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北京卷古诗文译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北京卷古诗文译注

文言文阅读选文

秦初并天下,丞相綰等言: “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余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綰,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余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注释】1、綰,秦初丞相王綰。2、置王,这里指分封诸侯,把皇帝的子弟、亲属、功臣封为王侯。置,设置。3、下其议,把这个建议交给朝臣们讨论。4、以为便,认为很合适。便,合适,适宜。5、廷尉斯,担任廷尉的李斯。廷尉,秦汉时期的最高司法长官。6、诸侯更相诛伐,各个侯国交替互相攻打。更,交替。7、甚易制,很容易控制。8、无异意,这里指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9、树兵,引起战乱。10、郡置守、尉、监,郡里设置太守、太尉、郡监,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司法。11、为时,创造时机。12、失时,失去时机。13、三代之兴,夏、商、周三个朝代兴盛的时候。14、罢侯置守,取消诸侯设置太守,即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14、建侯树屏,分封诸侯,把诸侯国作为保护自己的屏障。15、守宰,太守和县令。16、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綰,可是最终还是封韩信、彭越、英布、卢綰为侯王。韩信等四人都是刘邦手下的高级将领,势力膨胀后都曾拥兵自重,想割据一方,要挟中央政府,甚至谋反。为稳住其心,刘邦不得不封他们为王。汉朝政权巩固后,韩信、彭越、英布被刘邦诛杀,卢綰流亡匈奴。17、子房亦与焉,为稳住四人之心,暂时封其为王,连主张废封建置郡县的张良都参与了。张良,字子房,劝刘邦废封建置郡县,但为稳住韩信等人的心,又劝刘邦暂时封其为王。作者举出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封土建君不是圣人的本意,是为形势所迫。18、封建,封土建君。夏商周三代,把除了京畿地区外的国土,分别封给子弟亲属和功臣,各自建立诸侯国家,称为“封土建君”,简称“封建”,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不是近代所说的封建制的生产关系。

【现代汉语译文】

秦朝刚刚统一了全国,丞相王綰等人就说: “燕(今河北北部)、齐(今山东)、荆(楚国,今湖南湖北)等地区距离京城(长安,今西安)遥远,不设置诸侯国,就无法镇守,请陛下分封各位皇子为诸侯王。”秦始皇把这个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大家都认为这个建议很合适。廷尉李斯说: “周文王、周武王把众多的子弟分封为同姓诸侯,可是后来亲属关系

疏远,就像仇敌一样互相功击,诸侯国家交替互相进攻,天子无法禁止。现在,依赖陛下的神武英明,全国统一,都应成为中央直辖的郡、县两级地方政府,各位皇子与功臣可以用国家的赋税给以丰厚的赏赐,这样皇帝就很容易控制全局。天下英雄豪杰(对皇帝)没有二心,这才是使天下长治久安的谋划。分封诸侯不合时宜。”秦始皇说: “天下人都以无休止的战争而感到痛苦,就是因为有诸侯王。依赖先人在天之灵的庇佑,天下刚刚安定,又要去建立诸侯国,这就等於再次挑起战乱。想使天下安宁,难道不是很困难吗!廷尉的建议正确。”于是,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郡里设置行政长官太守、武官太尉、法官郡监。

我的看法是,圣人不能创造时机,同时也不会坐失时机。时机不是圣人所能创造出来的,只是他们能够不失去时机而已。夏商周三代昌盛的时候,诸侯若没有犯罪,其地位封号土地权力是不能被剥夺削减的,所以君主即使想罢免诸侯设置郡守,能够做到吗?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不能创造时机。周朝政权衰败后,诸侯互相兼并,齐、晋、秦、楚等大国都拥有方圆一千多里的土地,其权势实力足以分封诸侯,树起屏障。最终七国诸侯都先后称王,像天子一样发号施令,可是最终仍未分封诸侯。世人害怕分封诸侯造成的祸患已经很久了,不只是李斯、秦始皇懂得这个道理。

秦始皇统一全国,划分郡县,设置郡守县令,事理本来就是这样,就像冬天穿皮裘夏天穿薄葛,适应气候的变化一样,并非是那个自作聪明的人的见解,这就是所谓不失时机者,可是却常常受到学者和士大夫们的指责批评。汉高祖刘邦要立六国国王的后代为王,张良人为不可以,李斯的看法与张良相同。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知道不能再分封诸侯,这是明摆着的事实。然而他最终还是封韩信、彭越、英布、卢綰为王,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张良也劝他这样做,(因为此四人拥兵自重,不如此不能抑制其野心)。所以柳宗元说: “封土建君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形势所迫。”

古代主张封土建君的人很多,柳宗元(关于否定封土建君)的理论问世后,学者士大夫们(赞同封土建君)的理论就被否定了,即使是圣人出现,也不能改变这种情况。所以我接受了他的理论,并且想作进一步的阐述。我的看法是,凡是有血性的人必定有竞争之心,竞争必定是因为利益,利益没有比被封为可以世袭的王侯更大的了。封土建君是竞争的开端并且是祸乱的根源。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臣下弑其君,儿子弑其父,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有不是因为继承封号争夺王侯地位的吗?自从夏商周三代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以至于刑法被放弃不用,可最终还是不能消除为了篡位而弑父弑君的祸患。从汉代以来,君臣父子互相伤害残杀的,都是王侯的子孙,其他不能世袭的卿大夫,不曾有过。近世不再封土建君,这样的祸患几乎不再发生。仁人君子,难道忍心再开启这样的局面吗?所以,我认为李斯、始皇(关于废除封土建君)的言论,柳宗元的主张,应当为后世遵循效法。

古代诗歌阅读选诗译注

晓际投巴峡,余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王维《晓行巴峡》)

【注释】1、晓际,天刚亮。2、余春,晚春。3、浣,洗(衣)。4、万井,千家万户。井,古代八家为一井。井,特指聚居之处,村落。5、二流,长江和嘉陵江。6、殊方,不同的地方。

【语译】拂晓时分我乘船来到了巴峡江面上,时值晚春,我思念着帝京长安。万里晴空的江边,一位姑娘在浣洗衣服;旭日冉冉升起,无数只雄鸡引吭长鸣。水乡的居民在船上设市交易;山峦间架起的桥梁,宛然是铺设在树稍上。登至山顶高处,千万村落尽收眼底;眺望远方,长江和嘉陵江清晰可见。这里的居民操着(与帝京)不同的口音;黄莺的啼叫却与故国相同。幸而眼前有趣味的山水,可以稍微缓解对故乡与帝京的思念。

【古代诗歌阅读试题所涉及的古代诗歌注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