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0年代散文
(一)新时期散文发展状况

从1976年起,全国各家报刊相断复刊和创刊, 与刊载散文随笔文类为主的刊物相断面世的 有《随笔》、《读书》、《散文》等。
1、80年代前期:平淡。 除了少数老作家如巴金、孙犁、杨绛等继续 坚持撰写具有“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的随笔外,很多作家把热情更多地倾注在小 说、诗歌、报告文学上面去,散文随笔创作 只是“捎带脚”而已。
2、抒情散文 (1)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贾平凹的散文集有《月迹》、《爱的踪迹》、 《商州三录》、《红狐》等。多运用抒情的 笔调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反思。

Fra Baidu bibliotek
散文《静虚村记》通过一个村子的现实和虚 幻的对比,从历史(社会)、道德、审美三 方面表达了对价值评判尺度的思考 。
(2)小女人散文 一些女作家善于从细微的日常生活中挖掘诗 意,并在对自我情绪的敏感表达中,营造一 种细腻而多情的情调。这些作品在90年代由 杂志和出版社共同包装成“小女人散文”推 向文坛。
2、1985年以后:繁荣。 各类散文创作中,异国游记、学术小品、文 化散文、生活小品等的创作,有较突出的发 展。
(二)新时期散文的创作类型
1、回忆性散文创作 除了巴金的《随想录》外,孙犁的《晚华 集》、杨绛的《干校六记》、丁玲的《“牛棚” 小品》等也是回忆性散文创作的重要成果。

从1978年底起,74岁高龄的巴金开始创作 “随想录”,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和《文 汇报》等报刊上发表,至1986年9月,共完 成40余万字的“随想录”的写作,然后按发 表时间顺序编为《随想录》、《探索集》、 《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等五 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总称为《随想 录》。
《随想录》意义: (1)五集《随想录》是一部“力透纸背,清透 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 一部能够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 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 学自身的范畴。


(2)五集《随想录》也是巴金晚年对人生探 索与总结的记录。

(3)五集《随想录》是对文革的理性反思。 巴金在《随想录》中有不少篇章都是记录文 革给他的家庭、亲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和“四 人帮”及其所推行的极左路线造成的民族灾 难。

代表作家有唐敏、叶梦、黄茵等。小女人散 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抒情散文的发展。
3、文化散文 文化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是从文化的视角来 关照表现对象,伴以历史文化反思的散文作 品,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 诗意的激情浑然一体的气度。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创作特点: (1)记游体 余秋雨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记游的方式进行 文化思考,在自然山水中寻找“文化与名胜 的对应”。如《都江堰》将都江堰与长城作 对比,认为“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 塑”,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2)关于“文化良知”的探讨 余秋雨的散文反复述说着一个主题:文明与 野蛮的斗争中,并不是每次获胜的都是文明 。
(3)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余秋雨寻求理想人格,擅长用悲壮的格调抒 写自己对美的情怀,在散文中追求自然的美、 精神的美、艺术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