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全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第1篇】一、学习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
阅读的重点开始由理解词句的意思转向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这一学段的孩子有着很强的表现欲。
因此,课堂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空间,创设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并进行小练笔。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渺孝慷慨、枯竭、和蔼可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使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2、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三、教学重点、难点:1、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四、教学资源:1、地球仪,地球挂图,地球知识的资料,宇航员拍摄的地球;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跟我们朝夕相处,你们了解地球吗?谈谈你对地球的了解。
生回答。
师总结:是呀,人类时代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把地球称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只要一个地球》。
(出示课题)二、看图引入,初读全文1、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2、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不懂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默读课文,梳理内容1、默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说课稿(优选3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富有散文诗性质的短文,作者通过这简短的文字,展现给读者一种美丽而深邃的意境,表现了鲁迅先生关于人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深沉思考。
这些深邃的人生哲学和现实感慨,经过鲁迅先生在非常宁静的深夜里的深沉艺术思索,以精美的文字,新颖的联想和独特的构思呈现出来。
作者是在一种开头和结尾互相衔接与呼应的'圆形结构'中展开构思的。
散文开头写'我'自身的现实处境,继而切入昏昏欲睡的梦境:'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在梦境的想象中,错综的交织在一起,最后又由梦中醒来,回到现实中,书写了一种对于美丽的梦的失落和追念。
这其中,'昏沉的夜'即使做梦所处的大的环境,也是鲁迅所生存的黑暗现实的象征;而'美的人和美的事'则是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绝望反抗心境之下,内心深处对理想、美好、和平境界的向往与抒写。
二、说教法因课文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和作者当时的境遇不了解,所以学习起来有难度。
教师要积极引领,适时指导,补充课外资料,学生的探究活动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说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中“雅、综、锦、萍”等12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理解课文超现实想象和情感的层次性变化。
3.品悟文本明快、美丽的感情基调和美学意境。
4.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四、说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五、说教学难点通过文本体味文中描述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六、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时间2课时八、说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由鲁迅先生写故乡情景的话题导入,引领学生走近他心中那好的故事……(板书:好的故事)(二)作者介绍介绍鲁迅先生笔名由来和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绍《好的故事》写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创造条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第1篇】《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一、说教材《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从而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长。
本文的语言质朴,读来亲切有趣,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
文中列举了许多夏天里成长的事物,这些都是围绕着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展开的。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思考,体会作者的行文特点。
同时,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近文本,亲自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进而感悟人也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
二、说学情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地长,跳跃地长这些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说课标课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好处。
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长三方面来感受中心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五、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了解在夏天里生物生长的状态。
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出示文字等资料,以达到教学的直观化和最优化。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 1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难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时数:一课时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
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二、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
3、自由练读,把句子读通,读熟。
三、细读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古诗诵读浪淘沙气势磅礴直冲云霄〖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说课稿第【2】篇〗一、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2、多**课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
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3.板书课题:浪淘沙。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说课稿(共2课时)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说课稿
(共2课时)
一、说教材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是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次习作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自己创编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给出的情境找出编故事的关键词,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2(学习构建故事框架以及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将想象延伸。
3(学习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想象编故事,并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塑造人物。
【过程与方法】
创编出合理、有新意、有波折的故事情节,并能将故事写具体、写精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感受创编故事的一波三折,体验想象的丰富,体会写作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创编出合理、有新意、有波折的故事情节,并能将故事写具体、写精彩。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六年级上册,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这三个方面简介我对本册教材的理解。
说教材包括教材基本结构、教材编排体例和知识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说目标包括学段目标和本册目标,说教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说教材。
第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第二,教材编排体例。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同时各组还编排了一篇选读课文,提供阅读。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其中“课例”包括“词语盘点”、“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书共有3次资料袋,2次阅读链接,“回顾拓展”中包括固定栏目“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机动栏目“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
这些内容都是承接着本单元的内容来安排的。
第三,知识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横向整合:如今正在逐步全面使用的新部编版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的内容,特别是中国古诗文,整个小学六年12册课文中共选入古诗文类文章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可见部编版语文教材紧扣语文教学改革,更注重对中国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另外,新部编版教材更加注重阅读,一年级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二年级设置了“我爱阅读”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且在阅读中增加识字量,拓展视野。
因此,虽然六年级目前还没有使用新部编版教材,但是,我们应该用新教材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各种教学活动和行为。
例如,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课堂上,我们采用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另外,通过阅读的三种课型,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传锡的《故宫博物院》第一课时。
【说教材与学情】合理的分析教材和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故宫博物院》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
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分析能力,但是空间概念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本身及学生现有状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能力方面,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本文层次,把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我打算通过朗读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
情感与价值观方面,领略故宫博物院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说教学重难点】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理清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确立为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说教法学法】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教法方面,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课本相关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同时,利用拓展延伸法,使课堂不局限于课文自身,拓展学生思维宽度。
学法方面,我会将诵读法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以反复诵读的方式,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出现的问题。
同时采用合作讨论法,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说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
基于这点,在开课之初,我会先向学生展示一组故宫博物院的,然后引入课题: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有长城、故宫、天坛等著名文化遗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第【1】篇〗《桥》说课稿一.说教材《桥》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教学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当洪水袭来的时候,在窄窄的木桥前,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上很有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
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精神理解怕不够深入,也理解不了桥的深刻含义。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课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9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2.通过对文字的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四、说重点难点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进一步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了把握,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难点为“理解题目的含义”。
五、说教法、学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感悟文章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引生入境,感悟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并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换位思考,自主探究等方法感悟文章中心,体会人物思想,领悟文章写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将设计以下教学环节:(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二)感受危况,引生入境。
(三)解决重点,体会精神。
(四)重回题目,解决难点。
(五)领悟写法,体会效果。
(六)课后练笔,延续情感。
2020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新教材.doc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共设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这几个内容。
“交流平台”主要写了文章是如何通过点面结合来写场面的,同时还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阅读经验及习作交流描写场面所用的方法, 加深对点面写法的认识。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引导学生注意反复写法的好处;二是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多样性。
“书写提示”安排了两幅学生的硬笔书法作品。
“日积月累”安排了四句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在描写场面时,是怎样点面结合来写的,结合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就留点面结合的写法以及这样写的好。
2.体会句子中反复使用的字词的表达效果。
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3.学习不用“说”字来描写人物语言。
4•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指导书写,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养成自我检视的好习惯。
5.读懂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体会句子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场面描写的特点、写法,并会交流、会运用。
2•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3•体会古诗文名句中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四、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阅读有了较多的积累,对于阅读方法的掌握也比较多,但是对于场面描写中,对点面结合这一写法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平时的习作中使用这一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学生对于语言描写已经较为熟练,但是如何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说”,积累不够。
学生对于硬笔书法的练习较为扎实,但对于书法作品的行款布局、书写规范等仍要加以注意。
学生借助词义理解诗意,积四句名言,并不困难,应重点指导学生悟理。
五、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33张PPT)
5.在学生反复品读这些精美语句中,我还将不断回扣本段的中心句“在天 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相信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回扣中心 句,不仅能更深切地感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意境,作者对草 原深深的热爱之情也将在学生内心一次次升华。
6.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舍笔下的草原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品读之后 ,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草原风光图画,引读第一自然 段。在优美的旋律中再现草原美景,一定能牵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这一 整体回读,也将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 蓝天共碧草一色,牛羊与骏马齐的美丽画卷。在此意境中,学生定能身 临其地步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草原的无限热爱。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公道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到达和谐、完善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教学我将重视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情势, 如:默读、自由读、范读等,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 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 示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 到达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2.自读课文感悟美: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明白了什么?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生交流: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你是如 何感受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的?
3.朗读品句,感受“风光美”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谓描画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于是,我先课件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5.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及热爱西部的情感。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
《草原》说课稿一、说教材《草原》这篇访问记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
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
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
因此,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师生一起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是着力表现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
这里我向大家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让学生先边看录像边听诵,通过直观的画面再现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之特点提供了直观的视听感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会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说课稿附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我的拿手好戏》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这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习作题目。
"习作"要求是写一写自己的拿手好戏,写完后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好戏”原意是指“演的好的戏剧,吸引人的戏剧”,在这里,并非指戏剧,而是取了“好戏”的引申义,指绝活或者绝招。
“好戏”前面的两个修饰词“我的”和“拿手”,一个强调了是属于“我”的而不是别人的,一个强调了是自己擅长的,这里就引出了一种心理感受,也就是成就感和自豪感,即为这篇习作需要表达出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1.能围绕主题进行选材,并精选典型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要懂得抓住重点去写一件事,注意详略得当的技巧。
3.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4.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文章的内容结构,学会列提纲。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围绕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并注意详略得当的技巧。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将自己的感受、看法写出来。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问题导入同学们,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能说说你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吗?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课堂,了解关于“拿手好戏”的故事。
板块二、习作指导1.(课件出示)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你能说出哪些好戏,同桌互相交流。
2.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思考:(1)你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2)怎样来写你的拿手好戏?哪些内容先写?哪些内容后写?明确:开始可以交代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接着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最后介绍有关拿手好戏的故事。
(3)哪些内容要写得详细些?哪些内容要写得简略些?明确:可以将展示拿手好戏的故事写详细些,其余内容可以写简略些。
3.教师小结。
写之前,要围绕主题合理地进行选材。
并确定习作的中心——“我”因拿手好戏获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说课稿第1篇】《三黑和土地》说课稿一、说教材《三黑和土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歌,描述了翻身农民三黑重获土地的喜悦心情,对土地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体写出三黑得到土地后,视若珍宝、爱不释手的情感。
认真地侍弄土地:仔细地翻地,来回地耙地,把土地弄得非常松散,简直像一张柔软的床。
非常适合种子在上面生长。
第二部分介绍三黑把荞麦种子播种到地里,看到麦苗的良好长势,听到地里的蝈蝈叫,想起心酸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展望未来,向往美好的生活。
二、说目标1.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比喻的修辞手法。
(3)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重难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
(2)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景物。
三、说教法自主朗读感悟法: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
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课时一分为5个环节:(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每个人都有非常喜欢和珍爱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农民三黑,看看他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板书课题:三黑和土地)2.苏金伞介,学生初步了解。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只有一个地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课本中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只有一个地球",从而形成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第二课时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共存的重要*,从而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我谈一下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2、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人类的家园为主线,将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地球之间所存在的奉献与获取、建设与破坏、减灾与自护等方面的辩*关系和内容整合为一个单元。
而本课《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则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只有一个地球",从而形成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本课时话题切入口虽小,但知识含量大,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并注意将品德的形成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初步学会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识记: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理解:深刻理解、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运用:通过学习,初步学会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情感: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4、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难点:深刻理解、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从而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分析】《三黑和土地》这篇课文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间部分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
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
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是教学上的重点。
【说作者介绍】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他是中国“五四”以来杰出诗人之一,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1997年病逝于郑州,曾任河南省第一届文联主席。
他从1925年就开始了长达70年的诗歌创作。
他的诗作最大的特点是自然和清白,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朴实自然、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被誉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集《地层下》《鹁鸪鸟》《窗外》《苏金伞诗选》《苏金伞新作选》等在全国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
谨以此文共同缅怀这位在中国文坛有重要影响的商丘诗人。
【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2、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
【说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说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
准备资料: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土地改革运动,了解作者;准备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课时】1课时【说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1、谈话:土地,对农民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上)《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六(上)《口语交际:演讲》说课稿一、说教材“演讲”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
从学生的相关经历引发交际话题,再从演讲的形式与内容、演讲稿、演讲的表现力三方面让学生学习演讲方法,提升演讲水平。
第一部分,课文以两个泡泡照顾到学生的不同经历,既能引发一部分有过类似经历同学的表达欲望,分享自身体会,也为没有演讲经验的同学树立了信心。
第二部分创设班级演讲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领域中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话题。
同时,以“学习的快乐”、“远离垃圾食品,关注身体健康”两个题目为例,让学生学习在题目中将演讲的主题与内容具体化。
第三部分则从观点、材料、感染力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关注演讲稿的说服力。
第四部分则用小贴士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语气语调、停顿、重复、动作这类演讲技巧,旨在增强学生演讲的情感感染力。
二、说教学目标1.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一定的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三、说教学重难点就适当的话题提出自己明确的观点,并围绕其选择有说服力的材料,表达有条理,这是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演讲,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班级竞选都需要演讲。
回顾学生在以往口语交际中所得,学生已经有了讲清楚、讲生动的语言表达基础,但在真实的演讲中,学生不仅存在表达观点时单纯讲道理、缺乏有力证明的情况,也有观点不清、逻辑性不强的现象,同时也更多关注老师的肯定,与听众互动不足。
而教材的编排中针对这些都给出了建议,因此,本课的提升点在于学习就适当的话题提出自身观点,并围绕其选择有说服力的材料,练习如何演讲。
五、说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演讲”1.分享经历,说说自己认为什么是演讲。
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演讲”,比如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班级的竞选演讲等活动,你是否参加过呢?说说当时的感受。
2.指名进行分享。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说课第【1】篇〗《伯牙鼓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伯牙鼓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百余字。
本课是让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文言文的大意;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的纯真友情。
本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全文的重点字词理解和全文的翻译,并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分析学生特点:到现在为止,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文言文,他们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虽然有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教师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让他们自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学生未必能深入理解,只要让他们有所体会就可以了。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和辅助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分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3.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四、教学理念: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另外,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以指导为主的教学理念,因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因此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同学。
在讲述第七单元文言文的时候,我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上课。
然后为每个小组预设好具体的任务,并把每个任务的要求写在一张纸上,让各个小组抽签。
而这些任务就是文言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重点就放在了字词意义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
任务当中有简单的,有的是课本注解找不到的,这样适当地给他们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会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第【1】篇〗9.《竹节人》说课稿一、说教材。
《竹节人》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内容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并不顾时间沉迷于斗竹节人,引至两人的手工玩具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与他们一般,喜爱竹节人。
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的快乐。
这是一篇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并且对比如今丰富的物质生活,更能加深学生对于生活和幸福的体悟。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的统一。
理解文中说明性语言的功能及其背后隐含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1.谈话导入:童年,是一个人最美好的记忆。
陪伴我们童年的玩具有哪些呢?你对这些玩具熟悉吗?(师出示玩具)而一位叫范锡林的作家,他小的时候家里穷,家里没钱给他买玩具,他就和小伙伴自己动手做玩具,他做的玩具叫竹节人,作者是怎样玩竹节人的,围绕着这个竹节人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竹节人》。
师板书课题:竹节人生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
师:先听老师介绍一下作者范锡林,范锡林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
1968年,赴靖江市靖南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教师,靖江中学教师,靖江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
作者的武侠小说独树一帜,独创一格,十分有新意。
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少年传奇小说和童话作品的创作,并有“范锡林少年大传奇系列”出版。
3.师动情述说:作者的童年虽然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精美的玩具,但自制的竹节人却给了作者无限的乐趣,竹节人是作者美好的回忆,甜美的情结。
那竹节人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玩的?作者围绕竹节人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
2020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全套
2020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全套《1、草原》说课稿一、说教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
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我将这篇文章的教学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扫除字词障碍,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
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4.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及热爱西部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熟读课文,弄清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是本课的重点。
揣摩优美语句的深刻含义,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根据教材特点,我特制定本文的教法如下: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从读中学,从读中悟,让学生在读书声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优美文字的熏陶。
2.谈话法: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汇报自己的收获。
五、说学法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地学习。
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1.预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
2.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3.读书方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
《草原》说课稿一、说教材《草原》这篇访问记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
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
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
因此,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师生一起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是着力表现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
这里我向大家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让学生先边看录像边听诵,通过直观的画面再现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之特点提供了直观的视听感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会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全套《1、草原》说课稿一、说教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
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我将这篇文章的教学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扫除字词障碍,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
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4.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及热爱西部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熟读课文,弄清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是本课的重点。
揣摩优美语句的深刻含义,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根据教材特点,我特制定本文的教法如下: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从读中学,从读中悟,让学生在读书声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优美文字的熏陶。
2.谈话法: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汇报自己的收获。
五、说学法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地学习。
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1.预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
2.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3.读书方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
六、说教学过程1.激趣揭题,通过欣赏《天堂》这首歌,激发学生兴趣,揭示出本课课题《草原》。
2.初读课文感知美:小组长组织组员读书,或齐读,或个别读,或二人读。
读书形式由组长决定。
听读过程中要完成三个任务:(1)纠正字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讨论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要互相质疑尝试解疑。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
3.自读课文感悟美:(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明白了什么?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生交流: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
你是如何感受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的?4.品读体验,走进美。
第一部分:走进“景色美”a.草原景色美丽。
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写得如此美丽的呢?学生默读,勾画出语句找学生回答。
b.生汇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通过“高歌”一词引导学生朗读。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然后让学生看画面读句子。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锈上了白色的大花。
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也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妙处。
第二部分:走进“人情美”a.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用上面的学习方法,把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体会。
b.学生汇报:(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飞”字换成“跑”字行吗?引导学生读出急切的语气。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体会蒙汉人民心灵相通。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体会蒙古人民热情款待。
c.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d.师小结:是啊,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蒙汉人民是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我们各民族之间互利互助,团结友爱。
(3)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1、草原》教学片段一、师:同学们喜欢听凤凰传奇的歌吗?谁来说一说喜欢他们的哪些歌曲?对了,凤凰传奇演唱过很多的草原歌曲。
今天我们就一边欣赏他们的歌曲,一边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
(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图片,背景音乐是凤凰传奇的歌曲《天籁传奇》)师:同学们都够聪明,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吗?齐读课题“草原”。
谁能讲讲,你想像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草原是牛羊们的天堂;原来草原也是那么的富有情趣;草原还是诗意)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高原辽阔的大草原。
二、现在大家打开书,根据自己的节奏自由朗读,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草原的?三、作为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学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请大家用心地读读这一段,把自己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
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这些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
请大家看看作者除去写风光美以外,还写没写别的东西?把你认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部分画出来。
生:我画了两句,“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还有,“这种境界……奇丽的小诗”。
生:我找的也是这个地方。
师:骏马和牛羊是草原上本来就有的东西,我们一会儿随课文去研究它,现在咱们就按第一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
第一句话,他说他总想高歌一曲,以表示他的愉快,这是一句话,他要高歌。
(板书“高歌”)师:什么叫高歌?生:就是放开声音,不拘束地唱歌。
第二句话,和它相对应的,他想干什么呀?能不能概括一下?生:他想吟诗。
师:怎么样吟诗?生:低吟。
就是声音很小地吟诗。
师:这是作者的两次抒情,一次要高歌,一次要低吟,两种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心境。
一开始,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使他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所以他要高歌;后来他又看到什么样的景色,产生了什么情感,而要低吟。
要想通这个问题,咱们必须把前后文对照起来,把景和情联系起来体会。
师:作者究竟看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使他情不自禁想高歌一曲?生:这是老舍先生生平第一次看到草原,草原一直是他很向往的地方,踏上这块神圣的土地,他很激动、很兴奋。
人在激动的时候,就想跳起来、喊起来,唱起来,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
师: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他还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新奇,面对这样的美景,他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出示图片)生:他会感叹草原好大、天好高好蓝、天气好晴朗,真想不到世界上竟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师:这里没有林立的工厂,没有密集的楼群,没有废气浓烟的污染,空气像溪水一样清澈,像泉水一样纯净,不带任何杂质。
置身在这样的空气中,你会怎么做呢?生:我觉得我一定会贪婪地呼吸,让每个毛孔都张开,让清新的空气浸润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我们要尽情享受这清鲜的空气。
师:初到草原,心胸开阔,视野大开,一股豪放之情油然而生,想引吭高歌。
每个人到这个地方都想大声歌唱,当然老舍先生就更会这样。
师:那么作者低吟又是因为什么呢?生:他一定是被草原美景陶醉了,后来作者平静下来了,细细地看,静静地看,所以就成了低吟。
师:谁能把他接下去看到的景色读给大家听听。
哪一句让你陶醉了?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板书: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你读得太好了。
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生:在小丘是绿的,平地也是绿的。
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也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天地相接的地方。
师: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呀!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师:这一片绿色带给人们舒展与宁静,大家能用什么词形容作者此时的感受?生:心情开朗。
生:心旷神怡。
生:神清气爽。
师:文中还有一个句子写了小丘的柔美,谁能读一下?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同学们,这句话里有一个形容绿色的词语,大家赶紧找一找,一起说是哪个词?生:翠色欲流。
师:这句话写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手画一画来表现小丘柔美的线条?生用手画波浪线师:你能把这种柔美的感觉读出来吗?这段话该怎么读?(慢一点、轻一点、优雅些、甜一点)这绿色向周围慢慢扩散、渗透、流动。
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感觉会更好。
生齐读师:这一段中有一个句子写的是羊群。
谁能读一读?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草原上这幅巨大的绒毯仅仅是一种绿颜色吗?生:不,不只有一种颜色。
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多美啊!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感觉。
这绿色配白色,给人一种清丽、雅致的感觉。
师: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生:是“绣”字!羊群本因为吃草无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巨幅绿色绒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奇妙!师:静静地望,细细地品,面对这番美景,此时此刻老舍先生他怎么了?难怪老舍先生会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全班齐读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草原是一幅画,是一首诗,这里有草原的明丽,线条柔美的小丘,富有生命活力牛羊。
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想说点什么呢,你又会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把这优美的语言,这令人陶醉的景色永远留在记忆中吧!《2、丁香结》说课稿一、说教材《丁香结》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
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