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2.2电动势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向高中学生传授电动势的概念、物理意义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电动势的定义,掌握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学会使用电动势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物理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电压、电阻等基本电路概念,并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更容易理解电动势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但在区分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耐心引导。

此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特点,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动势的定义,掌握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2)掌握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能正确区分并使用这两个概念。

(3)学会使用电动势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功等。

(4)掌握电动势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与电动势相关的问题。

(5)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际电路,引导学生发现电动势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动势的概念及其应用。

(3)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电动势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电动势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案设计

⾼中物理电动势教案设计 电动势即电⼦运动的趋势,能够克服导体电阻对电流的阻⼒,使电荷在闭合的导体回路中流动的⼀种作⽤。

接下来是⼩编为⼤家整理的⾼中物理电动势教案设计,希望⼤家喜欢! ⾼中物理电动势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 在上⼀章学习电势能的基础上,知道电源是通过⾮静电⼒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教材分析】 本节概念抽象,电动势是本章重点概念,也是本章的难点。

教科书提出了“⾮静电⼒”,让学⽣从功和能⾓度理解⾮静电⼒,知道⾮静电⼒在电路中的作⽤,并能从⾮静电⼒做功的⾓度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本节是为后⾯学习闭和电路欧姆定律做铺垫。

三﹑【学⽣分析】 学⽣在初中已经分析过电路,但没有深⼊研究过电源的作⽤。

在前⼀章的学习基础上,学⽣对电场有⼀定的了解,对电场内功与能的转化关系有⼀定的掌握。

对于本节的教学中学⽣对电动势的概念及其本质理解起来可能有⼀定的难度。

四﹑【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知道什么是⾮静电⼒以及电源中⾮静电⼒的作⽤。

3.理解电动势的本质,能区分电动势和电压。

4.从能量转化⾓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法: 1.通过实例类⽐使学⽣了解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2.初步培养从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思维模式,培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正确地获取知识的⽅法. 2.了解⽣活中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五﹑【教学重点﹑难点】 电源内部⾮静电⼒做功以及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具】 ⼲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学⽣电压表不同阻值的电阻导线若⼲。

七﹑【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景,引⼊新课 ⼆.新课教学 1.电源 提出问题: ⽐较思考 2.电动势 3.区分电动势和电压 4.电源的内阻投影展⽰⼏种电池,学⽣思考讨论。

高中物理《电动势》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电动势》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电动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了解电路中(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

(4)了解电源内电阻和容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过程,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生活中的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2)通过介绍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使学生树立起保持环境的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对电池进行分类处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电动势的概念,对电动势的定义式的应用。

2、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四、教学手段各种型号的电池,手摇发电机,玩具轨道车,太阳能电池,钟表。

五、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教师:进行课前实验,利用电池及充电后的电容器分别对钟表进行放电,观察现象,并说明两者的区别。

学生思考并回答:电池能够产生持续的电流。

电容器只能够产生瞬间的电流。

教师:电流的产生是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造成的,试分析两者电荷移动的区别(以正电荷的移动为例)学生思考并回答:电容器中正电荷由正极板移动至负极板而发生中和。

电源中正电荷由电源正极经外电路到达负极后,再由内电路由负极返回正极。

教师:电源中电荷为何能够持续运动,内部具有怎样的结构?带着问题我们学习一下本节课电动势。

(二)进行新课1、电容器内部结构电容器正极板电荷经导线在电场力作用下由正极板运动到负极板,到达负极板后与负电荷发生中和,导致电荷量减少,电流减小。

2、电源内部结构(1)问:电场的方向是怎样的?答:外电路沿着导线由正极到负极。

内电路由正极到负极。

(2)问:正电荷的移动方向是怎样的?答:外电路由正极到负极。

内电路由负极到正极形成持续的运动。

(3)问:什么力使正电荷发生移动?答:外电路中是电场力作用。

电动势物理教案范文

电动势物理教案范文

电动势物理教案范文第一章:电动势的概念1.1 引入电动势的概念通过实例介绍电动势的存在,如电池、发电机等。

解释电动势的定义: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所做的功。

1.2 电动势的单位介绍国际单位制中电动势的单位:伏特(V)。

解释电动势与其他电学量的关系,如电流(I)、电压(U)等。

1.3 电动势的表示方法介绍电动势的符号表示:E。

解释电动势的公式:E = W/q,其中W为做功,q为电荷量。

第二章:电动势的测量2.1 电动势的测量方法介绍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动势的方法。

解释电压表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式。

2.2 电动势的实验测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2.3 电动势的计算与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动势。

讨论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电动势在电池技术中的应用。

第三章:电动势与电势差的关系3.1 电势差的概念介绍电势差的概念: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

解释电势差与电动势的区别与联系。

3.2 电动势与电势差的计算关系推导电动势与电势差的计算关系:E = ΔV,其中ΔV为电势差。

解释电动势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电动势等于电势差的大小。

3.3 电动势与电势差的实验验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电势差。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学会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动势与电势差的关系。

第四章:电动势的应用4.1 电动势在电路中的作用解释电动势在电路中的作用:提供电能,推动电荷流动。

介绍电动势在电路中的表示方法:电动势等于电路中电势差的差值。

4.2 电动势与电路元件的关系解释电动势与电路元件的关系:电动势驱动电路元件中的电荷流动。

介绍电路元件的电动势特性,如电阻、电容等。

4.3 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举例说明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电动势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电动势的物理意义5.1 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解释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表示电场力对电荷的推动力。

高中物理:2.2《电动势》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2.2《电动势》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1)

第二节、电动势(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动势的的概念及定义式。

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电源及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活中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动势的的概念难点:对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时内容要点:电源、恒定电流的概念(二)新课讲解-----第二节、电动势〖问题〗1。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形成是什么?(自由电子)2.在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3.电源是靠什么能力把负极的正电荷不断的搬运到正极以维持外电路中恒定的电流?结合课本图2。

2-1,讲述“非静电力”,利用右图来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当水由A池流入B池时,由于重力做功,水的重力势能减少,转化为其他式的能。

而又由于A、B之间存在高度差,故欲使水能流回到A池,应克服重力做功,即需要提供一个外力来实现该过程。

抽水机就是提供该外力的装置,使水克服重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克服重力做功以及重力势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做此铺垫后,电源中的非静电力的存在及其作用也就易于理解了。

两者相比,重力相当于电场力,重力做功相当于电场力做功,重力势能相当于电势能,抽水机相当于电源。

从而引出—1.电源(更深层的含义)(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2)非静电力在电源中所起的作用:是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

【注意】在不同的电源中,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再与抽水机类比说明:在不同的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不同---引出2.电动势(1)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中学物理电动势实验教案设计

中学物理电动势实验教案设计

中学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电动势实验是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电动势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因此电动势实验的设计和教学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讲解中学物理电动势实验的教案设计。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电动势的测量方法;3、掌握电动势的一些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实验仪器与材料电源、电势计、电导线、锡箔纸、少量的铜青铜和软铁片。

2、实验原理电动势是指产生电流的原始动力,实验中常用于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电动势和电势差都是电动力和静电力产生的电场势能差,但其本质区别在于电动势是通过化学反应等非静态方式产生的电场势能差,而电势差则是通过静电方式产生的电场势能差。

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V)。

3、实验步骤(1) 用锡箔纸将4个金属片A,B,C,D分别包起来制成4个电极。

将A,B两个电极固定在电极支架上,并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5-10厘米。

(2) 用2根电导线分别连接电池和电势计,并将电势计的电极分别与A、C电极连接。

(3) 依次记录下C、D、B电极的电势值,并算出B-C、D-C两个电势差(V)。

(4) 将电极A和B之间的距离缩小为2-3厘米,重复记录上述实验数据。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源电动势E≈(bc + cd)÷2。

(6) 讨论实验结果,验证电多项式定理,了解电源的内阻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并研究产生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三、考核方式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学生需要进行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现。

考核要求学生准确记录数据,计算电动势,理解测量原理和基本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动势的概念和性质:学生需要明确电动势是产生电流的原始动力,掌握其测量方法,理解其在电学上的重要性。

2、测量方法繁多:学生需要掌握电势计和其他测量电动势的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并进行数据分析。

电动势教案

电动势教案

电动势教案电动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什么是电动势以及其概念和定义。

(2)掌握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公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电动势的概念和定义。

2. 理解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公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电动势的内涵和外延。

2. 掌握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公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捏灭一根简单的电瓶,然后问学生:“电瓶被捏灭后,为什么会流出电流?有谁知道是什么产生了电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动势”。

2. 理论讲解(1)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导体回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回路中会产生一个电势差,这个电势差被称为电动势。

电动势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化的物理现象。

(2)定义:电动势是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到正极时所做的功。

(3)电动势的计算方法:设电流为I,电势差为V,电阻为R,则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到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为:ε=IR。

(4)电动势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V)。

3. 实验探究(1)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电源、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

(2)实验步骤: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阻的两个端点相连接,用电流表测量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用电压表测量出电阻两端的电压V,并计算出电动势ε=IR。

(3)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电动势的数值。

4. 知识拓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电动势与电源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电动势与电流的方向有什么关系?(3)电动势与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4)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中为什么要乘以电流?5. 小结与反思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八、课堂作业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公式是多少?请你写出这个公式,并用文字解释其中的物理意义。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电动势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电动势

第二章第二節電動勢【學習目標】1.知道電源是將其他形式能轉化為電勢能的裝置.2.瞭解電路中自由電荷定向移動過程中,靜電力和非靜電力做功與能量轉化的關係.3.瞭解電源電動勢的基本含義,知道它的定義式.【學習過程】學習任務一:閱讀課本討論以下問題(1)是什麼力把正電荷從電源的負極搬運到電源的正極?(2)電源中的能量是如何轉化的?(3)電動勢的物理意義學習任務四:完成下列題目,檢測學習收穫。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電源,如圖2所示的乾電池、手機電池,它們有的標有“1.5 V”字樣,有的標有“3.7 V”字樣.如果把1 C的正電荷從1.5 V乾電池的負極移到正極,電荷的電勢能增加了多少?非靜電力做了多少功?如果把1 C的正電荷從3.7 V的手機電池的負極移到正極呢?哪個電池做功本領大?下列關於電動勢E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動勢E的大小,與非靜電力所做的功W的大小成正比,與移送電荷量q的大小成反比B.電動勢E是由電源本身決定的,跟電源的體積和外電路均無關C.電動勢E是表徵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本領強弱的物理量D.電動勢E的單位與電勢差的單位相同,故兩者在本質上相同由六節乾電池(每節的電動勢為1.5 V)串聯組成的電池組,對一電阻供電.電路中的電流為2 A,在10 s內電源做功為180 J,則電池組的電動勢為多少?從計算結果中你能得到什麼啟示?如圖3所示是兩個電池外殼的說明文字.圖中所述進口電池的電動勢是______ V;國產電池最多可放出______ mA·h的電荷量,若電池平均工作電流為0.03 A,則最多可使用______ h.圖中還提供了哪些資訊:________..(對電動勢概念的理解)關於電壓和電動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動勢就是電源兩極間的電壓B.電壓和電動勢單位都是伏特,所以電壓和電動勢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叫法C.電壓U=和電動勢E=中的W是一樣的,都是靜電力所做的功D.電壓和電動勢有本質的區別,反映的能量轉化方向不同.(對電源的理解)關於電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電池用舊之後,電源電動勢減小,內阻增大B.當電池用舊之後,電源電動勢和內阻都不變C.當電池用舊之後,電源電動勢基本不變,內阻增大D.以上說法都不對.(非靜電力及其做功的特點)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源內部和外電路,正電荷都受靜電力作用,所以能不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B.靜電力與非靜電力都可以使電荷移動,所以本質上都是使電荷的電勢能減少C.在電源內部正電荷能從負極到達正極是因為電源內部只存在非靜電力而不存在靜電力D.靜電力移動電荷做功電勢能減少,非靜電力移動電荷做功電勢能增加.(電池容量的理解)電池容量就是電池放電時輸出的總電荷量,某蓄電池標有“15 A·h”的字樣,則表示()A.該電池在工作1 h 後達到的電流為15 AB.該電池在工作15 h 後達到的電流為15 AC.電池以1.5 A 的電流工作,可用10 hD.電池以15 A 的電流工作,可用15 h。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3:2.2 电动势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3:2.2 电动势教学设计

2 电动势[学习目标]1、理解电动势的的概念及定义式。

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

3、了解生活中的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学习方法指导:a)能量观点考虑,采用类比的方法。

课前自学[基础知识自学]一、电源的作用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由于它们带负电荷,电子向某一方向的定向移动相当于正电荷向的方向移动。

在外电路,正电荷由流向,电源之所以能维持外电路中稳定的电流,是因为它有能力把来到的正电荷经过电源不断搬运到。

电源是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能转化为的装置。

二、电动势1.物理意义在不同的电源中,的本领不同,物理学中用来表明电源的这种特性。

2.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的正电荷在从负极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也就是非静电力的功与电荷量的。

3.表达式如果移送电荷q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为W,那么电动势E表示为E= 。

4.单位W 、q 、E的单位与、的单位相同,是。

5.决定因素电动势由电源中来决定,跟无关,也跟无关。

三、内阻电源内部也是由组成,所以也有,叫做电源的内阻。

四、生活中电池电池的容量就是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通常以或为单位。

对同一种电池来说,越大,电池的容量越大,内阻。

电池的重要参数有、和等。

写出下列常见电池的电动势干电池、锌汞电池、锂电池、铅蓄电池。

[基本规律自学]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自学质疑感悟]把不理解的知识点写在下面课上助学[自学学情反馈]小组合作检查学案完成情况。

[能力提升助学]一、电源的作用(互动)1.类比如图1所示当水由A池流入B池时,由于重力做功,水的重力势能减少,转化为其他式的能。

而又由于A、B之间存在高度差,故欲使水能流回到A池,应克服重力做功,即需要提供一个外力来实现该过程。

抽水机就是提供该外力的装置,使水克服重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电源中的非静电力的存在及其作用可类比于此。

2.迁移阅读教材P43第2、3自然段,观察图2.2-1。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案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案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案
教学内容:电动势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电动势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电动势的定义和表示;
2. 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2. 运用电动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实验或示意图展示电动势的概念,引出学生对电动势的疑问。

二、讲解
1. 电动势的定义:电源或电池对电荷的推动力。

2. 电动势的表示:E = W/Q,电动势的单位为伏特(V)。

3. 电动势的计算方法:E = U/I,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

三、示例演练
1. 给出几个计算电动势的例题,让学生尝试计算;
2. 分析实例中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电动势的作用。

四、拓展应用
1.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电动势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电动势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五、总结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电动势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六、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电动势的理解,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思考。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电动势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电动势

第二節、電動勢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電動勢的概念比較抽象,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但學生對各種電源比較熟悉,所以本設計從介紹各種電源開始,明確本節課要研究電源的共同特性。

通過對電路中產生持續穩定電流原因的探討,使學生知道電源工作過程中電源內部存在非靜電力的作用。

在討論非靜電力做功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中引入電動勢概念。

在學習閉合電路的基礎上介紹外電路和內電路、外電阻和內電阻,外電壓和內電壓的意義,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直觀感受內電阻的存在。

在閉合電路中能量轉化的討論中採用類比兒童乘坐滑梯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

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電動勢的的概念及定義式。

知道電動勢是表徵電源特性的物理量。

2.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理解電動勢的物理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類比的方法使學生加深對電源及電動勢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生活中電池,感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電動勢的的概念難點:對電源內部非靜電力做功的理解四學情分析、通過複習靜電力概念,明確靜電力的作用效果,通過類比,分層次提出相應問題,通過師生互動式的分析討論,逐步明確電路中形成持續電流的原因。

利用多媒體動畫形象地將形成電流和水流條件進行類比,通過非重力對水的作用和非靜電力對電荷的作用進行類比中得出非靜電力的概念。

通過討論不同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不同過程中逐步建立電動勢的概念,並通過電動勢和電壓概念本質區別的討論,加強對電動勢概念的理解五教學方法:實驗,多媒體六課前準備:實驗教具七課時安排:一課時八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要點:電源、恒定電流的概念(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標新課講解-----第二節、電動勢〖問題〗1。

在金屬導體中電流的形成是什麼?(自由電子)2.在外電路中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3.電源是靠什麼能力把負極的正電荷不斷的搬運到正極以維持外電路中恒定的電流?結合課本圖2。

高中物理电动势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电动势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电动势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电动势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理解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和区别;
3.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4. 掌握计算串联电池和并联电池的电动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电动势概念及计算;
2. 串联电池和并联电池的电动势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教材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导入电动势的概念,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电动势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解释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
3. 讲解串联电池和并联电池的电动势计算方法。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验证。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电动势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动势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动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注重联系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教学设计10:2.2电动势

教学设计10:2.2电动势

2.2 电动势整体设计教学分析电动势是本章的一个难点。

教科书明确提出了“非静电力”的概念,让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理解非静电力,知道非静电力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并能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去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教科书直接给出了电动势的定义式,但只是说“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没有用比值的方法严格定义。

电源的内阻在后面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习中很重要,本节作了一些铺垫。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实验认识新的规律,通过阅读来了解前人的工作过程,跟着教师的思路一环套一环地接受新的概念等,这都是经历科学过程的不同形式。

教学目标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为电能的装置。

2.了解电路中(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

4.理解电源内电阻。

教学重点难点电动势概念的建立是重点也是难点。

此套书多处对“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思想都有阐述和铺垫,此处再次运用这种功能关系的观点来学习电动势。

可以使学生对电源电动势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

本节课从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进行比较建立电动势的概念。

也为后面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习作了铺垫。

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演示、逻辑推理。

在电压和电动势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中通过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进行比较教学,建立新的概念。

课前准备教学媒体金属板、酸溶液、灵敏电流计、多种型号的干电池、学生电源、导线、电键、小灯泡、投影仪。

知识准备1.课前复习:电势差的定义式:U =W q。

2.课前说明: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由于它们带负电荷,电子向某一方向的定向移动相当于正电荷向相反方向的定向移动。

为了方便本节按照正电荷移动的说法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事件1]教学任务:承接上一节课的知识,导入新课。

高一物理教案2.2 电动势

高一物理教案2.2  电动势

2.2 电动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2.2电动势年月日课题§ 2.2电动势课型新授课(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动势的定义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过程,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活中的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电动势的概念,对电动势的定义式的应用。

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各种型号的电池,手摇发电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电源”的概念。

在教材图2.1-2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投影)(如图所示)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电源能够不断地将电子从a搬运到b,从而使a、b之间保持一定的电势差;电源能够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电流。

教师:电源p 在把电子从a搬运到b的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如何变化?从另一个角度看,电源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

电源为电路提供了电能。

教师: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电源为电路提供了电能,必然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少,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你认为电源是个怎样的装置呢?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过度:电源又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呢?不同的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一样吗?这个本领用什么来描述呢?(二)进行新课 1、电源教师:(投影)教材图2.2-1(如图所示)教师:(1)用导线将电源连成最简单的电路,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2)导线中的电场是什么电场?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特点如何?为什么?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1)电路由两部分组成,电源外部能看得见的部分,称为外电路;电源内部看不见的部分,称为内电路。

(2)导线中的电场是恒定电场。

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电源正极向负极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高一物理电动势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高一物理电动势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高一物理电动势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势的定义和本质;2.掌握电动势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3.认识电源的分类及其特点;4.初步理解电动势和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电动势和其本质A.电流和电动势的区别B.电动势的本质2.电动势的计算公式A.磁通的定义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C.数值计算3.电源的分类和其特点A.电源的分类B.电源的特点4.电动势在电路中的作用A.电动势的作用B.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C.电池的内阻及其对电路的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动势的定义及其本质2.电动势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3.电源的分类及其特点4.电动势和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1.板书法:通过写板书展示概念和公式等,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2.讲授法:结合板书,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

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1.开场导入通过提问,引出电动势的定义和本质。

2.知识点讲解1)电动势和其本质A.电流和电动势的区别B.电动势的本质2)电动势的计算公式A.磁通的定义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C.数值计算3)电源的分类和其特点A.电源的分类B.电源的特点4)电动势在电路中的作用A.电动势的作用B.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C.电池的内阻及其对电路的影响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动势的运用。

4.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强化记忆。

六、教学评估1.小测验: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互动问答:通过互动问答,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及理解情况,并对疑点进行解答。

七、教学反思电动势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电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板书、讲解、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了电动势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方式,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中物理选修3-1 2.2电动势 教学设计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中物理选修3-1 2.2电动势 教学设计

《电动势》教学设计本课所用教材为人教版物理(选修3-1)一、教材内容的地位与分析(一)教材分析:1.在本章“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中,已作了铺垫:电源是搬运电荷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2.本章“第七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将进一步深化电动势概念;教材的安排充分体现新课程注重知识建构过程的精神,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3.电动势是本章的重要概念,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这个概念,既可使学生认识电源的属性,又为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期高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物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具备正确理解电动势概念的基础,如:1.学生已掌握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已懂得从能量角度,根据能量规律分析物理过程;2.学生通过上一章《静电场》的学习,已掌握电场力的性质,能根据牛顿运动规律和能量规律分析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过程;3.定义电动势概念的比值法已在前面学习过程中多次涉及,学生虽然还不能灵活运用,但正确理解应该不会有太大难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源的作用;(2)知道电动势是描述电源能量转化本领的物理量,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电源及电动势概念的理解;(2)经历电动势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电池;感受现代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提供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电源内部的能量转化,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难点:电动势概念的构建分析:电动势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难度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难以体会“做功本领大小”,容易将它和“做功多少”相混淆;(2)学生还不能灵活应用比值法来描述事物的属性特征;四.教学设计思想1.从实际生活入手,采取启发式教学,启发新知,层层深入,自然地将新知很好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2.巧妙设计实验,加强学生体验,让抽象概念的建构过程形象化;3.采用类比法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提炼比值法,让学生在探究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和方法;4.紧扣重、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将探究从课堂引向生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体验方法、培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各种型号的电池,手摇发电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电源”的概念。
在教材图2.1-2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投影)(如图所示)
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电源能够不断地将电子从A搬运到B,从而使A、B之间保持一定的电势差;电源能够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电流。
教师:电源P在把电子从A搬运到B的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如何变化?从另一个角度看,电源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电源为电路提供了电能。
教师: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电源为电路提供了电能,必然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少,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你认为电源是个怎样的装置呢?
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过度:电源又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呢?不同的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一样吗?这个本领用什么来描述呢?
(二)进行新课
1、电源
教师:(投影)教材图2.2-1(如图所示)
教师:(1)用导线将电源连成最简单的电路,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2)导线中的电场是什么电场?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特点如何?为什么?
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1)电路由两部分组成,电源外部能看得见的部分,称为外电路;电源内部看不见的部分,称为内电路。
(2)导线中的电场是恒定电场。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电源正极向负极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导线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因为导线中的电场是恒定电场,所以电子定向运动的速率是不变的,电流大小恒定。
(四)实例探究
☆对电源电动势的理解
【例1】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向外提供的电能越多,表示电动势越大。
B.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将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C.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有关,外电路电阻越大,电动势就越大
D.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作业
1、课下阅读课本第44页阅读材料《生活中的电池》
2、课下阅读课本第45页“做一做”,各学习小组对常用可充电电池进行调查,形成书面材料,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3、完成P46“问题与练习”第1、2、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思考问题:是不是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越多,静电力做功的本领越大?该如何描述静电力做功的本领?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静电力对电荷做功的多少与电荷的数量有关,不能用做功多少来反映做功的本领。
静电力把相同数量的电荷从电源的一个极搬运到另一极,做功越多,电荷获得的电势能就越多,可以用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的比值来反映静电力做功的本领。
教师:自由电子在导线中定向运动,电场力做什么功?电子的电势能如何变化?
学生:正功;减少。
教师: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速率是不变的,能量还守恒吗?该怎样理解?
学生:守恒。自由电子与带正电的离子相互碰撞,在定向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电子要不断克服阻力做功,其动能向热能转化。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对,概括地说,在电源外部,电场力对自由电子做正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这个过程中消耗了电能。这些电能又是哪里来的呢?
解析:对于铅蓄电池的电路,20 s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为q1=I1t=2 C,
对于干电池的电路,20 s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为q2=I2t=4C,
由电动势的定义式 得电源消耗的化学能分别为
J
J
电动势反映电源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电动势越大,电源本领越大。故铅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更大。
学生活动
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关,也跟外电路无关。
教师:电动势E的单位与电势、电势差的单位相同,电动势和电势差的物理意义有何不同呢?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电动势: 。W表示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消耗的化学能(或其它形式能),E表示移动单位正电荷消耗化学能(或其它形式能),反映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学生: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根据前面的分析,大家讨论一下,电源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呢?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点评:给学生创造思考、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品质。通过学生的回答,培养表达能力。
学生代表回答:在电源内部也存在电场,电场方向也是从正极指向负极。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源必须把自由电子不断地从正极搬运到负极,自由电子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这就需要有“非静电力”作用于电子。这个“非静电力”是电源提供的。也就是说,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
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建立起电源的概念: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出示干电池、手摇发电机,提出问题:干电池、手摇发电机都可以做电源,这些电源中的非静电力相同吗?所起的作用相同吗?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干电池中的非静电力是化学作用,手摇发电机的非静电力是电磁作用,前者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后者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非静电力虽然不同,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他们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2.2电动势
课型
新授课(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动势的定义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过程,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教学重点、难点
电动势的概念,对电动势的定义式的应用。
分析电源向外提供的电能除与电动势有关外,还与输出的电流、通电的时间有关。所以电源向外提供的电能多,并不意味着电源的电动势一定大。譬如,一个电动势较小的电源,如果长时间向外供电,照样可以提供较多的电能;一个电动势较大的电源,如果没有工作,即没对外供电,则它根本不向外提供电能。故选项A的说法错误。
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此应注意“单位正电荷”和“非静电力”这两个关键词。“移送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即意味着表征的是电源的转化“本领”,“移送电荷所做的功”意味着电源的“贡献”。从这里可以看出“本领’与“贡献”的区别。我们说电动势表征的是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而并未说电动势表征电源对外提供电能的“贡献”。“非静电力”顾名思义就是静电力之外的力,如化学作用的力、电磁作用的力等,电源正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实现了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点评:再次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教师:电源有好多种,他们在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相同吗?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手电筒、家用照明电灯、汽车上的照明电灯等,亮度不同。
教师:在物理学上,该如何描述电源的这种本领呢?(承上启下,过渡到下一问题)
2、电动势
教师:引导学生从静电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电势能增加的角度建立起电动势的概念。
教师:电动势也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请把电动势的定义完整地说出来。并写出电动势的定义式。说明给物理量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学生思考,得出电动势的定义,并写出电动势的定义式。
如果电源移送电荷q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为W,那么W与q的比值 ,叫做电源的电动势。用E表示电动势,则:
式中W,q的单位分别是焦耳(J)、库仑(C);电动势E的单位与电势、电势差的单位相同,是伏特(V)。
电源的电动势决定于电源自身的性质,与有无外电路及外电路的情况无关。选项C错误。
电动势反映电源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电动势越大,移动同样电量的电荷非静电力做功越多,转化成的电能越多。D正确。
答案BD
☆对电动势定义式的应用
【例2】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 V,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将铅蓄电池和干电池分别接入电路,两个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0.1A和0.2A。试求两个电路都工作20 s时间,电源所消耗的化学能分别为多少?哪一个电源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更大?
电压: 。W表示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所消耗的电势能,电压表示移动单位正电荷消耗的电势能。反映把电势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本领。
电动势表征电源的性质,电势差表征电场的性质。
教师指出: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也存在电阻。这个电阻叫做电源的内阻,大小由电源自身特点决定。内阻和电动势都是反映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