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16周陈三案六环节教案
16课三案设计.doc
![16课三案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4a144c5a90c69ec3d4bb750c.png)
沁园中学三案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历史课题: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5.12 主备人:葛春利审核人:张小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戚继光抗倭图》等图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本课的学习。
通过分析图表,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与他人协作学习的能力。
(2)开展一次探究活动“探寻郑和的足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阅读书本P93—94的正文和小字部分,对郑和作大致了解,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明成祖为什么会将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回答要点:1、个人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2、家庭的影响,有丰富的航海知识经验;3、人生经历,对朱棣忠诚;4、宗教信仰,原信伊斯兰教,后改信佛教,有利于与亚非的伊斯兰教和佛教国家交往。
合作交流环节“探寻郑和的足迹”1、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取得巨大成功,那么我们思考一下他们的航行能取得成功的因素除了前面分析的郑和个人因素(人才条件)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呢?(物质、技术条件)展示点拨环节1、将书本“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补充完整。
初中16周陈三案六环节教案
![初中16周陈三案六环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1086c9f18583d0496459fa.png)
2009-2010(上)学年度锦屏中学八年级数学教案授课时间: 09/12/2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总节次66第16周课题 5.2一次函数教学目标:1 能用适当的表示法刻画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意义3 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教学重、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1 已知函数y=4x+5,当x=﹣3时,y=;当y=5时,x=;2已知函数y=﹣3x+1,当x=2时,y=;当y=0时,x=;二、互动探究讨论:生物学家研究表明,某种蛇的长度y(cm)是其尾长x(cm)的一次函数,当蛇的尾长为6cm时,蛇长为45.5cm;当尾长为14cm时,蛇长为105.5cm.当一条蛇的尾长为10cm时,这条蛇的长度是多少cm?三、精讲点拨例1一盘蚊香长105cm,点燃时每小时缩短10cm(1)写出蚊香点燃后的长度y(cm)与蚊香燃烧时间之间t(h)的函数关系式;(2)该盘蚊香可使用多长时间?例2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已知一根弹簧自身的长度为b cm,且所挂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g,弹簧长度就增加k cm,试写出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已知这根弹簧挂10g物体的长度为11cm,挂30g物体时的长度为15cm,试确定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四、矫正反馈1.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两种业务.“全球通”:先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0.4元;“神州行”: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本题的通话都是指的市内通话).若设一个月内通话x次,两种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和y2(不足1分钟的按1分钟计算)(1)请你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一个月通话多少分钟时,两种费用相同?(3)某人预计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钟,请你帮助他选择合适的业务进行消费?(1) 根据上表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 (2) 当x=25时,求y 的值;当y=25时,求x 的值。
初中第十六章节教学方案
![初中第十六章节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1acb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9.png)
初中第十六章节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该教学方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初中第十六章节的内容,并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了解第十六章节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概念、原理和公式。
2. 理解目标:理解第十六章节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应用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创新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提出新颖见解和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1. 教学内容初中第十六章节主要包括xxx、xxx、xxx等内容。
教学将以这些核心知识点为基础展开。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导入与知识预习- 通过实例和故事导入第十六章节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预习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二课时:讲授基础知识- 介绍第十六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供相关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分步讲解关键公式和计算方法,提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实践应用- 设计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时:创新拓展-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相关领域。
-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践和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导入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故事导入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教学法:通过系统讲解,提供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实践教学法:设计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实践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十六周教案资料
![十六周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b7d0ec4693daef5ef73d39.png)
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单项式相除,(1)相除,作为商的,(2)同底数幂相,(3)对于只在被除数式里含有的,连同它的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项式,再把所得的商.
(三)应用能力测一测
已知:x2-5x=14,求(x-1)(2x-1)-(x+1)2+1的值。
已知(x+y)2=25(x-y)2=9。求xy,x2+y2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2)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备课人
王聚才
科目
数学
时间
课型
习题课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整式的运算,进行准确的计算;
2.提高对公式、法则的应用能力.体会整体带入和转化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问题拓展
计算:(1)若(x2+px+q)(x2-2x-3)展开后不含x2,x3项,求p、q值;(2)5022-4982.
(2)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a2+b2+c2+50=6a+8b+10c,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15.1.1《从分数到分式》
课时安排
(1) (2)
(四)课堂小结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为什么乘以或除以的整式都要不等于0?)
2.(C≠0)A、B、C是整式。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小组合作讨论积极发言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陈涉世家教案3 苏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陈涉世家教案3 苏教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13beaef2964bcf84b8d57bd8.png)
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陈涉世家教案3 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陈涉世家教案3 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陈涉世家教案3 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陈涉世家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备课时间第____周,星期____教学内容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复习整理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2.能够背诵并赏析一些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3.能完成课堂测试。
教学重难点1.复习整理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2。
能够背诵并赏析一些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教学过程与实施教学调整一、复习旧课二、互动探究(一)词语积累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___________________(2)为天下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固以怪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被坚执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1)今亡.亦死( )(2)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3)卒中往往语..( )3.辨析下面三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4.说出下面句子中哪个词有词类活用的现象(1)天下苦.秦久矣陈胜(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尉(3)忿恚..(二)精彩亮相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找一个语段或者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大声朗读并背诵,同时对这些语段或句子做一点简要的赏析.赏析:文章语言的凝练本文言简而意完整,话少而情洋溢。
江苏省新海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历史“三案六环节”教学案北师大版
![江苏省新海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历史“三案六环节”教学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514a356c175f0e7dd13704.png)
第1课 文艺复兴-向人性扼杀者宣战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课程标准〗 1、 知道《神曲》, 2、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 3、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 风格。
4、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5、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自学质疑〗 1.14—17世纪,许多 、 和 发掘和继承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 ”。
2.文艺复兴的核心是 思想,它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流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3.文艺复兴首先从 兴起,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是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 运动。
〖精讲点拨〗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1、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2、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3、重要条件:意大利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
二、文艺复兴运动概况 1.含义:由于当时天主教会的势力还很强大,人们只能借用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表面上看,好象是古典文化的复兴。
因此,这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
2.本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4.表现方面:在对神的看法、对人和自然界的认识方面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5.意义:是资产阶级叩响了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质);推动了人们发现真实的人生和现实世界;促进了欧洲教育文化的进步;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1.如何评价但丁及《神曲》?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三案六步”导学案编写模板
![“三案六步”导学案编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8f1df6fb9d528ea80c779a0.png)
新课及复习课导学案编写模板XX导学案学科:编号:编写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小组序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题:xxxx(第X课时)【学习目标】1.能记住能说出2.会运用会解决3.体验【学习重点与难点】1.2.【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XXX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XX概念、XX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XXX重点知识。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2.3.二、知识梳理(一)1.2.(二)1.2.三、预习自测1.2.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1.(1)(2)思路小结:探究2.(1)(2)思路小结:探究3.(1)(2)思路小结:二、总结整理1.重点知识小结:2.典型方法归纳:3.问题解决示例:训练案一、课中检测训练(5分钟之内完成)1.2.二、课后巩固提升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题本2.完成作业:课本Px-x页:x题、x题;《XXX》Px-x页:X题3.温故知新:阅读课本Px-x页,完成新发的导学案;探讨学习资料《XXX》Px-x页第x题特别提示:1.内容难度控制:实验班层次,二次备课时英才班可添加,励志班要删减。
2.主备人必须提供:预习案、探究案及训练案答案,并置于导学案后部,便于资源共享。
3.集体备课的中心任务:研讨和修改下一周使用的全部导学案(含各部分的答案)。
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编写模板初三导学案学科编号编写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题:(本节课内容标题)(第课时)【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考纲联系。
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重点难点】重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本节课可能会出现的疑难知识点)【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预习案一、知识梳理(让学生识记基础知识,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脉络)二、基础自测(检测学生阅读后对基础知识、概念、公式等内容的了解)探究案一、合作探究(一节课探究的问题数量不宜太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不必作为探究的问题,而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设置,每个探究学生应小结解题思路并展示出来,每个探究的问题教师必须对知识、能力和方法作出小结,并设计一个方框让学生作笔记)二、总结整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方法感悟及反思提炼。
初三备课教案—16周1课时
![初三备课教案—16周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d961b7e763231126edb11cb.png)
3、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七、主题思想
这篇小说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八、写作特色
1、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4、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5、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6、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学习重、难点
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松山湖南方外国语学校集体备课通案主备人:周金成
九年级语文科课题(学习内容):6.蒲柳人家(16)周(1)课时审核人:李祖海
学习目标(任务)
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九、课堂小结
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问题补充(个性设计)
作
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
课后反思
初三备课教案—16周4课时
![初三备课教案—16周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928dc702e3f5727a5e9625e.png)
(学法、教法)
1、诵读法2、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及其它
1课时
导
学
过
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生字拼音过关
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思考: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硷?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松山湖南方外国语学校集体备课通案主备人:周金成
九年级 语文 科课题(学习内容):8.热爱生命(16)周(4)课时审核人:李祖海
学习目标(任务)
1、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2、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3、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学习重、难点
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六、问题探究:
1、小说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作者塑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七、阅读感悟
1、你还知道哪些硬汉形象?
2、你知道哪些有关生命的名言?
问题补充(个性设计)
作
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
课后反思
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多读是捷径,多让学生读便于调动学生主动性。
初三备课教案—16周6课时
![初三备课教案—16周6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63972d5856a561252d36f5e.png)
九年级语文科课题(学习内容):9谈生命(16)周(6)课时审核人:李祖海
学习目标(任务)
1、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2、品读课文,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3、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检查预习
1、作者
2、生字、生词
挟(xié)卷芳馨(xīn)怡(yí)悦云翳(yì)
巉(chán)岩荫庇(yìn bì)自由品读
七、教师总结:生命的话题永无止境,冰心告诉我们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珍惜生命,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自信,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问题补充(个性设计)
作
业
完成练习册。
课后反思
适当拓展,让学生读读冰心的文章,感受其语言之美。
学习重、难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3、反复朗读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美。
主要设想、措施
(学法、教法)
诵读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及其它
1课时
导
学
过
程
一、导入
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儿这样阐释生命的意义:“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世纪老人冰心又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初三语文备课教案—第16周4课时
![初三语文备课教案—第16周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629615e4b73f242336c5fcf.png)
九年级语文科课题枣儿(学习内容):(16)周(4)课时审核人:周金成
学习目标(任务)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2.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主要设想、措施
(学法、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及其它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目标导学二:通读文章,把握故事内容
通读话剧,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பைடு நூலகம்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目标导学四:把握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江苏省溧阳市周城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陈涉世家》教案1 苏教版
![江苏省溧阳市周城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陈涉世家》教案1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2f1c1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7.png)
《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夫起义的缘由、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悟课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课文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4、生疏我国古代农夫起义抵制压迫和剥削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培育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争辩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夫起义,这些农夫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白官逼民反的道理。
每次农夫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
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夫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这次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夫政权──张楚政权,赐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的速亡。
那么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状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明确目标整体把握全文,把握正确的读音及重点词的意义,理清文章脉络,分析第一段。
三、整体感知1、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朝代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从而让同学明确本课文所处朝代)2、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的学习应留意的几个问题。
如:⑴一词多义现象。
⑵通假字。
⑶古今词义的区分。
⑷句读。
⑸常见实、虚词的运用。
⑹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⑻重点段的背诵。
3、听录音范读课文,强调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并为下列字词注音。
辍苟適次度唱罾间素笞借第袒收徇比与太息闾左威众忿恚社稷被坚执锐4、同学结合课下小注默读课文,疏通课文。
5、同学复述课文。
结合多媒体制几个课件,关于故事情节进展方面的如:⑴去大泽乡途中。
⑵陈胜、吴广去行卜。
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⑷吴广杀尉。
⑸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⑹进军过程。
初三语文备课教案—第16周3课时
![初三语文备课教案—第16周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896a171e518964bcf847cb4.png)
问题补充(个性设计)
作
业
高分突破
板
书
“福聚德”的衰落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占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陪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卢孟实形象】
分析: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上)学年度锦屏中学八年级数学教案授课时间: 09/12/2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总节次66第16周课题 5.2一次函数教学目标:1 能用适当的表示法刻画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意义3 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教学重、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1 已知函数y=4x+5,当x=﹣3时,y=;当y=5时,x=;2已知函数y=﹣3x+1,当x=2时,y=;当y=0时,x=;二、互动探究讨论:生物学家研究表明,某种蛇的长度y(cm)是其尾长x(cm)的一次函数,当蛇的尾长为6cm时,蛇长为45.5cm;当尾长为14cm时,蛇长为105.5cm.当一条蛇的尾长为10cm时,这条蛇的长度是多少cm?三、精讲点拨例1一盘蚊香长105cm,点燃时每小时缩短10cm(1)写出蚊香点燃后的长度y(cm)与蚊香燃烧时间之间t(h)的函数关系式;(2)该盘蚊香可使用多长时间?例2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已知一根弹簧自身的长度为b cm,且所挂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g,弹簧长度就增加k cm,试写出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已知这根弹簧挂10g物体的长度为11cm,挂30g物体时的长度为15cm,试确定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四、矫正反馈1.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两种业务.“全球通”:先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0.4元;“神州行”: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本题的通话都是指的市内通话).若设一个月内通话x次,两种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和y2(不足1分钟的按1分钟计算)(1)请你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一个月通话多少分钟时,两种费用相同?(3)某人预计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钟,请你帮助他选择合适的业务进行消费?(1) 根据上表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 (2) 当x=25时,求y 的值;当y=25时,求x 的值。
五﹑迁移应用如图是某汽车行驶的路程S (km)与时间t (min)的函数关系图.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汽车在前9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汽车在中途停了多长时间?(3)当16≤t ≤30时,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min4012009-2010(上)学年度锦屏中学 八年级数学教案授课时间: 09/12/2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总节次 67 第16 周 课题 5.3一次函数的图像1 教学目标:1经历作图过程,了解什么叫图像?图像是怎样产生的?2 初步了解画函数的一般步骤,能熟练地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
3.会根据坐标判断所给的点是否在所给的图像上。
教学重、难点: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
教学方法:观察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1.自学课本151—152页。
2.一次函数y=kx+b(k.b 为常数,且k ≠0)的图像是 ,一般地,该直线经过点(0, )和点( ,0). 二、交流展示看书后,讨论y=-x+2函数如何画出图像呢?三.互动探究若一次函数y =(m -3)x -m +4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4B .m >3C .3<m ≤4D .m <4 〖易错辨析〗:一次函数y =(m -3)x -m +4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往往大家只想到直线过一、二、三象限,所以很快得到⎩⎨⎧>+->-0403m m ,从而得到3<m <4,错误地选A ,特别注意,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包含过一、三象限和过一、二、三象限两种情况,所以正确答案应选C 。
四.精讲点拨已知一次函数y =-2x -2 (1)画出函数的图象.(2)求图象与x 轴、y 轴的交点A 、B 的坐标. (3)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 (4)求△AOB 的面积.(5)利用图象求当x 为何值时,y ≥0.五.纠正反馈1.新春贺卡每张2元,如果买这种贺卡x 张,共花去y 元,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次函数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4. 小明根据某个一次函数关系式填写了下面的这张表:x -2 -1 0 1y 3 1 0其中有一格不慎被墨迹遮住了,想想看,该空格里原来填的数是多少?解释你的理由。
5.某地电话拨号入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A)计时制:0.05元/分;(B)包月制:50元/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上网).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02元/分.(1)请你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用户每月应支付的费用y(元)与上网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用户估计一个月内上网的时间为20小时,你认为采用哪种方式较为合算2009-2010(上)学年度锦屏中学 八年级数学教案授课时间: 09/12/2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总节次 67第16周 课题 5.3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
2.初步掌握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关系式说出相应的图像的大致情况,利用性质来判断值随值变大而变大小。
并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的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或其相应系数的符号。
3.一次函数与相关的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的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或其相应系数的符号。
一次函数与相关的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 自学质疑自学课本第154—155页,完成练习123题。
二、交流展示研究一次函数y1=2x 与y2=2x+3. y3=2x-3的关系? 一次函数y=kx+b 图像的性质是什么?三.互动探究1.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 与对应的因变量y 的值分别作为点的______和______,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______.2.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______3.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51x ,y =x ,y =5x 的图象,然后比较哪一个与x 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大,由此你得到什么猜想?再选几个图象验证你的猜想.四.精讲点拔1.作出函数y =21x -3的图象并回答:(1)当x 的值增加时,y 的值如何变化? (2)当x 取何值时,y >0,y =0,y <0.2.已知直线y =(5-3m )x +32m -4与直线y =21x +6平行,求此直线的解析式.五.纠正反馈1、一次函数12-=x y 一定不经过第 象限.下2、下列函数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有( ) ①12+-=x y ②x y -=6③31x y +-=④x y )21(-=A. A .1个B.2个C.3个D.4个3、点P (a,b )在第二象限,则直线y=ax+b 不经过第 象限。
4、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b 的符号是( )(A)k>0,b>0 (B)k>0,b<0(C)k<0,b>0 (D)k<0,b<0 5、写出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写出一个即可) .(1)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2)图象经过点(1,-3) 6、函数y = kx (k <0)的图象大致是( )7、请你写出一个一次函数 ,要求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图像不经过第四象限。
8、已知一次函数y=kx+b,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 (D ) yx 0y x 0y x 0yx0A . B . C . D .2009-2010(上)学年度锦屏中学八年级数学教案授课时间: 09/12/2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总节次69 第16周课题 5.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2.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一次函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3.在应用—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教学重、难点: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某市电话的月租费是20元,可打60次免费电话(每次3分钟),超过60次后,超过部分每次0.13元。
①写出每月电话费y (元)与通话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分别求出月通话50次、100次的电话费;③如果某月的电话费是27.8元,求该月通话的次数。
二、交流展示1.知识回顾已知一次函数y=90x+5,则当x=2时, y= ,当y =365时, x= 。
2.请举出一个包含一次函数关系实际问题。
三、互动探究暑假里,参加英语夏令营的同学乘车去上海,从宝应车站出发,经宝应大道上京沪高速,直达上海。
已知从宝应车站至京沪高速这段宝应大道长为5千米,在行车途中小华看了一下汽车的里程表显示已走了225千米;到上海车站的时候小华看了一下时间,车子约在高速上行驶了4小时。
(1)整个过程中,若车子在高速上是匀速行驶的,车速为110千米/时,用x表示在高速上行驶的时间,用y表示行驶的总路程,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2)当小华在途中看里程表时,汽车大约已在高速上行驶了多长时间?(3)你能根据小华所提供的信息得出宝应到上海大约有多少千米吗?四、精讲点拨参加英语夏令营的同学参观了一些景点,拍摄了很多照片,用了三卷胶卷。
结束后,冲洗三卷胶卷并根据同学们的需要加印照片。
已知冲洗胶卷的价格是3元/卷,加印100张以内,0.5元/张;加印超过100张可进行优惠,前100张按0.5元/张收费,超过部分按0.4元/张收费。
(1)试写出冲印合计的费用y(元)与加印张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去的6名同学每人加印10张,则冲印共需多少钱?如果共加印150张,则冲印共需多少钱?(3)英语夏令营活动结束后老师结余99元,那么冲洗胶卷后还可以加印照片多少张?你能画出本题包含的函数图象吗?五、矫正反馈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相关性质。
2.某校办工厂现年产值是30万元,如果每增加1000元,投资一年可增加2500元产值。
那么总产值y(万元)与增加的投资额x(万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3.某市电话的月租费是20元,可打60次免费电话(每次3分钟),超过60次后,超过部分每次0.13元。
①写出每月电话费y (元)与通话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分别求出月通话50次、100次的电话费;③如果某月的电话费是27.8元,求该月通话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