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摘要:本文从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阐述了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的具体做法、效果与经验。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实践育人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行业紧密结合开展校外实践已经成为行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协同创新的今天,加强校地协同,拓展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已成为行业高校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林高校学生校外实习还存在“四缺四不”现象。“四缺”即缺乏高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缺乏支撑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四不”,即“走不出”、“走不远”、“走不长”、“走不近”。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足,学生走不出去;经费不足,实习地点只能就近安排,内容和时间被压缩,学生实习走不远、走不长;实习内容与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学生不能系统参与行业生产实践和比较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1)缺少多功能实践平台。随着体制改革,原依托农业管理部门设置的农业场站、兽医站等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或个体化,或被撤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呈现“站撤、线断、网破”的局面;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科技含量还比较低,产业化的企业较少,能接收学生开展实习实践的基地和企事业单位不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差异、鼓励行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保障性政策缺失或执行不畅(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补偿政策、学生安全风险保障制度等)等原因,行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少针对性强的实践内容。校外实习基地安排的部分实习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缺乏既和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又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实习内容;实习基地一般主要依附教师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存在,基地功能相对单一,面向的专业较窄,能开展实习内容有限,往往导致实习内容达不到预期效果。
(3)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校外实习指导存在工作辛苦、对教师要求高、工作量计量不高等特点,教师不愿意带学生外出实习,实习指导教师难落实。同时,少数实习指导老师本身缺乏生产实际经验,指导效果达不到要求。
(4)缺乏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农林高校办学困难,能列支用于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有限。农科类专业的学费较低;农林本科院校面对更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学
生,和其他高校相比,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林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社会效益显著,但基本上是无偿服务,社会经费筹措渠道窄。
二、校地协同,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2010年学校启动了《探索提高农科人才实践能力新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学校与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科学院所、农业企业、地方所属的农业场站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单位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合作的办学体制。本着“先试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与武穴市率先开展了校地合作,共建了集人才培养、田间研究、技术引进、技术交流、产业创新、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探索了新的实践育人途径。
1专业与产业对接,构建农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
结合现代农业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校教学实际,围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合作双方协商更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农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完善“认知与体验一综合与设计一研究与创新”的农科实践能力提升体系。
校企合作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实践教学更加开放,让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让实践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更加紧密。
(1)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促进科教融合。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后,依托基地,学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主动思考和改革:一是及时将科研和生产中的内容融入或转化为教学内容,既在原开设的实验课程中更新了实验项目和内容,又新开设部分开放式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二是学校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特点和基地科研项目,进一步调整了实习安排,让更多的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入老师课题开展实习,与科研接触更为直接和紧密。三是学生提前落实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借助于毕业论文进入基地科研课题,并打通本硕阶段学习,为开展科学研究输送高水平人才。
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解决了以往实习基地面向窄、实习内容针对性不强的诸多问题。借助于该基地,农学、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等专业学生得以开展相应的实习,学校教师立足基地开展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社会问题等课题研究,学生进入教师课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
(2)农科教结合,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结合行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及时将科研成果在行业单位推广,激发行业单位合作积极性,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与当地农业部门共同科研攻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二是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提升生产水平;三是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行合作就业,为行业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培训,使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2发挥政府、行业优势,校地协同共建学研产平台
政府、学校、行业三方均积极主动,充分显示了校地协同的功效,构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形成了稳固的“政产学研用”模式,实现了校地联合开展实习指导、研究生培养、科技攻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合作目的。
校地共建学研产平台。根据学校和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实践教学任务,双方协商,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需要的工作平台和生活设施平台。
校地联合指导学生实践。学校从合作单位选聘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导师制”;与合作单位共同安排实习指导人员,结合教学和生产规律、基地生产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精心设计实习内容,共同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教案),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校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武穴市农业局合作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合作经费达1200多万元,重点地推动了水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校地联合开展人员培训。联合开展人员培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织人员、设备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
学校重视校地合作,把校地合作作为推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校地合作作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未来发展、开放办学的重要手段,并在校地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科教融合,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
(1)发挥政府在土地、经费等方面优势。政府部门在校地合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至关重要。在我校与武穴市合作共建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政府在校地合作发挥协同功能的主导作用,注重寻求政府在发展规划、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进了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的建设。
土地流转。武穴市政府将校地共建综合平台纳入政府重大规划,积极谋划,主动协调,通过政府补贴有效处理了土地流转、人员流转等问题,先期租用农田面积400亩用于作物生产试验田的建设,后陆续将核心试验区逐步扩大到1000亩,为校地合作解决了土地问题。
经费投入。武穴市政府从各种渠道争取经费6000万元对实验站建设加以建设,为校地合作解决了资金问题。第一期投资3500万元重点建设核心试验区1000亩(包括排灌渠道、道路和田埂硬化等农田改造)、设施农业、实验站生活设施;第二期投资2500万元,进一步扩大综合站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完善生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