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摘要]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教育。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高职院校师资的管理体制、建立高职院校师资的培训机制及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道德建设等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1.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1.1数量不足根据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状况的分析,高职院校80%以上的教师是从普通高校调入的;大学毕业直接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比例也很高,他们大都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教师严重不足。
1.2整体素质不高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学历、职称偏低,尤其是实践教学教师的学历、职称问题更加突出,他们大都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生疏,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能给学生良好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不能很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1.3结构不合理1.3.1学历结构高职院校要引进高学历人才十分困难。
在学历结构方面,高学历层次人才奇缺,具有博士学士和硕士学士的教师严重匮乏,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
1.3.2职称结构从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看,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比例不协调,特别是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增长幅度过小。
1.3.3学缘结构学缘结构是指一所学校的全体教师最终学历的毕业学校的构成状况。
学缘结构不合理,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
由于受专业局限和人才引进的困难,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文化课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或经培训改教专业课的部分文化课教师,还有部分有计划留用的本校优秀毕业生。
2.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对策2.1完善高职院校师资的管理体制2.1.1建立引进机制,多渠道引进人才(1)采取积极引才策略,主动出击。
按照“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原则,严把教师“入口关”。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周元国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8期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总体素质不高、双师素质教师能力不够等方面。
为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制定师资建设规划,培养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师资建设研究对策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就必须对其自身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师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同时要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肯定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1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主体,以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增强学院综合办学实力为核心,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建成一支双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要求、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保障。
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把师资队伍建设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相比,师资队伍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距:(1)师资队伍能力、结构、数量尚不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数量、结构等总体情况良好,呈逐年良性发展势头,但总体数量增长速度较慢,跟不上学院人才培养和学院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结构与学院教育教学、专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够匹配;不同专业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青年教师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历学位层次和教学水平等。
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资队伍 建设发展的对策 :1优 化师资队伍结构 ;2 强化教师教学理论和技 能的培训 , 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 建 () () 提 () 立有效运行机制 , 加强师资管理 ;4 完善教 师职 务评聘和评价机制。 () [ 关键词]高职 高专院校 ; 师资队伍 ; 问题及 对策
[ 中图分类号]A7 . C 23
嵇 仙峰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事处 , 江苏 连云港 ,206 220 )
[ 摘
要】文章指 出当前 江苏省 高职高专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中存在 以下问题: 1师资队伍 结构失调 ;2 师资队 () ()
伍素质不容 乐观 ;3 管理体制存在 弊端;4 职称评聘机 制不完善 。在此基础上 , 出了完善 江苏省 高职高专院校师 () () 提
一
、
江苏 省高职 高专 院 校 师 资 队伍 建 设 中存 在 构 中 出现 两头重 现象 , 一是年轻 教 师 比重过 大 , 般 一
的 问题 ( )师资 队伍 结构 失调 一
高达 6 %以上 , 5 二是聘请的老专家 、 老技术人员 比例
过高, 有的学校高达 4 %。20 年教育部高职高专 5 08 据不完全统计 ,3 20 15年至 20 年江苏省 高职 高专 师资队伍 建设 状 况 调查 组 对 江 苏省 3 O7 O多所 高 职 院 院校在校生增长 177 而教师总量仅增长 4 .%, 6 .%, 22 生 校 、 高专 院校 、 人 高校 、 成 独立 学 院 、 办 高校 等 “ 民 五 师比由 I: 提高到 2 :, 的学校达 到 3 : ;0 8年 类 ” 校查 情况 见 下 底高 职 高专院校 生师 比普 遍在 1: 5 1以上 , 最高 可 达 表 …:
20 0 9年 6月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在我 国从人力资源大 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 打击 排斥 学术 异 己。
( ) 师职称 结构 不合 理 二 教 变过程 中,培养数 以亿计 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 以 千万计的专业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发挥着不可替 大 多 数 高职 院校 教 师 职称 结 构不 合 理 。具有 代的作用。近几年 , 随着对高技能人才要求 的不断 高级职称 的教师一般都集 中在 4 一0岁之 间 , l5 4 0
高职 院校 的教师大 多数是从学校走上讲 台 , 为重点 , 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 加大职业 院 年 轻教 师 缺 乏教 学 经验 ,老教 师 有教 学 经 验但 缺 校 教 师培养 培训 力 度 。” 乏科研创新能力 ,致使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一批 有影 响力的骨干教师 、 专业带头人 , 进而造成了高 高 职 院校师 资 队伍存 在 的 问题 ( ) 师 的职 业道德 观念 淡化 一 教 职院校缺乏教学( 科技创新 ) 团队。
提高 , 国家 、 社会 、 企业对高职院校培养 的学生的 岁以下 比例偏少 ;新开专业专任教师高级职称 比 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培养 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 例很低 ,有些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 师屈指 技能人才 , 就必须拥有一支由骨干教师 、 专业带头 可数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 院” 我 ) 艺术类专业和旅游专业 ,分别只有 2 位专任教师 人 、双师型专任教师和一批能工巧匠组成 的高素 质的师资队伍 。 尤其是“ 十二五” 期间 , 我国高等职 业教育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如何加快 高 职 院校 师 资 队伍 建设 , 高教 育教 学 质 量 , 出 高 提 突 职 办学 特 色 ,从 而更 好 地 服务 于 行业 企 业 和地 方
高职院校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在高职院校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还存有着认知问题、专业性问题、培养机制问题等,不利于党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其长远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应该形成准确的观念,创建完善的培养机制,优化改革相关的工作体系,不断进行党校师资队伍的优化,提升专业化水平、标准化水平,确保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为后续工作的高效化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14-0216-02一、引言近年来,在高职院校的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为保证党校师资队伍的良好建设和发展,应该形成准确观念,统一师资队伍的建设标准,在新形势下打造政治能力较强、业务能力较强、作风较为良好的师资队伍,培养师资人才的责任感、正确观念意识,切实为党校各项教育工作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二、高职院校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一)能够促进党校功能作用的全面发挥从本质上讲,党校科学开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能够促进党校教育培训质量的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之后,高职院校的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和深化培训内容、教育形式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相比,师资队伍与结构存在很多适应性的问题,师资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实践操作的经验有限,并且教育培训工作与科研工作之间存在很多不足,不利于各项工作的高效化开展,难以将党校的功能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而合理开展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可以提升师资的专业化水平与规范化水平,在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的同时强化教学研究力度,研究如何提升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研究相互整合,发挥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功能作用。
(二)能够满足主阵地与主渠道的发展需求党校属于党员干部的主要教育培训阵地,是对思想知识、理论知识进行传播的载体,也属于科学研究、培养党员干部的主要基地。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师资缺乏、教师总体素质不高、师资培训跟不上等方面。
为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究,制定建设规划,拓宽培养途径,努力探索符合高职特色的师资培训体系。
关键词:高职师资问题对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到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4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国高职院校由1998年的432所发展到2006年的1105所,1998年全国高职在校生117.41万人,2005年发展到近800万人。
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不但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
但应该看到,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用的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实现这个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
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把师资队伍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
一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管理部门陆续制订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及文件。
二是各院校分别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
师 资 队伍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 L 东南 飞 ” 孑雀 。这给 一些 高 职 院校教 师 队伍 建设 带 来 了较
大影 响 。 二 、 高 职 院 校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总 体 思 路 及 措 施
( )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理 念 进 行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一
应 积极参 加与 之相 关专 业 的实验 室建设 ,把 相 关 的知识 用 于生产 实践 ,建立 校 内的实训基 地等 。
的考 核 。针 对 高职教 育 的特点 ,学 校必 须对课 堂 教学 和实 践 教 学作 出一个 合理 的考 核标 准 ,以便实 行 奖 惩 。二 要实
第 三 ,加强 学术 交 流 ,提 高教 师对 “ 师 ”素 质 的认 行 竞聘 上 岗机制 ,充分 调 动教 师积极 性 。采用 干 部竞 聘制 双 识 。聘 请 社 会 上 职业 教育 的知 名 学 者 和 专 家 来 校 进 行讲 和职 工聘任 制 ,能进 一步 优化 教职工 队伍 的结构 ,形 成较
课 的 基 础 上 还 应 为 教 师 提 供 大 量 的 校 内 实 践 机 会 ,如 建 立
要把 促进 科研 成果转 化 、技术 改革 、操作 创 新 和指导 学生 学 习实 践 的效果 放 在 第一 位 ,使 职 称评 聘 真 正 体现 公 开 、
公平 与公正 。
( )推 行 有 效 的 激 励 机 制 , 完善 教 师 的 管 理 制 度 四
( ) “ 师 型 ”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总 体 水 平 较 差 ,对 高 : 双
职 教 育 的 发 展 很 不利
责 ,善谋 富教 师 之策 。学 校领 导在 巩 固和发 展高 等 职业 教 育 的 时候 ,一 方 面要 注 重 对 教 师 进 行 法 制 教 育 、纪 律 教
当前高职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
、
高职 教 育师 资 队伍 存 在 的 突 出 问题
专 业 发 展 来 说 , 方 政 府 应 该 制 定 职 教 教 师 统 一 的 任 职标 准 、 善 地 完 的 资 格 认 证 制 度 、 范 的培 养 和 培 训 制 度 、 理 的评 价 和 激 励 制 度 规 合 等 , 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为 2 学研 结 合 , 设 “ 师 型” 师 队 伍 . 产 建 双 教 产 学 研 不 仅 是 培养 高 等 应 用 性 人 才 的基 本 途 径 , 且 也 是 建 而 设 “ 师 型 ” 师 队伍 的有 效 途 径 。一 是 创 造 条 件 让 教 师 参 与 实 验 双 教 室 、 训 、 习 基 地 建 设 和 改 造 。教 师 在 参 与 过 程 中 拓 宽 了 知 识 实 实
运 行 机 制 。其 次 , 方 政 府 要 实 施 统 筹 协 调 , 保 证 职 业 教 育 开 地 为 放 、 序 的体 系 的形 成 提 供 有 利 条 件 , 调 好 教 育 、 动 、 政 和各 有 协 劳 财
行 业 主 管 部 门 之 间 的 关 系 。 对 于 教育 主 管部 门 而言 , 只要 抓 住 “ 办 学 条 件 鉴 定 ” “ 育 和 培 训 质 量 考 核 ” 两 关 即 可 。就 职 教 教 师 与 教 这
工 艺 。三 是 鼓励 教 师 面 向企 业 、 向生 产 , 接 参 与 科 技 开 发 、 面 直 技 术 转 化 与 技 术 改 造 。教 师在 推 广 科 技 成 果 和参 与 企 业 的 技 术 更 新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趔 堑
口杨 涛 胡 圣红
~
~
育。
高 职 院 校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杨 泽 年 军 事 经 济 学 院襄 樊 分 院
要 : 文 结合 新 时期 高职 院校 教 育 改革 要 求 , 对 当前 高职 院校 师 资 队伍 建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师 资 队伍 的 整 体优 化 和 教 师 该 针 从
和要 求 , 学 、 理 地优 化师 资 能 级 结 构 。 不应 只看 重 学 历 和 职 科 合
高 职 院校 还 可 以与 其 它 院 校 进 行 定期 或者 适 时 的教 师 交 流
称 .而是 更 应 注 重 在 教 师拥 有 丰 富理 论 知 识 和 实践 经 验 的前 提 下 . 步 加 大在 职 培 训 的 力 度 , 提 高 职 院 校 师 资学 历 层 次 基 础 逐 在
上 , 教 师在 岗位 上 获 得 自我 学 习 的成 果 , 时鼓 励 和组 织 安 排 让 同
和 轮 换 。这样 , 单 位 优 秀 教师 不但 可 以从 外 单 位 学 习 到先 进 理 本
论 和 经 验 , 可 以将 自身 的 优势 传 递 到 兄 弟 单 位 , 助 兄 弟 单 位 还 辅
并 学 习 现 代 企业 管理 和生 产 过 程 中各 种 先 进 的 实践 经 验 .充 实 教 学 内 容 , 之 更 具 有 指 导性 、 沿 性 和 实 践性 。要 选 派 教 师 离 使 前
遍偏低 , 同时 教 师 来 源 单 一 , 亲学 缘 现 象 较 严 重 , 研 能力 参 近 教 差 不齐 ,不 能 完 全 满 足新 时期 高职 院校 教 育 改 革对 教 学 和科 研 的 要求 。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各种能力 背景 、 各种文化基础 、 各种智力素养的学 这些 问题缺乏深层追问, 以至于大多数教师在高职
生 。当今 高职 教育 需要 的教师 应该 是能 够 “ 跨 民族 、 教育 的改革中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 。 改革 中的口号 跨 文化 、 跨学 科 、 跨行 业知 识 的专 家”。 二、 高职 院校 师 资队伍 建 设存在 的 问题
培养 生 产 、 建设 、 服务 、 管 理一 线 的高 端 技 能 型人 才 他事物关 系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 、 的 培 养 目标 , 需要建设 一支 “ 双 师结构 ” 的教 学 团 教 育 对 象 、 教 育 内容 、 教 育 方 法 等 教 育 要 素及 其 属 队; 从 教 师个 体 的 素质 来说 , 其 构 成是 多 方 位 的 , 因 性 和 相互 关 系 的认识 , 还 有 人们 对 教 育 与其他 事 物 为他 们 面对 的是 具 有多 样 性 和多层 次 的学 生 , 所授 相 互 关 系 的看 法 , 以及 由此 派 生 出 的对 教 育 的作 的课 程 呈现 动态 性 、 复杂性 。因此 , 要 成 为一 名合 格 用 、 功能 、 目的等各 方 面 的看法 。
作者简介 :杨 富( 1 9 6 5 一) , 男, 绵 阳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副处长 , 副教授 。研 究方 向: 人力资源管理 、 高职教育。
2 9
职 业 教 育
教师发展
多数 高职 院校 在推 进 高职 教 育改 革 的进 程 中 , 轻社会效益 , 培 训 内容 与教 学 实 际脱 节 , 培 训 时 间 把改 革 的重任 放 在少 数骨 干教 师 身上 , 大 多数 教 师 短 , 技能 培训 难 以有实 际效 果 。 成 了改 革 的一种 看客 。改革取 得 成功不 是看 一所 学 校 的几 个 老师 , 而 是要 看整 体 学校 和 大多 数老 师 是 否在 改革 中取得 进步 。全 国高 职高专联 席会 议 主席 ( 二) 兼职教 师 方面 1 . 数量 不够 、 质量 不 高 虽 然从 统计 数 据上 看 , 高 职 院校 的兼 职教 师数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概要5篇》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概要5篇》第一篇: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概要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摘要]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培养出的学生质量的优劣,其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师资水平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高水平师资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高职院校优化师资队伍的经验,对如何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水平提高一、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状况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培养出的学生质量的优劣,其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师资水平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高水平师资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根据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差等诸多问题。
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1.学历偏低是高职院校师资存在的共同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
学生及其家长在选择高职院校时,师资力量如何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社会对职业院校教师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掌握本行业最新科技发展动向,而且要具有随时将新的理论和技术渗透到教学中去的能力。
与前几年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层次、业务素质上有明显的提高,具有本科学历的年轻教师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
同时注重引进高学历教师,使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
尽管如此,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仍然偏低、稳定性较差。
据资料统计,全国五省30余所高职高专的师资现状调查如下: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人数偏少,仅占教师总数的7.28%,这个数据距教育部的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且,许多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并不安心在高职院校工作。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19年文档资料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
如何集聚师资力量,形成专业竞争优势,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师资优势,是职业院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数量不足目前职业院校的生师比较高,教师总体数量不足,使得绝大多数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课时量过多,教师无暇学习提高、知识更新,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一些学校热门新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数量只有一两个人,而且有一些专业课教师属半路出家,“临时抱佛脚”,仓促上阵,现买现卖,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师来源渠道单一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师资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四种途径:一是高师职业院校毕业留校学生或是本科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二是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调入;三是社会兼职教师。
根据有关资料,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第一种来源渠道仍占很大比重约占85%,而其他来源所占比例约15%。
高职教育主要偏重于应用与实践,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师院校习惯于用培养普通师范生的方式来培养职教师资,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弱,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如实践能力、实训教学、现场指导能力等都处于弱势。
(三)结构不尽合理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年龄结构落差较大、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和“双师型”教师数量及兼职教师所占比例少等方面。
往往是基础学科教师充足,而专业学科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的教师则不够用。
而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求是博士毕业,在企业工作5年后,才具备任职资格,我们与之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师资培训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各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模式主要采取的是把教师送到高层次院校进修、加深加宽其专业知识,这种培训形式占大多数;派教师到企业、工厂实习占的比重小,即使去,时间也很短。
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愿意抽出时间和人力,腾出岗位,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条件;二是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不愿冒产品质量波动的风险接纳顶岗实践教师顶岗实践。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双高计划”建设具有统一性和同步性。
“双高计划”提出要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而高层次人才正是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的关键。
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高层次人才能够有效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和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同时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助推专业群建设水平提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与专业建设同质化严重,导致技能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要求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双高计划”建设择优遴选了贴近行业企业办学的优势特色学校及专业,有利于将数量规模转化为质量优势,从而引领职业教育整体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而教师是落实教育政策的首要要素,是特色专业群建设的行动者,其专业水平和行动能力直接影响着“双高计划”建设的进度和效度。
推动“双高计划”建设行稳致远,除了需要依靠外部政策环境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具备数量充足的依托高层次人才组建而成的教学创新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
高层次人才在理论知识储备和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具有丰富行业企业经验的高技能人才,他们能够对接区域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和工作标准,是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的“提速器”。
(二)引领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院校配备相应水平的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实现了教师数量的整体达标,但缺乏高水平师资队伍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从__年开始,国家着力打造职业教育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虽然各校采取互兼互聘、校企合作的途径,通过培训、培养、下企业等多种方式组建了教学创新团队,但一般都处于自身摸索的状态,缺乏高水平的引领。
综合素质强、富有创新意识以及掌握前沿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可利用其专业技术知识和新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加强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广泛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科学制定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发出符合双重标准的教材,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教 育培养的是应 用型、实用型人才 ,教师需要指导 学生进行实际专业操作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 ,因此教师必须 加强 “ 双师”素 质的培养。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 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要具有较 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 际工作经验。教 师要具备在实际操作 中解决问题 的能力,要 i i 常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而一 ii 些刚才学校里毕业的青年教师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因此要鼓 励 中青年教师到社会上去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鼓 励他们到相关公司、厂矿或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践 基地进行 锻炼和培训 ,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四 参考 文献 :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 育 师资培 训 问题
对 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嘲国 何 国 教育 中 通 科 的 理 师 培 一个 家的 体系 , 过 学 合 的 资
养模式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 ,都是教育体 系能高速运 作并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前提 条件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 不断 提高其教学 质量 , 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 良的教 师队伍 。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就不可能有高水平 的职业教育。
一 、
工作有奔头 ,贡献有甜头。在工作 中,要多为教师创造便利 的条件 ,在资料 、学术交流、深造等方面给予支持 。另外还 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必要的鼓励措施 。使教师感到在这里 有他们的事业 ,有他们的前途 ,有他们的希望。放手大胆地 支持他们的工作 ,让他们感到他们是这里的主人。要尽量做 到事业 留人。同时 ,还应解决一些青年教师的实习问题比如 住房 问题等 。
高职 院校 师 资建设 的 问题 与对 策
高 松 同 1 I 厶
( 南大 学职 业教 育学 院 南 京 2 0 g 东 o 0 ) l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科技创新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
,,,,,。
,、,,、。
1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目前的现状1.1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
1.2教师人手不足,导致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
,,,,,,、,。
1.3缺少专业能力强的教师,,、,,,,,。
,,,、,,、,、,。
1.4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
,、,,,,,。
作者简介:蒋晓茹(1973.02—),女,江苏人,汉族,本科,副高,研究方向为铁道运输、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蒋晓茹(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哈密地区830011)【摘要】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重要的一员,高等职业院校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上都具有重大作用。
但近年来,由于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产生认知偏差,导致高职院校出现了教师资源匮乏、教师工作能力降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而在新课改风潮如此盛行的今天,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新的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能力。
所以,文章来探讨一下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如何建设教师团队。
【关键词】教育经费;教学观念;师生关系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1.16.76管理科技176科技创新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2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存在社会偏见,职师数量少,,。
,,、。
,“”,,,。
2.2教师培训制度欠缺,、,,。
,,,、、,、,。
2.3缺少具备“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师“”,,。
,,,,,、,“”。
,、,,“”。
3建设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策略3.1加大经济投入,吸引优秀教师,、、。
,,,,,,。
,,、,,。
3.2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更新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l 31 ・
高职 院校师资 队伍建设存 在 的 问题 及 改进建议
Pr b e a d S g e t n o g e c to a a h r Te m n t u to o l m n u g si fHi h r Vo a i n lTe c e a Co sr c i n o
续地发展 。
Ab ta t s r c :W i h v lp n fhih rv c t na d c t , t tede eo me to g e o ai le u ai wemus u urie s it h p ,in v t odyawa sa h r o te g d n e o h o on tp to d a n o s a e n o ae b ll,l y d ee t h uia c f s in ic de eo me tc n e ,o ealp a ,i lme se tp,r t n l iti ue ta h n e o re ,b id a ta h r e m ih i t ih ce tf v lp n o c pt v rl l n mpe nt tp by se i ai al dsrb t e c i g r s u c s u l e c es ta whc swi hg o y h q a i n u ce tn mb r o d qu lt ,ra o a l tu t r o i r v h e c n u lt n o m d ain c r ce itc fh g e o ain l u lt a d s f in u e ,g o ai y i y e n be sr cu et mp o e t e ta hig q aiy a d fr e uc to haa trsis o ih rv c t a s o prmoig rp d e lh n u ti b ed v lpme to o ain le c to o t a i ,h at ya d s sana l e eo n n fv c to a du a in.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问题与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问题与建议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要素,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在探索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双师”概念的提出与演进20世纪80年代,第一所高职学院金陵职业大学诞生。
在办学实践中,基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过程、教学方式上的不同,对高职教师素质提出了不同要求,要求高职教师要具有两方面的能力,即传授知识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1991年,王义澄在《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文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文章提出,建设一支能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专科教育的关键。
自此之后,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热点。
国家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逐步明确双师的概念以及高职教育双师的具体要求。
梳理这些政策文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1994—1999年:政策导向阶段从第一所高职学院诞生到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各地共兴办了120多所高职学院。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以及高职学院在办学中还存在着政策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
加上长久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积习,高职教育在发展中慢慢暴露出职业教育师资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等问题。
因此,在这一阶段,出台了一系列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為导向的政策。
从1994年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双职称制”开始,到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中有1/3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正式进入政策文本,“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教育专任教师的发展目标,也是学院办学基本条件之一。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1、师资结构失衡:高职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师资结构失衡,即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为专任教师,尤其在特殊课程及高技术型专业上缺乏特聘高级教师,而大量普通教师面临知识技能及教育理念的过时,学历较低的现象。
2、师资素质不高:高职院校大部分师资是中等职业技术教师,其学历以高职(大专)以下水平为主,很少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教育观念和教学素质还有待提高。
3、师资缺乏:现行人事制度以教师编制为主,教师普遍存在经验缺乏、技能不足,而且缺乏综合性、兼职性老师,无法满足其多变的教学需求。
4、师资流动性大:传统的人事模式使得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较大的流动性,一方面存在诱导外出谋生的现象,另一方面更多的高职专业师资队伍因收入不足而流失,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二、对策。
1、改变师资队伍结构:高职院校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师编制形式,重视特聘高级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2、支持师资培养:高职院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学历晋升计划,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等学位,通过进修与培训,促进教师技能更新及教育理念的改进。
高职学院师资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
浅谈高职学院师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起到重大作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尖锐复杂的问题,主要有:教师队伍学历和职称明显偏低,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严重匮乏;年龄梯次结构不合理,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总体不足;教师来源渠道不畅通,教师选任不能做到好中选优,教学和科研能力不能保证,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1.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宏观优化1.1着力改善年龄梯次结构,增强师资队伍的朝气活力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总体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
只有切实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才能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先进性,实现教学相长。
因此,要总体掌握本院本校师资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搭配情况,对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整体把握,实现科学合理的年龄梯度;要格外重视中青年教师的使用和培养,让有为者有位,培育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骨干队伍;要充分发挥老教师们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合理做好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1.2着眼知识能力结构,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年龄梯次尽管十分重要,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教师们的知识和能力。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
鉴于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就应该转变唯学历论、唯职称论的错误倾向,更加注重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不拘一格选人才,任人唯贤。
同时,要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们参与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在繁忙的教学活动之外提高能力和水平。
另外,要鼓励教师们深入实际深入生活,通过到工厂企业参观考察、挂职锻炼,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生产流程、管理制度等,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总之,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师资缺乏、教师总体素质不高、师资培训跟不上等方面。
为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究,制定建设规划,拓宽培养途径,努力探索符合高职特色的师资培训体系。
关键词:高职师资问题对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到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4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国高职院校由1998年的432所发展到2006年的1105所,1998年全国高职在校生117.41万人,2005年发展到近800万人。
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不但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
但应该看到,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用的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实现这个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
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把师资队伍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
一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管理部门陆续制订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及文件。
二是各院校分别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三是设置专项经费,不同程度地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引进、待遇方面的投入。
四是通过培养、培训、引进等措施推进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
五是普遍重视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然而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1)新教师多,老教师少,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据5省市部分职业院校20756名教师统计,30岁以下占26%,31-40岁占39%,41-50岁占21%,50岁以上占14%。
(2)生师比例不合理,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生师比都超过20:1,有的甚至超过30:1,相对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规定的16:1的优秀标准高出许多。
(3)公共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失调,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新设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紧缺,专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比例较低。
(4)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偏少。
据有关机构对全国五省30余所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状况的调查,具有研究生比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28%,博士更是凤毛麟角,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也与评估指标的规定存在一定差距。
(5)专业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匮乏。
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本科毕业的中青年教师挑大梁的现象,缺少真正的学术骨干、行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无法带动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差距较大
“双师型”教师总体比例偏低。
有资料表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具备高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占的比例尚不足15%,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导致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3、教师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质量不高
多数高职院校由于教师数量少、教学负担过重而造成教师无暇顾及自身提高,由于底子差、培训力度不够而造成实践能力不足,由于继续教育力度不够而造成接受新经济形势和新技术的能力较弱,由于观念落后、知识面窄而造成科研能力不强等现象普遍存在。
此外,实践教学教师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不能胜任高水平技能训练开发;限制了综合性实训项目的开展;制约了产学研的开展和技术推广与服务。
4、师资流失比较严重,教师队伍不稳定
和本科院校相比,多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条件较差,工资福利待遇不高。
同时,由于社会的诚信机制还没有形成,学校管理制度不严谨或执行不严格,在依法管理教师有序流动方面存在较大漏洞,致使高学历、高水平教师流失,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的教师引进难、流失快,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此外,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也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二是对学生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不能因材施教;三是无法对兼职教师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考核和评价。
5、师资培训渠道不通畅,形式单一,观念滞后,内容不切实际
表现在:学历层次的培训还没有畅通渠道;技能培训难以对口;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多数学校的师资培训还停留在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上;师资培训只注重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和效益,只注重业务培训不注重全面素质提高,只注重扩大规模不注重优化结构。
另外,教师中重视职业教育研究的人员不多,创新意识不强,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