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序

合集下载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许慎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着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

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许慎《说文解字叙》全文及翻译

许慎《说文解字叙》全文及翻译

許慎《說文解字敘》全文及翻译-------------------------------------------------------------------------------------------------------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

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題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

夬,揚於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廷。

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

往古的時侯,伏犧氏治理天下,(他)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觀察鳥獸的形象和大地的脈理,近的取法自身,遠的取於它物,在這個基礎上,才創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

到了神農氏的時代,使用結繩記事的辦法治理社會,管理當時的事務,社會上的行業和雜事日益繁多,掩飾作偽的事兒也發生了。

(到了黃帝的時代,)黃帝的史官倉頡看到鳥獸的足跡,悟出紋理有別而鳥獸可辨,因而開始創造文字。

(文字用於社會之後,)百業有定,萬類具明。

倉頡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於《夬卦》,《夬卦》說,臣子應當輔佐君王,使王政暢行。

這就是說,倉頡創造文字是為了宣揚教令、倡導風範,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君王運用文字工具,更便於向臣民施予恩澤,而臣民應以立德為本,切不可自恃具有文字之工去撈取爵祿。

&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著於竹帛謂之書。

書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

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倉頡初造文字,是按照物類畫出形體,所以叫做「文」,隨後又造出合體的會意字、形聲字,以擴充文字的數量,這些文字就叫做「字」。

叫它為「字」,是說它來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數量增多。

把文字寫在竹簡、絲帛上,叫做「書」。

「書」意味著寫事像其事。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说文解字序》,又作《说文解字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文解字序》原文: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戍役,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

说文解字序

说文解字序

說文解字序許慎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

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

庶業其繁,飾偽萌生。

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

「夬,揚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明)忌」也。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著於竹帛謂之書。

書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一曰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三曰形聲。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會意。

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轉注。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

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也。

其後諸侯力政,不統於王。

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斯作倉頡篇。

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

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

是時,秦滅書籍,滌除舊典。

大發吏卒,興戍役。

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而絕矣。

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漢興有草書。

尉律:學僮十七以上始試。

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史。

又以八體試之。

郡移太史並課。

最者以為尚書史。

書或不正,輒舉劾之。

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說久矣。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顷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夭,俯姻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主十.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筠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蜘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o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II。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夭、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夭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磐、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炫,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央卦》,《央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异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说文解字序及详解

说文解字序及详解

说⽂解字序及详解《说⽂解字》的内容⼗分丰富,包罗万象,它的价值不仅限于解说汉字,研究汉字本⾝,可以说《说⽂解字》是东汉末以前的百科全书。

正如许慎的⼉⼦在《上说⽂解字表》⾥⾯所说:“慎博问通⼈,考之于逵(贾逵),作《说⽂解字》,六艺群⾝之诂皆训其意,⽽天地,⿁神,⼭川,草⽊,鸟兽,昆⾍、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事,莫不毕载。

”《说⽂解字》吸取前辈的研究成果,成为⼀部研究汉民族语⾔⽂字的系统的专著,不但对于后⼈研究语⾔⽂字学、⽂献学是唯⼀的经典著作,就是整理⽂化遗产也都是不可缺乏的阶段。

《说⽂解字》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即在所收字数上,也⽐这些字书都多,如汉初把《仓颉》、《爱历》、《博学》三书合编为《仓颉篇》,共3300字。

西汉末,扬雄的《训纂篇》共5340字,东汉贾鲂的《谤喜篇》共7380字。

《说⽂解字》⾥⾯共收9353字,重⽂1163字,共10506字,⽐《谤喜篇》还多了1973字。

不论《尔雅》对于汉字的训诂,《⽅⾔》对于汉语⽅⾔的研究,或《释名》的⾳训,《切韵》、《⼴韵》的声韵,⽆⼀不在《说⽂解字》的范围之内。

现在让我们就《说⽂解字》的创造性,结合他所保存的原始资料,来看它在汉字学史上的重要性。

1、《说⽂解字》创造了字典式的体例。

被称为字典的⿐祖,也是我国第⼀部研究汉字的著作。

《说⽂解字》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偏旁分中的编制⽅法,⼀直成为编字典的⼀种主要体例。

2、《说⽂解字》总结⼩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籀⽂和⼩篆的原来⾯貌。

3、《说⽂解字》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因⽽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

4、《说⽂解字》通过⼩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不但成为古汉语语⾳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献、社会⽂化、经济的原始资料。

两千年来,《说⽂解字》是⽂字学上的⾸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它的作者许慎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阅读古籍,探讨古代⽂化,研究古⽂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

说文解字序

说文解字序

说文解字序笺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1,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逺取諸物2,於是始作《易》八卦3,以垂憲象4。

及神農氏5,結䋲為治而統其事6,庶業其繁7,飾偽萌生,黄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異也8,初造書契9。

百工以乂10,萬品以察,葢取諸夬11。

夬,揚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廷12,君1 庖犧氏:上古帝王。

《易•系辞下》:“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释文》:“包,本又作庖。

郑云:取也。

孟、京作伏。

犠,郑云:鸟兽全具曰犠;孟、京作戏,云伏、服也,戏,化也。

”宋王应麟辑《周易郑康成注》:“包,聚也。

鳥獸全具曰犧。

”按孟、京之训为今文旧说,《白虎通义•号篇》:“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

”《风俗通》引《含文嘉》:“伏者,别也,变也。

戏者,献也,法也。

伏戏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戏。

”又作宓羲,王筠曰:“考诸经史纬候,无宓羲之号。

孔子弟子虙不齐,后人云,济南伏生即子贱之后,是知虙与伏古字通用,后误以为宓也。

”郑玄之训,据吕思勉《先秦史》所论,本自刘歆,《汉书•律历志》载歆《世经》:“作网罟以田渔取犠牲,故天下号曰炮犠氏”,可证。

吕氏曰:“《易》但言田渔,歆妄益‘取犠牲’三字,实非也。

”琢案:吕氏论古史,以今文为正,故断论刘说为非。

《说文》:“犠,宗庙之牲也。

”《鲁颂•传》:“犠,纯也。

”犠者,纯色之牲也,以荐于宗庙。

《易》云田渔,必当得获,刘郑寻“包犠”之名,以获取鸟兽解之,较之今文“变化天下、咸伏贡献”之浮谈,未可轻言谬也。

又有“庖犠”之名,《礼记•月令疏》引《帝王世纪》:“庖犠氏,风姓也。

取犠牲以充庖厨,故号庖犠氏。

”此则由“包犠”附会庖厨之意也。

2 《易•说卦》:“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孔疏:“此一节说八卦人身之象,略明近取诸身也。

”《说卦》又云:“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资料讲解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资料讲解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说文解字序

说文解字序

說文解字序許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序〔原文〕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⑾。

〔注释〕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译文二、《说文解字序》原文如下:《序》1、说文解字序: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2、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3、说文解字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4、说文解字序: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5、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6、说文解字序: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7、说文解字序:汉兴有草书。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篇一:及其翻译〔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说文解字序及详解

说文解字序及详解

《说文解字》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它的价值不仅限于解说汉字,研究汉字本身,可以说《说文解字》是东汉末以前的百科全书。

正如许慎的儿子在《上说文解字表》里面所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说文解字》吸取前辈的研究成果,成为一部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系统的专著,不但对于后人研究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是唯一的经典著作,就是整理文化遗产也都是不可缺乏的阶段。

《说文解字》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即在所收字数上,也比这些字书都多,如汉初把《仓颉》、《爱历》、《博学》三书合编为《仓颉篇》,共3300字。

西汉末,扬雄的《训纂篇》共5340字,东汉贾鲂的《谤喜篇》共7380字。

《说文解字》里面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共10506字,比《谤喜篇》还多了1973字。

不论《尔雅》对于汉字的训诂,《方言》对于汉语方言的研究,或《释名》的音训,《切韵》、《广韵》的声韵,无一不在《说文解字》的范围之内。

现在让我们就《说文解字》的创造性,结合他所保存的原始资料,来看它在汉字学史上的重要性。

1、《说文解字》创造了字典式的体例。

被称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

《说文解字》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偏旁分中的编制方法,一直成为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

2、《说文解字》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

3、《说文解字》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因而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

4、《说文解字》通过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不但成为古汉语语音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的原始资料。

两千年来,《说文解字》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它的作者许慎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

许慎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感想

许慎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感想

许慎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感想
许慎说文解字序正文: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緐,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译文:古代庖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上则观察星象于天,下则观察现象于地,又看到鸟兽的纹理和地理的形状,近则取法于身,远则取象于物,于是开始作了八卦,用它来表示法定的图像。

至神农时代,用结绳的办法记录事物,诸事繁杂,饰伪的事情不断发生。

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足迹,知道纹理可以互相区别,始创造了文字。

“百官以乂,万民以察,大概取象于分别,”“分别了,扬于王庭,”这就是说,文字是在王者朝廷里宣教明化的,是百官用以对下布施教化,增修德行,明白禁忌的。

仓颉在开始创造文字的时候,大抵是依照事物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叫做“文”。

后来形旁声旁相互结合就叫做“字”。

“文”是表示事物的本然现象,“字”就是由文滋生出来而逐渐增多的。

写在竹帛上的叫做“书”,“书”就是“如”的意思。

到了二帝三王的时代,文字逐渐改变成不同形体。

在泰山祭天
地的有很多朝代,使用的文字竟然没有相同的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东汉)许慎《说⽂解字序》古者包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与地之宜,近取诸⾝,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结绳为治,⽽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

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

⾔⽂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者,物象之本;字者,⾔孳乳⽽浸多也。

著于⽵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者七⼗有⼆代,靡有同焉。

《周礼》:⼋岁⼊⼩学,保⽒教国⼦先以六书。

⼀⽈指事。

指事者,视⽽可识,察⽽可见,上下是也。

⼆⽈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三⽈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会意。

会意者,⽐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转注。

转注者,建类⼀⾸,同意相受,考⽼是也。

六⽈假借。

假借者,本⽆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篆》⼗五篇,与古⽂或异。

⾄孔⼦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厥意可得⽽说。

其后诸侯⼒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冠异制,⾔语异声,⽂字异形。

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合作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篆,或颇省改,所谓⼩篆者也。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发⾪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书,以趣约易,⽽古⽂由此绝矣。

⾃尔秦书有⼋体:⼀⽈⼤篆,⼆⽈⼩篆,三⽈刻符,四⽈⾍书,五⽈摹印,六⽈署书,七⽈⽎书,⼋⽈⾪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学僮⼗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以⼋体试之。

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

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今虽有尉律,不课,⼩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一一”,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 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慎《说文解字序》注释与翻译〔题解〕本文选自《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系东汉经学家许慎著作的一部文字学专著。

在序言中,许慎对汉字的源流发展、体式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我们了解古文字的发展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作者许慎,字叔重。

东汉汝南召陵人。

曾太尉南阁祭酒等职。

师事贾逵攻古文经学。

为正秦汉以来书体错乱和今文经派臆解经义之谬,积二十年之力撰写了《说文解字》。

为我国古文字学的开山之作。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 ,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 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④。

”,“扬于王庭⑤。

”夬夬:《易》六十四卦中一卦。

用缺一页③④⑤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⑦依类象形:按事物的种类模画外形。

故谓之文:因此把所画的形迹叫做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形声相益:表形和表音互相配合而提高了表意的作用。

其后:仓颉以后。

指仓颉之时仅有指事、象形,后形与声相附则有形声,形与形相附则有会意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渐多也⑨文:即象形、指事的单体字。

本:原本的形象。

它:形声、会意的合体字。

孽乳:繁衍增生。

蜪:渐渐。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字形就如事物的形状。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经过改变,字形不同了。

封于泰山者在泰山封禅祭天地,七十有二代:泛言多数,靡有同焉11。

周礼周代的制度。

所引文意,见《大戴礼记·保傅》八岁入小学,保氏:官名,掌管教育教国子公卿士大夫的子弟,先以六书汉字的六种造字用字方式。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②,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同义以见指僞同挥。

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太史,官名籀人名,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与壁中书(详后)有些不同①。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那些古文的字义还能解释②。

其后诸侯力政通“征”,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妨碍、损害己,而皆去其典籍③。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④,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即小篆合。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②。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行政和诉讼事务繁。

初有隶书,以趋约易简单易写而古文由此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 :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讽、籀都是读之义,指会认读书九千字,乃得为史。

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郡县转送太史令,把认读小篆九千同八体字合并考试,最者成绩最优的人,以为尚书史。

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今虽有尉律,不课考试,小学不修不研究文字学,莫达其说久矣:不能通晓。

①自尔:从那时。

刻符:专用在符信上刻写的字形。

虫书:又称鸟书、鸟虫书,字中有的笔画的起始、结尾,画饰为鸟头、虫身之形,一般用于旗帜。

摹印:用于玺印。

署书:用于封签、题名。

殳书:用于镌刻在兵器上。

以上后六种,就文字体制来说,仍是小篆,但具有美术字的符点。

草书:它实际上不是一种字体,是为便利书写的一种副书。

②尉律:关于廷尉的规定。

秦朝掌管刑律的官叫廷尉,简称尉。

所以的是小篆。

③郡移太史并课:。

④不正:不正确。

举劾:举,提出来;劾,批评。

⑤不课:不。

小学不孝宣皇帝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跟着“通仓颉读(dòu)者”学习。

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

孝平皇帝时,征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

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大略保存下来了。

《训纂篇》:字书。

60字为一章,34章,2040字。

书已不存,清冯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有辑本。

《汉书艺文志》:“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廷中。

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篆篇》。

”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

时有六书。

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

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三曰篆书,即小篆。

四曰左书,即秦隶书。

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

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

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

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郡国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

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

①亡新居摄:指王莽摄政。

王莽代汉后国号称“新”,“亡”指它被刘秀所灭。

“亡新”犹言“伪新”。

应制:奉皇帝之命。

②六书:六种字体。

与文字构制的“六书”不同。

③左书:左即“佐”意。

以“佐”相称,知当时法定的标准字体仍为小篆。

④鲁恭王:汉景帝之子刘余,封国在鲁,谥号为恭。

他为了扩大王府,拆毁了一些孔府房屋,在夹壁中发现一些前代藏书。

字体头粗尾细,形似蝌蚪,称“蝌蚪文”,又称“孔壁古文”。

实际是六国文字。

⑤鼎彝:鼎是炊具,彝是酒器,泛指青铜器。

铭:铸在青铜上的铭文用字。

⑥汉字更远的历史状况虽不可再见到,但详情的大略可以做些解说。

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就乱常行,以耀于世。

“大共非訾”句:大都是非议毁谤讲说古文字的人,认为都是好弄奇怪的人。

故:故意。

诡更正文:弄假改变字的正确写法。

乡壁虚造:向壁伪造。

“乡”通“向”。

不可知之书:不可理解的错字。

诸生竞逐说字解经,醓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

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

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

“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也。

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之文,谬史籀。

俗儒鄙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 不见通学,卖弄他们习以为常的错误说法,拒绝接受很少听到的正确解释。

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旨 。

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仙之术焉 。

其迷误不谕,岂不悖哉 !①②诸生:今文家博士们。

醓字同喧,喧称,即嚷着说。

父子相传:即一代一代传授下来。

③猥:曲,卑贱。

猥曰:鄙陋地说。

马头人为长:长字的古文作,隶体变成,当时有的人按隶体说它的上部是马字的头部,下部是人字。

斗字:金文作,篆体为。

汉隶作,当时被分析为“人持十(升)为斗”的会意字。

单体的虫音huǐ,即虺字的初体,指覆蛇。

字形为。

双体的虫虫是昆虫的昆字的初体。

三体的虫,是总称的虫类义。

“虫者,,屈中也”是说中字的长竖下部弯曲,就成虫字。

许慎认为这三个字形体的解释都是不对的,是由于不知字形的演变所致。

④廷尉解释法律条文,错到竟然用字形的误解来解释法律。

⑤苛人受钱:汉代律令中有“诃人受钱”一条。

是说诃责审案人接受贿赂。

“诃”字用“苛”字或“]止可”字作通假,当时的隶书俗体又写成“可(苛)人钱”句讲成:不再审理而钩取被审者的钱。

⑥⑦通学:通达合理的学问。

字例之条:字形的规律,即六书。

怪旧艺而善野言:对传统的解释感到奇怪,喜欢道听途说。

究洞:深知圣人深奥隐微的旨意。

⑧幼子承诏:幼子指学僮:承诏谓师之教告。

秦汉以前,“诏”字有一般的“教训”义,不专用于帝王的文书命令。

神仙之术:指传说中的黄帝死时乘龙升天。

既然《他颉篇》是黄帝所作,要“幼子承诏”继位,由此可知书中必记有黄帝升天的仙术。

这是望文生义者的错误推理。

⑨迷误不谕:执迷不悟。

《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引句见《尚书·益稷》,我要看古人的图像。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牵强附会。

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今亡矣夫引自《论语·卫灵公》。

原文是:“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意思是:我还赶上看到史书里有阙疑的话。

古人的阙疑以待知者,就好比自己有马而不调习,借给善驾驭马的人骑着来调习。

现在人没有这种态度了。

孔子这话就是批评那不知还不问的态度盖非其不知而不问。

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那些人凭着主观猜想作解释,是非就没有正确的标准,天花乱坠的邪说,使学习者疑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本:基本,即指文字。

道:指文句要表达的意思。

啧(zé):通“赜”,精微,深奥。

对文字的意思理解正确了,文句要说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也就能认识天下最深奥的道理而不会认识混乱。

经艺:经学,指六经。

⑦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①。

信而有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②。

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③。

万物感睹,靡不兼载④。

厥谊不昭,爰明以谕⑤。

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⑥。

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⑦。

①现在解说篆体,也结合着解说古文、籀文,广泛地采纳了高明学者或大或小的见解。

②只要是可靠而有根据,我都搜集起来,加以介绍。

理群类:整理出各种头绪条理。

达种:讲明奥妙之所在。

,同“旨”。

③分别部居:分成540部,各归其类。

杂厕:杂乱堆积。

厕,通“侧”。

④表示万事万物的字,没有不收在书中的。

⑤如果有那些宁的意思不明显,就援引经黄作解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