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感_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
寒假十课红色气质的观后感(精编版)
寒假十课红色气质的观后感又一年寒假到了,通过“寒假10课”系列队课学习视频,让我们一起丰富假期的生活,每时每刻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寒假十课把党的历史高度凝聚,让我们看到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寒假十课红色气质的观后感”,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寒假十课红色气质的观后感1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我们的生活看起来安然而美好,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谁换来的呢?是老一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身躯铸就抵御侵略的钢铁长城。
是祖国的建设者用汗水和智慧挺起民族的脊梁。
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用朴实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
祖国给予我们一个温馨的家,爸爸、妈妈给了我们温暖的怀抱,因此我们要勤奋努力,争当新时代好队员,报效我们的祖国,报答我们的爸爸妈妈。
做新时代的好队员,就要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担当,如果这都做不到的话,那么所有的一切都荒诞且虚无缥缈,“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方向错了,走的越快离目标就越远。
那么我们的目标在哪里呢?甘地说:“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所以新时代好队员,我们的目标就作文是:为人民服务,为祖国而努力。
做新时代的好队员,虽然我们还不能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能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凡只是我们现在做的事,不平凡是我们在时时刻刻坚持并做好平凡的事。
做新时代的好队员,就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就要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气魄。
做新时代的好队员,就要在美好的少年时代,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天我们浪费光阴,也是在浪费祖国的未来。
正如100年前梁启超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所以做新时代的好队员,就要不断的充实自我,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祖国正在蓬勃发展,我坚信我们的日子会更加美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像周总理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新时代的好队员。
红色气质观后感_作文2450字_观后感_
红色气质观后感《红色气质》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红色气质,希望您喜欢!红色气质观后感篇一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于20日上午9时50分陆续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和户外大屏发布。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
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
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
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当年就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
瞿独伊,瞿秋白唯一的女儿,也是新华社驻莫斯科首任记者,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
镜头中的老人,翻阅家庭相册,讲述父辈们的无私无畏,并用俄语再次唱起父亲翻译的《国际歌》。
91岁的新华社原总编辑冯健是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
50多年前,这篇名作让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全国。
冯健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日夜操劳的焦裕禄,至死未与家人照过一张合影。
片中,借助特效,他终于和家人“合影”了一张“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
寒假十课红色气质观后感
寒假十课红色气质观后感寒假十课红色气质观后感1红领巾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她呈三角形,全身鲜红。
如果谁把她佩戴在胸前,代表着他已经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一员,那他就要学雷锋做好事,把少年先锋精神发扬光大!在我们身边,到处可以看到“红领巾”动人的画面。
大街上,“红领巾”扶着老爷爷、老奶奶、残疾人过公路;车站旁,“红领巾”有序上下车;车厢里,“红领巾”主动给老、弱、病、残等身体不便的人让座—— 最使人难忘的是,“红领巾”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
那是发生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早上,一个着装入时的阿姨走在街上,她不经意地向地上吐了一口痰。
见此情景,清洁工人马上走过来,用泥土把痰粘住,再扫进垃圾箱,公路立即又恢复了原先的干净、干净。
那位阿姨一看,眉头一皱,向地上又吐了口痰,清洁工人马上又去清理。
当那位阿姨又想吐时,被“红领巾”阻止了。
“红领巾”敬了一个队礼,说,“阿姨,我们绍兴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清洁工人是城市花园的‘小蜜蜂’,您这样做有损您高雅的形象”。
那位阿姨听了“红领巾”的话,羞愧地离开了。
我忽然觉得这个少年越来越高大了,胸前的红领巾也越来越鲜艳了。
让我们少先队员一起行动起来,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乐观做好事的“红领巾”,把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光荣传统一代传一代。
寒假十课红色气质观后感2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少先队队礼是五指并拢,高举过头,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呼号是: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红领巾不仅仅仅代表红旗一角、烈士的鲜血,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象征着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劳动童子团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腔热情投入革命事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这就是红领巾的由来。
欲知更多详情,推荐观看少先队队史影片《飘扬的红领巾》。
中国共产党继承苏联的传统,所以我国的少先队也戴光荣的红领巾。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
其实红领巾源自俄罗斯的东正教。
1917年,列宁领导人民在俄罗斯取得革命胜利。
那时候东正教会在俄罗斯势力很大,小孩子每个星期天空上“主日课”时都会戴着红领巾当作一个识别标志。
红色气质这本书读后感
红色气质这本书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那些红色故事里蕴含的气质给“震”到了。
这种气质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装酷,而是深入骨髓的一种力量。
书里用照片、用文字把那些年代里共产党员的独特气质给刻画得那叫一个鲜活。
你看那些老照片,每张照片背后都像是藏着一个汹涌澎湃的大海。
照片里的人物,眼神坚定得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他们那种为了理想,为了广大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的信念,简直就是在燃烧啊。
我就在想,这就是红色气质的一种体现吧,执着又炽热。
书里讲的故事也是特别感人。
那些共产党员在艰难困苦的时候,从来都没退缩过。
不管是枪林弹雨的战场,还是面临各种危险的地下工作,他们都像是一群超级英雄。
但又不是那种只存在于漫画里的、高高在上的英雄,而是特别接地气的。
他们也会有害怕,有思念家人的时候,可是为了革命大业,他们把这些情感都化作了前行的动力。
这让我觉得红色气质中还有坚韧不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而且这本书里还体现出一种红色气质的传承。
从老一辈革命家,到现在的共产党员,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红线,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口口相传,而是用实际行动在书写。
现在很多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遇到困难第一个上,不就是这种红色气质的延续吗?就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着一棒,从来没掉过链子。
读着读着,我还发现红色气质是有感染力的。
它不仅仅影响着共产党员,也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
就像我们看到那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敬意和学习的冲动。
这种气质能让大家团结在一起,劲儿往一处使。
在疫情期间,那么多医护人员、志愿者等等挺身而出,他们身上就有着红色气质的影子。
大家都为了一个目标,守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读完这本书,我就觉得自己像是被注入了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红色气质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变成了我心里的一座灯塔。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努力让自己沾染上这种气质,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面对,在看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敢于发声,向那些拥有红色气质的先辈和当代英雄们学习,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有信念、有力量的人。
寒假十课红色气质观后感50字
寒假十课红色气质观后感50字
篇一:
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
时时刻刻以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才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要传承的“红色气质”。
篇二:
理想诚可贵,奋斗价更高;红色气质在,代代逞英豪。
党章党纪提倡的我们带头去做,党章党纪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纪正言行,求真务实、忠于职守。
篇三:
扎实工作,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传承与彰显优秀共产党员的“红色气质”,让共产党人爆发出强大力量。
篇四:
《红色气质》再现了红色历史、诠释了红色精神,展示了中国气派。
我们每一名中国人特别是共产党人,要不断朝着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奋勇前进。
红色气质观后感
红色气质观后感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于20日上午9时50分陆续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和户外大屏发布。
不知道大家观看后都有哪些感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写的红色气质观后感范文吧!红色气质观后感范文1 党旗飞扬,总能够让我们回想起,苦难日子里的艰难回忆。
遥想当年,外族入侵,家国动荡,国虽然未破,山河却已经不在,面临如此困境,一部分共产党员“揭竿而起”,挺身而出,开始为了寻求民族独立,而踽踽独行;及至发展高潮,却遇上了日本入侵,八年抗战,怎是一个凄凉与艰苦可以形容?好在众志成城,我们取得了民族独立,却又陷入国内解放战争。
战争终会过去,苦难也成为了锻炼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从艰难起步,到今日的国家雄起,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不变的还有我们心中深藏的家国情怀。
在《红色气质》微电影里,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百年之内国家的变化与共产党员的不变。
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家书抵万金”已经是常事,更何况要留下一两张影像资料,是何其艰难。
然而,不知道是因缘际会,还是应该如此,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依旧被保存了下来。
一张照片,是一种选择,是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冲锋,冲锋,在冲锋,在不同时期的冲锋中,我们看见了共产党人心怀家国、永远冲锋在前的珍贵品质和坚定信仰。
以家国为己任,以奉献为平常事,让中国共产党具有了号召人心的能力。
以家国为己任,自然,人民也便被放到了心上,心中常怀人民,人民自然会感激,会心生拥戴;以奉献为平常事,这让在中国的战争或者和平时期,都有一批坚定地开路者,若前路是荆棘,他们会踏平,若前路是敌人,他们会打败,若前路是自己,他们会让路……看罢历史,会让人民坚定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路,更会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坚定自己的家国信仰。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捍卫这个家庭的美满,这可能需要我们向陋习发起挑战,可能需要我们向愚昧发起挑战,更有可能向自己发起挑战;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以自己在建设中的贡献,实现个人梦、国家梦。
《红色气质》读后感
《红色气质》读后感《红色气质》是一本描写红色文化和思想的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红色气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它的使命以及它对中国社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影响整个世界。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不惜牺牲自己,通过无数的斗争和牺牲,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
书中还介绍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它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革命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高尚道德情操。
这些思想和精神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深厚的精神动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红色气质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红色气质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状态,是对革命事业的不屈不挠的追求。
红色气质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
这种思想和精神状态在中国革命时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们不惧任何困难和牺牲来保卫社会正义,保卫人民权益。
这种精神也在后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延续和弘扬。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和使命。
中国革命的历程是一个充满坎坷和曲折的历程,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初心。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自己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把为人民造福、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正是这种伟大的使命和贡献,让中国得以崛起,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大国。
总之,读完《红色气质》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红色文化的魅力和思想的深刻内涵。
这些思想和精神状态,不仅是中国革命时期的一种珍贵遗产,更是指导我们今天奋斗的宝贵财富。
我相信,只有不断推崇红色气质和文化,我们才能在今后的奋斗中迈出更从容的步伐,让中国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红色气质仍然能够对我们进行示范和启示。
尤其是在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红色气质所蕴含的革命奋斗精神、为人民服务理念以及高尚道德情操,可以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支撑。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以红色气质为指导,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去。
2021年红色电影观后感范文大全(精选5篇)
这部影片让我对当时的抗日战争有了更深的了解。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决不会以战争的胜利来换取。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地位感到骄傲。
我们有伟大的祖先!小编为你整理了红色电影观后感,希望你喜欢!红色电影观后感正如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地道战的方法在一开始并没有产生如此惊人的效果。
第一次地道战失败了,被进入村子的恶魔搞糊涂了。
但村民们并不因此而气馁。
相反,他们变得越来越沮丧和勇敢。
经过改进和设计,他们终于完成了前进、后退和防守的任务。
他们可以在地面和地下作战。
它们从单一的隐蔽处,发展成为具有隐蔽性、防水、防火、防毒等功能的地下工程。
他们逐渐形成了由房屋、街道和村庄组成的隧道网络。
它们构成内外防御,互相配合,攻击敌人。
的领导下高 Laozhong,党支部书记,和高 Chuanbao,民兵队长,Gaojiazhuang 河北中部地区的人们巧妙地采取行动与日寇,最终导致了日本军队的失败和落花和流水,并最终成功地占领的据点黑色 Fengkou。
电影中最感人的角色是高老中。
虽然他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他的大义大义和对生死的无畏深深震撼了我。
晚上独自行走的高老钟,意外地发现了袭击高家庄的日军。
他跑得那么快,以至于他能拉响警铃,告诉村民们日军来了,藏在隧道里。
即使日本人发现他会死,他也毫不犹豫地拉响了警报。
一些身怀数枪的高级效忠者仍然向日本军队投掷炸弹。
死亡是多么的悲惨和感人。
电影中提到一句话,“不清楚哪一个是老百姓,哪一个是八路军。
”这句话是汉奸对日本军长说的。
这句话印证了军民家庭,这也是共产党的特点。
在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英勇对敌,各尽所能,优势互补。
当时的中国并不强大,也没有先进的作战武器,但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意志,这种坚强的精神使八路军战胜了日军,取得了胜利。
这部电影让我对当时的抗日战争和“地球八道”有了更深的了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全体爱国军人和人民的血汗、永不言弃的精神和智慧换来的伟大胜利。
寒假十课第3课红色气质观后感范文
寒假十课第3课红色气质观后感范文寒假十课第3课红色气质观后感1牢记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中国我爱你,红领巾我爱你!让我们的红领巾越来越鲜红,永不退色!记得我第一次看到鲜艳的红领巾时,我就时时都在盼望着戴上红领巾;我每天都在渴望着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天天都想象着在队旗下宣誓……这就是我的梦!梦之芽在我两岁半踏入第一所萌校时,在路上老是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脖子上都系着一个红领结。
这红领结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鲜艳,仿佛还一闪一闪的,发出光芒,非常耀眼。
这时候,我的眼里总会流露出几分羡慕。
想着自己哪一天才能戴上它呢?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看见一个大姐姐,问她脖子上的红领结是什么,哪儿可以买到呀?大姐姐听完,带着微笑说:“这是红领巾,代表着红旗的一角,等你读小学了,加入了少先队后,就有资格戴上红领巾了!”。
我听了,当时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只牢牢记住了这句话——“这是红领巾,代表着红旗的一角。
”心里不免升腾起几分崇拜。
从那以后,我时常与我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畅谈那鲜艳的红领巾的故事,我们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在那时起,鲜艳的红领巾在我心中的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我盼望着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早日到来。
梦成真光阴似箭,时光荏苒,一晃我幼儿园四年学业就毕业,又要加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踏上了我们成长旅途中的新征程——该上小学啦!令人激动的时刻将要到来了,我像一只放飞蓝天的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快乐成长!我在吴宁二校就读我的小学生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可以加入了少先队。
我加入少先队就意味着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加入少先队就意味着我幼儿时代的梦想实现了。
多少个日日夜夜,那红领巾在我梦中出现。
而今天,我终于能够站在五星红旗的光辉下宣誓,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终于可以带上梦寐以求的红领巾啦!金秋十月,阳光明媚,我们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学校组织了我们一年级新生的入队仪式。
《红色气质》感想
《红色气质》这部微电影用9分5秒凝练95年的气魄,以数字技术构建了温情而壮阔的历史回廊。
泛黄的色调、破损的边缘,每一丝、每一缕都在诉说这个国家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诉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不变的铁律。
影片多次使用数字长镜头打破时空阻隔,带领观众穿越硝烟弥漫的战场,目睹先烈慷慨赴义、笑对死亡的场景。
焦裕禄日夜操劳,至死都未能与家人照过一张全家福,影片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合成了一张“全家福”,使得全家人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团圆”,虽然画面朴实无华,但是饱含的温情却让人难以言喻。
在影像中我们同每一位革命先烈相逢,与他们擦肩而过,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意志,我们与他们四目相接、从他们坚定地眼神中继承他们的信仰。
幼儿园教师读红色气质一书读后感
幼儿园教师读红色气质一书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读〈红色气质〉有感》哇塞,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棒的书,叫《红色气质》。
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通往过去那个热血沸腾年代的大门。
我在幼儿园里,每天都能看到温柔的老师们。
我就想啊,要是那些幼儿园老师也能读到这本书,肯定会有特别多的感触。
就像我们在幼儿园里做游戏,每个游戏都有它的规则和意义,这本书里讲的那些红色故事,也有着对我们现在超级重要的意义呢。
我读到书里那些革命先辈的故事,他们就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
有一位革命战士,他在战场上受了很重很重的伤,就像一棵大树被暴风雨狠狠地摧残了一样。
可是他眼睛里的光却一直都在,那是对胜利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周围的战友们都在鼓励他,就像我们在幼儿园里小伙伴互相鼓励一样。
“加油呀,你一定可以的。
”战友们这样喊道。
这种情谊,让我想到了在幼儿园里,要是有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小朋友会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还会说:“不痛不痛,吹一吹就好了。
”还有那些女革命家们,她们好勇敢呀。
我觉得她们就像盛开在荆棘丛中的花朵。
当时的环境那么恶劣,到处都是危险,就像走在布满尖刺的路上。
可是她们不怕,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想,要是我是当时的幼儿园老师,我会给小朋友们讲这些女英雄的故事,小朋友们肯定会瞪大了眼睛,充满敬佩地听着。
书里有好多好多感人的照片,那些照片就像是会说话的历史。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着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我看到一张照片里,一群革命者站在一起,他们的脸上虽然有疲惫,但是更多的是坚定。
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在说:“我们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就像我们在幼儿园画画的时候,我们心里想着要画一幅特别美的画,然后就会特别专注地去画。
他们专注的就是让国家变得更好。
我在想,幼儿园的老师们要是看了这本书,肯定能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那小朋友们就像小种子一样,这些红色故事就是阳光和雨露。
小朋友们听了故事后,心中就会种下红色的种子,然后慢慢地生根发芽。
红色经典的观后感
红色经典的观后感红色经典的观后感(通用36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色经典的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色经典的观后感篇1这几天,我看了影片《血战台儿庄》,深深地感受到战士们的英勇与强烈的爱国精神。
这部电影主要描写了1938年3月下旬日军对台儿庄进行攻击,在这场战役中,日军共投入了二个师团,30余万人,百余架飞机、坦克都未能攻下徐州,而我方则在兵力和武力上大大不如日军的情况下,打下了一个漂亮的'胜仗,令人震憾!正因如此,更体现出了我们中国战士们的机智勇敢。
为了保住祖国不被日军侵略,他们顽强地与日本鬼子抗争,给人民带来了平安,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和他们这些英雄相比,我们是如此的渺小,他们为了维护祖国,不顾一切地与帝国主义者作斗争。
无论前面是刀枪还是大炮都勇往直前。
再想我,有一次,有一道难题,爸爸看到了,让我给他讲一讲,我不会讲,就哭了起来。
最后是爸爸问了另一个人才找到了方法。
看了电影后,我真是觉得自己太惭愧了,我应该像电影中的中国战士们一样面对困难不退缩,要迎难而上,只要我有他们那样的毅力和恒心,一定会克服学习道路中的“拌脚石”。
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把这种的高昂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化为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等实际行动上来,与每一个中华儿女携手并肩,共同进步,来回报这些英雄。
勇敢的中国战士们啊,你们用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敢机智c,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相信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一定会同心打造出一个美好的明天。
红色经典的观后感篇2这几天,连续看了三场《焦裕禄》的电影。
一场是市委安排的,一场是局机关组织的,一场是回到家后在电影频道里看到的。
每看一次,心灵都受到震憾,灵魂都受到冲击,思想都受到洗礼。
我以为,一个人因此受到人们的记挂和崇敬,并不需要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伟业,只要他心里时刻装着党的事业,惦记着人民的困苦,并以自己所能去全心全意地做了,就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就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幼儿园教师读红色气质一书读后感
幼儿园教师读红色气质一书读后感读后感一姐妹们,我最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红色气质》。
哎呀,真的是给了我好多好多的感触。
书里那些红色的故事,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
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眼神,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劲儿,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想想咱们现在,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无忧无虑地玩耍、学习,多幸福啊!这可都是先辈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
我给小朋友们讲书里的故事时,他们瞪着大眼睛听得可认真啦。
我就想,一定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这些,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而且呀,读了这本书,我自己工作也更有劲儿了。
每天面对孩子们的哭闹和调皮,我不再觉得烦,我知道我是在为祖国培养未来的小花朵呢。
这本书就像一个小太阳,温暖着我,让我更有力量去做好我的工作,把红色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读后感二嗨,亲爱的小伙伴们!我要跟你们分享我读《红色气质》这本书的感受。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想,这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结果一翻开,就被深深吸引住啦。
书里讲的那些英雄的故事,让我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他们的勇敢、他们的坚持,真的太了不起啦。
比如说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们,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把自己的生死都抛在了脑后。
再看看咱们,在这和平的年代,在幼儿园里陪伴着可爱的孩子们,多幸运呀!每次想到这,我给孩子们上课时就更用心了。
教他们唱歌、跳舞、画画,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的责任可不轻呢。
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红色的历史,培养他们爱国的情怀。
《红色气质》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藏,让我收获满满,我会一直把书里的精神记在心里,努力做好我的工作,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寒假十课红色气质观后感50字
寒假十课红色气质观后感50字寒假十课红色气质观后感50字1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
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
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
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的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路标。
少先队是温暖的集体,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摇篮。
每一个人都曾是光荣的少先队员,都曾在少先队组织里茁壮成长,都拥有一段与红领巾紧密相连的激情回忆……但更多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永远的红领巾情结。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羡慕小区里的哥哥姐姐挂在胸前的红领巾,希望我早日上学,挂上那条鲜艳的红领巾。
终于,我到了该上学的那一天,我便兴致勃勃的背着书包上学去,一到学校里才知道:红领巾不是到学校第一天就有的发的。
我失望极了。
不过老师告诉我,只要表现好,她就会把我第一批录取为少先队员。
终于到了我盼望已久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那天,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在教室里等待着入队仪式。
当宣誓仪式伴随《共产主义接班人》振奋人心的歌声进入高潮,我们都举起右手臂,五指并握成小小的拳头,在鲜艳的少先队旗下进行了庄严的宣誓: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宣誓完毕以后,大哥哥大姐姐们走上来,拿起崭新的红领巾,给我们新队员挂起来。
当时,我的心怦怦直跳。
一位大姐姐走到我面前,红领巾在我眼前划过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终于,一条鲜红的红领巾挂在了我的胸前。
刹那间,我脸上的笑容灿烂无比,心中的自豪和幸福无法形容,那是何等的荣耀啊!那天同学们非常的兴奋,我们是哼着刚学会《少先队歌》蹦蹦跳跳回家的,任微风轻轻拂起胸前那鲜艳的红领巾。
从那以后,我一直很爱护红领巾。
观《红色气质》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观《红色气质》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
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
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百年之内国家的变化与共产党员的不变。
共产党人清楚的认识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嘉兴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共产党的一路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看罢历史,会让人民坚定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路,更会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坚定自己的家国信仰。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捍卫这个家庭的美满,这可能需要我们向陋习发起挑战,可能需要我们向愚昧发起挑战,更有可能向自己发起挑战;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以自己在建设中的贡献,实现个人梦、国家梦。
党旗飘扬,随之而飘扬的,还有我们让国家变得更好的坚定信仰。
信仰在,我们的国家动力常在;信仰在,我们的复兴之路,便不会更改。
无意间,点开了一部由新华社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
该片只用9分5秒确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
与其说是微电影,更像是一部微纪录片。
淡淡的叙述中,有着一股厚重的力量!微电影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的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当看到瞿独伊女士说;“始终不明白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个是我的父亲”时,很是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感_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感_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红色气质心得体会范文1气质,是一个人身上特有的从内到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
它的产生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些是后天培养而逐渐形成的。
每个人因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诸多不同,其个人气质也各有迥异。
高雅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始终散发出让人羡慕和钦佩的人格魅力。
那么,对于“红色气质”这一新的概念,它又有怎样的与众不同且别具魅力呢?毋庸置疑,其独特之处就在于“红色”二字之上。
用它来形容和诠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高贵品质,最是贴切、最恰如其分的。
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现代科技手法和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将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的气质,展现得酣畅淋漓,散发出欲罢不能的“红色”魅力。
他们从内到外都具有鲜明的“红色”特性:红色的信念、红色的理想、红色的内心、红色的旗帜……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红色气质”,让人热血沸腾,给人以力量。
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在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这部深邃、凝重、澎湃的微电影之后,除了震撼和感动之外,还应该深刻反省和认真反思,要从他们的“红色气质”中汲取红色力量。
要汲取信念的力量。
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杨开慧、向警予、赵一曼等无数共产党人,他们之所以面对敌人的各种威胁、酷刑和诱惑而信念坚定、忠贞不渝,之所以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带自信和微笑走向刑场,归根结底是他们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继承他们的红色基因,从他们身上汲取红色的营养,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执行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增强自身拒腐防变能力、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和不正之风,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要汲取奋斗的力量。
纵观中国共产党95年的辉煌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其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无数共产党人在不停地奋斗、在接力传承地奋斗、奋斗!他们与封建社会斗,与反动的统治阶级斗,与气焰嚣张的日本帝国主义斗,与天斗、与地斗……他们不怕失败,屡败屡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的精神力量,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干好本职工作,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去战胜各种困难和一切艰难险阻,用不胜不休的精神投入到当前正在打响的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争取取得新的更加骄人的业绩。
总之,《红色气质》再现了红色历史、演绎了红色经典、诠释了红色精神,展示了中国气派。
我们每一名中国人特别是共产党人,要从《红色气质》中汲取红色力量,不断朝着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奋勇前进。
(黄鹤)‘红色气质心得体会范文2无意间,点开了一部由新华社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
该片只用9分5秒确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
与其说是微电影,更像是一部微纪录片。
淡淡的叙述中,有着一股厚重的力量!微电影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当看到瞿独伊女士说;“始终不明白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个是我的父亲”时,很是感慨。
是呀,大义凛然,从容自若,笑对死亡,这就是共产党员身上特殊的气质,就像一杯勾兑的烈酒,相互矛盾确又浑然天成。
在面对国家存亡,名族危难时,你从来都不能想象,在各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对于一个人95年很长,而对于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党,正值青春年华。
95周年慢慢走过,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震惊的事情,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这红色的气质从未褪色过!95年风雨兼程,无数共产党员先烈们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执着,为了党和人民,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奋斗终身,才使得中国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变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谐社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们是否有义务来明白先辈们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付出,留下并传承那一份红色气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嘉兴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共产党的一路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新时代下,虽然我们不能像先辈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沙场秋点兵,但那份对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浩然正气绝不能忘。
不谋私利、严以律己,时时刻刻以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才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要传承的“红色气质”。
理想诚可贵,奋斗价更高;红色气质在,代代逞英豪。
党章党纪提倡的我们带头去做,党章党纪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纪正言行,求真务实、忠于职守、扎实工作,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传承与彰显优秀共产党员的“红色气质”,让共产党人爆发出强大力量。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范文3党旗飞扬,总能够让我们回想起,苦难日子里的艰难回忆。
遥想当年,外族入侵,家国动荡,国虽然未破,山河却已经不在,面临如此困境,一部分共产党员“揭竿而起”,挺身而出,开始为了寻求民族独立,而踽踽独行;及至发展高潮,却遇上了日本入侵,八年抗战,怎是一个凄凉与艰苦可以形容?好在众志成城,我们取得了民族独立,却又陷入国内解放战争。
战争终会过去,苦难也成为了锻炼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从艰难起步,到今日的国家雄起,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不变的还有我们心中深藏的家国情怀。
在《红色气质》微电影里,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百年之内国家的变化与共产党员的不变。
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家书抵万金”已经是常事,更何况要留下一两张影像资料,是何其艰难。
然而,不知道是因缘际会,还是应该如此,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依旧被保存了下来。
一张照片,是一种选择,是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冲锋,冲锋,在冲锋,在不同时期的冲锋中,我们看见了共产党人心怀家国、永远冲锋在前的珍贵品质和坚定信仰。
以家国为己任,以奉献为平常事,让中国共产党具有了号召人心的能力。
以家国为己任,自然,人民也便被放到了心上,心中常怀人民,人民自然会感激,会心生拥戴;以奉献为平常事,这让在中国的战争或者和平时期,都有一批坚定地开路者,若前路是荆棘,他们会踏平,若前路是敌人,他们会打败,若前路是自己,他们会让路……看罢历史,会让人民坚定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路,更会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坚定自己的家国信仰。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捍卫这个家庭的美满,这可能需要我们向陋习发起挑战,可能需要我们向愚昧发起挑战,更有可能向自己发起挑战;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以自己在建设中的贡献,实现个人梦、国家梦。
党旗飘扬,随之而飘扬的,还有我们让国家变得更好的坚定信仰。
信仰在,我们的国家动力常在;信仰在,我们的复兴之路,便不会更改。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范文4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
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国家相册”展现红色气质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
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
推开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大门,宛如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
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
1935年福建长汀郊外,瞿秋白正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了刑场。
鲜活的影像,讲述了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无畏,也展现了他们最灿烂的笑、最柔软的情和最难割舍的万般眷恋。
党的同龄人深情追忆父辈瞿秋白牺牲时,他唯一的女儿瞿独伊,还是一个孩子。
瞿独伊是新华社驻莫斯科首任记者,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
镜头中的老人,翻阅家庭相册,讲述父辈们的无私无畏,并用俄语再次唱起父亲翻译的《国际歌》。
91岁的新华社原总编辑冯健是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
50多年前,这篇名作让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全国。
冯健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日夜操劳的焦裕禄,至死未与家人照过一张合影。
影片中,借助特效,焦裕禄终于和家人“合影”了一张“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
新媒体理念和技术制造的特效,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范文5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于20日上午9时50分陆续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和户外大屏发布。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
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
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
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当年就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