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品管圈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降低VAP发生率PDCA品管圈ppt课件

呼吸内科降低VAP发生率PDCA品管圈ppt课件

扩大应用范围
将PDCA品管圈的成功经验逐步 应用到呼吸内科其他病区的护理 管理中,提高整个科室的护理质
量。
探索新的管理方法
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护理管理方 法和技术,不断提高呼吸内科的 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为患者提 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感谢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制定VAP预防操作规程,规范吸痰、口腔护 理等操作流程,确保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 规范地执行相关操作。
详细描述:通过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对VAP预防的意识, 使其充分认识到VAP对患者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增 强责任心和主动性。
实施二:定期检查和评估
总结词:检查机制 总结词:数据分析 总结词:反馈与改进
总结词
加强沟通与协作
总结词
建立预防VAP的规章制度
详细描述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患者的呼吸道 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鼓励医护人员分享经 验和技巧,共同提高预防VAP的水平。
05
策略实施与监控
实施一:培训医护人员
总结词:加强培训 总结词:规范操作 总结词:提高意识
详细描述:为提高医护人员对VAP的认知和预防措施, 组织专题培训,包括VAP的定义、发生机制、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等内容,确保医护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VAP发生的原因分析
口咽部和胃内容物的误吸
长期卧床和卧床不起
呼吸道和胃肠道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 会移位至肺部,引发感染。
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肺栓塞、肺 部感染等疾病。
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损
呼吸机的使用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 ,细菌容易侵入肺部。
VAP发生率的统计数据
根据相关研究,VAP的发生率在 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较高,且 与住院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

呼吸内科品管圈(护士)

呼吸内科品管圈(护士)

呼吸内科品管圈(护士)
1、圈名:自由呼吸
2、圈名含义:自由呼吸就是要在不断治愈病患的同时,让病人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学会乐观,让他们在医院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能享受到自由的空气。

3、圈徽:
4、圈长:王飞
5、圈员:焦瑞玲、伍露瑶、夏蕾、文雪莉
6、辅导员:杜娟
7、圈歌:《呼吸》
8、当期活动主题:提高病人私人物品放置满意率
9、活动主题的相关佐证材料:
(1)对病人而言:由科室性质决定,住院病人多为年纪较大者,且部分住院时间长,同时受季节影响,部分时段住院病人明显增多。

以上原因造成病房内私人物品放置杂乱,个别
后入院病人物品没有放置地点,在走廊、床头等地放置的物品为护理工作开展带来不便,同时影响环境整洁和科室整体形象。

(2)对同事而言:提高大家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质量。

(3)对院方而言:能明显改善住院环境,提升医院的整体
10、活动计划表:。

适合呼吸科的QCC题目

适合呼吸科的QCC题目
1、提高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痰标本送检率;
2、提高呼吸内科患者氧气吸入有效率;
3、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
4、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
1、降低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发生率;
2、降低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
3、降低手术患者手术伤口裂开发生率;
4、降低手术意外穿刺伤发生率
4、提高眼科病房学龄前患儿滴眼药配合度
1、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意外拔管率;
2、降低腹膜透析腹膜炎发生率;
3、提高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4、降低经留置针采血后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
1、提高急诊科护士困难情景沟通能力;
2、提高急诊腹痛预检分诊准确率;
3、提高急诊抢救记录规范率;
4、提高急诊危重患者转运执行正确率
3、降低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
4、降低经留置针采血后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
1、降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
2、提高骨科手术器械准备完整率;
3、缩短骨科术后患者禁食禁饮时间;
4、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
1、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
2、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准确率;
3、提高康复科住院病人口服药规范率;
4、提高康复科护士对患者ADL评估正确率
1、提高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合格率;
2、提高耳鼻喉科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
3、提高耳鼻喉科病房日夜班护士床旁交接班合格率;
4、提高鼻内镜手术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
1、提高眼科患者术前散瞳有效率;
2、降低白内障患者应激性高血压发生率;
3、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点率;
2、提高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

呼吸内科品管圈新

呼吸内科品管圈新
3/27/2020
主题选定
• 围绕科室工作特点以及平时检查经常碰到的问题,小组成 员共提出五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2.提高氧疗的依从性 3.减少医嘱漏签率 4.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5.提高医疗垃圾分类正确率
3/27/2020
评价说明
分数
重要性
迫切性
圈能力上级政策Fra bibliotek1不重要 普 通
品管圈
• 氧气圈 (呼吸内科)
3/27/2020
六七病区
2014.05
圈徽选定
编号 圈名
1
健康圈
2
朋友圈
3
晨曦圈
4
氧气圈
5
蜜蜂圈
圈徽 得票 名次 最终决定 23 32 32 51 23
3/27/2020
• 蜜蜂圈:蜜蜂青春靓丽,充满活力,代表每位护理成员有 高度的团队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共同完成护 理工作,以达到无穷创造力的境界。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50
48
46 46 190 2
减少医嘱漏签率
48 48
46 44 186 3
提高医疗垃圾分类正 48
44
确率
提高雾化吸入有效率 48
46
44 44 180 4 42 42 178 5
评价说明
3/27/2020
分数 1 3 5
上级政策 没听说过 偶尔告知 常常提醒
可行性 不可行 较可行 可行
3/27/2020
成员情况
年龄(岁) 职称
24
护士
23
护士
42
主管护师
43
主管护师
43
主管护师
26
护士

呼吸内科品管圈ppt课件

呼吸内科品管圈ppt课件

这个舞动着的人, 代表着我们的青春 活力,积极向上。
一侧肺叶 + 一颗红心 + 一个舞动起来的人= “呼”
意义:我们怀揣一颗炙热的心,为患者的健康而 努力,团结有序,充满活力,不辞劳苦。
(四)圈活动特点
全员积极参与,分工合作,主题鲜明,目的明确, 民主性强,共计开会2次。
• 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8月6日全体成员开会,成立呼吸 内科品管圈,推选出圈长,副圈长,介绍品管圈主要内容。
7
6 5 2 2
10.1%
8.70% 7.24% 2.90% 2.90%
76.8%
85.5% 92.8% 95.7% 98.6%
抽血准备不足
合计
1
69
1.45%
100%
100%
(五)参考文献
改善前柏拉图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巡回 次数 不足 例数 17 腕带 佩戴 不及 时 11 检查 地点 不明 确 10 17 24.60% 11 20.0% 10 8 7 药物 作用 不明 确 7 6 晨间 护理 不完 善 6 5 输液 技术 不满 意 5 2 责任 心不 强 2 2 入院 告之 欠缺 2 1 抽血 准备 不足 1 10.0% 0.0% 100.0% 98.60%100% 95.70% 92.80% 90.0% 85.50% 80.0% 76.80% 70.0% 66.70% 60.0% 55.10% 50.0% 40.60% 40.0% 30.0%
护士
工作量大
生理疾病因素
腕带不利核对 警示标识不醒目 宣教不到位
地域语言沟通困难 培训方法不合理
静脉输液高峰期 流程规程不够细化
环境

关于儿科品管圈的题目有哪些

关于儿科品管圈的题目有哪些

关于儿科品管圈的题目有哪些
儿科品管圈的种类非常繁多,主要题目分类为:
1、呼吸系统品管圈: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
2、消化系统品管圈:在儿童中比较常见的包括小儿腹泻、胃炎、胃溃疡、消化道出血;
3、血液系统品管圈:儿童中比较常见的是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中又包括缺铁性贫血,还有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同时还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
4、营养缺乏病:比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或多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比如锌缺乏、铁缺乏、钙缺乏;
5、新生儿系统品管圈:如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等。

呼吸科品管圈成品护理课件

呼吸科品管圈成品护理课件
预防复发
品管圈成品护理课件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预防疾病 复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04
呼吸科品管圈成品护理技巧
清洁与消毒
清洁
使用柔软的湿布轻轻擦拭表面,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清洁剂。
消毒
定期使用医用消毒液进行擦拭,确保表面无菌。
维护与保养
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无异 常声音或异常气味。
识和护理技巧。
家庭监测
患者可以在家中利用品管圈成品 护理课件进行病情监测,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心理支持
品管圈成品护理课件还可以提供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及家属缓解
焦虑和恐惧情绪。
康复治疗
康复指导
品管圈成品护理课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康复评估
通过品管圈成品护理课件,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康 复情况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呼吸科品管圈成品的历史与发展
01
起源
呼吸科品管圈成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最初是为了解决医疗
质量问题而开展的品管圈活动。
02
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呼吸科品管圈成品逐
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具。
03
未来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患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呼吸科品管圈
成品质量标准
准确性
成品内容应准确无误, 数据和信息来源可靠, 符合医学规范和标准。
完整性
成品内容应全面完整, 涵盖呼吸科护理所需的 各个方面,不遗漏任何
重要信息。
易用性
成品应易于使用,排版 美观,易于阅读和浏览 ,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时效性

呼吸内科品管圈XX年

呼吸内科品管圈XX年

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成果
医疗设备利用率提高
人力成本优化
通过合理安排设备使用计划和加强维 护保养,医疗设备利用率从原来的 60%提高到了80%。
通过合理排班和优化工作流程,人力 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人力资 源的利用效率。
药品成本控制
通过优化药品采购和使用流程,药品 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了医疗成 本。
品管圈活动促进了医护人员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为呼 吸内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品管圈活动,呼吸内科在医疗流 程、患者沟通、病历管理等方面取得 了显著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和医疗安全性。
对其他科室或领域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改进工具,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的各个科室,提升整体医疗 服务水平。
呼吸内科品管圈XX年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呼吸内科品管圈的组织与实施 • 呼吸内科品管圈的主要成果 • 呼吸内科品管圈的经验与教训 • 结论
01
引言
品管圈的定义与目的
01
02
定义
目的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 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
质量改进的成果
03
患者诊断准确率提高
治疗方案优化
医疗操作规范化
通过实施新的诊断流程和培训,患者诊断 准确率从原来的90%提高到了95%。
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品管圈团队制定了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效 果。
通过制定操作规范和操作指南,医疗操作 规范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降低了医疗 差错的风险。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课件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课件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
6
品管圈会议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
7
候选圈 名 安全圈 安心圈 守护圈 呵护圈 齐心圈
圈辉
得票
2 4 1 1 1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
结果
8
圈名与圈徽
安心圈
“入心呵护 安全服务”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
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让病人真正感受到我们的服 务,让病人安全放心。
周围绿色的手代表希望,红色的心代表热情,我们将用 满腔的热情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
9
第二部分:选择主题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
10
• 选题背景 •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确保危重患者病人
的抢救质量,急救药品及物品必须随时保 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
11
一、主题选定
评价项目
重要性
院方政策
圈能力
总分
优行顺序
选定
降低留置针漏收费率
3
降低抢救物品药 5 品缺陷率
放混乱
物品的位置,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
责任护士
2016年6 月
22
问题点一:急救药品使用完未及时补充,过期未能及时发现 更新,急救药品不能满足抢救所需
1、急救药品物品使用完未及时补充 2、过期未能及时发现更新, 3、急救药品不能满足抢救所需
P C 急救物品,药品保存良好。均在有
效期,药品能满足抢救
• 2、急救仪器管理不够重视、操作不熟悉 • 3、仪器使用后未及时处于完好应急状态 • 4、专人管理不到位
呼吸内科急救物品品管圈
17
我们进行了去年后半年的一级质控及三级质控的调查,得出的结果如下:1、使用后未及时补充药品有16次, 2、摩擦后字迹不清有7支,3、药品不能满足抢救所需有4种药品,失效期不一致14支

呼吸科QCC成果成品品管圈主题汇报护理课件

呼吸科QCC成果成品品管圈主题汇报护理课件

实施步骤
确定主题
通过小组讨论,明确 QCC成果成品主题,确 保主题明确、具有可操
作性。
制定计划
根据主题,制定详细的 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
排、人员分工等。
实施方案
效果评估
按照计划,逐步实施方 案,确保每一步都有明 确的执行者和监督者。
在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 进行效果评估,总结经 验教训,持续改进。
• 呼吸科护理现状分析 • QCC成品介绍 • 呼吸科QCC成果成品实施过程 • QCC成品实施效果分析 • QCC成品实施问题与改进措施 • QCC成品未来展望
主题背景
当前,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 不下。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口老龄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医疗护 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标准化
为了确保QCC成品的质量和可靠 性,未来将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 标准和规范,促进QCC成品行业
的健康发展。
QCC成品应用前景
拓展应用领域 提高患者满意度 降低成本
QCC成品对护理行业的贡献
提高护理质量 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推动护理行业创新发展
实施效率低下
由于流程繁琐或资源分配不当,导致 QCC成品实施效率低下,影响整体 进度。
团队协作不佳
团队成员间沟通不足或职责不明确, 导致团队协作出现问题,影响成品实 施效果。
缺乏有效反馈机制
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导致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改进措施建议
加强质量监控
强化团队协作优化实施流来自 建立反馈机制改进措施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1-2周)
第二阶段(3-4周)
第三阶段(5-6周)

呼吸科品管圈_图文

呼吸科品管圈_图文

现状把握—数据收集
缺陷内容 患者雾化吸入 知识缺乏,护 士宣教不到位 雾化吸入器消 毒不当 雾化吸入驱动 装置不给力
雾化吸入时间 不合理
雾化吸入器质 量不合格
数量(例)
18 17 30 17 7
缺陷率
21%
19% 34% 19% 7%
累计百分比%
21%
40% 74% 93% 100%
目标拟定
目标设定图
解析
对策拟定
对策拟定
要因分析
患者雾化 吸入知识 缺乏,护 士宣教不 到位
雾化吸入 驱动装置 不给力
对策方案
1、制定雾化吸入操作流程,规定护士 按流程操作,并与绩效挂钩; 2、制作雾化吸入健康宣教的资料;
3、对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健康宣教内 容进行全科学习; 4、集中患者及家属举办雾化吸入讲课 。 1、向设备科提交报告申请增加雾化吸 入空气压缩泵; 2、制定雾化吸入泵使用保养维修制定 ; 3、对雾化吸入驱动装置及保养维修制 定组织全科学习; 4、取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2、护士根据患者知识接受水平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C确认
3、组织全科护士对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及健康宣教进 行培训学习。 护士对雾化吸入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严格按照雾 化吸入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A处置
实施评价好
实施日期:2014.5负责人:徐红兰
对策实施具体内容PDCA 问题点二:雾化吸入驱动装置不给力;
4、劝说患者与静脉输液治疗同时进行 。
总分
135 132 128 63 138 134 123 70 128 122 132 64 136 130 127 67
采纳
★ ★ ★
★ ★ ★

呼吸科品管圈成品QCC小组成果汇报案例护理课件

呼吸科品管圈成品QCC小组成果汇报案例护理课件
确认结果
经过品管圈活动,患者对护理服务的 满意度明显提高,达到90%以上。
03
成果汇报
改善前后数据对比
改善前数据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前,呼吸科病患的 满意度为70%,病患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0天。
VS
改善后数据
经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呼吸科病患的满 意度提升到了90%,病患的平均住院时间 缩短到了7天。
02
间接引用
在文中转述他人的观点、数据等,不直接引用原文,但注 明作者和年份。例如:Smith (2015) 指出...
03
参考文献的格式
根据不同学术期刊的要求,参考文献的格式有所差异,但 一般包括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发表年份、卷号、期 号和页码等。例如:作者(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 卷号( 期号), 页码。
下一步计划与展望
下一步计划 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持续优化护理流程。
扩大品管圈活动的应用范围,将其推广至其他科室。
下一步计划与展望
•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下一步计划与展望
01
展望
02
03
04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将品管 圈活动成果转化为长期稳定的
护理质量提升机制。
对策拟定
对策一
针对沟通技巧不足,组织培训课程,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巧 的培训。
对策二
针对服务态度不佳,制定服务态度考核标准,并加强日常监督。
对策实施与检讨
实施
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如开展培训课程、制定考核标准等。
检讨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对策。
效果确 认
确认方法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分析满意度变化情况。

呼吸内科品管圈完整版本

呼吸内科品管圈完整版本
衡量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说明 (患者尿、便、痰留取不正确次数/调查总人数 )×100%
呼 吸 消 化 内 科 尿、 便、 痰 化 验 标 本 留 取 不 合 格 调 查 表
现状调查
标本容器使用错误
现状调查
卫 生 纸 包 裹 粪 便
现状调查
年纪大了,总忘记、要不就用错了盒!
改善前查检表
(2016年3月25日-4月24日抽查留取尿、便、痰患者人数共70人次)
病房 病房 病房
效果确认
马兰、叶俊英 柏拉图、雷达图
病房
标准化 检讨与改进
全体圈员 全体圈员
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 护办室
小组讨论
病区
第三阶段
现状把握
改善前数据收集
◆调查时间: 2016年03月25日—04月24日 ◆调查地点: 呼吸消化内科病区 ◆调查方式: 自制调查记录表,观察并记录每位 患者尿、便、痰留取不正确例数及原因。 ◆调查者: 全体圈员 ◆调查次数: 70人次 ◆不正确次数: 32人次 ◆不正确率: 45.71%
提高患者尿、便、痰 化验标本留取率
呼吸消化内科 第三期报告
呼吸消化内科 品管圈
圈名:携手圈
圈徽:
圈名的意义
呼吸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手牵手、 心连心、齐心协力为患者减轻病痛,带去 希望,恢复健康,使我们的医疗护理事业 走向辉煌 。
圈徽的意义
1.绿色 代表生命,代表健 康,代表活力,手拉手代表 全体医护人员携手共同努力, 维护患者健康。 2.轻松呼吸、畅通消化 是我们呼吸消化科的服务目 标。 3.携手 医护人员携手呵护 患者生命,恢复健康快乐。
基础理论 知识欠缺
责任心不强
患者自身因素 耳背 文化水平低

医疗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成品提高痰培养标本留取率护理课件

医疗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成品提高痰培养标本留取率护理课件
品管圈是一种质量改善工具,通过集 思广益、团队协作,针对特定问题提 出改进措施,以达到改善质量、提高 效率的目的。
品管圈介 绍
01
品管圈组成
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自愿组成,一般6-10人,选定一 名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
03
02
品管圈活动步骤
包括主题选定、计划制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 对策制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 与改进等步骤。
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的加强将有助于提 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 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随着患者及家属对痰培养重要性的认 识提高,将进一步减少漏检和误检的 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谢谢聆听
效益评估
提高医疗质量
痰培养标本留取率的提高有助于医生 更准确地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从而 提高医疗质量。
减少患者痛苦
节约医疗资源
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节约医疗资 源,避免浪费。
通过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减少不 必要的检查和试验,降低患者痛苦。
总结与展望
05
活动总结
01
本次品管圈活动针对提高痰培养标本留取率进行了深入 探讨,通过分析现状、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等步骤,取 得了显著的成果。
02
在活动过程中,圈员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 优势,共同攻克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03
通过本次活动,痰培养标本留取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为 医疗呼吸科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在实施对策过程中,部分患者对痰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留取标本的依从性 不高。
对策实施与检讨
总结词
实施与检讨
详细描述
按照对策计划,逐步实施改进措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检讨,确保对策 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内容完整QCC成品案例护理课件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内容完整QCC成品案例护理课件

效果确认
显著性:确认对策实施后效果显著, 实现预期目标。
VS
通过对比对策实施前后的数据,评估 对策的有效性。如果效果显著,实现 了预期目标,则说明对策是有效的; 如果效果不显著,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则说明对策需要进一步改进或调整 。
标准化
可持续性:将有效的对策标准化,确保成果 的可持续性。
将经过实践验证有效的对策进行标准化, 制定成具体的操作流程或规章制度。通过标 准化,确保成果的可持续性,避免出现反弹 或反复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品管圈活动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 汇报内容完整QCC 成品案例护理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品管圈活动过程 • 成果汇报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品管圈介绍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质量管理方式,由同 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发组成,通过团队的力量,运用科学的统计工具及方法,解 决工作场所的问题,并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计划1
持续改进品管圈活动, 提高护理质量。
计划2
拓展品管圈的应用范围 ,将其推广到其他科室

展望1
通过品管圈活动,实现 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
优化。
展望2
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和创新能力,为医院的 护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
献。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文献标题
品管圈在提高呼吸科患者护理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三、李四、王五
成果效益分析
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改善病房环境、加强医护人 员培训等措施,提高患者对呼吸 科服务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就医
体验。
提升医疗质量
通过改进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 量和安全。

呼吸科品管圈

呼吸科品管圈

38
临床带教和质控。
疑难血管增 1、疑难血管制定穿刺计划,由组长
36
加,可选择 负责穿刺并及时进行科内反馈与交流。
途径少
2、疑难血管患者作好血管评估,开
40
发头皮、颈外静脉等穿刺新途径。
3、根据血管情况作好个体化护理与
32
宣教。
患者依从性 1、切实做好护患沟通,提升患者与
36
差、知识缺 家属的信任感。
对策实施与检讨
I
九、对策实施与检讨
对策一 对策名称
加强护士静脉留置技术培训和质 控
主要原因
低年资护士技术缺陷
改善前: 1、护士未脉冲正压封管,固定不规范。 2、培训考核不到位。 对策内容: 1、完善专科培训计划。 2、采用多样化形式加强静疗知识培训,夯实理论 基础。 3、护士长加强技术操作训练,人人考核过关。 4、明确带教责任,以老带新,落实临床带 教和质控。

高丽云 科室SOP
朱永磊

… …
脑力激荡 矩阵图
朱永磊 PPT
文档
虚线 表示预定进度 实线 表示实际进度 圈长(编表) :888 辅导员:888
现状把握
I
五、现状把握
改善前数据收集
Who:负责收集数据的圈员 When:收集数据时间 Where:收集数据地点 What:收集对象
周婷婷、陈瑞瑞、席晶 2014.10.17~11.02 三病区病房 病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
南通市中医院三病区 呼拉圈QCC活动成果报告
降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4.10.24~2015.3.21
活动科室:南通市中医院呼吸科
圈长:
圈成员介绍
I
一、圈成员介绍

年呼吸科品管圈

年呼吸科品管圈

阐述品管圈的运行机制和流程
品管圈的成立背景和目的
品管圈的组织架构和成员 分工
品管圈的运行机制: PDCA循环
品管圈的流程:选题、计 划、实施、检查、总结
04
品管圈活动实践
介绍品管圈的具体活动和实践内容
品管圈的成立背景和目的 品管圈的活动流程和实施步骤 品管圈的具体实践方法和应用范围 品管圈的实践成果和价值
未来品管圈的发展前景: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品管圈将成为医疗机构 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未来品管圈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患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品管圈将面 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品管圈的实践与探索:未来品管圈的发展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通过不断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品管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品管圈的推广和 应用:说明品管 圈的推广和应用 情况,包括在其 他部门或团队的 应用,以及如何 将成果分享给更 多的人。
品管圈的未来计 划:提出品管圈 的未来计划和展 望,包括下一步 的改进方向和目 标,以及如何持 续提高品质和效 率。
分享品管圈的经验和体会
品管圈的建立背景和目的 品管圈的运作过程和成果 品管圈的经验和体会分享 品管圈的未来展望和发展方向
分析品管圈活动实践的效果和影响
产品 流通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 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促进团队协作:品管圈活动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通过集 思广益、协作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06

呼吸内科品管圈提高呼吸内科病人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护理课件

呼吸内科品管圈提高呼吸内科病人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护理课件
医护人员意识不足
部分医护人员对痰培养的重要性 和及时送检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未能及时提醒和督促病人送检。
病人配合度不高
部分病人对痰培养的目的和意义不 够了解,未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 指导及时送检。
制度流程不完善
现有的痰培养标本送检流程存在漏 洞,如信息记录不完整、送检时间 不明确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标设定
宣教内容
效果评估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痰培养的重要 性,强调及时送检对于诊断和治疗的 意义。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宣教 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宣教策略。
宣教方式
制作宣传册、宣传视频,在病房内播 放;定期组织宣教讲座,邀请患者及 家属参加。
对策二:优化送检流程
流程优化
简化送检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 节,如缩短等待时间、简化送检
现状分析
当前痰培养标本的及时送 检率较低,影响了患者的 诊断和治疗。
改进空间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痰培 养标本送检流程进行优化, 提高及时送检率。
品管圈定义与目的
品管圈定义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 自发组成的小组,通过团队协作 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 而开展质量改善活动。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优化痰培养标 本送检流程,提高痰培养标本的 及时送检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 的医疗服务。
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02
数据分析与反馈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送检率的变化趋势,及时反馈给相关医
护人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03
持续改进措施
根据监测结果和数据分析,持续优化痰培养标本采集、送检流程,提高
送检率。同时,鼓励医护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值=10.21%
改善幅度=34.4% 2 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29.66—(29.66×0.8×0.9) =10.21
目标设定图
改善前后对比
30.00%
25.00%
20.00% 改善前后对比 15.00%
10.00%
5.00%
0.00% 改善前 改善后
9.4
1

1.64
1.94
1.82
1.88
7.28
2
1.88
1.64
1.64
1.52
6.68
3
1.62
1.2
1.82
1.94
5.58
4
肺常完美主题选题理由
• 患者多,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差,雾化吸入治疗多,年 轻护士操作不规范,健康宣教不到位,造成患者依从性 差,治疗效果得不到保证; •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患者满意 度; • 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 提高年轻护士的工作能力,工作严谨度。
D实施
1、设备科给呼吸科新购进3台雾化吸源自泵; 2、组织全科护士学习雾化吸入驱动装置种类相关知识, 使其能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正确的雾化吸入驱动装置; 3、组织全科护士对雾化吸入泵使用保养维修制度的进 行培训学习。
C确认 A处置
护士熟悉雾化吸入,严格执行雾化吸入泵使用保养维修 制度。 实施评价好
负责人:肖玉巧
肖玉巧
2014年5月 2014年5月
2014年5月
对策十 对策十一
对策十二
对策 实施与检讨
对策实施具体内容PDCA 问题点一:患者雾化吸入知识缺乏,护士宣教不到位;
P计划
1、制定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 2、制作雾化吸入健康宣教的资料;
3、制定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学习计划。
D实施
1、护士严格按照雾化吸入人操作流程给患者进行雾化 吸入治疗,科室质控小组加强督查,并与绩效挂钩; 2、护士根据患者知识接受水平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3、组织全科护士对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及健康宣教进 行培训学习。
D实施
2、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雾化吸入驱动装置,以便于最短 的时间完成全部雾化吸入;
3、组织全科护士对雾化吸入药物知识进行培训学习。
C确认 A处置
多种雾化吸入驱动装置合理使用、时间安排合理。 实施评价好
负责人:肖玉巧
实施日期:2014.5~6
效果确认
改善前、预期目标、改善后比较图
标准化
徐红兰
30%
韩琳琳
肖玉巧
徐红兰
对策拟订
实施与检讨
40%
20% 10%
肖玉巧
徐红兰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改进 成果发表
韩琳琳
肖玉巧
肖玉巧
徐红兰
现状把握
现状把握—数据收集
• • • • • • • • • • 雾化吸入患者依从性调查 改善前数据收集: ◆调查时间: 2014年04月01日—04月30日 ◆调查地点: 呼吸科 ◆调查方式: 1、调查的项目包括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 泵雾化吸入、使用面罩雾化吸入器、使用口含嘴雾化吸入器等。 2.自制调查登记表,观察并记录患者雾化吸入情况,将存在 的缺陷自制表格进行记录。 ◆调查者: 圈员 ◆调查人数: 300人 ◆存在缺陷次数: 89次 ◆缺陷率: 29.66%
C确认
A处置
护士对雾化吸入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严格按照雾 化吸入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实施评价好
实施日期:2014.5负责人:徐红兰
对策实施具体内容PDCA 问题点二:雾化吸入驱动装置不给力;
P计划
1、向设备科提交申请,增加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 2、制定雾化吸入泵使用保养维修制度; 3、制定雾化吸入驱动装置种类及使用保养维修制度学 习计划。
对策一 对策二 对策三 对策四 对策五 对策六 对策七 对策八 对策九
徐红兰 肖玉巧 肖 商 青 绚
肖玉巧 肖玉巧 肖玉巧
2014年5月 2014年5月 2014年5月
雾化吸入 器消毒不 当
於娟娟 季培佳 洪加英
徐红兰 徐红兰 徐红兰
2014年5月 2014年5月 2014年5月
4、让患者自行冲洗晾干。
标准化
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
雾化吸入泵使用保养维修制度 雾化吸入器消毒的制度流程
雾化吸入器专门消毒晾干装置
检讨与确认
检讨与改进
优点 主题选定 活动计划拟 定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解析 对策拟定 效果确认 标准化 圈会运作情 形 残留问题 符合提高满意度患者要求,确保治疗效果。 各成员自主选择,分工明确,可操作性强。 制作调查表,把交接缺陷进行分类统计,有效收集 数据。 设定目标与医院目标一致,可操作性强。 全面分析操作过程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找出问题 的重点。 圈员开拓思维,对策针对性强。 患者依从性明显增高,圈员信心倍增。 设立标准化作业流程,规范操作流程。 各圈员积极性高,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具体强化规范雾化吸入操作的重要性,纳入正常考 缺点或今后努力方向 继续持之以恒,进入常态化 把制定任务计划的能力运用到实 践中。 调查时存在少量遗漏。 检视自我期望和能力,向更高的 标准挑战。 加强各圈员对品管圈手法的运用 。 拟定过程中凸显某些圈能力不足 。 持之以恒,再创佳绩。 逐渐完善各项操作流程。 充分调动圈员的积极性。
患者雾化吸入知识缺 乏,护士宣教不到位
7%
19%
21%
雾化吸入器消毒不当
19%
34%
雾化吸入驱动装置不给 力 雾化吸入时间不合理
雾化吸入器质量不合格
目标拟定
目标设定
在2014年6月31日前 降低雾化吸入病人依从性的缺陷率 到10.21%
目标设定
1
目标值设定 改善前手术交接缺陷率为:29.66%
64 136 130
127 67
谢春艳
雾化吸入 时间安排 不合理
1、根据科室特点,弹性排班,合理安 排雾化吸入时间; 2、同时运用多种雾化吸入驱动装置尽 快完成全部雾化吸入治疗; 3、制定雾化吸入药物知识的学习计划。 4、劝说患者与静脉输液治疗同时进行。
★ ★

徐红兰 司晶晶
季培佳 韩琳琳
肖玉巧 肖玉巧
现状把握—数据收集
缺陷内容 患者雾化吸入 知识缺乏,护 士宣教不到位 雾化吸入器消 毒不当 雾化吸入驱动 装置不给力 雾化吸入时间 不合理 雾化吸入器质 量不合格 数量(例)
18
缺陷率
21%
累计百分比%
21%
17
30 17 7
19%
34% 19%
40%
74% 93%
7%
100%
“肺”常品管圈改善前饼图
呼吸科品管圈
徐红兰
成立呼吸科品管圈
确 定 圈 员
选 出 圈 长
圈员简介
成员名单
徐红兰
职称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学历
本科
性别

圈内职务
圈长
分工
监督、培训
肖玉巧 洪加英
肖青 季培佳 司晶晶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女 女
女 女 女
副圈长及秘书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计划落实 档案管理
活动记录 拍照摄影 数据统计
拟定 活动计划
计划进度表
月份 周次 步骤
2014年3月 3 周 4 周 1 周
2014年4月 2 周 3 周 4 周
2014年5月 1 2 周 周 3 周 4 周 1 周
2014年6月 2 周 3 4 周 周 1 周
2014年7月 2 周 3 周 4 周
负 责 人
徐红兰
主题选定
计划拟订 现况把握 目标设定 解 析
解析
对策拟定
对策拟定
要因分析 对策方案
1、制定雾化吸入操作流程,规定护士 按流程操作,并与绩效挂钩; 2、制作雾化吸入健康宣教的资料; 3、对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健康宣教内 容进行全科学习; 4、集中患者及家属举办雾化吸入讲课。 1、向设备科提交报告申请增加雾化吸 入空气压缩泵; 2、制定雾化吸入泵使用保养维修制定; 3、对雾化吸入驱动装置及保养维修制 定组织全科学习; 4、取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1、制定完善雾化吸入器消毒晾干制度 流程; 2、制作雾化吸入器专用消毒晾干装置; 3、制定雾化吸入器种类知识的学习。
总分
采纳
提议人 肖玉巧 肖玉巧 韩琳琳 杨慧
负责人 徐红兰 徐红兰 徐红兰
执行时间
2014年5月 2014年5月 2014年5月
对策编号
患者雾化 吸入知识 缺乏,护 士宣教不 到位 雾化吸入 驱动装置 不给力
135 132 128 63 138 134 123 70 128 122 132
★ ★ ★ ★ ★ ★ ★ ★ ★
3、组织全科护士对雾化吸入器种类进行培训学习。
C确认 A处置
雾化吸入器消毒符合标准。 实施评价好
负责人:徐红兰
实施日期:2014.5~6
对策实施具体内容PDCA 问题点四:雾化吸入时间安排不合理。
P计划
1、根据科室特点实行弹性排班,合理安排雾化吸入的时间,运 用多种雾化吸入驱动装置尽快完成全部雾化吸入; 2、制定雾化吸入药物知识学习计划。 1、执行弹性排班,早上责任护士提前15分钟上班,进行雾化吸 入,下午四点进行雾化吸入,与患者静脉输液时间错开;
实施日期:2014.5~6
对策实施具体内容PDCA 问题点三:雾化吸入器消毒不当;
P计划
1、制定雾化吸入器消毒的制度流程; 2、制作雾化吸入器专门的消毒晾干装置; 3、制定雾化吸入器种类知识的学习计划。
D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