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3c3903f5a8102d276a22fb4.png)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建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民主、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和作用1.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也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以一个引路人、合作者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学习。
在这个关系里,师生之间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
2.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的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和同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感受到来自己教师与同学的关爱与温暖,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团体。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教师将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教师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也可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蓬勃的朝气影响教师的教学;教学将是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二、怎样构建充分体现尊重、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民主思想、尊重每一名学生1.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与爱好,他们有学习与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权利;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听取每一名学生的意见,要多表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与生活的自信,不能以教师个人的意愿,来抹杀学生发展的天赋;教师要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生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尊严和幸福感。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66ad8340b4e767f5acfce4f.png)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是教学成功的坚实基础。
广大教师只有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创造性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1更新观念,民主施教1.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改变过去教学中的权威形象,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长者的架子,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相处,和学生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交流,融入学生的活动之中,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体现着尊重和理解的教学氛围,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能保持最活跃的状态,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争辩,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也才能使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进发创造的火花。
这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精神产生的土壤。
课改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语言上的变化,令人真切感受到教师观念上的巨大变化,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的气氛正在逐渐形成。
1.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有思想的人呢?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背景,他们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不能、也不应该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去要求学生和培养学生。
教师要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歧视、不侮辱,要尊重学生的见解,不强求、不压制,允许学生打破常规,努力营造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尤其是对待那些有着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更是应该用一颗宽厚的心去包容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学生的潜质,及时发现其优长的一面,主动帮助他们找到其独特的位置,要多给孩子搭建一个成功的舞台,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健康成长。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7eff0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6.png)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环境的秩序和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业成绩的提升,同时也能营造出一个支持与尊重的学习氛围。
小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建立互信和尊重互信和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该认可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重要性,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想法。
同时,教师也要树立权威和信任感,给学生提供可靠的指导。
通过平等和开放的对话,教师和学生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互信和尊重。
2. 给予关注和支持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关心学生的学业进展、参与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等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注。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怀和支持,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得以发展。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尊重、包容和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支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4. 正确处理矛盾和冲突师生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教师需要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首先,教师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不以成人的身份对待学生。
其次,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私下谈话,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矛盾和冲突,教师也可以请教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5. 角色定位和职责意识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意识。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教师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全力以赴地履行教学工作,并始终保持专业性和职业操守。
同时,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履行自己的学习责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56654e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7.png)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1. 沟通与倾听: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开放和有效的沟通。
倾听学生的想法、问题和关注点,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
这样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建立信任。
2. 尊重与关爱: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歧视、不偏见。
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关心。
3. 积极的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这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 公正与公平: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和评价学生表现时应保持公正和公平。
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避免偏见和不公平的待遇。
5. 共同兴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适当的时候与他们分享或参与相关活动。
这有助于建立共鸣,增进师生之间的亲近感。
6. 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教师可以提供引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
7. 角色榜样: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展示积极的态度、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品德。
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8. 课外互动: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或组织一些活动,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机会,进一步加深师生关系。
通过以上途径,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积极、尊重和互信的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领悟陶老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领悟陶老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7baff0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2.png)
领悟陶老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一、引言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以人为本,性情中和,学以致用”教育理念和“百折不挠”的民主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性、个性,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启迪了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旨在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总结和分析,探讨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理论基础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扬弃形式主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教育视为一种生命熔炉,通过“教育、自觉、启发和自由”等手段培养学生成为独立、主动、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2.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包括“中庸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智慧,以及对人性的探讨,注重人的本质,提倡把人视为人而非物,注重个体的发展和人的人性化教育。
三、领悟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1.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陶行知强调平等、民主、自由、尊重师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教育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阳光下、双向沟通、重视学生主体性和个性、贴近生活、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真正的教合一,以人为本。
2.注重挖掘和开发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力陶行知认为,学生是本着自己的兴趣来学习的,因此教育过程需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化需求,而不是机械、生硬地让学生遵循书本和教师的规定行事。
因此,教师应努力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力,创造一种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动力的教学环境。
3.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感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化和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和世界观,带给他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满自信并自觉地承担个人和团体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思考论文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d999da3186bceb19e8bb2d.png)
关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思考刚开始做班主任时,总认为老师说的话学生不会不听的,事实证明了这种思想是不切实际且幼稚的。
由于对学生情况不了解,而且急于想成功,结果班级工作的效果很令人失望。
在失望的同时,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实践,深深地感到与学生关系融洽与否是影响班级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做好班级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提高班级工作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互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
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师生关系,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待。
旧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
到了后来,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
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的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
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从教育教学过程分析,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学生的发展角度说,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条件,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形成班良好的班风班貌,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报告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6158cf195f312b3169a592.png)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CJJ103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主持人:周莹中学高级教师娄底市第一小学校长主要研究人员:周莹、肖伟颜、刘晓鸣、林燕娜、杨瑰、钟仁伏、李飞燕、唐怡、姚聘兰、刘爱灵、龙姣妮参与研究人员:娄底一小全体教师课题研究指导:吴国贤娄底市教科所内容摘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中小学校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课题研究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传统师生关系或不良师生关系状况入手,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人文教育思想,结合建构主义认识论、学习论和教学论中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观点,在学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系统地探索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调查分析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了课堂教学及班主任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摸索了在少先队活动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家校联动中如何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如何突出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系列方法与措施。
课题研究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摸索的原则,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优化了学校育人环境,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对话合作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对于稚嫩天真的孩子来说,小学可以说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驿站,老师则是他们人生的第一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但是,调查表明,目前师生关系状况不容乐观,“师道尊严”、命令与服从、紧张、扭曲、陌生、专制的传统师生关系任然普遍存在;再从另一方面现状来看,我们学校现有学生四千多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教职工近两佰人,有三分之一多的教师都是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他们也多是“独生子女”出身。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e9f4ede84254b35eefd34a5.png)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地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有较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道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以此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性的师生关系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化为强大的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手段提供条件。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良好、积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其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学家指出学生学好的十个因素,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二者必须建立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础。
教师热爱、信任、关怀学生;学生热爱、信任、尊重教师。
二者情感融洽,心心相印,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愉快,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增进师生情感的亲密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英国有影响的教育家欧文曾经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学生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的学问和专业修养更重要。
新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个性发展的要求日益强烈。
未来网络教学组织形式将是研究性教学为主,加上个性化的集体教学,人们开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新型师生关系开始形成。
但也必须看到,旧师生关系依然存在,且有它的顽固性,其主要表现为“一压、二包、三放弃”。
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下面是本人几点拙浅的心得和体会。
一、教师思想观念转变,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突破口我们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7c68c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9.png)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支持和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建议。
一、教师的角度1. 建立亲和力:教师应尽可能亲近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参与学生的日常活动以及关心学生的成长等方式来建立亲和力。
2. 以身作则:作为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
要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严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人原则。
3. 关心学生: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可以通过定期家访、心理咨询、班级活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4. 提供支持:教师应该在学习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可以通过开设辅导课、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学习小组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动力。
5. 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个人差异,在批评和表扬学生时要公正客观,并且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要理解学生的困惑和挫折,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二、学生的角度1. 尊敬教师:学生应该尊敬教师,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听从教师的教导和指导。
要尊重教师的思想和意见,理解教师的辛勤付出,与教师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2. 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回答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
同时,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3. 学会沟通:学生应该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教师反映自己的问题和困难。
要与教师诚实地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并且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导。
4. 尊重他人:学生应该尊重同学之间的权利和个人差异,要友善待人,帮助他人。
要在校内外保持良好的品行和礼仪,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们和谐相处。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篇)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6b36b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5.png)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篇)第一篇: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和良好的心态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师德师风以及个人思想和文化素质、修养。
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尊重学生,乐于奉献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
这种爱是建立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
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学困生”冷若冰霜。
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信心,从而导致他们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觉得前途渺茫,最终就会走向由厌学到弃学之路。
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
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勇于说“对不起。
”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信任”是赢得学生心灵沟通的关键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一定会给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巨大的影响。
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
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一部分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心。
信任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信任本身也是社会的一种要求,它可以使人们懂得怎么样去做一个受人疼爱的人,怎么样去尊敬别人。
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
以良好的师德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以良好的师德构建新型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8558dd2482fb4daa48d4b05.png)
以良好的师德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一。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
既有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师生间的教与学关系、情感关系等等。
在过去以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为主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师生关系体现着“师道尊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科学化,旧的师生关系必须扬弃,必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理念,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
教育过程是双方互动、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相互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它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二、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新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中,要树立以下几种观念,扎实推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改变过去的“师道尊严”观念,即要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展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浅议从情感的角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浅议从情感的角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bc42375a26925c52cc5bf81.png)
浅议从情感的角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新型师生关系强调民主平等,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更要适宜地赞赏学生。
新型师生关系情感爱尊重赞赏师生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并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变化、为教育任务的完成发挥极大作用。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时,需要从观念到行为进行相应变化,从而适应新的时代与教育环境。
一、传统师生关系存在的弊端1.传统师生关系在教学方式上的弊端在教学方式上,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要无条件的向大脑中灌输什么。
这种教学方式只从教师的需要出发,是一种呆板的、固定的形式,严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
2.传统师生关系在管理方式上的弊端在管理上,教师奉行“教不严,师之惰”和“严师出高徒”的文化理念,对学生实行专制型管理,突出一个“严”字。
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实质上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上施下效的关系。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1.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重视学生行为的主观意义,特别是强调学生个体行为的主观层面。
以生为本的思想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必须是以解读学生的主观世界,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前提,强调尊重、宽容、合作、激励和创新精神。
因此,教学中应采取民主参与的方式,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于学生的一些失误,也应主要采取规劝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强调民主,意味着对学生的平等与尊重,真诚的热爱与接受,合理的引导与谅解。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8b04d3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0.png)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1、以师生共同发展的概念为指导: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思考、共同分析、沟通交流,共同发展。
2、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新型师生关系不再是一种传统的传授知识的双向关系,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互动关系,它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交流见解,完成课程任务,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3、启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是只是接受教师的传授。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及时反馈: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能够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进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以及发现的学习热点。
2、建立和谐的氛围: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地交流讨论,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反省和总结,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学
生有一个安全的沟通空间,在被倾听的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且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发展。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全文5篇]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9dbaa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f.png)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全文5篇]第一篇: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新联小学李笑葵【摘要】教育学家指出学生学好的十个因素,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二者必须建立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础。
教师热爱、信任、关怀学生;学生热爱、信任、尊重教师。
二者情感融洽,心心相印,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愉快,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增进师生情感的亲密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开放的课堂是学生有心理安全感的课堂,这就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温暖、宽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师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肯定学生的思考,要给学生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已,表达自已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错了和失败了,教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也不会耻笑,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创造性地探索思考。
一、尊重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德,一种品格,一种谦逊。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师德。
只有尊重学生的老师,学生才会从心里尊重你,才会接受你的教育,你的教育才会有效。
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
只有尊重生命,才能理解生命的巨大潜能和复杂的差异性,也才会有科学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特点、个性,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其个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巨大的潜能,让学生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芒。
台湾作家廖玉蕙在一篇名为《我们就该这样长大吗》的文章里叙述自已无法忘掉自已上小学五年级时被音乐老师厉声奚落她为“乡巴佬”、“土包子”、“笨蛋”,至今想来犹然历历如在眼前。
“亲其师信其道”——浅议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浅议构建新型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ff12443852458fb770b5637.png)
在校 园生活 中各种各样 的人 际关系 中, 最重 要 、 最 基本 的是教 学过 程 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什么是师生关 系呢?师生关 系, 是指教 师和学 生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结成 的相互关 系 , 包 括彼此 所处 的地位 、 作用 和相 巨对待的态度等 。 在 良好的课堂气氛 , 融 洽的师生 关 系下 , 教 师才会 具备最 佳 的心理 状态 ; 学生也才能表现 出兴致勃勃 的情绪 , 大胆思维 的神 态 ; 师生才 会感 情融洽 , 配合默契 。只有师 生关 系和谐 , 融洽 , 才 能实 现双赢 , 使教 学达 到最佳效果 。新型的师生关 系 , 教师 既要 在学生 中有威 望 , 又充分 体现 尊重 、 民主 、 平等 、 发展 的时代要求 。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把 “ 良好师生人 际关系看成实现教学与 发展 的重要 基本 ” 。所 以说 , 在 平时 的教育 教学 活 动中, 构建新型 的师生关 系是学生得到发展 的关键 。 在教育实践 中师生关系仍然存在一些弊端 : 1 、 一直 以来 , 实 际上学校 、 社会对教师 的评价标准就 是教学 成绩 , 这 就 导致教 师在教 育 活动 中为学生筹 划一 切 , 学 生更多 的便是 接受 性学 习, 从 而 失 去 了 主动 学 习 的机 会 和 动力 。 2 、 教学 中教师 的权威思想普遍存在 , 教师 在管理学生 的过程 中依然 f _ 孚 在侵犯学生个人权利 的现象 , 特别是侵 犯学生人身 方面的权利 和 自由 以及学生 文化教 育方 面的权利 。 3 、 在传统 的“ 一 日为师 , 终生为父” 、 “ 严 师出高徒 ” 等 观念 的影 响 下 及应试教 育的背景下 , 师生 双方都把 主要精力和时 间集中在课 堂教学及 书本知识 的学 习 上, 从而导致 师生情感关 系的疏远与冷漠 。 课 堂实践教 学表明 , 面对生 于 9 O年代末 期的初 中生 , 这种传 统的师 生关系显 然不 能适应新 的形势 。对初 中思想政治课来 说 , 建立新 型的师 生关系尤为重要。只有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 , 才能 发挥思想政 治课 的德 育功能。 在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 中, 教师起 主要 的调节 作用 , 教师 的思想 品 德、 观念意识 、 工作方 法 、 工作作 风及处 事风 格 , 对师 生关 系起着 决定性 的影响。所以构建新型的师 生关 系更多 的还是 依靠 教师。作 为教师 应 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深入学生 内心 。 平等尊重每个学生 尊重是平等的基础。平等对话是新课标积极 倡导 的新理 念 , 平等 的 师生关系是课堂对话 的情 感支柱 。因此 , 教师要 尊重 学生 的独立人 格 ,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 平 等对待 每一位 学生 。教 师对学 生多 一份关 心 , 学生就会对教师多一份信任 。 受传统师生关系 的影响 , 教师与学生 的距 离总是遥不 可及 。如果 我 们还牢牢禁锢在这样 的传统 观念 里 , 就使 得师 生问丧 失 了沟 通的 机会 , 交流的基础 。因此 , 我们必须深入学生 内心 , 尝试“ 蹲下来 和学生说话 ” 。 这样学生才会把你 当作 自己信赖的朋友 , 从 而在和谐 融洽的气氛 中共 同 完成教学任务 。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a5e911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4.png)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1、新型师生关系标志着师生之间关系从传统的师傅传徒模式发展为相互尊重、智力互补的合作关系。
2、新型师生关系旨在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的关系,让师生之间的教育活动不再以老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被动主体,改成互相交流、探讨、反思的模式。
3、新型师生关系也注重学生的成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实践是一个尊重学生人格自主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局限于传授知识的过程。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权利。
2、建立信任关系:师生应该彼此信任,并尊重对方的权利和利益。
3、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响应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4、强化老师的培养作用:师生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多方面做出调整,同时要强化老师的培养作用,建立一种助人为乐的师生关系。
5、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实践中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发展自我思维、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与教育》试题预测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与教育》试题预测最新版(二)](https://img.taocdn.com/s3/m/2a0507e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f.png)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与教育》试题预测最新版(二)1、简答题 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①师生伦理关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 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
不论是侵犯学生权利还是包办代替,都不是恰当的 师生伦理关系。
②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做出的努力: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 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 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
①师生情感关系目前存在 的主要问题:从整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 比皆是。
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 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
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② 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做出的努力: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2、填空题 教师的管理类型有三种,即强硬专断型、____以及民主管理型。
参考答案: 放任自流型3、单选题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_____。
A : 自觉性B : 独立性C : 创造性D : 可塑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解析】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4、简答题 职业心理健康的内容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高尚的师德; (2) 愉悦的情感; (3) 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健康的人格。
5、简答题 简述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优化教学能力应在哪些方面努 。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能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效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延伸能 。
探讨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
![探讨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e5d406c48d7c1c708a14541.png)
探讨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它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成功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
本文从教学实践上论述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以人为本平等和谐前不久,在高二年段的研究性学习总结汇报会上,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
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本校高2010级学生中开展的),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许多老师抱怨师生之间情感淡薄,“一届学生不如一届”,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有的确实做了),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探讨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关系”从词义上分析,表示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什么是新型师生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那么,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的才是新型的呢?新型师生关系就是一种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师生关系,它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成功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爱”字当先
• 师爱不是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 于友爱,胜过情爱,是至高无上的爱。 • 师爱是真诚的、理智的、科学的、 博大无私的。
“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 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 狱。”
12种素质:
• • • • • 1、友善的态度; 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学生; 3、耐心; 4、兴趣广泛; 5、良好的仪表;6、公正;7、幽默感;8、 良好的品行;9、对个人的关注;10、伸 缩性;11、宽容;12、有方法。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 奉献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 求真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 创新
对教师来说, 修养是教育的载体; 境界是爱育人,建立尊重、友爱、 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圩镇教育指导中心——曾文才
一、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 新型师生关系概括为“尊重、友爱、 民主”6个字,
尊重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友爱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 民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形式”。
二、如何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 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2、真诚关爱赏识学生是建立新型友好师生关系 的核心。 3、为人师表,改善形象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4、研究学生,讲究策略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为:
• ①教学方法好②知识广博,肯教人③耐 心温和,容易接近④实事求是,严格要 求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⑥对人对事公 平合理⑦负责任,守信用⑧说到做到⑨ 有政治头脑,关心国家⑩讲文明,守纪 律
学生最看不起的老师有十种:
• • • • ①偏心,不能一视同仁 ②脾气暴躁,不问是非,逮住就吵 ③言行不一,爱吹牛 ④不尊重同学,开口闭口“你傻呀”、“你眼 瞎呀”、“你怎么这么笨”、“真给你爹妈丢 脸” • ⑤脏话连篇⑥动不动就叫家长⑦教学水平低下, 不组织课堂⑧爱慕虚荣,趋炎附势⑨体罚学生 ⑩穿着不得体
2.明确的共同目标——成为高素质 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有”: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六学会”: 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健体、 会审美、会创造
5.做好后进生工作
• • • • • 信任 鼓励 爱护 体谅 帮助
每天送给他(她)一个——
• • • • • • 微笑 赞扬 鼓励 话语 机会 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