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的来历
我国为什么在古代称为“九州”-.doc
我国为什么在古代称为“九州”?导读:“九州”是我国的别称,泛指全国。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人们被迫向山顶、高地迁徙,后来,禹疏浚河道,制服了水患,把天下分为九个区域,供后人居住,于是就有了“九州”之名。
“九州”是我国的别称,泛指全国。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人们被迫向山顶、高地迁徙,后来,禹疏浚河道,制服了水患,把天下分为九个区域,供后人居住,于是就有了“九州”之名。
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芒芒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
”后来,《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吕氏春秋》、《尔雅·释地》中均有“九州”的记载。
以《尚书‘禹贡》为例,“九州”的划分情况是这样的:冀州,今山西、河北、辽宁。
山有壶口、梁山、岐山;河川有漳河、恒河、卫河。
兖州,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部分,济水、黄河之间。
河有九河、沮水等。
青州,今山东、辽宁东部,渤海与泰山之间。
河有潍水、淄水、汶水。
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黄海、泰山、淮河之间。
山有蒙山、羽山;川有淮水、沂水。
扬州,今江苏、安徽南部,江西东部,淮河以南东至海。
水有彭蠡、震泽。
荆州,今两湖及江西西部。
山有荆山、衡阳,水有江汉、沱水、潜水。
豫州,今河南、湖北北部,荆山与黄河之间。
水有伊、洛、湛间等。
梁州,今陕西南部和四川,华阳与黑水之间。
山有岷山、山番山、西倾山、蔡山、蒙山;河有沱水、潜水。
雍州,今陕西北部、中部和甘肃及其以西地方,秦岭以北,东至黄河,西达甘肃以西。
山有岐山、荆山、终南山、鸟鼠山、三危山;河有弱水、泾水、渭水、漆水、沮水、沣水。
此外,与“九州”同义的还有九囿、九围、九域、九区、九有、九牧、九隅、九垠、九宇、九垓等,这些名称,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有些至今还在沿用。
古人把华夏分为九州,是指哪九个州?如今九州都叫什么名字?
古人把华夏分为九州,是指哪九个州?如今九州都叫什么名字?华夏大地,千年传承,土地广袤,子民众多。
日常说起我们的国家,许多人会简称东方古国、华夏、神州、九州大陆、种花家等等,这些简称背后都有着有趣、神秘的故事。
在古时候,古人习惯将华夏称为九州,那时的九州是指哪几个州呢?过去的九州为何叫九州?过去的九州与如今的九州有何不同?如今的九州都叫什么名字?那些别样的简称背后的故事究竟有何神秘呢?01 九州的由来说起九州,许多人都知道这是华夏大地的简称,但九州具体在哪里,指的又是哪些地方却未必有人知道。
古时,九州指的是青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徐州、扬州等地。
州,顾名思义,是在水中的陆地或是水草丰美的平原之地。
华夏的历史与西方冒险刺激的海洋文明不同,我们生于土地,长于土地,死后埋葬于土地。
农耕文明的我们对于土地有着天生的敬畏、爱戴和依赖,作为华夏儿女,在土地里挥洒汗水是每一个人必备的技能,这是中华文明千年的血脉传承。
尽管现代社会,我们已经逐渐依赖科技,但许多老人还是会在自家的阳台开辟一块不大不小的土地,闲时种种花,养养葱,将种植融进了血脉,无法舍弃。
传说中,世界本是一片汪洋,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陆地,才渐渐出现了人类,古人将汪洋中逐渐扩大的陆地称为州,而炎黄子孙所在的陆地共有九块,就称为九州。
也有传说称,大禹治水之前,华夏大地上洪水泛滥,河流改道,人人不堪其忧,没有足够的食物用于种植,饿死了许多人。
大禹在危难之际带领着一批对水利有研究的人才,开始了漫长的治水之路。
他们用了许多年的时间将人类的居所固定,同时疏通河道,建立防洪工事,将洪水阻隔在居住地之外。
在一切完成后华夏已经被弯弯曲曲的河流山川分割成了九块,于是后世便把华夏称为九州。
02 九州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城市和王朝,九州也有了固定的名字和稳定的行政区划。
青州,指的是山东东部地区,这里河流众多,靠近海湾,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树木青翠欲滴,常年四季如春,史称青州,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县级市,只保留了青州的名号。
古代中国叫做九州九州指的是哪九个地方
古代中国叫做九州九州指的是哪九个地方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九州,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是中国古代的称谓,又名神州大地或者华夏、中土,都是中国的代名词。
九州最早出现在古代典籍《尚书·禹贡》中,当时大禹治水成功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天下,于是按照天下的山川河流的走向分布,随后把天下划为九个区域,这样就形成了九州,随后又分别为九州铸造了九个大鼎,九鼎也就是君王皇权的象征了。
问鼎中原,也就是称霸九州的意思。
当时的九州名字分别是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大概范围就是秦朝统一后疆域的样子。
东边到了东海,北边到了燕山山脉,西边到了河西走廊,南边到了南海。
冀州是当时九州里面土地面积最大的,也是人口最多的州,所以后来就被一分为三了,分别为并州、幽州、营州,地盘也是包括现在的京津冀大部分地区。
因为多了三个州,所以九州后来也被称作十二州了。
冀字,金文中的样子是鬼脸人形,古代崇拜鬼神,所以冀州有着鬼州的意思。
冀州的广大,使得这里也是人才辈出,比如中兴帝王光武帝刘秀就是冀州人士,还有三国时期浑身是胆的赵云赵子龙也是冀州的豪强。
而当时三国前期,军阀混战的场面,袁绍独占冀州,地广人多,所以也是实力最雄厚的一方诸侯了,这也是其他军阀实力所不能比拟的,可谓有冀州者,则拥有天下半壁江山。
至于豫州,处于中原的中心地带,大概就是现今的河南地区,这里是中国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中心摇篮,一直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
夏商周三个王朝大都在这里建都,繁衍生息。
河南这里有着四朝古都,洛阳、开封、郑州、安阳。
河南是历代王朝建都最多的地方,所以这里有着很多王朝陵墓,殷墟还有宋朝皇陵,都在这里。
徐州大概包括现在的江苏省,山东和安徽的一部分地区。
这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一直以来就是古代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是各个王朝重要的粮仓,后来的徐州经过历史的改变,渐渐成为了一个地级市的名字了。
九州名词解释
九州[ jiǔzhōu ]中国的别称,又名汉地、中土、神州,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见《尚书·禹贡》。
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引证解释
1、古代分中国为九州。
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
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
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引《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郭沫若《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
”
2、岛名。
日本四岛中最南的一岛。
因封建时代全境分为九个州而得名。
以热带植物和煤矿藏闻名。
岛上有世界最大的活火山口阿苏山。
行政上分为福冈、鹿儿岛、熊本、宫崎、长崎、大分、佐贺七个县;著名城市有北九州、福冈及长崎。
九州是什么意思
九州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
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尔雅》中有幽州与营州,没有青州和梁州。
《周礼》中有幽州与并州,没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汉代在先秦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
至迟自汉代起的华夏之区域与《禹贡》所载九州之区域等同,九州等同于汉地。
又有"东夏" 、"南夏" 、"西夏" 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
九州,意即汉地。
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
九州的由来
九州的由来导读: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
(《己亥杂诗》)九州之称,由来已久。
“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
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象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
”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
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
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应是虚指。
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决非指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而当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民歌、民谣中常有九州之说,那么九州到底指哪些地方呢?据《禹贡》记载,夏朝时的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周官》记载,西周时,多了幽州、并州,而少了徐州、梁州,还是九州。
可见,九州之说是春秋战国以前的行政区划,这种古代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用九州来代表中国疆域。
其实,自秦以后,中国的行政区划多有变动,秦初设郡县,汉朝实行郡国并置。
南北朝时,州的数字大增,合计有208州。
唐宋时,全国行政区划是道。
从元朝以后实行行省制,道、省辖范围内,有些城市名继续称州。
华夏九州指的是哪九州,分别是现在的哪里,为什么叫九州
华夏九州指的是哪九州,分别是现在的哪里,为什么叫九州华夏九州是一个地理范畴,有很多通俗的叫法,也被称为“汉地九州”、“神州大地”、“中土九州”等等,九州指的是:华夏族最早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九州指的是九个不同的地方组成的地理范畴,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州是一级行政区,相当于今天的省,九州也就是说华夏最核心的地方是由九个一级行政区组成的。
“州”字最早在商朝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出现,当时还是象形字,其写法就是三条曲线,然后中间一条曲线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小圆圈,看看上面的字就知道,这个“州”是有含义的,三条曲线表示河流,而中间的圆圈表示河流中间的陆地。
州字演化换句话说,象形字“州”的本意是指河流中间的陆地,金文与甲骨文是类似的,然后小篆的写法就变得复杂了,三条曲线的中间都有圆圈,意思还是一样的,只不过圆圈多了,同样指的河流中间的陆地,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象形字的来源就是生活,根据生活中的含义来表达,古人关于州字的创伤来源于史前的一场大洪水,相传上古的尧、舜、禹时期,华夏大地发生一场规模宏大的洪水灾难,从尧帝开始,华夏人就开始不断想方设法治理大洪水,由于水洪水淹没了很多河流与低洼的地方,所以当时的人们就只能住在地势高一点的地方。
大禹治水最后形成的景观就是人都是住在高地上,而洪水则肆意地在周围流动,看起来就像是人住在水中的陆地上,所以古人就根据这个含义创造了“州”的甲骨文和金文,而这一场持续一百多年的大洪水,到了大禹时期才治理好,不仅仅是华夏有这种大洪水的记载,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大洪水记载,比如圣经上就有。
大洪水治理好了之后,大禹召集了天下诸侯参与涂山大会,并检讨了自己的过失,之后大禹根据自己治水的经历,将整个天下分为九州以方便管理,这就是九州的由来,同时大禹铸造了九鼎,与九州相对应了,代表了整个天下与夏王朝的统治。
鼎原本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在当时只有贵族和王族才能祭祀,后来逐渐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相当于后世的传国玉玺一起,后世的朝代都以得到九鼎为得天下的象征,当时的天下就是九州,那么九州是今天的哪里呢?禹贡九州图1、冀州《吕氏春秋》: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
九州 诗句
九州诗句一、九州的意义1. 九州的起源九州,源自中国古代地理概念,最早见于《山海经》。
九州最初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九大行政区域,后来演变为指中国的大陆部分。
九州一词象征着中国的辽阔疆域和丰富多样的自然文化。
2. 九州的象征九州作为中国领土的象征,常被用于表达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九州一词也常出现在诗歌中,成为了诗人们表达故乡之情、祝福祖国的重要表达手段。
二、九州在诗歌中的体现1. 九州的壮丽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九州往往被描绘成一片壮丽的土地。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描绘九州的夜景,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氛围。
2. 九州的多样性九州作为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域,在地理上包含了南北方众多的省份。
因此,九州也成为了表达中国各地风土人情和文化多样性的象征。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百川日下沙,万壑松风里。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卷来如猩猩。
”通过描绘九州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诗人强调了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九州的诗情画意九州作为一个美丽的地方,常成为诗人们构思诗情画意的背景。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通过描述九州的自然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中国的广阔和辽远。
三、九州诗句的魅力1. 九州诗句的语言美九州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在诗歌中常被描绘得十分美丽。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诗句,形象而富有韵味。
2. 九州诗句的情感表达九州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具有深厚情感的象征。
在诗歌中,九州常常与故乡、祖国的深情联系在一起。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他表达了对九州土地和人民的眷恋之情,通过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为什么称中国为九州
为什么称中国为九州?
禹治水成功,解除了百姓的灾难,还开发出良田沃土,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威望与日俱增。
年事已高的舜决定让禹继承王位,公元前2070年,禹在阳城即位,做了部落联盟首领。
为了使各部落进一步融合,禹又去今安徽怀远境内的涂山巡视,召集天下诸侯拜会,场面宏大,各路诸侯没有不服从禹的,都献上玉和帛,向禹表示臣服。
那些没有臣服的诸侯就被禹下令杀掉了。
经过两次大会首领,禹的权威遍及四海。
在治水期间,禹考察了全国的地形和水势,他把当时所能掌握的土地划分为9个行政区域,就是九州,分别叫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
中国分为九州,是中国领土初具规模的一个象征,氏族部落的那种社会形态已经逐渐消失,多部落融合的华夏民族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前身。
中国为什么叫“九州”?这件文物道明了来历,与传世文献两点不同
中国为什么叫“九州”?这件文物道明了来历,与传世文献两点不同本文为林屋公子“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007:上博简《容成氏》我们知道,“九州”和“华夏”一样,也是“中国”的代名词。
但是到今天,我们的“州”却非常多,有地级市苏州、杭州;也有县级市邳州、嵊州。
那么,“九州”究竟是哪九州,又是如何变成今天这么多州的呢?上一期讲到了记录上古帝王禅让的《容成氏》。
《容成氏》是1994年上海博物馆在香港购得的一批战国楚简里的一种,比较知名的还有《孔子诗论》等。
《容成氏》一篇文章包含的信息量也不小,从容成氏开始的上古帝王说起,一直讲到周文王与周武王。
以《容成氏》作为古帝王之首,与儒家以黄帝为首不合,但《庄子》《淮南子》均以容成氏为首,可见《容成氏》有道家思想成分。
《容成氏》中就有记录“九州”,这是一个与传世文献不同的版本。
传世文献关于九州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大禹治水、创设九州,如《左传》引《虞人之箴》就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另一种说法帝尧作十二州,而大禹改为九州,如《尚书·尧典》就说帝尧时“肇十有二州”“咨十有二牧”。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共同点都是大禹作九州,这种观点在后世也深入人心。
但《容成氏》却说,大禹治水前就已经存在九州了。
《禹贡》中的九州方位“州”是什么?《说文解字》:“水中可居者曰州。
”州就是水中小岛,也可加上“氵”为“洲”,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后来这个州渐渐放大为地名,在春秋时期鲁国有阳州、齐国有平州、卫国有戎州、楚国有夏州、西戎有瓜州,都是当地的小城镇。
其中最早称“九州”的是陆浑戎,分布在今天陕西商洛至河南嵩县一带,《侠客行》里石破天长大的熊耳山就在这里。
不过,这里的九州具体包括哪些,到底是实数,还是虚数?因为史料匮乏,已无从考证了。
在现实版“九州”出现的同时,想象版的“九州”也诞生了。
前文提到的“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就是一例,还有就是春秋中期的齐灵公,铸造的一件钟说商汤“咸又(有)九州,处禹之堵”,这都表示,“九州”已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
古代人把国家称为什么
古代人把国家称为什么在古代,人们对国家的称呼跟我们现代不同,而且称呼也是有很多种,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古代人把国家称为什么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古代人称呼国家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
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
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
”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
”《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
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
”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
”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十一、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
“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
九州,到底指的是哪9个地方?大禹为什么要划分“九州”?
九州,到底指的是哪9个地⽅?⼤禹为什么要划分“九州”?(九州,到底指的是哪9个地⽅?⼤禹为什么要划分“九州”?)九州从某种⽅⾯来讲是中国的另⼀种代称。
我们经常说“九州⼤地”、“神州沃⼟”之类的词语,说的正是我们中华的温润⼟地。
九州⼜名神州,还被称为中⼟,现在亦是祖国的别称。
九州⼀词,最早见于《尚书》,它是中国先民祖先对⾃⼰汉民族地理的⼀种裁分理解,更是⼀种疆域概念。
早在春秋末期,九州基本上就已经⽤来代指华夏⼤地了。
尔后,在中国很多古籍中,关于九州的记载,可谓多处着墨,譬如《尔雅》、《周礼》、《吕⽒春秋》等。
“九州”作为中国的别称之⼀,笼统却⼜具象地说,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古代中国⼈将全国划分的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巍巍华夏,神州沃⼟)⼀般意义上指的九州,是《尚书》中《夏书·禹贡》的记载,相传⼤禹治⽔后,根据⼭川河流的形貌,他划定了九州,因此后世相延,遂、也称中国为“禹城”,⼜称“禹甸”。
⼤禹把天下分为九州之后,他逐次命名,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豫州是中⼼,其他各州皆环绕豫州,如盘针织。
话说,这九州之谓,在不同时代便有不同州名之版本,当然不同的典籍,记载也不尽相同。
《尔雅·释地》也记载有九州,但其中有幽州、营州,⽽没有青州、梁州;《周礼·职⽅》中,有幽州、并州,⽽没有徐州、梁州。
《吕⽒春秋·有始览》中有幽州但⽆梁州。
看来,在古代的⼤著中,关于各州的记载也不甚⼀致。
(在中国⼈⼼⾥,“⿍”的地位很⾼)传统意义上,⼈们普遍以为,《尚书》记载的九州是夏朝的制度,《尔雅》记载的是商朝的制度,⽽《周礼》记载的是周朝的制度,但根据《吕⽒春秋》对九州的解释,九州的地域,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们对地域的观念。
既然说到此,那为什么⼤禹要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呢?在古代,尤其是远古时代,⼈们都是依⼤河⽽居,尤其是毗长江和黄河⽽居,由此孕育了伟⼤的中华民族。
九州——精选推荐
∙登录注册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帮助∙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手机百科∙个人中心∙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数字博物馆∙城市百科∙百科任务∙完善词条∙导师计划∙特色词条∙百科商城∙编修院∙九州是一个1028“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
目录1词语来源2九州探究3史书解释▪简介▪九州现在地理位置分划4九州与十二州1词语来源编辑“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又有一说,为黄帝始创“九州”之说.)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
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大禹2九州探究编辑禹贡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冀兖徐扬荆豫雍幽营周礼职方冀并兖青扬荆豫雍幽吕览冀兖青徐扬荆豫雍幽中尤其体现在新泰县(现设市)。
据考古学研究,山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海岱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乃是鲁中南山地及其周围一带,新泰正处于该范围的中心位置。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尧虽然可能起于今菏泽地区,但设都于新泰一带,居中以驭四方却是极有可能的。
就此而言,僻处西南的邹城是无法相比的,也就是说,如果尧在山东的话,其都平阳最大的可能是在新泰。
尧在山西证据也较多,临汾之平阳为尧都虽不能完全肯定,但也无法完全否定。
但既然尧在山东比在山西的可能性更大,证据也更多,那尧都平阳之在新泰也就比在临汾更具可能。
综而言之,新泰的平阳最有可能是尧都。
《左传·哀公六年》孔子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
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
”陶唐即尧的氏族,其在冀州既明,而都邑平阳最可能在新泰,也就是说古冀州最有可能是在今新泰市境内。
明白了这一点,《河图》派九州的分布十分均匀、冀州被称为“正中”的原因就好理解了。
《河图》派九州说也就并非无稽之谈了。
古人把华夏分为九州,是指哪九个州?如今九州都叫什么名字?
古人把华夏分为九州,是指哪九个州?如今九州都叫什么名字?在热播的仙侠古偶剧中,男女主角会被人冠以“四海八荒第一美女”,“九州第一美男”等称号。
这里“四海”是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地,“八荒”则是远离中原的地区,而“中原”就是我们常说的“九州”。
“九州”,又称为“汉地”,自上古时期开始就是中国的代名词。
那“九州”指的是哪九个州?现在还有“九州”吗?一、华夏初始禹定九州“九州”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属于我国中原地区的行政划分。
关于“九州”的记载则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尚书·禹贡》一文中。
我们都知道大禹为了整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但是鲜有人听说大禹成功治水后还做了一件震古烁今的大事——定九州。
《禹贡》中提到“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意思就是大禹按照大山的走势,沿路砍掉树木作为标志,以高山大河为分界线,将广袤的中原大地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大禹划定了“九州”之后,又令“九州”臣民进献青铜用以铸造“九鼎”,还将“九州”的人文风貌刻于“九鼎”上,置于夏朝的国都之中。
后来,“九鼎”作为“九州”的象征,成为了传国之宝,引得无数帝王竞折腰。
楚庄王觊觎天下曾派人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此后“问鼎中原”就有了企图夺取天下的含义。
除了《禹贡》,历史上很多古籍都对“九州”有所记载。
《尔雅·释地》中明确“九州”是冀州、兖州、幽州、营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和雍州。
《周礼·职方》中“九州”变成了冀州、兖州、青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豫州和雍州。
还有一说认为,地上“九州”是以天上二十八星宿作对应划分的,体现的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也有人认为,“九州”并非只有九个州,“九”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数字。
古人多以九为尊,以九为顺应天道的象征,比如“三六九等”,“九九归一”,把皇帝称为“九五之尊”。
而《尚书》作为我国学术界公认的现存最早的史书,因此对“九州”的划分专家多以《禹贡》为参考蓝本。
九州神话的神话故事
九州神话的神话故事
古代九州,更像是古人想象之中水中的九个岛。
九州来自于大禹治水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说的是尧派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九年没成功,偷取息壤,被祝融杀死。
之后,大禹接父亲未完成的事业,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改堵为疏,治水成功,并划分天下九州。
大禹划分的九州,记录在《禹贡》里,是这样的九个: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对应现在,这些州名大多数都还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古代典籍中,很多事物、成语都是九开头的。
比如“一言九鼎”就和大禹也有关。
划分九州,铸了九个青铜鼎,来镇九州。
后来,九鼎常被称为帝王的“鼎立天下”的象征,皇帝说话算话,叫做:一言九鼎。
皇帝周围要设九卿、朝廷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等。
很多宫殿都是九进,比如故宫就是9999间。
“九”成了最大的帝王之数象征,被称为“九五之尊”。
“九”是《易经河图》中最大的阳数。
所以,大禹划的九州,大概就是覆盖他当时认为天下最广大的土地的意思了。
他不只是划了九州,还命名了九座山,开了九条路,通了九条江。
中华古代常识——九州的由来
古代九州的由来自古以来,“九州”就被用以作为华夏大地的指称。
那么九州指的是哪九州呢?九州之说,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据其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东见于海,西被于流沙”。
也就是说,大禹沿山砍木为记,疏通江河,划分九州,依据土地条件规定各州的贡赋。
而这九州具体即指冀、青、兖、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冀州——《禹贡》载,西南东三方都以当时的黄河雍、豫、青州为界,即今之山西与陕西间的黄河以东,河南与山西间的黄河以北,和山东的西北部及河北的东南部。
青州——《禹贡》载,海、岱惟青州。
海指渤海,岱指泰山。
《周礼,职方》载,正东曰青州。
据此推断,青州应当包括渤海以南到泰山以北,即今之山东德州和济南一线以北及河北的一部分。
兖州——《禹贡》载,济、河惟兖州。
济指今山东利津海之古济水,河指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之古黄河。
这样说来,兖州大致范围包括今之河北沧县以南,山东济南以北。
徐州—一《禹贡》载,海、岱及淮惟徐州。
海指今黄海,岱指泰山,淮指淮河。
如此说来,徐州范围应包括泰山以南,淮河以北,东至黄海,即今之山东东南,长江以北的江苏大部。
扬州—一《禹贡》载,淮、海惟扬州。
《周礼·职方》载,东南曰扬州。
《尔雅·释地》载,江南曰扬州。
淮指淮河,海指东海,江指长江。
综合说来,扬州的范围包括今之淮河以南至长江南岸,东临东海。
荆州—一《禹贡》载,荆及衡惟荆州。
《尔雅·释地》载,汉南曰荆州。
荆指荆山,即今湖北南漳之西,衡指衡山,即今衡山县之衡山,汉指汉水。
如此说来,荆州即包括今之汉江以南,南漳以西,衡山北。
豫州——《禹贡》载,荆、河惟豫州。
荆指荆山(湖北南漳西),河指黄河。
《周礼·职方》和《尔雅·释地》都说,河南曰豫州。
如此说来,豫州即今之河南全省及湖北的荆山以北。
梁州——《禹贡》载,华阳黑水惟梁州。
华指华山,阳指山南,黑水指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
也就是说,梁州范围包括华山以南,直至西南地区。
九州的由来_写作技巧
九州的由来今天小编告诉大家九州的由来。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
(《己亥杂诗》)九州之称,由来已久。
“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
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象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
”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
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
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应是虚指。
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决非指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而当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民歌、民谣中常有九州之说,那么九州到底指哪些地方呢?据《禹贡》记载,夏朝时的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周官》记载,西周时,多了幽州、并州,而少了徐州、梁州,还是九州。
可见,九州之说是春秋战国以前的行政区划,这种古代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用九州来代表中国疆域。
其实,自秦以后,中国的行政区划多有变动,秦初设郡县,汉朝实行郡国并置。
南北朝时,州的数字大增,合计有208州。
唐宋时,全国行政区划是道。
从元朝以后实行行省制,道、省辖范围内,有些城市名继续称州。
九州的说法是怎么来的?详解大禹划九州
九州的说法是怎么来的?详解大禹划九州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豫州是中心,其他州环绕豫州。
《尔雅·释地》也记载有九州,但其中有幽州、营州,而没有青州、梁州;《周礼·职方》中,有幽州、并州,而没有徐州、梁州。
《吕氏春秋·有始览》中有幽州而无梁州。
传统上人们以为,《尚书》记载的九州是夏朝的制度,《尔雅》记载的是商朝的制度,而《周礼》记载的是周朝的制度,但根据《吕氏春秋》对九州的解释,九州的地域,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人们的地域观念。
《吕氏春秋·有始览》中说:豫州在河水和汉水之间,是周;冀州在两河之间,是晋国;兖州在河水和济水之间,是卫国;青州在东方,是齐国;徐州在泗水之上,是鲁国;扬州在东南,是越国;荆州在南方,是楚国;雍州在西方,是秦国;幽州在北方,是燕国。
”
后来,战国齐人阴阳家邹衍又创立了大九州的说法,声称《禹贡》九州是小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称为“赤县神州”;九个这样的州构成了裨海(小海)环绕的中九州;这种中九州也有九个,共同组成了大九州,其外为大瀛海所环绕。
根据这一说法,中国只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
《淮南子》称九州为神州、次州、戎州、弇州、冀州、台州、泲州、薄州、阳州。
杨树达认为《淮南子》所举的九州是邹衍所称的
中九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州”的来历
“九州”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词语,“九州”代表什么呢?大家都很清楚,“九州”代表中国。
为什么“九州”代表中国呢?“中国”这个词语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还有哪些词语和“九州”一样也代表中国呢?
传说我国古代的大陆划分为九个地理区域。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把这九个地理区域称为“九州”。
虽然记载有些出入,但它都指的是中原的大片土地,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九州”这个词泛指中国了。
跟“九州”同义的还有“九有、九域、九区、九隅、九垠、九垓”等。
“中国”这个词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早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也就是距今2500-3000年前,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中国”一词。
《诗经·大雅·民劳》中写道:“惠此中国,以缓四方。
”意思是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
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国”这个词的意思是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
“中国”的另一个意思是指古代华夏族居住的地方。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夏”,大约是4000多年前建立的。
“夏”是汉族的祖先建立的,他们自称华夏族。
华夏族和后来的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他们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当时世界的中央,所以称为“中国”,也称为“华夏”、“中华”。
它的具体地理位置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附近地区。
后来华夏族、汉族的活动范围扩大到黄河中下游一带,这里也就被称为“中国”了。
到了距今1700多年前,魏国成立。
魏不仅统辖黄河流域各省,它的势力还扩张了许多,南到湖北、安徽、江苏北部,北到辽宁中部,偌大的疆土就都称为“中国”了。
到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这个词才开始专指我们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再作他用。
——本文摘自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500个语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