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型继电器的检验标准
电磁式继电器检验规程
![电磁式继电器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e3d03e03d8ce2f006623a3.png)
电磁式继电器检验规程电磁式继电器保护现场检验规程批准:审核:初审:编写:年月日前言为了规范电磁式继电器的现场检验,保证现场检验质量,满足我班人员工作的需要,本着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原则,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对现场检修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使保护检验工作达到程序化、规范化操作,促进工艺标准和修后设备质量的提高,为#5机6KV高压动力保护、#2-6机组6kV、400V动力保护等应用电磁式继电器的保护检验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
目录一、范围………………………………………………… (04)二、引用标准………………………………………………… (04)三、总则…………………………………………… (04)四、检修管理制度………………………………………………… (05)五、检验项目………………………………………………… (06)六、检验的方法及步骤…………………………………………………… (07)七、设备巡检制度及重点要求…………………………………………………… (09)一、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电磁式继电器的检验内容、检验要求和试验接线。
本规程适用于我班进行#2-6机组6kV、400V 动力保护等电磁式继电器的现场检验。
本规程主要联系实际,结合调试大纲内容,具有可操作和实用性,有关保护原理和相关逻辑图部分详见电磁式继电器技术说明书。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261—2008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装置检验规程GB/T7261--2000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DL/T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B/T3322--2002 信号继电器JB/T3870--2000 普通中间继电器JB/T8322--1996 双位置继电器三、总则3.1 检验前的准备要求在进行检验之前,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和本规程,理解和熟悉检验内容和要求。
电磁型继电器实验报告
![电磁型继电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2bc9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6.png)
电磁型继电器实验报告电磁型继电器实验报告引言电磁型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以及通信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电磁型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磁型继电器的特性参数测试方法;3. 研究电磁型继电器的应用场景。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电磁型继电器;2. 直流电源;3. 万用表;4. 开关。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磁型继电器的一个端子相连,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电磁型继电器的另一个端子相连。
2. 测量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通过电磁型继电器的电流。
3. 测量电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磁型继电器两端的电压。
4. 测试特性参数:通过改变直流电源的电压,记录电磁型继电器的吸合电流和释放电流,绘制电磁型继电器的特性曲线。
5. 观察工作状态:通过改变直流电源的电压,观察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包括吸合和释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磁型继电器的特性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特性曲线显示了电磁型继电器的吸合电流和释放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
从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加,吸合电流逐渐增大,释放电流逐渐减小。
这说明电磁型继电器对电压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存在一个临界值,当电压超过该值时,继电器才能吸合。
2. 工作状态观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直流电源的电压,我们可以观察到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当电压低于临界值时,继电器保持释放状态;当电压超过临界值时,继电器吸合。
这种特性使得电磁型继电器在电路中可以起到开关的作用。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电磁型继电器对电压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存在一个临界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电磁型继电器的特性曲线,选择合适的电压来控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电磁型继电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以及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型继电器检验规程
![电磁型继电器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b17783680203d8ce2f2464.png)
电磁型继电器检验规程一、总则1.1 本检验规程适用于电磁继电器的全部检验以及部分检验。
1.2 检验前,工作负责人必须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本规程,要求熟悉和理解本规程。
1.3 本继电器检验周期为:全部检验:每4年进行1次;部分检验:每2年进行1次。
二、概述电磁继电器广泛用于现场低电压继电器及联锁回路、过电流保护、保护动作延时、接点容量、接点的扩展、报警信号等回路等。
三、职责本检验规程经设备部电气专业人员编制。
四、试验设备及接线的基本要求4.1 试验仪器应检验合格,其精度不低于0.5级。
4.2 试验回路接线原则,应使加入继电器的电气量与实际情况相符。
4.3试验设备:调压器、直流电源、继电继电器测试仪等。
五、试验条件和要求注意事项5.1交、直流试验电源质量和接线方式等要求参照《继电继电器及电网安全自动继电器检验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5.2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继电器接线端子是否有螺丝松动。
5.3使用的试验仪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5.4为保证检验质量,对所有特性试验中的每一点,应重复试验三次,其中每次试验的数据与整定值的误差要求<5%,继电器逻辑符合设计要求。
六、试验前的准备6.1 在现场进行检验工作前,应认真了解被检验继电器的一次设备情况及其相邻的一、二次设备情况,与运行设备关联部分的详细情况,据此制定在检验工作全过程中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
6.2 应具备与实际状况一致的图纸、上次检验的记录、最新定值通知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合格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工具和连接导线等。
6.3. 对继电器的整定试验,应按有关继电继电器部门提供的定值通知单进行。
工作负责人应熟知定值通知单的内容,核对所给的定值是否齐全,所使用的电流、电压试验仪器是否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
6.4. 继电继电器检验人员在运行设备上进行检验工作时,必须事先取得运行人员的同意,遵照电业安全工作相关规定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并在运行人员将继电器的所有出口连片断开之后,才能进行检验工作。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34090a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e.png)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系统中。
本文将对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操作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以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一主题。
一、什么是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是一种通过电磁力控制的电气器件,它通过对外部电流的感应和控制,实现对电路的开关功能。
它由线圈、磁场系统和触点组成,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力将触点引起动作,从而实现电路的开通或切断。
二、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分类和特点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根据其应用和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通常有AC电流继电器和DC电流继电器两种常见类型。
1. AC电流继电器:AC电流继电器主要适用于交流电路中,具有耐电压冲击、较高的电流容量和较快的动作速度等特点。
AC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匝数较多,可承受较大的感应电压,通常用于高电压电路中。
2. DC电流继电器:DC电流继电器主要适用于直流电路中,具有较小的电流容量和较慢的动作速度等特点。
DC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匝数较少,适用于低电压和小电流的场合。
三、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操作对于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操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外观检查:需要检查继电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明显变形或磨损。
还应检查连接端子是否松动,触点是否干净可靠。
2. 参数检测:继电器的参数检测是判断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通过使用特定的测试仪器,可以对继电器的电流容量、触点电阻、启动电流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评估。
3. 动作特性测试:动作特性测试是评估继电器动作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施加不同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观察继电器的触点动作情况,并记录动作时间、回弹时间等参数。
4. 绝缘电阻测试:为了确保继电器在使用中不会发生漏电或短路等问题,需要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测试时,将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之间进行绝缘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18cf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9.png)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中。
为了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定期对继电器进行检测和维护。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继电器检测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外观检查来初步判断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外观检查包括检查继电器的外壳是否有损坏、腐蚀或变形,观察继电器的接线端子是否松动,以及检查继电器的标识是否清晰。
这些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反映出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继电器的电阻来判断其触点的状态。
在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时,我们需要先断开继电器的控制电源,然后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位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继电器的触点电阻值,可以判断触点是否正常接通或断开。
如果触点电阻值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触点存在接触不良或焊死的情况,需要进行清洁或更换。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检测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特性来判断其工作状态。
在进行这项检测时,我们需要通过外部电源对继电器进行控制,并使用示波器或数字多用表来监测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时间。
通过观察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特性,可以判断其是否存在动作不良或动作迟缓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继电器的负载测试来判断其输出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负载测试时,我们需要连接适当的负载到继电器的输出端,并通过外部电源对继电器进行控制。
通过监测继电器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可以判断其输出能力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综上所述,对继电器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通过外观检查、电阻测量、吸合释放特性检测和负载测试等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设备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希望以上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实验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a479cab27284b73f3425040.png)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动作电流值及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2、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3、实验结果如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你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吗?4、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三、原理说明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L—20c系列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1一1。
上述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
过电流继电器:当电流升高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继电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若继电器两线圈分别作并联和串联时,则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
转动刻度盘上指针,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值。
图1-1电流继电器内部接线图图1-212348765D L -21CD Y-21C、26C12348765D L -23CD Y-23C、28C 12348765D L -22CD Y-22C 12348765D L -24C D Y-24C、29C12348765D L -25CD Y-25C变触点通断指示灯四、实验设备五、实验步骤和要求实验接线图1-2为电流继电器的实验接线,可根据下述实验要求分别进行。
实验参数电流值可用单相自耦调压器、变流器、变阻器等设备进行调节。
实验中每位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调节中要注意使参数平滑变化。
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1)选择ZB11继电器组件中的DL—24C/6型电流继电器,确定动作值并进行初步整定。
本实验整定值为2A及4A的两种工作状态见表1-2。
(2)根据整定值要求对继电器线圈确定接线方式(串联或并联);(3)按图1--2接线,检查无误后,调节自耦调压器及变阻器,增大输出电流,使继电器动作。
电磁继电器国军标和国标及核电厂标准对比
![电磁继电器国军标和国标及核电厂标准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e07dc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7.png)
第6期2206年0月Vol.46No.1Feb.4206机电元件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电磁继电器国军标和国标及核电厂标准对比齐江宁,钱渭,刘建林,谢建军,马瑞敏,常宁,张杰(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721300)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电磁继电器国家军用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及核电厂用标准基本情况,并对三种标准的差异及标准在贯彻实施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继电器;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核电厂标准Doi:10,3969/j.issn.1000-6133.202606015中图分类号:TN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33(2021)01-0061-041我国军用电磁继电器标准的发展概要我国军用电磁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的标准最初是直接采用前苏联的标准,因当时军用继电器技术和生产设备是全套从前苏联引进的,且国内没有统一的军用继电器总规范或通用规范,所以当时国内的产品标准统为称产品技术条件(即全部由俄文翻译),这些产品技术条件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的,进入70年代后,根据国防工业发展和需求及国内军用继电器的生产技术水平,由当时的第四工业机械部组织国内主要继电器生产企业(国营第七九二厂、国营第八九一厂等)和第四工业机械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在依据前苏联标准和参考美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继电器的生产技术水平,制订和发布了国内最早的部级标准SJ896-1974《电磁继电器总技术条件》和SJ254-1974《电磁继电器试验方法》,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国内电子、航天、航空的军用继电器生产企业及地方国营的军用继电器定点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执行这两项标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重点转向了经济工作,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对军用继电器提出较高的要求,由当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内继电器方面的专家(主要是国营第七九二厂)制定了“7905”技术协议(1772年),该技术协议经过几年贯彻实施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贯彻实施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由第六次电子元器件高可靠工作会议审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批准发布实施了QJ844617《军用电子元器件“七专”技术条件〈密封电磁继电器“七专”技术条件〉》(1585年)。
继电器生产设计与检验最新国家标准
![继电器生产设计与检验最新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9daca6cf84b9d529ea7a77.png)
距离和固体绝缘的技术要求和试验导则。
注:继电器的绝缘是基本绝缘。然而 5 有设置较高绝缘水平(即附加、加强或双重绝缘)的要求。例 如,连接于调制解调器的通信端口可能要求双重绝缘。
[-. / 0 1#2!3"1—1224,定义 1"!"4] ! " 1<
过电压类别 *)’$)*5&%,’ =%&’,*$> 用数字表示的瞬态过电压条件。 [-. / 0 1#2!3"1—1224,定义 1"!"1<]
注:过电压类别用!、"、#、$级表示,见 ?"@"@"1。
!"1 1 宏观环境 :%=$* A ’6)5$*6:’6& 继电器安装或使用的房间或其他场所的环境。
)& *& $$& $%& #&+ ##& )&& )+& !!& %,% ,#& -*&
交流或直流
$#&
电源系统标称电压(
$#,
#)&
!&& !+& *&& +)& $ &&&
#!&
!$% %&& **&
额定绝缘电压.
*-& )# *) $#% $*& #&& #%& )#& !&& %&& *)&/ +&&/ $ &&&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15c71a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1.png)
文章标题:深度探讨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一、引言在现代工业中,电磁型电流继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以及自动化控制领域。
在使用这种元件时,正确的检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概述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原理,通过电磁吸引铁芯的动作,来实现对电路进行保护和控制的电器。
它主要由电磁铁、触点组、磁性系统等组成,具有动作迅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
在电力系统中,它承担着过载保护、短路保护、互感器电流过载保护等重要功能,因此对其检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的基本流程要对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进行检验,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 开始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检验之前,首先需要做好检验设备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验仪器的校准、检查电源和接线、确认被测继电器型号和参数等。
2. 静态特性检验通过对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静态特性进行检验,可以了解其动作特性和静态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吸合电流、释放电流、动作时间、释放时间等指标的检验。
3. 动作特性检验通过对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进行检验,可以判定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是否良好。
包括动作特性曲线的绘制和比较、动作电流的检验等。
4. 短路保护检验针对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短路保护功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以确保其在短路故障时能够可靠地动作并切断故障电流。
5. 过载保护检验对于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过载保护功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以确认其对于过载电流的响应和保护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操作,我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其静态特性和动作特性,以及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要求。
只有综合考虑了这些方面,才能确保继电器在工作中能够可靠地发挥其保护和控制功能。
继电器校验方法及标准
![继电器校验方法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9971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f.png)
继电器校验方法及标准
一、继电器概述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通过感应被控制电路的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等)的变化,当这些参数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继电器就接通或者断开被控制电路,从而实现对电路的保护、监控和自动控制等功能。
1.1 继电器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自动控制器件,它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输出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控制。
继电器通常由感应机构、比较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
1.2 继电器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输入信号通过比较机构时,如果输入信号与比较值相等,则继电器不动作;如果输入信号大于比较值,则继电器吸合,输出电路导通;如果输入信号小于比较值,则继电器释放,输出电路断开。
1.3 继电器分类
继电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多种类型,如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光电式、热敏式、压力式等;按应用领域可分为电力继电器、工业控制继电器、通信继电器等;按触点形式可分为常开型、常闭型、转换型等。
二、继电器技术要求
继电器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通用要求、技术性能要求、安全要求和环境适应性要求等方面。
2.1 通用要求
继电器的通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外观完好,无损伤、变形、锈蚀等异常现象;
(2)电气性能稳定,符合设计要求;
(3)机械性能良好,动作灵敏可靠;
(4)符合相应的环保标准。
2.2 技术性能要求
继电器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1)触点接触良好,导通能力强,断开容量大;
(2)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
(3)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实验指导书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e40515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1.png)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构造、特性,掌握继电器基本参数(电流,时间)的调整方法。
(2)了解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类型验证型三、实验仪器MRT-2000多功能继电保护测试仪,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
四、实验原理1)电流继电器:反应通入电流线圈的电流与其整定值电流大小,动作于接点瞬时闭合,通过改变整定把守的位置(改变制动弹簧的弹力),可以改变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值。
2)时间继电器:反应工作线圈是否接通额定工作电压(一般是直流电压),动作于接点经整定时间后延时闭合,通过改变静触点的位置(改变动触点的行程),达到改变整定值的目的。
五、实验内容和要求1、电流继电器起动电流,返回电流实验。
1.1、实验接线如图(一)熟悉继电器额定参数。
·按图接线。
·请老师检查接线。
·按附录I 有关章节所述,打开测试仪电源。
·在测试仪人-机对话界面设置各量。
·测试仪使用方法见附录Ⅰ有关章节(建议用手动试验)图(一)1.2、测定DL 型继电器的起动电流:使继电器线圈串联,整定把手放在最大位置,输入电流从零开始逐步增加,直到继电器接点闭合。
使继电器刚好能动作的最小电流即为动作电流dz I 。
注意:测试过程中电流步长值要适当(0.01A 数量级)。
起动电流可用下列方法进行整定i)利用改变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进行整定值范围的选择。
当线圈串联时,其动作值的范围即为刻度盘上所示的值。
当线圈并联时,其动作值为刻度盘上值的两倍。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实验指导书ii)改变整定把守的位置(改变弹簧的拉力)可进行起动电流的均匀整定。
1.3、测定DL 型继电器的返回电流:待继电器动作后,使通入的电流平滑下降直至使继电器接点返回,此时电流即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h I 。
1.4、返回系数:将测出的dz I ,h I 数值填入(一)中,计算返回系数。
h K = dzhI I 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h K 不应小于0.85。
继电器和干簧管的检测与识别
![继电器和干簧管的检测与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b521fad9b4daa58da0114afd.png)
2).继电器的型号命名 继电器的型号一般由5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字母J表示 继电器,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功率或形式,第三部分用字 母表示外形特征,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第五部分用 字母表示封装,如表8.6所示。
第一部分
继电器主称 J J J J J J J J J J
J
第二部分
功率或形式 W:微功率 R:弱功率 Z:中功率 Q:大功率
现在有一种干簧片式继电器问世,它由干簧管和线圈组成,当控制电流 流过线圈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将干簧片触头磁化,触头闭合,相当于继电 器触点接通故称为干簧片继电器。
项目小结
1.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用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的自动开关, 主要分为交流继电器和直流继电器两大类。
2.继电器的检测主要是用万用表测量触点的接触电阻和 线圈的电阻。
右摆至零,说明两个簧片已接通,然后将小磁铁移开干簧管,万用表指针 应向左回摆至无穷大。测试时,若磁铁靠近干簧管时,万用表指针不动或 摆不到零位,说明其内部簧片不能很好地吸合,表明该簧片间隙过大或已 发生位移;若移开磁铁后,簧片不能断开,说明该簧片弹性已经减弱,这 样的干簧管就不能使用。
(2)转换式干簧管的检测 转换式干簧管的检测方法与常开式干簧管的检测方法相同,但应注意3 个接点之间由通到断和由断到通之间的关系,以便在测量时得出正确的结 论。
4. 释放电压
触点吸合后其释放时,线圈两端所加的最高电压称为释放电压, 通常比吸合电压低。
5. 释放电流
释放电流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时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 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 状态。释放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6. 线圈电阻
线圈的直流电阻称为线圈电阻。它与线圈匝数及线圈 的额定工作电压成正比。
继电器检验标准
![继电器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6ab1f4f111f18582d05a93.png)
继电器检验标准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继电器检验标准1、目的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质量,在继电器进料时严格把关,特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继电器检验标准,为继电器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于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2、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我司对外所有采购之电磁继电器的检验及验收。
3、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IQC作业操作规程》、《原材料外观检验规范》等。
4、内容检验工具卡尺、烙铁、锡线、万用表、CL6013、CL302、SS1792C直流可调源、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术语电磁继电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一般由铁心、电磁线圈、衔铁、复位弹簧、触点、支座及引脚等组成。
触点形式(常开):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用字母D或A 表示。
触点形式(常闭):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用字母H或B 表示。
触点形式(转换):一个动触点与一个静触点常闭,而同时与一个静触点常开,形成一开一闭的转换触点形式,用字母Z或C表示。
线圈电源: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
线圈电阻: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且满足此式:额定工作电压/线圈电阻=额定工作电流。
额定工作电压(电流):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
吸合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又称动作电压(电流)。
释放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触点负荷:指触点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又称触点容量。
继电器触点在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值不应超过该项的规定值,否则会将触点损伤。
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外观外包装箱应规范、整洁,并具有产品标识,应无破损、污物等不良现象。
继电器测试方法范文
![继电器测试方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b74a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7.png)
继电器测试方法范文继电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控制高功率电路的开关。
它通常由电磁线圈和一对电动触点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继电器经常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继电器测试方法。
2.触点测试:接下来,测试继电器的触点是否正常工作。
触点是继电器的重要部分,应定期进行测试。
首先,将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到电源,并使用万用表测量触点的电阻。
应该得到一个稳定的低电阻值。
然后,使用继电器测试器或模拟信号通过继电器的输入端口来激活触点。
测试触点是否能够正常吸合和分离。
如果发现触点粘连或无法吸合,可能需要清洁或更换触点。
3.线圈电阻测试:继电器的线圈是电磁铁,通常由导线制成。
线圈电阻测试是判断继电器线圈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
使用万用表将线圈的两个端子连接在一起,测量线圈的电阻。
将测量值与继电器的规格书中的额定电阻值进行比较。
如果电阻偏离太大,可能表示线圈损坏。
4.动作时间测试:动作时间是继电器从触点闭合到开启所需的时间。
通过测试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可以了解继电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能力。
使用继电器测试器或定时器启动继电器的线圈,并测量从激活线圈到触点闭合的时间。
将测量值与规格书中的动作时间进行比较,以确定继电器的工作性能。
5.线圈电压测试:继电器通常需要在特定的电压下工作。
使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线圈的电压,确保其与继电器的规格要求相匹配。
通过改变电压,可以测试继电器在不同电压下的工作性能。
6.绝缘电阻测试:为了确保继电器的安全性,绝缘电阻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将万用表的两个探头连接到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上,然后将测试电压应用于线圈和触点。
测量结果应该在规定范围内。
如果绝缘电阻值太低,表示继电器存在漏电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7.跨触点检测:在一些情况下,继电器的触点可能会出现跨接现象,即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开的触点却闭合了,或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闭的触点却打开了。
为了检测触点的跨接情况,可以使用继电器测试器或模拟信号引入来激活继电器,并使用万用表检测其他触点是否关闭。
GJB 65B-1999 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
![GJB 65B-1999 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d1aabfcf705cc17552709cb.png)
免费标准下载网()
焊料浸渍工艺的批准应以下列方案之一为依据 镀金插入式引出端不允许进行焊料浸 渍 所有外观检查判据应符合 GJB 360A 中的方法 208 规定 a.当鉴定合格的原始引线表面涂层是 GJB 1437 中为 52 的焊料热浸渍涂层时 承制方应 采用与原始的产品加工方法相同的焊料浸渍工艺 b.当鉴定合格的原始引线表面涂层不是如上述为 52 的焊料热浸渍涂层时 所用焊料浸 渍工艺的批准应以如下试验程序为依据 程序 l 一每种类型和引线涂层应有 6 只样品经受承制方的焊料浸渍工艺 焊料浸渍后 继电器应经受 A2 和 A4 分组的检验 程序 2-6 只样品中应有 3 只再经受可焊性试验 见 3.8 不允许有外观缺陷 程序 3 一剩下的 3 只样品经受耐焊接热试验 见 3.20 程序 4 一所有 6 只样品均应经受 A2 和 A4 分组的检验 由于插入试验插座而造成引出端 的轻微擦痕不应作为拒收的条件 3.5.7.4.2 焊料浸渍/再覆锡的选择 承制方在下列情况下可进行焊料浸渍 再覆锡 a.在 A1 分组筛选试验后 但在 A2 分组电气试验前 b.当一批 A3 分组可焊性试验不合格时 作为纠正措施 在 4.7.2.2.2.2 进行焊料浸渍
见 6.5.1 则必须符合下列特性要求 a.不能超出玻璃绝缘子表面之上引出端外露长度的 20 b.允许存在密封剂操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痕迹颜色 C.继电器经处理后 应形成在允许的使用环境下持久的不导电不脆裂的密封层 3.5.3 触点 触点负载额定值和触点组合型式应符合规定 见 3.1 若无其它规定 见 3.l 触点 在规范规定的各种环境条件下 应能连续承受最大额定电流 并应能在规定的电流下闭合和 开 3.5.4 线圈 线圈与触点及外壳之间应具有足够的电气绝缘 线圈电阻和线圈额定电压应符合规
继电器进货检验规范
![继电器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a405b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4.png)
继电器进货检验规范1. 引言继电器是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可靠性。
进口继电器具有质量好、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劣势,比如价格高、售后服务差等问题。
因此,在进口继电器的采购过程中,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采购的进口继电器产品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制定本进货检验规范。
2. 检验标准2.1 现行的国家标准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我国现行的继电器标准有:GB/T14048.5-2008等。
2.2 企业标准企业在执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
因此,制定继电器进货检验规范,需要结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3. 检验项目3.1 产品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产品检验的第一步,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初步了解产品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水平。
具体的检查项目如下:•外壳表面是否有划痕、碰伤等损坏;•外壳和壳体连接部位是否有松动;•继电器插座端子是否完好、接触良好;•继电器插座的司夹钳接触面是否有氧化、锈蚀、变形等影响接触的现象;•继电器悬臂臂头是否正常、接触良好;•继电器触点箍片是否存在弯折、脱落、断裂等现象;•继电器触头接触面是否平整,无裂痕、氧化等现象。
3.2 静态参数检查静态参数检查包括以下项目:•触点电阻•触点接触压力•插座绝缘电阻•工作电压和电流检查3.3 动态特性检查继电器动态特性检查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牵引电流及牵引时间•吸合电流及吸合时间•断开电流及断开时间•释放时间及释放前后状态数据的比较等注意:动态特性检查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并且进行多次检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流程1.对进口继电器的包装进行检查,要求包装完整,无明显损伤、污渍等问题。
2.对继电器外观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停止检验首次合格率及时报告。
3.进行静态参数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停止检验,首次合格率及时报告。
4.进行动态特性检查,继电器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连续测试,如果发现问题,应停止检验,首次合格率及时报告。
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要点
![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b4eb135a8102d276a22ff7.png)
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以。
二、预习与思考1、绝缘测试时发现绝缘电阻下降,且不符合要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3、在某一整定点的动作时间测定,所测得数值大于(或小于)该点的整定时间,并超出允许误差时,将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整?4、根根你所学的知识说明时间继电器常用在哪些继电保护装置及自动化电路中?三、原理说明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用于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使被控制元件按时限控制原则进行动作。
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是带有延时机构的吸入式电磁继电器,其中DS—21~DS—24是内附热稳定限流电阻型时间继电器(线圈适于短时工作),DS—21/c~DS—24/c是外附热稳定限流型时间继电器(线圈适于长时工作)。
DS—25~28是交流时间继电器。
该继电器具有一付瞬时转换触点,一付滑动主触点和一付终止主触点。
继电器内部接线见图2—1。
当加电压于线圈两端时,衔铁克服塔形弹簧的反作用力被吸入,瞬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启动,先闭合滑动常开主触点,再延时后闭合终止常开主触点,从而得到所需延时,当线圈断电时,在塔形弹簧作用下,使衔铁和延时机构立刻返回原位。
从电压加于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闭合常开主触点止,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可通过整定螺钉来移动静接点位置进行调整,并由螺钉下的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要设定的时限。
四、实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使用仪器名称数量1 ZB13 DS—23时间继电器12 ZB43 800欧可调电阻 13 ZB03 数字电秒表 14 ZB31 直流电压、电流表各15 DZB01 可调直流操作电源 1路6 1000V兆欧表 17 万用表 1五、实习步骤和要求1、内部结构检查(1)观察继电器内部结构,检查各零件是否完好,各螺丝固定是否牢固,焊接质量及接线头压接应保持良好。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6f98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0.png)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继电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在各种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继电器检测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外观检查来初步判断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观察继电器外壳是否有损坏、观察触点是否有氧化、观察线圈是否有烧损等。
这些外观上的问题往往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外观检查来快速初步判断继电器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测。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继电器的线圈电阻来判断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线圈电阻是继电器正常工作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测量线圈电阻可以判断继电器线圈是否有短路或断路等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万用表来测量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值,根据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来判断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继电器的触点电阻来判断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触点电阻是继电器正常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测量触点电阻可以判断继电器触点是否良好接触。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万用表来测量继电器触点的电阻值,根据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来判断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际的动作测试来判断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动作测试是指通过给继电器加上适当的电压,观察其是否能够正常动作,以此来判断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通过动作测试可以直接观察到继电器的动作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外观检查、线圈电阻测量、触点电阻测量和动作测试等方法来对继电器进行全面的检测。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继电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修理,以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保障电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型继电器的检验一、检验的分类、期限及注意事项1、检验的分类继电器检验分为以下三种类别:(1) 新安装验收检验;(2) 定期检验;(3) 补充检验。
新安装验收检验在继电器新安装时进行。
新安装验收检验时,要求对继电器进行全面检查试验,以保证继电器投入运行后的性能和质量满足要求。
定期检验是指继电器运行后定期进行的检验。
定期检验又分为定期全部检验、定期部分检验以及作用于断路器的整组跳合闸试验三种情况。
定期检验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按照现场检验规程的要求,分别进行项目和内容的检查试验。
补充检验主要是指由于装置改造、一次设备检修或更换、运行中发现异常现象情况以及在事故以后所进行的检验,检验项目主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确定。
2、检验的期限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工作,继电器在现场运行后应定期进行检查试验。
根据部颁的规定,继电器及装置在新投入运行后的第一年内必须进行一次全部检验,以便对继电器作全面检查、评价。
第一次定期全部检验以后,要求下一次进行全部检验的时间间隔为3~5年,即检验周期时间。
确定检验周期的长短,主要应从现场运行条件及继电器制造质量等方面考虑。
继电器及装置有需要经常予以监督的缺陷与薄弱环节,或者运行环境差、运行经验不足,或者运行状态不稳定时,可适当缩短检验周期,而在制造质量好、运行情况好时,可考虑适当延长检验周期。
除按照检验周期的规定进行定期全部检验外,根据检验条例要求,每年还必须进行一次部分检验及每年不少于一次作用于断路器的跳合闸试验,重点考核整组动作性能是否正常。
3、检验的注意事项(1) 试验用电源及仪器设备试验所采用的交流试验电源必须保证具有良好的波形,加入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应为正弦波,不得有畸变现象;交流试验电源和相应的调整设备应有足够的容量,保证作大负载试验时电源波形不会畸变;还应注意在进行试验时应尽量取相同的电压作试验电源,调整电流时采用电阻器调节的方法;在对继电器进行整定试验时,所用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5级。
(2) 试验回路接线进行试验时,试验回路接线的基本构成原则是应尽量模拟实际运行情况,使得试验时加入继电器的电气量与继电器的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合。
例如,对于反应过电流动作的继电器,应采用突然加入电流,模拟故障发生时电流突然上升的方法;对于阻抗继电器试验电压应由正常运行电压值突然下降而电流突然上升的方法进行试验。
对继电器进行整定检验时,应以符合故障实际情况的检验方法作为整定标准。
(3) 试验数据记录记录测量结果的数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对有铁质外壳的继电器,应将外壳罩好后录取测试数据作为正式试验数据。
②继电器在整定位置下测试时,应重复试验三次,要求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间的误差均不超过规定范围。
③在对继电器进行电流或电压冲击试验时,冲击电流值按保护安装处的最大故障电流,冲击电压值按1.1倍额定电压。
二、检验的目的运行中的继电保护装置与电网安全装置及二次回路接线,由于受到灰尘、潮气、腐蚀气体的侵入和机械力的作用等,会引起装置零件锈蚀、磨损、紧固件连接松动以及定值和电气特性的变化等,影响了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新安装的装置可能由于产品质量、安装质量、运输等引起的质量问题。
所以对投运前及运行一定时间后的装置都必须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潜在的隐患,确保装置正常工作。
三、继电器一般性检验项目及要求1、外部检查验收或定期检验时,对继电器进行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如下:(1) 清扫继电器外壳上的灰尘;(2) 继电器外壳与底座间接合应紧密,玻璃完整,嵌接良好,安装端正;(3) 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2、内部及机械检查继电器在新安装和定期检验时,其内部及机械部分检查的项目和要求为:(1) 继电器内部应清洁,无灰尘和油污;(2) 继电器的可动部分应动作灵活,转轴的横向和纵向活动范围应适当;3) 各部件的安装应完好,螺丝插头应牢固可靠,发现有虚焊或脱焊时应重新焊牢;(4) 整定把手应能可靠地固定在整定位置,整定螺丝插头与整定孔的接触应良好;(5) 弹簧无变形,与转轴要垂直,层间距离要均匀;(6) 触点的固定要牢靠并无折伤和烧损,动合触点闭合后有足够的压力。
对具有多对触点的继电器,应检查各触点的接触时间是否符合要求;(7) 对于静态继电器,印刷电路板不得有断线、剥落及锈蚀现象。
面板整插孔与插销、信号灯与灯座固定可靠。
3、绝缘检验(1) 继电器在验收和定期检验时,用1000V摇表对全部保护接线回路测定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1mΩ;(2) 单个继电器在新安装时或经过解体检修后,应用1000V摇表( 额定电压为100V及以上)或500V(额定电压为100以下)测定绝缘电阻:①全部端子对底座和磁导体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②各线圈对触点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50mΩ;③各线圈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3) 耐压试验:新安装和继电器经过解体检修后,应进行50Hz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所加电压应根据继电器技术数据中的要求而定。
也允许用2500V摇表测定绝缘电阻来代替交流耐压试验,所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4) 测定绝缘电阻或耐压试验时,试验前应将绝缘水平低于1000V的元件短接或拆除。
4、继电器线圈电阻的测定继电器电压线圈的直流电阻应用电桥或欧姆表测量,其值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5、留底试验为了鉴定上年度保护运行水平和积累检验经验,定期检验时,对个别保护装置在开盖前应作定值留底试验。
6、继电器触点工作可靠性检验新安装和定期检验时,应仔细观察继电器触点的动作情况,发现触点有抖动、接触不良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同时应结合保护装置整组试验,将继电器触点带上实际负荷,再对继电器的触点进行检查,不应有抖动、粘住或出现火花等异常现象。
7、重复检查继电器经检验和调整完毕后,应重复检查拆动过的元件、螺丝和整定插头是否拧紧,定值是否正确,检验项目是否齐全,临时接线、联线是否拆除等。
继电器加盖后,应结合保护装置整组试验,检查继电器动作情况、信号牌及复归是否正确灵活。
8、解体检查各种继电器(尤其是有传动机构的继电器,如DS-100系列时间继电器) 应定期进行解体检查修理。
五、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电气特性试验过电压继电器检验方法:(1)动作电压的检验;根据整定值及继电器的整定范围,将继电器的线圈按串联或并联连接,将调整杆放在整定值上,调压变压器手柄放在输出电压最小位置(可变电阻输出电压在最小位置)。
合上电源刀闸,然后调节调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可变电阻)慢慢地增加继电器电压直至继电器刚好动作为止,停止调节。
记下此时的电压数值,即为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再重复三次,将其值填入表内,求它的平均值。
要求整定点动作电压与整定值不超过±3%。
(2)返回电压的检验;继电器动作后,然后均匀地减小调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可变电阻减小输出电压)直至继电器的接点刚刚分开,记下这时的电压,即为返回电压,重复三次将其值填入表内,求它的平均值。
低电压继电器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其线圈接入100V电压,其舌片被吸持,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
当被保护设备发生故障,电压降至继电器动作电压时,舌片被释放,常闭触点闭合,此时称继电器动作。
故障消除后,当电压恢复到一定值时,继电器返回。
低电压继电器检验方法:①根据整定值及继电器的整定范围,将继电器的线圈按串联或并联连接,将整定把手置于整定位置,调节自藕变压器(或可变电阻)。
先对继电器施加电压消除继电器的振动。
然后均匀平滑地降低电压,直至继电器舍片刚好释放(指示灯刚好亮),记下此时的电压数值,即为继电器的动作电压。
②继电器动作后,再调节自藕变压器(或可变电阻),使通入的电压平滑上升至继电器舌片开始被吸持(指示灯刚好熄灭),记录此时的电压,即为返回电压。
动作电压与返回电压的测试应重复三次。
要求整定的动作电压与整定值误差不超过±3%。
其返回系数一般要求应不大于1.2,用于强行励磁时应不大于1.06。
2、低电压继电器触点可靠性的检查①验收检查是为最小刻度,可将把手调到最小标度,接点仍接入指示灯。
②合上电源,从额定电压均匀下降至动作值或零值时,触点应无振动与鸟啄现象。
③合上电源,将电压加到1.1倍额定电压值,突然降至动作值时,触点不应闭合且无振动与鸟啄现象。
动作时间检验方法:将时间继电器标度放在最小刻度上,合上QK1,调可变电阻RP,使加在继电器上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拉开QK1 ,再合上QK2(通入电秒表交流电源)稍停几秒后再合上QK1 ,电秒表开始计时直至时间继电器延时常开接点闭合,电秒表停止转动时,迅速拉开QK1 、QK2 ,读取电秒表所测得时间,填入表格中,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
将时间标度置于中间刻度和最大刻度上,按上述方法各重复三次,求平均值。
动作时间的调整:当实际的时限与刻度值不符时,可转动刻度盘的位置以满足要求,线圈极性标示的正确性。
极性检验接线如图所示,试验电源可用1.5V干电池,如果合上闸刀开关瞬间,毫伏表指针正偏,拉开刀闸时反偏,则接电池正极的端子与接毫伏表正极的端子是同极性,反之为异极性。
继电器的线圈极性应符合厂家规定。
线圈极性也可在继电器保持值检验时判明。
2、动作值与返回值检验试验接线图::检验方法:①合上电源开关,调节变阻器R,继电器冲击加入电压(或电流),记下使继电器衔铁完全被吸合的最低电压(或电流)值即动作值。
若动作时出现衔铁缓慢运动或吸合不到底以及声音不清脆等现象,应加大电压(或电流)试验。
②调节可变电阻R使电压(或电流)升至继电器的额定电压(或电流),然后逐渐减小输入量,测试能使继电器的衔铁返回到初始位置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即继电器的返回值。
③重复测试三次,求取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
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一般应不大于70%Ue ,动作电流不应大于其额定电流,一般以80%的额定电流为适宜。
中间继电器返回值一般不小于其额定值的5%。
动作值与返回值的调整:①调整弹簧的拉力,可以同时改变动作值和返回值。
②调整衔铁的限制钩以改变衔铁与铁芯的气隙。
动作值偏高,应减小气隙;反之,则增加气隙。
3、保持值的检验试验接线图:值,继电器应动作。
② 调节R2使保持线圈的电流(电压)也达到其额定值,再断开QK2 ,此时继电器应自保持。
③ 断开QK2 ,调节使保持线圈的电流(电压)逐渐减小到继电器返回,记下返回值。
合上QK2 ,调节R2使保持线圈的电流(电压)略大于返回值,再断开QK2 ,若继电器能自保持,则该电流(电压)为其最小保持值;否则,再增大电流(电压)测出继电器能自保持的最小电流(电压)。
继电器的保持电流应不大于 ,保持电压应不大于 。
NU %70N I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