稠剂等。

有机增稠剂有良好的低温性能、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流动性,可用于液体稠度调节、流变性调节、防粘滞作用和抗冻性能等。

无机增稠剂主要包括纤维素增稠剂、膨胀硅酸铝增稠剂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无机填料等。

无机增稠剂具有极好的耐热性和良好的抗结垢性,适用于高温和恶劣环境;合成增稠剂主要包括阿拉伯胶增稠剂、氟烷增稠剂、烯烃增稠剂、聚合醚增稠剂等,具有抗氧化性能、阻燃性能、耐酸碱性能以及耐温性能等。

增稠剂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能指标。

首先,增稠剂的粘度是衡量其稠度的重要指标。

此外,增稠剂的黏弹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衡量液体的流动性。

其次,增稠剂的耐热性和耐久性也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它们是衡量液体在高温环境下的稠度和流动性的关键。

最后,增稠剂的抗冻性、抗结垢性能以及抗衰老性能也会影响使用寿命。

总之,增稠剂具有众多特性,用于各种行业。

不同类型的增稠剂具有不同的粘度、黏弹性、耐热性、抗冻性、抗结垢性能和抗衰老性能等特性,这些特性也是衡量其增稠效果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确选择所需的增稠剂,能够极大的提高液体的稠度和流动性,这对各种行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增稠剂的分类

增稠剂的分类

增稠剂的分类
1. 哎呀呀,天然增稠剂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宝藏礼物呢!比如淀粉,做汤的时候加一点,那汤就变得浓稠美味啦!
2. 合成增稠剂知道不?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呀!就像聚丙烯酸钠,在好多工业产品里都发挥大作用呢!
3. 纤维素类增稠剂可不是吃素的呀!像羟乙基纤维素,在化妆品里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呢,你用过含有它的化妆品吗?
4. 藻胶类增稠剂你听说过吗?那简直是海洋的馈赠呀!琼脂就是个典型例子,做果冻的时候可少不了它哟!
5. 动物胶类增稠剂呢,就像明胶,做甜品的时候加点,哇,那口感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神奇吧!
6. 还有微生物来源的增稠剂呢!黄原胶就是其中之一呀,在食品加工中可厉害啦,你想想那些浓稠的酱料,很多都有它的功劳呀!
7. 植物胶类增稠剂也很了不起呀!瓜尔胶知道不?在好多产品中都默默奉献着呢,它的作用可大啦!
8. 聚乙烯醇这种增稠剂也有它独特的地方哦!在某些领域可是不可或缺的呢,是不是很神奇?
9. 这么多增稠剂分类,各有各的用途和价值呀!真的好神奇,我们的生活可离不开它们呢!。

减水剂中用增稠剂相关技术资料

减水剂中用增稠剂相关技术资料

减水剂中用增稠剂相关技术资料增稠剂又称胶凝剂,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

它可以提高物系粘度,使物系保持均匀的稳定的悬浮状态或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

广泛用于食品、涂料、胶黏剂、化妆品、洗涤剂、印染、橡胶、医药等领域。

增稠剂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按来源分为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合成类或半合成类。

简单分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

天然品大多数是从含多糖类粘性物质的植物及海藻类制取,如淀粉、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脂、角叉胶、糊精、黄耆胶、多糖素衍生物等;合成品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阴离子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淀粉衍生物、干酪素、聚丙烯酸钠、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低分子聚乙烯蜡、聚丙烯酰胺等。

增稠剂分为:水性增稠剂、油性增稠剂、酸性增稠剂、碱性增稠剂。

这是根据用途来划分的。

增稠剂种类很多,选择时除要考虑产品的流动性、透明度、稠度、凝胶性及悬浮颗粒能力外,还应注意选用用量少而增稠效果好,与主体成分相容性好而不产生相分离,储存市不引起霉变和离析的水溶性化合物。

我国允许使用的增稠剂有琼脂、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25种增稠剂一般都采用物理吸水膨胀化学反应两种原理起到增稠增粘的效果。

常用的增稠剂一一酸性增稠剂增稠剂的种类和应用简介目前常用的增稠剂有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类、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和聚氨酯增稠剂。

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目前,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类增稠剂主要有聚阴离子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等。

疏水改性纤维素是在纤维素亲水骨架上引入少量长链疏水烷基,从而成为缔合型增稠剂,其增稠效果可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得多的纤维素醚增稠剂品种相当。

碱溶胀型增稠剂碱溶胀增稠剂分为两类:非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和缔合型碱溶胀增稠剂聚氨酯增稠剂和疏水改性非聚氨酯增稠剂聚氨酯增稠剂,是一种疏水基团改性乙氧基聚氨酯水溶性聚合物,属于非离子型缔合增稠剂。

环境友好的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开发已受到普遍重视,除了上面介绍的线性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还有梳状缔合聚氨酯增稠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稠剂一;增稠剂的分类1.纤维素类纤维素类又分为A.非缔合型(HEC)B.缔合型(HMHEC)最有名的纤维素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HEC)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Cellulose,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羧基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疏水性改质羟乙基纤维素(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HydroxyethylCellulose ,HMHEC)2.多糖3.碱溶涨类(丙烯酸类)碱溶涨类又分为A.非缔合型(ASE)B.缔合型(HASE)4.聚氨脂类聚氨脂类又分为A.聚氨脂类B.疏水性改性非聚氨酯增稠剂5.无机类无机又分为A.膨润土B.凹凸棒土C.气相二氧化硅6.络合有机金属增稠剂二:特性研究及作用机理1.纤维素类1。

1非缔合型纤维素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是疏水主链与周围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提高了聚合物本身的流体体积,减少了颗粒自由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体系黏度。

也可以通过分子链的缠绕实现黏度的提高,表现为在静态和低剪切有高黏度,在高剪切下为低黏度.这是因为静态或低剪切速度时,纤维素分子链处于无序状态而使体系呈现高粘性;而在高剪切速度时,分子平行于流动方向作有序排列,易于相互滑动,所以体系黏度下降。

纤维素增稠剂增稠水相,该增稠作用不受连结料、颜料和助剂的影响。

这种分子链较长、有分支,部分呈卷曲状。

在其余情况下,分子链处于理想的序状态(高粘度)。

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分了逐渐与流动方向平行,这使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之间的滑动更为容易,即低粘度,因而,这种纤维素增稠剂表现出假塑性和结构粘度.通过高分子量的纤维素醚,可获得明显的假塑流动性能。

特点: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效率高,尤其是对水相的增稠;对涂料配方的限制少,应用广泛;可使用的pH 范围大。

但存在流平性较差,辊涂时飞溅现象较多、稳定性不好,易受微生物降解等缺点。

由于其在高剪切下为低黏度,在静态和低剪切有高黏度,所以涂布完成后,黏度迅速增加,可以防止流挂,但另一方面造成流平性较差。

有研究表明,增稠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乳胶涂料的飞溅性也增加。

纤维素类增稠剂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所以易产生飞溅。

此类增稠剂是通过“固定水”达到增稠效果,对颜料和乳胶粒子极少吸附,增稠剂的体积膨胀充满整个水相,把悬浮的颜料和乳胶粒子挤到一边,容易产生絮凝,因而稳定性不佳。

由于是天然高分子,易受微生物攻击。

纤维素衍生物分子量高低则会影响其增稠的效果,高分子量纤维素衍生物增稠剂具有优异的增稠效果,容易造成类似塑化(Pseudoplastics)的效果,水相增稠剂与儒教其分子相溶好,低剪切增稠效果好,PH值容忍度高,保水性好,由于低剪切年度高,触变性高,所以流变性好,流平性差。

低分子量纤维素衍生物增稠剂对产品的类似塑化性较低,但对水的敏感度较高。

现将纤维素增稠剂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总结如下纤维素增稠剂正面影响●通用●流动性●PH范围大负面影响●喷涂●涂层的形成●覆盖力●水敏感性●生物稳定性●辊涂时飞溅现象较多●稳定性不好●易受微生物降解具体产品特性:1。

1。

1 羟乙基纤维素(HEC)是纤维素的羟乙基醚。

产品为浅白色粉末,因制造方法及生产厂的不同而各种规格及牌号。

近年来又有新的发展,如防酶型、缔合型等不同类型的羟乙基纤维素产品已问世.HEC是乳胶漆涂料中常用的增稠剂,具有以下优点:(1)通用性性强HEC为非离子型,可在很宽的PH范围内(2~12)使用。

与一般乳胶涂料中的组分(如颜料、助剂、可溶性盐及电解质)都可混用,而不会出现异常现象。

(2)施工性好用HEC增稠的涂料具有假塑性,因而可刷涂、辊涂、喷涂等施工方法,具有省力、不易滴落及流挂、飞溅等优点,流平性也较好。

(3)对涂膜无不良影响因HEC水溶液不明显的水表面张力特性,在生产及施工时不易起泡,产生火山穴针孔的倾向较少。

(4)良好的展色性HEC对大多数着色剂及粘结剂具有极好的混溶性,使配制的乳胶漆有良好的颜色一致性及稳定性.(5)贮存稳定性好在涂料的贮存过程中,能保持颜料的分散性和悬浮性,无浮色、发花的敝病,在涂料表面水层较少,贮存温度变化时,其粘度仍较稳定1。

1.21.2缔合型纤维素增稠剂定义:纤维素亲水骨架上引入少量长链疏水烷基.缔合型作用机理:疏水改性纤维素是在纤维素亲水骨架上引入少量长链疏水烷基,能和乳液表面活性剂及颜料等疏水组分缔合而增加黏度,从而成为缔合型增稠剂,如Natrosol Plus Grade 330、331、Cellosize SG-100等,其增稠效果可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得多的纤维素醚增稠剂品种相当,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目前,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类增稠剂主要有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等。

特点:同非缔合型纤维素。

具体产品及特点:甲基羟丙基纤维素 CMHPC改性的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CMHPC具有离子型羧甲基纤维素和非离子型羟丙基纤维素的综合性能。

它具有下列的功能和性质|—迅速溶解于冷水或热水;|—可作为增稠剂、流变助剂、粘合剂、稳定剂、保护胶体、悬浮剂和保水剂;| - 形成抗油脂和有机溶剂的薄膜.|这些性能使CMHPC适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食品、日用化学、石油开采、纺织印染浆料、陶瓷、涂料和建筑等行业。

||CMHPC的理化指标如下|外观白色或极淡黄色的粉末,无异味|取代度(DS)≥0.9|取代度(MS)≥0。

12|粘度≥1000mPa.s(2%水溶液,NDJ-79型粘度计,25℃)|氯离子≤1。

8%|水份≤10%|pH 6.0~8.5(2%水溶液,25℃)2.多糖定义:多糖族包括黄原酸增稠剂和瓜尔胶增稠剂机理:都是高分子量的天然产品。

这些产品的使用会带来高结构粘度,比纤维增稠剂还高。

特点:与纤维素相比,对多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总结如下:正面影响●生物稳定性负面影响●重复性差●价格●流平在实践中,这些增稠剂在涂料工业中没有起着重要作用.3.碱溶涨类2。

1非缔合型碱溶涨增稠剂(ASE)定义:丙烯酸酯是第一种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增稠剂,用于乳胶漆。

通常,丙烯酸增稠剂为丙烯酸或异丁烯酸(含有异丁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

作用机理:增稠剂溶于水中,通过羧酸根离子的同性静电斥力,分子链由螺旋状伸展为棒状,从而提高了水相的黏度。

另外它还通过在乳胶粒与颜料之间架桥形成网状结构,增加了体系的黏度.这类聚合物一般带有较多数量羧基,进入水相遇碱中和,生成聚合物盐类,由颗粒状变成带许多支链结构立体棒状,又因相互交叉形成网络结构,使水相有了粘度.这些增稠剂为浓度约为40%的溶液和酸性乳液。

通过中和作用溶解聚合链。

由于该作用和相同分子内聚合物基团的静电排斥作用,溶液的粘度增加。

与纤维素增稠剂相反,因为通过分子链的盘屈来增加粘度,并且分子量比较低,所以粘度的增加程度较小。

与纤维素增稠剂相比,丙烯酸增稠剂的结构粘度较低。

其缺点在于中和反应后丙烯酸分子的高亲水性,因此对涂层的耐水溶胀性产生了影响,并且导致颜料的絮凝.最后,大量羧酸基吸附在常规颜料表面,如二氧化钛。

多种羧基出现在同一分子里,长分子链可以形成桥键,其距离足以连接两个单独的颜料颗粒。

聚丙烯酸酯增稠剂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总结如下:聚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有2种,即中和增稠与氢键结合增稠。

中和增稠是;将酸性的聚丙烯酸类增稠剂中和,使其分子离子化并沿着聚合物的主链产生负电荷,同性电荷之间的相斥促使分子伸直张开形成网状结构达到增稠效果;氢键结合增稠是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先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再与质量分数为10%-20%的羟基给予体(如具有5个或以上乙氧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使其卷曲的分子在含水系统中解开形成网状结构达到增稠效果。

不同的pH值、不同的中和剂以及可溶性盐的存在对该增稠体系的黏度有较大影响,pH值小于5时,pH值增大黏度升高;pH值在5-10黏度几乎不变;但随着pH值继续升高,增稠效率又要下降。

一价离子只降低体系的增稠效率,二价或三价离子不但能使体系变稀,而且当含量足够时会产生不溶性沉淀物。

特点: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具有较强的增稠性和较好的流平性,生物稳定性好,但对 pH 值敏感、耐水性不佳丙烯酸增稠剂正面影响●流平●生物稳定性●涂层厚度●与颜料浆的兼容性负面影响●pH值的稳定性●耐擦洗性●中间涂层的附着力●光泽●保水性碱增稠(ASE)主要是对水相的增稠2。

2蒂和型溶涨增稠剂定义:经改性的丙烯酸碱溶胀增稠剂在支链含有亲油基团能与乳胶颗粒缔合起来,类似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的作用丙烯酸碱溶胀作用机理:在ASE增稠剂基础上加上蒂合作用,即增稠剂聚合物疏水链和乳胶粒子表面活性剂等疏水部位缔合三维网络结构,此外胶束作用从而乳胶漆体系黏度升高。

特点:增稠效果好,本身黏度低,对PH值敏感聚丙烯酸类增稠剂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具有较强的增稠性和较好的流平性,生物稳定性好,但对 pH 值敏感、耐水性不佳.而疏水改性碱增稠对水相增稠同时对乳液交联4.聚氨脂及疏水性非聚氨酯增稠剂3.1聚氨脂类定义:聚氨酯增稠剂简称HEUR,是一种疏水基团改性的乙氧基聚氨酯水溶性聚合物,属于非离子型缔合增稠剂。

HEUR是由疏水基团、亲水链和聚氨酯基团三部分组成。

疏水基团起缔合作用,是增稠的决定因素,通常是油基、十八烷基、十二烷苯基、壬酚基等。

亲水链能提供化学稳定性和粘度稳定性,常用的是聚醚,如聚氧乙烯及其衍生物。

HEUR分子链是通过聚氨酯基团来扩展的,所用聚氨酯基团有IPDI、TDI和HMDI等[16].缔合型增稠剂的结构特点是疏水基封端。

但有些市售HEUR两端疏水基取代度低于0.9,最好的也只1.7[17].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获得分子量分布窄的和性能稳定的聚氨酯增稠剂。

大多数HEUR是通过逐步聚合法合成的,因此市售HEUR一般是宽分子量的混合物。

环境友好的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开发受到普遍重视,如BYK—425是不含VOC和APEO的脲改性聚氨酯增稠剂,Rheolate 210、Borchi Gel 0434、TegoViscoPlus 3010、3030及3060等都是不含VOC和APEO的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除了上面介绍的线性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还有梳状缔合聚氨酯增稠剂.所谓梳状缔合聚氨酯增稠剂是指每个增稠剂分子中间还有垂挂的疏水基。

这类增稠剂如SCT—200和SCT—275等.疏水改性氨基增稠剂(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ethoxylated aminoplastthickener-HEAT)[19]将特种氨基树脂变成可接4个封端疏水基,但这四个反应点的活性是不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