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从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得到的启示

从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得到的启示

谈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得到的启示一.内容提要:改革开放前,民营经济确是濒临灭绝,而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凭借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壮大而获得的长足发展,率先成为富裕地区,本文主要以温州为例谈谈这种经济建设的成功方式背后的原因和带来的启示。

二.关键词:民营经济,乡镇企业,比较优势战略,微观经营机制,转型经济林毅夫先生和蔡,李两位先生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中解释道改革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是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而温州凭借微观经营机制的放权让利使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做法,明显体现了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利益。

这种民营经济推动了当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增加了就业,外贸,投资需求,以及人民收入,而乡镇企业发展更是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改变着城乡二元结构。

那么,温州是如何在改革中受益,使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腾飞的呢?我认为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和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并为今天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

第一,应当继续向微观经营主体放权让利,减少指令性计划干预。

传统计划经济的缺陷提醒我们要实现经济转型,政府应放权让利。

温州由于历史上计划体制上的忽视反而成为了迈向市场的动力,而政府的“宽容”使其在对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中更多地向微观经营主体放权让利,使微观经营主体能够扩大对于资源的支配权,这样就有利于微观激励机制的推行,具有自主经营权的企业,内部管理根据市场机制调节改善,而员工的报酬与其贡献相关联的机制,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生产和劳动积极性。

关于收入分配中的微观激励机制,我认为这种按劳分配的机制正是体现了“隧道效应”的理论。

计划经济下平均分配撇开了员工的绩效,又有谁会愿意付出更多的劳动,而按劳取酬使得部分肯干的员工取得更高的收入,其他员工看到了良好的收入预期和公平的机会,自然会更努力工作,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间的优胜劣汰也有利于市场经济迸发出更多活力。

这正体现了政府的放权让利,减少指令性计划的干预的好处。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

b温州模式1.温州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温州模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由费孝通提出,是以家庭式的私人企业为基础,以民间灵活的金融制度为支撑,以自发扩展之产业结构为依托的一种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古典市场经济特征。

温州模式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地理背景。

温州丘陵山地占土地面积的81.7%,又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多地少。

这种环境促使温州农村人口向二、三产转移,外出经商谋生或从事力所能及的个体生产。

温州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古城,有着悠久的工商业历史,温州人历来被誉为心灵手巧,富有创新,擅长工艺、善于经商。

而永嘉学派孕育的“不等不靠不要,务实创新,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温州精神又成为其人文基础。

改革开放赋予了温州经济发展的良机,温州模式得以产生。

从发展历史来看,温州前进与发展,都是创新的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办十大专业市场,后来又最早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把市场机制引入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教育等等,这些都开了全国之先河使温州取得了先发性的优势,赢得了较快的发展。

2温州模式的特征与缺陷2.1温州模式的特征温州模式的首要特征便是社会资本发达,能够充分利用手中的社会资源并依靠传统社会关系网络掌握丰裕的社会资本是温州商人驰骋天下的重要保证。

小商品大市场的是温州模式的又一特征。

温州企业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通过明确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并以市场交易取代企业内部的产权与管理关系形成了完善的区域产业集群,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

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温州企业家族化经营的优势,节约了管理成本,保证了经营效率同时还使其创富精神常青,避免了“大企业病”的出现。

温州模式以民间投资为主。

在温州民间投资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也并非偶然。

首先,温州的产业构成以启动资金少技术要求低同时外部资金可获得性差的轻工业为主,因此区域内部投资成为了温州企业生产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摘要:苏南地区与温州地区是我国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民营经济发展区域,各自形成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

本文通过对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两种经济模式的共性与特点,以期为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比较研究正文:一、概述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都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代表模式,两者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苏南是指江苏南部的苏州、南京等城市,而温州则是指浙江温州地区。

二、共性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共性在于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起来的。

两者都是基于乡村企业发展起来的,乡村企业在两地都具有先天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

此外,两者也都强调了家族企业的重要性,家族企业是两地经济发展的核心。

三、特点1.苏南模式的特点:苏南模式建立在针织、机电等传统产业基础上,主要发展生产加工、贸易流通、物流仓储、金融保险等服务业。

此外,苏南经济还强调大型企业的发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服务、管理体系。

苏南模式也重视政企合作,建立了一批有业绩、有实力的地方企业集团。

2. 温州模式的特点:温州模式主要发展小商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业,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以小型、多品种生产为主要特征。

温州经济的发展还强调了企业管理现代化,强调学习和开放,鼓励企业家家族成员寻求教育和培训。

此外,温州经济还注重创新,建立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四、比较分析1.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均强调家族企业的重要性,但温州模式更加突出;2.苏南模式更为注重大型企业的发展,而温州模式则注重小型企业发展;3.两者都发展了相对独特的服务业,但苏南模式更为系统化;4.温州模式更为注重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技术创新。

五、启示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地经济发展所遵循的发展模式有很多相通之处,取长补短,吸收两地经验,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如何应用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是我国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民营经济发展区域。

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市场化程度高
温州模式注重市场经济的发 展,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 源,这使得温州地区的经济 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提高 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 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地域特色鲜明
温州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 地域特色不仅增强了温州地 区的经济竞争力,也为其他 地区提供了差异化发展的思 路和方向。
、法律、会计、咨询等多个领域。这些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
支持和帮助,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温州模式的优势
灵活性强
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经济为 主导,这种经济形式具有较 强的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 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创新能力强
温州企业家具有较强的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敢于 尝试新事物,不断推动技术 进步和产业升级。这种创新 精神成为温州模式发展的重 要动力。
政策建议与发展策略
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 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
环境。
强化金融支持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民 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 企业融资成本,助力民营企业 健康发展。
推动产学研结合
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 构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 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 用。
温州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 索。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温州模式提供了广阔空间
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温州模式得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大的市场空间中发 挥作用。
02
温州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温州模式的特点
01
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导
温州模式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导,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是其主要形

从温州模式看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从温州模式看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从温州模式看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温州模式概述•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温州模式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目录01温州模式概述温州模式定义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有效的分工和协作的生产力布局,从而使得区域内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温州模式的特点在于其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温州模式的定义与特点温州模式的历史与发展温州模式的形成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转型三个阶段。

在发展阶段,温州的产业集群逐渐扩大,形成了以鞋帽、服装、低压电器等轻工产品为主的产业体系。

在起步阶段,温州的个体工商户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了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的基础。

在转型阶段,温州开始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温州模式的经济地位主要表现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上。

温州模式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优势使得区域内的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温州模式的转型和发展也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

温州模式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温州模式的经济地位与作用02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1促进经济增长23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内消费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带动了内需的增长。

拉动国内消费民营企业在外贸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促进了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

推动外贸出口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平台,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流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吸引投资03产业集群效应民营经济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产业集群,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区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推动产业升级01技术创新民营经济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活力和能力,能够不断推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温州经济发展变迁及未来展望

温州经济发展变迁及未来展望

温州经济发展变迁及未来展望温州经济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下地方县域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现象和模式,也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几乎成为了民营经济的代名词,也是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起步与蓬勃发展的缩影。

但伴随着温州经济的突飞猛进,与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出现,成为阻碍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国外近期经济发展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处理温州经济发展中的阻碍问题,为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笔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也将结合笔者个人观点展望温州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标签:温州经济;发展描述;展望一、温州经济发展的历程温州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典型代表,一个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初期即1978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4004亿元,35年内增长了308倍,其经济成就表现突出。

1.温州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温州以海防前线城市的角色进入到全国市场经济建设中,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硬件设施不尽齐全,也没有获得较为优厚的政策支持,但由于温州独特的商业文化氛围,造就了最早一批活跃市场经济的个体工商户。

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早在1956年的温州永嘉县试验早期的“包产到户”就有所体现。

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起步阶段,以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契机,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从事以家庭作坊为主的个体经营活动,进入到最早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去,在非公有制经济还在受到争议的改革开放初期,这批温州商人就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最早的一批参与者中的典型代表,并几乎在全国范围内的日用百货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全温州储蓄余额由4511万元增长到近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从13亿元增长到45亿元,进行着早期民营资本的积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温州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始由个体工商户的形态向股份合作制转变,原有的个体家庭式小企业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架构需要,大多数温州民营小企业主选择联合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以继续保持在全国范围市场上领先优势。

温州模式的转型、创新与发展研究

温州模式的转型、创新与发展研究

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08温州模式的转型、创新与发展研究胡一凡 高文君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温州模式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她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的作用及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温州地区出现实体经济衰落、资本泡沫化严重、民营企业外迁、产业空心化等现状,导致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温州模式也遭到了专家学者们的质疑。

由此可见温州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转型并创新发展,温州应该利用其雄厚的原始资本积累,挖掘其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打造现代服务型政府,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以实现温州模式的新发展。

关键词:温州模式;困境;创新发展;路径温州模式作为我国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其发展路程经历了各种风雨,也承受着不同的评价。

由于温州模式存在着诸如资源瓶颈、区位劣势、趋利式意识形态与市场行为短期化、族群型组织形式与民营企业封闭化以及需求诱致型政府行为与公共产品滞后化等内在缺陷,因此对温州模式的再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分析、论证与评价,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的总结和反思,更是温州模式创新与发展的需要。

一、温州模式面临的困境(一)实体经济衰落与资本泡沫化虚拟经济高利润高回报,与实体经济形成反差。

近年来,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够,温州企业的用工成本逐年上涨,而企业利润逐年下降。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国包括温州在内的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房开公司及炒房大军赚得盆满钵满。

受资本逐利的驱动,温州原来一些靠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为主体的企业开始逐步脱实向虚,把资金大量转向房地产、资源投机、金融借贷等领域。

温州的企业以中小为主,在银行金融支持不力的情况下,加上温州经济仍未摆脱传统路径依,因此民间借贷或者“抬会”成为温州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且利率水平不断升高,如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平均利率达25-30%,个别短期利率甚至超过50%。

试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动因与特点

试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动因与特点

乐清市柳市镇成为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销基地,永嘉县桥头镇号称远 东第一纽扣市场,瑞安市塘下镇是全国四大汽摩配产销基地之一,平阳 县萧江镇被誉为中国塑编城,乐清市虹桥镇是全国最大的电子元器件产 销基地。此外,苍南龙港印刷、瓯海永中阀门、龙湾蒲州制笔、乐清芙 蓉建工钻头以及市区的服装、打火机、灯具、鞋革等产品都形成了相当 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使得温州民营企业不仅具有"小"的活力,而且 同时形成"大"的实力,其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和较强的竞争力。 以国内市场占有率为例,皮革占20%,西服占10%,低压电器占35%, 电子元器件占20%,建工钻头占60%,阀门占30%,防风打火机占 90%,民用灯具占30%,眼镜占80%,商标徽章占40%。 围绕各种主导产业和产品,温州形成了高度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 的产品群、产业群和行业群。柳市低压电器行业聚集了正泰集团、德力 西集团和天正集团等明星企业,他们的周围拥有数百家协作企业,形成 规格齐全、技术规范的几千种低压电器产品,现正在向高压电器、智能 化电器发展。作为全国三大皮革生产及皮革制成品中心之一,温州现有 制鞋企业3000多家,2000年的产值超300亿元,全国10家"中国鞋王"温 州就占了3家,全国150家真皮标志企业温州占半数以上。而为制鞋业配 套服务的鞋料、制鞋机械等相关行业年产值在150亿元以上。温州服装 业近年来在全国名声渐响,除了已崭露头角的报喜鸟、夏梦、庄吉、昂 斯等企业外,还有一大批如法派、华士、金万利、美特 斯· 邦威、骊谷 等颇具实力的企业在支撑着温州服装业。温州的打火机行业从技术上说 没有很大的优势,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也不多,而依靠市场化机制运作和 社会化分工协作,效率高、产品新、成本低,市场竞争力非常强,在国 内国际市场上独占鳌头。 (二)高度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认为:从最终结果的角度或顾客的角 度看,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全部任务或职责。温州民营经济"两头在 外"、"大进大出",市场营销在温州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极其 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营销观念的逐步形成,温州民营企业不断创新市 场营销实践,形成高度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以商带工",10万购销大军架通了温州产品与各 地市场间的桥梁;到如今,温州有百万购销大军在外营销温州产品。据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民营经济的“代名词”。

30多年来,温州人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创造了生机勃勃的“温州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例举你所了解到的温州模式某种具体特征和表现。

●温州模式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在当前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你认为温州应如何把握机遇,进一步把“温州模式”发扬光大?一、什么是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它与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珠江模式包括南海模式、中山模式、深圳模式、东莞模式)并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苏南模式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

珠江模式,是人们对广东省珠江流域中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14个市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借助邻近香港的地缘优势普遍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为格局的外向型经济的一种经济模式。

● 请你谈谈温州模式是怎么逐渐形成的,它与苏南模式、浙江模式有何不同?二、温州模式形成的背景改革开放前,温州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少一差”:可利用自然资源少,除了矾矿外,没有更多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人均耕地在浙江最少,当时不到半亩,现在只有0.31亩;国家投入少,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国家对温州累计投资只有5.95亿元;交通条件差,当时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只有一条通上海的水路和一条路况很差的104国道与外界相接。

魅力温州——温州模式

魅力温州——温州模式

适度的政府行为
温州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民间的力量,政府的 开明引导也是重要的因素。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市场经 济实践活动和政府尊重群众改革创新实践共同推进了 温州模式。温州市政府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就 不管。 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认“挂户经营”的合 法性,默许农村民间融资市场的发展;通过实施“质 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 创新,鼓励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大力推行质量体 系认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提 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温州模式:是发端于温州的,以市场为引导,以 民营企业为载体,以民众的主动参与为特征的经济, 是一种民办、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发展模式。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 (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 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 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 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珠江模式:主要是指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佛 山市、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和顺德区、宝安区等 13个县区的农村以外向型经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一 种模式。

温州人精神
在温州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温州人形成了独 有的温州人精神。这种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 温州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 “东方犹太人” 在中国,很少有一座中等城市像温州一样引
起社会舆论的关注。温州人被称为“东方犹 太人”,到底这座城市有哪些魅力?温州人 到底在哪些方面有别于常人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州之路:辉煌与成就
温州人自创的温州模式,不仅大大促进了温州经 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种模式也在全 国得到了广泛的借鉴和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 就。一是经济迅猛增长。。二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温州人用了20多年的时 间,完成了从“生存命题”到“发展命题”的跨越。 这20多年,温州的发展最大的成就不仅在于它创 造了多少国内生产总值、多少税收、多少社会财富, 更在于温州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创造了温州 的路子,不断地给他人以启示,不断地为全国的一些 地方提供可资借鉴的做法。

从“温州模式”的兴衰回望改革开放40年

从“温州模式”的兴衰回望改革开放40年

从“温州模式”的兴衰回望改革开放40年*傅 守 祥 魏 丽 娜提 要:温州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和前沿阵地,曾以其敢闯敢拼的草根创业精神和独特的“温州模式”名震全国。

温州的先行先试与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不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样板,更重要的在于其“敢为人先”与“活力民间”的文化意义的确认。

新世纪以来,温州经济出现疲态甚至滑坡;当前,必须正视已有发展模式中的短板与陷阱,关注“新常态”下的提质增效与品质发展,助力温州走出暂时的困境,以文化力量推动“温州模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关键词:温州模式 回望 改革开放作者傅守祥,男,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温州 325035);魏丽娜,女,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后(杭州 310018)。

温州,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和前沿阵地。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温州人勤行天下、商行天下、智行天下,铺展了新时期温州商人成长成功的生动画卷。

在外温州人的奋斗崛起,不仅为所在地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重要的是向全国和世界各地输出了温州地域文化,输出了当代温州精神,输出了温州人率先进行市场化探索的成果,从而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制度创新的榜样,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温州模式”。

早在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在访俄时提出要求:“我希望温州要总结经验,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不但成为‘本土的温州’、‘全国的温州’,更要发展成为‘世界的温州’。

”①新时代的温州人,主动走出温州、走出浙江、走出中国,已有68.8万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创业,其中38万温商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7个国家。

②过去40年取得的巨大发展成绩,是中国加大内部治理力度、营造良好政商环境并不断扩大开放、以开阔的胸怀迎接世界的结果。

正是有了改革开放40年的坚实积累,党的十九大豪迈宣示继往开来的*本文系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文化产业的演化机制、政策优化与创新战略研究”(2016GH0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转发)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

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

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民营经济——温州经济模式对贵阳经济发展的启示

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民营经济——温州经济模式对贵阳经济发展的启示

鲁2 ̄豳 ~0 ̄0 第9 ) 5 29 6 0
瑟 : 霪
i “
专 置

3 个中国名牌产品 ,5个国家免检产品 , 8 17 获得3 个“ 4 国” 字号生产基地称号 ,7 l家企业集团跻身中国企业集团竞 争力50 三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07 新建 0强。 20 年, 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l+ , O 创建特色产业强镇1个。 6 农业 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仅20年就新增市级农 07 业龙头企业2 家, 8 全市累计达到14 , 3 家 其中超亿元产值

} 、 ;1 ),
温 州经济模 式对贵 阳经济发展 的启示
黄启 华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温州发展产业集群 、 壮 大民营经济的经济模式 , 再度引人注 目。 温州模式在扩大
州经济有着“ 小商品大市场 、 小配件大配套 、 小产品大行 业、 小企业大协作、 小资本大集聚” 的特点。在温州 , 往往

就业渠道 、 促进就业 、 拉动内需 、 保持增长等方面有特殊
功效, 对贵阳市应对金融危机有着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

个村或邻近的几个村是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的产销小
基地,一个镇或邻近的几个镇是某一种或某一类产业的 产销大基地。 温州这种区域性集群经济, 具有高度的社会 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形成了温州企业的群
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 亿元 , 8. 1 分别增长1. 5 %和1. 9 4 %。 7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 6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6: 分别增长9 49  ̄, %和1. 0 %。城镇登记失业率2 %。 2 . 5 贵阳市总面积为83平方公里, 1 县6 04 辖 市3 区。20 08 年全市生产总值81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 l. 1 3 %,人均 1 275 第一、 、 23元。 二 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

温州模式发展前景

温州模式发展前景

温州模式发展前景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温州模式发展前景首先,必须分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探讨,才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加以解决。

对处在创业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创业投资基金和吸引侨资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天使”。

此时银行贷款不可能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因为银行作为企业不可能不顾风险去放贷,而目前还没有二板证券市场的情况下,难以通过证券融资方式进行融资:民间借贷进入也会有限。

对于处在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民间融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应当成为主要的融资来源。

对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应当加大贷款力度,以利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

对于已经创出品牌并进入多元化的民营企业不要安于现状,要利用有利的融资条件,积极进行投资,做强、做大。

其次,大力发展民间资本融资形式。

现实社会中总有“地下金融”,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客观需要这种性质的资金,客观需要运用这种方式来筹集资金;对于民营小企业来说,有无此类资金,有时甚至决定其能否生存。

温州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特别注意要慎重对待民间金融。

我们认为,发展支持小企业的金融体系,要多管齐下:不但要想方设法加大银行贷款,更要发挥现有民间融资形式的作用,还要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应居于核心地位。

中国四大经济发展模式有

中国四大经济发展模式有

中国四大经济发展模式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在参加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发展完善,并实现转型升级。

苏南模式是指以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的地方政府推动型模式。

苏南指的是无锡、苏州、常州三市所辖的12个省(市)它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共工业化,再市场的发展路径。

虽然是以企业的形式发展,但在苏南地区却是以乡镇政府为主的组织。

在发展初期,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直接干涉企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动员和组织生产活动,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劳动力,而且出资办企业等。

这种干涉使其发展速度大大的提高,成本也降低很多,带来了企业成本的节约,同时,由政府指派有能力的人担任企业负责人,使得企业家和社会闲散资本很好的结合,打破了资本原始的积累方法。

在当时有着众多优势的发展模式,在全国都有着领先发展。

这种政企结合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变化,这种模式也越来越不被人们接受。

比如集体资源实质上成为政府的资源,个人财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民营经济,基层企业家的力量得不到发展,市场活力长期受到压制。

这种政企不分的发展,会抑制企业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权利纷争,家族化等问题。

因此它会使企业失去竞争,没有竞争发展就会停滞。

所以这种模式或许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具有推动的作用,但它并不能长久。

现在的企业要求国际化,而这种模式必然会被淘汰。

1 998年,随着我国进入买方市场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空隙的数量、形式和分布发生了本质变化,使在同一个空隙中生存的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竞争,苏南乡镇企业经历了第一次改制。

当时的做法大多是把乡镇企业改成集体控股的企业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

但这次股份合作制化以后,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问题仍然存在,政企不分的弊端仍然没有根本的改观。

由于设置“不可分配给个人的集体股”以及地方政府通过集体股掌握决策权等做法,地方产权制度以另外一种形式制度化和合法化了。

温州模式是指以家庭经营和发展个私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并且以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中心。

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1)

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1)

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1)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已持续了20余年,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别,并且在一些区域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这些区域正是国内经济最为活跃、改革开放最为成功的地区,因而引起了许多国内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一些经济发展较早国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国的工业化一般在几个地区发端,并于这些区域突破,从而扩散至全国,显然中国也不会打破这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发展过程。

因而研究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对其他地区乃至对全国工业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90年代中期来,在我国东部沿海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了包括经济学界在内的学术界人士的关注。

即“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

同前两种发展模式相比,温州模式的特点就在于其形成了以发展产权主体相对清晰化的民营企业,发展专业化生产并形成专业市场,开展区际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

笔者认为温州较其它经济发展模式,在交易制度创新、产权明晰等方面是有其优势的,故本文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专业化与分工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出发,结合温州模式发展的实践及其特点,做一番简要地分析。

一、温州模式之特点分析1、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温州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民营经济相当发达,本文将以1978年至1999年为考察期来分析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

在此20余年间,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可简要概括为从家庭作坊到个体工商户联户经营,再到股份合作制,到目前已发展为集团企业、公司制,而实际上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企业制度演变的一般规律在温州地区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其中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采取哪种形式的企业制度,但投资者对其财产的权属是很清晰的。

产权明晰、利益直接、风险共担是这些企业制度的共性,也是经济史上不同企业制度的一般内核。

首先我们从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绝对数量来看,据统计资料表明,个体工商户形式的经营户在1981年时为万户,产值近1亿元,而至1999年户数上升到万户,增长近20倍,产值为亿元,增长近100倍,可见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和质量在提高。

我国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

我国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

我国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14个市县,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创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区新工业化发展道路。

具有四个典型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外向经济;三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市场化;四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动。

温州模式:温州模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

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云南德宏模式:1985年德宏州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为地方开辟了新的财源,加快了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国家和整个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产品销售市场和可供利用的原料基地,使德宏一跃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东北模式: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森林、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城市。

【典型例题】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右图是我国四个地区企业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第1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沿海国家的兴衰成败。

中国四大经济发展模式有

中国四大经济发展模式有

中国四大经济发展模式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在参加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发展完善,并实现转型升级。

苏南模式是指以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的地方政府推动型模式。

苏南指的是无锡、苏州、常州三市所辖的12个省(市)它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共工业化,再市场的发展路径。

虽然是以企业的形式发展,但在苏南地区却是以乡镇政府为主的组织。

在发展初期,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直接干涉企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动员和组织生产活动,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劳动力,而且出资办企业等。

这种干涉使其发展速度大大的提高,成本也降低很多,带来了企业成本的节约,同时,由政府指派有能力的人担任企业负责人,使得企业家和社会闲散资本很好的结合,打破了资本原始的积累方法。

在当时有着众多优势的发展模式,在全国都有着领先发展。

这种政企结合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变化,这种模式也越来越不被人们接受。

比如集体资源实质上成为政府的资源,个人财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民营经济,基层企业家的力量得不到发展,市场活力长期受到压制。

这种政企不分的发展,会抑制企业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权利纷争,家族化等问题。

因此它会使企业失去竞争,没有竞争发展就会停滞。

所以这种模式或许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具有推动的作用,但它并不能长久。

现在的企业要求国际化,而这种模式必然会被淘汰。

1 998年,随着我国进入买方市场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空隙的数量、形式和分布发生了本质变化,使在同一个空隙中生存的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竞争,苏南乡镇企业经历了第一次改制。

当时的做法大多是把乡镇企业改成集体控股的企业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

但这次股份合作制化以后,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问题仍然存在,政企不分的弊端仍然没有根本的改观。

由于设置“不可分配给个人的集体股”以及地方政府通过集体股掌握决策权等做法,地方产权制度以另外一种形式制度化和合法化了。

温州模式是指以家庭经营和发展个私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并且以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中心。

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从苏南温州模式的启示

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从苏南温州模式的启示

苏南模 式形成时 间最 早 , 其雏 形 展存在 的弊端
1 民营经济发 展的两种典型模式 苏南农村 工业就有 了一定 的基础 ,0 2 世纪 8 0年代 中期就确立 了“ 三分天下 的比较
的地位 , 形成了别具特色 的乡 是政府 为主导性 的供求关系 ,由一些 苏南模式是指苏锡 常等地 区通过 有其一”
发展决策 者进行更 深入 的思 考 , 使 促
各地 区民营经济朝着更健康 的方 向发
展。
11 . 形成 时间不 同
产生在计 划经济 时代 , 改革开 放前 在
2 从苏南温州模式看民营经济发
21 . 苏南模式下 民营企业 的弊端 211 , , 产权不清 苏南模 式产生于短缺年代 ,主要
9 0年代 中期产权 制度改革 , 就是要初 够动员 区域 内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 在 几年又进行 了二 次改制,二 次改制 的 步 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 , 基本上把 乡镇 资 源配置方 面具有 明显优 势 , 此时乡 方 向是政企 分开 ,打破地方政府 的地 企业 的直接支 配权从企业 撤 出来 , 这 镇企 业的剩 余索取权 、 控制权 均为社 方 产权制度 ,确立 生产者 和消费者在 更促进 了苏南 民营经济 快速 发展 。 区政府掌握 。在 9 0年 代初 期苏 南 乡 市场 中的 自主地 位 以及私人作 为独 立
发展乡镇企业 进行 非农化 的方式和路 镇企业发展模 式。温州模式是在改革 敢 于闯市场 的人和社 区干部融合在一 径 。对苏南模 式的特征 应该分起始阶 开放后 , 温州农 民在缺乏国家投资 、 没 起催生和 推动 了乡村 工业 的发展 , 于
段和现在阶段进行概括 。其初始阶段 有城市辐射、 集体经济薄弱的条件 下, 是就有 了企业和社 区政府之间千丝万 的主要特征是 : 民依靠 自己的力量 以农村 家庭企业 的发展和 扩张 , 农 一举 缕的依存关系。产权模糊 ,所有者缺 发展 乡镇企业 , 乡镇 企业 的所有 制结 打破 了“ 政府 本位” 的经济格 局 , 率先 位 , 严重 的内部人控制。 个人产权保护 构 以集体经济 为主 , 区政府 主导乡 社 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推进 了农村 的工业 不够或者产权模糊 ,制约 了民营经济 苏南 人 意识 到 自身 问题 的严 重 镇企业的发展。这一发展模 式雏形于 化和城 镇化 , 形成 了以个体 私营 经济 的制度发展 。 计划经济时代, 在整个 8 代最为典 为基础 的“ 商品 、 0年 小 大市场 ” 的发展格 型。从 8 0年代末期开始 , 随着外部环 局 。 境和 自身实力 的逐渐变 化 , 苏南地 区 的经 济发展进入 了新 的历 史阶段 ,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第一,“温州模式”说到底,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

“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争论围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发展市场经济还是坚持计划经济。

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提倡“市场经济”还是“违禁”的,居主流地位的观念是,必须坚持计划经济,而且计划经济必须“为主”,市场(还谈不上“市场经济”)只能“为辅”。

“温州模式”之所以最终被认同,是因为经过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

人们从“温州模式”的实践中看到,与僵化的计划经济相反,市场经济充满了活力,效率很高。

市场经济植根于温州,温州经济的发展便加快了,就业的途径拓宽了,市场供给丰富了,人民迅速地富起来了,政府财政的日子也好过了。

第二,“温州模式”说到底,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

“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争论围绕的另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发展民营经济。

当时居主流的观念是,即使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也必须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只能让民营经济起“补充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经过包括“温州模式”实践在内的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人们终于认识到,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发展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或者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经济具有很强的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

温州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符合人们要求致富和追求过好生活的愿望。

“温州模式”的实践证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结果,在利益的激励下,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便可焕发出来,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无须政府的安排和鞭策,也不依赖政府,人们自己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致富之路、发展之路,按照市场的变化去配置资源,在市场的压力下去提高效率,并自己承担风险。

第三,在关于“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的争论中,人们对“温州模式”贬斥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市场的无序。

确实,在温州出现过大量违反市场规则的现象,温州的商品一度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代名词。

柳市生产的伪劣低压电器给用户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遭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通报,并受到国务院联合检查组的检查。

这种市场的无序状况理应受到谴责和处罚。

但也要指出,在计划经济秩序依旧占统治地位,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温州率先突破计划经济的“秩序”发展市场经济,一度出现市场无序是必然的,人们对温州一些违反市场规则的种种无序现象严加谴责,也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当时许多人是带着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秩序中形成的观念来看温州的,他们把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如竞争、投机、长途贩运)也看作是无序,而加以否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温州人自己也渐渐认识到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逐渐纠正了自己的行为,转而注重产品质量,重视市场信誉。

同时人们也逐渐习惯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从而改变了对“温州模式”的看法,认同了“温州模式”。

此后“温州模式”迅速在各地移植和推广,各地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甚至连长时间坚持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地区(主要是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也逐渐放弃原有模式向“温州模式”转变。

当然,各地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差别很大,有些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得很不错,有些地方则还未发展起来。

实际上,学习和移植“温州模式”并不容易,而且各地条件也相差很大。

从各地学习和移植“温州模式”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指出来。

第一,“温州模式”的最可贵之点在于,温州人有很强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

这与温州的地理环境、历史和传统有很大的关系。

温州地处沿海,早在1876年,根据《中英烟台条约》的附约,就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

这使温州有着久远的经商传统、开放传统和手工业制造技能,而且有广泛的海外关系,因此商业文化或者说市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温州人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甘于贫困。

为了追求财富,追求更富裕的生活,他们不辞艰辛,善于学习,敢于冒险,勇于进取,无论到那里都能扎根,生存,发展。

而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地方,历史上就未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或很少与市场接触,农业文化根深蒂固,计划经济的秩序又成为不可逾越的成规,以致人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与温州人相差甚大,甚至截然相反,只要我们亲身到一些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看看,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差距有多大。

在这些地方要移植“温州模式”,发展民营经济绝非易事。

温州人能够不远千里到异地他乡开发廊,办服装店,甚至摆修鞋摊,设法寻找赚钱的机会,而当地人却对眼前的机会视而不见,或者虽然看到了,却不屑于干,不愿意干,或者不会干却又不去学。

当然,有了温州的经验,以及在全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一切都在改变之中,不过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

因此,各地在学习温州经验,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习和培育市场经济文化,学习温州人的创业精神。

第二,一些地方在移植“温州模式”以发展民营经济时,往往注意给民营经济以各种优惠,这在民营经济刚起步时可能有必要,但从温州的经验看,要发展民营经济,最重要的是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宽松的环境,让人们自己去闯,去创业,去承担风险。

要知道,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温州干部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很大,也做过一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事,例如,曾把最早创业的“八大王”投入了监狱。

但不久,在温州市场经济的特定环境的影响下,派到温州去“灭火”的干部,经过实地考察,反而给民营经济助燃。

那时,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温州市政府不可能给民营经济以优惠,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却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民营经济之火才越烧越旺。

而在有些地方,民营经济也曾点燃过星星之火,但却没能燃烧起来。

现在,各地都在提倡发展民营经济,可是许多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并不好,当地政府并不懂得在市场经济下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

或者是政府管得太多,不放手;或者是步步设卡,处处干预;或者是把民营经济当作“唐僧肉”,各个部门都去“吃”一口。

第三,在温州,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确实出过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严重的。

究其原因有民营经济自身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不规范的问题。

对此应从历史的角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采用正确的办法去解决。

试想,如果当年在处理柳市制造和销售伪劣低压电器问题时,一棍子将其打死,也就不会有今天中国电器之都的柳市;同样,如果当时不严加整顿,不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市”的方针,也不会有今天中国电器之都的柳市。

可见,各地在学习“温州模式”、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民营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值得注意。

有的地方一看到民营经济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把民营经济看作漆黑一团,借整顿之名,将其封杀,更多的地方则是从本地的狭隘利益、短期的利益出发,对严重破坏市场规则的民营(如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者),肆意包庇,甚至纵容,这样,民营经济同样会走上绝路,因为在混乱的市场环境中不可能造就优秀的民营。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地方政府尚未认识这个道理,他们应该从“温州模式”的经验教训中获得教益。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虽然“温州模式”现在已得到普遍认同,但它以往有过现今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

因此“温州模式”也需要进一步发展,这是各地在学习和移植“温州模式”时更应注意的。

第一,“温州模式”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温州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完善的市场环境。

在温州经济的发展中,我们看到,固然温州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温州经济的发展也受到市场发展不足和不完善的约束。

以金融来说,在市场经济中,没有良好的金融服务,是很难发展的。

温州的经济由于在长时间里缺乏正规金融的支持,为了满足民营融资的需要,不得不依靠各种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很高,风险很大,也确实发生过一些严重问题。

但在国家银行不能满足民营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简单地取缔这些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和活动并不能解决问题,迫切需要的是发展正规的民间金融机构(如民营银行)来替代,否则非正规的金融一时取缔了,但它还会冒出来。

市场发展不足和不完善,不是温州所能解决的,需要有关部门来解决,但温州也有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成立和发展民间投资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可惜未得到应有的支持。

第二,“温州模式”把千千万万的农民卷入到创业的洪流中,这使温州许多早期创业的老板素质不高,文化教育水平低。

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他们还能驾驭,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在全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对外开放程度愈益提高后,他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形势,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排斥。

虽然经过市场的锤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在温州已经产生了一批很有作为的家,然而有全国影响的一流家还很少。

这个问题可能是关系到温州经济在未来能否继续走在前列的一个关键问题。

有些温州的创业者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先天不足,因而不惜花大本钱培养子女,以至聘用高素质的人才。

这是很好的。

第三,“温州模式”下的绝大多数是家族,对它们不能全盘否定。

家族有其优越的地方,例如,的领导成员间容易沟通,决策快,管理成本低,容易保守商业秘密等。

家族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如果家族的主要成员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随着的发展而提高,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如果形成了家长式的领导就容易发生决策失误;家族是靠亲缘关系来维系的“人和”,一旦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超过了亲缘的维系力,就会分裂甚至倒闭。

受文化素养的影响,温州的老板大多“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他们把封闭起来,不愿外人进入,不愿与其他合并,更不愿被其他收购和兼并,一般不愿接受股份公司的形式。

这是温州难以长大的一个原因,也是温州至今只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原因之一,而这家上市公司还是由国有改制而成的。

当然,在温州,实行公司制的已经多了起来。

总之,对家族要全面看待。

温州的制度仍然需要创新,学习现代制度。

即使保留家族,也可以考虑,在有些的最上层保留家族控股,而将其属下的改制为公司制的。

这样既可以保留家族,同时又可突破家族的束缚。

第四,一般而言,温州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开发能力弱。

这也有其历史原因。

但温州人的模仿能力极强,可把别的的产品仿造得足以乱真。

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这难以完全避免。

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温州的商品尽管质量不高,仍还可以“横行”于市场。

目前,市场情况变了,许多商品供过于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竞争更加激烈了,更不容许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一味模仿不仅吃不开,还会阻碍技术创新。

对此,温州有些已经注意到了,正在改进,他们的品牌意识也在增强。

然而受规模小、融资渠道窄、技术力量弱的限制,温州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开发新技术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温州在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方面相当强,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则相当弱。

为在未来的市场上继续保持竞争的优势,温州面临着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加工制造业和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