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合集下载

[考研政治大纲详解]政治考研大纲

[考研政治大纲详解]政治考研大纲

[考研政治大纲详解]政治考研大纲政治考研大纲一:关于政治考研的7月复习计划一、学习计划根据考研政治的学科特点以及多年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辅导经验,我们将政治全程复习分为基础准备阶段、理论强化阶段、基础训练阶段、时政特训阶段、综合提升阶段和冲刺备考阶段,名师推荐考研政治7月复习计划。

针对考研政治各门学科的不同特点,在不同的复习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考生也可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7月份属于理论强化阶段,在此阶段:1。

学习任务:快速浏览在基础准备阶段已经学习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哲、政经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科社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同时强化记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学科中的知识点。

3。

学习资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

学习时间安排:7月1—8日,温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月9—31日,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5。

学习方法:采用看书、理解、做笔记相结合的方法,以章节为单位进行复习。

首先,在复习一节的知识点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每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涵,并能明确相关概念和原理之间的关系;其次,在学习完这一节之后,按照知识点的逻辑框架仔细而详细地做笔记,经验故事《名师推荐考研政治7月复习计划》。

具体地说,在做笔记时,从宏观层面上看,逻辑框架要完整;从微观层面上看,每个具体知识点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应当详细记下来;另外在每一章之后,可以总结一下本章的重要知识点。

对于记忆性要求比较高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尝试着采取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去记忆,如果考生对一些知识点记忆起来比较难,可以关注名师团队推出的《考研政治理论知识点串讲100题》,这本书一定会对你考研政治理论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圣才出品】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圣才出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是因为变法的政令()。

[2019年真题]A.触及了封建制度的根本B.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D.带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答案】C【解析】“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但是,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2018年真题]A.迎合帝国主义B.维护封建统治C.对抗顽固派D.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对中国民族工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并非洋务派的本意,而是洋务运动所产生的实际客观效果之一。

B项,维护封建统治符合挽救清政府危机的意图符合题意。

3.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

2024年考研政 治大纲要点解析

2024年考研政 治大纲要点解析

2024年考研政治大纲要点解析一、协议关键信息1、考研政治大纲版本:2024 年版2、大纲涵盖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大纲重点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习建议与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参考资料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协议正文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11 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等是重点。

物质的定义、意识的本质和作用需要深入理解。

112 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核心要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等内容要熟练掌握。

113 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真理与价值等是常考知识点。

114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需要重点把握。

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1 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是重要内容。

122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需要牢记。

1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核心观点要清晰。

124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要理解透彻。

1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是重中之重。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31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的史实、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近代化进程等要熟知。

13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事件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要掌握。

2020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圣才出品】

2020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武装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

[2018年真题]A.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战争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战争C.工农联合的反军阀战争D.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答案】D【解析】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农民阶级具有极强的革命性。

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红军、游击队、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长期进行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

因此,武装斗争的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项符合题意。

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2012年真题]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阶段可以有机连接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主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就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圣才出品】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武装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

[2018年真题]A.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战争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战争C.工农联合的反军阀战争D.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答案】D【解析】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农民阶级具有极强的革命性。

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红军、游击队、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长期进行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

因此,武装斗争的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项符合题意。

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2012年真题]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阶段可以有机连接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主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就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对比分析一、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世界经济与政治。

Ⅲ.评价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Ⅳ.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 50分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对比分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2018年真题]A.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D.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答案】C【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合力促进的结果,不仅有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的斗争等客观方面的因素,而且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超凡智慧和革命实践等主观方面的因素。

C项,不仅提及了历史条件的客观因素,并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贡献,表述完整且正确。

2.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本人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C.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如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都属于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考研政治大纲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考研政治大纲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考研政治大纲一、政治原理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等。

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以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本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重点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本部分主要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重点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特点,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

二、中国革命历史1. 近代中国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本部分主要介绍近代中国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重大历史事件。

重点理解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2.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包括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领导核心、党的基本路线等。

重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包括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九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等。

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道路。

三、中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1.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重点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包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路径等。

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和发展。

3.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包括全面依法治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管理等。

重点理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和优势。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选择1000题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选择1000题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选择1000题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就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2.恩格斯在分析哲学发展的特点时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思想渊源的是A.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B.德国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法国唯物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德国古典哲学、英国自然哲学、法国人文主义3.被宣布思想已死的马克思,在美国“马克思主义2000年”国际研讨会的演出舞台上“复活”。

在法国召开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国际大会上,《共产党宣言》被普遍认为“仍将是21世纪的宣言”。

马克思主义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B.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规律D.它提供了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方法4.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就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辩证法D.科学的实践观5.“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承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

2024年考研政治新大纲

2024年考研政治新大纲

2024年考研政治新大纲
一、前言
本大纲旨在明确2024年考研政治的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及要求,为考生提供参考。

二、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全面检验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毛泽东思想概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近现代史纲要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时事政治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题型及分值分布:单项选择题(30分)、多项选择题(30分)、分析题(30分)、论述题(10分)。

五、考试要求
1.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4.熟悉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大事。

六、结语
本大纲仅供参考,考生需全面了解考试内容,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祝愿广大考生在2024年考研政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0年山东大学111思想政治理论(单)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山东大学111思想政治理论(单)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111思想政治理论(单)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
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
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
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形势与政策约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40%。

1。

(完整版)政治考研大纲

(完整版)政治考研大纲

学科范围考试的子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评价目标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考试形式(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试卷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约16 %多项选择题约34 %分析题约50 %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目录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特点及应试方法1.哲学这门学科说小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很有帮助;说大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

2024 考研政治大纲解析

2024 考研政治大纲解析

2024 考研政治大纲解析2024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简述2024年的考研政治大纲已经发布,相较于往年,今年的大纲变动较大,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调整、分值变动以及新增考点。

考生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以便更好地进行备考。

内容分析学科内容调整:政治大纲中的各个学科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容调整。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新增了部分知识点,并对原有知识点进行了修订和调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中特)也有较大的变化,新增了多个知识点,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重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法基)也有相应的内容调整。

分值变动:今年政治大纲的分值变动较大,各学科的分值比例有所调整。

考生需要注意这些变化,以便在备考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新增考点:大纲中新增了一些考点,这些考点往往与当前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密切相关。

考生需要关注这些新增考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和考点要求。

特点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今年的政治大纲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关注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强调时事政治:大纲中明确列出了本年度的时事政治热点,这些热点将成为命题的重点。

考生需要关注时事政治,了解相关背景和政策。

知识点更加细化: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治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更加细化,对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趋势命题更加灵活:未来的政治考试命题将更加注重灵活性,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

考生需要注重理解知识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时事热点:未来的政治考试将更加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命题,考查考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强调综合素质:除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外,未来的政治考试还将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如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质等。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2024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举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为例,今年的大纲中新增了“守正创新”和“文明及其多样性”等知识点。

2023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

2023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

2023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随着2023年考研的到来,政治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其大纲的解析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的政治大纲在内容上有所调整,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考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析新大纲的变动及考生应对策略。

一、总体概述2023年考研政治大纲在结构上延续了往年的框架,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但在具体内容上,有部分知识点进行了调整和增删。

二、内容变动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更加突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考察,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同时,对于政治经济学部分,新大纲增加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考察。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部分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考察更加细致,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部分有所加强。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部分内容更加注重对实际法律案例的分析和应用,同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5.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部分内容更新较快,需要考生密切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际形势与政策。

三、应对策略1. 夯实基础:考生应全面复习各个知识点,确保基础扎实。

对于新增和调整的知识点要特别关注。

2. 关注时事:考生应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了解国内外大事,尤其是与考研政治相关的新闻和政策。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生在复习时,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尤其是对于法律部分,要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

4. 模拟考试:进行模拟考试有助于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5. 调整心态:面对大纲的调整,考生应保持冷静,调整复习策略,积极应对挑战。

总结来说,2023年考研政治大纲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考察。

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金露萍)新

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金露萍)新

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武汉新东方学校金露萍2011年9月15日一、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总体说明期待已久的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目前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尽快地熟悉新大纲。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在考试性质中与2011年相比没有变化。

正如大纲中所表述的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应对这样一场作为高学历的选拨考试,对考试的范围与考查方向的把握以及具备相应的应试能力至关重要。

与2011年相比,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特别增加了“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中比较详细的解释了考查目标、基本题型及其命制说明、考查要点说明。

考研政治考查目标包括五个等级,分别是再认再现、理解掌握、论证辨明、比较分析、认识评价。

五个考查目标要求的能力不同,再认再现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掌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论证辨明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观点的辨别能力,比较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易混淆知识点的鉴别能力,认识评价主要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运用分析能力。

2012年研究生考试政治考试的时间、试卷内容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与2011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这说明研究生考试对政治学科的测试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中关于考查知识范围的变化及解析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在知识点考查范围方面相对去年相当稳定,无任何大的变化,不再有任何科目、章节的调整,主要是文字表述上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文字表述更加精准,以及个别细节知识点的删减与增加,涉及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章节的知识点等常考点均无变动。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为22%,总分22分。

2020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题(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圣才出品】

2020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题(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是()。

[2019年真题] A.全面加强党的执政本领B.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C.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D.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答案】B【解析】“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

“全面”是基础,体现为管党治党对象全覆盖、领域全范围、责任全担负,人人、处处、时时纳入其中,无一例外。

“严”是关键,“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

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全面从严治党讲认真,就是坚持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治”是要害,坚持标本兼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C.加强党的思想建设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答案】A【解析】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

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BCD三项是坚持党的领导之后的具体要求。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伟大斗争B.伟大工程C.伟大事业D.伟大梦想【答案】B【解析】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3.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4.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5.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一、物质世界和实践41.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91.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2.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3.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4.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5.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71. 规律及其客观性2.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3.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4.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5.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6.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9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19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 认识的本质3.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二、真理与价值241.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2. 真理的检验标准3.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291.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2.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3.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4. 自由与必然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0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30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4.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6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5.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0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43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2.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461.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2. 资本主义所有制3.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4. 资本积累5.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6.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7.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8.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521.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2.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54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541.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2.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581.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2.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59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2.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3.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60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0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3.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4.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5.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6. 苏联模式7.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8. 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9.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651.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2.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3.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4.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5.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691.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3.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1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7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41.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2. 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3.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761. 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2. 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77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77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8.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毛泽东思想80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邓小平理论82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五、科学发展观85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88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88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89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92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4. 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94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941.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96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00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03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转变103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061.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09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2.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11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2.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12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2.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3.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41. 发展才是硬道理2.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7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117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19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5.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251.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27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271.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1291. 改革的全面性2.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1311.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3.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32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3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2.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371.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401.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4.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 统筹区域发展7.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46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146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 人民民主专政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1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153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2.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56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561.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59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62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 发展教育和科学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64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6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67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72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721.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国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3.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1721.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2. 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3. 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73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3.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76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2.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78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178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11.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2.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84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18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2.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4.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861.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2.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3.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4.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1881. 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2. 建立巩固的国防3.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90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190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921.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931.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96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196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2.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3.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4.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91.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2.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3.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4. 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2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202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2.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二、洋务运动的兴衰2051. 洋务事业的兴办2.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三、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2061.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2.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09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09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3.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4.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2121.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2. 中华民国的建立3.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辛亥革命的失败2141.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2.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17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2171.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2.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2201.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221.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2. 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3.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4.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25一、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2251.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2.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2291.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2.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3. 红军长征的胜利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31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2311.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2.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2321.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2. 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3. 一二九运动4. 西安事变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2341.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2. 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351.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2.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3.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5.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6.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2381. 抗日战争的胜利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3.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240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2401.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2.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3.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二、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2421.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3.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4.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5.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461.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2.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3.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49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24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3.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4.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25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3.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三、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54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58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25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2.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3.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2611.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 国民经济的调整3. “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4. 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2651.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2.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3.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4. 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68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268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5.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2711.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2.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3.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4. 中共十三大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5.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2731. 邓小平南方谈话2.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3.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4. 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761.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2. 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781. 中共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2. 中共十八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3. 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6. 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284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2841.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二、理想信念的实现2861.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2.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288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88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290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2.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3.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4.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三、做忠诚的爱国者2941.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 促进民族团结3. 维护祖国统一4. 增强国防观念5.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295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951. 世界观与人生观2.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981.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2.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3.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4.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3011.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2.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3.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304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3041. 道德的本质2. 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3. 道德的历史发展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3051.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2.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307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