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继电器校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DL-T 504-94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DL-T 504-94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DL-T 504-94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DL/T 540—94805025-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

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3.1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2.5~4.0mm 范围内。

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 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 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 ,否则应进行调整。

DLT 540-1994 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DLT 540-1994 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DLT 540-1994 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DL/T 540—94805025-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要紧特性、整组爱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浪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畴为0.3~0.5mm 。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

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3.1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2.5~4.0mm范畴内。

连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范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 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否则应进行调整。

气体继电器校验作业指导书

气体继电器校验作业指导书

气体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气体继电器的检验,本作业指导书作为检验气体继电器的依据。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DL/T 540-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3 检测项目3.1 气体继电器检验包括以下试验项目(1)外观检查;(2)绝缘电阻检查;(3)耐压试验;(4)密封性;(5)流速整定值;(6)气体容积整定值;(7)干簧接点导通试验.4 试验方法及主要设备要求4.1 外观检查4.1.1设备清单和要求温度湿度计;4.1.2试验程序4.1.2.1检查方法对继电器外观进行检查,符合规程要求。

4.1.2.2试验步骤(1)检查继电器壳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漆脱落、无锈蚀、玻璃窗刻度清晰、出线端子应便于接线;螺杆无松动、放气阀和探针等应完好.(2)检查铭牌应采用黄铜或者不锈钢材质,铭牌应包含厂家、型号、编号、参数等内容.(3)检查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圈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4)检查放气阀、探针操作灵活.(5)检查开口杯转动灵活.(6)检查干簧管固定牢固,并有缓冲套,玻璃管应完好无渗油,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并排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7)检查挡板转动灵活.(8)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

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合理范围。

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合理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气体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气体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气体继电器保护检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气体继电器的现场检验,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提高气体继电器的检验质量及其运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所属企业的继电保护人员对气体继电器进行现场检验工作。

3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285-19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T 540-94 《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Q/CSG 1 0008-2004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4 支持性文件《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QJ1-80、50型气体继电器使用说明书》《QJ4-25型气体继电器使用说明书》5 技术术语气体继电器:能反映油侵式变压器油位下降、绝缘击穿、铁心故障、线圈短路等内部故障的继电器。

6 安全措施6.1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6.1.1 正确履行工作票制度:填写第一种工作票及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一式两份,内容应正确清晰。

工作票应在工作前一日交给值班员,开工前,所有安全措施应一次做完,并由工作许可人会同工作负责人检查现场的安全措施;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工作在有效期内未完成的,应办理延期手续。

正确履行工作监护制度: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班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注意事项,认真落实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中所列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进行认真监护,若工作负责人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地点,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若工作负责人离开时间长,应由工作票签发人变更新工作负责人,两位工作负责人应做好必要的交接。

6.1.3 正确履行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每日工作结束,应清扫工作地点,开放已封闭的通道,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全部工作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先周密检查,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后与值班人员共同检查设备状况等,工作票方告终结;在工作票未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前,值班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闸送电,只有在同一停电系统的所有工作票结束,拆除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拦和标志牌等措施后,方可送电。

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 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A-38 版本:00 页码 1 / 3生效日期:2018.10.15文件名称: 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A-38 版本:00 页码 2 / 31.目的:对IQC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2.范围:本检验标准只适用于本公司来料的继电器。

3.抽样标准:若无不良来料检验记录,按正常检验标准平均取料抽检。

若上批来料有不良记录,此批按加严检验标准检验,如接着连续3批来料检验为合格,将自动转为正常检验标准。

4.知识链接: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一般用作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5.检验内容:外观、尺寸、电气性能、可焊性。

6.检验方法:6.1 IQC收到采购单后,依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主管,如符合,则按下面步骤检验。

6.2外观:要求:a.来料包装无破损、变形、潮湿、脏污等不良。

b.产品标识完整、清晰、正确,与来料单型号一致。

c.产品丝印、本体颜色、品牌与样品一致。

d.来料表面清洁,无破损、脏污、变形及其它机械损坏,颜色一致,并具有品牌、型号规格、触点容量、线圈额定电压。

e.触点光滑,无氧化发黑、受损、脏污等不良现象;两触点接触时吻合良好,且吻合面积不低于整个面积的三分之二,无缝隙、错位、移位等不良现象。

f.引脚镀层光亮、均匀,无氧化、发黑、折断、少脚等不良6.3 尺寸:a.用卡尺测量其各尺寸是否与承认书相符,误差在规格范围内。

6.4 电气性能:文件名称: 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A-38 版本:00 页码 3 / 3a.1.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继电器常闭点两脚,其阻值应为0Ω;测量其常开触点引脚其阻值应为∞。

2.给继电器线圈通电至额定电压使接触器吸合后,再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的长闭及常开脚,其阻值应与6.4.d.1相反。

作业指导书继电器

作业指导书继电器
锡炉

9
引出端强度
水平拉力10N,时间5S,无可见损伤
测力计

10
包装
包装良好,随附出厂时间及检验合格证
目测

4相关记录与表格
《进货检验报告》HWM-QR099-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术、设计参数资料及GB2828和GB2829抽样程序。
3规范内:
3.1测试工量具及仪表:直流稳压电源(WJW-6002),数字万用表(UT-54),游标卡尺,
锡炉,测力计,浓度不低于95%的酒精
3.2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目测

4
标识附着力
标识清晰,用浸酒精的棉球擦拭三次后无变化
酒精棉球

5
外观检查
无变形、无破损、无污迹,引线无氧化现象
目测

6
尺寸及封装
符合设计要求
游标卡尺

◆7
可焊性
温度260±10℃,时间2S ,渗锡表面光滑,无起珠和波纹状
锡炉

◆8
耐焊接热
温度260±10℃,浸锡时间5S后,外观、电气与机械性能良好
第1页共1页
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规范(继电器)
编号
第2版
第0次修改
生效日期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继电器的质量符合要求。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汉王制造有限公司无特殊要求的继电器。
2参照文件:
本作业规范参照本公司程序文件《进货检验控制程序》,《可焊性、耐焊接热实验规范》,《电子产品(包括元器件)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规范》以及相关可靠性试验和相关技

继电器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继电器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ROHS 测试 REACH 评估
按《电磁炉公司 ROHS 物料检验流程》标准执行 供应商提供第三方 RECH 检测报告及提供声明函
检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1.“★”为型式试验项目,正常进货检验免检,尺寸仅供参考,“★★”为评价项目标准。 2. 其余项目按《抽样标准》执行。
编制/日期
会签/日期
ROHS 测试 仪
1.继电器应无破损、引脚无变形、氧化,表面无明显划痕。 2.标志内容规格型号、品牌、认证标志清晰正确,用沾水的棉球擦三次仍清晰完整。
物料类别


继电器
文件号:
QW/Q3-QA-05-32 共 3 页第 1 页
检验工具
抽样判定 检验水平
C
目视

AQL=1.0
2
尺寸
3 电气性能
尺寸 线圈性能 接触电阻
功能试验 ★吸合时间 ★释放时间
第三方机 构
关键物料按计划抽测
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标 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检验工具 抽样判定 检验水平
★高温贮存
在常温(25±3℃)下恢复 1.5h 后外观无可见损伤,其电气 将继电器在 125±2℃的环境下放置 48h 后其吸合
性能应符合规格书要求。
电压及释放电压仍符合要求。
高温箱
B (5;0,1)
特殊
9
环境 试验
★低温贮存
在常温(25±3℃)下恢复 1.5h 后外观无可见损伤,其电气 将继电器在-25±5℃的环境下放置 48h 后其吸合电
1.测量本体长、宽、高,引脚长度、直径、间距。 2.用 PCB 试装。
用游标卡尺测量、PCB 试装

QJ25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共7页文档

QJ25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共7页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40—94805025-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

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3.1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2.5~4.0mm 范围内。

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 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 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 ,否则应进行调整。

气体继电器校验

气体继电器校验

气体继电器校验
气体继电器试验内容根据国家电力行业《DL/T540-94 气体继电器校验规程》进行。

在此主要对轻瓦斯、重瓦斯和瓦斯继电器试验内容做简单阐述。

1、轻瓦斯试验将瓦斯继电器放在实验台上固定,(继电器上标注箭头指向油枕),打开实验台上部阀门,从实验台下面气孔打气至继电器内部完全充满油后关闭阀门,放平实验台,打开阀门,观察油面降低到何处刻度线时轻瓦斯触点导通,使用单位按自身设备要求设定轻瓦斯定值,若轻瓦斯定值不满足要求,应调节开口杯背后的重锤改变开口杯的平衡来满足需求。

2、重瓦斯试验(流速实验)从实验台气孔打入气体至气体继电器内部完全充满油后关上阀门,放平实验台,打开实验台表计电源,选择表计上的瓦斯孔径档位,测量方式选在“流速”,再继续打入气体,观察表计显示的流速值为整定值止,快速打开阀门,此时油流应能推动档板将重瓦斯触点导通。

重瓦斯定值一般为1.0-1.2m/s,若重瓦斯定值不满足要求,应通过调节指针弹簧改变档板的强度来满足需求。

3、密闭试验同上面的方法将起气体继电器内部充满油后关上阀门,放平实验台,将表计测量方式选在“压力”,打入气体,观察表计显示的压力值数值为0.25MPa,保持该压力40分钟,检查瓦斯继电器表面桩头根部是否渗油。

1。

最新DLT54094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汇总

最新DLT54094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汇总

D L T54094Q 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40—94805025-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

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3.1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2.5~4.0mm范围内。

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否则应进行调整。

继电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继电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继电器检修作业指导书成都电务段信号检修车间2015年8月1目录1、继电器检修作业流程2、继电器检修作业流程方框图3、JPXC型继电器检修流程及工艺标准4、JRJC型二元二位继电器检修流程及工艺标准5、JSBXC型时间继电器检修流程及工艺标准6、JWXC型继电器检修流程及工艺标准7、JWJXC型继电器检修流程及工艺标准8、JWJXC-H型继电器检修流程及工艺标准29、JY(J)XC型继电器检修流程及工艺标准10、JYJXC-160/260型继电器测试流程及工艺标准11、JZXC型继电器检修流程及工艺标准12、JZCJ(JZSJC)型继电器检修流程及工艺标准3继电器检修流程一、准备工作要充分二、检前修理须仔细三、调整处理要全面四、恒温微调很关键五、验收测试严把关一、准备工作要充分1、领取继电器42、准备好工具、材料等,并打开电脑。

3、输入作业人编号及继电器编号,进入智能测试台测试系统。

二、检前修理须仔细(一)外部清扫与检查;清扫外部尘土及污物;检查罩壳、底座有无缺陷破损;检查封印是否完整。

(二)检修前测试:测试释放值、工作值,反向工作值、时间特性,接点电阻,线圈电阻,绝缘电阻(三)内部检查与擦洗:启封打开外罩,对电磁系统、磁路系统、接点系统进行检查清洗。

(四)问题处理:对检查出的问题保存并进行仔细的处理。

三、调整处理要全面(一)、对磁路、接点系统及钢丝卡进行标准调整(二)、测试释放值、工作值、反向工作值、时间特性、线圈电阻、绝缘电阻、接点电阻、接点压力。

5四、恒温微调很关键(一)、恒温处理将继电器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恒温处理。

60摄氏度24小时。

(二)、动作试验。

检修好的继电器进行不少于10分钟(200次)的动作试验。

(三)、微调动作试验后再次仔细检查,发生变化的继电器,必须进行微调,保证合格。

(四)、检修后测试1测试释放值、工作值及时间特性2测试接点电阻、绝缘电阻3将外罩擦净打光五、验收测试严把关1、按本继电器的工艺流程,严格检查验收继电器的机械特性。

更换变压器气体继电器

更换变压器气体继电器

更换变压器气体继电器(二次部分)作业指导书
一、所需工器具:8寸活口扳手一个,尖嘴钳一个,老虎钳一个,6*125 mm十字改锥一把,万用表1块
二、更换步骤:
1、校新气体继电器
1.1委托内蒙电科院校验
1.2须有校验合格检定报告
2、拆旧气体继电器。

2.1拆旧气体继电器二次接线前先验电(220V直流电)
2.2在无电的情况下,拆旧气体继电器的二次线,并记好线号和接线位置
3、安装新气体继电器
3.1固定新气体继电器
3.2将新旧气体继电器的二次接线图比较后,进行接线
3.3传动时按压气体继电器重瓦斯或短接气体继电器轻瓦斯接点。

3.4非电量保护装置,报警和跳闸信号应显示正确
三、更换注意事项
1.分清气体继电器内的接点线和地线,不要造成直流接地
2.气体继电器防雨罩要安好。

DL-T540-94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DL-T540-94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40—94805025-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 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 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

2.5 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 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 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 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

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 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3.1 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2.5~4.0mm 范围内。

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 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 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 ,否则应进行调整。

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隙、错位、移位现象;
2.4 外壳不得有损伤,掉漆;
2.5 尺寸应在要求范围内,必要时比较
标准样品及进行试配
一般继电器
3.1 触点电阻 3.2 测线圈电阻
电气 性能 3.3 测量吸合电压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
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 数字式万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
可调稳压电 源
数字式万用 表
MA
定性造成威胁,工作不可靠
可焊性
用烙铁及锡丝对引脚加锡,上锡应良好,浸锡覆 盖面积大于≥95%,无冷焊/假焊等不良。
烙铁/锡丝
MA
包装:需用专用纸箱包装
目测
MI
注意事项: 1、测试时对线圈应加相应电源类型的电压,且所加电压不可超过线圈额定电压的20%,以免烧坏线圈。 2、对于公司自行订做的非标产品不能按以上方法进行测试,应以研发提供的参数及要求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时间继电器的检验:输入标称额定电压,调
可调稳压电 源
数字式万用 表
CR
整时间,规定时间到后,应听到继电器吸合声,
此时测量常开与常闭触点/引脚的导通情况。)
3.4 测量释放电压
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
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 电压,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 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 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 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

MA
是常开触点。
用万能表R×10Ω档或LCR数字电桥测量继电器 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 象

DLT540-1994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doc 8页)

DLT540-1994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doc 8页)

DLT540-1994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doc 8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40—94805025-QJ 型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4-11批准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继电器的机械性能、动作可靠性、主要特性、整组保护的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作为现场安装和运行中对继电器进行检验的规则和依据。

2 继电器结构与外观检查2.1 继电器壳体、玻璃窗、出线端子、探针和波纹管等应完好。

2.2 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2.3 放气阀、探针操作应灵活,探针头与挡板挡舌间保持1.5~2.5mm 的间隙。

2.4开口杯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开口杯转动过程中与出线端子最近距离不小于3mm。

2.5干簧触点固定牢固,玻璃管应完好,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排列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2.6弹簧与调节螺杆连接平稳可靠,并与挡板静止位置垂直。

2.7挡板转动应灵活,轴向活动范围为0.3~0.5mm。

干簧触点可动片面向永久磁铁并保持平行,尽可能调整两个触点同时断合。

2.8开口杯的干簧触点应接在动作于“信号”的出线端子上,挡板的两个干簧触点应串接在动作于“跳闸”的回路中。

检查接线盒漏水孔是否畅通。

3继电器动作可靠性检查3.1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 2.5~4.0mm范围内。

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0.5~1.0mm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3.2检查动作于信号的干簧触点动作可靠性转动开口杯,自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至动作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滑行距离不小于1.5mm,否则应进行调整。

气体继电器保护检验作业指导书

气体继电器保护检验作业指导书

Q/YNDW 云南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YNDW 113.2.154-2006气体继电器保护检验作业指导书2006-05-20发布 2006-05-30实施云南电网公司 发布前 言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自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气体继电器保护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

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负责编写。

本指导书主编人:邓亚文本指导书主要起草人:刘云涛 孔 令本指导书主要审核人:周立鹤 吉德志 贾允纲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负责修编。

本指导书主要修编人:刘云涛 郭征南 沈立源本指导书审定人:赵建宁本指导书批准人:廖泽龙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目 次1 目的 (735)2 适用范围 (735)3 引用标准 (735)4 支持性文件 (735)5 技术术语 (735)6 安全措施 (735)7 作业准备 (736)8 作业周期 (737)9 工期定额 (737)10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738)11 作业流程 (738)12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738)13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740)14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740)附录 A 气体继电器检验报告气体继电器保护检验作业指导书1 目 的规范气体继电器的现场检验,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提高气体继电器的检验质量及其运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所属企业的继电保护人员对气体继电器进行现场检验工作。

3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作业指导书 继电器

作业指导书 继电器
术、设计参数资料及GB2828和GB2829抽样程序。
3规范内容:
3.1测试工量具及仪表:直流稳压电源(WJW-6002),数字万用表(UT-54),游标卡尺,
锡炉,测力计,浓度不低于95%的酒精
3.2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锡炉

9
引出端强度
水平拉力1
包装良好,随附出厂时间及检验合格证
目测

4相关记录与表格
《进货检验报告》HWM-QR099-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GB2828标准,取一般检验水平II级;AQL:A类缺陷为0,B类缺陷为0.4,C类缺陷为1.0。标有◆号的检验项目抽样检验依GB2829标准,规定RQL
第1页共1页
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规范(继电器)
编号
第2版
第0次修改
生效日期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继电器的质量符合要求。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汉王制造有限公司无特殊要求的继电器。
2参照文件:
本作业规范参照本公司程序文件《进货检验控制程序》,《可焊性、耐焊接热实验规范》,《电子产品(包括元器件)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规范》以及相关可靠性试验和相关技
为30,DL为III,抽样方案为:n = 6,Ac = 0,Re = 1。
3.4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继电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气体继电器的检验,本作业指导书作为检验气体继电器的依据。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DL/T 540-2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
3 检测项目
3.1 气体继电器检验包括以下试验项目
(1)外观检查;
(2)绝缘电阻检查;
(3)耐压试验;
(4)密封性;
(5)流速整定值;
(6)气体容积整定值;
(7)干簧接点导通试验。

4 试验方法及主要设备要求
4.1 外观检查
4.1.1设备清单和要求
温度湿度计;
4.1.2试验程序
4.1.2.1检查方法
对继电器外观进行检查,符合规程要求。

4.1.2.2试验步骤
(1)检查继电器壳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漆脱落、无锈蚀、玻璃窗刻度清晰、出线端子应便于接线;螺杆无松动、放气阀和探针等应完好。

(2)检查铭牌应采用黄铜或者不锈钢材质,铭牌应包含厂家、型号、编号、参数等内容。

(3)检查继电器内部零件应完好,各螺丝应有弹簧垫圈并拧紧,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各焊缝处应焊接良好,无漏焊。

(4)检查放气阀、探针操作灵活。

(5)检查开口杯转动灵活。

(6)检查干簧管固定牢固,并有缓冲套,玻璃管应完好无渗油,根部引出线焊接可靠,引出硬柱不能弯曲并套软塑料管并排固定,永久磁铁在框架内固定牢固。

(7)检查挡板转动灵活。

(8)检查动作于跳闸的干簧触点。

转动挡板至干簧触点刚开始动作处,永久磁铁面距干簧触点玻璃管面的间隙应保持在合理范围。

继续转动挡板到终止位置,干簧触点应可靠吸合,并保持其间隙在合理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4.2 绝缘电阻检查
4.2.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 1000V绝缘电阻表;
4.2.2试验程序
4.2.2.1测试方法
用绝缘电阻表测试干簧触点、出线端子的绝缘电阻。

4.2.2.2试验步骤
(1)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2)使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出线端子对地(外壳)及出线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并做好数据记录。

(3)使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干簧触点的绝缘电阻,并做好数据记录。

4.2.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干簧触点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300MΩ。

(2)出线端子对地已及无电气联系的出线端子间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

4.3 耐压试验
4.3.1设备清单和要求
(1) 2500V绝缘电阻表;
(2)温度湿度计。

4.3.2试验程序
4.3.2.1测试方法
采用2500V绝缘电阻表代替工频耐压试验。

4.3.2.2试验步骤
(1)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2)使用2500V绝缘电阻表对出线端子对地已及无电气联系的出线端子间进行1min介质强度试
验。

4.3.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介电强度试验时无击穿、闪络。

4.4 密封性
4.4.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气体继电器校验装置。

4.4.2试验程序
4.4.2.1测试方法
(1)对档板式继电器密封检验,其方法是对继电器充满油加压,检查有无渗漏。

(2)对空心浮子式继电器密封检验,其方法是对继电器内部抽真空处理,然后注油加压,检查有无渗漏。

4.4.2.2试验步骤
(1)对档板式继电器密封检验,在常温下加压至0.2MPa、稳压20min后,检查放气阀、探针、干簧管、出线端子、壳体及各密封处,有无渗漏。

(2)对空心浮子式继电器密封检验,对继电器内部抽真空处理,绝对压力不高于133Pa,保持5min。

在维持真空状态下对继电器内部注满20℃以上的变压器油,并加压至0.2MPa,稳压20min 后,检查放气阀、探针、干簧管、出线端子、壳体及各密封处,有无渗漏。

4.4.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继电器加压至0.2 MPa,稳压20min后,检查放气阀、探针、干簧管、出线端子、壳体及各密封处,应无渗漏。

4.5 流速整定值
4.5.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气体继电器校验装置。

4.5.2试验程序
4.5.2.1测试方法
继电器动作流速整定值以连接管内的稳态流速为准,流速整定值由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生产厂家提供,或参考下表内容。

4.5.2.2试验步骤
(1)将继电器安装固定在校验装置上,开始测试。

(2)油流速从0m/s开始,在流速整定值的30%~40%之间的油流冲击下,稳定3-5分钟,观察稳定性。

(3)然后开始缓慢、均匀、稳定增加流速,直至有跳闸动作输出时测得稳态流速值为流速动作值。

(4)重复试验三次,记录数据。

4.5.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继电器各次动作值误差不大于±10%整定值,三次测量动作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不超过整定值的10%。

(2)继电器检验不符合整定值时,可调整的继电器应进行调整,使之达到整定值。

4.5.4注意事项
继电器检验时,油温应在25℃~40℃之间。

4.6 气体容积整定值
4.6.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气体继电器校验装置。

4.6.2试验程序
4.6.2.1试验步骤
(1)将继电器充满油,两端封闭,水平放置。

(2)打开继电器放气阀,并对继电器进行缓慢放油。

(3)放油至有信号动作输出时,测量放出油的体积值,即为继电器气体容积动作值。

(4)重复试验三次,记录数据。

4.6.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Φ50、Φ80继电器:气体容积动作范围为250mL~300mL。

(2)继电器检验不符合整定值时,可调整的继电器应进行调整,使之达到整定值。

4.7 干簧接点导通试验
4.7.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直流电源220V/110V;
(3)负载60W或30W灯泡;
(4)直流电阻测试仪。

4.7.2试验程序
4.7.2.1试验步骤
(1)记录环境温湿度。

(2)将干簧接点接入电路中,通过对继电器进行油流冲击使干簧管产生开断动作。

(3)重复3次试验,检查开断情况。

(4)上述试验完毕后,使用直流电阻测试仪测试触点间接触电阻值,记录试验数据。

4.7.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干簧触点应能正常接通和断开。

(2)干簧触点间接触电阻小于0.15Ω。

5 安全措施
(1)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应严格遵守 DL 408-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中有关规定。

(2)绝缘和耐压试验操作时,戴好绝缘手套,防止触电。

6 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
见附录
附录A 附录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