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合集下载

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法学理念

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法学理念

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法学理念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法学理念导言法学作为一门学科,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实践广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法学人才的过程中,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理念。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指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及研究机构共同合作,通过协同发展的方式培养高素质的法学人才。

本文将从简到繁地探讨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法学理念的重要性、途径和成果,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法学理念的重要性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法学理念的重要性在于为法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资源。

政府部门作为法律体系的制定者和监管者,可以提供法学教育的政策规划和经费支持;产业界作为法学人才的用工主体,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则提供理论研究和学术支持。

通过政产学研的合作,法学人才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融汇贯通,使其既具备理论素养,又具备实践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

二、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途径1. 强化实践教学:政府可以与法学院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实地考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加强学术交流: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可以与法学院校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促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交流,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3. 开展产学合作:产业界可以与法学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实习岗位、企业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法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4. 推动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可以共同开设研究项目,结合实际需求和理论研究,产学研相互借鉴,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价值成果。

三、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成果践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法学理念的成果是多方面的。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案例和业务,增强了对法律工作的洞察力和专业素养。

政产学研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行业。

产学研协同育人 举措

产学研协同育人 举措

产学研协同育人举措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指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培养具备创新能力、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以下是一些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举措:
1. 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提供学生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机会,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

2. 建立联合研究平台: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共同研究项目,解决实际产业问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3. 提供产业导师指导:学校邀请企业内部专家作为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将产业需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4. 开设企业讲座和实践课程:邀请企业从业人员开设一些专业课程,分享行业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

5. 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计划: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制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培训和就业计划,提前与企业进行对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6. 举办科技创新竞赛和交流活动:学校与企业合作组织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 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会议:定期举办产学研合作交流会议,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分享经验和成果,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这些举措,产学研协同育人可以使学生不仅获得理论知识,还能够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问题,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共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共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共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背景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将人才培养的五个要素融入其中,包括知识、技能、素质、实践和能力。

这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平台,提高了教育质量。

与此同时,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模式,以促进各方的共同发展。

政企校社合作政府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与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政策、管理支持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各种组织间的合作共建。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接收政策和资金支持,开展各种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企业为产业的推动者,具有广阔的市场和技术资源。

与高校和政府的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互利共赢的模式。

社会组织则是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可以为各种组织提供服务支持和社会影响力。

与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可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成长。

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旨在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和深入的实践教育机会。

基地建设以课程教学、科研实践、产业参观等多种方式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服务的平台。

基地的建设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合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和支持,高校需要提供师资、优秀学生和教学资源,企业需要提供产业支持和实践机会,社会组织需要提供社会服务和支持。

基地的建设应该以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为目标,充分发挥各方的特长,构建具有特色的实践环境。

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各自提供育人资源和实践机会,通过有机协调,构建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的良好环境。

结论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共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是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摘要】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其重要性在于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提升。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背景,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和必要性。

随后提出了协同育人的实施策略,包括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在实践效果评估部分,探讨了如何科学评估协同育人项目的效果和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和成功经验总结,展示了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实际应用和优势。

对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的发展重点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实践、重要性、发展背景、实施策略、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成功经验、总结、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性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是当今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它将产业、学术和研究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共同合作和交流,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提升。

产学研合作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更是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产学研合作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实践项目,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培养。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更能够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实践应用。

通过将学术研究成果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搭建起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更多的合作机制和模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背景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等活动。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新工科建设是指以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加强产业界、政府和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还需要探索并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协同育人模式。

协同育人模式是指在高校与产业界和政府之间建立起合作联盟,共同参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育人目标的协同推进。

政产学研的协同育人模式需要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

政府、高校和产业界应当共同组建一个合作共同体,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利。

政府负责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高校负责开设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产业界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实践环境和就业机会;研究机构则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研究。

协同育人模式需要建立跨界整合机制。

建设新工科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高校应当设立多学科交叉专业,将不同领域的专家和教师组织起来,开展跨界教学和研究。

产业界也需要跨界整合,将技术、应用和市场等不同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生态链。

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协调和引导作用,促进各方面资源的整合与合作。

协同育人模式需要建立双向培养机制。

高校与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应当实行双向培养,即高校培养的学生可以到企业、政府机构进行实践锻炼和岗位实习,而企业和政府机构也可以派遣员工到高校进行进修和研修。

双向培养可以加强高校与产业界、政府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技术人才。

协同育人模式需要建立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协同育人模式的顺利实施和推广,需要建立对其进行评价的体系和激励机制。

评价体系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应当考虑到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需要和评价标准。

激励机制应当通过奖励和荣誉的方式,鼓励高校、产业界和政府机构积极参与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和实施。

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实践探索——以南华大学为例

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实践探索——以南华大学为例

[收稿时间]2021-06-22[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校地合作平台的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湘教通〔2020〕90号,编号21);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湘教通〔2019〕291号,编号429)。

[作者简介]刘泽华(1966—),男,湖南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室内空气品质与辐射环境安全、高等教育管理。

[摘要]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新工科建设吹响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号角,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正是解决人才培养实践欠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南华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地方高校,主动响应和参与国家新工科建设,在校地企“大对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大改革”,优化协同育人体系;校地合作办学模式“大总结”,完善校地企多方共赢机制;政产学研用“大协同”,拓展协同育人路径等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地方高校[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1-0111-03新工科建设是我国新形势下国家发展战略、面向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1]。

2018年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实践项目开展以来,各高校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的变革并投入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中,主动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持续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培育了一批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成果,极大地提升了高等工程教育服务与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

南华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地方高校,面对新工科整体发展形势,学校对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2]。

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在完成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验收结果获得“优秀”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教育部与湖南省第二批新工科建设项目,如本项目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新工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探索,力求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并为同类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摘要:本文从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阐述了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的具体做法、效果与经验。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实践育人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行业紧密结合开展校外实践已经成为行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协同创新的今天,加强校地协同,拓展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已成为行业高校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林高校学生校外实习还存在“四缺四不”现象。

“四缺”即缺乏高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缺乏支撑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四不”,即“走不出”、“走不远”、“走不长”、“走不近”。

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足,学生走不出去;经费不足,实习地点只能就近安排,内容和时间被压缩,学生实习走不远、走不长;实习内容与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学生不能系统参与行业生产实践和比较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1)缺少多功能实践平台。

随着体制改革,原依托农业管理部门设置的农业场站、兽医站等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或个体化,或被撤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呈现“站撤、线断、网破”的局面;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科技含量还比较低,产业化的企业较少,能接收学生开展实习实践的基地和企事业单位不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差异、鼓励行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保障性政策缺失或执行不畅(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补偿政策、学生安全风险保障制度等)等原因,行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少针对性强的实践内容。

校外实习基地安排的部分实习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缺乏既和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又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实习内容;实习基地一般主要依附教师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存在,基地功能相对单一,面向的专业较窄,能开展实习内容有限,往往导致实习内容达不到预期效果。

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在地学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在地学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标题: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在地学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花园中,地学类专业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它承载着培养地学人才的重任,需要在教育改革的春风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本文将探讨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在地学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我们要明白,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是地学类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地学专业,促进地学人才全面发展的关键。

在新时代背景下,地学类专业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然而,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并非易事。

这就好比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我们持续地奔跑,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在合作育人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地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支持。

在地学类专业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隐喻,使语言更具生动感和形象感。

比如,我们可以说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是“地学教育的基石”,因为它为地学人才提供了全面发展的环境;我们还可以说合作育人模式是“地学事业的桥梁”,因为它连接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地学专业。

同时,我们要运用夸张修辞和强调手法,以增强语气和表达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说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地学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我们还可以说合作育人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它关系到地学教育的质量和地学事业的繁荣。

在观点分析和思考方面,我们要善于提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担忧。

比如,我们可能会担心在地学类专业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中,出现合作机制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加强政策支持和创新,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合作育人模式的目标。

总的来说,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在地学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政、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政、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政、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一、引言育人是社会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参与。

政、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全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和竞争力。

二、政府角色政府在协同育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育人目标和方向。

其次,政府需要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保障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普及。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学校和企业的监管,确保育人机制的顺利运行。

三、地方角色地方是基层育人的具体执行者。

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育人计划和政策。

地方还应加强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培养地方特色的人才。

此外,地方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学校角色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要与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企业角色企业是育人的重要参与方。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

企业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六、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为了实现政、地、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

首先,各方需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育人计划和目标。

其次,要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

此外,还要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机制的有效运行。

七、结语政、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和竞争力。

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只有通过政、地、校、企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育人目标,推动社会进步。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产业的发展,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则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其秉承着“产学研用”一体的理念,致力于构建产业需求、高校教育、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紧密衔接,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提升。

本文将探讨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关系、特点及实践探索,以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新工科建设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

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强调产学研用一体,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要求高校要加强与产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结合的优势,引导学生深入产业领域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新工科建设则要求高校要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为推进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入发展,各地高校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以某工科类院校为例,该院校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队伍,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该院校积极倡导跨学科综合教育,开设了一批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设立了一批面向产业需求的新工科专业方向,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该院校加强了与产业的合作,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设立了一批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基地,引导学生深入产业领域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逐渐被提出并受到重视。

新工科建设是为了适应新时代需求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则是在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政府、产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各方资源整合起来,共同育人,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已经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和重要议题。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对于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工科建设和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相关问题,深入分析其意义、定义、特点、途径与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具体展示。

通过对新工科建设和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旨在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深入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

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新工科建设和协同育人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新工科建设的意义新工科建设的意义在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促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培养具备应用型、创新型能力的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新工科建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创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

创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

创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
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是指产业、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之
间建立起紧密合作的关系,共同育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
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建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势在必行。

首先,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需要建立产业与教育机构之间
的紧密合作。

产业界可以提供实际的工作机会和项目合作,为学生
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经验,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同时,教育机构也需要与产业界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使之更符合实际需求。

其次,研究机构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机构可以为产业界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方案,为教育机构
提供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科研成果,从而促进产业界的创新发展和教
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提升。

最后,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需要建立起学生与企业、研究
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实习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和实际工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神,为未来的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

总之,创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产业、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共同合作,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构和企业加入到这一机制中,共同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政、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政、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政、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政府、地方、学校和企业应该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本文将从政、地、校、企四个方向,探讨如何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政府方向政府在协同育人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地方、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其次,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建设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的共享。

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培训班,提供相关培训,帮助教师和企业员工提升教育和职业技能。

三、地方方向地方是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政府可以与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教育基地。

首先,地方政府可以提供土地资源,用于建设学校和企业的实践基地。

其次,地方政府可以与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享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

此外,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各类教育活动,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学校方向学校是协同育人机制的核心。

学校应该与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首先,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分享实践经验。

其次,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训课程,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五、企业方向企业是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参与者。

企业应该与学校和政府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首先,企业可以参与学校的课程设计,提供实践案例和项目。

其次,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此外,企业还可以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路径和要求。

六、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势通过政、地、校、企四方的协同努力,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势互补。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地方可以提供实践基地和教育资源,学校可以提供教育和培训,企业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这样的协同育人机制可以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七、结语政、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通过合作创新,加强互动、协同研究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创新模式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创新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跨学科交叉的人才。

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或研究中心,促进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在这个平台上,人才可以参与产业界的实际项目,与企业员工一起工作,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和需求,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学术界可以通过与产业界合作,开展团队项目,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产业界可以提供实际项目和经验,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帮助学术界开展研究和培养人才。

研究机构可以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提供技术支持。

三、建立产学研交流平台建立产学研交流平台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组织产学研交流会议、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促进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人才可以了解产业界的需求和问题,学术界可以了解产业界的状态和需求,研究机构可以了解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和进展。

通过交流,促进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加强人才的培养。

四、推动产学研人才培训计划推动产学研人才培训计划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开展产学研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培训人才的跨学科交叉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产业界的实际案例分析、学术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知识、研究机构的技术应用和实践经验等。

通过这些培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果。

五、促进产学研人才的职业发展促进产学研人才的职业发展是激励人才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激励人才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优势和创造价值。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等教育体系不断,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下,高校、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应当进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各方的合作与共享,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首先,政府应当发挥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为高校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专项资金、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等,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

其次,产业界可以提供实践平台和专业指导,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提供支持。

产业界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活动,与高校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第三,学术界可以发挥科研力量和学术资源的优势,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学术界可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引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最后,高校作为实施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当积极拥抱协同创新,整合各方资源,提升自身实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通过各方的合作与共享,可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高校应当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合作平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指产学研三方共同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而产学研协同育人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

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理念是将产学研三方紧密结合,各方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共同参与,共同负责。

产学研三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产学研合作的含义是指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界之间共同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产学研协同育人则是在合作的将学生纳入到合作中来,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为了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目标,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产业界应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去,与学校合作开展实践课程,提供实际项目供学生参与。

产业界还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产业界还可以为学校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帮助学校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在产学研协同育人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学校应积极与产业界合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合作内容和方式。

学校还需要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还需要建立起与企业就业部门的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

科研界在产学研协同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研机构可以为学校提供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帮助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科研机构还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研机构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科研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科研项目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它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产学研三方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界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校需要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M AJOR专业建设76OCCUPATION2014 03摘 要: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坚持“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建筑行业企业背景优势,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在构建以“职业培训联盟”为依托的利益共同体,创新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建筑行业企业 育人机制 现代学徒制 利益共同体课 题: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省级项目编号:20120202059);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重点课题(校级课题编号:Z2012-14)。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文/程忠国 周 晖 鄢维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目标,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

近几年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坚持“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建筑行业企业背景优势,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明显提高,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在省内同类院校保持前列,呈现规模、质量、效益的良性协调发展态势。

一、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的重要意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效果、传播创新成果的重要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载体,同其他高等院校一样承载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研发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任务。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成协设;江珩;郑学刚
【期刊名称】《中国大学教学》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本文从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阐述了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的具体做法、效果与经验.
【总页数】3页(P69-70,10)
【作者】成协设;江珩;郑学刚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引企入校、协同育人”校企共建创业就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2.校企协同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探索与实践r——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3.对焦玻璃产业,政校企行协同育人途径探索实践
4.校企协同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以校企共建实验室为例
5.校企协同共建财经类专业项目中心的改革与实践——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产学研合作逐渐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产业界需要具备高素质人才,而高等教育机构则需要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本文将从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产学研合作的意义1. 产业界需求与教育机构培养的需求互补性强产业界需要专业技术和技能,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而高等教育机构则需要实践场景,以丰富教育内容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因此,产业界需求与教育机构培养的需求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2. 为产业界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产业界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新型解决方案。

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技术储备,而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取到这些资源和技术,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 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实践场景和人才培养机会高等教育机构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实践是学习的重要手段。

产学研合作可以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实践场景,让学生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对于教育机构而言,产业界也是提供实践场景的重要载体,通过产业界的帮助,教育机构可以更好地满足教育需求。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政策指导,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政府需要从政策上加大对于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

在政策的支持下,可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开展。

同时,还需要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让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更加顺畅和高效。

2. 开展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移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联合实验室与技术转移可以让企业获取到高校的研究资源和技术,以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

同时,高等教育机构也可以利用联合实验室提高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摘要:本文从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阐述了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的具体做法、效果与经验。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实践育人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行业紧密结合开展校外实践已经成为行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协同创新的今天,加强校地协同,拓展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已成为行业高校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林高校学生校外实习还存在“四缺四不”现象。

“四缺”即缺乏高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缺乏支撑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四不”,即“走不出”、“走不远”、“走不长”、“走不近”。

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足,学生走不出去;经费不足,实习地点只能就近安排,内容和时间被压缩,学生实习走不远、走不长;实习内容与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学生不能系统参与行业生产实践和比较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1)缺少多功能实践平台。

随着体制改革,原依托农业管理部门设置的农业场站、兽医站等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或个体化,或被撤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呈现“站撤、线断、网破”的局面;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科技含量还比较低,产业化的企业较少,能接收学生开展实习实践的基地和企事业单位不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差异、鼓励行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保障性政策缺失或执行不畅(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补偿政策、学生安全风险保障制度等)等原因,行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少针对性强的实践内容。

校外实习基地安排的部分实习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缺乏既和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又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实习内容;实习基地一般主要依附教师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存在,基地功能相对单一,面向的专业较窄,能开展实习内容有限,往往导致实习内容达不到预期效果。

(3)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

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校外实习指导存在工作辛苦、对教师要求高、工作量计量不高等特点,教师不愿意带学生外出实习,实习指导教师难落实。

同时,少数实习指导老师本身缺乏生产实际经验,指导效果达不到要求。

(4)缺乏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农林高校办学困难,能列支用于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有限。

农科类专业的学费较低;农林本科院校面对更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和其他高校相比,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林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社会效益显著,但基本上是无偿服务,社会经费筹措渠道窄。

二、校地协同,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2010年学校启动了《探索提高农科人才实践能力新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学校与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科学院所、农业企业、地方所属的农业场站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单位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合作的办学体制。

本着“先试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与武穴市率先开展了校地合作,共建了集人才培养、田间研究、技术引进、技术交流、产业创新、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探索了新的实践育人途径。

1专业与产业对接,构建农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结合现代农业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校教学实际,围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合作双方协商更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农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完善“认知与体验一综合与设计一研究与创新”的农科实践能力提升体系。

校企合作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实践教学更加开放,让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让实践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更加紧密。

(1)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促进科教融合。

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后,依托基地,学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主动思考和改革:一是及时将科研和生产中的内容融入或转化为教学内容,既在原开设的实验课程中更新了实验项目和内容,又新开设部分开放式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

二是学校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特点和基地科研项目,进一步调整了实习安排,让更多的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入老师课题开展实习,与科研接触更为直接和紧密。

三是学生提前落实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借助于毕业论文进入基地科研课题,并打通本硕阶段学习,为开展科学研究输送高水平人才。

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解决了以往实习基地面向窄、实习内容针对性不强的诸多问题。

借助于该基地,农学、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等专业学生得以开展相应的实习,学校教师立足基地开展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社会问题等课题研究,学生进入教师课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

(2)农科教结合,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

学校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结合行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及时将科研成果在行业单位推广,激发行业单位合作积极性,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智囊团。

一是与当地农业部门共同科研攻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二是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提升生产水平;三是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行合作就业,为行业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培训,使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2发挥政府、行业优势,校地协同共建学研产平台政府、学校、行业三方均积极主动,充分显示了校地协同的功效,构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形成了稳固的“政产学研用”模式,实现了校地联合开展实习指导、研究生培养、科技攻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合作目的。

校地共建学研产平台。

根据学校和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实践教学任务,双方协商,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需要的工作平台和生活设施平台。

校地联合指导学生实践。

学校从合作单位选聘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导师制”;与合作单位共同安排实习指导人员,结合教学和生产规律、基地生产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精心设计实习内容,共同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教案),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校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

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武穴市农业局合作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合作经费达1200多万元,重点地推动了水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校地联合开展人员培训。

联合开展人员培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织人员、设备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

学校重视校地合作,把校地合作作为推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校地合作作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未来发展、开放办学的重要手段,并在校地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科教融合,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

(1)发挥政府在土地、经费等方面优势。

政府部门在校地合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至关重要。

在我校与武穴市合作共建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政府在校地合作发挥协同功能的主导作用,注重寻求政府在发展规划、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进了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的建设。

土地流转。

武穴市政府将校地共建综合平台纳入政府重大规划,积极谋划,主动协调,通过政府补贴有效处理了土地流转、人员流转等问题,先期租用农田面积400亩用于作物生产试验田的建设,后陆续将核心试验区逐步扩大到1000亩,为校地合作解决了土地问题。

经费投入。

武穴市政府从各种渠道争取经费6000万元对实验站建设加以建设,为校地合作解决了资金问题。

第一期投资3500万元重点建设核心试验区1000亩(包括排灌渠道、道路和田埂硬化等农田改造)、设施农业、实验站生活设施;第二期投资2500万元,进一步扩大综合站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完善生活、培训和实验室设施。

长远规划。

武穴市政府对校地合作做了总体规划。

一是扩建作物生产试验田并发挥示范作用,其大田核心区租用农田面积1000亩,示范辐射周围3个乡村近10000亩面积:二是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建立省级标准农机服务合作社,建设现代机械育秧工厂、棉花营养钵苗床、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基地,建立武穴特色农产品佛手山药的无雨栽培大棚和200亩镢鱼专养水面:三是进一步加强师生生活设施和实验室条件建设。

这一规划都配套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校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发挥行业在技能人才方面优势。

为推动校地合作,地方农业部门将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专班,集成作物栽培、生理生态、植物营养、环境保护、农技推广等学科的技术人才,分工负责,协同合作,形成一支多学科联合、跨专业合作、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研究开发队伍。

这支队伍成为学生进驻实习基地指导实习的主要力量,也成为研究生培养、科技联合攻关、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三、教学促进,行业发展,地方获益双方合作具可持续性、稳定性,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学校稳定实习基地、稳定科研基地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直接将双方合作的科研成果运用到生产,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合作教学、合作科研、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培训、合作推广”。

项目实施以来,年均进入基地开展课题的研究生约40人,每年有50名本科生借助于基地项目完成毕业论文,每年约1000多人次进入基地开展生产认知与体验,2011年教育部简报介绍了学校相关做法;借助于基地,学校与武穴市农业局合作开展了科技部、农业部等下达的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国家行业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等科研项目;双方合作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审定农作物品种60余个,发表SCI论文138篇,推广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10余项,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