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六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五)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五)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半固体制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关于软膏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是具有一定稠度的外用半固体制剂B.可发挥局部治疗作用C.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D.药物必须溶解在基质中E.药物可以混悬在基质中2.不属于软膏剂的质量要求是()A.应均匀、细腻,稠度适宜B.含水量合格C.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D.含量合格E.用于创面的应无菌3.对于软膏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为油脂性、乳剂型和水溶性三大类B.油脂性基质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C.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选用乳剂基质D.加入固体石蜡可增加基质的稠度E.油脂性基质适用于有渗出液的皮肤损伤4.关于眼膏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溶性的药物应先研成极细粉,并通过9号筛B.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应加入抑菌剂和抗氧剂C.常用的基质是白凡士林与液体石蜡和羊毛脂的混合物D.硅酮能促进药物的释放,可用作软膏剂的基质E.成品不得检出大肠杆菌5.对眼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须在洁净条件下配制,并加入抑菌剂B.基质是黄凡士林8份、液体石蜡1份、羊毛脂1份C.对眼部无刺激D.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E.应作金属异物检查6.对凡士林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软石蜡,有黄、白二种B.有适宜的粘稠性与涂展性,可单独作基质C.对皮肤有保护作用,适合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D.性质稳定,适合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E.在乳剂基质中可作为油相7.眼膏剂中基质凡士林、液体石蜡和羊毛脂的用量比为()A.7:2:1 B.8:1:1 C.9:0.5:0.5 D.7:1:2 E.6:2: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凝胶剂是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剂性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B.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和双相分散系统之分C.混悬型凝胶剂具有触变性D.油性凝胶剂的基质常用液体石蜡与聚氧乙烯构成E.水性凝胶剂易涂展、洗除、润滑作用好、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2.空隙率20.临界相对湿度34.标准筛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不同。

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是:和。

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径,以电感应法测得的为径。

最新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液体药剂习题03药剂

最新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液体药剂习题03药剂

第六章液体药剂[X型题]1.下列分散体系属于非均相分散体系的是(BCD )A真溶液B高分子溶液C溶胶D混悬型液体药剂E乳浊液型液体药剂注解:真溶液以分子或离子分散为澄明溶液,高分子溶液以分子分散为澄明溶液,因此二者均是均相分散体系;溶胶是多分子聚集体的形式分散,混悬型液体药剂以固体微粒分散得到多相的液体体系,乳浊液型液体药剂以液滴分散得到的液体多相体系。

2.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内容阐述正确的是(ABE )A其能力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的“两亲性”B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大小与其应用浓度有一定关系C HLB值越小,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越小D具有两亲性的分子都是表面活性剂E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再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降低表面活性作用不再明显增加注解:表面活性剂降低两相间表面(界面)张力主要是因为分子结构中都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即两亲性;此外,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大小还与其应用浓度有一定关系,低浓度时,表面活性剂产生表面吸附,即表面活性剂分子被吸附在溶液的表面呈定向排列,从而改变了液体的表面性质,降低了表面张力,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表面吸附饱和再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降低表面活性作用不再明显增加;HLB值是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之一表示亲水亲油平衡值,即只能表示亲水亲油能力的大小不能表示降低界面张力能力大小;表面活性剂一般都是两亲性的分子,但反过来具有两亲性的分子不都是表面活性剂,如乙醇等。

3.下列(CE )不是表述表面活性剂的术语A临界胶团浓度B HLB值C置换价D krafft点E 低共熔注解:置换价是栓剂制备中的术语,是指同体积药物与基质的重量之比;低共熔是如在散剂制备中有特殊性质药物易出现的现象,即两种药物粉末混合将产生润湿或液化现象;krafft 点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的性质,即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达到某一温度点后,温度急剧升高。

4.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升高的是(DE )A乙醇B醋酸C油酸钠D硫酸钠E蔗糖注解:乙醇、醋酸可以使表面张力降低,油酸钠可以使表面张力急剧降低。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剂学《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最新习题与解析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剂学《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最新习题与解析

第六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一、A1、下列关于软膏剂的错误叙述为A、软膏剂按分散系统分为三类,即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B、常用基质主要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和亲水或水溶性基质C、凡士林不能单独做软膏基质D、羊毛脂可增加凡士林的吸水性与稳定性E、刺激性应作为软膏剂的质量评价指标2、关于水性软膏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常用水性基质有甘油明胶、纤维素衍生物类和聚乙二醇类B、甘油明胶基质组成为甘油(10%~30%)、明胶(1%~3%)加水至100%C、PEG作为软膏基质常用配比为PEG400:PEG3350(1:1)D、PEG吸水性强,对皮肤有刺激性E、CMC-Na与阳离子药物有配伍禁忌3、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主要有油脂性基质与水溶性基质两类B、固体石蜡可用于调节软膏稠度C、凡士林是一种天然油脂,碱性条件下易水解D、液状石蜡具有表面活性,可作为乳化基质E、硅酮吸水性很强,常与凡士林配合使用4、关于软膏剂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基质不仅是软膏的赋形剂,也是药物的载体B、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配伍禁忌C、稠度适宜,易于涂布D、易于清洗,不污染衣物E、对软膏剂的质量、药物释放、吸收无影响5、关于软膏剂质量要求的错误叙述为A、均匀、细腻并具有适当黏稠性B、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C、应无刺激性、过敏性与其他不良反应D、软膏剂中药物应充分溶于基质中E、眼用软膏剂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制备6、关于软膏剂的正确叙述是A、二甲基硅油性能优良、无刺激性,可用作眼膏基质B、软膏剂应有良好的药物吸收能力C、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吸收与基质性质无关D、某些软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后产生全身治疗作用E、凡士林经漂白后宜作为眼膏基质7、关于软膏剂的错误叙述是A、软膏剂主要起局部保护和治疗作用B、有些药物要透入表皮才能发挥局部疗效C、用于创面的软膏剂应无菌D、软膏剂应均匀、细腻,涂于皮肤上无粗糙感E、软膏剂是由药物加入适宜基质制成的一种固体制剂8、软膏剂的物理性质检查不包括A、熔点B、装量C、黏度与稠度D、酸碱度E、物理外观9、关于软膏剂粒度检查的正确叙述是A、软膏剂均应作粒度检查B、三个涂片均不得检出大于180μm的粒子C、三个涂片均不得检出大于50μm的粒子D、三个涂片均不得检出大于150μm的粒子E、三个涂片均不得检出大于100μm的粒子10、下列不属于软膏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的是A、熔点B、刺激性C、融变时限D、酸碱度E、稠度11、甘油在乳剂型软膏剂中的作用是A、乳化B、防腐C、分散D、促渗E、保湿12、属于油性基质的物质是A、十八醇B、硬脂酸C、聚乙二醇D、硅酮E、甘油明胶13、下列属于水性基质的物质是A、聚乙二醇B、液体石蜡C、羊毛脂D、硬脂酸脂肪酸酯E、十六醇14、下列属于类脂类基质的是A、凡士林B、氢化植物油C、蜂蜡D、液状石蜡E、固体石蜡15、用来增加油性基质如凡士林的吸水性的物质是A、凡士林B、石蜡C、二甲基硅油D、羊毛脂E、十八醇16、常用来调节油性基质稠度的物质是A、蜂蜡B、液状石蜡C、羊毛脂D、鲸蜡E、肥皂17、下列关于乳化剂的错误叙述为A、一价皂的乳化能力随脂肪酸碳原子数(在12~18范围内)增加而增强B、一价皂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十二烷基硫酸钠在广泛的pH范围内稳定D、多价皂是W/O型基质的乳化剂E、制备乳剂型基质时,乳化剂常混合使用以调节适宜的HLB值18、关于O/W型乳剂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O/W型基质含水量大、易霉变,故需加入防腐剂B、O/W型基质具有反向吸收作用,忌用于化脓性创面C、保湿剂的用量一般在5%以下D、含有乳化剂可使油脂性基质易于洗除E、用硬脂酸制成的乳剂基质外观光滑美观19、关于乳剂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W/O型乳剂基质含水量较大B、可用液状石蜡、凡士林等调节油相稠度C、常用油相为石蜡、蜂蜡与高级脂肪醇等D、常用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E、常用乳化剂为表面活性剂20、关于乳剂型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O/W型乳剂基质不易霉变,制备时不需要加防腐剂B、W/O型乳剂基质有“反向吸收”现象C、O/W型乳剂基质可用于分泌物较多的病灶D、O/W型乳剂基质因外相水易蒸发变硬,故需加入保湿剂E、O/W型乳剂基质可选用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21、下列关于油脂性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硅酮是一类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B、石蜡与液状石蜡为天然油脂性化合物C、硅酮即为二甲基硅油D、蜂蜡在W/O型基质中起稳定作用E、羊毛脂可吸收2倍量的水而形成O/W型乳剂基22、关于凡士林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凡士林性质稳定,无刺激性B、凡士林是常用的油脂性基质C、凡士林吸水性很强D、凡士林常与羊毛脂配合使用E、凡士林是由液体和固体烃类组成的半固体状混合物23、关于油脂性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油脂性基质是指烃类物质B、凡士林基质不常用于制备乳膏剂C、凡士林经漂白后可用于眼膏剂基质D、液状石蜡具有表面活性及一定的吸水性能E、羊毛脂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的棕榈酸酯及游离的胆固醇和其他脂肪醇24、以下关于软膏剂的质量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不良刺激性B、应符合卫生学要求C、均匀细腻,无粗糙感D、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E、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性的25、常用于O/W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是A、司盘类B、胆固醇C、羊毛脂D、硬脂酸钙E、三乙醇胺皂26、可单独用作软膏基质的是A、蜂蜡B、凡士林C、植物油D、液体石蜡E、固体石蜡27、软膏烃类基质包括A、蜂蜡B、硅酮C、凡士林D、羊毛脂E、聚乙二醇28、软膏剂的概念是A、软膏剂是系指药物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B、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固体外用制剂C、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D、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内服制剂E、软膏剂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内服和外用制剂29、软膏剂质量评价不包括的项目是A、粒度B、装量C、微生物限度D、无菌E、热原30、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液状石蜡主要用于调节稠度B、水溶性基质释药快C、水溶性基质中的水分易挥发,使基质不易霉变,所以不需加防腐剂D、凡士林中加人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E、硬脂醇可用于O/W型乳剂基质中,起稳定和增稠作用31、关于软膏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软膏剂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B、对于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能产生全身治疗作用C、软膏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D、软膏剂应具有适当的黏稠度且易于涂布E、混悬型软膏剂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检出>280μm的粒子32、下列不能用于制备眼膏剂的基质为A、黄凡士林B、液状石蜡C、固体石蜡D、硅酮E、羊毛脂33、下列关于眼膏剂制备的错误叙述是A、基质熔化后过滤,经150℃至少灭菌1hB、配制用具清洗后采用湿热灭菌C、在清洁、灭菌环境下制备D、容器与包材应严格灭菌E、眼膏基质的配比为:黄凡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34、水性凝胶基质包括A、凡士林B、植物油C、卡波姆D、硬脂酸钠E、泊洛沙姆35、制备混悬型眼膏剂,其不溶性药物应通过几号筛A、三号筛B、四号筛C、五号筛E、九号筛36、下述制剂不得添加抑菌剂的是A、用于全身治疗的栓剂B、用于局部治疗的软膏剂C、用于创伤的眼膏剂D、用于全身治疗的软膏剂E、用于局部治疗的凝胶剂37、关于眼膏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眼膏剂具有疗效持久、能减轻眼睑对眼球摩擦的特点B、用于眼外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C、眼膏剂成品中不得检验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D、制备眼膏剂所用的容器与包装材料均应严格灭菌E、不溶性药物应先研成细粉并通过1号筛,再制成混悬型眼膏剂38、有关凝胶剂的错误表述是A、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和双相分散系统之分B、混悬凝胶剂属于双相分散系统C、卡波普是凝胶剂的常用基质材料D、卡波普溶液在pH1~5时具有最大的黏度和稠度E、盐类电解质可使卡波普凝胶的黏性下降39、关于眼膏剂的错误叙述为A、制备眼膏剂的基质应在150℃干热灭菌至少1h,放冷备用B、眼膏剂应在无菌条件下制备C、常用基质是黄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为5:3:2的混合物D、成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杆菌E、眼膏剂较滴眼剂作用持久40、下列关于水性凝胶剂的错误的叙述是A、水性凝胶剂基质易于涂展与清除,无油腻感B、水性凝胶剂基质能吸收组织液,不妨碍皮肤正常生理C、水性凝胶剂基质对药物释放快D、水性凝胶剂基质润滑性好E、水性凝胶剂基质易失水与霉变,常需要加保湿剂和防腐剂41、关于凝胶剂的错误叙述是A、外用凝胶剂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均一或混悬的半固体制剂B、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与双相分散系统之分C、构成水性凝胶基质的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半合成与人工合成三大类D、卡波姆属于纤维素衍生物E、临床应用较多的是水性凝胶剂42、油性眼膏基质的干热灭菌温度为A、121℃B、115℃C、150℃E、100℃43、下列哪种基质不属于凝胶基质A、明胶B、MCC、卡波普D、十六醇E、CMC-Na44、关于眼膏剂的错误叙述是A、溶于基质的药物制成溶液型眼膏剂B、不溶于基质的药物先研磨成极细粉,过7号筛,制成混悬型眼膏剂C、眼膏剂所用原料药要求纯度高,且不得染菌D、眼膏剂成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杆菌E、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与抗氧剂二、B1、A.可可豆脂B.十二烷基硫酸钠C.卡波普D.羊毛脂E.丙二醇<1> 、潜溶剂A、B、C、D、E、<2> 、凝胶基质A、B、C、D、E、<3> 、栓剂基质A、B、C、D、E、<4> 、皮肤吸收促进剂A、B、C、D、E、2、A.聚乙二醇300~400B.聚乙二醇4000C.甘油D.吐温类E.十八醇<1> 、乳剂型基质的油相A、B、C、D、E、<2> 、具有保湿功能A、B、C、D、E、<3> 、O/W型乳剂基质的乳化剂A、B、C、D、E、3、A.O/W型基质B.吸水性差的基质C.高级脂肪醇D.山梨醇E.羟苯酯类<1> 、具有反向吸收作用的基质A、B、C、D、E、<2> 、具有保湿作用A、B、C、D、E、<3> 、作乳剂型软膏剂的防腐剂A、B、C、D、E、<4> 、有一定的吸水性,可增加乳剂基质稠度A、B、C、D、E、4、A.硅酮B.羊毛脂C.凡士林D.十二醇硫酸酯钠E.蜂蜡<1> 、可提高油性基质的吸水能力A、B、C、D、E、<2> 、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的软膏基质是A、B、C、D、E、<3> 、可防止皮肤水分蒸发、促进皮肤水合的基质A、B、C、D、E、<4> 、O/W型乳剂基质的稳定剂兼有调节稠度的作用A、B、C、D、E、5、A.促渗剂B.保湿剂C.油脂性基质D.水性基质E.稠度调节剂<1> 、凡士林A、B、C、D、E、<2> 、聚乙二醇A、B、C、D、E、<3> 、甘油A、B、C、D、E、<4> 、液体石蜡除了是软膏剂的油脂性基质,还能A、B、C、D、E、6、A.硬脂酸B.液状石蜡C.吐温80D.羟苯乙酯E.甘油<1> 、可用作乳剂型基质防腐剂的是A、B、C、D、E、<2> 、可用作乳剂型基质保湿剂的是A、C、D、E、7、A.白凡士林B.固体石蜡C.卡波普D.类脂E.冷霜<1> 、水凝胶基质A、B、C、D、E、<2> 、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多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A、B、C、D、E、<3> 、常用于调节油脂性基质的稠度A、B、C、D、E、<4> 、W/O型软膏剂A、B、C、D、E、8、A.羊毛脂B.硅酮C.丙二醇D.卡波姆E.黄凡士林<1> 、制备眼膏剂用基质A、B、C、E、<2> 、制备凝胶剂用基质A、B、C、D、E、<3> 、化学性质稳定,疏水性强,不溶于水,为较理想的疏水性基质A、B、C、D、E、<4> 、可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与药物的渗透性A、B、C、D、E、9、A.MCCB.海藻酸类C.卡波姆D.CMS-NaE.MC<1> 、天然高分子凝胶基质A、B、C、D、E、<2> 、人工合成高分子凝胶基质A、B、C、D、E、<3> 、半合成高分子凝胶基质A、B、C、D、三、X1、丙二醇可用作A、保湿剂B、助溶剂C、液体制剂的溶剂D、增溶剂E、皮肤吸收促进剂2、作为乳剂型基质油相的物质是A、固体石蜡B、蜂蜡C、二甲基硅油D、PEG400E、十八醇3、下列哪些物质可作保湿剂A、液状石蜡B、甘油C、乙醇D、丙二醇E、山梨醇4、下列哪些物质属于油脂性基质A、凡士林B、羊毛脂C、石蜡D、十八醇E、二甲基硅油5、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常用乳化剂有肥皂类、聚山梨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等B、乳剂型基质有O/W型与W/O型两类C、W/O型基质具有“反向吸收”作用D、O/W型基质中水分易蒸发,需加入保湿剂E、O/W型基质含水量大、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6、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硅酮对药物的释放与穿透皮肤性能较凡士林好B、乳剂基质的油相多为固体或半固体状C、O/W型乳剂基质可称为“冷霜”D、一价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O/W型乳剂基质含水量大,无需使用保湿剂7、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固体石蜡与液状石蜡用以调节凡士林基质的稠度B、羊毛脂可增加基质的吸水性及稳定性C、白凡士林可用于制备眼膏剂D、二甲基硅油简称为硅油或硅酮E、软膏基质应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和附加剂发生配伍变化8、关于软膏剂基质的错误叙述为A、二甲基硅油无刺激性,是制备眼膏剂的优良基质B、凡士林、石蜡同属于饱和烃混合物C、可用液状石蜡来调节凡士林的吸水性D、羊毛脂可吸收2倍的水,形成O/W型乳剂基质E、液状石蜡可用于乳剂基质的油相以调节稠度9、关于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为A、羊毛脂常与凡士林合用B、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应选择乳剂型基质C、油脂性基质以凡士林最为常用D、液状石蜡属于类脂类基质E、油脂性基质涂于皮肤形成封闭性油膜,可促进皮肤水合作用10、关于软膏剂质量检查项目的正确叙述为A、熔点测定B、测定溶解性能C、刺激性检查D、酸碱度检查E、均应作无菌检查11、关于软膏剂质量的正确叙述为A、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B、软膏剂的稠度无限度要求C、应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D、色泽均匀一致,质地细腻、无粗糙感E、普通软膏剂均应在避菌条件下制备12、关于软膏剂理想的基质叙述错误的是A、稠度适宜、易于涂布、无刺激性B、与药物有很好的亲和力C、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D、油脂性基质应进行热压灭菌后使用E、凡士林是一种天然的脂类基质13、属于软膏剂的类脂类基质有A、凡士林B、羊毛脂C、石蜡D、蜂蜡E、硅酮14、液状石蜡可用作A、油脂性栓剂的脱模剂B、水性基质栓剂的脱模剂C、调节凡士林的稠度D、乳剂型基质的油相稠度调节剂E、非极性溶剂15、关于软膏剂的正确叙述为A、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可制成溶液型软膏剂B、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与抗氧剂C、不溶于基质的药物制成眼膏剂,药物粉粒应通过9号筛D、乳状型基质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E、根据药物的分散状态,软膏剂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与乳剂型16、乳化法中油、水两相的混合方法与特点正确的是A、两相同时掺合B、分散相加到连续相中C、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D、两相同时掺合的方法适用于含小体积分散相的乳剂系统E、将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可引起乳剂的转型17、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软膏剂的制备A、乳化法B、溶解法C、研和法D、稀释法E、熔和法18、下列关于乳膏剂的正确叙述为A、乳膏剂分为O/W型与W/O型两类B、表面活性剂常作为乳膏剂的乳化剂C、O/W型乳膏基质中药物释放与穿透皮肤较其他基质快D、O/W型乳膏剂具反向吸收作用,忌用于溃疡创面E、W/O型乳膏剂需加入保湿剂、防腐剂19、下列关于羊毛脂性能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熔程为36~42℃B、具有良好的吸水性C、与凡士林合用,可增加凡士林的渗透性D、在乳剂基质中起辅助的乳化作用E、常用含水30%的羊毛脂20、甘油可用作A、保湿剂B、黏合剂C、助悬剂D、乳化剂E、增塑剂21、PEG 4000可用作A、栓剂基质B、皮肤吸收促进剂C、软膏基质D、不溶性包衣膜的致孔剂E、乳化剂22、下列哪些物质为水溶性基质A、羊毛脂B、甘油明胶C、PEGD、卡波普E、MC23、下列哪些物质为软膏剂乳剂基质乳化剂A、肥皂类B、硬脂酸镁C、十六醇D、十二烷基硫酸钠E、HPC24、下列关于凝胶剂叙述正确的是A、凝胶剂是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均一、混悬或乳剂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B、凝胶剂只有单相分散系统C、氢氧化铝凝胶为单相凝胶系统D、卡波姆在水中分散即形成凝胶E、卡波姆在水中分散形成混浊的酸性溶液必须加入NaOH中和,才形成凝胶剂25、下列关于卡波姆性质与应用特点的错误叙述是A、电解质可使卡波姆凝胶剂的黏度增加B、特别适用于脂溢性皮肤病C、使用卡波姆凝胶剂无油腻感D、卡波姆凝胶剂具有触变性E、卡波姆可与碱金属离子及阳离子聚合物配伍26、下列关于卡波姆性质与应用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卡波姆属于纤维素衍生物B、可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溶解C、1%的水分散液的pH值约为3.11D、在pH6~11范围内有最大黏度E、是一种优良的水凝胶基质27、眼膏剂质量评价项目为A、装量B、溶解性C、粒度D、金属异物E、无菌度28、下列关于眼膏剂的正确叙述为A、眼膏剂应进行无菌检查B、眼膏基质需采用干法灭菌C、眼膏基质需采用热压灭菌D、眼膏剂应在灭菌条件下制备E、常用基质是黄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为8:1:129、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水性凝胶基质A、卡波普B、聚乙烯C、阿拉伯胶D、海藻酸钠E、甘油明胶30、关于软膏剂质量要求的正确叙述为A、软膏剂应均匀、细腻,涂在皮肤上无粗糙感B、有适当的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等部位C、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D、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E、用于创面的软膏剂还应无菌31、关于软膏剂理想的基质叙述正确的是A、性质稳定,与主药和附加剂不发生配伍变化B、无刺激性和过敏性,无生理活性C、稠度适宜,润滑,易于涂布D、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E、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32、水性凝胶基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A、淀粉B、海藻酸盐C、动物胶D、西黄蓍胶E、甲基纤维素33、水性凝胶基质中属于半合成高分子的是A、淀粉B、海藻酸盐C、羧甲基纤维素D、西黄蓍胶E、甲基纤维素34、水性凝胶基质中属于合成高分子的是A、卡波姆B、海藻酸盐C、羧甲基纤维素D、聚丙烯酸钠E、甲基纤维素35、下列关于眼膏剂说法正确的是A、眼膏剂基质具有无水和化学惰性的特点B、宜于配制遇水不稳定的眼用制剂C、与滴眼剂相比,属于缓释长效制剂D、常用于眼科术后用药E、无油腻感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凡士林可单独作软膏基质,也能与蜂蜡、石蜡、硬脂酸、植物油融合,有适宜的黏稠性与涂展性。

药剂学课后习题答案

药剂学课后习题答案

药剂学——第一章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注意:蓝的是答案,红的是改正的三、分析题1.通过比较散剂、颗粒剂及胶囊剂的制备,分析它们的作用特点2.举例分析在散剂处方配制过程中,混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同步测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B 4.B 5.B 6.A 7.C 8.D 9.C 10.A二、多项选择题1.AC 2.BC 3.ABCD 4.AC 5.ABC 6.ABCD 7.ABC 8.BC三、分析题1.答:关键字:粉末状,颗粒状,胶囊,起效快,稳定性较差,肠溶,缓释,控释,应用广泛,稳定性较好,服用方便2.答:混合时可能遇到问题有固体物料的密度差异较大时,先加密度小的再加密度大的,颜色差异较大时先加色深再加色浅的,混合比例悬殊时按等量递加法混合,混合中的液化或润湿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解决,若是吸湿性很强药物如胃蛋白酶等在配制时吸潮,应在低于其临界相对湿度以下的环境下配制,迅速混合,密封防潮;若混合后引起吸湿性增强,则可分别包装;关键字:固体物料,密度差异,密度小,密度大,颜色差异,色深,色浅,混合比例,等量递加法,润湿,液化,吸湿性很强,临界相对湿度,密封防潮,分别包装;药剂学——第二章片剂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D 4.B 5.C 6.A 7. D 8.B 9.C 10.B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BCD 4.ABD 5.ABCD 6.ABCD 7.BD 8.BCD 9.BD 10.AB三、处方分析题1. 硝酸甘油主药,17%淀粉浆黏合,硬脂酸镁润滑,糖粉、乳糖可作填充、崩解、黏合2. 红霉素主药,淀粉填充、崩解,10%淀粉浆黏合药剂学——第三章液体制剂四、计算题用45%司盘60HLB=4.7和55%吐温60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多少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B 4.A 5.C 6.B 7.B 8.A 9.B 10.B 11.C 12.C 13.A 14.C 15.C二、多项选择题1.ACD 2.AD 3.AD 4.BD5.ABCD 6.ACD 7.ACD 8.AD三、分析题1.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以及在药剂学中如何应用,并举例说明:1形成胶束: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其在溶液表面的正吸附达到饱和后,继续加入表面活性剂,即转入溶液内部;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而HLB值越大则亲水性越强;3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表面活性剂可能增进药物的吸收也可能降低药物的吸收,但应注意长期类脂质损失可能造成的肠粘膜损害;同时,表面活性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可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表面活性剂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上述特性,可用其作增溶剂使用,以增大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的溶解度,如甲酚皂溶液中肥皂的作用;可作润湿剂使用,如复方硫洗剂制备中的甘油;可作乳化剂使用,以降低表面张力形成乳化膜,如鱼肝油制备中的甘油;可以做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或洗涤剂,如油酸钠;消毒剂或杀菌剂,如苯扎溴铵等;关键字:表面活性剂、胶束、亲水亲油平衡值、生物学性质、增溶剂、润湿剂、乳化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或洗涤剂、消毒剂或杀菌剂;2.哪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为什么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对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因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致溶液由清变浊,发生起昙,此温度即昙点;应注意某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泊洛沙姆188、108等在常压下观察不到昙点;关键字: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昙点、聚氧乙烯链、氢键断裂、溶解度、急剧下降3.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1制成可溶性盐类如苯甲酸与碱氢氧化钠成盐;普鲁卡因与酸盐酸成盐;2引入亲水基团如维生素B2结构中引入-PO3HNa形成维生素B2磷酸酯钠,溶解度可增大约300倍;3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如氯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25%,采用水中含有25%乙醇与55%甘油的复合溶剂可制成12.5%的氯霉素溶液;4加入助溶剂如茶碱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0,用乙二胺助溶形成氨茶碱复合物,溶解度提高为1:5;5加入增溶剂 0.025%吐温可使非洛地平的溶解度增加10倍;关键字:制成可溶性盐类、引入亲水基团、使用混合溶剂、加入助溶剂、加入增溶剂4.试讨论分析乳剂不稳定现象产生的原因如何克服:1分层creaming乳析分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减小液滴半径,将液滴分散得更细;减少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均可减少乳剂分层的速率;2絮凝 flocculation乳剂中的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是产生絮凝的主要原因,同时与乳剂的黏度、相比等因素有关;3转相 phase inversion 主要是由于乳化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向乳剂中添加反类型的乳化剂也可引起乳剂转相;故应注意避免上述情况;此外,乳剂的转相还受相比的影响,应注意适宜的相比;4合并与破裂 coalescence and breaking乳剂稳定性与乳化剂的理化性质及液滴大小密切相关;乳化剂形成的乳化膜愈牢固,液滴愈小,乳剂愈稳定;故制备乳剂时尽可能使液滴大小均匀一致;此外,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也可使液滴合并速度减慢;多种外界因素如温度的过高过低、加入相反类型乳化剂、添加电解质、离心力的作用、微生物的增殖、油的酸败等均可导致乳剂的合并和破裂;应注意避免;5酸败 acidification 指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发生水解、氧化等,导致酸败、发霉、变质的现象;添加抗氧剂、防腐剂等,可防止乳剂的酸败;5.举例说明干胶法和湿胶法制备乳剂的操作要点以液状石蜡乳的制备为例处方液状石蜡12ml阿拉伯胶4g纯化水共制成30ml干胶法制备步骤:将阿拉伯胶粉4g置干燥乳钵中,加入液状石蜡12ml,稍加研磨,使胶粉分散后,加纯化水8 ml,不断研磨至发生噼啪声,形成稠厚的乳状液,即成初乳;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即得;湿胶法制备步骤:取纯化水约8毫升置乳钵中,加入4克阿拉伯胶粉研匀成胶浆后,分次加入液状石蜡,迅速研磨至稠厚的初乳形成;再加入适量水,使成30ml,搅匀,即得;两法均先制备初乳;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其比例为2:2:1,液状石蜡比例为3:2:1;关键字:干胶法、湿胶法、初乳、油水胶三者比例6.试说明混悬剂的几种稳定剂的作用机制答:助悬剂:1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2吸附在微粒表面,增加微粒亲水性,形成保护膜,阻碍微粒合并和絮凝,并能防止结晶转型;3触变胶具有触变性,可维持胶粒均匀分散;润湿剂降低药物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界面张力,增加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促使疏水微粒被水润湿;絮凝与絮凝剂: 是混悬剂处于絮凝状态,以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反絮凝与反絮凝剂:可增加混悬剂流动性,使之易于倾倒,方便使用;药剂学——第四章浸出制剂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B 5.B 6.B 7.C 8.C 9.B 10.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D三、分析题1.取板蓝根适度粉碎不宜过细,用8倍量的水煮沸浸出3次,合并煎出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干燥,粉碎;2.粗粉先用溶媒润湿膨胀,浸渍一定时间: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转移至溶剂中;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初漉液浓度较大,浓缩过程中省时省力; 低温去溶媒:防止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流浸膏中的溶媒乙醇沸点低,低温蒸发易于控制浓度;药剂学——第五章注射剂和眼用制剂三、分析题1.分析葡萄糖注射液有时产生云雾状沉淀的原因;2.枸橼酸钠注射液处方枸橼酸钠 25 g氯化钠 8.5 g注射用水加至 1 000 ml制法将枸橼酸钠与氯化钠溶于注射用水配成较浓溶液,加活性炭0.2%并煮沸半小时,过滤,加注射用水至所需之量,过滤,分装,灭菌即得讨论:1加活性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可采用哪些灭菌方法3制备的注射液中如果含有小白点,可用哪些方法处理四、计算题1.已知青霉素钾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6,试求该药的1%水溶液的冰点降低度是多少2.分析下列处方中需加葡萄糖多少克可调节成等渗处方盐酸麻黄碱 5.0 g 三氯叔丁醇 1.25 g葡萄糖适量注射用水加至250 ml盐酸麻黄碱、三氯叔丁醇、葡萄糖的氯化钠等渗当量分别为0.28、0.24、0.163.试计算20%甘露醇注射液是否等渗甘露醇冰点降低度为-0.10℃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1.A 2.A 3.D 4.A 5.C 6.D 7.B 8.C 9.B 10.C 11.C 12.A 13.D 14.B 15.B 16.A 17.A 18.D 19.D 20.C 21.A 22.D 23.B 24.D 25.A二、多项选择1.ABCD 2.ABCD 3.BCD 4.AD 5.ABCD 6.ACD 7.ABD 8.ABCD 9.ACD 10.ABC 11.ABCD 12.ABC 13.ABD 14.BD 15.BCD 16.ACD 17.ABC 18.ABCD 19.ABCD 20.BD 21.BC 22.AD 23.ABD 24.AC三、分析题1.原因:1原料不纯;2滤过时漏炭等;解决办法:1采用浓配法配液;2采用微孔滤膜滤过;3加入适量盐酸,中和胶粒上的电荷;4加热煮沸使原料中的糊精水解、蛋白质凝聚,加入活性炭吸附滤除;2.1答:吸附、滤除热原和杂质;2答:热压灭菌法;3答:微孔滤膜过滤及采用带终端过滤器的输液器;四、计算题1.解:该药1%水溶液与氯化钠0.16 %水溶液等渗故: 1% :0.16 %=0.58 :xx=0.093青霉素钾的冰点降低度为0.093;2.解:若用NaCl调节等渗,则需NaCl的量X为:X =0.009V-EW=0.009X =0.009·250-0.28·5.0+0.24·1.25X =0.55g则需葡萄糖量=0.55/0.16 =3.44g3.解:设甘露醇注射液的等渗浓度为X%1%∶0.10=X%∶0.52X%=5.2%20%甘露醇注射液的浓度远远高于5.2%,故20%甘露醇注射液为高渗溶液;药剂学——第六章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三、分析题1.软膏剂基质、乳膏剂的乳化剂各具备什么特点2.地塞米松软膏处方地塞米松 0.25 g硬脂酸120 g白凡士林 50 g液状石蜡150 g月桂醇硫酸钠 1 g甘油100 g三乙醇胺 3 g羟苯乙酯 0.25 g纯化水适量共制1000 g试分析上述处方中各成分作用;3.含水软膏基质处方白蜂蜡 120.5 g石蜡 120.5 g硼砂 5.0 g液状石蜡 560.0 g纯化水适量共制1000 g分析讨论:1本品为何类型的软膏基质为什么2本品制备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C 4.D 5.B 6.D 7.D 8.C 9.D 10.C 11.A 12.B 13.A 14.A 15.B 16.D 17.D二、多项选择题1.BC 2.AC 3.AB 4.CD 5.BD三、分析题1.答:软膏剂主要用于皮肤及黏膜,具有滋润皮肤,防止干燥,皲裂,防止细菌侵入,对创伤及病变皮肤起防腐、杀菌、消炎、收敛及促进肉芽生长和伤口愈合的局部作用;某些软膏剂中药物可透皮吸收而产生全身作用,特别含有毒性较大的药物的软膏剂或软膏用于受损皮肤时,应注意防止出现局部或全身毒性;乳膏剂基质的油相为半固体或固体,故乳膏剂基质呈半固体状态;W/O型乳膏基质较不含水的油性基质易涂布,油腻性小,且水分从皮肤表面蒸发时有缓和的冷却作用;O/W形乳膏基质又能吸水,易洗除,对某些药物的释放性能强,但易干燥,发霉,故需加入保湿剂和防腐剂;2.答:地塞米松为主药,硬脂酸中一部分与三乙醇胺形成一价皂,为O/W型乳化剂,另一部分丐增稠、稳定作用;液状石腊起调稠、润滑等作用,月桂醇硫酸钠为O/W型乳化剂,羟苯乙酯为防腐剂,白凡士林为油相,甘油为保湿剂,纯化水为水相;3.答:1本品为W/O型乳剂基质;因本入方有两类乳化剂;一是蜂蜡中的少量高级脂肪醇为弱的W/O型乳化剂;另一是蜂蜡中少量游离高级脂肪酸与硼砂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钠形成钠皂,为O/W型乳化剂;由于处方中油相占80%,水相仅占20%,即油相远大于水相,故最后形成的是W/O型乳剂基质;2油相、水相分别在水浴上加热至70℃左右,在同温下将水相缓缓注入油相中,不断向一个方向搅拌至冷凝;药剂学——第七章栓剂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C 5.A 6.C 7.B 8.A 9.D二、多项选择题1.BC 2.AD 3.AD 4.ACD 5.CD 6.AB药剂学——第八章丸剂同步测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B 3.D 4.C 5.A 6.A 7.D 8.C 9.B 10.A 11.D 12.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 ABC 4.ABC 5.CD三、分析题1答:PEG6000为水溶性基质;含43%液体石蜡的植物油与主药和基质不相互溶,具有适宜的表面张力及相对密度,以便滴丸能在其中有足够的时间冷凝、收缩,保证成形完好,故选其作冷凝液;2灰黄霉素系口服抗真菌药,极微溶于水,对热稳定熔点为218~224℃,与PEG6000熔点为60℃在135℃时可成为固态溶液,使95%的灰黄霉素为2微米以下的微晶分散;灰黄霉素制成滴丸,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其剂量仅为微粉的1/2,从而减弱不良反应,提高疗效;药剂学——第九章膜剂、涂膜剂用均浆流延成膜法制备硝酸甘油口含膜剂时,分析处方中加PVA17-88和聚山梨酯的原因;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D 4.A 5.D二、多项选择题1.BC 2.BD 3.AC 4.ABD 5.AD三、分析题PVA—17:是成膜材料;聚山梨酯:是表面活性剂药剂学——第十章气雾剂、粉喷雾剂三、分析题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处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2.5 g维生素C 1.0 g乙醇 296.5 gF12 适量共制 1 000 g制法将盐酸异丙肾上腺素与维生素C加乙醇制成溶液,分装于气雾剂容器,安装阀门,轧紧封帽,充填F12;分析:1F12和乙醇分别起什么作用2该气雾剂质量检查有哪些项目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D 5.A6.D 7.C 8.A 9.D 10.D 11.A 12.D 13.D二、多项选择题1.CD 2.ABCD 3.ABD 4.AC三、分析题1答: F12为抛射剂,乙醇为潜溶剂答: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气雾剂除了进行泄漏率、每瓶总揿次、每揿主药含量、雾滴粒分布、喷射速率和喷出总量检查外,还要进行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药剂学——第十一章包合物和固体分散剂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B 3.C 4.A 5.D6.A 7.D 8.C 9.B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CD 4.ACD 5.ABCD 6.ABCD药剂学——第十二章其他剂型三、分析题1.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应符合什么条件设计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经皮吸收制剂应用特点有哪些由哪几部分组成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A 5.D 6.D 7.B 8.B 9.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CD 3.ABC 4.ABD 5.ACD 6.ABC 7.ABC 8.ABCD 9.AC三、分析题1.对于口服制剂,一般要求在整个消化道都有药物的吸收;剂量很大>1g、半衰期很短<1h、半衰期很长>24h、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不宜制成此类制剂;缓释、控释制剂释药设计原理;溶出原理;扩散原理;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渗透压原理;离子交换作用;2.经皮吸收制剂,又称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制剂,是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治病或预防的一类制剂;应用特点: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提高疗效;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降低了毒副作用;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通过改变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量,减少个体间差异,且患者可以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中断给药;但是,药物起效慢,一般给药后几小时才能起效;多数药物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一些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过敏性的药物不宜设计成TTS;某些制剂的生产工艺和条件较复杂;经皮吸收制剂的基本组成分为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黏附层和防黏层保护层五层;药剂学——第十三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C 5.B 6.D 7.D 8.C 9.B 10.E 11.A 12.C 13.B 14.D 15.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 3.ABCDE 4.ABCD 5.ABC药剂学——第十四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三、分析题1.什么是配伍变化、配伍禁忌试分析它们在临床治疗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2.试述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并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合理处理配伍禁忌,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同步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A 4.A 5.B 6.C 7.C 8.D 9.A 1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CD 4.ABCD5.ABCD 6.ABCD 7.ABCD 8.ABC 9.BCD 10.BCD 11.BCD 12.ABC三、分析题1.答:多种药物或制剂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常引起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效应等方面产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药物的配伍变化;不合理的配伍变化称为配伍禁忌;关键词:避免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2.关键词:了解用药意图,发挥制剂应有的疗效,保证用药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先与处方医师联系,再结合药物的不利因素和作用全面审查,必要时还须与医师联系;。

药学专业知识二_药剂学 第六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_2013年版

药学专业知识二_药剂学 第六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_2013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研和法制备油脂性软膏剂时,如药物是水溶性的,宜先用少量水溶解,再用哪种物质吸收后与基质混合
A:液体石蜡
B:羊毛脂
C:单硬脂酸甘油酯
D:白凡士林
E:蜂蜡
答案:B
2、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叙述是
A:均匀细腻、无粗糙感
B: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的
C: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
D: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E:无不良刺激性
答案:B
3、下列关于眼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疗效持久、能减轻眼睑对眼球的摩擦
B: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或抗氧剂
C:不得检验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
D:不溶性药物应先研成极细粉末,并通过l 号筛
E:所用容器与包装材料应严格灭菌
答案:D。

《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浸出药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浸出药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浸出药剂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常用渗漉法制备,且需先收集药材量85%初漉液的剂型是A.药酒B.酊剂C.浸膏剂D.流浸膏剂E.煎膏剂2.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称 A.药酒B.酊剂C.糖浆剂D.浸膏剂E.煎膏剂3.复方碘口服溶液由碘50 g、碘化钾100 g,加水100 ml溶解后,再加适量水至制1000ml,其中碘化钾作为A.增溶剂B.助悬剂C.助溶剂D.絮凝剂E.矫味剂4.处方薄荷油20 ml,95%乙醇600 ml,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 000 ml。

上方制成哪类剂型A.混悬剂B.合剂C.溶胶剂D.溶液型药剂E.酒剂5.关于汤剂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以水为溶剂B.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C.吸收较快D.煎煮后加防腐剂服用E.制法简单易行6.关于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毒剧药酊剂每100 ml相当于原药材10 gB.一般酊剂每100 ml相当于原药材20 gC.可以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制备D.用乙醇作溶媒,含药量高E.久置产生沉淀时,可滤过除去沉淀再使用7.采用适当溶剂和方法,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称 A.汤剂B.乳剂C.浸出制剂D.合剂E.糖浆剂8.关于中药糖浆剂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4.74%(g/ml) 或85%( g/ml)B.糖浆剂是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C.为防止微生物的污染,糖浆剂常加防腐剂D.可分为矫味糖浆和药用糖浆E.矫味糖浆可分为单糖浆和芳香糖浆9.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A.浸提→纯化→浓缩→炼糖(炼蜜) →分装→灭菌B.煎煮→浓缩→炼糖(炼蜜) →收膏→分装C.浸提→纯化→浓缩→分装→灭菌D.提取→精制→配液→灌装→灭菌E.煎煮→纯化→浓缩→炼糖(炼蜜)→收膏→分装→灭菌10.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热溶法制备糖浆剂的特点A.本法适应于单糖浆制备B.本法适合遇热不稳定药物糖浆制备C.可杀灭生长期的微生物D.加热时间过长转化糖含量增加E.加助滤剂吸附杂质,提高澄明度11.对煎膏剂中不溶物检查叙述正确的是A.取供试品5 g,加热水100 ml,观察B.取供试品5 g,加热水200 ml,观察C.取供试品3 g,加热水100 ml,观察D.加细粉的煎膏剂应在加入药粉后检查E.取供试品3 g,加热水200 ml,观察12.关于浸出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药效缓和,副作用小B.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C.易霉败变质,均需加防腐剂D.服用量减少E.处方中药材的综合成分体现出了药物的综合疗效13.橙皮糖浆为A.芳香矫味糖浆B.药用糖浆C.单糖浆D.有色糖浆E.胶浆剂14.关于糖浆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B.适用于儿童服用C.制备方法简便D.含糖量高的糖浆剂渗透压高,易染菌E.须加防腐剂15.以下关于流浸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水量15%~20%B.需加入50%~75%乙醇作为防腐剂C.每1 ml相当于原药材1 gD.多用回流法制备E.作为一般制剂的中间体,不可直接应用于临床16.下列哪种制剂适宜加防腐剂A.合剂B.膏滋C.汤剂D.酊剂E.酒剂17.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的是A.合剂C.糖浆剂D.浸膏剂E.口服液18.酒剂不用以下哪种方法制备A.热浸法B.冷浸法C.渗漉法D.溶解法E.回流法19.以下哪种方法不能防止液体浸出制剂的水解A.添加NaOHB.添加乙醇C.冷冻D.添加丙酮E.避光20.不需要作含醇量测定的制剂是A.酊剂B.流浸膏剂C.酒剂D.藿香正气水E.藿香正气口服液21.药材用水或其它溶剂,采用适宜的提取、浓缩方法制成的单剂量包装的内服液体制剂称A.合剂B.浸膏剂C.口服液E.糖浆剂22.关于煎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观质地细腻,稠度适宜,有光泽B.煎膏剂收膏的稠度一般控制相对密度1.40左右C.无浮沫,无焦臭、异味,无返砂D.相对密度、不溶物应符合药典规定E.加入糖或炼蜜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23.关于酒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酒辛甘大热,可促使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疗效B.组方灵活,制备简便,不可加入矫味剂C.能活血通络,但不适宜于心脏病患者服用D.临床上以祛风活血、止痛散瘀效果尤佳E.含乙醇量高,久贮不变质24.关于汤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服用量较大,味苦B.吸收慢C.制备方法简便,药效迅速D.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E.携带不方便,易霉败25.金银花糖浆制备时,需加下列哪种附加剂A.防腐剂B.增粘剂C.助悬剂D.助溶剂E.增溶剂26.煎膏剂在贮藏时出现糖的结晶析出的现象称为A.晶型转变B.返砂C.析晶D.转化糖E.乳析27.当归流浸膏和三分三浸膏的制备是采用下列哪种制法A.回流提取法.B.煎煮法C.渗漉法D.浸渍法E.回流法28.关于合剂和口服液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剂量较小,便于服用B.口服液质量稳定C.易霉败变质D.单剂量包装者便于携带和贮藏E.处方固定不能随意加减29.合剂的质量要求叙述错误的是A.色泽均匀,无异味B.贮藏期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C.具有一定的pHD.相对密度、乙醇含量符合药典规定E.可加入防腐剂,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药典规定30.关于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茶剂中可含茶叶或不含茶叶B.近年常见的多为袋装茶或“袋泡茶”C.传统常用于食积停滞、感冒咳嗽D.袋泡茶是从中药煮散发展而来,尤其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E.茶块均是以中药原药材粗粉与粘合剂直接压制而成31.中药糖浆剂含蔗糖应不低于A.55% (g/ml)B.60% (g/ml)C.85% (g/ml)D.75% (g/ml)E.65% (g/ml)32.关于酊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方法简单B.服用剂量小,且久贮不变质C.用乙醇为溶剂,应用上有局限性D.可加入蜂蜜等矫味剂E.用乙醇提取或溶解药物,可减少杂质的含量二、B型题[1~5]A.煎煮法B.溶解法C.渗漉法D.超临界提取法E.水蒸气蒸馏法1.制备碘酊宜用2.提取砂仁中挥发油宜用3.制备益母草膏宜用4.制备川乌风湿药酒宜用5.提取高纯度的丹参酮宜用[6~10]A.每100 ml相当于原药材100 gB.每100 ml相当于原药材20 gC.每100 ml相当于原药材10 g,或根据其半成品的含量加以调整 D.每100 ml中含被溶物85 gE.每1 g相当于原药材2~5 g6.单糖浆的浓度为7.除另有规定外,含毒剧药酊剂的浓度为8.除另有规定外,一般药材酊剂的浓度为9.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的浓度为10.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的浓度为[11~15]A.5 gB.15 gC.20 mlD.60 gE.85 g11.稠浸膏含水量每100 g约为12.流浸膏含醇量每100 ml 至少为13.干浸膏含水量每100 g约为14.中药糖浆剂含糖量每100 ml至少为15.单糖浆含糖量每100 ml应为[16~20]A.每毫升相当于0.2 g药材B.每毫升相当于0.1 g药材C.每毫升相当1 g药材D.每毫升相当于2~5 g药材E.每毫升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16.除另有规定外,普通药物酊剂浓度17.除另有规定外,毒性药物酊剂浓度18.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浓度19.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浓度20.除另有规定外,酒剂浓度[21~24]A.酒剂B.单糖浆C.酊剂D.浸膏剂E.合剂21.多采用煎煮法制备22.多采用浸渍法制备23.多采用热溶法制备24.可用溶解法和稀释法制备[25~29]A.浸膏剂.B.煎膏剂C.流浸膏剂D.糖浆剂E.合剂25.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每毫升相当于原药材1g的制剂26.药材用溶剂提取有效成分,浓缩调整浓度至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的制剂27.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28.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炼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29.药材用水或其它溶剂,提取、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30~34]A.糖浆剂的制法B.酒剂的制法C.酊剂的制法D.流浸膏剂的制法E.浸膏剂的制法30.渗漉法和煎煮法31.渗漉法、水提醇沉法、稀释浸膏32.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33.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34.溶解法、冷溶法、混合法三、X型题1.制备煎膏时炼糖的目的是A.使产生适量转化糖B.使产生焦糖C.除去杂质和水分D.杀死细菌E.防止“返砂”2.下列可提高口服液澄明度的方法有A.高速离心B.水提醇沉C.加絮凝剂D.微孔滤膜过滤E.超滤3.糖浆剂的质量要求有A.药用糖浆剂含蔗糖应不低于60%(g/ml)B.糖浆剂应澄清,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C.在贮存中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等变质现象D.相对密度、pH值和乙醇含量符合规定要求E.装量差异限度均应符合规定要求4.汤剂的质量要求有A.具药物的特殊气味,无焦糊味B.无残渣、沉淀和结块C.无不溶性固体微粒D.有胶类烊化药物时,应混合均匀E.粉末状药物加入时,应混合均匀,不聚结沉降5.需要检查pH值的浸出制剂是A.糖浆剂B.煎膏剂C.酒剂D.酊剂E.浸膏剂6.关于酒剂、酊剂的异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酊剂是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B.酒剂多供内服,所用的酒应为谷类酒,符合蒸馏酒的质量标准C.酊剂多供外用,少数作内服D.酒剂和酊剂均不允许有沉淀E.酒剂和酊剂均应测定乙醇含量、pH和总固体量7.浸出制剂易出现什么质量问题A.长霉B.发酵C.混浊D.水解E.陈化8.以水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浸出制剂有A.口服液B.酊剂C.合剂D.流浸膏E.煎膏剂9.酒剂的制备方法有A.冷浸法B.热浸法C.渗漉法D.煎煮法E.回流法10.玉屏风口服液制备时,需要加下列那些附加剂A.矫味剂B.助悬剂C.防腐剂D.抗氧剂E.增溶剂11.以浸膏剂为中间体的制剂有A.颗粒剂B.煎膏剂C.软膏剂D.片剂E.胶囊剂12.以乙醇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浸出制剂有A.流浸膏剂B.酊剂C.合剂D.糖浆剂E.煎膏剂13.茶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A.水分B.溶化性C.重量差异D.装量差异E.微生物限度14.单糖浆剂为蔗糖的饱和水溶液,药剂上可用于A.矫味剂B.助悬剂C.增溶剂D.合剂E.粘合剂15.糖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热溶法B.冷溶法C.渗漉法D.混合法E.回流法16.下列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煎膏剂含较多的的糖和蜜,药物浓度高,稳定性较差B.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多用于慢性疾病C.煎膏剂一般多采用煎煮法D.煎膏剂中加入糖和蜜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E.煎膏剂返砂的原因与煎膏剂中总糖量和转化糖量有关17.下列关于茶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茶剂系指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用沸水泡服或煎服的制剂总称B.茶剂质量优劣的关键在于药物的溶出率和溶出速度C.除另有规定外,各种茶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12.0%D.煎煮茶一般可分为全生药型和半生药型两种E.测定含挥发性成分茶剂中的水溶性浸出物时,应采用“减量法”18.下列需测定含醇量的剂型是:A.酒剂B.酊剂C.合剂D.浸膏剂E.流浸膏剂19.下列关于流浸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多用渗漉法制备B.渗漉法制备流浸膏的工艺为渗漉、浓缩、调整含量C.流浸膏剂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D.流浸膏剂制备时,若渗漉溶剂为水且有效成分又耐热者,可不必收集初漉液E.流浸膏剂成品应测定含醇量四、问答题1.糖浆剂产生沉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2.什么是渗漉法?试述单渗漉法制备流浸膏剂的工艺流程。

(完整版)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2。

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3。

什么是GMP 、GLP与GCP?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2。

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何为潜溶剂?5.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7。

用Stokes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8。

乳化剂的作用如何?如何选择乳化剂?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10。

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11。

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12。

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何意义?13。

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范围?4。

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8。

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方法是什么?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方法。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方法及调节等张的意义。

12。

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13。

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第四~五章固体制剂1.散剂的概念、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2.用什么方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功指数?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达到均匀混合?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6。

片剂的可分哪几类?各自的特点?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8.湿法制粒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方法.10.片剂的包衣的目的何在?11。

最新中药药剂习题册:液体药剂

最新中药药剂习题册:液体药剂

第六章液体药剂[A型题]1 关于液体药剂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药剂中药物一般以溶解、胶溶或乳化形式存在,固体药物分散其中不属于液体药剂B液体药剂总较相应固体药剂作用迅速C液体药剂包括芳香水剂、合剂、灌肠剂、醑剂等很多剂型D液体药剂不易分剂量E液体药剂一般稳定性较好2 对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者为( )A均相液体药剂应是澄明溶液B分散媒最好用有机分散媒C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D口服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E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3.下列液体药剂的叙述()是错误的A溶液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B高分子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C混悬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500nm以上D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体系4.下列物质中,对液体药剂中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力的是A苯甲酸钠E尼泊金类C苯扎溴铵D山梨酸E桂皮油5.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的论述()是错误的A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如:乙醇、吐温等B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C低浓度时,发生表面吸附D高浓度时进入溶液内部E高浓度时可以形成胶团6.下列()不属于表面活性剂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B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C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类D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E聚氧乙烯脂肪酸类7.下列关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水溶性大B 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C 起表面活性的部分是阳离子D 分子结构主要部分是一个五价氮原子E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不稳定8.用于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的表面活性物质是()A脂肪酸山梨坦B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C 普流罗尼克D卵磷脂E胆汁9.关于HLB值()项是错误的A体现了对油和水的综合亲和力B该值在15~18以上适合用作增溶剂C在8~16之间适合用作O/W乳化剂D越高乳化能力越强E越低亲油性越强10.表面活性剂不具备的性质是()A 显著降低界面张力B亲水亲油平衡值C 临界胶团浓度D克氏点和昙点E 适宜的粘稠度11.混合后的表面活性剂HLB值可以用计算的表面活性剂是()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上述皆可以用12. 用乳化剂OP(HLB值15.0)3g,单硬脂酸甘油酯(HLB值3.8)2g及平平加O(HLB 值10)1g混合使用的HLB值是()A 5.6B 9.6C 11.4D 2.2E 20.913.用Span-60和Tween-60配制HLB值为10.3的乳化剂,两组分重量百分比为()(Span-60的HLB值为4.7 Tween-60的HLB值为14.9)A 45%、55%B 24%、76%C 40%、60%D 30%、70%E 35%、65%14.司盘80(HLB值为4.3)与吐温80(HLB值为15)各等量混合后,可用做液体药剂的()A增溶剂BO/W型乳化剂CW/O型乳化剂D润湿剂E去污剂15.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不能用于()A增溶B防腐C润湿D乳化E助悬16.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叙述()是错误的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一般最大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一般最小C吐温的溶血作用通常较其他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更小D静脉给药毒性比口服给药大E对皮肤的刺激性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对小17.根据溶解性质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A天然和合成B水溶性和油溶性C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阳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E吐温与司盘类18.月桂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错误的是()A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有良好的乳化能力C一般只用于外用制剂D易被钙盐所破坏E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很强的杀菌能力19.生活中被广泛用作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是()A硬脂酸三乙醇胺皂B土耳其红油C月桂酸钠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E吐温20.毒性最小可用作静脉注射用的乳化剂是()A吐温类B司盘类C卖泽类D苄泽类E普朗尼克21.增溶作用是由于表面活性剂()作用A形成氢键B形成络合物C形成胶团D形成多分子膜E分子亲油基团22.关于增溶的叙述()是错误的A增溶是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团实现的B增溶剂的HLB值是在15~18以上C弱酸性药物在偏碱性的溶液中有较大增溶D弱碱性药物在偏碱性的溶液中有较大增溶E两性药物在等电点时有较大增溶23.吐温80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是错误的A亲水性表面活性剂B可作为增溶剂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有起昙现象E可用做润湿剂24.在烃链相同的情况下,增溶能力正确的是()A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C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D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E 增溶能力相差不大25.关于液体药剂的分散体系描述错误的是()A溶液型液体药剂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胶体溶液以多分子聚集体的形式分散C混悬液与乳浊液均属于粗分散体系D乳浊液为多相分散体系E混悬液为不均匀分散体系26.下列关于乳浊液的描述错误的是()A牛奶为W/O型乳浊液B W/O/W型的乳浊液可用少量的水稀释C亚甲蓝可使O/W型乳浊液外相染色D W/O型乳浊液比O/W型乳浊液电导率小E苏丹Ⅲ可以使鱼肝油乳内相染色27.以胶类作乳化剂时,初乳中油(植物油)、水、胶的比例是A 1:1:1B 1:2:1C 1:2:1D 2:4:1E 4:2:128.下列()不属于真溶液型液体药剂A溶液剂B甘油剂C露剂D醑剂E输液剂29. 关于胶体溶液的理解错误的是()A 能通过滤纸但均不能通过半透膜B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C有电泳现象D有布朗运动E溶胶在水中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溶胶质点的双电层结构30.关于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有限溶胀过程B无限溶胀常辅助搅拌或加热来完成C胃蛋白酶需撒于水面后,立即搅拌利于溶解D淀粉的无限溶胀过程必须加热到60℃~70℃才能完成E甲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需在冷水中完成31.有利于乳浊液制剂稳定的可行措施是A应选择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剂做乳化剂B乳化剂用量越多越好C制备温度高稳定D分散相体积在25~50%之间E粘度越大越好32. 关于乳剂中乳化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吐温类形成的乳化膜对水相界面张力降低得多B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形成的是单分子层乳化膜(形成的应为多分子膜)C硅皂土等作为乳化剂,形成的是固体微粒乳化膜D乳化膜可阻止乳滴合并E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化膜带有电荷,可使乳剂更稳定33.石灰搽剂的处方组成为:麻油、饱和石灰水,其制备方法为A干胶法B湿胶法C 两相交替加入法D新生皂法E凝聚法34.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聚山梨酯D糖浆E硅皂土35.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半径B混悬微粒粉碎度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D混悬微粒直径E 分散介质的粘度36.口服液体药剂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A 10个B 100个C 500个D 1000个E 10000个37.乳剂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A乳化剂与水相B乳化剂与油相C乳化剂与机械力D机械力与油相E乳化功与机械力。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 液体药剂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 液体药剂

第六章液体药剂学习要点:1掌握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2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性质(HLB值、临界胶团浓度、起昙等)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HLB值的计算。

3掌握增溶、助溶原理及其他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4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混悬型液体药剂和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含义及特点。

5熟悉常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特点。

6熟悉乳剂的类型和常用乳化剂。

7熟悉混悬液的常用稳定剂。

8熟悉胶体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9了解液体药剂的分类及其相关剂型和各类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A型题]1 关于液体药剂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药剂中药物一般以溶解、胶溶或乳化形式存在,固体药物分散其中不属于液体药剂B液体药剂总较相应固体药剂作用迅速C液体药剂包括芳香水剂、合剂、灌肠剂、醑剂等很多剂型D液体药剂不易分剂量E液体药剂一般稳定性较好2 对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者为( )A均相液体药剂应是澄明溶液B分散媒最好用有机分散媒C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D口服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E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3.下列液体药剂的叙述()是错误的A溶液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B高分子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C混悬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500nm以上D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体系4.下列物质中,对液体药剂中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力的是A苯甲酸钠E尼泊金类C苯扎溴铵D山梨酸E桂皮油5.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的论述()是错误的A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如:乙醇、吐温等B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C低浓度时,发生表面吸附D高浓度时进入溶液内部E高浓度时可以形成胶团6.下列()不属于表面活性剂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B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C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类D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E聚氧乙烯脂肪酸类7.下列关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水溶性大B 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C 起表面活性的部分是阳离子D 分子结构主要部分是一个五价氮原子E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不稳定8.用于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的表面活性物质是()A脂肪酸山梨坦B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C 普流罗尼克D卵磷脂E胆汁9.关于HLB值()项是错误的A体现了对油和水的综合亲和力B该值在15~18以上适合用作增溶剂C在8~16之间适合用作O/W乳化剂D越高乳化能力越强E越低亲油性越强10.表面活性剂不具备的性质是()A 显著降低界面张力B亲水亲油平衡值C 临界胶团浓度D克氏点和昙点E 适宜的粘稠度11.混合后的表面活性剂HLB值可以用计算的表面活性剂是()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上述皆可以用12. 用乳化剂OP(HLB值15.0)3g,单硬脂酸甘油酯(HLB值3.8)2g及平平加O(HLB 值10)1g混合使用的HLB值是()A 5.6B 9.6C 11.4D 2.2E 20.913.用Span-60和Tween-60配制HLB值为10.3的乳化剂,两组分重量百分比为()(Span-60的HLB值为4.7 Tween-60的HLB值为14.9)A 45%、55%B 24%、76%C 40%、60%D 30%、70%E 35%、65%14.司盘80(HLB值为4.3)与吐温80(HLB值为15)各等量混合后,可用做液体药剂的()A增溶剂BO/W型乳化剂CW/O型乳化剂D润湿剂E去污剂15.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不能用于()A增溶B防腐C润湿D乳化E助悬16.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叙述()是错误的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一般最大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一般最小C吐温的溶血作用通常较其他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更小D静脉给药毒性比口服给药大E对皮肤的刺激性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对小17.根据溶解性质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A天然和合成B水溶性和油溶性C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阳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E吐温与司盘类18.月桂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错误的是()A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有良好的乳化能力C一般只用于外用制剂D易被钙盐所破坏E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很强的杀菌能力19.生活中被广泛用作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是()A硬脂酸三乙醇胺皂B土耳其红油C月桂酸钠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E吐温20.毒性最小可用作静脉注射用的乳化剂是()A吐温类B司盘类C卖泽类D苄泽类E普朗尼克21.增溶作用是由于表面活性剂()作用A形成氢键B形成络合物C形成胶团D形成多分子膜E分子亲油基团22.关于增溶的叙述()是错误的A增溶是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团实现的B增溶剂的HLB值是在15~18以上C弱酸性药物在偏碱性的溶液中有较大增溶D弱碱性药物在偏碱性的溶液中有较大增溶E两性药物在等电点时有较大增溶23.吐温80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是错误的A亲水性表面活性剂B可作为增溶剂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有起昙现象E可用做润湿剂24.在烃链相同的情况下,增溶能力正确的是()A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C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D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E 增溶能力相差不大25.关于液体药剂的分散体系描述错误的是()A溶液型液体药剂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胶体溶液以多分子聚集体的形式分散C混悬液与乳浊液均属于粗分散体系D乳浊液为多相分散体系E混悬液为不均匀分散体系26.下列关于乳浊液的描述错误的是()A牛奶为W/O型乳浊液B W/O/W型的乳浊液可用少量的水稀释C亚甲蓝可使O/W型乳浊液外相染色D W/O型乳浊液比O/W型乳浊液电导率小E苏丹Ⅲ可以使鱼肝油乳内相染色27.以胶类作乳化剂时,初乳中油(植物油)、水、胶的比例是A 1:1:1B 1:2:1C 1:2:1D 2:4:1E 4:2:128.下列()不属于真溶液型液体药剂A溶液剂B甘油剂C露剂D醑剂E输液剂29. 关于胶体溶液的理解错误的是()A 能通过滤纸但均不能通过半透膜B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C有电泳现象D有布朗运动E溶胶在水中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溶胶质点的双电层结构30.关于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有限溶胀过程B无限溶胀常辅助搅拌或加热来完成C胃蛋白酶需撒于水面后,立即搅拌利于溶解D淀粉的无限溶胀过程必须加热到60℃~70℃才能完成E甲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需在冷水中完成31.有利于乳浊液制剂稳定的可行措施是A应选择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剂做乳化剂B乳化剂用量越多越好C制备温度高稳定D分散相体积在25~50%之间E粘度越大越好32. 关于乳剂中乳化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吐温类形成的乳化膜对水相界面张力降低得多B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形成的是单分子层乳化膜(形成的应为多分子膜)C硅皂土等作为乳化剂,形成的是固体微粒乳化膜D乳化膜可阻止乳滴合并E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化膜带有电荷,可使乳剂更稳定33.石灰搽剂的处方组成为:麻油、饱和石灰水,其制备方法为A干胶法B湿胶法C 两相交替加入法D新生皂法E凝聚法34.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聚山梨酯D糖浆E硅皂土35.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半径B混悬微粒粉碎度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D混悬微粒直径E 分散介质的粘度36.口服液体药剂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A 10个B 100个C 500个D 1000个E 10000个37.乳剂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A乳化剂与水相B乳化剂与油相C乳化剂与机械力D机械力与油相E乳化功与机械力[B型题](1~4题)A分散相大小<1nmB分散相大小1~100nmC分散相大小0.1~10μmD分散相大小0.5~10μmE分散相大小>10μm1.乳剂2.溶胶剂3.高分子溶液剂4.溶液剂(5~8题)下列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名分别为A司盘B吐温C卖泽D苄泽E普朗尼克5.聚山梨酯类6.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7.脂肪酸山梨坦类8.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9~10题)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水溶性表面活性剂D油溶性表面活性剂E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9. HLB值在0~40之间的是10. HLB值在0~20之间的是(11~13题)A真溶液B高分子溶液C胶体溶液D乳浊液E混悬液11.以分子或离子分散为澄明溶液的是()12.液体微粒分散得到的液体多相体系()13.固体微粒分散得到的液体多相体系()(14~17题)A增溶剂B O/W型乳化剂C W/O型乳化剂D 润湿剂E消泡剂14.HLB值在1~3 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15.HLB值在3~8 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16.HLB值在7~9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17.HLB值在13~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18~21题)A普朗尼克B新洁尔灭C卵磷脂D洗衣粉类E硅藻土18.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9.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0.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1.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2~24题)A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上述均不对22.杀菌作用强的是()23.起泡、去污作用好的是()24.有起昙现象的是()(25~28题)A溶液型药剂B胶体溶液型药剂C混悬液型药剂D 乳浊液型药剂E混合分散体系25.聚维酮碘溶液的分散体系属于26.硼酸甘油的分散体系属于27.石灰擦剂的分散体系属于28.炉甘石洗剂的分散体系属于(29~32题)A 生成分子复合物B与难溶性药物形成络合物C 通过复分解形成可溶性盐类D使用潜溶剂E增溶增加下列药物溶解度,是应用了药剂领域的()方法29.碘加碘化钾30.咖啡因加苯甲酸钠31.水杨酸与枸橼酸钠32.挥发油(33~35题)A水蒸气蒸馏法B 回流法C新生皂法D研磨分散法E渗漉法33.薄荷水的制备可以采用()34.溶胶的制备可以采用()35.乳浊液的制备可以采用()(36~38题)A触变胶B凝胶C保护胶D溶胶E亲水胶36.在湿热条件下为粘稠流动液体,但在温度降低时,链状分子散的高分子形成网状结构,分散介质水全部包含在网状结构中,形成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这种胶体为()37.一定温度下静置时逐渐变为半固态,振摇后又恢复流动性,这种胶体为()38.向氧化银中加入蛋白质以增加氧化银的稳定性,蛋白质可称为()(39~42题)乳剂不稳定的现象有A分层B絮凝C转相D破裂E酸败39.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40.受外界因素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现象41.乳剂放置时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42.乳滴聚集成团但仍保持各乳滴的完整分散个体而不合并(43~44题)A干胶法B湿胶法C油水混合法D 干胶法和湿胶法E干胶法和湿胶法、油水混合法43.需要制备初乳的是44.适用于粘稠树脂类药物的制备(45~47题)A溶胶B混悬液C乳浊液D混悬液+乳浊液E溶胶+混悬液+乳浊液45.属于热力学不稳定分散体系的是()46.属于动力学不稳定分散体系的是()47.属于动力学稳定分散体系的是()(48~50题)A助悬剂B 稳定剂C 润湿剂D 反絮凝剂E 絮凝剂48.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49.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附加剂50.使微粒Zeta电位减少的电解质[X型题]1.下列分散体系属于非均相分散体系的是()A真溶液B高分子溶液C溶胶D混悬型液体药剂E乳浊液型液体药剂2.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内容阐述正确的是()A其能力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的“两亲性”B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大小与其应用浓度有一定关系C HLB值越小,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越小D具有两亲性的分子都是表面活性剂E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再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降低表面活性作用不再明显增加3.下列()不是表述表面活性剂的术语A临界胶团浓度B HLB值C置换价D krafft点E 低共熔4.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升高的是()A乙醇B醋酸C油酸钠D硫酸钠E蔗糖5.关于胶团和临界胶团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团时的浓度为临界胶团浓度B形成的胶团在胶体粒子范围内C胶团的形成是水分子排挤所致D胶团的形成是表面活性剂亲油基和水分子之间的斥力E表面活性剂种类不同形成胶团的形状也不同6.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体现在()A降低界面张力B形成牢固的多分子乳化膜C形成牢固的单分子乳化膜D形成牢固的固体微粒乳化膜E形成牢固的水化膜7. 新洁尔灭为()A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即苯扎溴铵C即苯扎氯铵D杀菌、消毒作用良好E 为季铵类化合物8.关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碱性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去污力B在酸性水溶液中有很强的杀菌能力C在等电点时将产生沉淀D卵磷脂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E对油脂的乳化能力很强,可制成乳滴细小而不易被破坏的乳剂9.关于吐温叙述正确的是()A为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B亲水性要显著,可用作O/W型乳化剂C有起昙现象D无毒性,无溶血性E可提高挥发油类成分制剂的澄明度10.下列()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硬脂酸三乙醇胺皂B 月桂酸钠C苯扎溴铵D卵磷脂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1.关于临界胶团浓度(CMC)的论述()错误的A与浓度无关B其大小与结构和组成有关C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D受温度、pH的影响E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形成络合物12.下面关于昙点的论述()是正确的A含有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具有此特性B起昙现象实际就是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变化所引起的C起昙现象是可逆的,因此加热对制剂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影响D盐类或碱性物质的加入可使昙点降低E聚氧乙烯基越多昙点越高13.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面活性剂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起昙现象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最小D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E静脉给药时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比口服给药大14.以下关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论述()是正确的A体现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多少B体现表面活性剂亲油基团的多少C亲水亲油平衡值越高,亲水性越小D亲水亲油平衡值越小,亲油性越大E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必须适当平衡15.关于增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作增溶剂的HLB值在13~16之间选择B被增溶物分子量越大增溶效果越好C增溶剂的碳链越长,其增溶量越多D增溶剂的使用方法通常为将其加入溶剂溶解,然后加入药物E当溶液的pH增大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被增溶16.助溶的机理有()A难溶性药物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B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C难溶性药物形成有机复合物D难溶性药物与潜溶剂相似相溶E在难溶性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了助溶剂的亲水性基团,增加了它在水中的溶解度17.()是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A药物的极性B溶解温度C药物的晶体结构D粒子的大小E溶剂18.关于醑剂与芳香水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醑剂只适用于挥发性药物的制备B挥发油的近饱和澄明水溶液是芳香水剂C芳香水剂与醑剂都是真溶液D醑剂与芳香水剂的区别是溶媒不同E凡用于制备芳香水剂的药物一般都可以制成醑剂19.关于溶液剂制备正确的叙述是()A 处方中含有糖浆等液体时,用少量水稀释后加入溶液剂中B易挥发药物应先加入,以免放置过程中损失C先将溶解度小的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其它药物使溶解D如使用非水溶剂,容器应干燥E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应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20.以下关于高分子溶液的论述()是正确的A双电层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B乙醇可破坏水化膜C陈化可破坏水化膜D絮凝可保护水化膜E盐析可破坏水化膜21.可以破坏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物质是A丙酮B硫酸钠C水D西黄芪胶E枸橼酸22.下列关于溶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均相分散体系B分散相质点大小在1~100μm之间C制备方法包括分散法和凝聚法D溶胶剂具有双电层结构E具有丁达尔效应23.关于溶胶的叙述()是正确的A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B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C有布朗运动D为均相分散体系E可采用凝聚法和分散法制备得到24.下列现象属O/W型乳剂特点的是()A可用水稀释B几乎不导电C导电D苏丹Ⅲ可将内相染色E外观近似油的颜色25.不能形成O/W型乳剂的乳化剂是A Pluronic F68B氢氧化镁C 胆固醇D硬脂酸镁E十二烷基硫酸钠26.下列关于乳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B 乳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系统C 乳化剂能被吸附于液滴表面形成乳化膜D乳化剂能增加油、水之间的表面张力E 静脉注射乳剂具有靶向性27.下列可用做乳化剂的物质A硬脂醇B阿拉伯胶C硅藻土D氢氧化镁E硬脂酸镁28.下列( )是乳剂的质量评价项目A 稳定常数B澄明度C 乳滴合并速度D分层现象E乳剂粒径大小29.下列乳剂的不稳定现象中为可逆过程的是A分层B转相C絮凝D破裂E酸败30.关于西黄芪胶作为乳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 W/O型乳化剂B可供内服C粘性大,乳化能力差D常与阿拉伯胶合用E不需加防腐剂31.乳化剂选用的一般原则为A口服乳剂一般选合成乳化剂B类型相反的乳化剂不能混合使用C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同时使用D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与其它乳化剂合用E与药物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选用32.乳剂制备中药物加入方法错误的是()A若药物溶于内相,可先溶于内相中,再制备乳剂B若药物溶于内相,可在制备成乳剂后搅拌加入C若药物溶于外相,可在制备成乳剂后搅拌加入D若药物具有不溶性,可与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再制成乳剂E若药物具有不溶性,可先制成乳剂,再将药物加入研磨33.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A乳化剂的用量B乳化功的大小C分散介质的粘度D乳化温度E乳化剂的性质34.乳剂形成的三要素包括()A油相B水相C机械力D乳化剂E助悬剂35.对混悬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成混悬剂可产生长效作用B毒性或剂量小的药物不易制成混悬剂C 加入一些高分子物质可抑制结晶增长D可以制成干混悬剂提高稳定性E絮凝度越小,说明混悬剂稳定36. 下列()是增强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A减小药物的粒径B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C缩小微粒间的粒径差D加入絮凝剂E贮藏于阴凉处37.混悬液中的稳定剂包括A润湿剂B助溶剂C助悬剂D絮凝剂E反絮凝剂38. 关于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絮凝剂能够使ξ电位降低B反絮凝剂能够使ξ电位降低C絮凝剂能够增加体系稳定性D反絮凝剂能够降低体系稳定性E控制ξ电位在20~25mv,恰好发生絮凝39.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的有()A亲液胶体B乳浊液C溶胶D混悬液E溶液40.适宜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是()A溶解度小的药物B剂量小的药物C为发挥药物的长效作用D毒剧药E为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答案[A型题]1.C注解:固体药物以混悬的形式分散在液体中也属于液体药剂;一般来说液体药剂较相应固体药剂作用迅速,但不全是,混悬液中的药物若采用水溶性基质制成固体分散体则后者作用将更迅速;液体药剂易分剂量和服用;液体药剂一般稳定性较差,易霉败变质,成分易分解变化。

药剂学第六章测试

药剂学第六章测试

药剂学第六章测试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以下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正确答案)B.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C.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E.外用液体制剂无刺激性2.下列溶剂属于极性溶剂的是() [单选题] *A.丙二醇B.聚乙二醇C.二甲亚砜(正确答案)D.液体石蜡E.乙醇3.下列号称“万能溶剂”的是() [单选题] *A.丙二醇B.聚乙二醇C.二甲亚砜 (DMSO)(正确答案)D.液体石蜡E.乙醇4.下列不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单选题] * A.糖浆剂B.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C.O/W型乳剂(正确答案)D.胶浆剂E.酊剂5.醑剂中乙醇浓度一般为() [单选题] *A.5%-10%B.20%-30%C.30%-40%D.40%-50%E.60%-90%(正确答案)6.高分子溶液剂加入大量电解质导致() [单选题] * A.高分子化合物分解B.产生凝胶C.盐析(正确答案)D.胶体带电,稳定性增加E.电荷中和凝结成沉淀7.混悬剂加入少量电解质可作为() [单选题] *A.助悬剂B.润湿剂C.絮凝剂或反絮凝剂(正确答案)D.抗氧剂E.乳化剂8.苯甲酸防腐作用最佳PH值为() [单选题] *A.PH<4(正确答案)B.PH=4C.PH=5D.PH=8E.PH=79.下列有关糖浆剂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糖浆剂是浓蔗糖的水溶液B.其由于高渗透压,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C.糖浆剂是非均相液体制剂(正确答案)D.单糖浆为单纯蔗糖近饱和水溶液E.单糖浆的蔗糖浓度一般超过85%10.根据沉淀速度公式(Stockes公式),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呈正比() [单选题] *A.混悬微粒的半径B.分散介质黏度C.微粒的密度D.分散介质密度E.微粒半径的平方(正确答案)11.下列关于Stockes公式,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V为混悬微粒沉降的速度B.沉降速度与分散介质黏度成反比C.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成正比D.沉降速度与微粒密度成正比(正确答案)E. 沉降速度与微粒介质密度差成正比12.下列关于混悬剂的絮凝剂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絮凝剂和反絮凝剂本质是电解质B.加入絮凝剂,Zeta电位降低,絮凝出现C.加入反絮凝剂,Zeta电位降低,絮凝出现(正确答案)D.絮凝剂和反絮凝剂的加入有利于混悬剂的稳定性E.加入反絮凝剂,£电位升高,絮凝消失13.关于混悬剂稳定剂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可加入润湿剂、助悬剂和絮凝剂等作为其稳定剂B.润湿剂有利于降低液体表面张力,例如加入吐温80C.天然的助悬剂有阿拉伯胶、西黄蓍胶和海藻酸钠D.絮凝剂才是混悬剂的稳定剂,反絮凝剂只能破坏混悬剂稳定性(正确答案)E.合成助悬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等14.下列属于合成助悬剂的是() [单选题] *A.甘油B.阿拉伯胶C.西黄蓍胶D.海藻酸钠E.HPC(正确答案)15.下列属于天然助悬剂的是() [单选题] *A.西黄蓍胶(正确答案)B.MCC.CMC-NaD.卡波姆E.触变胶16.下列不是混悬剂助悬剂的是() [单选题] *A.吐温(正确答案)B.天然阿拉伯胶C.HPCD.硅皂土E.触变胶17.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用() [单选题] * 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硬脂酸钠(正确答案)D羧甲基纤维素E硅皂土18.下列有关乳剂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乳剂是一种非均相液体制剂B.它是难溶性固体在液体中分散的系统(正确答案)C.它形成条件可以采用机械张力降低表面张力D.它形成条件可以加入适宜乳化剂E.可以选择适宜的相比19. 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 [单选题] *A.乳化剂B.抗氧剂C.增溶剂(正确答案)D.防腐剂E.矫味剂20. 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 [单选题] *A.增溶剂(正确答案)B.助悬剂C.润湿剂D.絮凝剂E.防腐剂21. 乳滴表面的乳化膜破坏导致乳滴变大的现象() [单选题] *B.絮凝C.转相D.合并(正确答案)E.酸败22.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乳剂变质的现象() [单选题] * A.分层B.絮凝C.转相D.合并E.酸败(正确答案)23.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单选题] * A.分层(正确答案)B.絮凝C.转相D.合并E.酸败24.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 [单选题] * A.分层B.絮凝(正确答案)C.转相D.合并25.乳剂的类型发生改变的现象() [单选题] * A.分层B.絮凝C.转相(正确答案)D.合并E.酸败26.下列有关醑剂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醑剂是一种挥发性乙醇溶液B.醑剂可内服外用C.乙醇浓度为30%(正确答案)D.其乙醇浓度为60%-90%E.是一种均相液体制剂27.下列不属于防腐剂的是() [单选题] *A.尼泊金酯B.苯甲酸钠C.山梨酸D.叔丁基茴香醚(正确答案)E.苯扎溴铵28.下列不属于防腐剂的是() [单选题] *A.羟苯甲酯B.醋酸氯己定C.苯甲酸D.山梨酸E.吐温80(正确答案)29.下列有关防腐剂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苯甲酸一般要与尼泊尔金酯合用在中药液体制剂中B.糖浆剂其蔗糖的渗透压可有一定抗微生物性,故而一般不加防腐剂C.防腐剂苯扎溴铵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尼泊金酯一般在碱性条件下防腐效应最强(正确答案)E.山梨酸和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发挥效应最强作用30.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或糖浆,浓度为() [单选题] *A.85%(g/mL)(正确答案)B. 90%(g/mL)C. 100%(g/mL)D. 85%(g/g)E.%(g/g)31.下列不属于制剂处方中增加溶解方法是() [单选题] *A.制成可溶性盐B.改换溶剂C.加热(正确答案)D.增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添加助溶剂32.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单选题] * A.制成酯类B.制成盐类C.加助溶剂(正确答案)D.采用复合溶剂E.加增溶剂33.苯巴比妥制成钠盐的为下列增加溶解度方法是() [单选题] *A.制成可溶性盐(正确答案)B.更换溶剂C.添加增溶剂D.添加助溶剂E.添加潜溶剂34.注射剂添加吐温80,属于下列哪种增加溶解度方法() [单选题] * A.制成酯类B.制成盐类C.加助溶剂D.采用复合溶剂E.加增溶剂(正确答案)35.咖啡因药物增加溶解度加入苯甲酸,属于() [单选题] *A.制成酯类B.制成盐类C.加助溶剂(正确答案)D.采用复合溶剂E.加增溶剂36.气雾剂为了增加溶解度,加入丙二醇,属于() [单选题] * A.制成酯类B.制成盐类C.加助溶剂D.采用复合溶剂(潜溶剂)(正确答案)E.加增溶剂37.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可加入适量乙醇、甘油作稳定剂B.多采用热溶法制备C.单糖浆可作矫味剂、助悬剂D.蔗糖的浓度高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E.糖浆剂是高分子溶液(正确答案)38.关于芳香水剂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芳香水剂系方向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B.芳香挥发性药物多数是挥发油C.芳香水剂应澄明D.芳香水剂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蒸馏法E.芳香水剂宜大量制备和久储(正确答案)39.下列不属于溶胶剂的特性的是() [单选题] *A.可以形成凝胶(正确答案)B.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C.具有布朗运动D.具有丁达尔效应E.胶粒带电40.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是() [单选题] * A.加入助溶剂B.加入增溶剂C.加入润湿剂(正确答案)D.使用适宜的潜溶剂E.调节药液的PH1.糖浆剂制备方法包括() *A.热熔法(正确答案)B.稀释法C.冷溶法(正确答案)D.混合法(正确答案)E.分散法2.在酸性条件下防腐效果较好的是() *A.苯扎溴铵B.苯甲酸(正确答案)C.醋酸氯己定D.羟苯乙酯E.山梨酸(正确答案)3.下列属于非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 A.溶液剂B.溶胶剂(正确答案)C.高分子液体制剂D.混悬剂(正确答案)E.乳剂(正确答案)4.下列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 A.溶胶剂B.高分子溶液剂(正确答案)C.乳剂D.低分子溶液剂(正确答案)E.混悬剂5.下列属于油性抗氧化剂的是() * A.维生素CB.焦亚硫酸钠C.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正确答案)D.生育酚(正确答案)E.亚硫酸钠6. 下列属于水性抗氧化剂的是() * A.维生素C(正确答案)B.焦亚硫酸钠(正确答案)C.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D.生育酚E.亚硫酸钠(正确答案)7.Tween表面活性剂作用有() *A.增溶剂(正确答案)B.助溶剂C.润湿剂(正确答案)D.乳化剂(正确答案)E.润滑剂8.疏水胶体性质是() *A.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正确答案)B.具有双分子层(正确答案)C.具有聚结不稳定性D.可以形成凝胶(正确答案)E.具有Tyndall现象(正确答案)9.下列有关高分子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A.高分子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B.以水为溶剂的高分子溶液也称胶浆剂(正确答案)C.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正确答案)D.高分溶液是黏稠性流动液体(正确答案)E.高分子水溶液不带电荷10.关于制备混悬剂的条件正确的是() *A.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正确答案)B.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应用时(正确答案)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时(正确答案)D.剧**物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使用(正确答案)E.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正确答案)11.制备乳剂的方法有() *A.相转移乳化法(正确答案)B.相分离乳化法(正确答案)C.两相交替法(正确答案)D.油中乳化法(正确答案)E.水中乳化法(正确答案)12.制备混悬剂的方法有() *A.物理凝聚法(正确答案)B.化学凝聚法(正确答案)C.水飞法(正确答案)D.两相交替法E.稀释法13.乳剂形成条件包括() *A.降低表面张力(正确答案)B.加入适宜乳化剂(正确答案)C.形成牢固乳化膜(正确答案)D.有适宜的相比(正确答案)E.加入助悬剂14.下列属于混悬剂质量评价的是() *A.重新分散实验(正确答案)B.溶出度检查C.均匀度检查D.沉降体积比的测定(正确答案)E.浊度测定15.下列作为助悬剂的有() *A.阿拉伯胶(正确答案)B.西黄蓍胶(正确答案)C.明胶(正确答案)D.CMS-Na(正确答案)E.硅藻土(正确答案)16.下列作为天然助悬剂的有() * A.阿拉伯胶(正确答案)B.西黄蓍胶(正确答案)C.明胶(正确答案)D.CMS-NaE.硅藻土17.下列属于O/W的乳化剂的是() * A.Poloxamer(正确答案)B.十二烷基磺酸钠(正确答案)C.SpanD.Tween(正确答案)E.氢氧化钙18. 下列属于W/O的乳化剂的是() * A.PoloxamerB.十二烷基磺酸钠C.Span(正确答案)D.TweenE.氢氧化钙(正确答案)19.下列作为乳化剂的有() * A.山梨酸B.氢氧化钠C.豆磷脂(正确答案)D.西黄蓍胶(正确答案)E.氢氧化镁(正确答案)20.增加溶解度的方法有() * A.制备成为钠盐(正确答案)B.选择合适溶剂(正确答案)C.加入增溶剂(正确答案)D.加入助溶剂(正确答案)E.加入潜溶剂(正确答案)21.乳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 * A.沉降容积比B.乳滴大小(正确答案)C.分层现象观察(正确答案)D.乳滴合并速度测定(正确答案)E.稳定常数测定(正确答案)22.乳剂乳滴大小测定方法有() *A.显微镜法(正确答案)B.库尔特计数法(正确答案)C.激光散射光谱法(正确答案)D.透射电镜发(正确答案)E.色谱法。

执业西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六章 生物药剂学

执业西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六章 生物药剂学

第六章生物药剂学一、药物体内过程1.几个名词决定血药浓度和靶部位的浓度,影响疗效2.药物的跨膜转运①生物膜的结构②生物膜的性质——液晶镶嵌模型(流体膜)●分布不对称●流动性:膜动转运●半透性:脂溶性药物易通过(简单扩散),小分子水溶性药物经含水性小孔吸收(滤过)——与物质转运、细胞融合、细胞识别、细胞表面受体功能调节密切相关。

A:关于易化扩散的错误表述是 A.又称中介转运 B.不需要细胞膜载体的帮助 C.有饱和现象D.存在竞争抑制现象E.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选项需要细胞膜载体的帮助。

A: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特点的正确表述是 A.被动转运的物质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解离度小,脂溶性大的药物可通过简单扩散吸收 B.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化合物都能通过被动扩散吸收C.膜动转运具有结构特异性,如单糖、氨基酸、嘧啶及某些维生素都有本身独立的转运特性D.易化扩散的转运速率低于被动扩散E.胞饮作用对于蛋白质和多肽的吸收不重要『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选项是通过主动转运,C选项单糖、氨基酸、嘧啶及某些维生素都有本身独立的主动转运特性,D选项正确的是高于被动扩散。

A.药物的吸收B.药物的分布C.药物的代谢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消除1.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2.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是『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吸收是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称分布。

A.主动转运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膜动转运E.滤过1.药物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消耗机体能量,从膜的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药物转运方式是2.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不消耗能量的药物转运方式是3.药物扩散速度取决于膜两侧药物的浓度梯度、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及药物在膜内扩散速度的药物转运方式是『正确答案』A、C、B 『答案解析』主动转运: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时,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可以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这种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六章蒸馏、蒸发(浓缩)与干燥药剂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六章蒸馏、蒸发(浓缩)与干燥药剂

第六章蒸馏、蒸发(浓缩)与干燥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l.下列有关药液浓缩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一次性向溶液供给热能B.加热蒸汽温度越高越好C.适当降低冷凝器中二次蒸汽压力,可降低溶液沸点D.冷凝器中真空度越高越好E.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沸点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以下关于减压浓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B.增大了传热温度差,蒸发效率高C.不断排出溶剂蒸汽,有利于蒸发顺利进行D.沸点降低,可利用低压蒸汽作加热源E.不利于乙醇提取液的乙醇回收3.以下不属于减压浓缩装置的是A.三效浓缩器 B.夹层锅 C.管式蒸发器 D.减压蒸馏器E.真空浓缩罐4.以下关于薄膜蒸发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B.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C.能连续操作,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D.能将溶剂回收反复使用E.能进行固液分离5.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A.结合水 D.非结合水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E.毛细管中水分6.下列不适用于药剂工业生产干燥方法是A.吸附干燥 B.减压干燥 C.流床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7.下列有关减压干燥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温度高 B.适用热敏性物料 C.干燥时应加强翻动D.干燥时间长 E.干燥产品较难粉碎8.下列有关干燥介质对干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有利于干燥B.应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以防止某些成分被破坏C.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越低D.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越高E.干燥介质流动速度快,干燥效率越高9.下列不能提高干燥速率的方法是A.减小湿度B.加大热空气流动C.增加物料堆积厚度D.加大蒸发表面积E.根据物料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速度10.下列关于流化干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湿颗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11.下列有关喷雾干燥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温度高,不适于热敏性药物B.可获得硬颗粒状干燥制品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D.相对密度为1.00~1.35的中药料液均可进行喷雾干燥E.须加入助溶剂以增加干燥制品的溶解度12.湿颗粒不能采用的干燥方法是A.烘干干燥 B.喷雾干燥 C.减压干燥 D.沸腾干燥E.红外干燥13.冷冻干燥实质上是A.低温干燥 B.真空干燥 C.固态干燥 D.升华干燥E.冰点干燥14.冷冻干燥的特点不包括A.适于热敏性药物B.低温减压下干燥C.成品多孔疏松,易溶解D.操作过程中只降温,不升温E.成品含水量低,利于长期贮存15.下列关于流化干燥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湿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16.下列有关喷雾干燥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用流化技术干燥液态物料B.干燥表面积增大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D.干燥速度快,适于含热敏性成分物料的干燥E.须加入助溶剂以增加干燥制品的溶解度17.下列有关远红外干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燥速率是热风干燥的10倍 B.产品外观好、质量高C.能量利用率高 D.适用于物料表面干燥E.靠分子强烈振动产热18.以下关于冷冻干燥的论述,正确的是A.将水以冰的形式从物料中除去B.是一种低温高压的干燥方法C.适于热敏性物品的干燥D.可用于挥发油的提取E.生物制品不宜冷冻干燥19.远红外干燥设备中能辐射出远红外线部分是A.基体 D.发热体 C.涂层 D.电源 E.机壳20.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A.烘干干燥 B.减压干燥 C.沸腾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B型题】[21~25]A.升膜式蒸发器 B.降膜式蒸发器 C.刮板式薄膜蒸发器D.离心式薄膜蒸发器 E.管式蒸发器21.列管蒸发器的管束很长,适用于蒸发量较大,热敏性料液,不适用高黏度、易结垢的料液22.适于蒸发浓度较高,黏度较大的药液,其沸腾传热系数与温度差无关23.药液通过有蒸汽加热的管壁而被蒸发浓缩24.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将药液刮布成均匀的薄膜而进行蒸发,适用于易结垢料液25.适用于有效成分为高热敏性药液的浓缩[26~30]A.烘干干燥 B.减压干燥 C.沸腾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26.一般药材的干燥多选用27.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28.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宜选用29.高热敏性物料的干燥宜选用30.较为黏稠液态物料的干燥宜选用[31~35]A.平衡水分 B.自由水分 C.结合水 D.非结合水E.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之和31.存在于物料细小毛细管中及细胞中的水分为32.存在于物料表面及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为33.物料的总水分34.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水分为35.物料中所含有的水分为[36~40]A.冷冻干燥 B.减压干燥 C.常压干燥 D.沸腾干燥E.微波干燥36.适用于热稳定性药物干燥的方法是37.采用升华原理干燥的方法是38.利用流化技术的干燥方法是39.兼有杀虫灭菌作用的干燥方法是40.适用于稠浸膏干燥的方法是【X型题】4l.提高蒸发浓缩效率的主要途径是A.扩大蒸发面积 B.降低二次蒸汽的压力C.提高加热蒸汽的压力 D.不断向溶液供给热能E.提高总传热系数值42.下列有关公式P fFS M )(-∝的叙述,正确的是A.M为单位时间内的液体的蒸发量B.S为液体暴露面积,其值越大越有利于蒸发C.P为大气压,其值越小越有利于蒸发D.F为在一定温度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f为在一定温度时液体的实际蒸汽压,F-f值越大越有利于蒸发E.f值越大越有利于蒸发43.蒸发方法包括A.常压蒸发 B.减压蒸发 C.薄膜蒸发 D.多效蒸发E.微波蒸发44.减压蒸发的优点A.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 B.提高了蒸发效率C.传热温度差升高 D.溶剂蒸汽排出快E.可利用低压蒸汽作热源45.下列关于减压浓缩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抽真空,再吸入药液 B.夹层通蒸汽,放出冷凝水C.使药液保持适度沸腾 D.浓缩完毕,停抽真空E.开放气阀,放出浓缩液46.下列关于湿物料中水分的叙述,正确的有A.难以除去结合水 B.物料不同,在同一空气状态下平衡水分不同C.不能除去平衡水分 D.易于除去非结合水分E.干燥过程中除去的水分只能是自由水分47.冷冻干燥的特点有A.在高真空条件下干燥 B.在低温条件下干燥C.适用于热敏性物品 D.成品多孔疏松 E.又称升华干燥48.下列关于喷雾干燥叙述,正确的为A.数小时内完成水分蒸发 B.获得制品为疏松的细颗粒或细粉C.适用于热敏性物料 D.适用于液态物料的干燥E.适用于湿颗粒性物料的干燥49.薄膜蒸发常用方法是A.升膜式蒸发 B.降膜式蒸发 C.刮板式薄膜蒸发D.离心式薄膜蒸发 E.流化法50.鼓式干燥适于干燥的对象是A.固体粉末 B.中药浸膏 C.湿颗粒 D.液体药料E.对热敏感的药料51.下列属于用流化技术进行干燥的方法有A.喷雾干燥 B.真空干燥 C.冷冻干燥 D.沸腾干燥E.减压干燥52.下列有关干燥介质对干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有利于干燥B.应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以防止某些成分被破坏C.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低D.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高E.干燥介质流动速度快,干燥效率高53.提高干燥速率的方法有A.减小湿度 B.加大热空气流动 C.增加物料堆积厚度D.加大蒸发表面积 E.根据物料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速度54.湿颗粒可采用的干燥方法有A.烘干干燥 B.沸腾干燥 C.喷雾干燥 D.红外干燥E.减压干燥55.下列关于流化干燥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用于湿颗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二、填空题1.某种不耐热的药液需要干燥,比较适宜的干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胡志方李建民)第六章中药制粉技术

《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胡志方李建民)第六章中药制粉技术

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胡志方李建民)第六章中药制粉技术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有关粉体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粉体轻质、重质之分只与真密度有关B.堆密度指单位容积粉体的质量C.粉体是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D.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的粉体所具有的总表面积E.真密度为粉体的真实密度,一般由气体置换法求得表面积2.粉体流速反映的是A.粉体的润湿性 B.粉体的粒密度 C.粉体的孔隙度D.粉体的流动性 E.粉体的比表面3.休止角表示粉体的A.粒子形态 B.流动性 C.疏松性 D.摩擦性E.流速4.用沉降法测定的微粉粒子直径又称A.外接圆径 B.长径 C.比表面积粒径 D.定方向径E.有效粒径5.以含量均匀一致为目的单元操作称为A.粉碎 B.过筛 C.混合 D.制粒 E.干燥6.下列应单独粉碎的药物是A.牛黄 B.大黄 C.厚朴 D.山萸肉 E.桔梗7.药材粉碎前应充分干燥,一般要求水分含量A.<5% B.<7% C.<8% D.<10% E.<15%8.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A.串料法 B.串油法 C.低温粉碎法 D.蒸罐法E.串研法9.下列关于粉碎目的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A.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 B.有利于炮制 C.有利于发挥药效D.制剂的需要 E.利于浸出有效成分10.流能磨的粉碎原理是A.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B.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C.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D.圆球的撞击与研磨作用E.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的碰撞作用11.有关粉碎机械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A.应先加入物料再开机B.首先应根据物料选择适宜的机械C.应注意剔除物料中的铁渣石块D.粉碎后要彻底清洗机械E.电机应加防护罩12.下列宜串料粉碎的药物是A.鹿茸 B.白芷 C.山药 D.熟地 E.防己13.非脆性晶形药材(冰片)受力变形不易碎裂,粉碎时如何处理A.降低温度 B.加入粉性药材 C.加入少量液体 D.干燥E.加入脆性药材14.树脂类非晶形药材(乳香)受力引起弹性变形,粉碎时如何处理A.干燥 B.加入少量液体 C.加入脆性药材 D.低温粉碎E.加入粉性药材15.下列药物中,不采用加液研磨湿法粉碎A.冰片 B.牛黄 C.麝香 D.樟脑 E.薄荷脑16.下列宜串油粉碎的药物是A.朱砂 B.冰片 C.白术 D.大枣 E.苏子17.以下除哪一项外,均为粉碎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A.粉碎过程中及时过筛B.粉碎毒剧药时应避免中毒C.药材入药部位必须全部粉碎D.药物不宜过度粉碎E.药料必须全部混匀后粉碎18.在无菌条件下可进行无菌粉碎的是A.锤式粉碎机 B.球磨机 C.石磨 D.柴田式粉碎机E.羚羊角粉碎机19.利用高速流体粉碎的是A.柴田式粉碎机 B.锤击式粉碎机 C.流能磨 D.球磨机E.万能粉碎机20.100目筛相当于《中国药典》几号标准药筛A.五号筛 B.七号筛 C.六号筛 D.三号筛E.四号筛21.《中国药典》五号标准药筛相当于工业用筛目数是A.100目 B.80目 C.140目 D.20目E.以上都不对22.最细粉是指A.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60%的粉末B.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C.全部通过6号筛,并含能通过7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D.全部通过7号筛,并含能通过8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E.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23.能全部通过4号筛,但混有能通过5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称为A.细粉 B.中粉 C.粗粉 D.极细粉 E.最细粉24.含油脂的黏性较强药粉,宜选用哪种过筛机A.电磁式簸动筛粉机 B.手摇筛 C.旋风分离器D.振动筛粉机 E.悬挂式偏重筛粉机25.下列不能采用水飞法粉碎的是A.滑石粉 B.珍珠 C.硼砂 D.炉甘石 E.朱砂【B型题】[26~29]A.微粒物质的真实密度B.微粒的流动性C.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D.单位重量微粉具有的总表面积E.微粒粒子本身的密度26.堆密度表示27.比表面积表示28.休止角表示29.粒密度表示[30~33]A.外接圆径 B.短径 C.有效粒径 D.比表面积粒径E.定方向径30.沉降粒径指31.全部粉粒均按同一方向测量的值为32.以吸附法或透过法求得的粒径33.以粉粒外接圆的直径代表的粒径[34~37]A.湿法粉碎 B.低温粉碎 C.蒸罐处理 D.混合粉碎E.超微粉碎34.处方中性质、硬度相似的药材的粉碎方法35.可将药材粉碎至粒径5μm左右的粉碎方法36.树脂类药材,胶质较多药材的粉碎方法37.在药料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38~41]A.单独粉碎 B.水飞 C.串料 D.加液研磨 E.串油38.将水不溶性矿物药、贝壳类药物粉碎成极细粉应采用的方法为39.含大量黏性成分药料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40.贵重药、毒性药物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41.含大量油脂性成分药物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42~45]A.朱砂 B.杏仁 C.马钱子 D.冰片 E.玉竹42.药物用串料法粉碎43.药物用加液研磨法粉碎44.药物有毒需单独粉碎45.药物用串油法粉碎[46~49]A.8号筛 B.7号筛 C.6号筛 D.5号筛 E.2号筛46.120目筛是47.细粉全部通过48.极细粉全部通过49.最细粉全部通过[50~53]A.增加药物表面积,极细粉末与液体分离B.粗细粉末分离、混合C.粉碎与混合同时进行,效率高D.粗细粉末分离、粉末与空气分离E.减小物料内聚力而使易于碎裂50.过筛的特点51.混合粉碎的特点52.水飞的特点53.加液研磨的特点【X型题】54.微粉的特性对制剂有那些影响A.对制剂有效性有影响B.对片剂崩解有影响C.对分剂量、充填的准确性有影响D.对可压性有影响E.影响混合的均一性55.常用于表示微粉流动性的术语有A.堆密度 B.休止角 C.流速 D.孔隙率E.比表面积56.下列关于粉体物性的正确叙述A.休止角大的粉体流动性好B.粉体的粒度越小其流动性越好C.同种物质其孔隙率大着即表示疏松多孔D.两种粉体的密度差异大不利于混合操作E.调整粉体的孔隙率可增强片剂的崩解性能57.下列关于粉碎的陈述,正确的是A.非极性晶形药物如樟脑、冰片等不易粉碎B.极性晶形药物如生石膏、硼砂等易粉碎C.含油性黏性成分多的药材宜单独粉碎D.非晶形药物如树脂、树胶等应低温粉碎E.药材粉碎后易溶解与吸收,稳性增强58.粉碎的目的是A.便于制备各种药物制剂B.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C.利于调配、服用和发挥药效D.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溶散E.有利于环境保护59.粉碎机械的粉碎作用方式有哪些A.截切 B.劈裂 C.研磨 D.撞击 E.挤压60.粉碎药物时应注意A.中药材的药用部分必须全部粉碎,叶脉纤维等可挑去不粉碎B.工作中要注意劳动保护C.粉碎过程应及时筛去细粉D.药物要粉碎适度E.粉碎易燃、易爆药物要注意防火61.处方中含量大,需串料粉碎的有A.山药 B.苏子 C.枸杞 D.天冬 E.熟地62.下列关于过筛原则叙述正确的有A.选用适宜筛目B.药筛中药粉的量越多,过筛效率越高C.加强振动,并且振动速度越快,过筛效率越高D.药筛中药粉的量适中E.粉末应干燥63.《中国药典》中粉末分等,包括下列哪些A.粗粉 B.最粗粉 C.微粉 D.细粉 E.极细粉645.需经特殊处理后再粉碎的药物有A.含有动物的皮、肉、筋骨的药料B.含有大量贵重细料药料C.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药料D.含有大量粉性成分的药料E.含有大量黏性成分的药料65.需单独粉碎的药料有A.麝香 B.桂圆肉 C.胡桃仁 D.珍珠 E.冰片66.需采用水飞法进行粉碎的药物有A.滑石 B.硼砂 C.芒硝 D.炉甘石 E.朱砂67.蟾酥常用的粉碎方法是A.球磨机粉碎 B.流能磨 C.低温粉碎 D.单独粉碎E.水飞法68.下列关于粉碎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粉碎是利用机械力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B.内聚力是指物质的同种分子间的吸引力C.内聚力不同,硬度不同D.是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程E.使药物的块粒减小,表面积增大69.下列应该采用加液研磨法粉碎的药料是A.樟脑 B.石膏 C.冰片 D.薄荷脑 E.麝香70.药物过筛的目的有A.增强难溶性药物成分的溶出B.起混合作用C.将粉碎好的颗粒或粉末分等D.及时将符合细度要求的粉末筛出,避免过度粉碎E.满足制备各种药物剂型的需要71.药物粉末混合的方法有A.搅拌混合法B.研磨混合法C.过筛混合法D.溶剂混合法 E.熔融混合法。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六章蒸馏、蒸发(浓缩)与干燥药剂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六章蒸馏、蒸发(浓缩)与干燥药剂

第六章蒸馏、蒸发(浓缩)与干燥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l.下列有关药液浓缩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一次性向溶液供给热能B.加热蒸汽温度越高越好C.适当降低冷凝器中二次蒸汽压力,可降低溶液沸点D.冷凝器中真空度越高越好E.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沸点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以下关于减压浓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B.增大了传热温度差,蒸发效率高C.不断排出溶剂蒸汽,有利于蒸发顺利进行D.沸点降低,可利用低压蒸汽作加热源E.不利于乙醇提取液的乙醇回收3.以下不属于减压浓缩装置的是A.三效浓缩器 B.夹层锅 C.管式蒸发器 D.减压蒸馏器E.真空浓缩罐4.以下关于薄膜蒸发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B.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C.能连续操作,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D.能将溶剂回收反复使用E.能进行固液分离5.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A.结合水 D.非结合水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E.毛细管中水分6.下列不适用于药剂工业生产干燥方法是A.吸附干燥 B.减压干燥 C.流床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7.下列有关减压干燥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温度高 B.适用热敏性物料 C.干燥时应加强翻动D.干燥时间长 E.干燥产品较难粉碎8.下列有关干燥介质对干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有利于干燥B.应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以防止某些成分被破坏C.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越低D.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越高E.干燥介质流动速度快,干燥效率越高9.下列不能提高干燥速率的方法是A.减小湿度B.加大热空气流动C.增加物料堆积厚度D.加大蒸发表面积E.根据物料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速度10.下列关于流化干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湿颗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11.下列有关喷雾干燥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温度高,不适于热敏性药物B.可获得硬颗粒状干燥制品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D.相对密度为1.00~1.35的中药料液均可进行喷雾干燥E.须加入助溶剂以增加干燥制品的溶解度12.湿颗粒不能采用的干燥方法是A.烘干干燥 B.喷雾干燥 C.减压干燥 D.沸腾干燥E.红外干燥13.冷冻干燥实质上是A.低温干燥 B.真空干燥 C.固态干燥 D.升华干燥E.冰点干燥14.冷冻干燥的特点不包括A.适于热敏性药物B.低温减压下干燥C.成品多孔疏松,易溶解D.操作过程中只降温,不升温E.成品含水量低,利于长期贮存15.下列关于流化干燥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湿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16.下列有关喷雾干燥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用流化技术干燥液态物料B.干燥表面积增大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D.干燥速度快,适于含热敏性成分物料的干燥E.须加入助溶剂以增加干燥制品的溶解度17.下列有关远红外干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燥速率是热风干燥的10倍 B.产品外观好、质量高C.能量利用率高 D.适用于物料表面干燥E.靠分子强烈振动产热18.以下关于冷冻干燥的论述,正确的是A.将水以冰的形式从物料中除去B.是一种低温高压的干燥方法C.适于热敏性物品的干燥D.可用于挥发油的提取E.生物制品不宜冷冻干燥19.远红外干燥设备中能辐射出远红外线部分是A.基体 D.发热体 C.涂层 D.电源 E.机壳20.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A.烘干干燥 B.减压干燥 C.沸腾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B型题】[21~25]A.升膜式蒸发器 B.降膜式蒸发器 C.刮板式薄膜蒸发器D.离心式薄膜蒸发器 E.管式蒸发器21.列管蒸发器的管束很长,适用于蒸发量较大,热敏性料液,不适用高黏度、易结垢的料液22.适于蒸发浓度较高,黏度较大的药液,其沸腾传热系数与温度差无关23.药液通过有蒸汽加热的管壁而被蒸发浓缩24.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将药液刮布成均匀的薄膜而进行蒸发,适用于易结垢料液25.适用于有效成分为高热敏性药液的浓缩[26~30]A.烘干干燥 B.减压干燥 C.沸腾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26.一般药材的干燥多选用27.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28.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宜选用29.高热敏性物料的干燥宜选用30.较为黏稠液态物料的干燥宜选用[31~35]A.平衡水分 B.自由水分 C.结合水 D.非结合水E.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之和31.存在于物料细小毛细管中及细胞中的水分为32.存在于物料表面及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为33.物料的总水分34.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水分为35.物料中所含有的水分为[36~40]A.冷冻干燥 B.减压干燥 C.常压干燥 D.沸腾干燥E.微波干燥36.适用于热稳定性药物干燥的方法是37.采用升华原理干燥的方法是38.利用流化技术的干燥方法是39.兼有杀虫灭菌作用的干燥方法是40.适用于稠浸膏干燥的方法是【X型题】4l.提高蒸发浓缩效率的主要途径是A.扩大蒸发面积 B.降低二次蒸汽的压力C.提高加热蒸汽的压力 D.不断向溶液供给热能E.提高总传热系数值42.下列有关公式P fFS M )(-∝的叙述,正确的是A.M为单位时间内的液体的蒸发量B.S为液体暴露面积,其值越大越有利于蒸发C.P为大气压,其值越小越有利于蒸发D.F为在一定温度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f为在一定温度时液体的实际蒸汽压,F-f值越大越有利于蒸发E.f值越大越有利于蒸发43.蒸发方法包括A.常压蒸发 B.减压蒸发 C.薄膜蒸发 D.多效蒸发E.微波蒸发44.减压蒸发的优点A.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 B.提高了蒸发效率C.传热温度差升高 D.溶剂蒸汽排出快E.可利用低压蒸汽作热源45.下列关于减压浓缩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抽真空,再吸入药液 B.夹层通蒸汽,放出冷凝水C.使药液保持适度沸腾 D.浓缩完毕,停抽真空E.开放气阀,放出浓缩液46.下列关于湿物料中水分的叙述,正确的有A.难以除去结合水 B.物料不同,在同一空气状态下平衡水分不同C.不能除去平衡水分 D.易于除去非结合水分E.干燥过程中除去的水分只能是自由水分47.冷冻干燥的特点有A.在高真空条件下干燥 B.在低温条件下干燥C.适用于热敏性物品 D.成品多孔疏松 E.又称升华干燥48.下列关于喷雾干燥叙述,正确的为A.数小时内完成水分蒸发 B.获得制品为疏松的细颗粒或细粉C.适用于热敏性物料 D.适用于液态物料的干燥E.适用于湿颗粒性物料的干燥49.薄膜蒸发常用方法是A.升膜式蒸发 B.降膜式蒸发 C.刮板式薄膜蒸发D.离心式薄膜蒸发 E.流化法50.鼓式干燥适于干燥的对象是A.固体粉末 B.中药浸膏 C.湿颗粒 D.液体药料E.对热敏感的药料51.下列属于用流化技术进行干燥的方法有A.喷雾干燥 B.真空干燥 C.冷冻干燥 D.沸腾干燥E.减压干燥52.下列有关干燥介质对干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有利于干燥B.应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以防止某些成分被破坏C.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低D.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高E.干燥介质流动速度快,干燥效率高53.提高干燥速率的方法有A.减小湿度 B.加大热空气流动 C.增加物料堆积厚度D.加大蒸发表面积 E.根据物料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速度54.湿颗粒可采用的干燥方法有A.烘干干燥 B.沸腾干燥 C.喷雾干燥 D.红外干燥E.减压干燥55.下列关于流化干燥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用于湿颗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二、填空题1.某种不耐热的药液需要干燥,比较适宜的干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剂学(南昌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药剂学(南昌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

A:APIB:原料药C:创新药物D: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E:药物活性成分答案:D2.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

A:physiologyB:pharmacopoeiaC:pharmacologyD:pharmacokineticsE:pharmaceutics答案:C3.下列属于DDS的是()。

A:溶液剂B:靶向药物传递系统C:格林制剂D:泡腾片E:栓剂答案:B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于()年。

A:1949B:1963C:1953D:1951E:1950答案:C5.药品生产、检验、销售和使用的依据是()。

A:药品管理法B:GLPC:GMPD:GCPE:药典答案:E6.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A:基本理论B:质量控制C:处方设计D:制备工艺E:合理应用答案:ABCDE7.药物剂型按形态分类分为()。

A:半固体剂型B:无菌制剂C:气体剂型D:液体剂型E:固体剂型答案:ACDE8.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有()。

A:物理药剂学B:分子药剂学C:中药药剂学D: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E: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答案:ABDE9.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的是()。

A:英国药典B:国际药典C:美国药典D:国家药品标准E:中国药典答案:DE10.药用辅料的作用包括()。

A: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B:使制剂成形C: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D: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与细胞代谢活动产生影响E: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材料,支撑制剂新技术的发展答案:ABCE第二章测试1.按分散系统分类,属于均相制剂的是()。

A:高分子溶液B:乳剂C:混悬剂D:溶胶剂答案:A2.关于液体制剂的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EG分子量在1000以上的适于作为溶剂B: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含甘油在30%以上时有防腐作用D:液体石蜡分为轻质和重质两种E:DMSO的溶解范围很广答案:A3.关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叙述错误的是()。

药剂学(上海健康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健康医学院

药剂学(上海健康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健康医学院

药剂学(上海健康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第一章测试1.哪一项不属于药剂学的分支学科A:生物药剂学 B:工业药剂学 C:药物动力学 D:方剂学答案:方剂学2.下列不是剂型正确的表述是A: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同一种药物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 C:药物用于防病治病,必须制成适宜的给药形式,即为药物的剂型 D:剂型是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将某种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与要求,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物的具体产品答案:剂型是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将某种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与要求,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物的具体产品3.关于药典的错误表述为A:药典是药品生产、检验、销售与使用的依据 B:药典是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 C: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D:药典由药典委员会编写答案:药典是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药典由药典委员会编写4.下列哪些属于新的药物制剂研究的主要内容A:药效与毒性的研究 B:分析方法的研究 C:药物制剂的处方筛选研究 D:制备工艺的研究答案:药物制剂的处方筛选研究;制备工艺的研究5.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分类包括A: 固体制剂 B:溶液型制剂 C:混悬液型制剂 D:乳剂型制剂答案:溶液型制剂;混悬液型制剂;乳剂型制剂第二章测试1.以下关于液体药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乳浊液分散相液滴粒径一般大于100nm B:低分子溶液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 C:溶胶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 D:混悬型药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100μm以上答案:混悬型药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100μm以上2.液体药剂按分散体系可分为A:内服液体药剂和外用液体药剂 B:均相液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 C:乳剂和混悬剂 D:溶液剂和注射剂答案:均相液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3.不属于液体制剂的是A:灌肠剂 B:注射液 C:合剂 D:搽剂答案:注射液4.苯甲酸钠在咖啡因溶液中的作用是A:助溶作用 B:增溶作用 C:防止氧化 D:延缓水解答案:助溶作用5.苯巴比妥在9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90%乙醇是苯巴比妥的A:抗氧剂 B:潜溶剂 C:防腐剂 D:助溶剂答案:潜溶剂6.溶液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潜溶剂 B:助溶剂 C:增溶剂 D:抗氧剂答案:抗氧剂7.表面活性剂是能够()的物质A:显著提高液体表面张力 B:显著降低表面张力 C: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D: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答案: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8.下列不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十二烷基磺酸钠 B:十二烷基硫酸钠 C:硬脂酸钠 D: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答案: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9.下列不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泊洛沙姆 B:Tween C:卵磷脂 D:Span答案:卵磷脂10.低分子溶液剂是由低分子药物以()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药剂。

药剂学-166~169(单选)

药剂学-166~169(单选)

书P166-169: 第六章液体药剂一. 选择题(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液体药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吸收快,奏效迅速B.给药途径广泛C.能增加某些药物的刺激性D.便于分取剂量E.稳定性差2.下列剂型中即可内服又可外用的是()A.甘油剂B.含漱剂C.醑剂D.糖浆剂E.洗剂3.下列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A.溶液剂B.混悬剂C.溶胶剂D.O/W型乳剂E.W/O型乳剂4.胃蛋白酶合剂中加稀盐酸的目的是( )A.防腐B.提高澄明度C.矫味D.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E.加速溶解5.复方碘口服溶液中,碘化钾的作用是()A.抗氧作用B.增溶作用C.补钾作用D.矫味作用E.助溶作用6.制备硼酸甘油采用的方法是()A.溶解法B.稀释法C.分散法D.凝聚法E.化学反应法7.向高分子溶液剂中加入大量电解质时,使高分子化合物凝聚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A.盐析B.絮凝C.沉淀D.陈化现象E.分层8.下述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加入助溶剂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应用混合溶剂E.搅拌9.关于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作矫味剂,助悬剂B.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C.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D.可加适量乙醇,甘油作稳定剂E.热溶法制备有溶解快,滤速快,可以杀灭微生物等优点10.下列不属于溶胶剂特性的是()A.可以形成凝胶B.能透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C.具有布朗运动D.具有丁铎尔效应E.胶粒带电11.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称为()A.合剂B.醑剂C.溶液剂D.甘油剂E.糖浆剂12.下列剂型中吸收最快的是()A.散剂B.混悬剂C.溶液剂D.胶囊剂E.胶体溶液13.下列对滴鼻剂表述错误的是()A.专供滴入鼻腔内用的液体药剂B.可为溶液,乳浊液,混悬液C.均以水为溶剂D.水性溶液型应配成等渗E.开启使用后不宜超过4周14.减小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最有效的办法是()A.加入絮凝剂B.加入润湿剂C.减小微粒半径D.增大分散介质浓度E.增大分散介质密度15.按分散系统分类石灰搽剂属于()A.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C.溶胶剂D.混悬剂E.乳剂16.下述关于干胶法制备初乳叙述正确的是()A.胶与水先混合B.乳剂要用水先润湿C.分次加入所需水D.初乳不能加水稀释E.用力沿同一方向研至初乳生成17.决定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是()A.乳化温度B.乳化器械C.乳化时间D.乳化剂的性质E.乳化方法18.属于水包油型固体乳化剂的是()A.氢氧化钠B.氢氧化铝C.氢氧化锌D.硬脂酸镁E.阿拉伯胶19.下述对含漱剂叙述错误的是()A.多为药物水溶液B.溶液常制成红色,以示外用C.专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药剂D.多配成酸性溶液E.可配成浓溶液供临用前稀释后使用20.可使混悬微粒Z电位适当降低的是()A.润湿剂B.助溶剂C.絮凝剂D.反絮凝E.抗氧剂21.外耳道有炎症时所用滴耳剂最好为()A.弱酸性B.强酸性C.弱碱性D.强碱性E.中性22.PH一般为5.5~7.5,并要调节等渗的是()A.洗剂B.含漱剂C.滴鼻剂D.滴牙剂E.灌肠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1、下列关于软膏剂的概念的正确叙述是
A、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固体外用制剂
B、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C、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内服和外用制剂
D、软膏剂系指药物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E、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内服制剂
1、B
2、下列是软膏烃类基质的是
A、羊毛脂
B、蜂蜡
C、硅酮
D、凡士林
E、聚乙二醇
2、D
3、下列是软膏烃类基质的是
A、硅酮
B、蜂蜡
C、羊毛脂
D、聚乙二醇
E、固体石蜡
3、E
4、下列是软膏类脂类基质的是
A、羊毛脂
B、固体石蜡
C、硅酮
D、凡士林
E、海藻酸钠
4、A
5、下类是软膏类脂类基质的是
A、植物油
B、固体石蜡
C、鲸蜡
D、凡士林
E、甲基纤维素
5、C
A、甲基纤维素
B、卡波普
C、硅酮
D、甘油明胶
E、海藻酸钠
6、C
7、单独用作软膏基质的是
A、植物油
B、液体石蜡
C、固体石蜡
D、蜂蜡
E、凡士林
7、E
8、加入下列哪种物料可改善凡士林吸水性
A、植物油
B、液体石蜡
C、鲸蜡
D、羊毛脂
E、海藻酸钠
8、D
9、常用于O/W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
A、三乙醇胺皂
B、羊毛脂
C、硬脂酸钙
D、司盘类
E、胆固醇
9、A
10、常用于O/W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
A、硬脂酸钙
B、羊毛脂
C、月桂醇硫酸钠
D、十八醇
E、甘油单硬脂酸酯
10、C
11、常用于W/O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
A、司盘类
B、吐温类
C、月桂醇硫酸钠
D、卖泽类
E、泊洛沙姆
11、A
12、常用于O/W型乳剂基质辅助乳化剂
A、硬脂酸钙
B、羊毛脂
C、月桂醇硫酸钠
D、十八醇
E、吐温类
12、D
A、植物油
B、固体石蜡
C、鲸蜡
D、凡士林
E、聚乙二醇
13、E
14、下列是软膏水性凝胶基质的是
A、植物油
B、卡波普
C、泊洛沙姆
D、凡士林
E、硬脂酸钠
14、B
15、在乳剂型软膏基质中常加入羟苯酯类(尼泊金类),其作用为
A、增稠剂
B、稳定剂
C、防腐剂
D、吸收促进剂
E、乳化剂
15、C
16、乳剂型软膏剂的制法是
A、研磨法
B、熔合法
C、乳化法
D、分散法
E、聚合法
16、C
17、下列关于凝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凝胶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均一、混悬或乳剂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B、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和双相分散系统
C、氢氧化铝凝胶为单相分散系统
D、卡波普在水中分散形成浑浊的酸性溶液
E、卡波普在水中分散形成浑浊的酸性溶液必须加入NaOH中和,才形成凝胶剂
17、C
18、对眼膏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色泽均匀一致,质地细腻,无粗糙感,无污物
B、对眼部无刺激,无微生物污染
C、眼用软膏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D、眼膏剂的稠度适宜,易于涂抹
E、眼膏剂的基质主要是黄凡士林8份、液体石蜡1份和羊毛脂1份
18、C
19、对眼膏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眼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眼用的半固体制剂
B、眼用软膏均匀、细腻、易涂布于眼部,对眼部无刺激
C、成品中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
D、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应绝对无菌,且不得加抑菌剂或抗氧剂
E、眼膏基质: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
19、A
20、不溶性药物应通过几号筛,才能用其制备混悬型眼膏剂
A、一号筛
B、三号筛
C、五号筛
D、七号筛
E、九号筛
20、E
2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为
A、二价皂和三价皂是形成W/O型乳剂基质的乳化剂
B、软膏用于大面积烧伤时,用时应进行灭菌
C、软膏剂主要起局部保护、治疗作用
D、二甲基硅油化学性质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宜用于眼膏基质
E、固体石蜡和蜂蜡为类脂类基质,用于增加软膏稠度
21、D
22、乳膏剂酸碱度一般控制在pH在
A、4.2~11.0
B、3.5~7.3
C、4.4~8.3
D、5.1~8.8
E、6.3~9.5
22、C
23、关于气雾剂的错误表述是
A、吸入气雾剂吸收速度快,不亚于静脉注射
B、可避免肝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作用
C、气雾剂系指药物与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中制成的制剂
D、按相组成分类,可分为一相气雾剂、二相气雾剂和三相气雾剂
E、按相组成分类,可分为二相气雾剂和三相气雾剂
23、D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
[1—4]
A、单硬脂酸甘油酯
B、甘油
C、白凡士林
D、十二烷基硫酸钠
E、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上述辅料在软膏中的作用
1、辅助乳化剂
2、保湿剂
3、油性基质
4、乳化剂
[1—4]ABCD
[5—8]
A、卡波普940
B、丙二醇
C、尼泊金甲酯
D、氢氧化钠
E、纯化水指出上述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5、亲水凝胶基质
6、防腐剂
7、保湿剂
8、中和剂
[5—8]ACBD
[9—12]
A、羊毛脂
B、卡波普
C、硅酮
D、固体石蜡
E、月桂醇硫酸钠
9、软膏烃类基质
10、软膏的类脂类基质
11、软膏水性凝胶基质
12、O/W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
[9—12]DABE
[13—16]
A、植物油
B、司盘类
C、羊毛脂
D、凡士林
E、三乙醇胺皂
13、可改善凡士林吸水性物料
14、单独用作软膏基质的油脂性基质
15、用于O/W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
16、用于W/O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
[13—16]CDEB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1、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
A、乳化法
B、溶解法
C、研和法
D、熔和法
E、复凝聚法
1、ACD
2、下列是软膏烃类基质的是
A、硅酮
B、蜂蜡
C、羊毛脂
D、凡士林
E、固体石蜡
2、DE
3、下列是软膏类脂类基质的是
A、羊毛脂
B、固体石蜡
C、蜂蜡
D、凡士林
E、鲸蜡
3、ACE
4、下列是软膏类脂类基质的是
A、植物油
B、固体石蜡
C、鲸蜡
D、羊毛脂
E、甲基纤维素
4、CD
5、常用于O/W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
A、硬脂酸钙
B、羊毛脂
C、月桂醇硫酸钠
D、三乙醇胺皂
E、甘油单硬脂酸酯
5、CD
6、常用于W/O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
A、司盘类
B、吐温类
C、月桂醇硫酸钠
D、硬脂酸钙
E、泊洛沙姆
6、AD
7、常用于O/W型乳剂基质辅助乳化剂
A、泊洛沙姆
B、羊毛脂
C、月桂醇硫酸钠
D、十八醇
E、甘油单硬脂酸酯
7、DE
8、下列是软膏水溶性基质的是
A、植物油
B、甲基纤维素
C、西黄耆胶
D、羧甲基纤维素钠
E、聚乙二醇
8、BCDE
9、下列是软膏水性凝胶基质的是
A、海藻酸钠
B、卡波普
C、泊洛沙姆
D、甘油明胶
E、硬脂酸钠
9、ABD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为
A、卡波普在水中溶胀后,加碱中和后即成为粘稠物,可作凝胶基质
B、十二烷基硫酸钠为W/O型乳化剂,常与其他O/W型乳化剂合用调节HLB值
C、 O/W型乳剂基质含较多的水分,无须加入保湿剂
10、ADE
D、凡士林中加入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
E、硬脂醇是W/O型乳化剂,但常用于O/W型乳剂基质中起稳定、增稠作用
11、下列关于凝胶剂叙述正确的是
A、凝胶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均一、混悬或乳剂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B、凝胶剂只有单相分散系统
C、氢氧化铝凝胶为单相凝胶系统
D、卡波普在水中分散即形成凝胶
E、卡波普在水中分散形成浑浊的酸性溶液必须加入NaOH中和,才形成凝胶剂
11、AE
一、A型题
1、B
2、D
3、E
4、A
5、C
6、C
7、E
8、D
9、A 10、C
11、A 12、D 13、E 14、B 15、C 16、C 17、C 18、C 19、A 20、E 21、D 22、C 23、D
二、B型题
[1—4]ABCD [5—8]ACBD [9—12]DABE [13—16]CDEB
三、X型题
1、ACD
2、DE
3、ACE
4、CD
5、CD
6、AD
7、DE
8、BCDE
9、ABD 10、ADE 11、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