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现实》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绪论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儒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道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张竹坡的《金瓶梅》和脂砚斋的《红楼梦》。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与碰撞》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与碰撞》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与碰撞引言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浪漫主义追求想象力、个人感受和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而现实主义则注重真实、客观和描绘社会生活的精细观察。

本文将探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与碰撞,并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浪漫主义在文学中的特点及代表作品1.着重强调情感、幻想和个人内心体验。

2.追求超越常规,颠覆常规思维方式。

3.倾向于抒情、诗意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表达。

代表作品: - 《唐吉坷德》:塞万提斯 - 《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 - 《红楼梦》:曹雪芹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特点及代表作品1.描写社会生活,关注真实事件和社会问题。

2.注重道德伦理,揭示社会问题的真实面貌。

3.着重于事实、细致和客观的描写。

代表作品: -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分析1.描述对象不同:浪漫主义关注个人内心情感世界,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

2.风格特点不同:浪漫主义追求超越常规,充满想象力;现实主义追求真实反映社会问题。

3.思想意义差异:浪漫主义倾向于寻找灵魂上的解放和美好的未来;现实主义强调揭示社会矛盾和启发人们思考。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碰撞与融合1.文学作品中两种风格常会交叉出现,制造冲突和对立,使作品更加饱满丰富。

2.有些作家试图以浪漫的方式描述现实问题,或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富有想象力的情感场景。

3.碰撞与融合带来了更多多元化和丰富性,拓展了文学创作的边界。

结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对比与碰撞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表达。

两者通过不同方式去关注和揭示人性、社会问题和命运等主题,并影响着读者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同时,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也常常发生碰撞与融合,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含名词解释及练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含名词解释及练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一至七章)一、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二、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所谓“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其次,必须以马恩创立的,有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四、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实际相结合。

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五、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怎样体现时代精神:第一,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第二,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同等学力中国语言文学现代文学复习资料

同等学力中国语言文学现代文学复习资料

同等学力中国语言文学现代文学复习资料同等学力中国语言文学现代文学复习资料一、考试科目概述同等学力中国语言文学现代文学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对文学史、文学作品、文学思潮以及文学理论的考察。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时间长度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

考试内容涵盖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个方面,包括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现代散文、戏剧以及重要的文学思潮和理论。

二、考试内容解析1、现代小说:考察学生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2、现代诗歌:考察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特点、代表诗人及其作品的理解,如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

3、现代散文:考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如周作人的《苦茶随笔》、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等。

4、戏剧:考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如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等。

5、文学思潮和理论:考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和理论的理解,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左翼文学、京派、海派等。

三、复习建议1、建立知识框架:在复习过程中,要梳理出清晰的文学史发展脉络,了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以便在考试时能够迅速定位知识点。

2、重点突破:根据个人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薄弱知识点的复习,例如对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现代散文、戏剧等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重点突破。

3、结合实例: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复习,加深对文学现象的理解。

4、多做习题:建议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出题规律,有助于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四、考试题型分析1、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现代文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作家姓名、作品名称等。

2、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史、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理论的了解,选项一般包含作家、作品、文学术语等。

3、简答题:考察学生对现代文学某一方面的理解,例如对某部小说的分析、对某个文学思潮的阐述等。

文学与生活:从《白鹿原》中学习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文学与生活:从《白鹿原》中学习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文学与生活:从《白鹿原》中学习真实与虚构的关系1. 简介《白鹿原》是中国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山西晋南的一个叫做白鹿村的地方为背景,描述了近一个世纪来这个村庄中发生的一系列真实和虚构的故事。

本文将探讨这部小说中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汲取对于文学和生活的启示。

2. 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长篇小说如《白鹿原》,真实与虚构并非是简单地分割开来。

作者通过叙述、描绘和刻画角色等手法,使得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同时也使用了艺术手法来凸显重点、突出主题。

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思考和辨别其中所呈现出来的真实性。

3. 长篇小说中的历史再现作为一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创作而成的小说,《白鹿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再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人民生活等。

虽然小说中存在一定的艺术加工和虚构,但这并不影响读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反思。

4. 虚构角色的真实性在《白鹿原》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角色,通过他们的遭遇和行为展现出人性复杂性和生活的残酷。

尽管这些角色是虚构的,但他们所面对的困境却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中类似情况的思考。

5. 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白鹿原》作为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相呼应和关联。

通过小说中所揭示出来的问题和人物形象,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体验、感悟和教育。

同时,作为读者也需要保持审慎思考,以免将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混淆。

6. 结论《白鹿原》这部小说既是一次对历史事件再现和人物形象创造的尝试,又是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思辨和探讨的作品。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深化对真实与虚构之间边界的认识,并从中汲取对于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但同时也要保持理性思维,避免将虚构与现实混淆,以免对生活产生误导和偏见。

以上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主题所完成的文档内容编写。

如有其他需要或进一步修改,请随时告知。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第一章文学观念A、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

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0、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一)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一)

现代文学复习提纲第一章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早在19世纪末,在维新运动的直接促助下,就出现了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3.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4.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特别是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5.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就鲜明地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

6.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

7.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旧思潮在北大讲坛竞争的结果,大大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的发展。

8.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他在文中提出要确认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宣称白话文取替文言文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白之争在当时已经成为新旧文学之争的焦点之一。

文中提出文学改良“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俗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9.1917年2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

文中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 引言1.1 概述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是20世纪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文学运动。

它们分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并发展成为对抗浪漫主义和传统写实主义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

本文旨在探讨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比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引言:概述文章内容,并介绍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运动。

-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包括背景和定义、主要作家和作品、特点和意义等方面的讨论。

-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类似地,包括背景和定义、主要作家和作品、特点和意义等方面的讨论。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异同比较分析:从文学观念差异、描写手法差异以及表现对象差异等角度进行详细比较。

-结论:总结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对于文学发展带来的贡献与影响,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或影响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并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它们的异同之处。

对于读者来说,这篇文章将提供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并从中获取启示以应用于当代文学创作。

同时,本文也将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或影响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学对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在构建新世界观以及培育艺术心灵上有所裨益。

2. 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1 背景和定义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洲和俄罗斯兴起并发展的一种文学潮流。

它的兴起受到了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实进行客观描写,关注人们真实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它试图通过揭示社会阶级差异、生活条件不平等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来呈现世界。

2.2 主要作家和作品在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

其中包括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戴尔·卡内基(Dale Carnegie)的《怎样赢友与影响他人》以及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雾都孤儿》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册)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文学,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

其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文学,又称“左联”时期的文学。

其基本特征是①文学创作的题材扩大了,很多作家注重反映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②反帝反封建的主题进一步深化。

③表现农民的苦难遭遇,着力描写农民的思想觉醒和英勇斗争。

④注重展示帝国主义势力对农村的入侵和民族矛盾的加剧。

第三个十年(1937--1949)文学,又称全面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中重要特点是民族战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章鲁迅的小说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1898年取名为周树人。

《狂人日记》收入于《呐喊》,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起使用的笔名。

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开拓者和建构者,《呐喊》、《彷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完成。

现代小说的建构:①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和对“人”的思考②悲剧意识的觉醒和现代悲剧观念的确立③小说重心由重故事情节向重人物性格刻画转移,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基本构架④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性,突破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单一的格局(鲁迅小说大多采用作者直接介入作品,更多的是选取内视角和第一人称限制叙事,或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换叙事)《阿Q正传》收入于《呐喊》,《呐喊》是鲁迅第一个短篇小说集。

两种基本题材:农民和知识分子表现农民苦难,表现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抗争,表现一种“梦醒之后无路可以走”的痛苦和悲哀。

两大情节、结构模式:“看/被看”和“离去-归来-离去”“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是一种以虚幻的精神优胜取代现实中劣败的一种精神状态或思维方式。

其具体表现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我安慰、欺软怕硬、麻木健忘等,是核心是不正视现实。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文学概论第一章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文学观念1>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地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6、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

8、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 >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11、经验和体验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部分。

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

《现实主义文学》课件

《现实主义文学》课件

1. 定义与来源
定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通过真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命运。
来源: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对文学创作和社会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代表作品分析
小说:《红与黑》
斯坦达尔通过对法国社会的 描绘,展示出现实主义文学 的特征和主题。
现实主义文学促使我们思考社会问题, 如贫富差距、道德困境等,以寻求解决 方案。
4. 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20世纪初,翻译家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引入中国,并加以推广。
2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家》、《围城》
《家》和《围城》通过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揭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
3
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仍有广泛读者,未来将继续发展并深入探索社会问题。
小说:《战地钟声》
海明威的作品以揭示战争的 真实面貌和战士的内心体验 为特点。
小说:《老人与海》
海明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 讲述了一个老渔夫与海洋搏 斗的故事。
3. 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与影响
1 对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2 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问题思考
现实主义文学使读者更加关注社会问题, 提高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反思。
《现实主义文学》PPT课件
# 现实主义文学 ## 1. 定义与来源 - 1.1 定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1.2 来源: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 2. 代表作品分析 - 2.1 小说:《红与黑》、《战地钟声》、《老人与海》 - 2.2 诗歌:雨果、别林斯基、布罗迪 ## 3. 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与影响 - 3.1 对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 3.2 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问题思考 ## 4. 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4.1 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进 - 4.2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家》、《围城》 - 4.3 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

文学与现实 深度解析《青春》剧中人物关系

文学与现实 深度解析《青春》剧中人物关系

文学与现实深度解析《青春》剧中人物关系网友A:方言是谁?方言总的来说是王朔的影子,《看上去很美》里的方枪枪,《过把瘾就死》里的方言。

王朔的真实经历就是高中毕业后在北海舰队服役,退役后在北京一家药店上班,然后辞职写小说。

与《青春》中的方言基本一致。

高洋是谁?喜欢王朔的读者注意到了,他的小说里总有一对兄弟,叫高洋、高晋,有的小说里是别的名字,但都是兄弟。

《梦开始的地方》里也有一对兄弟,宋京生和宋建军,看过的朋友会发现,宋建军身上其实寄托了叶京的一些美好的、理想化的东西,约等于叶京自己。

宋京生在性格上与高洋也有相似之处。

就是说,在王朔、叶京这票童年伙伴里,确实有一对兄弟,至于到底是谁,恐怕只有他们这群人自己才知道吧。

高晋早年顽劣,后来学好走上正道,当了警察,在《梦开始的地方》中,宋建军也是如出一辙,通过努力当上了军官,回归主流社会。

李白玲是谁?这个女孩是存在的,或者说,她身上有几个女孩的故事。

王朔、叶京这票人早年和她纠缠不清,但都很喜欢她,是个“公共圈子”(这在当时很平常)。

李白玲死于乳腺癌,《梦开始的地方》里温小雅(宋建军的情人)也是年纪轻轻就死于骨癌,说明他们这群人中确实有个女孩得病去世了。

汪若海是谁?基本上是海岩了,又是饭店老板又是大陆穷瑶,还能是谁呢。

冯裤子是谁?小刚导演,不用多说。

但大家注意,海岩生于1954年,叶京生于1957年,王朔、冯小刚生于1958年,海岩比他们大几岁,他们是否属于“一拨孩子”?不好说,但肯定早就认识。

另外,冯小刚认识王朔是别人介绍的,当时冯看过了王的小说,觉得很牛B,后来认识以后成为了好朋友,合作过很多影视剧——他们是成年后的朋友,年少时并不是一拨孩子。

金燕是谁?李白玲的同事、战友。

注意,《过把瘾就死》中,杜梅(方言的妻子)也有个同事,电视剧里是刘蓓演的。

她们俩应该是一个人。

就是说,王朔这一票人确实认识两个医院女护士,并分别发展了感情。

刘会元是谁?是王朔他们那拨孩子少年时代的“对手”,双方打过架。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与现实关联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与现实关联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与现实关联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形式,同时也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当时的现实社会息息相关。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与现实关联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演进。

一、历史传说与现实事件的关联许多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都是以现实中的事件为蓝本创作而成。

例如《封神演义》是以商朝晚期至西周初期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描述了商纣王暴虐和周武王建立周朝的过程。

其中的神话元素和传说故事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而又具有吸引力的魅力。

《三国演义》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虽然它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但其中穿插了各种英雄豪杰的传说故事,如关羽温酒斩华雄等,这些故事给予了历史事件更加生动有趣的场景。

二、历史传说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纯粹的虚构,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比如《红楼梦》中的“草木皆兵”的神话故事,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表达了贾府家族的衰败和封建社会的道德沦丧。

这种历史传说与当时现实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动荡的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另外,《水浒传》中的108位英雄好汉,虽然是虚构的角色,但却是根据宋朝真实的农民起义事件创作而成。

这些历史传说为现实社会中的鲁莽农民起义增添了一种英雄主义的色彩,也对当时社会中的底层民众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三、历史传说与现实人物的关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与现实中的历史人物息息相关。

这些传说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是真实历史人物的化身,通过这种方式,历史与神话相互交织在一起。

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基于历史人物观音菩萨的形象创作而成。

虽然故事中的孙悟空具有神奇的超能力,但他所经历的困境和成长过程却能代表现实中的人性弱点和内心挣扎,这种关联使得读者能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接受故事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虚构与现实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虚构与现实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虚构与现实解读1. 背景介绍文学作品经常以历史事件或时期为背景,通过虚构的手法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被视为对现实的一种解读和反映。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虚构与现实解读之间的关系。

2. 历史虚构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来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

这种历史虚构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沉浸感,更重要的是扩展了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红楼梦》通过描述清朝社会生活和家族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衰落和人性困境的思考。

3. 历史真实性与艺术再现尽管文学作品中使用了历史事件和人物,但并非所有内容都是完全符合历史真相。

作者往往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来恢复或改写历史。

这种艺术再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发生的内在情感和心理状态的理解。

例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五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刻画、简化和改编,以展现英雄主义、国家荣耀等主题。

4. 现实解读文学作品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虚构再现,也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解读和反思。

通过虚构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作者常常探讨一些当代社会问题。

例如,《1984》通过描述极权主义社会来警示人们对于权力滥用和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5. 反思与启示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虚构与现实解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它们通过艺术手法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并从中提取出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同时,它们也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过去和现在,以及我们自身在这个复杂多变世界中的定位。

6. 结论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虚构与现实解读相辅相成,在丰富了读者体验、扩展了历史认识、呈现了艺术美感的同时,也提供了解读现实世界和个人经验的新视角。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基本概念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文学活动:文学以活动的方式而存在,是整个人类活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系统。

从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 文学理论的性质【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对象和任务】 任务: 世界 (文学四要素) 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发展的根由、规律。

M 。

H 。

艾布拉姆斯 2.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作品 《镜与灯》 3。

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4。

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读者 作家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应有品格】实践性: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其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也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价值取向:民主的:以提倡广大人民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为归依;科学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现代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文学理论的形态【形态多样化依据】文学活动过程分类两种文学哲学: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反映论视角(马克思主义) / 表现论文学心理学:创作—作品-接受是一个心里转换过程,带有特殊的心理行为.(比兴、虚静、神思、滋味、物感、象外、妙悟、童心、性灵、神韵、意境、出入;移情、心理距离、直觉、审美态度、无意识升华、投射)文学符号学:创作—作品—接受是个符号化的过程。

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完整整理版!!

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完整整理版!!

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填空1.五四文学运动的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2.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的意见。

3.周作人在《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

4.胡适评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

5.《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叶圣陶称其为“雨巷诗人“。

6.现代文学史第一部新闻学剧本是胡适的《终身大事》。

7.郁达夫小说突出写了五四青年对人性的解放的追求。

8.矛盾“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9.沈从文小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写城市与知识阶级的,另一类是写乡村与无产阶级。

10.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时期,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文学的纲领性的指导思想,文学写作的题材、主题、风格等形成应遵循的体系性的规范。

11.文革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多以手抄本方式流传。

12.新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特征是。

13.“黑色幽默”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

14.八十年代后期,最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是的崛起。

15.韩少功是80年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

16.五四文学思潮的根本是对“人”的发现。

17.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18.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的的第一代诗人和杂文家,最早系统发表过诗歌改革的意见,主张的诗体。

19.现代文学史上以提倡幽默而闻名的作家是老舍。

20.徐志摩的人生理想是对爱、美和自由的追求和信仰。

21.郭沫若的《女神》的疑问是便于其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正真的现代自由诗体的时代的到来。

22.梁实秋《文艺思想》中人性是一个基本概念。

23.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是文学的为人民服务,表现工农兵的功能。

24.伤痕小说以《班主任》为开端。

25.“从情感的零度开始写作”是罗曼罗兰的名言。

26.“黑色幽默”既是一种文学现象,又是一种心态。

27.文革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手抄本小说是《一只绣花鞋》。

28.先锋小说的开端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生存状态进行的。

《社会派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评析》

《社会派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评析》

社会派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评析概述社会派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是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重要文学流派。

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本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两种文学进行评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

社会派文学的特点及评析•社会派文学强调以社会为基础的思想观察和反映。

•该流派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的不公平和不正义。

•通过描述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情感,传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给予读者启示,引发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然而,在评析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 - 社会派文学可能忽略了个体情感和心理层面,并过于强调社会问题的批判性。

- 部分作品存在过于明显的政治倾向,影响了艺术性。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及评析•现实主义文学力求真实、客观地描绘日常生活与人类经验。

•关注普通人物和他们在常规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着重表达人物的矛盾、挣扎与成长。

•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到: - 现实主义文学可能忽略了社会问题和集体命运,过于侧重个体故事。

- 某些作品可能缺乏内容的深度和复杂性。

相互关系与引领两种文学流派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互关系: - 社会派文学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强调社会问题反映在人物行为中。

- 现实主义文学则可以被视为社会派文学的基础,通过真实呈现个体经验来反映社会全貌。

总结:无论是社会派文学还是现实主义文学,都致力于通过文字艺术传递观察和思考。

两种流派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评估这两类文学时应注意平衡其批判性与艺术性,并欣赏它们在传递信息和引发思考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百年孤独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百年孤独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百年孤独的时代背景百年孤独的时代背景《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现实主题而闻名于世。

这部小说以马奇亚多家族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马格达莱纳小镇上百年的历史。

而这个小镇及其家族的故事,紧紧联系着哥伦比亚的历史和社会现实。

一、哥伦比亚历史背景《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哥伦比亚,而了解哥伦比亚的历史背景对于理解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主题至关重要。

20世纪的哥伦比亚,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稳定的时期。

自19世纪末由于内战引发的血腥冲突,到20世纪初的半独裁政权,再到20世纪中叶左右两派政治势力的斗争,哥伦比亚在政治上一直面临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的分化、武斗的频繁和民众的苦难。

二、哥伦比亚社会现实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通过复杂的线索结构和夸张的魔幻现实主义,揭示了哥伦比亚社会现实中的许多问题。

1. 军事独裁与政治斗争:小说中马奇亚多家族经历了哥伦比亚历史上多次政治权力的更迭。

从外部的军事独裁到内部的家族政治斗争,这描绘了一幅权力斗争和政治动荡的社会画面。

马尔克斯以他独特的方式,暗示了政治权力对社会和个人的破坏性。

2. 内战与冲突:哥伦比亚历史上的内战和社会冲突是《百年孤独》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小说中,小镇马格达莱纳被武装冲突笼罩,不同政治势力间的斗争导致了无尽的杀戮和苦难。

这反映了哥伦比亚社会长期以来因内战和冲突所带来的混乱和痛苦。

3. 社会阶级分化:小说中展现了世世代代的马奇亚多家族,以及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特权。

这反映了哥伦比亚社会阶级分化问题的存在。

富人和贫穷的劳动阶层之间的鸿沟,以及高贵血统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不公的现实。

三、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百年孤独》深刻揭示了作为文学作品的力量,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

马尔克斯通过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对话,展现了作家应该对现实负责并致力于社会变革。

1. 反映社会问题:《百年孤独》无疑是一部具有强烈社会批判色彩的作品。

文学与现实的交织《围城》的文学价值

文学与现实的交织《围城》的文学价值

文学与现实的交织《围城》的文学价值《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的一部经典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观察力,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众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作为一部在文学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的作品,它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围城》的文学价值,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首先,《围城》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中的各种人物类型。

小说中,方鸿渐这一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物的特点。

他既有自卑感又有优越感,纠结于现实与梦想之间,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当下社会中依然能够触动读者内心的共鸣,带给人们思考和反思。

其次,小说通过对现实主义的运用,展示了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和矛盾。

小说中围城的象征意义,既可以理解为主人公面临的情感困境,也可以视作古代传统与现代文明冲突的一个缩影。

小说将这种矛盾和冲突通过巧妙的叙事方式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思考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

另外,《围城》以其精妙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度剖析。

小说主人公方鸿渐的形象给人以亲切感,他的矛盾和内心的挣扎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人们的种种困惑和压力,从而引发对人性的思考。

同时,小说中塑造的其他几位形象鲜活生动,也使人们对不同人物的思考更加多元化,呈现出丰富的人性面貌。

此外,小说中的情节设计巧妙,起承转合紧密有序,引人入胜。

作为一本有关现实主义的小说,它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来激发人们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感悟。

小说情节的合理性和紧凑性使人们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总之,作为一部有着高度文学价值的作品,《围城》凭借其深刻的叙事力和精妙的文学技巧,成功地将文学与现实相结合。

它不仅满足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引领着人们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通过对小说整体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围城》在文学和现实之间所具有的巧妙融合,以及其对读者们的呼唤和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与反映》

《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与反映》

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与反映引言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具有对社会变迁的独特影响和反映能力。

本文将探讨现实主义文学如何影响社会变迁,并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展示其在表现时代变革、折射社会问题、塑造公众意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现实主义文学的定义与特点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欧美地区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真实描写生活、关注社会问题,以及对人物心理和社会环境进行深入观察和刻画。

其特点包括: 1. 反映真实生活: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描写真实的人物、事件和环境。

2. 折射社会问题:通过作品展示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对等。

3.注重个体与群体形象:关注个体命运与群体命运之间的联系。

4. 表达作者态度:借助描述绘画画面般清晰直观方式,表达作者对当时时代风貌和社会现象的态度。

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现实主义文学在社会变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塑造公众意识通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现实主义文学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作品中的深入观察与揭示,有助于塑造公众意识,促使人们思考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中。

2. 揭露社会问题现实主义文学通过饱含真实感情和深度洞察力的描述,直接或间接地揭示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

例如对贫穷、不平等、剥削等问题进行刻画,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反思,并可能对社会改革产生推动作用。

3. 反映时代风貌现实主义文学着眼于当时真正存在的人、事和景象,在时代语境下呈现出丰富多彩、鲜明独特的时代风貌。

这些具体描写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感受时代的不同特征,加深对历史变迁的认识。

4. 推动社会进步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表现,现实主义文学能够唤醒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为社会变革提供可能的方向。

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与改革,引起了公众关注和讨论。

代表性作品分析1. 罗曼·罗兰《巴尔扎克》这部作品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对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进行的生涯和创作评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篇题记中,沈从文又说:“我有句话想说,我这本书不是为这种多数人而写的。

”沈从文这里说的“这种多数人”指的是谁呢?指的是包含了“大凡念了三五本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问题的洋装书籍,或同时还念过一大堆古典与近代世界名作的人”、“文艺爱好者”、“理论家”、“批评家”(他们欠了点儿小恩小怨的作家与作品,够他们去毁誉一世。

大多数的读者,不问趣味如何,信仰如何,皆有作品可读)等等在内的“大多数读者”。

沈从文说:“这本书的出版,即或并不为领导多数的理论家与批评家所弃,被领导的多数读者又并不完全放弃它,但本书作者,却早已存心把这个‘多数’放弃了。

”也就是说,在沈从文的心目中,即便他所说的以上“大多数读者”不放弃他的《边城》,作为作者的他,却已把他们放弃了。

这是一个作家对当时的文学评论家们和那些所谓读者的大胆挑战。

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到沈从文自己一再坚持的“乡下人”的脾气。

那么沈从文的《边城》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呢?沈从文在题记中又说:“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

他们真知道当前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有什么,他们必也愿意从这本书上同时还知道点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

我所写到的世界,即或在他们全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然而他们的宽容,他们向一本书去求取安慰与知识的热忱,却一定使他们能够把这本书很从容读下去的。

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个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朴质,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

他们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成了如何穷困与懒惰!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

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

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从沈从文的这个题记中我们可以看出《边城》创作初衷,是为了给那些“在社会里生活”,“真知道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有什么”的人看的。

而他在这部作品里要表现的,却是“将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虑,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

”很显然,沈从文想要在作品中表现的,是一种现实,而不是什么梦幻或者理想。

而且,这种现实是“忧虑”,是“不可知的命运”。

我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沈从文的这句话:“不可知的命运”。

这种人在命运前的无力感,孤独感,悲剧性的宿命感,我认为是沈从文作品中,尤其是《边城》中要表现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边城》的新题记发表于1948年。

此时离《边城》的初版已有14年了。

他的新题记很短,我全文录下:“民十随部队入川,由茶峒过路,住宿二日,曾从有马粪城门口至城中二次,驻防一小庙中,至河街小船上玩数次。

开拔日微雨,约四里始过渡,闻杜鹃极悲哀。

是日翻上棉花坡,约高上二十五里,半路见路劫致死者数人。

山顶堡砦已焚毁多日。

民二十二至青岛崂山北九水路上,见村中有死者家人“报庙”行列,一小女孩奉灵幡引路。

因与兆和约,将写一故事引入所见。

九月至平结婚,即在达子营住处小院中,用小方桌在树荫下写第一章。

在《国闻周报》发表。

入冬返湘看望母亲,来回四十天,在家乡三天,回到北平续写。

二十三年母亲死去,书出版时心中充满悲伤。

二十年来生者多已成尘成土,死者在生人记忆中亦淡如烟雾,惟书中人与个人生命成一希奇结合,俨若可以不死,其实作品能不死,当为其中有几个人在个人生命中影响,和几种印象在个人生命中影响。

”新题记主要是追述《边城》产生的过程和缘由。

前面是写自己对《边城》故事所发生的自然环境茶峒的了解过程,后面写翠翠的原型由来及作品的整个写作过程。

大家注意,这个新题记,一共只有343个字,却有两处写到悲哀、悲伤。

一次是回忆在微雨中离开茶峒,“闻杜鹃极悲哀”,一次是因为母亲在书出版前一年去世,所以“书出版时心里充满悲伤。

”而且《边城》的写作过程,第一章写出后曾因为入冬返湘看望母亲而中断,来回四十天。

回来后接着写。

关于这一次返湘,也促生了沈从文的一部散文集《湘行散记》。

这部散文集共十一篇,主要创作于1933年后的几年,作品描述这次乘船返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特别值得提出来的同样是,许多人看到了《湘行散记》中的牧歌情调,却忽略了作品中不时隐现的悲凉与忧伤。

这一点与人们对《边城》的解读极其相似。

沈从文还有一篇文章对于我们理解《边城》真正的创作意图也很有帮助。

这就是沈从文于1942年创作的散文《水云》。

这篇散文主要以对白和独白的方式,写生命中的“偶然”和“神性”。

我认为这篇散文中隐藏着沈从文创作的很多秘密。

在这篇文章中,沈从文又一次提到了《边城》人物的形成过程:“因此每天大清早,就在院落中一个红木八条腿小小方桌上,放下一叠白纸,一面让细碎阳光洒在纸上,一面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

故事中的人物,一面从一年前在青岛崂山北九水旁见到的一个乡村女子,取得生活的必然,一面就用身边新妇作范本,取得性格上的素朴式样。

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

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故事中充满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六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

”这里,沈从文又一次提到了“到处是不凑巧”,这种命运的“不凑巧”,也就是命运的“偶然性”,必然会给人生中的“善”带来难免的悲剧。

不仅仅是读者和文学评论家们对《边城》有误读。

沈从文自己对《边城》创作意图的说明到后来也了变化。

《边城》初版后两年,即1936年,《从文小说习作选》由上海良友公司出版,沈从文写了一个代序,其中写到《边城》。

“这作品原本近于一个小房子的设计,用少料,占地少,希望他既经济而又不缺少空气和阳光。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在这个“代序”里,作者还在前面写道:“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这里所说的“人性”,其实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

从他众多的作品来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沈从文要在希腊小庙中供奉的“人性”,即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的自然发展与需求不受阻碍而表现出来的特性。

应该说,这两段话主导了文学评论家和读者们对沈从文作品尤其是对《边城》主题的解读。

给沈从文湘西题材的作品定位为“田园牧歌”,“是对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歌颂”就成了公认的一种评价。

同样,沈从文自己在散文《水云》中也提到“牧歌”一词,沈从文说:“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情感又十分相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水云》这篇文章写于1942年,离《边城》发表已经有8年。

8 年中,我们可以想见一定有很多文学评论家把沈从文的《边城》称为“牧歌”,沈从文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对《边城》“牧歌”的评价。

作者一方面自傲,一方面自卑。

因而,当“牧歌”评价听多了,自己也从了。

这一评价同样影响到1961年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夏志清,他也把《边城》称为“玲珑剔透牧歌式文体”中“最完善的代表作”。

沈从文的弟子,被公认为是沈从文的衣钵传人的汪曾祺也写过一篇文章《读〈边城〉》。

在这篇文章中,他说:“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为什么要浪漫主义,为什么要理想化?因为想留驻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人。

”可见,汪曾祺对他的老师沈从文《边城》的解读也认为这是一篇“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作品,是一首“美”的颂歌。

从1934年《边城》发表后,沈从文先后写下的两个题记,到后来沈从文的《从文小说习作代序》及《水云》,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创作意图的自我说明出现了游离和悖异。

那么,《边城》到底是如同沈从文在他最早的题记中所说,是要写出“将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虑,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还是如同他后来所说的,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或者是要构建一座“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小”的“人性”的希腊小庙?我觉得,答案还是应该在作品中,在文本中去寻找。

文本这个词是英国文学理论家瑞恰兹在他的一本文学理论著作《文学批评原理》中提出来的,用来指称文学著作,他的意图是想把文学作品从作者个人心理和历史文化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瑞恰兹长期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担任教授,1930年曾到清华大学来讲过学,死于1980年。

他是新批评派的主要构建者。

我们知道新批评派主要强调通过细读文本来解读作品。

文学研究有四个要素,即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

新批评是独重作品文本的。

下面我想谈谈通过阅读《边城》这一文本,我对沈从文小说《边城》主题的理解。

当然,我不是学者,也没有受过新批评研究方法的训练,但是,我确实细读了《边城》。

我认为,《边城》最重要的主题,应该是沈从文先生在他的最早的题记中所说的:是写人类命运的不可知性,在这种不可知的命运笼罩下,人对命运的不可把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孤独与悲哀。

我认为,《边城》的主题,无论是作者的有意还是无意,也无论作者曾经怎么说,后来又怎么说,悲哀或者悲凉是作品的基调,而人在这种悲哀与悲凉中的的坚韧尽责的生命形式,又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大悲悯,写出了人的生命的大庄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