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经典案例系列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巨人集团的兴衰一、公司背景巨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
1989年8月,史玉柱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将其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推向市场,赚进了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1993年7月,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38个,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年初,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同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但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在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老“巨人”的资金链断裂,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巨人集团破产。
二、老“巨人”的衰弱----内部控制的紊乱(一)内部环境巨人集团有董事会,但形同虚设。
史玉柱手下的几位副总都没有股份,在集团讨论重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也无权干预史玉柱的错误决策。
因此,在巨人集团的高层没有一种权力制约,巨人集团实行的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机制。
另一方面,权利都集中在史玉柱一人手中,因此,监事会实质上也无法起到任何监督和制衡的作用。
集团的快速扩张,资产规模的快速膨胀,也是的内部的管理变得浮躁而混乱。
同时,巨人集团从几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人员素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都在不断磨合;由于缺乏规范的基础性内部控制,各类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诸如截留、坐支、挪用公款、搞虚假广告等问题屡见不鲜;最终酿成了资金断流、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甚至在危急时刻,“巨不肥”带来的利润还被一些人私分,如此可见,巨人集团的内部环境存在着多大的漏洞。
(二)风险评估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老“巨人”的债务结构始终处在一种不合理的状态。
内部控制问题案例
内部控制问题案例
案例一:财务报表造假案
某公司的财务主管利用其职务之便,进行财务报表造假。
他故意将收入虚报,费用减少,使得公司的利润被粉饰了。
此举旨在提高公司的股价,以便能够获得更高的奖金和股权激励。
然而,这种虚假行为违反了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也违反了公司的道德和法律规定。
案例二:资产盗窃案
某公司的仓库管理员负责管理公司的库存和资产。
然而,他利用职务之便,私自盗窃了一部分公司的物资和资金。
由于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他能够轻易地绕过各种监控和审计机制。
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了财务上的损失,还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员工的信任。
案例三:虚假报销案
某公司的员工利用公司的报销制度进行了虚假报销。
他伪造了大量的报销凭证,虚报了相关费用,并将这些费用转化为个人的私利。
由于公司的审批流程和内部控制措施不够严密,这些虚假报销行为长期存在而未被发现。
直到公司进行了一次内部审计,这些问题才被揭示出来。
这种行为不仅导致公司财务损失,也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以上案例都展示了内部控制问题对企业的财务和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管和审计,可以帮助企业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的发生。
内控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
内控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介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作符合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经营和保护企业利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总结优秀做法,深入探讨内控的重要性和有效实施方法。
案例分析案例1:财务失控导致巨额亏损1.公司A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内控问题,导致造假、挪用资金等行为频发。
2.公司A的财务人员将资金从公司账户转移到个人账户,并将账目进行虚增、虚减,掩盖损失和挪用的痕迹。
3.公司A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存在漫不经心的态度,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案例2:库存管理不善造成严重损失1.公司B在库存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导致库存数量和价值无法准确把握。
2.公司B的仓库管理人员存在不正当行为,例如未及时更新库存记录、私自出售库存等。
3.公司B的高层对库存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明确规定库存盘点的频次和标准。
优秀做法总结做法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1.公司应制定一套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等方面。
2.内部控制制度应明确责任分工、审批流程、监督机制等,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运作。
3.公司应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与企业运营风险的匹配程度。
做法2: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1.公司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各个业务部门的运营进行监督和检查。
2.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公司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公司高层应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对各个部门的运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做法3: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1.公司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加强员工对内控的认识和理解。
2.培训内容应包括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常见违规行为的识别和防范等。
3.公司应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强调道德和廉洁经营,提升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自觉性。
结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防范风险、保护公司利益。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总结优秀做法,我们发现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是实施内控的关键步骤。
企业内控经典案例系列
企业内控经典案例系列一、Enron丑闻Enron是一个美国能源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能源和自然气公司之一、然而,在2001年,Enron却发生了一起于公司内部财务造假有关的丑闻。
Enron通过利用特殊目的实体(SPV)和特殊用途实体(SPE)等虚拟公司的方式,将大量债务和亏损转移出去,达到隐瞒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目的。
这起丑闻揭示了Enron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公司高层秘密建立的虚拟公司使得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Enron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未能有效监控和管理公司内部的财务活动。
这起案例引起了全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
它不仅导致了Enron公司的破产,还引发了美国国会对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的。
同时,它也让企业认识到,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Lehman Brothers破产Lehman Brothers是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在2024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破产。
这起破产案例揭示了Lehman Brothers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Lehman Brothers内部控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公司高层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失误。
Lehman Brothers追求高利润,过分依赖于可疑的金融工具,并未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其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不足。
Lehman Brothers的内部控制和审计部门并没有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公司的财务状况,使公司陷入了金融危机的深渊。
Lehman Brothers的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并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内部控制的加强。
它也成为了企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加强内部控制的典范案例。
三、Volkswagen尾气排放丑闻Volkswagen是德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商,然而,在2024年,Volkswagen却因为欺诈行为而备受争议。
Volkswagen使用了一种非法软件来操纵发动机控制系统,使得车辆在排放测试时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但在实际驾驶中却超过了排放限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案例简介
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案例简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上市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公司的稳定运营、合规经营以及实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的案例,展示他们是如何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案例一:美的集团美的集团作为一家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美的集团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通过对市场动态、行业竞争、供应链变化等因素的持续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时期,美的能够提前进行采购规划和成本控制,降低了成本上升对利润的影响。
其次,在内部流程控制方面,美的实施了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并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了工作的高效和准确性。
同时,对于关键业务流程,如采购和销售,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和监督机制,防止了舞弊和错误的发生。
再者,美的注重内部审计和监督。
内部审计团队独立运作,定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此外,还建立了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监督氛围。
最后,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美的制定了完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员工的个人绩效与公司的整体目标相结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提供了人力保障。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美的集团实现了业绩的稳定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案例二:贵州茅台贵州茅台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成功离不开出色的内部控制。
在质量控制方面,贵州茅台建立了极其严格的标准和流程。
从原材料的采购、酿造工艺的控制到成品的检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质量标准,确保了茅台酒的卓越品质。
这种对质量的严格把控,不仅维护了品牌的声誉,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控优秀案例
内控优秀案例1. 公司A的内控优秀案例:加强财务管理公司A在财务管理方面实施了一套完善的内控措施。
首先,他们建立了明确的财务流程,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流程控制,确保财务操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其次,公司A采用了先进的财务软件系统,实现了财务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记录,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公司A还建立了严格的财务审计机制,定期对财务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通过这些内控措施的实施,公司A成功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了公司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2. 公司B的内控优秀案例:加强风险管理公司B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环节。
首先,公司B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分析,确定了关键风险和潜在风险,从而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其次,公司B建立了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关键风险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
此外,公司B还加强了风险意识培训,提高了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通过这些内控措施的实施,公司B有效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护了公司的利益和资产。
3. 公司C的内控优秀案例: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公司C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他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信息安全的责任和要求,并进行了全员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其次,公司C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护了公司的信息系统免受外部攻击和恶意程序的侵害。
此外,公司C还加强了对关键信息的保护,采取了严格的访问控制和加密措施,确保公司的核心信息不被泄露。
通过这些内控措施的实施,公司C有效防范了信息安全风险,保障了公司的信息资产安全。
4. 公司D的内控优秀案例:加强供应链管理公司D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制度,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并与优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内部控制问题案例
内部控制问题案例案例1:财务诈骗某公司财务部的一名员工,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伪造公司凭证进行虚假报销,骗取公司资金。
该员工通过伪造发票、虚构报销事项等手段,将公司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并在财务会计制度中删除相关记录,以掩饰行迹。
这一财务诈骗行为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公司进行内部审计时才被发现。
案例2:库存盗窃某仓库员工利用其职位掌握的信息,多次盗窃公司的库存物品。
该员工在物品出入库记录中删除相关信息,或伪造出库记录,以掩盖盗窃行为。
由于仓库管理不严格,没有严格的物品出入库登记和核对制度,该员工长时间内未被发现,直到某次临时检查时才被揭发。
案例3:业务违规某公司销售部门的一名员工,在与客户谈判业务合作时,暗中与竞争对手串通,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
并从中获取利益。
该员工利用自己对公司业务的了解,向竞争对手披露了公司的价格策略、商业计划和销售战略等重要信息,通过合谋达成违反职业道德的商业交易。
案例4:虚报业绩某公司的销售团队中,有一名员工长期以来虚报销售业绩,通过伪造销售订单和合同,欺骗公司领导和内部审计部门,获得了不应得的奖金。
该员工在业务合同中夹带私货,或在客户签订合同时偷偷修改合同条款,以增加订单金额,并通过虚假的销售业绩来获取奖励。
案例5:信息泄露某公司的IT部门员工将公司的核心技术以及客户的机密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并牟取巨额利益。
该员工利用自己的系统管理权限,下载了公司的核心技术文档和客户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渠道转手给竞争对手。
这一信息泄露行为给公司造成了重大的商业损失和声誉危机。
内控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
内控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
一、内控典型案例
1、实行证券投资收入增值模式
国内多数银行和金融机构均实行证券投资收入增值模式,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主要实施方式有:(1)实施有效的投资管理制度,按规定考核审查投资制度、审核投资计划、跟踪投资执行情况;(2)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制定严格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3)实施严格的投资评估制度,根据投资市场的变化,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4)严格控制融资成本,推行差异化融资机制,并制定融资定价规则;(5)设立多层次的投资结构,将投资资金分配到合理的投资资产中;(6)严格把关投资活动,建立严密的投资监督制度;(7)严格执行投资收益测量制度,实现投资收益有效监控和收益有效核算。
2、设置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体系结构、业务流程控制、信息化控制、财务报告控制和审计控制等五个方面。
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工作有效运行。
内控优秀案例
内控优秀案例
作为一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企业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护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下面介绍一些内控优秀案例:
1. 某互联网公司通过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内部审计部门,
实施内部审计,规范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2. 某化工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财务
制度和流程,加强财务监控,减少财务风险。
3. 某医疗机构通过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部门,实
施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某餐饮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
食品安全制度和流程,加强食品安全监控,确保食品安全。
5. 某金融机构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风险
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风险监控,降低风险。
以上案例都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效益的典型实践。
企业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护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 1 -。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案例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生存能力。
下面将列举10个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案例,以探讨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1. 资金管理控制案例:某中小企业通过建立明确的资金管理制度,规定了资金使用权限、资金的审批流程和资金的监控机制。
员工需要在预算和审批制度的约束下进行资金使用,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和防范经费流失的风险。
2. 采购管理控制案例:某中小企业建立了严格的采购管理流程,包括供应商的评审和选择、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采购订单的审批和执行等。
通过完善的采购管理控制,确保采购的物资和服务的质量、价格和交付时间的符合企业的需求。
3. 库存管理控制案例:某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包括库存的定量管理、库存的周转控制和库存的盘点制度等,确保库存的合理管理和防范库存风险。
4. 生产过程控制案例:某中小企业通过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产品质量的检验和控制等,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可控。
5. 销售管理控制案例:某中小企业通过建立销售管理制度,包括销售目标的设定和监控、销售人员的绩效评估和激励、客户关系管理等,确保销售的有效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6. 财务报告控制案例:某中小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包括财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等,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7. 信息系统控制案例:某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信息系统控制制度,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用户权限的管理等,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数据的完整性。
8.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案例:某中小企业建立了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招聘和录用、员工培训和发展、员工绩效评估和激励等,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员工的满意度。
9. 风险管理控制案例:某中小企业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风险的预警和控制、风险的应对和处理等,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应对各种风险的挑战。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预防风险、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然而,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深入分析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以及从中可以吸取的教训。
案例一:_____公司财务造假案_____公司曾是一家备受瞩目的上市企业,但最终因财务造假而陷入困境。
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收入、提前确认收入、少计成本等手段,连续多年虚增利润,欺骗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分析:1、高层管理人员的道德缺失: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和短期业绩,无视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主导了财务造假行为。
2、内部审计部门的失职:内部审计未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缺乏严格的审查。
3、控制环境薄弱:公司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诚信文化和价值观,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训:1、重视高层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和约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避免其为了短期利益而冒险违规。
2、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确保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3、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道德意识和合规意识。
案例二:_____企业采购环节的舞弊案在_____企业的采购业务中,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勾结,通过虚报采购价格、收受回扣等方式,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分析:1、采购流程存在漏洞:采购审批权限不明确,缺乏有效的询价和比价机制。
2、对采购人员的监督不足:没有对采购人员的行为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3、供应商管理不善: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不够严格,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教训:1、优化采购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建立科学的询价和比价制度。
2、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监督,实行定期轮岗和廉政教育。
3、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严格筛选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奖惩机制。
内控风险典型案例库
内控风险典型案例库一、财务内控风险案例:虚报差旅费。
1. 案例详情。
小张在公司负责经常出差跑业务。
他发现公司对于差旅费的报销审核流程存在一些漏洞。
每次出差,他都会在酒店住宿发票上做手脚,比如和酒店前台商量,多开一些金额。
然后在餐饮报销上,他会把自己私人聚餐的发票也夹杂在公务餐饮发票里一起报销。
他心想,公司这么大,财务人员不会仔细检查每一笔费用的。
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提交了一份虚报了500元的差旅费报销单,其中包括多开的200元住宿费和300元的私人餐饮费。
2. 风险识别与分析。
对于公司来说,这首先是财务风险。
虚报差旅费导致公司成本增加,资金浪费。
如果很多员工都这么做,那公司的财务预算就会严重超支。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这反映出报销审核流程的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发票真实性核查机制,也没有对员工出差行程和费用的合理性进行充分的比对审核。
3. 应对措施。
公司建立了更严格的差旅费报销制度。
要求员工必须提供详细的出差行程单,包括每天的行程安排、拜访客户的记录等。
财务部门加强与酒店、餐厅等合作单位的沟通,定期核实发票的真实性,可以通过电话或者邮件等方式。
并且采用了费用报销管理系统,对每一笔报销费用进行大数据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就会标记出来进行详细审查。
二、销售内控风险案例:销售人员飞单。
1. 案例详情。
小李是公司的销售代表,他手上有很多优质客户资源。
但他觉得公司给他的提成不够高,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
他私下联系了一家竞争对手公司,把自己手中一些本应该给自家公司的订单,偷偷转给了竞争对手。
他和客户说,竞争对手公司能给出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实际上他是为了从竞争对手那里拿到高额的回扣。
有一个大客户本来要和小李所在的公司签订一份价值50万元的订单,就因为小李的操作,这笔订单跑到了竞争对手那里。
2. 风险识别与分析。
这对公司的销售业绩影响巨大,直接导致了收入的减少。
而且还损害了公司的市场份额,客户被竞争对手抢走后,可能以后都不会再回来合作了。
内控案例
案例之一:歧“鹿”亡羊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鹿集团)曾是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在乳制品加工企业中位居全国第三名。
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三鹿集团先后荣获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
2008年9月11日,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曝光,三鹿集团被迅速推向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田文华更由此成为“中国乳业的罪人”。
在这场事件中,三鹿集团的企业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鉴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内内部控制的最新观念,以下将运用其五目标和五要素的分析方法,对三鹿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内部控制五目标分析1.合法合规性——底线合法合规是内部控制的最低目标,或者说是底线。
三鹿集团身处关系国计民生的食品行业,不仅没有信守承诺——向社会提供优质乳制品,为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作出贡献,反而在市场和利润的巨大利益诱惑面前,置合法合规性于不顾,在三鹿婴幼儿奶粉里掺入大量的有毒化学原料“三聚氰胺”,致使数名婴儿死亡。
这种见利忘义、逆道而行的做法,是酿成三鹿集团悲剧的罪魁祸首。
2.资产安全性——警戒线资产安全是内部控制的传统目标,或者说是警戒线。
三鹿集团是曾经的行业龙头和银行的优质客户,2007年底净资产为12.24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24%。
但随着毒奶粉事件曝光,三鹿集团近150亿元无形资产瞬间灰飞烟灭。
三鹿所有的奶粉在全国下架,接受顾客的退赔要求,全国所有的加工厂停产整顿。
三鹿集团的总负债保守估算接近20亿元,最终破产。
这表明违背合法合规底线的资产安全,是极其脆弱的,更是靠不住的。
3.信息真实完整性——主线信息真实完整是内部控制的永恒目标,或者说是主线。
田文华曾强调,“诚信对企业而言,就如同生命对于个人……”只可惜三鹿集团言行不一,其信息披露没能遵循诚信原则。
2008年6月,三鹿集团检验发现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但三鹿集团的管理层对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要求采取的应对措施置若罔闻,意图瞒天过海。
内控经典案例系列
内控案例专栏系列一:促销活动中的舞弊防范与内部控制一、案例简介:促销存漏洞,一人独得200个特等奖据媒体报道,重庆某知名电器连锁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在一年多时间里创下了一个“中大奖”的纪录:从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他一人先后狂中200个特等奖,独得奖金79万多元。
然而,王某之所以能疯狂中奖,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在自家公司开展的有奖促销活动中欺上瞒下,假冒顾客名义领奖。
该公司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刮刮卡刮奖促销”活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直返现金4999元的特等奖。
奇怪的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公司30多家门店接待了成千上万名顾客,也有人中过奖金额度比较低的奖,却没有一名顾客刮中过特等奖,200个特等奖就此“不翼而飞”。
一方面,顾客对特等奖迟迟难现充满疑惑,另一方面,该公司却一直在为并不存在的特等奖“埋单”──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几名顾客中了特等奖的资料传来,相关材料也很完备,公司便一直按规定给予了报销。
直到2008年12月,公司在一次审核过程中,发现一些特等奖领奖人购物发票上的姓名和领奖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不一致,奖金有被侵占的嫌疑。
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因有重大嫌疑,经公司监察部询问,他向公司总经理承认了自己冒领奖金的事实。
按照常理,要独揽这些特等奖,王某起码要通过三道关卡:一是要在众多奖券中,准确摸清楚哪些能中奖;二是要设法防止这些“特殊奖券”被投放到各个分店,以免流入顾客手中;三是向财务部门冒领奖金时,必须提供中奖人的购物凭证和身份证明,并成功通过上级的审核。
巧合的是,这些关卡看似难以逾越,实际上的“把关权”却都掌握在王某手中。
这才导致他私吞大奖如探囊取物。
记者采访获悉,这批“刮刮卡”的奖券是由河北省一家印刷厂统一印制的,王某恰恰负责联系印刷厂。
他以“方便分配奖券”的名义,要求印刷厂把特等奖券和其他奖券分开,就此成功地把特殊奖券“挑”了出来。
他再利用自己投放奖券的权力,把特等奖券全部扣留,一个也没有投放到分店。
内部控制 案例
内部控制案例
案例1:某公司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内部员工贪污案
某公司由于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内部员工进行贪污活动。
该公司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供应商、收取供应商回扣等方式,非法获取巨额资金。
由于内部控制不健全,该公司长时间未发现该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贪污行为。
该案例中,公司的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了贪污案的发生。
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制定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等,以确保公司财务安全。
案例2:某银行因内部控制不足导致客户信息泄露案
某银行的系统内部控制不足,导致客户的敏感信息被泄露。
该银行的某名员工通过恶意外泄客户信息获得利益,并将这些信息出售给第三方。
该案例中,银行的内部控制不足,导致了客户信息泄露的问题。
银行应该加强对敏感信息的保护,包括严格控制员工的权限,加强系统安全防护等,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案例3:某公司因内部控制不严导致资金流失案
某公司的内部控制措施不严,导致资金流失。
该公司的财务部门在核算和报账过程中存在漏洞,部分员工通过虚构费用、冒名报账等手段,从公司获取不法收益。
该案例中,公司的内部控制不严,导致了资金流失。
公司应该加强对财务流程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核算和报账机制,加强内部审核和审计,提高资金流失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案例简介
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案例简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上市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合规运营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的典型案例。
一、美的集团美的集团作为一家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组织架构方面,美的建立了清晰的职责分工和权限体系,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和相互制衡。
通过明确的决策流程,降低了决策风险,提高了决策效率。
在风险管理方面,美的运用先进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市场风险、供应链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
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并建立了持续的监控机制。
在内部审计方面,美的拥有独立、高效的内部审计团队。
内部审计不仅关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还深入到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查找潜在的风险点和管理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
此外,美的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强调诚信、合规和责任意识。
通过培训和宣传,使全体员工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中来。
二、贵州茅台贵州茅台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成功也离不开有效的内部控制。
在生产环节,贵州茅台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检验,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严格监控,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始终如一。
在销售管理方面,贵州茅台采用了精细化的渠道管理和客户信用管理。
对经销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同时,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评估和管理,降低了应收账款的风险。
在资金管理方面,贵州茅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和使用计划,加强了资金的集中管理和风险控制。
通过优化资金配置,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了企业的资金安全。
三、招商银行招商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招商银行构建了全面、多层次的风险管理架构。
著名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著名企业内部控制案例著名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内部控制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旨在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合规性,同时确保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风险的有效管理。
以下是一些著名企业的内部控制案例,展示了它们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
1. 耐克(Nike):耐克是一家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其内部控制案例被广泛认为是行业的最佳实践之一。
耐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严格的财务报告流程和精确的成本控制,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同时,耐克还注重风险管理,通过不断改进内部流程和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确保企业的业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惠普(HP):惠普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其内部控制案例被认为是行业的典范之一。
惠普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报告的审计和审核流程、风险管理制度、内部审计机构等。
惠普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高度重视,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内部控制流程。
同时,惠普还注重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强调每个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和重要性。
3. 谷歌(Google):谷歌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内部控制案例展示了创新和灵活性与内部控制的结合。
谷歌采用了一套灵活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对财务报告的实时监测和审计流程、强调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谷歌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内部控制流程,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同时保证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这些著名企业的内部控制案例展示了建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行业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改进和优化。
同时,员工的参与和培训也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作的关键,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培训,并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理解和履行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角色和责任。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企业内部控制案例:1.基于销售人员的回扣问题的内控案例:公司发现销售人员与供应商联合操作,通过各种手段收取回扣,以便取得更多订单。
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内部控制,例如建立了供应商审查机制,出台了禁止员工接受回扣的道德行为准则,并加强了采购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力度。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遏制了销售团队的回扣问题,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
2.核心数据操作问题的内控案例:银行的一些行员利用职务便利,修改客户账户信息,并将大量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加强了对核心系统的访问权限控制、记录和监控,完善了账户信息的修改审批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业绩考核,以及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频率。
这些措施帮助银行发现和防止了类似情况的发生,并保护了客户利益和银行的声誉。
3.财务造假问题的内控案例: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问题被证监会罚款。
公司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加强了财务报告的编制流程,并建立了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
公司还强调了企业道德和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恢复了投资者对其财务信息的信心,并改善了内部控制,确保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4.员工违规行为问题的内控案例:制药公司发现一名员工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给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的创新技术被利用,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利润。
公司立即采取行动,加强了对敏感数据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了员工行为准则和保密协议,并对员工进行了安全意识和风险培训。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保护了知识产权,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对于确保企业运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这些经典案例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内部控制挑战,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有效管理风险,保护公司利益和声誉。
内部控制的案例
内部控制的案例
内部控制的案例很多,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案例。
1. 美国安然公司的内部控制失灵事件:安然公司是一个能源和化工公司,2001年10月,安然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导致公司破产。
安然公司是由于内部控制失灵,造成了财务报表错误,使得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
这个事件成为了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件之一,也成为了国际金融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起到了警示作用。
2. 中国银行内部控制失灵事件:2011年,中国银行发生了一起内部控制失灵事件,导致银行损失超过10亿元。
这是由于银行内部控制不严,职员利用职务便利,将银行的贷款资金非法转移。
这个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3. 萨塞克斯银行的内部控制标准:萨塞克斯银行是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该银行的内部控制标准非常严格,其中包括了对员工行为的监控、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对财务信息的保护等方面。
这些内部控制标准使得萨塞克斯银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保持了稳健的财务和经营状况。
这些案例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 1 -。
内控典型案例
内控典型案例
内控典型案例是指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各种内部控制问题,例如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等。
以下是几个内控典型案例:
1. 财务管理案例:某公司财务部门发现一名会计在进行账目处理时出现了失误,导致公司财务数据出现错误。
公司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2. 风险控制案例:一家化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安全事故,造成工人伤亡和环境污染。
公司事后发现,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公司加强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合规管理案例:某公司在营销过程中,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损害。
公司事后发现,营销策略和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合规性问题。
公司加强了合规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确保营销过程中的合规性得到有效保障。
这些内控典型案例都提醒我们,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确保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控案例专栏系列一:促销活动中的舞弊防范与内部控制一、案例简介:促销存漏洞,一人独得200个特等奖据媒体报道,重庆某知名电器连锁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在一年多时间里创下了一个“中大奖”的纪录:从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他一人先后狂中200个特等奖,独得奖金79万多元。
然而,王某之所以能疯狂中奖,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在自家公司开展的有奖促销活动中欺上瞒下,假冒顾客名义领奖。
该公司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刮刮卡刮奖促销”活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直返现金4999元的特等奖。
奇怪的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公司30多家门店接待了成千上万名顾客,也有人中过奖金额度比较低的奖,却没有一名顾客刮中过特等奖,200个特等奖就此“不翼而飞”。
一方面,顾客对特等奖迟迟难现充满疑惑,另一方面,该公司却一直在为并不存在的特等奖“埋单”──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几名顾客中了特等奖的资料传来,相关材料也很完备,公司便一直按规定给予了报销。
直到2008年12月,公司在一次审核过程中,发现一些特等奖领奖人购物发票上的姓名和领奖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不一致,奖金有被侵占的嫌疑。
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因有重大嫌疑,经公司监察部询问,他向公司总经理承认了自己冒领奖金的事实。
按照常理,要独揽这些特等奖,王某起码要通过三道关卡:一是要在众多奖券中,准确摸清楚哪些能中奖;二是要设法防止这些“特殊奖券”被投放到各个分店,以免流入顾客手中;三是向财务部门冒领奖金时,必须提供中奖人的购物凭证和身份证明,并成功通过上级的审核。
巧合的是,这些关卡看似难以逾越,实际上的“把关权”却都掌握在王某手中。
这才导致他私吞大奖如探囊取物。
记者采访获悉,这批“刮刮卡”的奖券是由河北省一家印刷厂统一印制的,王某恰恰负责联系印刷厂。
他以“方便分配奖券”的名义,要求印刷厂把特等奖券和其他奖券分开,就此成功地把特殊奖券“挑”了出来。
他再利用自己投放奖券的权力,把特等奖券全部扣留,一个也没有投放到分店。
按照规定,分店的中奖顾客信息和报销费用也必须经过王某审核。
政法机关办案人员介绍,王某收集了一大批顾客的购物发票复印件,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弄来了一些身份证复印件,以“他人代领”的名义,炮制了一批“中奖材料”,分批向公司财务部冒领奖金,连连得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王某作为企业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之所以能轻易地侵吞奖金,关键在于他一手握着奖券的发放权,另一手握着领奖的审核权,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监督自己”。
重庆国美电器公司下属30多家分店尽管有众多员工,对于特等奖“难产”也未必没有疑问,但由于难以监督上级,只能任由王某“疯狂领奖”,直至东窗事发。
二、案例评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生产厂家或商家往往会经常采取各种促销手段来扩大销售,常用的促销措施包括发放奖品、奖券、返券、赠品和其他促销返利等。
但在促销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不少“窃奖”等违规行为,即厂家或经销商内部的部分员工会为了个人利益私自将奖券拿走,或拿给亲属兑奖,这种行为一方面破坏了厂家或商家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严重者会触犯刑法。
这些“窃奖”的发生与促销过程中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当有很大关系。
很多舞弊案件的发生,往往都是基本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没做到,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二十九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在本案例当中,王厚兰行事奖券发放职责,却又让她从事奖券印刷,使她有机可乘;另外,在对领奖的执行与审核也基本都是她一人负责,从而使得她能够顺利冒领奖项。
再加上公司的监督比较薄弱,使得舞弊长期被掩盖而未能发现。
从这个案例来看,除了职责未进行必要分离外,在操作上还存在以下问题:1、奖券印制的供应商选择不规范;2、印刷完毕的奖券验收不规范;3、财务部对奖券客户的信息与发票信息核实不严格;4、企划部门无企划总结案,导致对中奖客户进行必要分析和统计;5、缺少门店督导部门对奖券的实时监控;6、缺少审计部门或者审计部门职能失效。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存在,导致大奖被冒领且长期未被发现。
三、完善促销活动中内部控制的建议针对促销活动,笔者建议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角度出发,从以下方面加强控制,防范风险:1、从内部环境方面,除员工进行必要培训或教育,在规则方面,明确“窃奖”的惩罚机制,并规定企业员工亲属不得中奖,或即使允许员工亲属中奖,也应当向企业报告,防止员工。
2、在风险评估方面,在促销方案设计时,要完善操作流程、明确规则,并由独立的风控部门或内审部门对促销方案评估,考虑方案中是否存在潜在漏洞,起到事先降低风险的作用。
很多舞弊的发生是因为促销方案或规则本身有很大漏洞,恰恰说明企业缺少必要的风险评估。
3、在控制活动方面,尤其是加强不相容职责的分离,防止一人包办流程的所有环节,对中奖的审批与执行进行分离,此外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
以奖券为例,可采取的控制措施有:(1)设计阶段:奖券应连续编号和设计特殊的防伪标志。
(2)印刷阶段:由采购部专门负责奖券印刷商的选择和评估,进行询价比价,并保留书面的记录且与印刷商签订合同,约定各奖项名额和总的奖券数量。
(3)验收阶段:仓储物流部对奖券进行验收,确认奖券数量和完整程度。
(4)交接阶段:仓储物流部将奖券运输至各门店,门店需在送货单上确认送货数量。
(5)保管阶段:由门店的安排专人负责奖券的保管,该人与奖券发放人不为同一人。
另外书面记录出入记录。
(6)奖券兑换阶段:企划部应对具体的奖券发放兑换做书面的规定。
活动执行人员应按活动具体执行。
财务部需认真核对发票与中奖券的资料,并要求中奖人与奖券以拍照的形式做书面记录。
门店督导人员对每笔兑奖的信息进行核实。
(7)作废阶段:中奖的券由专人负责作废销毁。
4、在信息沟通方面,做好内部信息传递,很多舞弊都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实施的,通过建立相关信息汇报机制,并对促销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可发现促销活动中不规范行为。
5、在内部监督方面,设立内部监督部门定期进行审计,建立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或电邮,公布保密及奖惩制度,保证有合适的举报渠道,并可采取回访中奖者方式确保促销活动有效实施。
内控案例专栏系列二:费用报销的舞弊防范与内部控制一、案例简介:串通舞弊来报销,虚报费用二十多万在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中,描写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费用报销舞弊案例:销售部的大区经理岱西伙同部门行政助理伊萨贝拉,通过伪造签名、涂改报销单据等方式,虚报费用二十多万元,最后舞弊被发现曝光。
我们来看小说当中是如何描写这段情节的:财务部送来上月的部门费用报告,王伟(注:销售总监,岱西的上级)特别留心地研究了岱西的费用,这一研究,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让他看出问题来了,他发现了一笔他并没有签过字的费用在财务部得到了顺利报销。
王伟的记性非常好,他确定自己并没有签过这张单子,而按公司的相关流程,财务部一定要看到他的签字才能给岱西的单子付钱,这里面一定出了问题!王伟马上给财务部的应付经理打电话询问,对方说单子上面肯定有他的签名,并答应把原始单据找出来给他看。
王伟把伊萨贝拉叫进办公室,准备交待她去财务部取回那张单子,却忽然多了一个心眼,胡乱说了件其他的事情让她去办。
等伊萨贝拉一出房间,王伟连忙答电话给应付的经理,说自己会亲自过去拿单子,让对方暂时不要告诉任何人这件事情。
王伟把单子取回来,研究了一番,心里明白是有人仿造了他的签名。
财务部马上拿出王伟签名的底单比对,确实仿造的很像,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这下财务部慌了,他们有责任和对所有报账上签名是否是总监们本人的签名。
王伟安慰对方说:“财务部又不是银行管信用卡的,不关你们的事儿--麻烦你们把岱西升大区经理后,她所有的费用,逐笔列出来发给我一下。
请注意保密。
”应收应付经理知道出大事了,一个劲儿点头说:“我马上自己到系统里调记录,保证保好密。
”王伟查了两天,发现大约十来笔合计二十万元左右的报销是有问题的,要么干脆是仿造他的签名;要么是在他签名后,再改动金额——DB是美国公司,报销单上的最终金额只填写阿拉伯数字即可,并不填写中文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之类的,这就非常方面涂改,比如总监签名的时候报销的金额是2万1千多元,等他签字后,再改成2万9千多元。
从涂改动作本身来看,不算困难。
根据DB的流程,各项费用根据其金额大小,在直接主管和有相关签字权的老板们签字后,部门总监的助理会负责把所有的单据汇总做好费用登记,然后每月一至两次统一将单据送财务部审核支付。
也就是说,理论上,岱西的费用应该是经伊萨贝拉的手送到财务部的。
王伟和财务部查询后,证实每个月的单据确实都是由伊萨贝拉交给财务部的。
由于有问题的次数不少,基本上,岱西不可能避开伊萨贝拉自己独立完成改单和冒签的动作,而且,每个月财务部做帐后,都会把费用清单发回给各部门,这时候伊萨贝拉需要协助王伟再核对一遍明细,如果发回来的数字和送出去之前登记的数字不符,不可能那么多次她都没有发现,所以应该是两人串通了。
总监们一般每个月也就看看大致的数字,不会去核对细节,尤其像王伟这样的销售总监,手下哪个月不签出几百万元的费用,如果不是盯着看,他不太会发现岱西每个月那些零敲碎打的小几万元的猫腻来。
王伟估计岱西和伊萨贝拉大约是赌他不会有那么好的记性和那么充沛的精力。
王伟和拉拉一分析,拉拉惊得目瞪口呆。
她刚加入DB的时候,就是任职销售行政助理,登记费用、统一将原始报销单据送财务、每个月和财务部核对部门费用以协助大区经理监控预算,是她当时每月必做的功课--因为她非常清楚王伟说的是对的,伊萨贝拉和岱西串通做假了。
二、案例评析从本案例当中的DB公司报销流程来看,相对还是比较完善的,费用报销要经过申请、复核、审批、支付、事后核对等流程,相关职责也进行了分离,但是由于串通舞弊,加上公司在报销时数字填写采用阿拉伯数字、使得数字涂改容易,以及财务在审核签名时不够仔细等因素,最终导致内控失效。
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现实中利用费用报销进行舞弊的现象并不鲜见,费用报销过程中常见舞弊手段有:1、虚报或高报费用:与费用相关的活动并未实际发生,凭空捏造费用项目,或虽然实际发生,但报销金额却高于实际金额,从而虚报或高报费用。
2、伪造或涂改原始单据,譬如假单据、阴阳发票、涂改数字等手段,达到多报费用目的。
3、重复报销:利用同一事项或单据重复报销,比如同一事项开两张发票,或报销过的单据抽出来再次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