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

合集下载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医疗纠纷是指患者或其家属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因诊疗服务、医疗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产生的争议和纠纷。

医疗纠纷的发生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制定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对策非常重要。

下面是针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对策:一、加强沟通与协商1.完善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前应充分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减少患者对医疗结果产生的不满和争议。

2.加强医患双方的协商和合作,提高医患关系的信任度。

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

医院和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纠纷。

2.加强医疗事故的管理和教育。

医院应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通过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构。

医院和相关部门应建立独立、公平、高效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为医患双方提供公正的调解服务,协助双方化解纠纷,避免纠纷升级。

2.加强医疗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对于发生的医疗纠纷,应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核实,找出纠纷的真相。

同时,要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追责,确保患者得到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四、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1.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投保医疗责任保险,确保患者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得到及时的赔偿和补偿。

2.加强医疗纠纷公开和信息公示。

医院应及时公开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向患者和社会公众公布有关医疗纠纷的信息,增加医院和医生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度。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医疗纠纷是指医疗行为产生争议或纠纷,包括医疗责任纠纷、医疗病案纠纷、医疗服务投诉纠纷、医疗保险理赔纠纷等多种方面。

医疗纠纷不仅对病人及其家属带来财产、健康等方面的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和医生的职业荣誉感,甚至会引发社会不安和舆论压力。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疗系统的顺畅运转,保证病人及家属的合法权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显得至关重要。

一、医疗纠纷防范机制1.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控制。

医院应全面实施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标准和流程,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医生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严格遵守医德医风,避免医疗过失和医疗误诊等情形的发生。

2. 加强医患关系的管理。

医院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的不安和疑虑,建立“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生应养成耐心、细心、贴心的工作态度,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和要求。

3. 建立医疗纠纷预警和风险防控机制。

医院应定期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生要认真学习各种医学知识和新技术,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医疗风险。

4. 加强医疗纠纷信息公开。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医院的经营情况、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纠纷处理情况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医院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还能减少病人和家属的猜忌和不信任,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和互动性。

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 建立医疗纠纷的处理机构。

医院应设立医疗纠纷处理机构,由专业人员负责处理医疗纠纷,并及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和病人及家属。

2.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的程序。

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医院应建立明确的处理程序,如对纠纷进行初步调查、听取当事人陈述、整理证据、进行调解等,最终通过协商或其他方式解决纠纷。

3. 加强协商调解和仲裁机制。

医院应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协商调解和仲裁机制,将医患纠纷纳入合法程序,如组建协商专家组、设立纠纷仲裁委员会等。

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3 . 1提高 医务 人 员对患 者疾 病转 归的 认

图1
1 . 2 . 2 某 医院2 0 0 8 ~2 0 1 1 年1 ~1 2 月份 医疗 纠 纷投 诉原 因前 三位
表1
2 0 0 8 年( 侧) 2 0 0 9 年( 伊 D 2 0 1 0 年( 例j 2 0 1 1 年( 侧 )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8 9 7 2 . 2 0 1 3 . 0 2 . 0 7 3
4新形势下医疗纠纷 的处理
4 . 1处理疗 纠纷 的防范 与处理
杨 砚
皖 南 医 学 院 弋矶 山 医 院
摘 要 通 过 对 某 医 院2 0 0 8 ~2 0 1 1 年1 ~1 2月份 发生 的 医疗纠纷 进 行研 究,分析 医疗 纠纷 的 发生 原 因、好 发科 室 以及赔付 额度 ,共 同探 讨 在 新 形 势下 如何 采取 相应 的 防范 与处理措 施 , 防 范 医疗 纠纷 ,保 障 医疗安 全。 关键 词 医疗 纠纷 ;防 范;处理
1—般 资料
1 . 1 资 料 来 源 :某 医 院 2 0 0 8 ~2 O l 1 年 l ~l 2 月份 受理 的医疗 纠纷 案 件 。 1 . 2资 料分 析 1 . 2 . 1 某 医院 2 0 0 8 ~2 0 1 1 年1 ~1 2 月份 医疗纠 纷发 生例 数
3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防范
2新形势下医疗 纠纷 主要表现及发生原因 分析
2 . 1 死 亡 争议 主要 表现 在 医务 人 员对 患者 病情 严重 性 、复 杂性估 计 不足 ,如术 前 准备 不够 完 善 ;术前 术后 没有 尽到相 应 的注 意 义务 和避 免 义务 ;实施 对重 要脏 器有 损害 的 治疗 和检 查 ,实施 前后 未进 行相 应检 测等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现代社会医疗卫生方面的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生命健康有了很好的医疗保障。

但是在医疗机构看病,也还是会发生意外,出现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那么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现在,我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就医。

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严格依据客观情况如实记载患者的实际情况,补正病历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标注,保存病历时安全妥当,对待病历严格负责。

二、医疗事故责任认定医疗诉讼的责任认定一般有三种:法官判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1、法官直接判定并不是所有医疗纠纷都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确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目前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对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商请中华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但一般情况下,再次鉴定就是最终鉴定。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办法有哪些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办法有哪些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办法有哪些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办法有哪些呢?如何才能做好医疗纠纷的防范和纠纷发⽣后处置⼯作呢?今天⼩编就为⼤家整理了有关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办法的⽂章,欢迎⼤家阅读了解!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办法有哪些⼀、医疗纠纷防范(⼀)强化医务⼈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树⽴法制观念,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1、院科两级定期组织医务⼈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范,使其懂得如何⽤法律武器保护⾃⼰,更重要的是使医护⼈员⾃觉的依法⾏医、诚信服务,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

2、进⼀步加强医务⼈员的法制教育、⼈⽂素质教育、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采取以⾃学为主,集体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辅的教育⽅式,不断提⾼其思想觉悟及⽂化素养。

(⼆)院科两级加强诊疗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考核,全⾯提⾼医务⼈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平。

1、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度,加强医务⼈员基本功训练。

2、医务⼈员认真执⾏医疗护理核⼼制度、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考核。

3、提⾼医疗护理⽂件书写⽔平,做到客观、真实、规范、及时、准确、完整并做好保管⼯作。

4、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对有创操作、抗⽣素使⽤、⼿术知情同意等内容,切实履⾏告知义务及签字同意程序。

5、做好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指导培训⼯作,不断提⾼低年资医师、护⼠业务素质和技术⽔平。

6、不定期选派科室业务⾻⼲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不断开拓眼界,同时做好所学知识的讲授⼯作,提⾼全员业务素质。

7、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前,充分做好论证、预案、知情同意等准备⼯作,防范医疗纠纷的发⽣。

(三)加强院科两级质控,分析总结院内、外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

1、院质控组织除不定期抽查外,每⽉对各科进⾏⼀次全⾯质量检查考核。

监督各科室和医务⼈员对医疗卫⽣法规、规章、职责、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的执⾏情况,同时对医疗⼯作中发现的医疗缺陷和问题进⾏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并制定改进措施,从严把好质量关,使诊疗全过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医疗纠纷是指医患之间因为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原因而产生的矛盾、纠纷,而医疗纠纷的处理和防范成为了医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将从医疗纠纷的处理和防范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医疗纠纷的处理1.及时沟通医疗纠纷发生后,首先应及时与纠纷双方进行沟通,尽量缓解双方的紧张情绪。

通过平等、真诚、开放的沟通方式,解答患方的疑问,提供相关的证据和资料,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误解和不信任,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2.寻求第三方协助如果医患双方的沟通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可以寻求第三方的协助。

可以向医院的医疗纠纷处理委员会或者相关的仲裁、调解机构申请纠纷解决。

这样可以借助中立的第三方进行公正、客观的调解,使双方能就纠纷达成一致意见。

3.法律途径解决如果通过沟通和调解都无法解决纠纷,患方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通过起诉或申请仲裁等方式,将纠纷提交给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在法律程序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资料,以证明医方存在过失或疏忽行为。

二、医疗纠纷的防范技巧1.提供充分的信息2.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院和医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学习和更新医疗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治疗患者时要遵循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避免疏忽大意导致的医疗事故。

3.建立规范的医疗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权责关系,规定医生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患者的权益保护等内容。

医生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并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4.加强医患交流和沟通医患之间的沟通是预防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

医生应该真诚和患者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同时,医生应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以及治疗的预期效果等,让患者参与医疗决策,减少理解误差。

5.加强医疗纠纷的风险管理医院应加强对医疗纠纷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

要定期开展医疗事故的分析和评估工作,总结医疗纠纷的原因和规律,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及时消除潜在风险。

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置方案范文

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置方案范文

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置方案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保医疗安全,本文将针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置提出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二、医疗纠纷的定义和分类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双方因医疗行为、医疗结果或医疗费用等问题产生的争议。

医疗纠纷可分为以下几类:医疗事故纠纷、医疗差错纠纷、医疗服务质量纠纷、医疗费用纠纷等。

三、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和医疗职业道德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职业道德,提高医务人员依法行医、诚信服务的意识,规范医疗行为。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3. 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患沟通机制,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及时解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完善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对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5. 加强医疗纠纷应急处理能力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纠纷应急预案,提高医疗纠纷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医疗纠纷时能够迅速、妥善地处理。

四、医疗纠纷的处置措施1. 及时响应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响应,避免事态扩大。

2. 积极沟通医疗机构应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了解患者诉求,积极解决问题。

3. 公正调查医疗机构应成立医疗纠纷调查小组,对医疗纠纷进行公正、客观的调查,查明事实真相。

4. 妥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应依法、依规、公正地处理医疗纠纷,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合理的赔偿。

5. 总结经验教训医疗机构应对医疗纠纷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结论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置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医疗机构应加强法律法规和医疗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完善医疗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应急处理机制,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医疗纠纷是指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之间因医疗服务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医疗纠纷严重影响了医疗秩序和医患关系,对医疗机构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医疗机构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医疗管理能力。

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与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善有关,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健全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积极改进服务质量。

二、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医疗纠纷的处理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和程序,医疗机构应制定并公开医疗纠纷处理规定,确保纠纷的处理过程公正、透明。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完善的调解机构,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调解服务。

三、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教育。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不满往往源于对医疗知识和权益的不了解,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教育,提高患者的医疗知识水平,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减少因误解而引发的纠纷。

四、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防范机制。

医疗纠纷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医疗事故和医疗失误引起的,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首先要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推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事故。

其次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此外还要加强对医疗设备和药品的质量监管,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加大医疗纠纷的惩罚力度。

对于故意违法、侵害患者合法权益的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严厉打击医疗纠纷的发生和扩大。

同时,对于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其进行惩戒,确保医疗机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的规范。

总之,只有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教育,加强医疗风险防范,加大对医疗纠纷的惩罚力度,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5篇)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5篇)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纠纷很难完全杜绝,一旦形成医疗纠纷,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道德和法律责任问题。

因此,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点防范以上多发环节,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诊疗操作。

我院制定医疗纠纷防范的几个要点:1、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医护人员把查对意识和医疗责任结合在一起,贯彻于医疗活动中,使其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

2、执行检诊制度误诊漏诊常常是由于诊疗经验、技术和责任心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医疗管理有接诊、二级查房、会诊以及病案讨论等制度,严格执行这些制度会使误诊、漏诊率极大减低。

3、健全病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可减少医疗纠纷以及医疗纠纷的复杂性。

病案作为医疗档案,是医生对病情分析和处理的真实记录,当发生纠纷时,它又是出具医疗鉴定和调解处理医疗纠纷的主要依据。

4、转变服务观念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和医务人员必须切实重视患者的权利,转变医疗作风。

5、严格管理,堵塞漏洞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预防医疗纠纷的实际手段主要还是靠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例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力;科室和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够;个别医院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病案和其它医疗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等。

6、告知义务医患关系的改变,消费者意识的抬头,医疗人员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应充分让病人与家属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即将采行的检查或治疗之原因和可能之结果,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与参与感。

对严重副作用的药物以尽到事前告知之义务。

7、不要轻易承诺对于病情治疗的愈后状况之措辞应较为谨慎,千万不要向病人保证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让病人有错误之期待,对于一个可理解的病人,虽然可能确信病人会有好的结果,也不要轻易给予承诺。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服务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

医疗纠纷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身心伤害,也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工作,对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障医疗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在诊疗活动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患者权益。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同时,应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 加强医患沟通。

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意愿,充分告知患者病情、诊疗方案及可能的风险。

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解答,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如病历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等,确保医疗活动有序进行。

5. 强化医疗风险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对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排查和防范,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6. 推广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医疗机构可通过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将医疗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轻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措施1. 及时应对,积极沟通。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了解纠纷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2. 客观公正,依法处理。

医疗机构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

根据事实和法律,明确责任,依法依规对患者进行赔偿。

3. 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提高其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医疗纠纷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疗纠纷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对策。

一、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 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培训,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理解患者的需求和顾虑,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2. 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建设,通过公开透明的医疗服务、详细的病情解释和及时的信息反馈,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专业性和关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活动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2. 规范医疗行为: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熟悉并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避免因医疗行为不当导致的医疗纠纷。

3.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

三、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公正、公平、妥善解决医疗纠纷1.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构,负责接收、调查和处理医疗纠纷,确保医疗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 加强医疗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应保持中立,公正、公平地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医疗纠纷处理的透明度: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纠纷处理的透明度,及时向患者和医务人员反馈处理结果,提高医疗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医疗纠纷的责任和义务1. 完善医疗法律法规: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医疗法律法规,明确医疗纠纷的定义、责任主体和处理程序,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新形势下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

新形势下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

新形势下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关键词医疗纠纷预防处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命脉,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是医院发展永恒的主题。

怎样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使潜在的或已经发生的纠纷解决在萌茅状态,使医院与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乃至病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是当前摆在医疗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如何预防与处理医疗纠纷的问题谈谈几点粗略的想法。

1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恪守医德,把病人当亲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重视医患之间沟通,多做宣传、多做解释工作,以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组织医务人员系统地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把“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和“医院规章制度”的条款贯彻到每个医务人员的脑海中,使其在工作中利用法律法规的武器,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3 严格环节质控,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重在预防。

医务人员应恪守医德,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

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要定期到科室检查病历书写质量,要深入病房,检查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是否规范,三级查房要保证质量,真正起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

制定奖罚制度,营造一种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并解决在萌芽状态。

4 正确处理医疗纠纷,用法律武器维护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关键要沉着应付。

认真地接待每一次来人来访,耐心细致的做宣传、解释、疏导工作,以礼相待,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最忌讳不等患方把话说完,就一再强调医院无过失,不承担责任,这样无异于火上浇油,结果反而于已不利。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医疗纠纷是指因医疗行为或医疗结果引发的患者与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为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

医院要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机构要明确医师执业权限和责任,确保医生在合理范围内提供医疗服务,并建立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机制,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其次,医务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医生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要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实守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医生要提高自身的医学素养和职业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三,患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要主动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全面了解医生的执业资格和医疗机构的信誉情况,谨慎选择医生和医疗机构,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不要盲目相信偏方和治愈率过高的宣传,同时要保留医疗记录和相关资料,以备纠纷发生时使用。

第四,加强医疗纠纷调解机制的建设。

在医疗纠纷发生后,需要有专门的调解人员和机构来进行调解,双方通过平等的协商解决争议,减少纠纷的进一步升级。

调解机构应该具备合法性、公正性和专业性,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公正的调解平台,保障双方的权益。

第五,完善医疗纠纷解决的法律规定。

医疗纠纷一旦无法调解,就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法律的存在可以保障患者和医生的合法权益,提供合理的赔偿方式和法律救济途径。

同时,法律规定的存在也能够对医生和医疗机构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和法律途径的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加强管理,增强意识和完善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权益的同时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范文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范文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范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医疗行业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疗纠纷的发生仍然无法完全避免。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成为当前医疗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疗纠纷的类型及原因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因医疗行为、医疗结果、医疗服务等方面产生的争议。

医疗纠纷的类型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医疗费用问题等。

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态度、医疗管理制度、医患沟通不畅、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二、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2.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 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务人员应遵循职业道德,尊重患者权利,关心患者需求,做到文明服务、礼貌待人。

4. 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减少误解和矛盾。

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

5.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完善医疗法律法规,明确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划分。

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执业,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医疗纠纷的处理措施1. 及时化解矛盾: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诉求,积极化解矛盾。

2. 成立专门机构:医疗机构应成立医疗纠纷处理专门机构,负责医疗纠纷的调查、调解和处理。

医疗机构应配备专业的纠纷处理人员,提高医疗纠纷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范文(3篇)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范文(3篇)

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范文一、前言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医疗事故、医疗质量问题等引发的争议和矛盾。

医疗纠纷的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医院管理中,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对医院的信誉和声誉造成重大影响,甚至给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医疗纠纷,建立健全医院的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分别从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应急处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个3000字的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范文供参考。

二、医疗纠纷的预防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建设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医疗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患者负责、关爱患者、与患者和谐相处。

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2.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过程各环节的监控和控制,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医院应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 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院要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不满意的问题,化解矛盾和纠纷。

4. 加强医患沟通和信息共享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在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做到信息共享和有意识的知情同意。

医院要建立健全医疗记录和医患沟通记录,留存纪录以备查阅,防止信息不对称和医患沟通问题引发纠纷。

5.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医院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医院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严禁医务人员违规操作和超负荷工作,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和管理。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的频发,导致我国的医患矛盾十分紧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来处理医疗纠纷,那么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是怎样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医疗纠纷防范1.狠抓,提高医疗质量坚持实行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管理。

每年年初医院与各科室签订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书,每月进行检查考核,凡发生一起医疗纠纷,按其责任大小,分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进行内部经济追偿。

2.狠抓的落实,建立医疗纠纷的长效防范机制即用三严来规范医疗质量的管理,一是严格制定制度。

针对医疗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容易出现医疗安全隐患的重点环节,如妇产科、产房、手术室、供应室、急救室,逐一排查医疗安全隐患,逐条落实到人进行整改;二是严格考核制度。

每月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等职能科室人员组成的质控小组对各科室进行检查考核;三是对考核结果、严格按制度兑现,决不姑息迁就。

同时,经常组织医护人员对近年来单位或外单位发生过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讨论,找准主、客观原因,并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长期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制度,确保在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做到有章可循。

3.把脉诚信,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医患沟通是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增加患者对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的了解,加深对医生的信任,还可以疏导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疾病的转归。

如何做到有效沟通:(1)对职工强化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宗旨教育,在全院推行微笑相迎、主动问候、首诊(问)负责、出院相送的服务模式,从病人需求入手,主动送服务,通过召开病人座谈会,进行满意度等形式,及时听取病人的意见,了解病人需求、改进工作,维护患者的消费权。

(2)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建立与病人五谈话制度,即入院时;手术前;发生危、重急症时或创伤性损伤时;使用毒、副作用较大或贵重药品前;出院时。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1医疗纠纷的防范1.1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

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努力提高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

其次是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对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人员要认真查处,责任到人。

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实生、进修人员的管理,明确带教人员的责任。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医疗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医疗活动中绝不能违反医疗卫生方面的国家法律或职业规范,杜绝失职行为是医院避免医疗纠纷的根本方法。

1.2改善就诊环境,轻易病人就诊积极改善诊疗区的医疗条件和根本设施,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门诊布局,轻易病人就诊,努力创建“花园式环境,宾”的现代化医院,彻底消除病人挂号、收费、取药排队的现象。

建立便民服务措施,如供应茶水、免费邮寄化验单、设立安康教育咨询台、值班主任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等,形成便民服务流程和网络。

1.3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组织医务人员研究有关法律、法规。

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法律的研究应具备以下2点意识。

1.3.1纠纷意识医院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1.3.2举证责任意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使医疗机构承担了较大的责任。

在医疗诉讼案件中,原告病人只需证明自己曾在被告处接受过诊疗并在诊疗后出现了人身损害后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举证责任。

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

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

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要实施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科学化管理,做到医疗⼯作的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改变过去的闭门办医模式,不断向⼈民群众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

关于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的问题,下⾯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1、这样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1)加强医院⾃律管理,增强医务⼈员的⼯作责任⼼和社会风险意识,提⾼医疗技术⽔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

(2)要实施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科学化管理,做到医疗⼯作的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改变过去的闭门办医模式,不断向⼈民群众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

2、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六条发⽣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可以向卫⽣⾏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七条双⽅当事⼈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

协议书应当载明双⽅当事⼈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当事⼈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当事⼈在协议书上签名。

⼆、医疗纠纷解决的思路及防范对策1、全⾯创建和谐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个系统⼯程,牵涉⽅⽅⾯⾯要从各个层⾯共同⼊⼿,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标才能成为可能。

2、解决医患纠纷的渠道不畅。

⽬前,依据我国现⾏法律、法规解决医疗卫⽣机构发⽣的医患纠纷⼤体有三条途径,即:⼀是医院⽅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协商解决医患纠纷;⼆是卫⽣⾏政机关调解解决;三是直接向法院起诉。

但是在规定中,均没有涉及到医患关系中的具体条款。

3、政府加快医疗卫⽣⾏业发展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医疗卫⽣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投⼊。

政府要加⼤卫⽣事业体制改⾰⼒度,加⼤卫⽣事业资⾦投⼊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财政对医院的补偿机制并保证补助经费⾜额到位,以⾰除医院以药养院、以药养⼈的弊端,根除过度检查治疗、开⼤处⽅的现象,促使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不断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切实保障中低收⼊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的技巧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的技巧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的技巧医疗纠纷是指患者与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之间因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满、不解、不平等关系而产生的争议。

医疗纠纷的处理与防范对于维护患者权益、增强医疗质量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处理医疗纠纷及防范的技巧:一、处理医疗纠纷1.建立沟通机制: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

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包括主动提供信息、倾听患者需求、提供满意的解释和回应是重要的工作。

2.积极调解:对于发生争议的情况,及时设置专门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并尽可能保持公正、客观、中立,推动争议问题的解决。

3.公开透明:对于医疗纠纷事件的信息,及时公开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材料,使公众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误解。

4.提供赔偿机制:对于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及时提供合理的赔偿机制,并按照法律和道德要求,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5.加强监管和惩处:对于医疗事故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和过失,加强监管力度,依法追究责任,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惩处。

二、防范医疗纠纷1.提升医务人员素质:医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遵循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提高诊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完善医疗质控制度: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监测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3.加强医疗纠纷预警和风险管理: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纠纷问题。

通过加强对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和技术手段。

4.搭建患者投诉渠道: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疗服务的监督和评价,建立健全的患者投诉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患者投诉,增强患者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5.加强继续教育与培训:医务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总之,处理医疗纠纷和防范医疗纠纷是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章爱芬(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23)〔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376(2014)11-0048-03〔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医患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正确认识目前的医疗现状,找到化解医患矛盾的钥匙,使医患关系回归正常的轨道,是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医疗现状;.医患矛盾原因;医疗糾纷的防范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全国卫生行政部门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发生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5093件,打伤医务人员2604人,医院财产损失6709万元;2004年,全国发生该类事件8093件,打伤医务人员3735人,医院财产损失12412万元;2006年1~10月,此类事件增加到9831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医院财产损失20 467万元。

河南省医师协会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73. 85%的医院出现过患者或家属在医院内拉横幅,聚众同攻医院、影响正常医疗秩序的现象,64.62%的医院出现过患者或家+属殴打陕务人员的现象,97.69%的医院在无过错的情况下仍给予赔付,64.62%的医院认为当前医务人员的执业状况较差,甚至恶劣[9]。

本文旨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从中寻找新形势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的新特点和新观念。

1新形势下医疔纠纷的现状与特点目前医疗纠纷的现状可归纳为“纠纷多,类型广,索赔高,处理难”⑴。

具体表现为:(1)医疗纠纷数量成倍增加,非医疗事故者明显多于医疗事故者,例如收费纠纷、服务纠纷等。

(2)索赔额增高,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3)以往以行政处理为主,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转向诉诸法律,不但增加了难度和成本,同时由于立法的滞后,个案的判决差异较大,同情弱者的思维方式以及参考人身伤害赔偿条款的做法往往使医院被判脱离国情和医学科学的高额赔偿,医院难以接受。

(4)“医闹”现象:以医疗纠纷为由扰乱医院医疗秩序,侵犯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故意诽镑,敲诈勒索等不良现象甚至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给医院造收稿日期:2014-07-2448成损失,更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2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成因与分析[2]2.1医源性因素。

某些医院领导忙于抓经济,忽略了科学管理和医德医风教育,导致个别医务人员素质较差、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服务不到位、甚至违章违规、擅离职守,以至在诊疗中发生误诊误治、延误抢救、操作失误等失误,由此引发责任在院方的纠纷。

2.2误解性因素。

医疗本身是一种高科技髙风险的行业,由于人们对“高风险”认识不足,期望值过高,一旦疗效不好、有残缺或者死亡,往往误认为必定是医务人员出了什么差错。

此外,医疗作为一种社会福利,费用由国家或单位报销的思想根深蒂固,一些人的潜意识里就是看病不用花钱,现在要个人自己出一些,心理就不平衡,把气出在医院头上,特别是疗效不如人意时,更是不能自拔,非闹一下不可。

2.3误导性因素。

在医患关系上,特别是在医疗纠纷中,病人作为弱者往往受到社会舆论广泛同情,加上有些传媒不当炒作,整个医务人员的形象受到损害,信任度下降。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一旦疗效不如人意,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可能是医务人员出了错,甚至可能因误导诱发纠纷。

2.4故意性因素。

个别心怀不轨的人为赖帐或敲诈,故意挑起纠纷;个别脾气暴躁者到医院看病闹事,甚至还有打骂恐吓医务人员和打砸医疗机构等恶性事件的报道。

这种情况即所谓的“医闹”现象。

3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3.1医院自律是防范医疗纠纷的主要举措。

医疗纠纷因素中,医源性因素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即使在其他因素占主导的个案中,也常或多或少带Medical Equipment VoL27,No.11有医源性的问题。

因此,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在于医院自律,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改进工作。

“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是医院的服务宗旨;“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放心满意”应成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科技兴院,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以德治院,以法治院,做好岗位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各项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范制度”是不可忽略的工作;“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院发展软实力”才能使医院工作步人正轨[3],从而从根本上防范医疗纠纷。

3.2建立新型医患关系以化解误解性纠纷。

医患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平等参予合作的医患关系。

医院要尊重患者的权益,提高服务质素;患者及其家属要尊重医务人员和遵守就医道德,调整就医心态,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化解误解性纠纷。

3.3多作正面报道,提高公众信任度。

医疗行业是一个高科技髙风险的行业,医务人员的工作既要付出体力也要付出脑力,十分辛苦。

医疗队伍中有很多先进模范和感人故事,医院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争取多一些的正面报道,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以增进社会各界对医疗行业的理解和支持[3]。

3.4完善法律法规,走上法治轨道。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2002年10月1日起执行,配套的法律法规也将逐步建立;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4月出台了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这将使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逐渐走向规范的法治轨道。

3.5规范医疗行为,维护合法权益。

医务人员在行医的过程中,即接诊、转运、检査、处理、诊断、治疗、注射、发药、输血、抢救、麻醉、手术等等过程中,以及医疗文件书写形成和整理保管等环节上,都要有法制观念,接受良性约束,注意保护医院和自己,既要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设法将病人治好,又要避免陷人不必要的纠纷之中,使自己蒙受损失。

目前,医务人员在行医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要注意教育和加强,特别是医疗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已经实施,一旦发生医疗诉讼,医院要承担为自己的无过错首先进行举证,更加不能掉以轻心的重要一条是以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为依据,规范医疗行为[4]。

如果纠纷已经发生,医院要积极应对,不遮掩、不医疗装备2014第11期回避、不护短、不施压,以免矛盾激化,拿起法律法规和道德舆论的武器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最近,一些医院开始聘请有医学背景的律师当法律顾问或到医院任职,这也是医院重视维权的一项有力措施。

4新形势下防范医疗纠纷要有新观念和新举措4.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互动换位中防范4.1.1强化互动式观念:医患双方应该是彼此互动、相互配合的开放式平等关系,但现实生活中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容易造成医生处于强势、患者处于弱势的“力量悬殊”的不平等。

医生要有积极开放的思维,用宽广的胸怀对待患者,依据知情同意、自愿选择的人性化思想,积极让患者了解和参与医疗活动,使医患双方都成为参与诊疗的主体。

4.1.2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医疗纠纷的发生与当事医护人员的态度、耐心程度和随机应变能力有直接关系。

医护人员要自觉站在病人的角度,从转变服务意识人手,用仁心仁术真心诚意地为病人提供优质一流的服务,把“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变为现实。

4.1.3强化风险分担意识:一些医患纠纷的客观事实告诫我们,提供医疗服务一定要有风险分担意识,强化沟通环节,让患者知道,患者亲人知情,患者朋友了解,彼此共担风险,或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化解和减少风险。

4.1.4强化换位意识:如果医患双方换个角度看问题,作为患者,应对医生多些尊重、理解、配合和谅解;作为医生,更要对患者多些宽容和同情,应以自己有病后的心情和渴望来对待患者的需求,只有这样医患关系才能融洽,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4.2提升人文素养,强化医患沟通4.2.1高尚的医德和敬业精神是医患有效沟通的基石:一要对患者恪守医德,病人至上。

二要对患者有真挚情感,富有同情心。

在检查、用药等诊疗活动中,要多为病人着想,处处为患者考虑,带着真情下病房,想着病人开处方,自觉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

三要学会倾听。

医生仔细倾听患者叙述的过程,实际就是医生了解病人病情及病史和患者释放心理压力的过程。

4.2.2熟练的沟通技巧是医患有效沟通的前提与载体:在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医护人49员良好的语言沟通对化解及减少医患矛盾是非常重要的[6]。

它不仅使病人获得欣慰,得到力量,消除疾病,更是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和素质。

要自觉做到:一要用真诚和爱心与患者进行沟通,让病人感到温暖和放心;二要医患双方彼此平等交流,让患者感到踏实和信赖;三要持续、多次地进行沟通。

医护人员要走出沟通一次就完事的误区,只有这样,我们的沟通才能真正奏效。

4.2.3高超的医技水平是医患有效沟通的保障:娴熟而精湛的医术是医患沟通最令人信服的基础,一些资历深、经验多、医术高的医生,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成功率就高,靠的就是患者对他们的信任。

与患者接触较多、沟通最频繁的往往是年轻的医生。

因此,这就要求年轻医生在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的基础上,一旦遇到一些疑难、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沟通时,要及时请专家进行重点沟通,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

尤其对一些病情复杂可能出现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患者,医生在与患者沟通前应组织病情讨论达成共识后再进行沟通,并在病历中及时记录,使诊疗过程严谨、科学和规范。

4.3尊重患者权益,强化以法行医4.3.1要始终尊重患者的生命权:生命权既是每个患者最基本的权利,又是医学伦理的基本准则和法律保护的主体内容。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轻易放弃对患者的抢救和治疗,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进行救治。

4.3.2要充分尊重患者的身体所属的权利:患者的身体权不管生前还是死后都不容侵犯。

只要未征得其家属的同意或没有患者的遗嘱,医护人员不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不能擅自处置死者的身体和任何器官。

4.3.3患者享有平等医疗和护理的权利:在医疗活动中,经常出现在患者手术排床、门诊患者就诊排队、各项检查等候、临床护理等环节,医院的内部人员常有不守规矩的现象,由此打破了患者应有的平等,很容易激怒守规排队的患者及家属,有可能引发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

4.3.4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隐私权是法律赋予病人的合法权益,但有些医护人员缺乏这方面的保护意识,在诊疗活动或在医患沟通中泄露了病患的隐私,这都有可能引起医患纠纷和诉讼。

4.3.5患者享有健康权和疾病认知权:患者的健50康权是指患者不仅拥有生命的健康权,还享有心理健康权。

病人到医院就诊的目的就是请求医生为其解除病痛,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身心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

同时,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诊疗情况及预后有知悉的权利。

因此,医生应让患者及时知悉病情。

4.3.6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近年来,有些医患矛盾和纠纷的产生,就是一些医护人员忽视了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和选择权利,只注意患者家属的意见和选择,用家属的意见代替了患者的意见[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