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采访身边的能人》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上学路上保安全活动目标:1 知道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 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在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有哪些安全隐患?应该怎么样做才能保证自己安全地上学和回家呢?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吧!**准备研究的问题同学们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大家一起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看看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
二、开阔思路:l乘车上学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l步行上学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l我们应该了解哪些交通规则?l遇到陌生人该怎么办?……这里提供了一些供参考的主题,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活动。
三、小组合作确定主题1小组交流谈一谈根据以上的主题谈一谈上学路上如何保安全。
2、选择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研究。
3、班上交流。
四、作业:小组成员根据确定的主题进行研究活动。
第二课时一、交流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把自己见到的或听到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小组交流,将各自的见闻分享一下。
如:一次,我边走边看书,差点儿被车撞到。
我看见几个同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很危险。
……二、收集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或到相关部门采访等方法,收集小学生在上学路上出出安全事故的案例,了解相应的防范措施。
结合书本的图片资料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
l去工地玩耍易受伤l一名小学生在放学路上被陌生人接走,后来被拐卖。
l 12岁以下不能骑车上学。
l上学、放学路上不要在小巷、村道上乱跑。
看清情况再拐弯。
……三、小结调查路上安全隐患第三课时一、谈话我们在上学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呢?让我们仔细观察,寻找在上学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记录下来自己填写,并在小组内交流。
人物访谈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物访谈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人物访谈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物访谈方法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1. 人物访谈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人物访谈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人物访谈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物进行有效的访谈。
2. 如何在访谈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3. 如何将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物访谈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物访谈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参与过的访谈经历,激发学生对人物访谈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 人物访谈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介绍人物访谈的定义、类型和目的。
(2)讲解人物访谈的原则,如尊重、真诚、客观、中立等。
2. 人物访谈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访谈前的准备:确定访谈对象、设计访谈提纲、了解访谈对象背景等。
(2)访谈过程中的技巧:倾听、提问、引导、观察等。
(3)注意事项:避免主观臆断、尊重访谈对象隐私、注意时间控制等。
3. 人物访谈的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物进行模拟访谈。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模拟访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巩固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人物访谈提纲。
2. 学生分组进行人物访谈,记录访谈内容。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的访谈心得和体会。
2. 教师总结人物访谈的要点,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3. 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访谈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人物访谈方法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六、教学资源1. 人物访谈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教案标题: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概述: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身边的小能人,并通过他们的故事和经验,激发学生对积极向上的榜样的认识和向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如何发现身边的小能人,了解他们的努力和成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品质。
教案内容:一、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能人。
2.学生了解小能人的努力和成功经验,培养对积极榜样的认识和向往。
3.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小能人的敬佩和祝福。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的能力。
2.了解和认识小能人的努力和成功经验。
3.激发学生对积极榜样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准备:1.图片或故事书籍,展示身边的小能人的事迹。
2.纸张、颜料等绘画工具,用于学生进行创作。
3.写作活动所需的纸张和笔。
四、教学过程:开场导入:1.教师呈现一张描绘小能人的图片或讲述一个与小能人相关的故事,并与学生分享自己所认识的小能人的经历。
观察和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和讨论:- 你身边有没有发现类似小能人的人物?- 他们有什么特点?他们做了什么努力?- 你有没有对其中某个人或一类人感到特别敬佩?学习和了解小能人:1.教师展示一段描述小能人事迹的视频、图片或故事书籍,让学生了解小能人的努力和成功经验。
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小能人的认识和感受。
表达和创作:1.学生使用纸张、颜料等绘画工具,创作描绘小能人形象的画作。
2.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能人的了解和认识,撰写一篇简短的信件或文章表达对小能人的敬佩和祝福。
分享和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简要介绍所描绘的小能人。
2.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作品。
3.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展示作品,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予肯定和激励。
五、巩固和拓展: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小能人的共同特点和成功经验。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小能人的积极精神和品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10.寻访家乡能人(名人)》优质课教案_11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10.寻访家乡能人(名人)》优质课教案_11寻访家乡名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教学目的让学生建立大语文学习观,学会寻访研究家乡文化名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生搜集积累资料,如何使用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建立大语文学习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二、寻访研究家乡名人的方法1、搜集资料2、实地考察3、分析研究4、归纳总结三、以苏轼为例,教学生如何开展研究1、介绍苏轼天才的全能型文学巨匠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宋代以来的文化精神生活中的智者逆境中的强者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2、研究苏轼仕途苏轼(1037出生,1061—1101为官)1071,贬杭州任通判1074,迁知密州1077,迁知徐州1079,迁知湖州1079,乌台诗案,出狱贬黄州团练副使。
1085,迁知登州1089,迁知杭州1091,迁知颍州1092,迁知扬州1093,迁知定州1094,贬惠州宁远军节度副使1097,贬儋州别驾1100,遇赦北归1101,北归途中卒常州。
3、结论为官四十载历典八州行程万里三十年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的路上3、研究苏轼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 10.寻访家乡能人(名人)》优质课教案_21

综合实践活动《.寻访家乡名人》方案及教学设计适用年级:七年级活动背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的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结合我们学校的建校历史——1999年由北京中海装饰公司李昌先生捐资兴建,二十年来,对学校教育关注和捐助从不间断,每年为中海中学优秀毕业生颁发奖学金,此举在家乡一直被传为佳话。
李昌先生也因此成为红遍安阳的教育名人,学校所在地李爱民老先生,原是赫赫有名的峰峰矿物记者,对八十年代末,中国经济改革之初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做过大量的理论指导和报道宣传。
七年级第二学期,学生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交际能力,能较为顺畅地与师生交流,进行寻访,搜集资料。
另外,同学们在相处过程中,也有夸耀自己村庄美的“爱家乡”意识。
因此把“寻访家乡名人”进行活动探究。
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学会与人沟通,作简单的访谈记录的方法;2.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实验与观察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3.通过活动,了解名人事迹,激发刻苦学习,艰苦朴素,为家乡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感情;4.活动重难点:掌握搜集整理资料、进行人物访谈的方法,感受名人的思想和追求。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目标:会提出关于李昌先生等家乡名人的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成研究的子课题。
指导要点: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李昌助学、生意成功的资料,李爱民矿物局记者的经历和新闻作品,引导学生对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值得学习,产生兴趣与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引导学生对“家乡名人”这一主题进行分解,指导学生从自身能力、研究条件、预期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立可研究的“李昌、李爱民是如何面对生活的”、“这些名人为家为社会作了那些贡献”等子课题。
3.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成立活动小组。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 10.寻访家乡能人(名人)》优质课教案_18

寻访家乡的名人——邵逸夫(主题确定课)活动背景:庄市(逸夫)学校坐落在素有“商贾之地、院士故乡”美誉的庄市街道,离学校不到600米是宁波帮名人邵逸夫的故居(邵逸夫是逸夫小学最早的创办投资人)。
传承和弘扬“逸夫”精神,践行好习惯校训,是学校的校训。
邵逸夫老先生号称华夏捐资第一人,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
他情系桑梓,家乡的捐赠就超过了4000万元。
让孩子们在深入寻访逸夫老先生成为慈善大家的原因时,从他身上感悟做人的道理,培养爱祖国、爱家乡,长大报效祖国、情系桑梓的美好情怀。
邵逸夫为了年轻时的影视梦想,历经磨难,终成影视业大亨。
让学生在寻访中,深入了解邵逸夫老先生的成功经历和个人成就,激励学生以邵逸夫为榜样,勤奋努力,主动学习,为成就自己的美丽梦想而奋斗。
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寻访家乡的名人、寻找身边的道德楷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邵逸夫老先生的相关知识,激发对邵逸夫深入了解的欲望,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质疑能力;能透过表象,进行深入思考。
2.知道何为“寻访”活动,寻访活动除了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外,关键需要走出课堂通过实地考察、参观采访、调查等形式多样的寻访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培养学生养成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励学生以名人为学习榜样,从小树立不畏艰辛、追逐理想的信念,心怀爱国爱乡、报效祖国、情系桑梓的美好情怀。
活动重难点:重点:知道深入寻访一位名人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种方式方法去收集相关资料。
难点:能透过表象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感受名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名人身上汲取力量,懂得创业的艰辛和要为理想坚持,增强热爱国爱乡的品质,长大积极为家乡做贡献。
活动过程:一、探讨校名,引出家乡名人师:“庄市(逸夫)学校”是我们学校合并重建后的新校名,但学校正大门石头上仍镌刻着“逸夫学校”这个名字。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 10.寻访家乡能人(名人)》优质课教案_2

《寻访家乡能人》教案一、问题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学习和体验教育都是现代教育理念,他们的核心都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都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我们天水,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在学生中开展《寻访家乡的名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一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二是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种下思想,传承美德。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习榜样,树立正气”的良好风气,我们开展了“走近家乡名人,传承名人美德”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读书、收集资料、走访,寻访家乡的名人、寻找身边的学习楷模,挖掘、宣传其先进事迹,体会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二、活动目标:1、通过介绍名人,让学生对名人和身边的榜样有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
2、在活动中使队员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习各种网络知识、交往知识。
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激励队员以名人为学习榜样,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2、通过活动让队员更加知道身边有很多自己学习的榜样,从而爱学习。
让队员传承名人美德,长大后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注重培养队员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培养队员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队员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介绍名人、感悟名人、寻访名人,争当“名”人等探究活动,培养队员的实践能力及队员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学习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寻访身边的名人,挖掘、宣传其先进事迹,发动大家一起学习这些身边的楷模。
四、活动对象:七年级4班全体学生五、活动过程:(一)、寻访名人1、学生制定问卷调查表,了解情况,收集资料。
2、调查、走访乡的长者,向他们了解家乡有哪些名人,现在何地从事何种工作,了解他们的事迹。
3、学生利用课外、周末、节假日上网查阅资料,走访、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寻访身边的“达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寻访身边的“达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以“寻访身边的‘达人’”为主题,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达人”,即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或技能的人。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职业的特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从而培养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方式,寻找到身边的“达人”,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他们的特点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他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达人”,并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他们的特点和技能。
2.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从而培养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相机等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展示一些“达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达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和技能。
2. 寻找“达人”:学生分组,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方式,寻找到身边的“达人”,并记录下他们的特点和技能。
3. 分享“达人”:每组学生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找到的“达人”,并用语言准确地描述他们的特点和技能。
板书设计1. 寻访身边的“达人”2. 副发现每个人的特长和闪光点3. 内容:介绍“达人”的定义、特点和技能,以及如何寻找到身边的“达人”。
作业设计1.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下他们找到的“达人”的特点和技能。
2. 学生画出他们心中的“达人”,并写出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个人是“达人”。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职业的特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从而培养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综活教案采访身边的能人

“采访身边的能人”
(成果展示)
教学目标:
1 通过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 为本次活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课前准备:
1 由于每位学生的起始能力不同,所以对每组同学的要求及期望值也应有所区别,对知识能力较低的小组,可鼓励他们采用较简单的形式,如出手抄报。
并在课前贴出来展示。
2 经过2-3周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确定上台展示的顺序。
可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常言道“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空中的闪闪群星构成了璀璨夜空,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为了走近那最亮的几颗星,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进行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探究、整理、修改,完成了你们心爱的作品。
今天就是你们展示自己风采的时刻。
请同学们作好评价记录,我们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听众,更是评委。
二小试牛刀
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小试牛刀”,这是一组竞答题,选题后,可以汇集全组力量答题。
(教师出题,考查学生对名人知识的积累)三民族魂
四人物面对面
采访是了解人物的好形式,看看谁的“人物访谈”更胜一筹。
五名家名作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还因为他有伟大的作品流传于世,作为语文学科,我们更关注他们的文学作品。
六评价
1 请同学评价,谈自己的看法。
2 教师总结。
以鼓励为主,注重过程。
身边的知名人物采访活动

我们身边的名人采访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知名人物,激发学生崇拜之情;2.知道用多种方法获取知名人物的信息,会独立设计采访问题;3.能小组合作制定操作可行的“身边的知名人物采访活动计划表”;4.了解采访技巧。
教学准备:教师精心设计“身边的知名人物采访活动计划表”,学生了解身边的知名人物。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活动主题(7分钟)师描述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故事,猜猜是谁?(指名说)师:诸葛亮是什么时代的知名人物?(指名说)师:崇拜诸葛亮吗?为什么?(指名说,注意及时收网)师:你身边有哪些你崇拜的知名人物?(可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板书:我们身边的名人学生若说不出,可提示从学校、家庭、社会找,或通过ppt呈现身边的知名人物。
(傅桃英和高尔泰张新木,吴政隆,俞华华,孔祥云)师:你想了解这些知名人物吗?想了解他们的哪些信息?(适时板书)预设: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爱好、性格特征、外貌特征、主要事迹等。
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信息?(观察、资料查阅、采访,学生举例说明)师: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想采访你身边的知名人物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去采访他们(板书:我们身边的名人采访活动)二、采访技巧指导(3分钟)师:但是在我们采访前,我们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有哪些?预设:确定采访对象,定好采访时间、地点,备好采访工具,预设采访问题及遇到的困难,礼貌采访。
(教师适时板书并归纳采访技巧:气氛融洽精确提问善于追问注意礼貌)三、采访问题设计(学生独立设计后交流完善)(6分钟)四、合理分组、制订计划(9分钟)1.根据选择的知名人物采访对象进行分组。
2.小组制订“身边的人物传记采访活动计划表”,教师适时点拨。
身边的知名人物采访活动计划表五、交流完善计划(6分钟)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咱们制定的研究计划表,小组之间认真倾听,互相补充。
六、明确参加采访活动注意事项:保障交通安全,采访注意礼貌,记录要尽量详细,及时收集图片影像资料等。
采访家乡的名人教案

采访家乡的名人教案教案标题:采访家乡的名人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名人及其对当地社区和文化的贡献。
2. 提高学生的采访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家乡的名人的背景和成就。
2. 学习采访技巧和准备采访问题。
3. 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和记录。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音频设备。
2. 名人采访问题的模板。
3. 学生分组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名人的照片或视频,并引发学生对这些名人的兴趣。
2. 讨论家乡的名人对社区和文化的影响。
知识探究:3.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家乡的名人进行采访。
4. 学生使用提供的采访问题模板,准备采访问题。
5.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关于名人的背景和成就的信息。
实践活动:6. 学生分组进行采访,其中一位学生担任采访者,其他学生担任记录员。
7. 学生使用音频设备或手机录制采访过程。
8. 学生整理采访记录,准备展示的材料。
展示和总结:9. 学生将采访记录整理成报告或展板,并在班级内展示。
10. 学生分享他们对家乡名人的认识和感受。
1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采访过程中学到的技巧和经验。
拓展活动:12. 学生可以将采访记录制作成视频或音频文件,并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分享。
13. 学生可以撰写一篇关于家乡名人的报道,并投稿给当地报纸或杂志。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准备的采访问题的质量和适当性。
3. 评估学生在采访过程中的表现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评估学生整理的采访记录和展示材料的质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家乡的名人,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景点,了解更多关于家乡的信息。
教学资源:1. 家乡名人的照片或视频。
2. 采访问题的模板。
3.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
4. 音频设备或手机录音功能。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有机会了解家乡的名人,并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上学路上保安全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情感。
2.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它们的意义和作用,知道上学途中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
3.针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制订防患措施,学会如何面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掌握相应的自护和防范技能。
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能运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活动重难点: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能辨认各种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的符号。
活动时间:3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本次活动分为二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调查校园内曾产生过的安全变乱,以及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安置安全警示标志以及设计其它校园安全警示活动。
二、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表1:学校安全隐患统计表表2: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二)活动过程第一环节:1.成立调查组。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及活动需要将学生分成三大组。
①实地考察组:深入校园各个部位,寻找可能有安全隐患的地点及设施。
②变乱调查组:到学校相干部门调查了解学校里曾产生过的安全变乱。
③安全警示标志搜集组:让学生搜集各种安全警示的标志,了解它们的作用及安置地方。
2.分组调查。
①实地考察利用课间巡视校园各个部位和角落,仔细寻找藏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了解大概会产生什么变乱。
如:下雨天,特别滑的路段:在没有老师把守的情况下利用大型活动器材,会产生风险:暴露在外面的电源插座或电线:即将倒塌的墙壁……填写《学校安全隐患统计表》。
(可出示照片辅助介绍学校安全隐患情况)②变乱调查向学校调查了解过去一年在校园内发生的安全事故,认真填写《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
③安全警示标志搜集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集、查阅书籍、实地观察,搜集一些安全警示标志,可以用照片、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并写出它们的名称、作用以及的安置的地方。
初中《寻访家乡能人》探究活动教案

初中《寻访家乡能人》探究活动教案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
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运用多种感官,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在做中学,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
探究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感知、操作和语言等外部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统一,使认知活动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用学习主体的实践活动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寻访家乡能人》探究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
初中《寻访家乡能人》探究活动教案一.问题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学习和体验教育都是现代教育理念,他们的核心都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都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我们白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在学生中开展《走近名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一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二是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种下思想,传承美德。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习榜样,树立正气”的良好风气,我们开展了“走近家乡名人,传承名人美德”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读书、收集资料.访问等形式, 寻访家乡的名人.寻找身边的道德楷模,挖掘、宣传其先进事迹,体会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二、活动目标:认知目标:1、通过、阅读名人、介绍名人、访问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对名人和身边的榜样有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
2、在活动中使队员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习各种络知识、交往知识。
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激励队员以名人为学习榜样,不断进行研究性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2、通过活动让队员更加知道身边有很多自己学习的榜样,从而爱学习。
让队员传承名人美德,长大后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注重培养队员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培养队员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队员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活动二 采访身边的英雄》教学设计

《采访身边的英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英雄,学习采访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访身边的英雄,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英雄的精神品质,培养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英雄,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
2. 教学难点:如何在采访中与英雄建立良好的互动干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教学准备:1. 提前安置学生观察并发现身边的英雄,可以是教师、家长、同砚,甚至是身边的小朋友。
2. 准备采访的问题清单,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准备录音笔、相机等工具,以便记录采访过程。
4.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采访。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英雄,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英雄。
二、制定采访计划1. 小组讨论:讨论身边的英雄有哪些,并确定采访对象和内容。
2. 制定采访计划:包括采访目标、对象、内容、时间和地点等。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采访计划,并说明理由。
4. 教师点评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采访计划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建议和意见。
三、实地采访1. 小组分工:小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
2. 实地采访:按照制定的采访计划,进行实地采访。
3. 记录采访过程:将采访过程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整理和分析提供素材。
四、整理分析1. 整理采访记录:将采访过程记录整理成文字资料,便于后续分析和总结。
2. 分析英雄事迹:分析采访对象的英雄事迹,开掘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总结,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教室小结1.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作业安置1. 课后继续整理和分析采访记录,形成完备的报告。
2. 思考身边的英雄事迹对自己的启迪和影响,撰写一篇小作文。
《采访身边的英雄》教学设计

《采访身边的英雄》教学设计一、学习主题概述在和平年代里,当我们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享受日渐繁华的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和平年代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模范人物;也不能忽视那些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的平凡公民。
《学习身边的小雷锋》这一主题主要通过一系列搜集资料、表演、讨论、采访等活动,引导学生搜集英雄事迹、发觉身边的模范,激发学生探索身边英雄的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有效采访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从而树立正确的榜样意识,并初步形成积极主动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
本活动是“学习身边的小雷锋”主题活动中的第二个活动,本单元活动又分为2课时,本课为单元活动的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采用“采访”活动的契机,帮助他们深入关注和发掘生活中的榜样,激发孩子理解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并乐于奉献的普通人都是身边的英雄。
继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提升孩子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并培养乐于倾听,善于交流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次活动执教的是学校三(3)班的学生。
该班学生通过上一个单元《向英雄致敬》的探究活动,对身边的英雄人物有了一定的关注,对英雄精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感悟。
通过两年多的探究学习,也初步具有了资料查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继续强化相关技能。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善于发现身边的英雄。
2.合理选择采访对象,使孩子理解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并乐于奉献的普通人都是身边的英雄。
3.引导学生采用“采访”活动的契机,提高采访的技巧,引导他们深入关注和发掘生活中的榜样。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孩子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
5.小组充分合作,培养乐于倾听,善于交流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合理选择采访对象,使孩子理解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并乐于奉献的普通人都是身边的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谈-采访身边的能人》教学设计
清油河希望小学田梽鑫
活动目标:
1、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查找收集资料。
2、学会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3、通过活动探究,对某位名人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活动步骤:
一、确定大致的研究方向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手头现有的资料确定所要研究的人物。
二、分组并初步拟订研究方案
按不同的研究方向分组,组员4-6人不等,确定组长、记录员。
讨论:研究主题(越小越好);具体分工(侧重查找资料的分工);资料汇总时间(即下次讨论时间);成果呈现形式(如幻灯片、论文、采访、手抄报、表演……);困难等。
并形成初步的研究方案,教师可根据方案进行建议和指导。
三、收集资料并阅读消化资料
根据讨论的分工分头查找资料。
教师可利用一节课让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查找资料,并下载到软盘上备用。
资料找到后应及时阅读,及时记下点滴感受。
四、整理、筛选资料
组内交流所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确立更细致的选题或研究角度,据此讨论资料的筛选和利用,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成果的形成)作具体分工。
形成第二份研究方案,教师进行建议和指导。
五、形成各类研究成果并展示。
手抄报可张贴;幻灯片可边讲解边演示,此外还可以进行“人物专访”、表演、论文宣读……
六、评价
1、评价形式。
可评出多种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深刻奖、优秀成果奖。
2、教师全面评价。
对每一个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从态度、方式、过程、成果等多方面进行总结。
“采访身边的能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目标:
1、通过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为本次活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课前准备:
1、由于每位学生的起始能力不同,所以对每组同学的要求及期望值也应有所区别,对知识能力较低的小组,可鼓励他们采用较简单的形式,如出手抄报。
并在课前贴出来展示。
2、经过2-3周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确定上台展示的顺序。
可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常言道“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空中的闪闪群星构成了璀璨夜空,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则构成了丰
富多彩的世界。
为了走近那最亮的几颗星,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进行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探究、整理、修改,完成了你们心爱的作品。
今天就是你们展示自己风采的时刻。
请同学们作好评价记录,我们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听众,更是评委。
二、小试牛刀
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小试牛刀”,这是一组竞答题,选题后,可以汇集全组力量答题。
(教师出题,考查学生对名人知识的积累)
三、民族魂
四、人物面对面
采访是了解人物的好形式,看看谁的“人物访谈”更胜一筹。
五、名家名作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还因为他有伟大的作品流传于世,作为语文学科,我们更关注他们的文学作品。
六、评价
1、请同学评价,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总结。
以鼓励为主,注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