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内科学: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简述

内科学: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简述
➢ 起搏电压下降10% ~ 15% ➢ 起搏脉冲宽度改变超过原来的10%~15% ➢ 起搏器频率较设定频率降低10% ➢ 起搏器开始以磁铁频率起搏,感知功能丧失,起搏的磁铁
频率逐渐降低。 ➢ DDD 转换为 VVI ➢ 起搏器程控显示 ERI 或者 起搏器已经不能程控。
end
心电图-右心室流出道与心尖部比较
心尖
F
心尖
VVI
心尖
心尖
RVOT间隔
心电图-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与游离壁比较
间隔
Hale Waihona Puke VVIF游离壁
参数测定
可接受的急性期电极数值 起搏


感知
P/R

心房 心室


V
(0.5ms)
250
to
<1.5
1000
250
to
<1.0
1000

(mV) >2.0 >5.0
起搏器电池耗竭的标志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示教PPT
起搏器植入历史
1958年,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的Karolinska医 院植人了世界首例全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 器。
工程师 胸外科医师
1986年
“三剑客”起搏器荣 誉奖 ;
该患者43岁植入起搏 器,一生更换了27个 起搏器,86岁逝世。
患者
植入技术
经静脉植入起搏器技术的主要步骤
——使电极固定于心肌的诸多可选的位置
起搏器的常见类型
单腔起搏器,右心房or右心室
双腔起搏器,右心房与右心室
三腔起搏器(CRT)右心房和右心室和 冠状静脉窦(其中的侧后静脉分支代表 了起搏左心室)
起搏器的模式

起搏器植入技巧及注意事项

起搏器植入技巧及注意事项
丝(百多力) • 垂直拔除螺丝扳手,不要左右摇晃
插头连接
不适当的插头连接
插头插入不足 ▪ 间歇性无起搏脉冲
插头插入过度
▪ 单级工作正常,单极阻抗正常 ▪ 双极工作异常,双极阻抗
>3200Ω
插头连接
• 旋松紧固螺丝2~3圈为宜 • 过度旋松会导致紧固螺丝脱落翻倒
硅胶绝缘帽
囊袋缝合前的注意事项
• 缝合囊袋前务必核查起搏和感知功能,必要 时使用磁铁
随访
– 设立专门的、固定的随访门诊 – 务必要嘱咐病人来医院随访 – 通常的随访时间表: – 出院前 – 术后1个月 – 术后3个月 – 之后每6~12个月一次,即使无任何不适,至少每年随访一
次 – 接近ERI时,每3个月随访一次 • 起搏器测试时强烈建议采用卧位
体外除颤
• 除颤电极板要离开起搏器10cm以上 • 最好采用前后位除颤 • ICD患者电风暴时要关闭ICD的治疗,采用
主动导线放置技巧
• 植入前、在体外预估螺旋装置的旋转圈数 • 在旋出螺旋装置时,钢丝要完全插入才能确保导线头端与
心肌的紧密接触(心房导线适当提拉)
• 保持导线头端与心肌的紧密接触,缓慢旋转固定工具,一 边旋一边观察X线旋出指示器
• 当X线旋出指示器显示螺旋已经旋出后不要再增加额外的 圈数,过多的旋转圈数会产生扭矩,不要超过最大旋转圈 数
– 1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 术后两周后可以洗澡(伤口愈合不良者请咨询医生) – 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手术一侧手臂避免高
举和提取重物 – 嘱咐患者按医嘱服药 – 饮食没有特别限制
脱位
脱位的原因: • 心内膜退行性改变 • 严重的三尖瓣返流 • 导线头端未嵌顿在肌小梁内(被动导线) • 预留曲度过小 • 锁骨下固定不牢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了解植入指南将帮助 您更好地准备手术及了解其后续护理。
适应症和指南
适应症
慢性心脏病、晕厥、心肌病和短暂性意识丧失 等都是心脏起搏器适应症的表现。
指南
与您的医生共同决定植入起搏器的最佳时间和 类型。术后需要遵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定期复 查。
植入前的准备
医生咨询
在植入起搏器前,医生将会询问您关于过去和现在 的健康状况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
X线检查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起搏器的植入 位置和调试情况。
手术前要快速空腹
手术前 6 小时内请勿进食和饮水。
植入手术步骤和技术
1
局部麻醉
手术期间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
2
插入导管
医生会在手术中插入导管,引导起搏器通过静脉插入心脏。通常需要约一小时的手术时间。
3
检查和调试
完成植入后,医生将确保起搏器在适当的位置并进行调试。
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
休息
手术后需要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
避免磁性物品
避免使用磁性物品,如手机、耳机、磁扣等, 以免干扰起搏器。
定期检查
每个月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起搏器正常 运转。
就医
如果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异常症状,应及 时就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护
保持身体健康,遵循医生的嘱咐,定期检查和更换 电池。
监测
1. 每月定期检查,检查心脏及起搏器的状态可靠。 2. 定期上传数据,心脏专家可通过云端监测其
状态。
小结和建议
心脏健康管理
心脏监测仪、心理疏导等是心脏健康的重要工具, 有助于提早发现问题并预防心脏疾病。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操作规范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操作规范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下述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手术开始前,操作人员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手术室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修;- 确保手术室内有足够的人员支持,包括麻醉师、器械护士等;- 检查并确保患者的准备工作已完成,如消毒和麻醉。

3. 手术操作步骤3.1 术前准备- 确保手术区域充分消毒,并进行无菌覆盖;- 将监测设备与患者连接,确保能够准确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

3.2 麻醉- 由专业麻醉师进行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

3.3 切口和器械插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确保置入起搏器的通路畅通;- 使用无菌器械将导线插入患者的心脏,确保插入的深度和角度正确。

3.4 电极植入和测试- 在导线插入心脏后,将电极固定在心脏组织中;- 进行电极位置的测试,确保心脏起搏信号的正常传导和接收。

3.5 起搏器植入和调整- 在确认电极位置和功能正常后,将起搏器放置在患者体内合适的位置,并将其与电极连接;- 进行起搏器参数的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起搏频率和模式。

4. 术后注意事项- 导线和起搏器固定后,检查其位置和牢固度,确保不会发生移位或脱落的情况;- 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给予患者必要的术后护理和指导,包括伤口护理、活动限制等。

5.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规范,包括准备工作、手术操作步骤和术后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手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和调试方法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和调试方法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和调试方法一、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过程在临床上,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障碍等疾病的重要医疗设备。

下面将介绍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和调试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这一重要治疗措施。

1. 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准备在进行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适合接受该手术。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如电生理检查、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

2. 心脏起搏器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所需治疗目标,医生会选择合适类型和品牌的心脏起搏器。

常见的心脏起搏器类型包括单室/双室/三室起搏器,其中双室起搏器最常见。

3.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一般采用局麻或全麻,具体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手术一般通过左锁骨下静脉引入导线,将其导至心房和心室位置,并将导线与起搏器连接。

切口缝合后,医生会对起搏器进行调试。

4. 心脏起搏器对比色超检查为确保心脏起搏器被正确地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正常工作,医生通常会利用对比色超声检查来确认其位置和工作状态。

这种非侵入性检查方式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二、心脏起搏器的调试方法1. 确认感知和刺激阈值在完成心脏起搏器的置入后,医生需要通过调试来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感知和刺激心脏。

首先,医生会逐个测试各电极的感知阈值和刺激阈值,以确定适当的参数值。

2. 设定起搏模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起搏模式。

常见的起搏模式包括VVI(只有心室起搏)、DDD(双腔同步起搏)和CRT(心室重同步起搏)等。

医生会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来确定最合适的起搏模式。

3. 调整心率与灵敏度调试过程还包括调整心率和提高灵敏度,以确保能够在必要时及时正确地刺激心脏。

通过改变参数设置,医生可以使发作性快速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并提高治疗效果。

4. 定期随访和调试完成对心脏起搏器的初次调试后,医生会安排定期随访以监测其工作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要点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要点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要点临时起搏器植入术要点1. 介绍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脏病患者。

本文将深入探讨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的要点,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该手术及其意义。

2. 临时起搏器的定义和作用临时起搏器是一种可以暂时代替心脏起搏功能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肌肉,使心脏以规律的节律收缩,从而维持合适的心率和心律。

临时起搏器可以在急性心脏病患者中救命,并在一些电生理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临时支持。

3. 植入术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之前,医生将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这包括全面的体格检查、心电图、血液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

医生还需要获取患者的详细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以便在手术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4. 术中步骤医生会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

医生会在静脉内导管插管的位置上做一个小切口,通过导管将临时起搏器引入患者的心脏。

导管通常会插入内心结膜,然后经过上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右室或心室间隔。

在确保导管位置正确后,医生会固定临时起搏器的电极并连接起搏器。

5. 术后观察和护理完成植入术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观察,以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患者的心律稳定。

医生还会监测起搏器电极在患者心脏内的位置,以排除导电异常或电极脱落的风险。

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以便医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6. 临时起搏器的风险和并发症尽管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过程,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其中包括导管穿孔、心包填塞、传染病等。

医生在手术中需要极为小心,并对患者进行仔细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管理。

7. 个人观点和理解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在急性心脏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心律不齐问题,还可以维持心脏的正常收缩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总结: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病治疗方法,在急性心脏病患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过程

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过程

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过程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一、临时起搏器安置术【适应症】1、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

2、可逆性的或一过性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症或类似晕厥发作。

3、保护性起搏,用于潜在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须做大手术或分娩者。

4、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协同药物治疗。

【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传染病检查、床边心电图、床边胸片、床边心脏彩超等。

2、术前查房,对患者全身及心脏情况做全面评价,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

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6、术前小结。

8、建立静脉通道。

【操作方法】1、采用经皮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起搏导管置入右心室心尖部。

2、确认电极导管接触右心尖满意后,测定起搏阈值小于1V,将导管的尾部与起搏器连接,以3倍阈值电压行按需起搏。

3、将静脉鞘退出皮肤外,穿刺处缝一针或以消毒胶布固定导管,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1、患肢制动,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2、心电图监测起搏和按需功能。

3、临时起搏器放置一般不超过7天。

【并发症及处理】1、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和血肿,予加压包扎。

2、近期阈值增高或感知不足,可提高输出电压,调整感知灵敏度。

3、导管移位,应在X线和心电监测下渐退导管,重新调整导管位置。

同时做好心包穿刺的准备,必要时行手术修补。

4、穿刺部位局部或经导管引起全身感染,使用合适抗生素,尽早撤出电极导管。

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基本原理】将人工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秘电极导线)植入羁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兴奋,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恢复泵皿功能。

起搏系统主要有单心腔(仅起搏心房或心室)和双心腔(顺序起搏心房和心室)两种起搏方式,前者简单经济,后者更具生理性。

【适应证】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但有明显症状,或由于心率缓慢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一、适应症: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病窦综合征等心脏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缓慢型心率失常(心动过缓、Ⅱ度Ⅱ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2、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引起的缓慢心律失常。

二、术前准备1.药品:皮肤消毒液,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

2.临时起搏器(包括起搏器备用电池),一次性临时起搏电极,穿刺针,动脉鞘,J型导丝,一次性消毒包,无菌手套,帽子,口罩,无菌纱布。

3.抢救仪器:心脏监护仪,心脏电复律除颤器,氧气,气管插管等。

4. 急救药品:多巴胺、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5.向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中需与医师配合的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6.建立静脉通路。

7.通知介入室医护人员,立即做好手术准备。

三、手术操作步骤1.患者平卧于介入室导管床上,连接好心电监护仪作心电监护。

2.手术者术前戴帽子、口罩,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手术区皮肤,铺无菌洞巾。

3.静脉选择:可采用左或右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4.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

5. 用18号穿刺针穿刺右股静脉或左、右锁骨下静脉成功,在X线透视下沿穿刺针送J型导丝(穿刺锁骨下静脉时,将J导丝送至锁骨下静脉,再进入上腔静脉内,以确保导丝在刺锁骨下静脉,避免误穿锁骨下动脉),撤出穿刺针,在穿刺处做一2mm切口,沿J型导丝植入6F动脉鞘,沿动脉鞘送入一次性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心尖部。

7.电极到位后,嘱病人用力咳嗽,通过咳嗽使病人增加胸内压,使起搏器电极与心室紧密连接,并确保起搏器电极不易移位。

8.调整起搏参数(VVⅠ型):电压3V~5V或电流10mA~15mA,感知灵敏度0.5mV~1.0mV,频率超过自身心率10次/分左右即可起搏(一般频率调至60次/分)。

9.通过心电图或示波器观察起搏效果,若有脉冲信号,其后有固定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和T波,说明起搏有效。

10.撤出动脉鞘,固定临时起搏电极于皮下,保护好起搏器正负极连接处,避免脱落,一次性无菌敷贴覆盖穿刺处。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要点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要点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要点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向心脏的某个区域发送电信号来维持正常的心律。

针对心脏起搏器的操作和维护,本文将介绍其操作要点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一、心脏起搏器的操作要点1. 气囊压力检查:气囊压力对于起搏器的放置位置至关重要,需要定期检查气囊是否充气,以确保起搏器能够正确地放置在心脏的目标区域。

2. 电极贴片的正确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电极贴片必须正确安装到心脏区域,以确保起搏信号能够准确地传递到心脏肌肉中。

在安装之前,需要对电极贴片进行消毒处理,并确保其与皮肤充分贴合,以避免信号传输的干扰。

3. 起搏器模式的设置:心脏起搏器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如VVI、DDD等。

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起搏器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心脏病变类型、心脏功能、年龄等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设置。

4. 起搏器频率的调整:起搏器的频率设置应该能够满足患者的心肺需求,通常情况下,起搏频率应该与患者的自然心律相一致。

在起搏频率调整时,应采用逐步增加或减少的方式,以避免患者出现不适或心律失常。

二、心脏起搏器常见故障排除方法1. 电池电量不足:当心脏起搏器电池电量不足时,需要及时更换电池。

常见的电池寿命为5-10年,但具体寿命取决于起搏器类型和使用频率。

在更换电池时,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并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功能。

2. 电极脱位:电极脱位可能会导致起搏效果不佳或完全失效。

如果怀疑电极脱位,需要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检查和修正,并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处理。

3. 起搏器感染:起搏器感染是一种比较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引起发热、红肿、疼痛等症状。

如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感染处理,并可能需要进行起搏器的更换。

4. 起搏器功能失常:起搏器的功能失常可能包括起搏频率异常、无法正确识别心律异常、起搏输出不稳定等。

在发现起搏器功能失常时,患者需要尽快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心脏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方法

心脏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方法

心脏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方法心脏无导线起搏器(Leadless Pacemaker)是一种新型的心脏起搏器,相比传统的有导线起搏器具有更小的体积、更简单的植入操作和更少的并发症风险。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植入,虽然在很多患者中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采用无导线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调节心脏节律的医疗器械,病人的心脏在有必要的时候,通过产生电脉冲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传统的起搏器由一个电极导线通过静脉插入心脏并固定在心脏肌肉上,而无导线起搏器则是将电极直接植入心腔中。

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操作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导向和植入。

首先,在手术室中将患者置于麻醉状态,通过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来确保患者手术期间没有疼痛感。

然后,医生会在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通常在腹股沟附近,用于插入穿刺针。

接下来,医生会通过穿刺针引导到达心脏位置,通常通过腹股沟穿刺至心腔。

一旦针头到达心腔,医生会使用放置导管的技术将无导线起搏器转移到适当的位置。

导管将置入心腔内,并将其连接起搏器,然后导管被拔出,习惯上不再留有记录。

无导线起搏器通常通过荧光投射成像系统进行定位,以确保其在正确的位置。

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的X光成像来确保起搏器的准确放置,并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调整位置。

在整个植入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节律以确保起搏器的正确功能。

一旦植入完成,医生会停止起搏器支持,以便观察患者的心律和动态心电图。

植入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恢复期的观察。

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在医院住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植入过程无并发症发生。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检查起搏器的功能和患者的心律。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优势在于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风险较低。

然而,该技术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存在风险,如感染、出血、穿刺脏器或嵌顿等。

此外,由于无导线起搏器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它的成本也较高,这可能限制了它的普及。

总结起来,心脏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方法是通过穿刺针将起搏器转移到心腔内,并通过荧光投射成像系统进行定位。

《起搏器的植入技术》课件

《起搏器的植入技术》课件

定期随访
定期和医生进行随访,及 时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及问题,进行调整和维护。
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1 细致检查
2 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术前禁食禁水
确保患者身体状态适宜, 并对存在的疾病进行充 分了解。
告知患者手术相关风险, 获得其同意。
准确控制进食和饮水时 间,以避免手术期间发 生恶心、呕吐等情况。
术中测试和调试
1Leabharlann 内部测试医生会对植入的起搏器进行内部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外部测试
电池寿命 更换流程 术后护理
根据起搏器类型和使用频率不同,电池寿命可 达数年至十年。
电池寿命短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通过手术将起 搏器的电池进行更换。
电池更换后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护 理,以保证起搏器正常使用。
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1 感染预防
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 细致护理和培训,以减 少感染风险。
2 出血控制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 出血量,使用合适的止 血方法和药物。
3 过敏反应预防
对患者进行充分了解, 避免用药和材料出现过 敏反应。
生活中使用和维护起搏器的方法
日常活动
起搏器不会对正常生活造 成太大限制,但要避免重 物压迫和剧烈撞击。
远程监控
可以通过远程设备定期监 控起搏器工作状态,以及 及时检测异常。
灵敏度设置
确定起搏器对心脏电信号的敏感程度,以确保正确的起搏信号传递。
术后注意事项和护理
1 休息与锻炼
术后一段时间需要适当休息,但也要进行适量的锻炼,以促进康复。
2 定期检查
定期复诊并进行心电图和起搏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3 避免磁场干扰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
切开两条静脉 直接切开头静脉和颈外或颈内静脉。 缺点是需要扩大外科切口,一条导线需经过锁骨上,有可能发生皮肤磨破,导线断裂和不舒服。 该技术只是在其它方法失败后才用。
植入技术
一般来说,固定时施予的力量由电极体、电极头的力量综合组成。
聚氨酯电极的问世,使固定技术有了很大改观,特别在细小、柔软列韧性的导线固定时。
03
人员
02
01
02
03
设 备
设 备
植入心脏起搏器需具备一定条件和设备: 仪器 X线机:要求X线机具备性能好,能从后前位和侧面观察心脏影像,带影像增强,电视屏幕,能照相等功能。 起搏分析仪:起搏分析仪是安装起搏器必不可少的装置,用手术时的阈值测试,指导医生选择最佳的导线固定部位,保证术后起搏器有效工作。
头静脉 切开皮肤3-5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筋膜,在两肌肉的夹缝内镶嵌着薄薄的一层脂肪组织,头静脉即在此内,该处尚伴有一条小动脉和神经,局部应给予麻醉,小心分离,避免损伤神经致日后留下神经痛。
有些病人,静脉通过皮下的锁骨下静脉分支进入颈外静脉系统,难以达到心腔。
头静脉粗细变化较大,约有10%-15%的病人血管过细,不能插入导管。
颈外静脉
从颈外静脉插管,需穿越较长皮下隧道,才能到达胸大肌表面与起搏器连接。
——操作过程中由于牵拉导线,可能发生导线移位。
——导线通过锁骨可发生皮肤坏死,由于损伤血管引起出血,以及周围组织损伤导致骨刺形成。
植入技术 ——静脉选择
植入技术 ——静脉选择
颈外静脉 选择颈外静脉是在头静脉过细,分支多,导线难以插进或找不到头静脉时,约占17%。现在部分已为锁骨下静脉穿刺代替。
对粗大和直硬的硅胶电极来说,施予的主要是电极体力量,相比之下,细小柔韧的聚氨酯电极,施予电极体的力量很小,几乎全部在电极尖端固定点的力量。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概念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

症状体征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起搏原理脉冲发生器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输到电极所接触的心肌(心房或心室),使局部心肌细胞受到外来电刺激而产生兴奋,并通过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或闰盘连接向周围心肌传导,导致整个心房或心室兴奋并进而产生收缩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心肌必须具备有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心脏起搏方能发挥其作用。

系统组成人工心脏起搏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

常将脉冲发生器单独称为起搏器。

起搏系统除了上述起搏功能外,尚具有将心脏自身心电活动回传至脉冲发生器的感知功能。

起搏器主要由电源(亦即电池,现在主要使用锂-碘电池)和电子线路过程,能产生和输出电脉冲。

电极导线是外有绝缘层包裹的导电金属线,其功能是将起搏器的电脉冲传递到心脏,并将心脏的腔内心电图传输到起搏器的感知线路。

起搏器类型1. 根据起搏心腔分为①单腔起搏器:如AAI(R)、VV(R)等,起搏电极导线单独植入心房或心室;②双腔起搏器:如DDD(R),起搏电极导线分别植入心房和心室;③多腔起搏:如三腔(双心房单心室或单心房双心室)或四腔起搏(双心房+双心室),此时,起搏电极导线除常规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外,通常尚需通过心脏静脉植入电极导线分别起搏左心房和(或)左心室。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指导原则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指导原则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指导原则
1. 适应适当的患者,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应该被植入那些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心律失常或心脏停跳的患者。

这些患者可能包括那些由于心脏病、心脏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心脏节律异常的人。

2. 严格的手术操作,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需要由专业的心脏电生理学家或心脏外科医生进行操作。

手术操作需要严格遵循医疗卫生规范和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3. 术后护理和监测,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植入后需要进行严密的术后护理和监测。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起搏器功能检查和心脏电池更换,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健康。

4. 适当的使用和调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设置和调节。

医疗专业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脏状况和临床表现来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保证其起搏效果和安全性。

5. 定期随访和管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起搏器的随访和管理。

医疗专业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脏状况和起搏器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总之,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指导原则包括适应适当的患者、严格的手术操作、术后护理和监测、适当的使用和调节,以及定期随访和管理。

这些原则的遵循能够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管理。

心脏起搏器使用技巧

心脏起搏器使用技巧

心脏起搏器使用技巧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调节和维持心脏正常跳动的医疗设备。

它主要适用于患有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的患者。

本文将向您介绍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心脏起搏器。

一、心脏起搏器的正确佩戴心脏起搏器通常植入在胸部的皮下组织中,佩戴者需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伤口清洁:对于刚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避免剧烈运动:在刚使用心脏起搏器后的几周内,应避免剧烈锻炼和过度运动,以防止装置松动或移位。

3.避免磁场干扰:心脏起搏器可以受到一些电磁干扰,例如磁场、雷达等,患者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干扰源。

二、心脏起搏器的日常管理1.定期检查心脏起搏器: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心脏起搏器的检查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2.远程监控:部分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患者可以享受远程监测带来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3.避免电磁干扰:心脏起搏器可以受到电磁干扰,因此在操作电器设备或接触电磁场时需要注意,以免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三、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遵循医嘱:患者在使用心脏起搏器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操作,如调节心脏起搏器的频率和灵敏度等。

2.注意病情变化:患者应定期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心搏过速、过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避免电磁干扰:心脏起搏器可以受到电磁干扰,因此在操作电器设备或接触电磁场时需要注意,以免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四、心脏起搏器的紧急处理1.电池耗尽:心脏起搏器是通过电池供电的,当电池耗尽时,患者应尽快就医以更换电池。

2.意外撞击:如果发生剧烈撞击或击打心脏起搏器的情况,患者应立即就医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是否受损。

综上所述,心脏起搏器使用技巧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和管理心脏起搏器,同时注意避免电磁干扰和注意观察身体状况。

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以确保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技术评分标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技术评分标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技术评分标准
1. 背景介绍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传导系统紊乱的方法。

为了评估植入术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制定了一套评分标准。

2. 技术评分标准
2.1 心脏起搏器选择
- 起搏器型号:选择适合患者病情和需要的起搏器型号。

- 功能选择: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功能配置,如双
腔起搏、自适应起搏等。

2.2 植入技术
- 皮下切口:切口位置应适合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并尽可能减
少切口长度。

- 血管通路建立: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尽量避免并发症。

- 引导线植入:准确、安全地植入引导线,确保正确的位置和
功能。

- 起搏器植入:将起搏器植入到合适的位置,确保稳定固定。

2.3 术后评估
- 起搏功能:通过心电图、起搏器参数等评估起搏器的功能是
否正常。

- 并发症评估:包括血肿、感染、气胸等并发症的评估和处理。

- 患者满意度:了解患者对植入术的满意度和手术效果的评估。

3. 结论
制定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技术评分标准有助于规范植入术的质量
和技术水平。

评分标准应包括起搏器选择、植入技术和术后评估等
方面,以确保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引言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

正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对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档介绍了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洗手并戴上医用手套。

- 验证起搏器的合格性和适用性,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 安排好患者的体位,使其舒适并便于操作。

2. 术前准备- 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 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包括皮肤是否有感染,有无出血倾向等。

- 给予患者必要的镇静剂或麻醉剂,并确保患者安全。

3. 操作步骤- 在适当的部位消毒,通常是在胸部上方。

- 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皮肤。

- 插入起搏器导线,确保其正确定位,并固定好。

- 与心脏起搏器的发电机连接导线,确保连接可靠。

- 将起搏器植入患者体内,通常是在胸部肌肉或皮下组织中。

- 调试并测试心脏起搏器的功能,确认其正常工作。

4. 术后护理- 清洁和包扎好手术伤口,防止感染和出血。

- 监护患者的心脏起搏器功能和心率变化。

-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或并发症,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定期复查和维护心脏起搏器,以确保其长期有效性。

注意事项- 操作者应具备相关医疗资质和专业技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 心脏起搏器的使用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决定。

-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感染和出血等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 患者在起搏器植入后需要定期复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期效果。

结论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保障手术的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

正确操作和维护心脏起搏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脏状况和生活质量。

在任何操作前,请咨询您的医生以获取准确的指导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要点
(一)麻醉
①经静脉心内膜插管安装起搏器一般均采用局麻,除非不能配合手术的年龄太小儿童和极少数老年人。

②术前可给子少量镇静剂(如安定),特别是对于精神紧张的病人。

③术中用0.5%~1%利多卡因局麻,2 mg/kg较适宜。

(二)静脉选择
供导线插入的静脉共有8条,左、右各4条。

①浅静脉为头静脉和颈外静脉,深静脉为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

②有些医生把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首选的插管方式,但也有不少医生提倡首选头静脉,没有重要并发症。

(三)导线电极固定
固定装置
①被动性固定(翼状头、叉状头等)——能可靠成功地使电极固定干肌小梁。

②主动性固定(螺旋头)——通过将力量传送至电极头端而达到固定作用。

③右心室电极导线固定:细小柔韧带有被动固定电极头(如翼状头)的聚氨酯导线,可固定于右室任何具有肌小梁的部位,包括右室心尖部和心底部。

④右心房电极导线固定:安置右心房导线通常是在固定右室导线之后进行,心房J型电极固定于右心耳。

(四)起搏器填埋
①由于起搏器体积小,重量轻,均埋植于胸前左侧或右侧,埋植起搏器囊袋的切口有两种方式:静脉插管与起搏器囊袋同为一个切口、分为二个切口
②如脉冲发生器埋植在右上胸部,术后平卧和/或左侧卧位7天,特别注意不要右侧卧位。

③高龄患者还应延长卧床时间。

④右肩关节不宜大幅度活动,以防妨碍伤口愈合。

⑤起搏器囊袋应大小合适
⑥起搏器应完全埋植于囊袋内,其上缘应在皮肤切口之下2 cm左右,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⑦起搏器囊袋内不必放置引流条,除非渗血较多,也不必于囊腔内注入抗生素。

⑧术后用沙袋压迫8~12小时。

⑨给于3~5天抗生素预防感染,2~3天即可下床活动。

(五)术后观察
术后患者若发生头晕、昏厥及血压下降等异常现象,应警惕"起搏综合征"
①观察胸膛、腹壁及上肢有无与起搏频率一致的抽动,其原因多是起搏器外壳或电极一导线与起搏连接处密封不严漏电所致。

②观察有无随着起搏脉冲的发放,同时发生膈肌痉挛或起搏失败,其原因可能是心室穿孔、电极尖端嵌人心内膜过深脉冲发生器输出电压过高或右心室壁菲薄。

处理方法
①积极处理原发病。

②还应完善对全身的护理,尤其是老年人心、肺、脑、肾有不同程度疾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鼓励作深呼吸运动和床上肢体活动。

填写手术记录单,书写植入起搏器病人的登记卡片。

包括病史、主要症状、体征、诊断、安植起搏器日期、手术方式、起搏器类型和型号、起搏效果等,以备随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