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书名:《社会心理学》作者: [美] 戴维∙迈尔斯01 思考我是谁?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人的认识是不是准确?我们和周围的人之间是怎么样互相影响的?我们和周围的人之间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关系?02 书中金句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励我们在逆境中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一开始失败了也要坚持下去,全力奋斗不要因为怀疑自己而过于分心。

从群体正在扩大或放任自流的倾向出发,群体可以是非常非常好的,也可以是非常非常坏的。

所以我们最好能明智而有目的地选择群体影响。

人与人之间终生的互相依赖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核心。

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着吸引——男性和女性间的吸引,我们应该为自己得以来到人世间而对它心存感激。

那些承诺要创造一段平等、亲密、互相支持的婚姻关系的人可能会从持久的相伴之爱中获得安全和快乐。

那些有助于真正美好生活的东西——亲密牢固的友谊、充满希望的信仰、积极的思维习惯、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是永久常在的。

03 精华笔记《社会心理学》自从1994年首次出版以来,目前已修订再版11次,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全球700多所大学所使用的心理学教材,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作者迈尔斯是美国密歇根霍普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家,更是一直在努力把心理科学介绍给普通大众。

由于迈尔斯在研究与写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多个心理学大奖。

《社会心理学》系统介绍了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专门学科以来各种相关研究领域、问题和主要观点和结论,全书分为互相关联、依次递进的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社会思维”,第二部分“社会影响”,第三部分“社会关系”,第四部分“应用社会心理学”。

第一部分是社会思维,解决的是我们怎么认识自己,怎么认识他人的问题,迈尔斯告诉我们,准确地认识我们自己和他人,就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认识可能存在的偏差,书中重点介绍了广泛使用的“自我效能”理论和“自我服务偏差”理论等理论观点,教会我们既要准确认识这些偏差,也应该合理利用这些偏差,适度调整我们的态度与行为,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拥有适度的自尊与自信,避免盲目的乐观或是悲观,拥有更好的生活状态。

社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在当今社会,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常常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情境中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许多有趣且深刻的现象和规律。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书籍,让我对人类的社会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书中首先探讨了社会认知这个重要的概念。

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他人?原来,我们的认知并不总是客观准确的,而是常常受到各种偏见和启发式思维的影响。

比如首因效应,我们往往会根据初次接触时所获得的信息来形成对他人的第一印象,而这一印象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我们对其后续行为的解读。

还有刻板印象,它让我们对某个群体形成了过于简单和片面的看法,从而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

社会影响也是书中的一个关键主题。

从众行为让我印象深刻,当我们身处群体中时,为了获得认可或者避免被排斥,常常会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和观点。

例如,在街头看到一群人都在抬头看天空,我们可能也会不自觉地跟着抬头看。

而服从权威则揭示了在特定情境下,人们会对权威人物的命令无条件服从,即使这些命令可能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和伦理观念。

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实验中的参与者在权威的压力下,对“学生”施加了他们认为可能致命的电击。

社会关系方面,书中提到了人际吸引的因素。

相似性是吸引的重要基础,我们更容易与那些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背景等方面相似的人建立深厚的关系。

此外,外貌的吸引力在初次交往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随着交往的深入,性格和内在品质会变得更加重要。

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了偏见与歧视这一社会现象。

偏见是对某个群体或个人的不公正的负面态度,而歧视则是基于这种偏见而采取的不公平行为。

种族、性别、宗教等都可能成为偏见和歧视的根源。

这种现象不仅伤害了被歧视的个体,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书中还阐述了利他行为和攻击行为。

利他行为是出于无私的动机去帮助他人,这种行为的产生可能源于同理心、道德责任感或者社会规范的约束。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好句摘抄我喜欢读这种宏观的书。

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相呼应。

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群体的物理层面,而此书则是研究人类群体的精神层面。

如果有另外一种外星人(我相信肯定有外星人),那么他们的人类学和人类心理学,肯定会大相径庭。

那么我们这类地球人的群体心理是什么样子的呢?1、群体的心理学都是囿于当下时代的,因此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2、人对自我的认知是有很大误差的,自我和他人评价都有很大误差,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能清晰地get这一点就很好。

人在社会中有多重角色,在不同场合也在扮演。

人和人之间也在不停地比较。

3、有的群体是崇尚个人视角,也有的是崇尚集体视角。

其实都有,多或少的问题。

4、self-efficacy,心力。

这是一种持久的力量,同样的性格和面对,self-efficacy强的人就会更主动去影响和推动。

5、人的记忆并不是回忆的过程。

而是一个片段进行重构的过程。

这其中会有虚拟和想象的成分在。

6、直觉(内隐记忆)、错觉(概率估计)、情绪,都是我们这个地球人的特征。

7、态度会指导行为。

然后相反,行为也会反过来解释并强化态度。

这个反向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大脑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性的、调和想象和现实、调和自我和外在的过程。

这也是人类特有。

8、文化是一个群体共有的规范/伦理/情绪/习惯。

当地球一体化后,不同文化之间经历了“异化→同化”的过程。

同样,如果地球和其他外星文明深度交流接触并一体化,这也会是一个更加强烈的“异化文化→同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会非常非常精彩。

9、女性和男性的分工源自生理。

男性女性都有强烈的产下后代的冲动和基因使命。

而且这个任务必须双方联手才能完成。

女性怀胎生下后代并抚养,男性提供财力物力武力来保护他们。

所以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

女性的性格偏向于吸引、哺育、陪伴、干净、团结、无私、同理心。

男性的性格偏向于地盘、战斗、野蛮、利己。

这种男女搭配产生后台的生理方式,可以说是人类心理学的生物学根源。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_社会心理学读书心得五篇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_社会心理学读书心得五篇

Quality is a matter of tutoring, and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inor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_社会心理学读书心得五篇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1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很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

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

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

心理学****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

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

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

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将心理学概括为以下几类: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

⾦盛华《社会⼼理学》超详细笔记第⼀章社会⼼理学及其发展第⼀节社会⼼理学的界定⼀、三种研究倾向界定⼼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研究⼈的思想,情感和⾏为如何受到研究不同⽔平的交往,如个⼈之他⼈存在的影响间、群体之间、个⼈与群体之间强调重点个体团体和社会理解⾏为的途径分析状态和⼈格等分析社会变量(地位⾓⾊)⾸要⽬标预测⾏为描述⾏为⽅法以实验为主兼调查调查与参与观察⼆、社会⼼理学的界定⼏个较具影响的界定Allport(1968):是研究⼈的思想、情感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存在的影响的学科Myers(2002):是研究⼈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Baron(2003):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为,为什么会产⽣其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

⾦盛华(2005):是研究社会相互作⽤背景中⼈的社会⾏为及其⼼理根据的科学。

第⼆节社会⼼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理学与社会学⼆、社会⼼理学与⼈格⼼理学三、社会⼼理学与⼈类⽂化学第3节社会⼼理学研究范畴⼀、社会⼼理发展⼆、社会认知三、社会互动四、社会影响第四节社会⼼理学的发展⼀、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物:孔⼦、孙⼦、柏拉图、亚⾥⼠多德等●推动社会⼼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然科学的三⼤发现)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理学”提法⼆、产⽣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 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物●1、1908 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理学》●2、1919冯特完成⼗卷本《民族⼼理学:对于语⾔、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3、1924 奥尔波特《社会⼼理学》教材三、迅速发展期●认知⼼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现代社会⼼理学的四⼤基本原则:1、S.P应该也确实有⼀个基本的研究领域;2、在该领域可以找到⼈类⾏为的普遍特征;3、最可靠的⽅法是实证法;4、可以建⽴⼀套可靠⽽中⽴的真理后现代社会⼼理学的四⼤原则的变化:1、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2、⽆法在研究领域⾥找到普遍性规律;3、研究⼯具有时会成为误导⼈思维的⼯具;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值得怀疑。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我知道很多社会心理学的道理,却在生活中束手无策,不会应用。

这真的非常契合那句:“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几年”的人生哲理。

现在把它的主要内容列举出来,舒坦我自己,也供大家玩味。

下面的文章是由当时的读书笔记生成的,基本内容没有变化,因为是读书笔记,所以是按章节排序的,如果你对某一部分感兴趣,可以购买这本书,仔细阅读。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 事后聪明式偏见(俗语:事后诸葛亮)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或预测做出过高评价。

3 说话的方式决定好多事儿的成败。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1 实际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少。

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忘记。

2 自我概念的基础,你对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是你的自我图式。

例如:如果体育运动是你的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假如成为一名运动员是你的自我图式的一部分),你就会特别注意别人的身体和技巧。

3 我们可以更好回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

4 全力以赴并取得成功会使人感到更加自信有力。

5 文化不同,自我效能不同。

例如:对于日本学生来说,高兴是伴随着积极的社会交往而来的——亲密感、友好和尊敬。

而对于美国学生来说,这种情绪通常伴随着解脱的情绪——效能感、出众和骄傲。

6 人们都矢口否认媒体对自己的影响,但是承认媒体会对其它人产生影响。

7 人们预测别人的行动比预测自己行动更准确。

8 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9 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免疫系统令我们比自己预期得更容易适应残疾、恋爱关系终止、失去职位与团队的失败。

10 当某个人对别人说谎后,他便开始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

11 自我服务偏见:我们并不是客观的看待事物,而是总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待事物。

社 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社 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人际关系、社会影响到群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等。

在阅读相关书籍的过程中,我不仅获取了丰富的知识,更对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和思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社会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强大影响力。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内在的性格和特质决定的,但实际上,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们的选择和行动。

例如,在一个混乱无序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而在一个秩序井然、氛围良好的场所,大家则会更加自觉地遵守规则。

这让我反思,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个体的一次行为来评判其品性,而要考虑到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境。

社会认知是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我们在理解世界和他人时,常常会受到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

比如首因效应,我们会根据对他人的第一印象来形成后续的看法,即使后续有更多相反的信息,第一印象也很难被彻底改变。

还有刻板印象,我们会基于群体的一般特征来对个体进行快速判断,而忽略了个体的独特性。

这些认知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处理信息,但也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和不公平的对待。

在人际关系方面,书中提到了人际吸引的因素。

相似性是一个关键因素,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爱好、背景等方面相似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此外,互惠原则也很重要,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并且愿意回报他人的善意和帮助。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从众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我们身处群体中,看到大多数人的行为或意见时,很容易受到影响而跟随。

这种从众并不一定是出于对正确的判断,而可能仅仅是为了避免被孤立或显得与众不同。

另外,权威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当一个被认为是权威的人给出指示时,我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服从,即使这些指示可能是不合理的。

社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的读书笔记在当今社会,我们每天都在与他人互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社会心理学正是研究这些人际互动和社会影响的科学。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以及如何相互关联。

它探讨的问题既广泛又深入,从我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形成,到群体行为的动力,再到社会偏见的根源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我们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一个陌生人形成初步的看法,而这种看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后续与对方的交往。

例如,一个人的穿着、姿态、表情等外在表现,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对其性格、能力和品质做出推测。

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种基于第一印象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确和片面的。

我们需要在后续的交往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对他人的认识,避免因为过早的定论而错失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机会。

社会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从众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群体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跟随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

比如,在一个街头实验中,当一群事先安排好的人都抬头看向天空时,路过的行人也会跟着抬头看,尽管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这种从众心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我们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社会心理学还揭示了偏见和歧视的形成机制。

偏见往往源于对某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和片面认知。

一旦这种偏见形成,它会进一步影响我们对该群体成员的看法和对待方式,从而加剧歧视的产生。

例如,对某个种族或性别的负面看法,可能会导致在就业、教育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要消除偏见和歧视,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打破刻板印象,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和接纳不同的群体。

在群体行为方面,社会心理学也有许多有趣的发现。

比如“群体极化”现象,即当一群具有相似观点的人在一起讨论时,他们的观点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

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尤为明显,一些网络社区中的讨论往往会走向极端化,导致不同观点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加剧。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2个礼拜终于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厚达600多页的大本教材、这本书从个体和社会着手进行了分析、昨天终于看到了首尾之作--“临床心理学”,总结了一点生活中的法则。

1、事实证明,乐观的心情确实能增强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那些患心脏病的人多数缺乏耐心,暴躁,易被激怒、。

2、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是自愿参加,并且在过程中付出努力,结果会更加有效,持续的好效果也会更加持久,比如减肥。

3、每个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败的时候却会埋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下次失败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

4、在吵架和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而且对事不要对人。

5、如果你是公司的领导或者决策人甚至ceo,coo,cfo,ufo……当制定策略和销售任务的时候不要把目标制定的过高,这样会给下属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6、在会议或群体中,当少数派非常不容易,鼓励这种行为,并多听听反对意见、有时候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犯决策性的错误。

7、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关注的几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8、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团体是最好的,但实试着接受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人,多听听和你意见相左的人的意见,有时会更有启发。

9、许多重大的消极的事件带给你的痛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样,兴奋的事情也不会给你带来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此残疾病痛贫穷你也会很快的适应,同样豪宅名车并不能让你幸福一辈子。

10、少关注自我形象,多关注自己的才能和人际关系,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11、团体的力量会更容易引发犯罪及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在团体里面尽量控制自己,不要轻视煽动和教唆的力量。

12、如果2个选择一起给出,过了一段时间再让对方选择,他们会选择第1个,如果第一个选择过后隔一段时间再给出第2个,马上选择时对方会选第2个,如果你想让对方同意你的意见,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13、“登门槛”效应,当你同意帮一个小忙,你还会同意帮一个大一点的,所以答应一件事前,想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导读: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第一章的导论部分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为“社会心理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它是探讨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如何因为他人(整个社会情境中有关系的人)真实或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研究”。

既然是一种科学研究,就必须遵循一套科学的程序和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社会心理学家如何进行研究”第二章方法论:社会心理学家如何进行研究01、社会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不同于在实验室内的物理学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关心和研究的是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影响,研究的场景对于每一个人都很熟悉,因此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常常有一种“事后聪明偏差”,人们在知道某个研究的结果后夸大结果的可预测性。

仿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都是一些显而易见的常识的事情。

但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等区别最大的就是他遵循一项基本原则: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科学的研究都是开始于一个研究者想要检验的预感或者假设,但它并不是凭空而出,科学研究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研究者常常是从先前的理论和研究中推演出假说。

一项理论出现之后,研究据此推演出各种具体的假说,然后根据验证假说所得到的结果,进一步修正理论,然后又产生了新的假说,如此循环往复。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研究人员收集资料来验证假说,使用的实验设计有观察法,相关法以及实验法。

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用来研究特定的问题,每一种在某种方式中可能是强有力的,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存在缺陷。

社会心理学家的创新部分在于选择正确的方法,即最大化此种方法的的优点并最小化其缺点。

0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观察人们的行为,并记录某个测量值或对该行为的印象。

观察法在描述某个特点的团体的行为或者某种类型的行为时非常有用。

观察法常用的形式有人物志,档案分析法。

人物志是研究者融入一个团体或一个文化内部,并且不带任何预设观念地进行观察和理解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学习本书,我对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对我在阅读《社会心理学》过程中的收获和思考进行总结。

一、社会认知和社会知觉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

在阅读本书时,我了解到人们在认知社会信息时往往被主观经验和既有观念所影响,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判断。

社会知觉则涉及到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解读。

我认识到社会知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对他人意图和动机的推断以及对他人情感和个性特征的评估。

二、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了解,而自我认同则是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的认同感。

在研究社会心理学中,我发现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对个体行为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常常会根据自身概念和认同感来选择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并对与自己认同的团体产生归属感。

三、群体心理与集体行为群体心理学探讨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我了解到群体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集体认同、群体决策和群体思维等。

人们在群体中往往会受到社会规范和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行为发生改变。

在群体心理学中,对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了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人际关系。

在阅读本书时,我对人际关系中的合作、竞争和亲近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人们在与他人互动时,会受到社会规范和期望的影响,并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进行权衡和决策。

五、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本书中,我了解到社会心理学在广告、宣传、领导力和危机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总结起来,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价值的学科,通过学习本书,我对社会认知、自我概念、群体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社会心理学 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 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一)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就是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指他人的言辞、行动或仅仅是其在场对我们的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二)社会心理学:探讨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如何因他人真实或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研究。

(三)社会性解读的力量:其他学科,如人类学和社会学,也会同样关系人们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营销,但是社会心理学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首先,社会心理学主要关心的不是客观的社会环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环境的诠释或解读的影响(四)了解社会影响的其他方法:1.直接询问当事人 2.询问记者、时事专家、社会评论家3.哲学一、社会影响的威力基本归因错误:高估内在性情因素(人格和内在特质)对行为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所处情境)的作用的倾向(一)低估社会影响的力量:由于未能充分认识到情境的力量,我们倾向于将复杂的情境过渡简单化,过度简单化会妨碍我们了解人类行为的起因。

此外,这种过度的简单化也可能导致我们责怪那些情境中的受害者,即使其所处情境中的社会影响力强大到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法抵抗的(二)社会情境的主观性:人是感性生物,他们不断地对事情做出解释。

人在特定情境下如何反应,不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而是由人对客观条件的感知(解读)所决定。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要了解人类的行为,只需要研究环境中的强化因素,也就是环境里的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是如何与特定行为相关联的。

完形心理学:一种心理学派,强调研究物体出现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方式的重要性,而不是该物体的客观物理特征三解读从何而来:人性的基本动机(一)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1.希望维持合理的高自尊,也就是说,认为自己是好的、有能力的、高尚的——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一种强烈需求.这就延伸出两个心理取向:人类拥有维护正面自我形象的动机,而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辩护是其中一种;受罪与自我辩护(二)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社会认知: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更明确地说,就是人们如何选择、诠释、记忆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个体与群体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学科。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被广泛关注。

通过阅读《社会心理学》这本书,我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了笔记记录。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人们是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的。

在这个领域中,我学到了几个重要的概念。

首先是“心理启动态度”。

这个概念指的是,在面对新的信息时,人们通常会通过已有的态度来解释新信息,从而加强自己的信念。

这种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时,我们倾向于相信与我们原有观点相符的报道内容。

其次是“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指的是当个体持有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相互矛盾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或者痛苦的心理状态。

为了消除这种心理不适,个体会通过改变信念、态度或者行为来恢复认知的一致性。

这个概念对于理解人们为什么会进行自我辩解和行为调整很重要。

最后是“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状态。

这种比较会对个体的自尊心和幸福感产生影响。

这个概念在社交媒体兴起的背景下尤为重要,因为人们经常通过与他人的虚拟生活进行比较来评价自己。

二、群体行为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了群体行为和动力。

在这个领域中,我学到了一些关键的内容。

首先是“集体认同”。

集体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程度。

人们通常会更倾向于与与自己相似的群体进行认同,这种认同感能够增强个体与群体的凝聚力和合作意愿。

这个概念在团队建设和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次是“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是指个体在群体中采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群体中,个体往往会受到群体的规范和预期的影响,表现出与个体行为不同的特征。

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会对集体的决策、行动和评价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群体偏差”和“鲁棒群体偏差”等概念。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学科。

阅读《社会心理学》一书,让我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石之一,它关注个体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与情感表达,来推断他们的内心状态和意图。

其中一个经典的理论是心灵理论,即人们对他人心理活动的推断和理解能力。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使用心灵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反应。

二、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社会身份对自我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身份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基于所属的社会群体,例如国家、种族、职业等。

个体会通过对所属群体的认同来塑造自己的自我认同。

同时,自我认同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对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认同水平与对该群体的态度密切相关。

三、群体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常常会受到群体压力和规范的影响。

一个经典的实验是阿什实验,研究发现,当大多数群体成员给出错误答案时,被试往往会受到影响,违背自己的正确判断。

这一实验揭示了群体中的从众行为现象。

四、偏见与歧视偏见和歧视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人们往往因为个体所属的社会群体而产生偏见和歧视行为。

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偏见和歧视是通过社会化和认知机制形成的。

另外,接触理论认为,通过与其他群体成员的积极接触,可以减少偏见和歧视,促进社会融合。

五、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出于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动机而表现出的行为。

通过亲社会行为,人们建立了互惠关系和合作共赢的社会秩序。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六、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群体决策可以借鉴不同个体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决策的质量。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2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2

20.盲目乐观:大多数夫妇都憧憬着能与爱人白头偕老,实际上,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半数的婚姻以失败而告终。
21.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是总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
22.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认为自己缺点的虚假普遍性,所有这些倾向是导致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
103.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候会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
104.人们之所以对社会不公漠不关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正义,而是他们的眼里看不到不公正。(1月12日)
第十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105.神经系统、基因、生物化学因素对某些人在面对冲突、挑衅时会不会做出攻击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
第五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52.亲密关系的发展往往由处于较高地位的人控制。
53.我们的行为不仅仅取决于社会情景,也受我们自己倾向性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应对压力。
54.社会能够让那些被赋予较低社会地位的人接受并相信自己的地位,这是社会最大的成功——同时也是最大的失败。
87.友情并不会滋生群体思维。
88.如果能有机会在决策中发言,人们会对决策结果表现更积极。
89.当少数派具有一致性并且自信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时,当多数派中开始有人叛离时,少数派是最具影响力的。
90.有时精神层面的真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与心灵的健康。
91.从群体的正在扩大货放任自流的倾向出发,群体可以是非常非常好的,也可以是非常非常坏的。所以我们最好能明知而有母的地选择影响群体。(1月10日)
95.男子所有的追求同样也是女子的追求,在说有人之中,女子只是较弱小的男子。
96.女性首要的特质是令人愉快的,主要是因为她们(被认为)如此地可爱。(男性)被认为在主题特点(才干、支配性)上优于女性,这些主体特点被视为是男性在有偿工作,尤其是男性主宰的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阿伦森《社会心理学》笔记第一章

阿伦森《社会心理学》笔记第一章

阿伦森《社会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社会心理这导论
……
构建从何而来:人性的基本动机
数年来,社会心理学者已经发现这些动机中有两个特别重要:尽可能准确有需求和维护良好的自我感觉的需求。

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
……。

是为了让自己有好的自我感觉而扭曲世界,还是真实地反应世界,如果让人们必须在这两者这间做选择,他常选择前者。

————P14
为过去的行为辩护
承认自己重大的缺点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代价是错误地看待世界。

当然这种扭曲的后果就是使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成为不可能,他很可能会在下一段婚姻中重复同样的问题。

――P14受罪与自我辩护
目前要记住的重点是:(1)人类拥有维护正面自我形象的动机,而为自己的过去行为进行辩护是其中的一种;(2)在某种特定情境下,这将导致他们作出乍看之下似乎是令人吃惊和自相矛盾的事,譬如喜欢那些为之受苦的人或事,而胜于那些与轻松享乐有关的事。

----P15
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

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

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一)前记很久之前就知道戴维·迈尔斯的大部头《社会心理学》,下载的电子书一直躺在kindle中,没有动力打开看。

直到听了张泉灵的演讲,中间她提到《社会心理学》一直是她的案头常翻书。

还记得她说的捐款箱为什么要放到电梯上方的例子,非常生动。

于是我有了动力开始阅读这个大部头。

开始阅读,我发现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自己完全没有听说过的知识,更多的是把自己习以为常的心理现象,理性显示地讲解出来。

但是习以为常,不代表自己就了解了。

直到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不经意地想起书中的理论,才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我知道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打着心理学招牌的书籍,大多是披着心理学外衣的成功学、厚黑学书籍。

心理学被逐渐功利化,变成获得事业,职场,政治甚至爱情的工具。

但是戴维·迈尔斯在书里说道,他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帮助人们用批判性思维约束直觉,用同情改善批判主义,用理解替代错觉。

社会中的自我社会中的自我是全书的第一篇“社会思维”的第一章。

社会思维一共讲了三个元概念,1. 社会中的自我,2. 社会信念和判断,3. 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这三个元概念实际上讨论都是“我”,这是全书的基石。

也只有讨论清楚了“我”,才能继而研究别人,群体和社会。

我先聊下社会中的自我吧。

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我是谁”这个问题。

这听上去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或者是碗心灵鸡汤。

你对这个问题的排斥是因为完全了解了答案,还是因为害怕去思考呢。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复杂,我是谁,我是父母的子女,我是公司的员工等等。

如果你想到的回答也是这样,你是相互依存的自我,这也是亚洲集体文化孕育出的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我知道很多社会心理学的道理,却在生活中束手无策,不会应用。

这真的非常契合那句:“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几年”的人生哲理。

现在把它的主要内容列举出来,舒坦我自己,也供大家玩味。

下面的文章是由当时的读书笔记生成的,基本内容没有变化,因为是读书笔记,所以是按章节排序的,如果你对某一部分感兴趣,可以购买这本书,仔细阅读。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 事后聪明式偏见(俗语:事后诸葛亮)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或预测做出过高评价。

3 说话的方式决定好多事儿的成败。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1 实际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少。

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忘记。

2 自我概念的基础,你对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是你的自我图式。

例如:如果体育运动是你的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假如成为一名运动员是你的自我图式的一部分),你就会特别注意别人的身体和技巧。

3 我们可以更好回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

4 全力以赴并取得成功会使人感到更加自信有力。

5 文化不同,自我效能不同。

例如:对于日本学生来说,高兴是伴随着积极的社会交往而来的——亲密感、友好和尊敬。

而对于美国学生来说,这种情绪通常伴随着解脱的情绪——效能感、出众和骄傲。

6 人们都矢口否认媒体对自己的影响,但是承认媒体会对其它人产生影响。

7 人们预测别人的行动比预测自己行动更准确。

8 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9 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免疫系统令我们比自己预期得更容易适应残疾、恋爱关系终止、失去职位与团队的失败。

10 当某个人对别人说谎后,他便开始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

11 自我服务偏见:我们并不是客观的看待事物,而是总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待事物。

第三章社会信念与判断1 内因(性格)和外因(情境)的界限通常是很模糊的,因为外部的环境因素会影响个体内部的改变。

2 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3 当归因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4 所有人都知道考官是占优势的,但考生和旁观者都会错误地认为那些考官确实比自己懂得更多。

5 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的归因错误。

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

6 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有权势的人常常会主动提起一个话题并控制谈话内容,这往往会使下属过高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7 我们越是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人们行为的机会,就会越容易将其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人格使然。

同样,人们通过从朋友那里听说而获得的关于某个人的印象通常比那个朋友亲自获得的第一手印象极端的多。

8 当社会信息受到多重解释的影响时,先入为主就很重要了。

9 如果称某个人为傻子或者怪人,那么过后人们可能就会认为你也一样。

10 信念固着: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

(破解:解释相反的观点)。

11 事后判断会扭曲我们的回忆。

12 正如我们会解释自己的过去和将来一样,我们也会努力解释不同的自我。

13 自信和能力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13 易得性直觉可以解释为何生动的奇闻异事通常会比统计信息更引人注目,以及为何感知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总是非常不匹配。

(交互设计里很有名的方向:信息可视化)14 事件本身越重要,反事实思维的强度就越大。

尽管如此,绝大部分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小。

15 错觉思维:我们试图在随机事件中寻找规律,这种倾向会令我们误入歧途。

(星座)16 我们思考的越多,思维就越会受到情绪的浸染。

“剥夺普通人的生活错觉,就等于剥夺他的幸福。

”第四章行为和态度1 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2 当道德与贪婪同处在竞技场中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3 态度紧跟行为。

(在最开始听到时,是觉得很惊讶的)4 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觉得很虚假,但很快我们就会适应。

(角色扮演、斯坦福大学的实验)5 登门槛效应。

6 道德行为,特别是主动选择而非被迫做出时,会影响道德思维。

如果你想要更爱他人,你就要表现出你真的爱他。

7 如果是温和的告诫孩子,他们可能内化为不许玩诱人玩具的要求,因为这个温和的告诫不能为他们听话提供充足的理由。

而当一位家长说:“整理好你的房间,要不我就狠狠地揍你”,孩子不可能将打扫房间内化为合理的行为,因为严厉的威胁已经是个足够的理由了。

(人们很少会内化被迫行为,所以,鼓励。

)8 了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为。

9 如果外部刺激不足以证明我们行为的合理性,我们会通过内部心理活动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以减少不协调。

第五章基因、文化和性别1 了解我们文化中社会规范的最好方法就是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观察他们是那样行事,而我们是这样行事。

2 亲密关系的发展往往由处于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控制。

3 较低下的角色会削弱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反之亦然。

4 改变角色,甚至,可以改变观点!5 当需要别人共情和理解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向女性倾诉自己的快乐或者伤痛。

6 男性偏爱年轻健康的女性,女性偏爱有财产和有地位的男性。

(进化论吗?)7 不同文化下,会产生不同性别角色。

(你是否在同性面前表现一个自己,而在异性面前表现另外一个自己呢?)8 文化,就像冰淇淋,有很多不同的口味。

9 父母正常的失聪儿童,如果被送到聋哑学校的话,通常都会放弃父母的文化,而被失聪者的文化所同化。

10 如果我们从个人内部原因去理解贫穷、情绪失调、犯罪、酗酒甚至失业,那么我们可能会束手无策。

第六章从众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 我们对现实的看法未必就是我们的观点。

3 心境联结:在同一工作群体中,人们的心境通常非常相似。

4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同样,我们很容易贬低远离自己的人或失去个性的人。

从积极的一面讲,人们对于个性化的人是最富有同情心的。

这就是在替未出生的、饥饿的人或动物权利进行呼吁时,为什么人们总是用令人感动的照片或描述来赋予其个性化。

4 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群体规模、一致性(同伴的支持极大的增加了一个人闯荡社会的勇气)、凝聚力、地位(有时,人们会想法设法避免与地位低的或受别人嘲笑的人的意见一致)、公开的反应、无事前承诺。

5 个体为什么从众 ?想被群体接纳和免遭拒绝、获得重要信息。

6 个性和文化都会影响谁会从众。

第七章说服1 说服无处不在,当我们认可它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教育”。

2 说服的要素:传达者。

(可信度、吸引力和偏好)信息内容。

(理智和情感、好心情效应、唤醒恐惧效应、差异、首因和次因)3 如何抵制被说服?加强个人承诺、态度免疫。

第八章群体影响1 当我们坐的很近的时候,友善的人会更受欢迎,而不友善的人会令人讨厌。

2 如果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

(法不责众?别开玩笑了)3 群体极化: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第九章偏见1 社会情境以多种方式滋生并且维持着偏见。

(一个沉醉于社会和经济优越感中的群体,往往会用偏见的信念来为他们的地位做辩解。

人们同样也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

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的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

社会制度部分处于惯性的原因也支持助长偏见。

)3 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报复的手段。

4 描述你是谁的时候,也就描述了你不是谁。

(“我不认为某种文化更好,我只是认为它是一种你相对比较熟悉的文化”)5 狗:我们成功了是不够的,猫必须也失败。

6 刻板印象可以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

7 即使双方都是善意的,一个强势的人和一个弱势的人之间自我意识的相互作用仍会令人感到紧张。

8 刻板印象。

9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10 我们在做判断或者与某人交往时,有时除了刻板印象外几乎毫无所获。

11 偏见和刻板印象会造成非常重要的后果,尤其是当它非常强烈的时候、在判断不了解的个体的时候、在就整个群体做政策决定的时候。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且拒绝改变。

它们还会通过自我实现的语言创造出他们相应的现实。

12 偏见通过刻板印象威胁,让人担心其他人会刻板化地看待自己,因而还能妨碍一个人的表现。

第十章攻击行为:伤害他人1 枪支不仅使暴力成为可能,还可以刺激它的发生。

(手指可以扣动扳机,但是扳机也可以拉动手指。

)2 长期看电视的人会认为世界是个危险的地方。

第十一章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1 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就会使我们感到不安。

2 美貌确实是一笔财富。

第十二章帮助1 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郁和悲痛中,悲伤的人们是敏感而乐于助人的。

2 当你沉浸在爱情中时,你热切地想要善待每一个人。

3 旁观者的数量会决定我们帮助还是不帮助。

第十三章冲突与和解1 能够减少社会困境的方法包括:确立法规以限制利己行为。

将群体分为较小的单位。

让人们能够充分的沟通。

改变激励机制。

倡导利他的行为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