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693大气热力作用中的三种辐射变化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72513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0.png)
第6讲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1)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二、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具体如下图所示:3.常见热力环流(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以外。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影响风的三种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越大,风速越大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上为零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下垫面越粗不影响风速的大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使风速减小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图示(北半球)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与等压线平行微点1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与等压线成一夹角高空风近地面风受力风向吸收很少。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三种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三种辐射](https://img.taocdn.com/s3/m/875911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9.png)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三种辐射如下:
地面辐射: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
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在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所以,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仅有一小部分射向宇宙,而大部分则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这种作用类似于玻璃温室,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在大气中某些气体的存在,如水汽、臭氧等,能够吸收部分太阳短波辐射,使大气进一步增温。
了解大气受热过程中的这三种辐射有助于理解大气的
热量传递和平衡机制,进而理解气候变化和气象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43c657f0910ef12d2af9e756.png)
3.图中大气污染危害较大的是(C )
A.春季
C.白天
B.秋季
D.黑夜
例:读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称_____ 热力
环流,形成这种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地面受热不均 。
(2)B、D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____ B ;A、E两处
吸收和 反射等 大部分太 阳辐射到 达地面
热过程
最后结果:地面是
大气的直接热源
垂直运动 热力环流
环流的形成
水平运动
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 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的( C )
A.a减弱
B.b减弱
C.c减弱
D.d减弱
读材料,结合下图回答2、3题
2.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有可能是(B ) A.热力环流 C.季风环流 B.海陆风 D.山谷风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
二氧化碳、水汽 云层(对流层大气)
地面吸收、升温
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对气温产生什么影响?
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
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气温较高。 晚秋和冬季霜冻为什么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云层薄,
大气逆辐射弱。
比较,气压高的是____ A ;E、F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
______ E ;A、C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___ C 。
(3)如果此处代表城市与郊区的环流,那么A、B、C 三处为城市的应该是_____ A 。考虑到城市风所携带的
污染物对郊区的影响,卫星城应建在_____________ 城市热岛环流
之外。
考点7 大气受热过程
![考点7 大气受热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93bd4ba8956bec0975e371.png)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点7 大气受热过程(三)近地面大气的热量来源——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很少,太阳辐射大部分到达地面。
2.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很强3.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几个结论:(1)近地面大气(对流层)随高度增加气温下降。
(2)近地面大气的气温递减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0C [例2] 近地面大气层中,凡随高度增加气温不变或增加的现象,叫逆温。
试把下列[例3] 读下图,回答1—2题1.对图中气温分布情况的说明,正确的是A.abc曲线均符合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规律B.a曲线表示2000m以内有逆温现象存在C.b曲线表示对流层底部有逆温层存在D.c曲线表示对流层中的气温分布规律2.逆温是大气环境发生变化的表现,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A.逆温时空气稳定,给人类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利于人类生活和健康B.逆温时空气对流强烈,不利于飞机飞行C.逆温时近地面会出现烟雾,影响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D.逆温时空气水汽凝结较多,天气比较湿润,利于人们生活[例4]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某工厂68[例5]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_________,判断理由是。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2)人为原因是:工厂烟囱排放大量烟尘气象原因是:②为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地形原因是:城市位于盆地,气流不易扩散、稀释,加剧了居民受害程度。
[例6] 近二十年来,北京大气质量较差。
请分析在图示条件下,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
大气运动(考向1:大气受热过程)2024年高考地理核心考点
![大气运动(考向1:大气受热过程)2024年高考地理核心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8c41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5.png)
核心 考点
01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02 大气运动状况与降水 03 气候类型与地理景观 04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知识框架
01
大 气 受 热 过 程
大气受热过程
1. 三种辐射:太阳辐射(短波)、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长波) 2. 三个过程: ①太阳暖大地→②大地暖大气→③大气还大地 3. 两个热源: ①主要直接热源(地面长波辐射)②根本热源(太阳辐射) 4. 两种作用: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
比热容:比热容大, 升温及降温慢
气温变化存在 时间差异
2、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地形
海拔:随海拔升高,气 温降低
坡向:阳坡热量充足, 阴坡热量低
山脉走向:平行走向利 于气流深入,垂直走向 阻挡效果明显
接收地面辐射量小;空气稀薄,保温能 力弱
阳坡光照时间长、强度大,升温效果 更明显
主要表现为冬季阻挡冷空气南下,屏 障作用显著
4.与降雪时相比,降雪后( ) A.路面温度更高 B.路面最高温滞后 C.气温明显升高
√D.气温日较差增大 5.降雪结束后且路面有积雪时路面温 度基本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
√A.积雪阻挡了冷空气对地面的影响 B.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C.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D.地面辐射较弱,气温下降快
①地势 地势高,大气稀薄 ②天气 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③下垫面 比热容大,温度增幅小;比热容小,增幅大
01 大气受热过程——真题
(2022·浙江)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 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 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大于冬季②郊区大于城区
√ 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区大于郊区
【每日一练】0524高二下期末复习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每日一练】0524高二下期末复习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cbc52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8.png)
【每日一练】0524高二下期末复习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导读每日做好题,高考有惊喜!【每日一练】旨在“轻松复习、以点带面”,让每个同学每一天有目的地击破一个知识点。
典型例题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的现象。
2017年入冬以来,沈阳随着供暖开始和天气系统的影响,严重的雾霾笼罩成为人们吐槽的焦点。
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2.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比无雾霾时增强C.日较差比无雾霾时大D.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学习资料一、大气受热过程1.两大过程(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2.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最强,散射作用次之,吸收作用最弱。
(2)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1)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
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
(2)人造烟雾、浇水防冻。
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温度下降的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3)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2025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5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1d861d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f.png)
透明度
续表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应用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②分析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现象
①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②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③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教材素材变式
变式1 大气受热过程与昼夜温差
[人教必修1-P35图2.10变式]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图1示意“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后,“太阳翼”接收辐射,首次醒来的景观。图2为地球表面大气热量交换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大气状况
主要包括大气成分和大气[4]________等状况。大气成分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利于大气吸收红外线,增强温室效应;大气透明度与海拔、天气(阴晴等)、大气中尘埃和污染物的含量相关,大气透明度较低时,大气一方面能够在以热量输入为主的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在以热量输出为主的夜间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
D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①强,③弱
【解析】根据图2中各箭头的指向判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为地面辐射。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等削弱作用,也就没有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即④弱,C错误。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因此①强,②弱,A、B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①强,温度升高快;且月球上没有大气逆辐射等保温作用,③弱,温度降低快,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D正确。
2.1大气的热力作用和热力环流
![2.1大气的热力作用和热力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30803e01ddccda38366baf01.png)
2、风压定律:
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
相关考点07年宁夏
11、图5位北半球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若 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知识梳理:
2.1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考纲呈现:
大气受热过程
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特点 实例
吸收 臭氧
紫外线(短波) 有选择性,
对可见光
水汽、二氧化碳 红外线(长波) 吸收少
反射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
水滴
空气分子、 蓝紫光最易
微小尘埃
7、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
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表示正确的是( A )
8.下图中M、N、E、F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D )
A.E C.M
B.F D.N
3、应用: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1)海陆风
白天:海风
夜晚:陆风
(2)城市风
郊区
气 流 上 升
热
市区
郊区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51-52相关内容,
③逆温现象是一种气候资源。主要是在一些山坡或河谷地区,多年 生果树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免或减轻,而且果实硬度高, 品质好;在这里发展蔬菜,可减少热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逆温 层坡地还是当地牲畜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如我国新疆伊梨谷地,逆
温从10月至翌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1月份的坡地逆温层厚达400米,逆温强 度达5℃。逆温带有效地提高了谷地在冬季的温度水平)
大气的受热过程(1)
![大气的受热过程(1)](https://img.taocdn.com/s3/m/a7914b2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6.png)
臭氧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 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太阳辐射中各种能量的波长并不相同, 主要有γ射线、Χ射线、紫外线、可见光、 红外线、无线电波等。
可见光区
(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地面辐射强弱的差异 解析:(1)该实验的结果是两个箱子里的气温存在差异,而两个 箱子的唯一区别在于底部是否有土,通过实验可知,有土的箱 内气温较高,说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两箱获得的太阳辐射是一样的,但箱底状况的不同导致地面 辐射的强弱出现了差异,从而使得两箱内的气温不同。
特点:无选择性
3、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具有选择性
颗粒较大的尘埃,无选择性,天空呈现灰白色
►拓展提升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关系
1。改变大气的组成。如co2含量增多,导致全球变暖;氟氯烃导致 臭氧层破坏 2。改变下垫面状况
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思考 (2)在农业中的应用:
1.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低层 大气
氧21% 氮78%
水汽 固体杂质
其他气体 1%,如 氩、二氧 化碳、臭 氧等
2.低层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主要作用
大气组成
干 氮气 洁 氧气 空 二氧 气 化碳
主要作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含量最多(78%)
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
提示
太阳辐射能量透过玻璃进入温室, 而玻璃阻挡了温室内与温室外大 气热量交换,又因为玻璃是热的 不良导体,因此温室内热量不易 散失。
大气受热过程和气温
![大气受热过程和气温](https://img.taocdn.com/s3/m/88f4ecf4f705cc1755270935.png)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下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回答⑴~⑶ 题
⑴上图曲线中( D )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⑵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C ) A、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 C、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⑶近五十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B) 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B. 6月5日 D. 6月20日
晴朗 多云
B. 大兴安岭 D. 帕米尔高原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⑴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 波辐射使大气能量增加;因此,地面是近地 面大气的主要热源。 ⑵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上界
自然地理(8)
大气的受热力过程和气温
1、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性质。 2、掌握逆温形成的条件及应用。 3、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
大地暖大气
1、太阳辐射:
⑴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 ⑵太阳辐射由紫外线、可见光、 红外线三部分组成。 ⑶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可见光部分 ⑷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辐射
(2)60°N与60°S相比较,平均气温年较差 60°N 地区更大,原因 是 60°N处大部分为大陆,热容量(比热)小,温度变化大,而60°S处全部为海洋,温 。
度变化小
大气环境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环境二大气的热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25f50af12d2af90242e6e5.png)
下垫面因素
太 阳 辐 射
84-95
50 29-35
20
22-32 26 10-15
14
耕地 新雪 冰
7(平均) 2(赤道)
海洋 海洋
地面性质
沙土
黏土 浅色土深色土草地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
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 吸收就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 吸收就越强。陆地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海洋。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7.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大 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 强,气温不会太低)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具体 表现为( 吸收)、(反射 )、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是 (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B1
吸收得很少
)
3、C1表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C1>A2说明了 (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4 、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云的夜晚B1(强 )。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 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 的作用?
3.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
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 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
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现在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
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 表面大?
夜间,地面辐 射绝大部分热 量又被大气逆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 辐射还给地面,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气温不会太高 使气温不致降 得过低
现 无选择性 形 反射作用: 式
散射作用: 有选择性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9191c0a1c7aa00b52acbfb.png)
2、热力环流的形成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低气压 A
高气压
动画演示
C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低气压 A
高气压 C 热力环流
活动探究一: 海陆风的形成
——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海 风
陆 风
思考:分析海陆风对滨海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释疑解惑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
地区能够起到将温度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 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动画演示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上界 2)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3)对流层中的CO2和水汽 强烈吸பைடு நூலகம்地面长波辐射, 使大气增温,地面是对流 大气
(hPa)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近地面的大气运动有什么特点吗?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0
1005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1010 1015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小结
气压梯度力 风向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规律:凡是有温度的物体, 都会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放出来。
如果物体的温度高,该物体发出的 辐射叫短波辐射,只有太阳辐射是 短波辐射。 如果物体的温度低,该物体发出的 辐射叫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 辐射和大气逆辐射是长波辐射。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897abe0a02020740be1e9b61.png)
高压
低压
高压
冷却
低压
受热
高压
冷却
B
A
C
气压和气温高低的判断 低压
A
高压
B
低压
C
高压
冷却
D
低压
受热
高压
冷却
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 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永远高于高空 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则高、低压则低
P:C>D>B>A
B
A
T:D>C>B>A
C
等压面特点
低 D
. .
B 髙
冷却
髙
补充:大气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1.逆温的含义:对流层某一高度范围内有 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异常现象。 2.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3.逆温的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 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 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 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 、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 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 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 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 如光化学烟雾。
太 阳 辐 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 上界
大气反射
射 向 宇 宙
射向宇宙
大气吸收
大气
地 面 地面吸收----而增温-----辐 射
大气吸收---而增温--
大 气 逆 辐 射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将能量贮存于大气中,不 致使地面辐射的能量散失
大 气 逆 辐 射 大气 吸收
F1
. .
F
(高空)
1002
低 百帕 E 1001
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14071c6edb6f1aff001f31.png)
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能量源泉。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可见光(0.4~0.76微米)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受热过程:∙①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上界。
②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③太阳辐射到达地表。
部分被地表反射,部分被地面吸收,从而使地面增温。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③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
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
这就是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
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
A发生时稳定性特别强(不利于垂直运动),易出现大气污染B最有利于逆温发生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C日出前后的逆温层最厚,日出后地面温度升高,逆温层慢慢消失。
∙逆温的类型:∙(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小,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af906925c52cc58bd6bed7.png)
[例题 例题] 例题 1.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主要原因是( C )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主要原因是( A. 大气散射作用增强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D.地面辐射作用增强 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2.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A ) 烟雾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A. 烟雾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使保温效应增强 B.烟雾能阻挡太阳辐射达到地面 C.烟雾能使大气中水汽减少 D.烟雾的热量使大气增温 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3.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B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城市上空的雾天较郊区多—— ——空气中尘埃较多 B.城市上空的雾天较郊区多——空气中尘埃较多 早春和深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 ——大气的散射作用 C.早春和深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的散射作用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D.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逆温产生的不利: 逆温产生的不利: ①逆温的存在对大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有相当大的影响: 逆温的存在对大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有相当大的影响: 它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 它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 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坏, 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坏,使大气污 染更为严重.逆温层的存在使空气处于稳定状态, 染更为严重.逆温层的存在使空气处于稳定状态,空气 中的垂直运动受到抑制.工厂里烟煤燃烧排放的烟尘, 中的垂直运动受到抑制.工厂里烟煤燃烧排放的烟尘, 汽车尾气和地面上扬起的尘埃等有害气体聚集在空中不 易向上扩散和稀释,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易向上扩散和稀释,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有逆温存在 时空气质量差,晨炼的朋友要特别注意避开这段时间, 时空气质量差,晨炼的朋友要特别注意避开这段时间, 以免不清洁的污染物吸体内,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 以免不清洁的污染物吸体内,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反 而影响身体健康. 而影响身体健康. ②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 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 飞机起降带来麻烦.如果出现在高空, 飞机起降带来麻烦.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 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 颠簸. 颠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题
二中地理 伴你成长
(2020.11温州一模) 下计 图。
1.以此代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是 (单选)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2.该日是 (单选) A.夏季晴天 B.夏季雨天 C.冬季晴天 D.冬季雨天
【答案 】D B 第1题,太阳辐射只有白天存在,故③是太 阳辐射。地面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
收到热量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一部分返还
给地面,即大气逆辐射,故地面辐射通量大
于大气逆辐射,①为地面辐射,②是大气逆 辐射。
第2题,乌鲁木齐经度不到90°E,计算可得, 北京时间7点时乌鲁木齐日出,当地地方时 约5点,故此时昼长夜短,应为夏季。当日 太阳辐射十分弱,应是雨天。
期待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