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发代首简述
割发代首读后感
割发代首读后感《以割发代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史记》中的一篇故事,讲述了楚国将军范蠡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割下自己的头发来换取齐国的支持。
这个故事充满了忠诚、牺牲和勇气的精神,让人深受感动。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相互争斗,战争频繁,楚国和齐国也不例外。
范蠡是楚国的一位将军,他深知楚国和齐国的实力悬殊,如果楚国单独与齐国对抗,必然会失败。
于是,范蠡决定割发代首,以此来换取齐国的支持。
这种行为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大胆和不可思议的,因为头发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割发代首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范蠡的牺牲精神和忠诚让人深受感动。
他不顾一切地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着想,甘愿割下自己的头发,以换取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这种无私的精神让人感叹不已,也让人深思,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范蠡一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奉献,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这个故事中,范蠡展现了一种无私的爱国精神,他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放弃个人的利益,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应该学习和尊重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树立起这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另外,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外交和战争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蠡之所以要割发代首,就是因为他深知外交的重要性,他知道单凭楚国的力量是无法与齐国对抗的。
在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各国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而不是相互对抗,这样才能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总的来说,《以割发代首》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范蠡的牺牲和忠诚精神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思考。
我们应该学习和尊重这种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外交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它的精神和启示对于我们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曹操割发代首的历史故事
曹操割发代首的历史故事曹操割发代首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故事,你听过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曹操割发代首公元199年,官渡之战,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10倍。
曹操想出了一个办法,把他的兵训练好,这样他的军团就可以以1万人马击败10万人马了。
于是,曹操制定了一个规则:不允许骂农民,不允许踩踏田地,不允许伤害农民,违令者斩。
第二天,曹操军队要穿过田野到官渡去迎战袁绍军队。
路上,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田野之间的路,因为曹操已经下了不允许踩踏麦田的规则,所以大家小心地走着。
但是突然,两边有一些鸟,看见士兵了来了,就突然向两边飞去。
这一飞,正好惊动了曹操的马。
他的马被惊动了,狂跳起来,踩踏了一大片麦田。
曹操说:“既然我下了命令,我自己又违反了,那我自己应该斩首。
”他叫来了这条命令的主管人,说:“我踩踏了麦田,我应该被砍头。
”管的人说:“虽然您触犯了军法,但是您是众将之首,怎能轻易砍头?”曹操说:“既然我触犯了军法,就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
”管的人说:“还有一条军法,众将之领斩首可免,不然的话这个军队就可能被其他军队打败,所以还是不要斩首为好。
”曹操说:“好吧,那我割发代首。
”说着,曹操拿出了宝剑,割下了自己的一段头发,说:“我触犯了军法,但是大家不让我斩首,我就割发代首。
”说完,他就带领军队朝官渡走去。
最后曹操带领这一支军法严明的军队,一举击败了袁绍的十万人马。
——古人把头发当做尊严,所以割头发就相当于割头。
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曹操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为军队作了很好的榜样。
人物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
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典故故事更是数不清,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释义】割掉头发代替头颅。
比喻以身作则,讲诚信。
【历史典故】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中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千方百计拉拢人才。
曹操手下有两个谋士,分别是毛蚧和苟彧。
一天,他们为曹操提了两条建议。
其一,要利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这叫“挟天子,令诸侯”;其二,要重视耕种,开荒种田,广积粮。
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两条建议。
于是,经过仔细筹划,开始实施。
他首先打听到汉献帝的下落,然后亲自去朝见皇帝,把皇帝接到许昌,他自封为大将军,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条措施实施了,曹操心中很是高兴,士兵的士气也很高涨。
曹操开始实施第二条措施,解决粮食的问题。
他派人起草并颁布了“屯田令”,同时,命令军队也要大量开荒地,实行军屯。
并严令士兵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若违犯,就按军法处治。
一次,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带兵出征,任务紧急,队伍行军急速。
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收割庄稼。
曹操得知后,就传下军令,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不要害怕。
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曹操骑着马,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这只鸟正从曹操骑的马头上掠过。
战马受惊,一边嘶叫一边四蹄奋起窜进旁边的麦田。
当曹操用力将马住停下来时,低头一看,踩倒了一大片麦子。
于是,曹操赶紧跳下马,对主管法令的官说:“我的马将麦子踩坏,违犯了禁令,请求按军法议罪。
”主管法令的官说:“将军是一军的主帅,怎能议罪?”曹操又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违犯了不治罪,怎么能够服众?”主管法令的官又说:“对尊贵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
您是一军的主帅,何况踏坏麦田又不是存心违法,而是出于意外,我看就不必议罪了。
”曹操听了,略略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暂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他脱下帽子,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来,用力掷在地上说道:“姑且用割发代替砍头。
三国故事割发代首
‚ 这 ……‛ 执 法 官 迟 疑 了 一 下 , 又 说:‚丞相,您的马是受到惊吓才冲入麦田的, 并不是您有意违犯军纪踩坏庄稼,还是免于处 罚吧!‛
‚不!岂有此理,军令就是 军令,不分什么有意无意。 如果大家违犯了军纪,都去 找一些理由来免于处罚,那 军令岂非一纸空文?军纪人 人都得遵守,我怎么能例外 呢?‛
可是,有些士兵不懂得爱护庄稼,常有人 在庄稼地里乱跑,踩坏庄稼。曹操知道后很 生气,他下了一道极其严厉的命令:全军将士, 一律不得践踏庄稼,违令者斩!
有一次,曹操率部行军途中,突然路旁窜出 几只野鸡。战马被突如其来的情况吓惊了,狂 奔起来,跑进了附近的麦田。等到曹操勒住了 惊马,地里的麦子已经被踩倒了一大片。
电视剧中的曹操 真实的曹操画像
这就是曹操割发 代首的故事,反映了 曹操治军严明、遵守 纪律的一面,这也是 他能够在战争中多次 获胜、统一北方的重 要原因之一。 ‚治世之能臣 , 乱 世之奸雄‛,这是后 人对曹操准确而真实 的评价。
执法官头上冒出了汗, 他想了想又说:‚丞相,您 是全军的主帅,如果按军 令从事,那谁来指挥打仗 呢?再说,朝廷不能没有 丞相,百姓也不能没有您 呐!‛
众将官见执法官这样 说,也纷纷上前哀求, 请曹操不要处罚自己。 曹操见大家求情,沉 思了一会说:‚我是主 帅,治死罪是不适宜。 不过,不治死罪,也 要治罪,那就用我的 头发来代替我的首级 吧!‛说完他拔出了宝 剑,割下了自己的一 把头发。
三国演义之
削发代首
曹操,字孟德, 小字阿瞒。东 汉末年的丞相, 后被封为魏王, 是三国时期著 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 家、书法家。
曹操带兵军纪十分严明,并且自己也以身 作则,带头遵守,因此,他的军队很有战斗 力,很快就消灭了多股强大的诸侯割据势力, 统一了中国北方。
割发代首的诗词
割发代首的诗词
原文:
《割发代首》
乱世权谋何忍究,割发代首意难休。
军规严令当严守,权贵岂能自解囚。
一、衍生注释:
“乱世”指动荡不安、混乱的时代。
“权谋”指为达目的而运用的手段和策略。
“割发代首”是一个典故,指曹操以割发代替斩首来惩罚自己违反军规。
“意难休”表示其中的意味难以停止思考和探讨。
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割发代首这一事件。
前两句营造出乱世中权谋复杂的氛围,引发读者对这一行为背后动机的思考。
后两句则直接质疑这种行为,强调军规应平等对待,权贵不应有特权。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富有深意。
三、作者介绍:
抱歉,这首诗为创作而成,暂时没有作者介绍呢。
四、运用片段:
一天,我和朋友们讨论历史故事,说到曹操割发代首这事,我不禁感叹:“这割发代首看似公正,可难道不是权术的表演?就像咱们生活中,领导说一套做一套,这不就和曹操一样嘛!”朋友反驳道:“或许曹操也有他的无奈呢?”我们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
你说,这曹操割发代首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曹操割发代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也是曹操一生中的一段传奇经历。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192年,当时曹操在徐州任职刺史,面临袁术的进攻。
袁术曾经向曹操索要人头,曹操却以自己的发代替,成功化解了危机。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戎马功名,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事迹。
而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更是他英勇果敢、舍己为人的典范。
故事的背景是,当时曹操在徐州任职刺史,袁术占据下邳,意图进攻徐州。
曹操派遣使者前去劝降,但袁术却要求曹操献上人头以示忠诚。
曹操深知袁术的凶残,也知道这是一个险恶的局面。
但他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割发代首。
曹操将自己的头发割下,代替人头送到了袁术那里。
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曹操的大无畏精神,更表现了他对徐州百姓的责任和担当。
他用自己的头发换取了徐州百姓的安宁,也展现了一个领袖应有的胸怀和气度。
这个故事传之后世,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
曹操割发代首的举动,展现了他作为一名领袖的胸怀和担当,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领袖应该有担当和责任感,应该为民请命,舍己为人,而不是置身事外,只顾个人利益。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它告诉我们,一个领袖应该有大无畏的气魄,有担当和责任感。
这个故事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也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总之,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它展现了曹操作为一名领袖的胸怀和气度,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领袖应该有担当和责任感,应该为民请命,舍己为人,而不是置身事外,只顾个人利益。
割发代首的解释
割发代首的解释
"割发代首"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寓意着以轻微的损失来避免严重的后果,体现了一种明智的决策和顾全大局的智慧。
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深远的历史故事,为我们解读这个成语的含义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攻打张绣。
在一次战斗中,曹操的战马受惊,使他陷入敌阵。
危急时刻,曹操的一名将领夏侯惇,为了拯救曹操,果断地割下自己的头发,以假扮曹操的身份,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最终使曹操得以脱险。
夏侯惇的这种明智举动,使得他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也保证了曹操的安全。
这就是"割发代首"的来源。
"割发代首"这个成语的核心思想是明智地选择损失,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这种观念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尤为重要,因为战场上士兵的生命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当面临生死关头时,能够理智地做出割舍,既体现了个人的英勇品质,也展现了全局观念。
在现代社会,"割发代首"的内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学会权衡利弊,勇于承担一定的损失,以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
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同样适用于国家政策、企业经营等领域。
总之,"割发代首"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懂得适时割舍,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智慧不仅来源于历史,更是我们现代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一种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故事和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智慧,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三国诗词《割发代首》原文及赏析
三国诗词《割发代首》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诗词《割发代首》原文及赏析【导语】:十万貔貅十万心①,一人号令众难禁。
三国演义第23回好词摘抄大全
三国演义第23回好词摘抄大全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
其中的第23回是整部小说中的重要章节之一,充满了激烈的战斗、智谋斗争和人物形象塑造。
本文将从文学角度出发,摘抄出第23回中的一些优美词句,并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
1. 好词摘抄1.1 “割发代首”“割发代首”是指曹操在与袁绍联军作战时,为了表示自己决心坚定,主动割掉自己的头发作为代价。
这个词语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了曹操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的果断决策和坚定意志。
1.2 “兵凶战危”这个词语出现在刘备对于曹操策略评价时,“兵凶战危”形容了曹操面临着战争局势不利、危险重重的困境。
通过这个词语,作者传达了曹操所面对的困难和危机,也凸显了刘备对曹操的智谋评价。
1.3 “英雄气短”这个词语出现在曹操败退时,形容了曹操身处绝境、气力不济的状态。
通过这个形象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曹操在战争中所遭受的挫折和困顿,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英雄人物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1.4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出自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结义时的对白。
通过“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词语,作者表达了三人之间深厚而纯洁的友谊,以及他们之间无私无欲、互相扶持的关系。
1.5 “临危受命”这个词语出现在刘备接到袁绍求援信后决定前往救援时。
通过“临危受命”这个词语,作者强调了刘备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和责任感。
同时也凸显了刘备作为一个领袖和君主应有的担当精神。
2. 词句解读和分析2.1 “割发代首”这个词语体现了曹操在战争中的果断和决心。
头发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割发代首意味着曹操舍弃自己的形象和尊严,表明他为了国家的利益愿意付出一切。
这种牺牲精神和决断力是曹操作为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所必备的品质。
2.2 “兵凶战危”这个词语揭示了曹操在战争中所面临的艰难和危险。
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曹操所处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刘备对于曹操智谋的评价。
这种描述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到战争中各方势力之间的斗争和较量。
古人头发多典故:曹操割发代首杨贵妃青丝争宠
古人头发多典故:曹操割发代首杨贵妃青丝争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始于商汤,被曹操利用到极致最早的关于头发的记载来自商汤。
《书传》记载,汤伐桀之后,大旱七年,史卜曰:“当以人为祷。
”汤便把自己的头发、指甲作祭品,也算是为万人请命,于是天降甘霖,方数千里。
在这里,汤其实用头发替代了自身。
因为华夏民族在远古时期就认为,头发可以代表人的整体,汤以牺牲自我而求雨,体现了很高的境界。
随着中华文明的演进,头发被赋予更多特殊的含义。
《孝经》的一句话最为人熟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华夏儿女除了出生时剃一次胎毛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几乎终生不再剪发。
不剪发,但需勤洗发,而且“五日一沐”,故此有了周公“握发吐哺”的精彩篇章。
周公摄政时,既日理万机,又礼贤下士,洗头居然要“一沐三握发”,频频被来访的客人打断。
头发如此显眼,便成了人们互相辨认的重要标志。
春秋时期,楚平王悬赏捉拿伍子胥,并画了人像,挂在各地城门口。
伍子胥白天躲藏,夜晚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
因为官吏盘查得紧,伍子胥一连几宿睡不着觉,愁白了头发,竟使守关役卒辨认不出,侥幸逃脱,真是典型的坏事变好事。
头发的妙用,在一代奸雄曹操那儿得到充分体现。
曹操讨伐张绣,正值麦熟季节,乃颁布军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岂料他自己的坐骑却踩坏一大片麦田。
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曹操闹着自杀,被劝阻后,来了一个“割发权代首”。
这在当时可不算“作秀”,而是相当严肃的自我惩罚。
如上述所言,头发“受之父母”,“全而生之,当全而归之”,所以中国古代曾有“髡刑”,强行剃去人的头发,这是对人精神和人格的一种蹂躏。
【读书人的头发】头悬梁锥刺股唐诗宋词均借白发抒怀头发不仅被政治家所用,也为读书人所用。
汉朝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经常通宵熬夜,为防止瞌睡虫来袭,就干脆将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
这便是《汉书》所记“头悬梁”的故事。
而读书人一旦注意上头发,便激发出无限诗情。
三国演义前60回内容概括
《三国演义》(1-20回)主要情节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
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
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三人志向相同,在张飞家后的桃园,焚香礼拜,义结金兰,共图大志,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2.鞭打督邮:刘备讨伐黄巾有功为安喜县尉。
上任不到四个月,适有督邮到县,对刘备态度傲慢,有索取贿赂之意,令县吏诬称刘备害民。
刘备和众老几次想拜见督邮,都被门吏拦住,张飞酒后乘马从馆驿前过,不禁大怒,径入馆驿,揪住督邮头发,扯出馆驿,绑到马桩上,折下柳条鞭打,一连打断柳条十余枝。
刘备闻讯赶来,急喝张飞住手。
3. 董卓弄权: 外戚与宦官争权,互相攻杀。
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自封相国,独掌大权。
(建安元年,董卓部将发生内讧,汉献帝逃往许都,大权由曹操独揽。
4.吕布投董卓: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
董卓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吕布见利忘义,夜里砍下丁原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5.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恰遇董卓叫吕布去挑好马赐给曹操。
曹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6.杀吕伯奢:曹操刺杀董卓越未果,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吕杀猪待客,曹操反以为是吕将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曹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不忍杀曹操,便弃曹操而去。
割发代首的故事
割发代首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割发代首是一种严厉的刑罚,它源自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故事。
据传说,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公孙杵臼为了对抗强大的晋国,曾经派遣使者前往晋国求援。
然而,晋国国君晋景公却对齐国的请求置之不理,甚至还将齐国的使者割去了头发,以示蔑视。
公孙杵臼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愤怒。
他决定派遣另一名使者前往晋国,这位使者名叫苌弘,他是公孙杵臼的侄子。
公孙杵臼告诉苌弘说,“晋国国君对我们如此无礼,我已经决定要与晋国决裂,你去晋国,切勿受辱,若晋国再有无礼之举,你就代我国报仇,割发代首。
”。
苌弘听了叔叔的话后,心中十分悲愤。
他知道自己的任务非常重要,一定要为齐国争得尊严。
于是,他带着叔叔的话语和愤怒,前往了晋国。
当他到达晋国的时候,晋国国君听说了齐国又派来了使者,于是决定亲自接见。
晋国国君见到苌弘后,对他表示了歉意,并且表示愿意与齐国修好。
然而,当晋国国君要求苌弘留下来与他共进晚餐的时候,苌弘拒绝了。
他坚决地说,“我受命前来,是为了传达我国国君的意愿,不是来与你共进晚餐的。
”。
晋国国君听了苌弘的话后,感到非常惊讶。
他问苌弘,“你为何如此坚决?”苌弘答道,“我国国君对你的无礼,已经让我齐国国君非常愤怒,他已经下令,如果你再对我国使者无礼,我将割发代首,为我国报仇。
”。
晋国国君听了苌弘的话后,深感愧疚。
他立即下令对苌弘进行最高规格的款待,并表示愿意与齐国修好。
苌弘将晋国国君的意愿带回了齐国,公孙杵臼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他感慨地说,“晋国国君终于认识到了我们齐国的强大,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苌弘,他果真是我国的忠诚使者。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割发代首并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苌弘用自己的行动,让晋国国君认识到了齐国的强大,最终实现了两国的和解。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对待外交事务,要坚持原则,维护国家的利益,不畏强暴,不屈服于压力,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尊严。
割发代首的故事,历经千年,至今仍然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英勇的事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割发代首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北伐,攻打匈奴。
在前往战场的路上,曹操得知敌军已经袭击了他的后方,抢掠了他的家眷。
曹操非常愤怒,但由于战争即将开始,他不能立即回去解决后方的问题。
于是,曹操决定先行割发代首,以示对家眷的忠诚和愤怒。
曹操在军队的面前,拔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然后高呼,“我割发代首,以表
对家眷的忠诚。
如有敢犯我后方者,誓将其家灭门!”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也让敌军闻风丧胆。
曹操的军队士气大振,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故事充分展现了曹操的忠诚、果断和勇敢。
他的一念之举,不仅震慑了敌人,也让自己的军队更加团结,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被誉为“忠义之举”。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曹操的个人英雄气概,更体现了他对家族的
忠诚和责任感。
这个故事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守信念,表现出忠诚和勇敢。
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之一。
总的来说,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它不仅展现了曹操
的个人英雄气概,也体现了他对家族的忠诚和责任感。
这个故事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激励着人们在逆境中坚守信念,表现出忠诚和勇敢。
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之一。
曹操割发代首的历史故事
曹操割发代首的历史故事曹操割发代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有名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他为了平定南方的局势,下令征战南方的孙权。
而他的军队几次败退,一度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境地,曹操为了振奋士气,采取了一个特殊的战术,他命令自己的部将们割发代首。
曹操割发代首这个故事,其实是始于公元222年。
当时曹操的军队侵略南方,而南方的江东军队由孙权率领,士气高昂。
曹操的军队一连连败退,士气非常低落。
曹操意识到要振奋士气的话,必须要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
于是,曹操下令自己的部将割发代首。
这个命令在当时是非常极端的,因为发丝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发丝代表了一个人的尊严和地位,被割发是非常丢脸的事情。
但是,曹操的部将们还是相信曹操的军队可以战胜对手。
他们都照着曹操的命令去做了,自己将头发割去,用以代替首级,用大布囊装载,晒到城壕外面,示威吓敌。
曹操割发代首这个战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方面,曹操的军队得到了士气的提升,他们认为领袖如此自信,胜利必然属于自己。
而南方军队看到这种场面,也倍感害怕,认为曹操的军队非常凶狠,无法战胜。
于是,在南方军队心中,对曹操的军队深深的敬畏感已经形成。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曹操割发代首的事件是非常有名的,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勇猛的一次作战。
这个战术非常成功,因此也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许多人由此认为,汉族在中原和南方交流过程中,取得了最大的胜利,也因此扩展了领土,并建立了一个更加庞大的国家。
不过,也有一些人觉得,曹操割发代首这个事件不应该被当做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因为这个事件实质上是损害了人类的尊严,通过损害人的形象和身份来达到战争目的。
尤其是现代社会,这种极端的做法已经不受欢迎,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残酷和野蛮的行为。
因此,许多人反对将曹操割发代首这个事件当做是正面的例子。
综合来看,不管怎样,曹操割发代首这个事件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人的尊严和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被轻易损害。
三国演义中曹操执法严格的例子
三国演义中曹操执法严格的例子
《三国演义》中曹操执法严格的例子有:
- 割发代首:曹操下令严禁踩踏损毁麦田,犯者处死,但他的马却受惊踩踏了一小片麦田。
军中执法的官员不敢治曹操的罪,于是曹操抽出宝剑想要抹脖子,被将领们拦住了。
随后,曹操割断自己的头发代替斩首,并传令三军。
- 斩杀曹洪:曹洪违令,九日丢失了潼关,曹操大怒,下令要将曹洪斩了,不顾曹洪曾救过自己的命。
后来,多亏众将求情,曹操才赦免了曹洪。
- 处死杨修:夏侯惇听信杨修的话,擅自作出退兵的举动,惹怒了曹操,曹操杀了杨修,还要杀夏侯惇。
后来,也是众将求情,曹操才赦免了夏侯惇。
割发代首的故事
割发代首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割发代首是一种严厉的刑罚,指的是割去犯人的头发,代表对其进行了剃发的惩罚,以示羞辱。
这种刑罚通常用于对付叛逆、叛乱的人,也被用来惩罚外族的俘虏。
割发代首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有许多令人唏嘘不已的传奇。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曾有一位名叫李广的将军。
他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但因为一时疏忽,导致失守城池,被敌军俘虏。
当时的敌将欲将李广斩首,但李广却义正言辞地说,“我是汉朝的将军,忠心耿耿,绝不会降敌投敌。
我只愿割发代首,以表忠心。
”敌将见李广如此忠诚,也知其武艺高强,遂放了他。
李广回到汉朝后,因为割发代首而备受赞誉,成为了一代忠臣的典范。
另外一个著名的割发代首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当时,孙权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对一些被俘的敌将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其中就有割发代首的刑罚。
有一位名叫韩当的将领,在被俘后也选择了割发代首。
他说,“我虽然被俘,但绝不会背叛我的忠诚,我只愿意割发代首,以表决心。
”孙权见韩当如此坚定,也对他加以优待,最终韩当在孙权手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割发代首的故事中,有的是忠臣义士为国捐躯,有的是俘虏宁死不屈,有的是为了表示忠诚而选择自我剃发。
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它们所传达的忠诚、坚韧、不屈的精神却历久弥新,令人敬仰。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忠臣义士不仅要有忠诚的心,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在当今社会,虽然割发代首已经成为历史,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忠诚精神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也应该像割发代首的人一样,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现出忠诚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取得真正的成功,成为忠臣义士的楷模。
割发代首的故事,不仅是古代的传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告诉我们,忠诚和坚韧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在这些品质的指引下,我们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愿我们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成为忠臣义士的传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代关于奖罚的典故
古代关于奖罚的典故1.曹操割发代首“哎呀,这田里的麦子真是长势喜人啊!”曹操骑马经过一片麦田时感叹道。
旁边的小兵们也都点头附和,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突然,一只小鸟从麦田中飞出,吓得曹操的马一惊,踩坏了好几株麦苗。
“糟了,这可是违反军令啊!”小兵们纷纷议论起来。
曹操立刻拔出剑,割下自己的一缕头发,说:“我身为统帅,应当以身作则,既然违反了军令,就用头发代替首级吧。
”大家看到这一幕,都深受感动,更加尊敬这位严于律己的领袖。
2.岳飞背刺“精忠报国”“妈,你为什么要在我背上刺字?”岳飞不解地问母亲。
姚氏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背,眼中满是慈爱:“孩子,你要记住,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都要忠诚报效国家。
”岳飞点点头,心中充满了责任感。
多年后,在战场上,岳飞总是冲锋在前,英勇无比。
每当他感到疲惫或动摇时,总会想起母亲的话,背上的四个字仿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士兵们看到岳飞如此坚定,也都士气大振,共同抵御外敌。
3.孔融让梨“哥哥,这个大梨给你吃吧!”孔融把最大的梨递给哥哥。
哥哥惊讶地看着弟弟,问道:“为什么给我?你不是最喜欢吃梨吗?”孔融笑着说:“我是弟弟,应该让哥哥先吃。
”旁边的家人听了,都夸赞孔融懂事。
从此以后,孔融成了家中的榜样,兄弟姐妹们都学会了互相谦让。
有一次,孔融的朋友来家里玩,也学着孔融的样子,把好吃的东西让给其他小朋友。
大家都觉得这样相处特别温馨。
4.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丞相,我真的错了,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马谡跪在地上,恳求诸葛亮原谅。
诸葛亮眼中含泪,但语气坚决:“你失守街亭,导致全军陷入困境,这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说完,他挥手示意卫兵将马谡带下去。
围观的将领们都被诸葛亮的铁面无私所震撼。
事后,诸葛亮痛心疾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马谡的家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悲伤。
将士们看到这一幕,都更加敬佩诸葛亮的公正无私。
5.韩信胯下之辱“喂,你这个瘦弱的小子,敢不敢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一群恶霸围住韩信,挑衅地说。
割发代首的故事
割发代首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孟子曾经受到了齐国国君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出任官职。
但是孟子拒绝了这个提议,理由是他不能接受齐国国君的行为和政策。
齐国国君为了想要得到孟子的支持,决定派遣使者前往孟子的家中,试图说服他改变主意。
使者来到孟子家中后,向孟子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孟子愿意出仕,就必须割掉他的长发,以示对国君的忠诚。
孟子深知这个条件的重要性,但是他仍然拒绝了这个要求。
他告诉使者说,“割发代首是一种对忠诚的表现,但是忠诚必须建立在国君对人民的仁义之上。
如果国君不能以仁义治国,割发代首又有什么意义呢?”。
孟子的坚持和拒绝,让使者感到非常震惊。
他回去向齐国国君汇报了整个情况。
齐国国君听闻孟子的拒绝后,深感惭愧和愤怒,他明白自己的政治失误导致了孟子的拒绝。
于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政策,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得民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子并不是因为固执而拒绝割发代首,而是因为他深知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他拒绝了国君的提议,并不是因为他不忠,而是因为他希望国君能够以仁义来治国,关心人民的疾苦。
他的拒绝,是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和追求。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思考,在面对利益和原则的选择时,我们应该像孟子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短暂的利益而放弃原则和道德。
只有坚守仁义道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也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孟子割发代首的故事,告诉我们仁义道德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利益和原则的选择时,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短暂的利益而放弃原则和道德。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思考,只有坚守仁义道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也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割发权代首”的示范作用
“割发权代首”的示范作用“割发权代首”是《三国演义》第十七回里的一段很有名的故事。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去讨伐张绣,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随下令曰:“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
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
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
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
曹操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
众急救住。
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
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
”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在这个故事里,尽管“割发权代首”是个诈术,不过从古代的法律来说,割去头发算是一种很重的法定刑――髡刑。
髡,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髡刑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者所实施的惩罚。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所以剃光了是对他的一种羞辱。
曹操也算是对自己施行了刑罚的,从这一点上讲并非纯然诈术。
况且“割发权代首”的“权”是“姑且、权且、暂且、暂时”的意思,是说暂时饶过,如果再犯,定斩不恕。
曹操贵为丞相,在自己违反了自己制定的法度时,在不能实行斩刑的背景下,依然采取“割发权代首”的严刑来处理自己,这在加强作风建设和依法行政的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此外,在曹操的时代还不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他作为三军统帅,主动要求罪加己身,带头守法,对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听其言,观其行。
领导干部切忌言行错位,表里不一。
时下,中央有“八项规定”、省委有“六条意见”,政法部门明察暗访,廉政建设年年讲,行风评议岁岁行,可谓正风肃纪在行动,作为领导干部,确实应该学学曹操了。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
”今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果领导干部只是凭借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自己却说一套做一套,对他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宽松,把法治作为治理群众的工具,把自己置于法律法规和制度之外,那么就必然会产生上下离心、政令不通、民众悖离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割发代首简述:
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
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
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
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
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
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
单刀赴会简述:
单刀赴会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释义: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
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
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
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
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
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
“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
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官渡之战简述:
赵云救阿斗简述
赵云在长坂坡之战被曹军包围、发现刘备夫人孩子都走散了~然后他发现糜夫人受重伤,夫人为了不拖后腿,把阿斗托给赵云后跳井。
赵云单枪匹马,带着
阿斗,在乱军中前后冲杀,砍到曹军两面大旗,夺了三支长枪和,杀死曹军名将五十多人,杀出重围。
官渡之战许攸投曹情节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
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
”军士忙报入寨中。
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
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
愿赐收录。
”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
”操大惊曰:“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
”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
”攸笑曰:“恐未必。
”操曰:有半年耳。
”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
”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
”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
操执其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
”攸曰:“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
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
明公还肯听否?”操喜曰:“愿闻良策。
”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
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
”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塞中……张辽曰:“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
”操曰:“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
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
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
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
”辽曰:“亦须防袁绍乘虚来袭。
”操笑曰:“吾已筹之熟矣。
”…………
梦中杀光人简述: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别人暗中加害于他,所以常对侍从说:“吾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曹操昼寝于帐中,翻身时被子掉落于地,一近侍拾被欲盖,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杀之,复上床睡。
半晌醒来,惊讶道:“谁人杀我近侍?”其他近侍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
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行军主簿杨修明曹操之意,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