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课件
合集下载
《管仲列传》ppt
⑷举荐的结果如何?
明确:“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 下,管仲之谋也。”管仲帮助齐 桓公九合诸侯(与诸侯多次会 盟),一匡天下(使天下归正于 一),使齐国称霸天下,将齐桓 公推上春秋五霸之首。
⑸管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这一 切的基础都源于好友的知己之恩,那么 功成名就后的管仲又是如何评价好友鲍 叔的呢?
② 桓公救燕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戎、狄侵扰中原,山戎打 进了燕国,燕国派使者求救,燕国经常受戎、 狄族的侵扰,这次是北狄族中的—支山戎大举 进犯。齐桓公和管仲本来商量着征伐南方的楚 国,当时楚国在中原人看来也是蛮夷之地。但 是管仲建议,只有把北方安定下来,才能集中 力量对付楚国,于是和齐桓公率大军北征,打 败了山戎,又击败了山戎的同盟国孤竹和令支, 才还军燕国。渤海沿岸的一些小国纷纷服从齐 国的统治,以求保护。燕国百姓看到山戎的威 胁解防了,高兴地安心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家园,
“尝与鲍叔贾,分 财利多自与”合作 经商,却多分自己 财物,不知谦逊
“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 困”谋事不成,让好友 陷入困境
“吾尝三仕三见逐 于君”出仕不成, 常被辞退
“吾尝三战三走” 作战失败,多次逃 跑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事君不成, 苟且偷生
总结:从上述文字来看,管 仲这个人,他在和朋友交往的时 候,不是想着帮助朋友,而是时 时想着占人便宜,这样的行为是 无德,辅佐的主公争权失败,他 不为主公死节,却选择了苟且偷 生,这是无义;谋事不成、出仕 被逐、作战逃跑,这是无用。由 此可见,管仲是一个无德、无义、 无用的三无产品。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动句
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判断句
翻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
译
《管仲列传》优秀-ppt课件
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 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 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 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最新版整理ppt
7
经过管仲的改革,齐国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军事上加强了武备,在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 生产,国力很快强盛起来。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最新版整理ppt
9
学习过程
1、朗读课文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流畅朗读。
2、对照注释分段疏通文意,标出重点词语、句 式。结合点评理解每段内容。
3、思考问题 (1)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有哪些? (2)我们从《管仲列传》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
怎样的感情?
最新版整理ppt
10
第一段
+ 2、鲍叔知其贤 + 3、常欺鲍叔 + 4、鲍叔终善遇之
动词 知道 懂得 欺负
+ 5、不以为言
对待
+ 6、已而鲍叔事公子 小白
+ 7、管仲囚焉
不把这种事对外说 名词作动词,追随 被囚禁
最新版整理ppt
12
+ 8、鲍叔遂进管 推荐
仲
+ 9、管仲既用, 任政于齐
被录用 状语后置 于齐任政
+ 10、齐桓公以霸,在齐国施政
最新版整理ppt
16
第二段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 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 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 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 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 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最新版整理ppt
7
经过管仲的改革,齐国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军事上加强了武备,在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 生产,国力很快强盛起来。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最新版整理ppt
9
学习过程
1、朗读课文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流畅朗读。
2、对照注释分段疏通文意,标出重点词语、句 式。结合点评理解每段内容。
3、思考问题 (1)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有哪些? (2)我们从《管仲列传》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
怎样的感情?
最新版整理ppt
10
第一段
+ 2、鲍叔知其贤 + 3、常欺鲍叔 + 4、鲍叔终善遇之
动词 知道 懂得 欺负
+ 5、不以为言
对待
+ 6、已而鲍叔事公子 小白
+ 7、管仲囚焉
不把这种事对外说 名词作动词,追随 被囚禁
最新版整理ppt
12
+ 8、鲍叔遂进管 推荐
仲
+ 9、管仲既用, 任政于齐
被录用 状语后置 于齐任政
+ 10、齐桓公以霸,在齐国施政
最新版整理ppt
16
第二段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 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 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 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 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 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列传》pptx课件(13页)
功业彪炳
研读3、4段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管仲的执政主张或 举措,你最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措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理念:以民为本、顺民心、上下相亲 外交: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事例:桓公袭蔡——管仲伐楚 桓公征山戎——管仲令燕修召公 桓公欲背约——管仲信之 原则: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 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多:推重,赞美) 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 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探讨:司马迁为管仲立传的原因
知己之情 知遇之恩
节义功名
为素无深交的李陵辩诬,身陷 囹圄,“家贫,货赂不足以自 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 不为一言”,最后腐刑受辱。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 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而文采表于后世也。
有感情地朗读管仲的话 请从内容、感情、语言选一角度,说说这段话 是如何表达管仲的感激之情的
管鲍之交
鲍叔荐相
齐桓公欲拜叔牙为相,叔牙诚恳地辞谢说: “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傒和我就 够了。如想建树王霸天下的不世功业,那非 用管仲不可!” 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 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 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 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 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 将欲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的父母。
笔者心声
挚交千古
交 叔 牙 万 古 高 风
相 桓 公 一 匡 天史公借孔子而言己意”, “己意”是褒是贬 ?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也沦为同披发 与左扣衣襟的夷狄一样的民族了。
《管仲列传》ppt课件全面版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
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和经济学家。
孔子称之以“仁”,梁启
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 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 子”。
管仲列传
学习目标:
•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知识,翻译重 点语句。
• 2、能力目标:观其事想见其为人,理 解管仲从政成功的原因。
• 3、情感目标:感受“管鲍之交”的真 谛,正确呵护自己的友情。
不肖:品行不好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而管仲辅佐公子纠, 公子纠死后,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 尽心竭力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B.鲍叔牙知道管仲穷困且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供 养,就给处在逆境的管仲以理解和支持。 C.管仲相齐,能够顺应民心,利用海滨的有利 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与百姓同好恶, 取得了突出政绩。 D.管仲通货积财,富可敌国,国人不认为他奢 侈,这是因为他善于治理国家。
占便宜
推荐 经商,做买卖 逃跑 百姓 遵从,遵循 给予 扶持
(二)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词义
1、齐桓公以霸
名作动,称霸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为动,为……而死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 形容词的意动,
名不显于天下也
以……为羞(耻)
4、南袭蔡
名作状,向南
5、管仲因而信之 名词使动,使……守信用
朋友。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讨论: 读完《管仲列传》,你
认为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 是什么呢?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 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 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 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 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 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 妙。”
管仲列传司马迁PPT课件
第17页/共27页
有关友谊的名句
•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 投我以木瓜,抱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2、君臣知遇之恩
《管仲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 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风云际会——比喻有才能之士遭逢时会; 也比喻君臣际遇。 (成语)
第13页/共27页
1、全都表明管仲民本思想的一组是( C)
①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④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 同好恶 ⑤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⑥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实词积累
世俗,百姓 主张,看法
3、上服度则六亲固
遵从,遵循
4、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纲常;发扬,提倡
5、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修治,整顿
第5页/共27页
实词积累
1、而不勉之至王 2、将顺其美 3、岂管仲之谓乎
劝勉,鼓励; 扶持
难道
达到,施行
第6页/共27页
词类活用
1、齐桓公以霸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 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 巨子”。
家。
第2页/共27页
初读课文,解决词、句
第3页/共27页
实词积累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往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3、鲍叔遂进管仲 4、一匡天下
有关友谊的名句
•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 投我以木瓜,抱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2、君臣知遇之恩
《管仲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 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风云际会——比喻有才能之士遭逢时会; 也比喻君臣际遇。 (成语)
第13页/共27页
1、全都表明管仲民本思想的一组是( C)
①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④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 同好恶 ⑤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⑥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实词积累
世俗,百姓 主张,看法
3、上服度则六亲固
遵从,遵循
4、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纲常;发扬,提倡
5、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修治,整顿
第5页/共27页
实词积累
1、而不勉之至王 2、将顺其美 3、岂管仲之谓乎
劝勉,鼓励; 扶持
难道
达到,施行
第6页/共27页
词类活用
1、齐桓公以霸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 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 巨子”。
家。
第2页/共27页
初读课文,解决词、句
第3页/共27页
实词积累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往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3、鲍叔遂进管仲 4、一匡天下
《管仲列传》课件(23张ppt)
客观上 (1)鲍叔的无私举荐, (2)齐国为他提供了用武之地。 主观上 管仲有才干。
2022/2/12
❖ 删去的两段文字 ❖ (1)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
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 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翻译:鲍叔推荐管仲后,情愿把自己的地位置 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 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通常都是著名的大臣。因 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 能够识别人才。 ❖ (2)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 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 翻译: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他拥有建 筑豪华的台阁和摆放礼器的土台,齐国人却不认 为他奢侈僭越。管仲去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 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
第二段
利成多本自管语与仲段:,曰的鲍:管叔“关鲍不吾键以始分使我困句金动为时是贪,、,尝哪使管知与…一我鲍鲍…贫叔句穷之也贾困?。,交本吾分段尝财 从为哪鲍几叔谋个事方而更面穷来困,展鲍开叔不的以?我为愚,知
时有利君不不利也见。吾管尝鲍三仕贫三见时逐交于君,,鲍叔不 关键以鲍我叔句为不:此不以肖我生为道,怯动我知 ,今者我 知为人不 我父…遭 有…母弃时 老死,也 母如知。 也吾 。土我尝公者。三子鲍战纠子三败走,也,召 五个忽我死不方之羞—面,小:—吾节经幽而杜囚 耻商受 功甫、辱 名谋《, 不事鲍 显贫叔 于、不 天交出以 下仕行我也、为。》无生作耻我战,者、知父
管仲之谋也。
(二)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 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 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 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
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
2022/2/12
❖ 删去的两段文字 ❖ (1)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
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 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翻译:鲍叔推荐管仲后,情愿把自己的地位置 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 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通常都是著名的大臣。因 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 能够识别人才。 ❖ (2)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 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 翻译: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他拥有建 筑豪华的台阁和摆放礼器的土台,齐国人却不认 为他奢侈僭越。管仲去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 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
第二段
利成多本自管语与仲段:,曰的鲍:管叔“关鲍不吾键以始分使我困句金动为时是贪,、,尝哪使管知与…一我鲍鲍…贫叔句穷之也贾困?。,交本吾分段尝财 从为哪鲍几叔谋个事方而更面穷来困,展鲍开叔不的以?我为愚,知
时有利君不不利也见。吾管尝鲍三仕贫三见时逐交于君,,鲍叔不 关键以鲍我叔句为不:此不以肖我生为道,怯动我知 ,今者我 知为人不 我父…遭 有…母弃时 老死,也 母如知。 也吾 。土我尝公者。三子鲍战纠子三败走,也,召 五个忽我死不方之羞—面,小:—吾节经幽而杜囚 耻商受 功甫、辱 名谋《, 不事鲍 显贫叔 于、不 天交出以 下仕行我也、为。》无生作耻我战,者、知父
管仲之谋也。
(二)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 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 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 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
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
《管仲列传》优秀课件-
2021/10/10
32
实词积累
+ 1、管仲既任政 相齐
+ 2、以区区之齐 在海滨
+ 3、通货积财
名词作动词 做宰相
凭借 居于处于
古:交换货物 今:在 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 通手段的货币。
+ 4、富国强兵
形容词使动,使…富; 使…..强
+ 5、与俗同好恶 百姓
2021/10/10
33
+ 6、故其称曰 称言;主张
+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而 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盟诸候, 使天下归正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2021/10/10
15
第一段
+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曾与 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 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 终对他很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后来鲍 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 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 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 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成功,多次会集诸 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根据管仲 的计谋。
2021/10/10
11
实词积累
+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往
+ 2、鲍叔知其贤 + 3、常欺鲍叔 + 4、鲍叔终善遇之
动词 知道 懂得 欺负
+ 5、不以为言
对待
+ 6、已而鲍叔事公子 小白
+ 7、管仲囚焉
不把这种事对外说 名词作动词,追随 被囚禁
2021/10/10
《管仲列传》ppt课件(23页)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管 仲 列《 传史
记 》
---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管仲 ,春秋初齐 国政治家。名夷吾, 字仲,颖上(今属安 徽)人。齐桓公即位 后,任管仲为相,以 主持政务,并尊之为 “仲父”。管仲助桓 公以“尊王攘夷”号 召诸侯,使桓公成为 五霸之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2、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 子也!”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
3、从语言上看,运用排比,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 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 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管子•大匡》载: 桓公三年,桓公因不听管仲规谏而举兵伐宋,
结果败北而归,于是管仲要在国内加强军备。管 仲说:“不这样的话,齐国就危险了!”鲍叔牙 亦谏曰:“公必用夷吾之言!”在关键时刻,鲍 叔牙支持了管仲。
滨,通货积财, 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与
富国强兵,与俗 普通人同好同恶。所以他
同好恶。故其称 的著作中说:“粮仓充实
曰:“仓廪实而 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
知礼节,衣食足 而知荣辱,上服 度则六亲固。四 维不张,国乃灭
懂得荣辱;居于上位的人 遵循礼法行事,六亲自然 和睦而关系颁布政令
亡。下令如流水 就好象流水的源头,要能
之原,令顺民
顺乎民心。”所以他的政
心。”故论卑而 令浅显而易于推行,一般
易行。俗之所欲, 人所向往的,就因势而给
予;一般人所不赞成的,
第三段所表现管仲任政的最基本的 理念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与俗同好恶。
4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 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 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以为言。
管 仲 列《 传史
记 》
---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管仲 ,春秋初齐 国政治家。名夷吾, 字仲,颖上(今属安 徽)人。齐桓公即位 后,任管仲为相,以 主持政务,并尊之为 “仲父”。管仲助桓 公以“尊王攘夷”号 召诸侯,使桓公成为 五霸之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2、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 子也!”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
3、从语言上看,运用排比,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 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 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管子•大匡》载: 桓公三年,桓公因不听管仲规谏而举兵伐宋,
结果败北而归,于是管仲要在国内加强军备。管 仲说:“不这样的话,齐国就危险了!”鲍叔牙 亦谏曰:“公必用夷吾之言!”在关键时刻,鲍 叔牙支持了管仲。
滨,通货积财, 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与
富国强兵,与俗 普通人同好同恶。所以他
同好恶。故其称 的著作中说:“粮仓充实
曰:“仓廪实而 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
知礼节,衣食足 而知荣辱,上服 度则六亲固。四 维不张,国乃灭
懂得荣辱;居于上位的人 遵循礼法行事,六亲自然 和睦而关系颁布政令
亡。下令如流水 就好象流水的源头,要能
之原,令顺民
顺乎民心。”所以他的政
心。”故论卑而 令浅显而易于推行,一般
易行。俗之所欲, 人所向往的,就因势而给
予;一般人所不赞成的,
第三段所表现管仲任政的最基本的 理念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与俗同好恶。
4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 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 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以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