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与设备指导书

合集下载

《制冷原理》实验指导书

《制冷原理》实验指导书

《制冷原理》实验指导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 演示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工作原理,观察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和现象;2. 熟悉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操作、调节方法;3. 进行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粗略的热力计算。

二、实验装置演示装置由全封闭压缩机、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2、浮子节流阀、手动换向阀及管路等组成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由转子流量计及换热器内盘管等组成水换热系统,还设有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等测量仪表。

制冷工质采用低压工质R11。

装置的原理如图1、2、3所示。

当系统做制冷(制热)循环时,换热器1为蒸发器(冷凝器),换热器2为冷凝器(蒸发器)。

面板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1制冷(制热)循环演示装置原理示意图图2 制冷循环演示装置原理示意图电流表排气压力表排气压力表图3 制热循环演示装置原理示意图图4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控制面板示意图三、操作步骤1. 制冷循环演示(1) 将手动换向阀调至A1、A2全开,B1、B2全关位置;(2) 打开连接演示装置的供水阀门,利用转子流量计阀门适当调节蒸发器、冷凝器水流量;(3) 开启压缩机,观察工质的冷凝、蒸发过程及现象;(4)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即可记录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器压力,冷凝器和蒸发器进、出口水温参数。

2. 热泵循环演示(1) 将手动换向阀调至B1、B2全开,A1、A2全关位置; (2) 类似上述(2)、(3)、(4)操作步骤并记录全部参数。

四、制冷(热泵)循环的热力计算1. 当系统为制冷循环时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2111t t C G Q p -= [kW] 换热器2的换热量为:)(4322t t C G Q p -= [kW] 压缩机功率为:UI N = 热平衡误差为:%100)(1211⨯--=∆Q N Q Q制冷系数为:NQ 11=ε 2. 当系统为热泵循环时换热器1的制热量为:)(1211t t C G Q p -'=' [kW]换热器2的换热量为:)(3422t t C G Q p -'=' [kW] 压缩机功率为:UI N = 热平衡误差为:%100)(1212⨯'+'-'=∆Q N Q Q 制热系数为:NQ 12'=ε 以上各式中2211,,G G G G ''和为换热器1和换热器2的水流量[kg/s]。

制冷实训

制冷实训

《制冷原理与装置》课内实验实训指导书实验一制冷系统初步认识一、实验目的1.熟悉认识“一机二库”制冷系统压缩机及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的构造和工作特点,制冷系统组成原则。

2.演示一个机组如何向两个不同温度要求库体供液。

3.熟悉蒸发压力调节阀的构造、置设、调节原理。

4.掌握制冷循环系统图。

二、实验场地制冷与空调实验室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工具本系统由一台进口压缩机(法国泰康机组1匹)二只热力膨胀,二只电磁阀,6只或7只进口手阀(供教学实验用),一只蒸气压力调节阀,四个高低压力表,二套数字显示温控仪等所组成制冷系统(包括电气部分)。

四、基本内容与步骤、要求1.熟悉实验装置1)由一台制冷机组同时向一个或二个以上的冷库供应冷量,各库蒸发度(蒸发压力)也不相同,因为高温库的蒸发温度较高,低温库的蒸发温度较低,这时那些需要保持较高蒸发温度(即高温库)的蒸发器出口管路上便装上蒸汽压力调节阀(即背压阀)使阀前的压力保持在调定的范围内,经过阀的节流使阀后的压力和吸气压力相同,这样就保证了系统中各个蒸发器在各自不同工况下正常运行。

2)本系统使用的工质R12充灌重量约2Kg,工质R22充灌重量约2.5Kg。

2.操作要求:1)接通两库蒸发器的管路,一头拧死,另一头略为松些,打开制冷系统、手阀、电磁阀让制冷剂冲进蒸发管路,略为松些的那头联接器将出现冒气现象,并发出冒气声,立即停止冲气,当即拧紧松一些的那一头联接器,说明系统已完成排空气手续。

2)正式运转,合上电源,合上带锁按钮,机组开始运行,逐一打开高低温库的手阀。

3)此时,高压压力表的读数开始上升,低压压力表的读数同时下降,说明系统工作正常。

4)调整高低温库数显温控仪,根据需要任意可以调节,一般产品出厂前已调整好了,客户不必随意调节。

5)当高温库或低温库达到预定值时,压缩机停止,系统处于待命状态。

6)操作面板印有控制回路,并且安置了检测点,利于检测之用,通过对检测点的运用,可以全面了解一机二库的运行状态正常与否,造成故障的所在何处,利用万用表上的交流电压500V档,进行逐行检测。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PDF 136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PDF 136页)
(2)机械制冷阶段
18世纪中期~今。 1755年是人工制冷史的起点。 现代制冷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是由19世纪中后期发展起 来的,到20世纪具有更大的发展。
6.制冷技术的产生背景及应用
制冷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 展 起来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结晶,并随着现代技术的 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在工业、农业、 建筑、航天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 要。 制冷的应用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领域 以 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领域:
3. 食品冷冻与冷冻干燥 根据对食品处理方式不同,食品低温处理工艺 可分三类:
(1) 食品的冷藏与冷却 (2) 食品的冻结与冻藏
(3) 冷冻干燥
4. 低温生物医学技术
低温生物学 研究低温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及应用的学科。
低温医学 研究温度降低对人类生命过程的影响,以及 低温技术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中的应用的学科。
低温生物医学 低温生物学和低温医学的统称。
典型应用例子 (1)细胞组织程序冷却的低温保存
(2)超快速的玻璃化低温保存方法
(3)利用低温器械使病灶细胞和组织低温损伤 而坏死的低温外科。
5. 低温电子技术
微波激射器必须冷到液氮或液氦温度,以使放大 器元素原子的热振荡不至于严重干扰微波的吸 收与发射。
超导量子干涉器即SQUIDs,被用在相当灵敏的 数字式磁力计和伏安表上。
在MHD系统、线性加速器和托克马克装置中,超 导磁体被用来产生强磁场。
6. 机械设计
运用与超导电性有关的Meissner效应,用磁场 代替油或空气作润滑剂,可以制成无磨擦轴承。
在船用推进系统中,无电力损失的超导电机已 获得应用。
偏差极小的超导陀螺也已经被研制出来。

《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共5则范文)

《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共5则范文)

《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共5则范文)第一篇:《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共)《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空调教研室编动力工程系二OO三年五月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制冷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学会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进行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其它辅助设备等的设计和选配,提高其对专业理论知识应用的技能和解决实际制冷、空调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教学要求1、坚持一生一题,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设计任务;2、开动脑筋,发挥创造精神,全身心投入到设计中去,努力创造优秀成绩;3、提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展学术研究讨论,努力施展才华,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4、虚心学习、认真读书,听从老师指导,做一个素质好、水平高的学生;5、诚实、守信、严于律己,不抄袭他人作业,不采取非法手段劫取他人成果;6、认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做危害学校声誉和社会公德的事,尊师爱友,爱护公共财产,做一个学有所成的合格人才。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一)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1、设计条件(由指导教师填写):1)工况;2)制冷剂;3)热负荷;4)冷却介质种类及温度;5)压缩机型式及要求;6)需要计算的内容。

2、计算步骤:1)根据已知热负荷和工况条件及制冷剂种类,建立循环的lgp—h 图;2)在lgp—h图上找出循环中的各特殊状态点,并查出各点状态参数(如:t、p、υ、h、s等);3)根据循环的压比(pk/p0)查有关参考资料,找出该工况下压缩机的各种效率值(如:ηi、ηm、ηel等);4)计算压缩机的容积效率:ηv=λvλpλtλl;5)计算循环的单位制冷量q0;6)根据所给热负荷Q0、q0,计算循环的制冷剂质量流量qma;7)根据qma和压缩机吸入状态比体积υ1,计算压缩机实际应有的实际排气容积qva;8)根据qva和压缩机输气系数ηv,计算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qvt;9)根据所计算的qvt查阅相关压缩机产品样本,确定压缩机的型号,得到缸径D;行程S;缸数I;半封闭式、全封闭式或开启式等;10)根据已知循环的参数计算单位理论压缩功Wts;11)根据Wts和制冷剂的质量流量qma,计算理论压缩功率Pts;12)根据Pts和ηi、ηm计算压缩机的轴功率Pe;13)根据Pe和电机效率ηmo,计算压缩机应有的电功率(输入功率)Pel;14)根据Pel和制冷量Q0,计算性能系数COPel,以判断所选压缩机的经济性指标的高低。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与设备
5.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 制冷技术的发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阶段: (1)天然冷源的应用阶段是从古代~18世纪中期,采用的天然冷源主要是指冬季储存的天然冰和夏季
使用的深井水。 (2)机械制冷阶段:18世纪中期~今。 1755年是人工制冷史的起点。 现代制冷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是由19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具有更大的发展。
第一章 制冷原理和制冷方法
《4》气体膨胀制冷
常用的是布雷顿制冷循环,工作过 程包括:等熵压缩、等压冷、 等熵膨胀及等压吸热四个过程。
回路中通 以直流电,当电流流过不同导体的界面时,就 会使一个节 点变冷,从外界吸收热量;一个节点变热,向 外界放出热 量,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即帕尔帖效应
帕尔帖效应的反效应是西伯克效应 (Secbeck),就
是在两种导体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保持两接触 点的温度不
同,就会在两个接触点之间产生一个电 势差——即接触电
(1)商业及人民生活比如人工冰厂、空调、冰箱、冷柜以及食品的冷冻冷藏、保鲜、冷藏运输等。 (2)工业生产及农牧业比如制药、啤酒、精密仪器车间等;农作物的种子进行低温处理,人工气候育 秧室、蔬菜水果的保鲜等。 (3)建筑工程比如挖掘隧道、建筑河堤时采用的“冻土法”。 (4)科学实验研究如各种环境模拟装置中创造的人工环境。 (5)医疗卫生如药品、疫苗及人体器官的冷藏保存,手术中采用低温麻醉等。 (6)尖端科学领域等如微电子技术、能源、新型材料、宇宙开发等。
第一章 制冷原理和制冷方法
《1》蒸汽喷射式制冷
原理:和蒸汽压缩式及吸 收式制冷相似,均是利用 液体汽化时吸收热量来制 冷的。 系统组成:喷射器、冷凝 器、蒸发器、节流阀及泵 五部分。
系统流程图
※1.1蒸汽喷射式制冷工作过程 用锅炉产生高温高压的工作蒸汽,将其送入喷嘴,膨胀并以高速流动(流速可达1000m/s以上),于是在喷 嘴出口处,造成很低的压力,由于吸入室和蒸发器相连,所以蒸发器中的压力也会很低,低温低压的部分水 吸热而汽化,将未汽化的水的温度降低。这部分低温水就可用于制冷。蒸发器中产生的冷剂水蒸气和工作蒸 汽在喷嘴出口处混合,一起进入冷凝器,被外部的冷却水冷却而变成液态水,这些冷凝水再由冷凝器引出, 分两路,一路经过节流降压后送往蒸发器,继续蒸发制冷,另一部分用泵提高压力送往锅炉,重新加热产生 工作蒸汽。 特点: 1.以热能为能量的补偿形式; 2.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无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 3.效率低。(工作蒸汽的压力高,喷射器的流动损失大。) 如果要获得更低的温度, 工作介质可以采用低沸点※1.2 吸附式制冷 吸附式制冷也是以“热能”为动力的能量转换系统。 工作原理:一定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并且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不同而 不同。周期性地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对制冷剂交替吸附和解吸。吸附时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制 冷作用,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使之冷凝成液体,从而完成整个制冷循环。 工作介质:吸附剂和制冷剂; 常见的吸附工质对有:沸石——水;硅胶——水,氯化钙——氨等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PDF 136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PDF 136页)

3.制冷的分类
按照制冷所得到的低温范围,制冷技术划分为以 下4个领域:
普通制冷 120K以上 深度制冷 120K~20K 低温制冷 20K~0.3K 低温制冷 超低温制冷 0.3K以下 本课程主要讲普通制冷。
4.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及理论基础
制冷技术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获得低温的方法和有关的机理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冷循环,并 对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比如压缩式制冷) (2)研究制冷剂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提供性能满意的工作介质。 (3)研究实现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各种机械和技术设备,包括他们的工 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以及制冷装置的流程组织、系统配 套设计。此外,还有热绝缘问题、制冷装置的自动化问题等等。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领域举例 1. 空气调节
制冷和空调
的关系相互
联系又独立
图1-26 制冷与空调的关系
制冷在空调中的作用 (1)干式冷却
(2)减湿冷却
(3)减湿与干式冷却混合方式
2.人工环境
用人工方法构成各种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环境条件,包 括地面的各种气候变化和高空宇宙及其它特殊的要求。
与制冷有关的人工环境试验有以下几种 (1) 低温环境试验 (2) 湿热试验 (3) 盐雾试验 (4) 多种气候试验 (5) 空间模拟试验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为热工的三大基础课程,即《工程热 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尤其是《工程热力 学》,学习和从事质量工作的人员应主要在这三门课程方面打好坚 实的理论基础。
5.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
制冷技术的发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阶段:
(1)天然冷源的应用阶段
是从古代~18世纪中期。 采水。
制冷原理与设备
热能教研室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指导书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指导书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指导书第1章设备运行基础 (4)1.1 设备运行原理概述 (4)1.1.1 制冷原理 (4)1.1.2 空调原理 (4)1.2 设备运行操作规范 (4)1.2.1 开机操作 (4)1.2.2 运行监控 (5)1.2.3 关机操作 (5)1.3 设备运行安全管理 (5)1.3.1 安全培训 (5)1.3.2 安全防护 (5)1.3.3 应急处理 (5)第2章制冷系统组成与原理 (5)2.1 制冷剂与润滑油 (5)2.1.1 制冷剂特性 (5)2.1.2 常用制冷剂 (5)2.1.3 润滑油 (6)2.2 压缩机与制冷循环 (6)2.2.1 压缩机类型 (6)2.2.2 制冷循环 (6)2.3 蒸发器与冷凝器 (6)2.3.1 蒸发器 (6)2.3.2 冷凝器 (6)2.3.3 蒸发器与冷凝器的选型与设计 (6)第3章空调系统组成与原理 (6)3.1 空调系统分类 (6)3.2 空调系统主要部件 (7)3.3 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7)第4章设备运行操作流程 (7)4.1 开机操作流程 (7)4.1.1 检查设备状态 (7)4.1.2 启动电源 (8)4.1.3 启动压缩机 (8)4.1.4 启动冷凝器风扇 (8)4.1.5 启动蒸发器风扇 (8)4.1.6 启动自动控制系统 (8)4.2 运行监控与调整 (8)4.2.1 监控设备运行参数 (8)4.2.2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8)4.2.3 调整制冷剂流量 (8)4.2.4 调整冷却水和冷冻水流量 (8)4.3 停机操作流程 (8)4.3.1 关闭自动控制系统 (8)4.3.2 停止压缩机运行 (9)4.3.3 停止冷凝器风扇 (9)4.3.4 停止蒸发器风扇 (9)4.3.5 关闭设备电源 (9)4.3.6 记录设备运行数据 (9)第5章设备运行维护与保养 (9)5.1 维护保养基本要求 (9)5.1.1 定期维护 (9)5.1.2 预防性维护 (9)5.1.3 专业维护 (9)5.1.4 完善维护记录 (9)5.2 常用维护保养工具与设备 (9)5.2.1 工具类 (9)5.2.2 消耗材料 (10)5.3 制冷与空调设备维护保养实例 (10)5.3.1 空调器维护保养实例 (10)5.3.2 冷库维护保养实例 (10)第6章故障诊断与排除 (10)6.1 故障诊断方法 (10)6.1.1 观察法 (10)6.1.2 逻辑分析法 (10)6.1.3 仪器检测法 (10)6.1.4 对比法 (11)6.1.5 逐步排除法 (11)6.2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1)6.2.1 压缩机故障 (11)6.2.2 冷凝器故障 (11)6.2.3 蒸发器故障 (11)6.2.4 控制系统故障 (11)6.3 应急处理措施 (11)6.3.1 压缩机故障 (11)6.3.2 冷凝器故障 (11)6.3.3 蒸发器故障 (11)6.3.4 控制系统故障 (12)第7章能源管理与节能 (12)7.1 能源管理基本知识 (12)7.1.1 能源管理概述 (12)7.1.2 能源管理原则 (12)7.1.3 能源管理体系 (12)7.2 节能措施与技巧 (12)7.2.1 设计优化 (12)7.2.3 运行调节 (12)7.3 能源监测与数据分析 (13)7.3.1 能源监测 (13)7.3.2 数据分析 (13)第8章设备运行环境与卫生 (13)8.1 运行环境要求 (13)8.1.1 环境温度:制冷与空调设备应安装在环境温度适宜的场所,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1. 引言制冷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

从冷饮、冷藏食品到空调、制冷设备,制冷原理与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教材旨在介绍制冷原理及其相关设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机制,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本文档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2. 制冷原理2.1 制冷基本概念制冷是指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过程。

制冷原理主要涉及热力学、热传导和传热等基本原理。

热力学中常用的参数有熵、温度、压力等。

热传导指的是热量传递的过程,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

2.2 制冷循环过程制冷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等步骤。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低温源吸收热量,然后通过压缩提高温度,进而将热量释放到高温环境中。

制冷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3. 制冷设备3.1 常见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冷藏冷冻设备、空调设备、制冷车辆和制冷器等。

这些设备都基于制冷原理工作,但各自有不同的设计和应用。

3.2 冷藏冷冻设备冷藏冷冻设备主要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存储和保鲜。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空气温度和湿度,延缓食品的腐败和变质。

冷藏冷冻设备一般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

3.3 空调设备空调设备主要应用于室内环境的调节和改善。

空调设备通过制冷过程降低室内温度,同时通过除湿、过滤等方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空调设备主要包括室内机、室外机、管道系统和控制系统。

3.4 制冷车辆制冷车辆主要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需要低温运输的领域。

它们通过制冷装置保持车辆内部的低温环境,有效地保持货物的新鲜度和质量。

制冷车辆主要包括制冷机组、冷藏车厢和控制系统。

3.5 制冷器制冷器是一种用于制冷和冷却的设备。

它们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厂和医疗领域等。

制冷器的原理主要依靠制冷剂的循环流动,通过蒸发和冷凝的过程来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器的类型包括制冷水机、制冷风机、制冷液体和制冷泵等。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制冷原理与设备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制冷原理、制冷循环、制冷设备和控制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技术,为学生未来从事制冷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制冷原理及常用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2.熟悉制冷系统中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3.掌握制冷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维修技术。

4.了解控制系统在制冷设备中的应用原理。

5.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对制冷设备的认知。

三、教学内容1. 制冷原理•制冷的概念和背景知识•制冷原理的基本原理•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热力学相关知识2. 制冷系统组成与功能•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压缩机的作用和种类•冷凝器的作用和种类•膨胀阀和喷射器的原理与应用3. 制冷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制冷设备的分类与特点•制冷设备的选型原则•制冷设备的安装要点•制冷设备的维护与维修4. 制冷系统的控制技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温度控制方法与技术•压力控制方法与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制冷设备的实际操作与维修•制冷设备故障排除与案例分析•制冷系统的现场调试与问题解决四、教学方法•讲授理论知识,重点讲解制冷原理和设备的相关内容。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操作,加深对制冷设备的认识。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主教材:《制冷原理与设备》,作者:XXX•参考资料:1.XXX2.XXX3.XXX六、评估与考核•平时表现:30%•作业与实验报告:30%•期末考试:40%七、教学进度安排课时内容授课方式第1-2课时制冷原理概述讲授第3-4课时制冷循环原理讲授第5-6课时制冷系统组成与功能讲授第7-8课时制冷设备的选型与安装讲授第9-10课时制冷系统的控制技术讲授第11-12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第13-14课时课程总结与考核讲授八、备注•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热力学、机械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
路漫漫其悠远
第4章 其它制冷方法
2.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 1)蒸汽型
图4-4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并联系统流程 1-高压发生器泵 2-高温换热器 3-吸收器 4-蒸发器 5-高压发生器 6-冷凝器 7-低压发生器 8、12-引射器
9-冷剂水泵 10-凝水换热器 11-低温换热器 13-溶液泵 路漫漫其悠远
2)并联流程,溶液分别同时进入高、低压发生器,然后分别流回吸收器。 3)串并联流程,溶液分别同时进入高、低发生器,高压发生器流出的溶液先
进入低压发生器,然后和低压发生器的溶液一起流回吸收器。
5.按机组结构分类
1)单筒型,机)双筒型,机组的主要换热器布置在二个筒体内。 3)三筒或多筒型,机组的主要换热器布置在三个或多个筒体内。
第4章 其它制冷方法
4.1.1 吸收式制冷工作原理
1.吸收式制冷工作原理
路漫漫其悠远
图4-1 吸收式和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a)吸收式制冷机 b)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E 一蒸发器 C 一冷凝器 EV 一膨胀阀 CO 一压缩机 G 一发生器 A 一吸收器 P 一溶液泵
第4章 其它制冷方法
1.吸收式制冷
路漫漫其悠远
第4章 其它制冷方法
4.1.3.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
1.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
单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应用系统。
路漫漫其悠远
溶液回路 冷剂水回路 冷水回路 冷却水回路 热源回路
第4章 其它制冷方法
4.1.3.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
1.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
液两种
路漫漫其悠远
第4章 其它制冷方法
4.1.2.3 常用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对性质

(设备管理)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设备管理)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0028课程名称:制冷原理与设备英文名称:Principles and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8学分:3.0适用对象: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系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旨在向学生系统介绍制冷原理和制冷装置,使学生掌握各种制冷循环的组成、特点及热力计算方法,并以蒸汽压缩式制冷为主线进行讲解,原理部分侧重理论分析,设备部分则侧重讲解各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特点及选型计算,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Principles and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 is one of profession course about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In this course, the refrigeration principle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introduced to students. Student will command the characteristic in kinds of refrigeration cycle, thermodynamics calculation. and used the steam compress Refrigeration system to explain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part lays emphasis the theories analyzes, equipment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part then lay emphasis to explain in detail the cold equipments in every kind of system and choose the type comput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制冷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制冷原理及设备 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及设备   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及设备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00204Z10课程名称:制冷原理及设备/Principle and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吴业正主编.制冷原理及设备(第三版).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陈光明主编.制冷与低温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吴业正主编.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并掌握制冷设备的结构和设计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日后从事制冷、低温、空调和建筑环境及设备等相关的研究、设计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是通过对制冷原理及设备的学习,掌握制冷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单级、两级和复叠式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循环特性和热力计算;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物性和迁移性质;制冷用换热器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了解制冷机辅助设备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力:掌握制冷剂的选用原则和制冷循环的特点,针对具体工程问题选取合适的制冷剂,并设计正确的制冷系统,具备选取换热器的合适形式和进行设计的基本能力;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制冷系统组成、特点到应用的思维模式,提升理解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素质。

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

类型: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冷凝器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两种
作用:在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将制冷剂压缩后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外界,使制冷剂液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膨胀阀的作用:节流降压
膨胀阀的种类:内平衡式膨胀阀和外平衡式膨胀阀
膨胀阀的工作原理:制冷剂在膨胀阀中经过节流作用,压力降低,温度也随之降低
安装位置的选择:根据设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安装过程: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注意设备的固定和连接方式。
运行前的检查:确认设备正常运行,检查制冷效果、系统压力等参数
运行中的维护: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准备工具、熟悉操作流程等
添加标题
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制冷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例如,采用新型的制冷剂、提高制冷效率、开发智能化的制冷系统等。
添加标题
制冷技术的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冷技术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应用。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制冷技术将为电池的冷却和保温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在医疗领域,制冷技术将为医疗设备的冷却和灭菌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压缩机的作用:压缩制冷剂,使其压力升高,从而制冷剂能够循环制冷
压缩机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清洗、更换零部件,保证正常运行
压缩机的组成:电动机、压缩机壳、冷凝器、调节阀等
压缩机的种类: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等
定义:冷凝器是一种将气体或蒸汽转化为液体的设备
工作原理:冷凝器利用冷却水或空气将热量带走,使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放热并液化
膨胀阀故障:膨胀阀内部堵塞、损坏等原因导致制冷剂流量异常,影响制冷效果。

制冷原理与制冷设备

制冷原理与制冷设备

第一章 人工制冷的基本方法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某一物体或某一空间达到并保持低温。

按其所能达到的温度范围,可分为:普冷(>120K ),深冷(120K----20K )和低温制冷(<20K )。

在普通制冷范围内,有许多人工制冷方法,即利用吸热效用的物质在相变过程中获得低温,利用气体的节流效应和等墒膨胀获得低温,涡流冷却效用和半导体温差效应。

一、相变制冷的概述(一) 工程热力学基础自然界中大多数纯物质都以三种聚集态存在:固相、液相和气相。

例如水、制冷剂中的氨、氟里昂、2CO 等。

三项点的概念(有图)如图所示,可分为三个区,即固态区、液态区和气态区。

其中A 点是固液气三态共存的状态,成为三相态。

三相态是气液共存曲线的最低点,也称为三相点。

每种物质的三相点压力和温度都为定值。

如 水 a A P P 2.611= 01.0=A t ℃ 2H a A P P 4.719= 4.259-=A t ℃ 2O a A PP 12534= 210-=A t ℃ 。

气化潜热是指将1kg 饱和液体转变成同温度的干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 用r 表示。

饱和蒸汽和饱和水的混合物称为湿饱和蒸汽,简称湿蒸汽,不含饱和水的饱和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

干度:在湿饱和蒸汽区,湿蒸汽成分用干度表示,即湿蒸汽的总质量量湿蒸汽中含干蒸汽的质=x 。

临界点:在液体的P-V 图上,随着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的提高,液体的预热过程拉长,汽化过程缩短,直到某一压力时,汽化过程线缩为一点,这一点称为临界点。

临界点参数称为临界参数,各种物质的临界参数是不同的。

(二)相变制冷的概述物质有三种集态,即气态、固态、液态。

物质集合的改变称为相变。

在相变过程中,由于物质分子的重新排列和分子运动速度的改变而吸收或放出热量。

这种热量称作潜热。

物质从质密态到质稀态将吸收潜热。

反之。

当它发生由质稀态向质密态相变时将放出潜热。

物质相变制冷是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及固体的融化和升华过程向被冷却物体吸收热量——即制冷量。

(完整版)2011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完整版)2011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制冷原理与设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研室史自强2011年6月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土建资料: 制冷机房面积、高度、尺寸等由学生设计决定,并提资料给土建专业进四、设计内容及要求一)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一、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来达到了 解冷藏库或冷冻站设计的内容、 程序和基本原则的目的, 学习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巩固 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空调用冷冻站的设计1. 已知某厂空调楼所需总耗冷量为 960kw ,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要求冷冻水温为7C,空调回水温度为12 C,制冷系统以氨为制冷剂。

一班单号) 2. 已知某厂空调系统所需总耗冷量为 1250 kw , 为6 C,空调回水温度为 11 C ,制冷系统以氨为制冷齐1」。

以喷淋室为末端装置,要求冷冻水温 (一班双号)3. 已知某厂空调楼所需总耗冷量为 1047kw ( 900,000kcal/h ),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要求冷冻水温为8 C,空调回水温度为 13C ,制冷系统以氨为制冷剂。

(二班单号) 4. 已知某厂空调楼所需总耗冷量为 1 350kw ,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要求冷冻水温 为6 C,空调回水温度为 13C ,制冷系统以氨为制冷剂。

(二班双号)三、其它原始资料1. 设计地点:( 1 )北京,( 2)天津,( 3)石家庄,( 4)太原,( 5)呼和浩特, ( 6)沈 阳,(7)长春,(8)哈尔滨,(9)上海,( 10)南京,(11)合肥,(12)杭州,( 13)福州, (14)南昌,( 15)青岛,( 16)济南,(17)郑州,(18)武汉,(19)长沙,(20)广州,(21) 南宁,( 22)重庆,( 23)成都,( 24)贵阳,( 25)昆明,( 26)拉萨,( 27)西安,( 28)兰 州,( 29)西宁,( 30)银川,( 31)乌鲁木齐, ( 32)淄博,( 33)厦门,(34)大连,( 35) 张家口。

制冷系统设备安全作业指导书

制冷系统设备安全作业指导书

制冷系统设备安全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制冷系统设备是用于控制和调节温度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
工业生产、商业运营和家庭生活等领域。

但由于其工作原理和结构
的复杂性,以及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制冷系统设备的作
业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以便作业人员正确操
作和维护制冷系统设备。

二、制冷系统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 制冷循环原理:介绍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等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制冷系统设备的组成:详细描述制冷系统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却塔、水循环系统等,并介绍其功能和连接方式。

三、制冷系统设备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 作业前的安全检查:列出作业前需要进行的安全检查内容,包括电气系统、冷媒系统、机械系统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2. 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指导作业人员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四、制冷系统设备的操作流程
1. 制冷系统设备的启动和停机:介绍制冷系统设备的启动和停机流程,包括开关操作的顺序和注意事项,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启动或停止。

2. 调控参数的设定和监测:解释制冷系统设备中的调控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并说明正确设定和监测这些参数的方法。

3. 异常情况的处理:列举可能出现的制冷系统设备异常情况,如压力过高、温度过低、冷凝器漏水等,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应急措施。

五、制冷系统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原理与设备》实验指导书郭兆均 主编二00七年二月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制冷循环演示装置可为“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专业课程进行演示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让同学们加深对制冷(热泵)循环工作过程的理解,熟悉制冷(热泵)循环演示系统工作原理。

并进一步掌握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操作、调节方法,并能进行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粗略的热力计算。

这套装置是采用玻璃作换热器的壳体,管路中有透明观察窗,因此,实验过程能让同学们清晰地观察到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及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面形成的二相流,使之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工质状态的变化及循环全过程的基本特征。

二、实验装置简图: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原理图 三、实验所用仪表、仪器设备:1. 转子流量计2.温度计3.压力表4.电压表 5 .电流表 6.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四、操作步骤:1. 制冷循环演示的操作,先将制冷系统中的回通换向阀调至“制冷”位置上,然后打开冷却水阀门,利 用转子流量计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

2. 热泵循环演示:把制冷系统中的四通阀调整至“热泵”位置上,再打开冷却水阀门,利用转子流量计 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

实验结束后,必须先按下停止压缩机的开关,切断压缩机的供给电源,然后再关闭供水阀门。

五、实验数据处理六、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热力计算 1. 当系统做制冷运行时: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 11121()P Q G C t t q =-+g(Kw ) 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 22342()P Q G C t t q =-+g(Kw ) 热平衡误差为: 1221()100%Q Q N Q --∆=⨯制冷系数:21Q Nε=2. 当系统作热泵运行时: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 '''11211()P Q G C t t q =-+g(Kw ) 换热器2的制冷量为: '''22432()P Q G C t t q =-+g(Kw ) 热平衡误差为: ''122'2()100%Q Q N Q -+∆=⨯制热系数:'11Q Nε=上述各式中:G ——水流量,下标1、2分别表示为换热器1和换热器2。

t 1、 t 2和t 3、 t 4——换热器1和换热器2的水进出温度 C P ——水的定压比热,4.1888KJ/k g ·℃1q 、'1q 和2q 、'2q ——换热器1和换热器2的热损失其中:31()10()q a ta tc kw -=-⨯ '31()10()q a ta tc kw -=-⨯式中,ta 是环境温度,te 、tc ——制冷剂在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

a 、b ——换热器1、2的热损失系数; N ——压缩机轴功率,1000V AN η=g Kw η——电机效率;V ——电压;A ——电流七、实验后的分析讨论题:1. 分析实验的结果,指出影响各系数测定精度的因素。

2. 指出本系统运行参数的调节手段是什么?压缩机性能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制冷压缩机性能演示设备是制冷压缩机的专业课程主要的实验之一。

通过本实验,让同学们加深对影响制冷压缩机性能因素的理解。

该装置能为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循环提供大量实验数据,是给我们分析压缩机式制冷机性能的一套很好装置。

二、实验装置简图: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装置 三、实验所用仪器、仪表设备:压缩式制冷一套;转子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手持式转速表 四、实验步骤:1.先打开压缩机吸、排气阀门。

接通总电源开关,开启冷凝器及蒸发器供水阀门。

2.启动压缩机开关,压缩机开始运转。

此时,应注意压缩机主轴转向是否与机体标箭头一致,否则,长时间反向运转会使压缩机缺油,就会造成事故!压缩机启动时,如出现不正常响声(如液击),应立即停机,过半分钟后再开启压缩机,这样反复一、二后压缩机即可正常运转。

如果是机械故障,应停机排除后再重新启动,然后打开制冷剂供液截止阀。

3.工况调节:1)蒸发压力和吸气温度的调节(蒸发压力可以从吸气压力表上近似反映出来)。

由于蒸发器的热量是采用电加热供给,为了防止蒸发器冻结,将蒸发温度定在±10℃。

A .蒸发压力的调节:开大或关小节流阀,可使蒸发压力提高或降低,随之吸气温度也将稍有降低或提高。

B .吸气温度的调节:改变电加热器功率,提高或降低进入蒸发器制冷剂温度,增加或减少制冷剂流量,可使吸气温度提高或降低,同时蒸发压力也将相应的升高或降低。

2.冷凝压力的调节(冷凝压力可从排气压力表上近似的反映出来),增加或减少冷凝水的流量可使冷凝压力降低或升高。

3.待工况稳定后即可开始记录实验数据,要求每隔10分钟读取一次数据,并取四次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五、数据整理制冷量 112()P Q C G t t =-g冷凝器放热量 2221()P Q C G T T =-g压缩机轴功率 12N A V COS ϕηη=gg g g 热平衡误差 12()100%Q Q N Q--∆=⨯式中: C P ——水的定压比热,J/k g ℃G 1、G 2——蒸发器冷凝器的水流量 kg/s t 1、t 2——蒸发器的水的进出温度 ℃ T 1、T 2——冷凝水的进出温度 ℃A 、V —— 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压 A 、V cos ϕ——功率因数1η、2η——电机功率、皮带传动效率六、停机步骤关闭电加热器、压缩机开关电源,待5分钟后关闭冷凝器的供水阀门,最后切断电源。

注:如长期不使用,应关闭后压缩机吸、排气阀门,以防制冷渗漏。

七、分析讨论题:将实验出来的数据结果加以分析,并指出影响各参数测定精度的因素。

“定容积法”——测量压缩机排气量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压缩机的排气量,是在吸气状态下的单位时间内每分钟所排出的气体容积和重量,它是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

它表征机器的工作能力:测量压缩机的排气量,可以直接判断设备的负荷以及机器工作的完善程度。

它是压缩机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本实验主要利用定容积法,测定压缩机的排气量。

通过本实验:主要是想同学们更加深对压缩机排气量这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并掌握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初步了解如何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对误差的估算。

743,压 560转/分。

四、实验基本原理在定容积法中,主要以小型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作为定容器,使之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并切断所有耗风设备,并在定容积容器上安装压力表和温度计,以此测量容器内的压力和温度。

由于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管气流呈脉动的影响,在压缩机排气口后安装意义个容器,以作为缓冲器,测量时,待机器运转稳定后,记录下压缩机开始向定容积容器充气时间(秒)和充气呈工作压力所需的时间(秒),在记录时间的同时,记录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假定容器的容积为B V (米3),测定容器内气体的原始质量为:111BPV m RT =(公斤) 充气后容器内的质量为:222BPV m RT =(公斤) 压缩机向容器内充进的气体质量为:根据压缩机排气量的定义:排气量可按下式计算:21112160()B V P P Q R T T τρ=- 或 12112160()B V T P PQ R T T τ=-Q ——压缩机的排气量(m 3/min ); τ——压缩机向容器内充气至工作压力2P 所需时间(s );V B ——容器容积(m 3);R ——气体常数(J/(mol·K ));1ρ——压缩机吸气状态下的气体密度(kg/m 3);P 1、T 1——压缩机吸气状态的压力和温度; P 1、P 2——容器充气前和充气后绝对压力; T 1、T 2——容器充气前和充气后的温度; R C ——空气气体常数,287.13;计算在额定转速下的空气压缩机排气量Q 。

[]s n Q Q n=[n]——额定转速(rmp ) n ——实际转速(rmp )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关闭阀3,使空气压缩机先排气至储气罐5内,直到压力计6的读数达到工作压力时为止。

2.打开阀门4,使储气罐8与大气相通,并以阀3调节储气罐5的空气输出量,使压力计6的读数保持不变且等于工作压力。

3.当储气罐8内的空气达到稳定状态以后,可用温度计7测量储气罐8内的平均温度,并由压力计9测得其压力,得出的温度与压力即T 8和P 8。

4.关闭阀4,一面开始计算时间,一面开始向储气罐8送气,还时仍应利用阀3调节,使压力计6的读数不变。

5.当储气罐5和8的压力相等时,立即关闭阀3,并计算送气时间和用温度计7测量其温度,即得出P T 。

利用以上推出的排气量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压缩机的排气量。

七、实验结果分析和思考题1.试分析引起容积法测定排气量测量误差的各因素,并提出相应避免或减少误差的措施。

2.设压力P 1、P 2的测量误差为dP 1、dP 2, 温度为T 1、T 2,测量误差为dT 1、dT 2,定容积容器的测量误差为Dv B 试导出排气量测量的相对误差的计算式。

3.为了减少误差,如果储气罐与连接管无气体泄漏时,宜在关闭3和4后使储气罐8内的空气冷却至送气前的温度T ,使储气罐8内的空气压力降至P ,压缩机的排气量可按下式计算。

31260()C P P V Q R P τ-=, 说明其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