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大春主要农作物及蔬菜栽培技术
⼤春主要农作物及蔬菜栽培技术⼤春主要农作物及蔬菜栽培技术⽔稻直播技术要点选择品种:选择⽣育期⽐岗优725短或相当,且抗倒性较好的优质品种如Q优6号或宜⾹优2115等。
⽥块选择:有⽔源保障,排灌⽅便的冬闲⽥。
浅⽔机耕机耙或⽜耕⽜耙,将⽥整平。
冷浸烂泥⽥要开排⽔沟。
确定播期:清明后,⽓温稳定在15℃以上,晴天播种。
确定播量:每亩⽤稻种1—1.2公⽄;稻⾕1—1.2公⽄煮熟。
按1:1混合,分厢匀播,注意防鸟害。
芽前除草(封):1、亩⽤乐吉直播青TM苄嘧·丙草胺40%粉剂60克。
2、直妙TM苄嘧·丙草胺35%粉剂60克。
3、扫茀特?丙草胺30%乳剂100克。
以上药剂任选⼀种播种后0—3天内兑⽔60公⽄(2桶)喷施⽥⾯。
⼆叶期除草(杀):⼆叶期除草剂1、秧⽥⼀次净30%粉剂(有效成分为25%⼆氯喹啉酸+5%苄嘧磺隆)50克;2、杜邦?农德时?10%粉剂30克。
以上药剂任选⼀种,兑⽔60公⽄(2桶)喷施⽥⾯,施药3天内保持湿润状态。
分蘖期除草(补):对杂草较多的稻⽥,1、亩⽤36%苄·⼆氯粉剂80克;2、亩⽤秧杰4号(20%双草醚18克+10%氰氟草酯60毫升+有机硅8克)。
以上药剂任选⼀种,兑⽔60公⽄(2桶)喷施⽥⾯,施药3天内⽥间保持湿润状态。
多次施肥:1、底肥亩⽤NPK各15%的复合肥30公⽄(占总量的30%);2、四叶肥:亩⽤尿素8公⽄(占总量的40%);3、七叶肥:亩⽤尿素5公⽄(占总量的20%);4、穂肥:拨节期亩⽤尿素2.5公⽄(占总量的10%)。
科学管⽔:播种后彻底放⼲⽥⽔,20天内⽥间不能积⽔。
三叶前保持⽥间湿润,只有脚印处见⽔,促根系下扎防⽌倒伏。
三叶期到七叶期花花⽔促分蘖。
⼀般在6⽉中下旬排⽔晒⽥控苗再次促根系下扎,直到厢⾯开⼩裂⼝后再复⽔。
后期管⽔同⼀般稻⽥。
防治病⾍:5⽉底注意防治螟⾍;破⼝期防治螟⾍、稻瘟病、稻曲病。
注:根据南充农科院⽔稻所所长竭润⽣资料整理。
2011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促 控措 施 ,促进 弱苗转 化 ,提 高 成 用 ,控 制 群体 旺 长 ,预 防倒 伏 和 贪 沉 实 土壤 ,提 墒保 墒 。镇 压 要与 划
穗数 ;控制 旺 长 田块 ,预 防后 期 倒 青 晚 熟 。一 般 可 在拔 节 后 期施 每亩 锄结 合 ,先压 后 锄 。对 于 浇 过越 冬 伏贪 青 。 2 .肥水 管理 指导意 见 施 尿素 8 0公斤 。 —1 水 的旱地 , 解冻 返青前及 早划 锄 , 于
蔑 事 n讽 植 土 化 磅十 . 保 肥 hc l 日 O n
2 1年 春 季 主 要 作 物 科 学 施 肥 指 导 意 见 1 0
口 农业春 季 作 物 科 学 施 肥 指 保 苗 ,同 时每 亩 施 用 尿 素 7 0公 亩施人 尿 素 5 1 7公斤 ,如果 生育 中
0 农 市 十 — 农 行 店 佳 o 6 化 场 — 化 业( 体 } 最 9t / J
植 土 蔑化事 保肥 踢
( ) 肥 料 投 入 不 足 的 田块 , 2 种偏 晚 ,秸 秆 还 田量 大 、基 肥施 用 磷 肥 ( 2 P O )3~ 4公 斤 /亩 ,钾 要 抓 住 时 机 ,适 时 进行 小 麦 早 春 追 量 不 足 , 已经脱 肥 发黄 的麦 田 ,在 肥 ( O)3~ 5公 斤 /亩 ; 在 缺 K, 肥 。旱 地 小麦 可 在 2月底 到 3月 l 早 舂 返 青 期 每 亩 追 施 尿 素 5 0公 锌 或 缺硼 的地 区 ,每 亩基 施 硫 酸锌 0 —1
导 ,农业 部 测土 配方 施 肥 技术 专 家 斤 ,促苗 返 青早 发 ,待返 青 生 长后 后 期 遇 降 雨 每 亩 再 追 施 尿 素 5 0 一l 组 结 合 主要 农作 物需 肥 特 点 ,以测 再在 起 身拔 节期 结 合浇 水 每亩 追 施 公斤 。 土配 方施 肥 项 目成 果 为 主要 依据 , 研 究制定 了 2 1 年春 季 主要作 物 0 1 尿 素 1 1 0 5公斤 。 对 底 肥 没施 磷肥 的或 缺磷 田块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1、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磷(P205),钾(K20),氮、磷、钾比例约为3:1:3。
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底肥,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1)底肥:小麦的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的基础上,再施22-18-8或24-14-7的复混肥40-50kg(2)追肥:对于底肥不足,播种比较晚分蘖少的三类麦田,要及早追肥,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肥,每亩追施28-6-6配方肥20-25kg;对于底肥施的比较足、分蘖多的一、二类麦田,要根据长势及群体情况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酌情追肥。
每亩可用28-6-6的配方肥10-15kg,并配合浇水。
(3)根外追肥:后期小麦仍需要一定的养分,这时小麦根系己老化,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来给小麦补充养分。
对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每亩可以喷施1%的尿素液50升左右,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对于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亩可喷施%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升,防止干热风,增加粒重。
小麦施肥指标2、玉米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每生产100kg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平均量为;磷(P2O5);钾(K2O),平均量为千克,产量愈高氮磷钾吸收就愈多。
玉米需肥规律:玉米对氮肥很敏感,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kg尿素的范围内,1kg尿素可增产6-11kg玉米籽粒。
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了磷,将导致以后的空秆秃顶。
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
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
采用农家肥与磷、钾、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为主。
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夏玉米则应前重后轻。
玉米施肥量: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每增产100kg玉米需要施氮素5kg,磷2kg,钾3kg,具体运用还应因地、因品种不同而作适当调整。
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在农村,种地可是一门大生意。
每当春暖花开,农民朋友们就开始忙着准备播种。
可是,光有种子可不行,土壤的养分才是大宝藏。
想要让农作物长得健壮,科学施肥是必不可少的。
嘿,别小看这施肥,真是有讲究的,搞不好可就“枉费心机”了。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科学施肥的事儿,轻松点儿,别紧张。
要知道每种作物都有自己的“口味”。
比如说,小麦可喜欢氮肥,像个爱吃肉的小孩子。
而玉米呢,它可偏爱磷钾肥,简直是个“小食神”。
所以说,咱们得先搞清楚自己种的是啥,才能对症下药,别让肥料白花钱。
想象一下,如果你请客吃饭,结果点了一堆自己不喜欢的菜,那可真是“心里苦啊”。
所以,了解作物的需求,是施肥的第一步。
再说了,施肥也不是“随便撒撒”。
这就好比你要做一道菜,调料可得恰到好处。
每种肥料的使用量都得精打细算,别让“浓汤变稀粥”。
太多了,反而对作物不好,土壤也受不了。
想想看,你一不小心把盐撒多了,结果整道菜都毁了。
适量施肥,才是“稳稳的幸福”。
施肥还得分阶段,刚开始可以多点,后面要逐渐减少,就像是恋爱中的热情,得循序渐进嘛。
说到施肥,咱们还得提到土壤的情况。
不同的土壤可不是“同一块布”,有的土壤肥沃,有的则贫瘠得很。
这时候,土壤测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简单来说,就是要摸清家底,看看土里有什么缺的,补上它。
像家里的冰箱一样,有的东西该吃完了,有的还要多存点。
土壤可不是“万金油”,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施什么肥好呢?哈哈,这可得看你心里打的算盘。
化肥、农家肥,各有各的优缺点。
化肥见效快,但如果用多了,可能会把土壤搞得“脆弱不堪”。
农家肥呢,虽然见效慢,但可是“老好人”,长久用下来,土壤会越来越好。
就像咱们平时吃饭一样,荤素搭配,才能吃得健康。
别光顾着贪吃某一样东西。
施肥的时间也很讲究。
通常在播种前、出苗时和灌浆期,这三个时间点特别重要。
就像照顾小孩,得在关键时刻给点营养,才能长得快又壮。
施肥的时候,天气也很重要,阴天施肥效果好,阳光明媚的时候,土壤水分蒸发快,肥料也容易“跑掉”。
述论农作物合理施肥的原则及技术要点
述论农作物合理施肥的原则及技术要点合理施肥是一种以科学方法进行的土壤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废弃物和财务成本。
一个良好的施肥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气候条件、灌溉水的质量、以及其他因素。
下面我们将分析农作物合理施肥的原则及技术要点。
原则:1. 土地养分平衡原则。
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应该均匀分布,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富含某些元素,而缺乏其他养分,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健康和产量。
2. 科学定量施肥原则。
依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量,合理进行施肥计量,即科学测定土壤的养分含量,以及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再根据肥料的含量进行合理施肥。
3. 区域化施肥原则。
考虑农业生产区的不同特点、土壤性质和作物类型,制定科学的不同施肥方案。
4. 针对性施肥原则。
在不同地区采用适应性施肥,针对不同农作物,科学施用适应性肥料。
5. 综合施肥原则。
综合考虑有机肥、化肥、绿肥、微生物肥等多种肥料的使用,适度实行循环农业,提高效益。
技术要点:1. 善于分析土壤性质和土壤养分条件,增量、增肥可分施。
2. 加强肥料选择,科学施肥,同时使用农业工具进行施肥,以减少损失。
3. 合理肥料种类和使用时期。
建议采用控释肥、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磷钾肥料等不同种类的肥料,以保持土壤营养的平衡。
4. 优化肥料施用量。
对于一些优质农产品,应该增加施肥量,而相对比较不需要的则可以减少施肥量。
5. 善于利用各种有机物质进行肥料制备。
丰富经济和环保利益,同时减少粉尘飞扬,节约肥料成本。
6. 既注重施肥质量,也重视细节实施。
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根据不同的作物品种对施肥进行不同的调整和管理。
7. 进行田间实测和监测,不断调整施肥计划、提高效益。
总之,适当地进行施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增加农民的收入。
施肥管理的正确与否,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确施肥应该遵循科学、区域化、针对性、综合、定量化等原则,同时注重细节,平衡营养、优化施肥种类和使用时期、控制种植密度,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施肥的三个基本定律
科学施肥的三个基本定律
佚名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①养分归还学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此学说。
其中心内容是:植物
仅从土壤中摄取为其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养分,由于不断地栽培作物,这种摄取势必引起土壤中矿物质养料的消耗,长期不归还这部分养分,会使土壤变得十分贫瘠,甚至寸草不生。
轮作倒茬只能减缓土壤中养分的贫瘠和较协调利用土壤中现存的养分,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总页数】1页(P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47.2
【相关文献】
1.基于LISA数据库对文献计量学三个基本定律的研究述要 [J], 刘婧;魏建香
2.正、负温度系统下热力学三个基本定律的表述探究 [J], 冯文林;吴英;陈太红;;;
3.正、负温度系统下热力学三个基本定律的表述探究 [J], 冯文林;吴英;陈太红
4.离心泵三个基本定律的研讨 [J], 王德润
5.科学施肥走向精细化时代——从《2014年秋冬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把脉科学施肥 [J], 贾然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引言:农作物施肥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以及施肥管理等方面,探讨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施肥原则1.1 营养平衡原则施肥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营养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保持农田土壤养分的平衡,避免因长期单一施肥而引发的营养失衡问题。
1.2 土壤环境适宜原则施肥应根据土壤类型、质地、酸碱度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肥品种和施肥方式,避免因施肥不慎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
1.3 时期适应原则施肥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育期和需求特点,科学安排施肥时间,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要,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施肥时间2.1 基肥期基肥期是指农田开垦、整地、肥料施用的初期。
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一般在播前或移栽前进行施肥,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2.2 追肥期追肥期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的养分需求,适时进行补充肥料的施用。
一般可以在作物萌发后的生育期及生长旺盛期进行追肥,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壮实。
三、施肥量3.1 营养需求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时期和产量目标,合理确定作物对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需求量。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避免养分过量或缺乏。
3.2 施肥比例施肥应根据农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比例进行科学配置。
通常认为,大部分作物对氮的需求较高,磷和钾的需求相对较低,但具体比例还需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四、施肥方法4.1 施用方式施肥方法主要包括底肥、追肥、叶面喷施等。
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施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施肥。
4.2 施肥方式施肥方式有点施、沟施、穴施、条施等多种形式。
需要根据作物的品种、布局和土壤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确保肥料能够充分接触作物根系,提高利用率。
慈利县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
慈利县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为确保我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增产、经济、环保”施肥理念,以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为依托,以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核心,以扩大配方肥推广应用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巩固传统技术推广模式的同时,着力在推进“一制三化”上下工夫,通过进一步完善配方肥推广应用机制,大力推进技术服务个性化、施肥指导信息化、基础工作成果化,全面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两型”农业发展,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2014年计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5万亩,推广配方肥20000吨(实物量),配方肥推广应用面积达60万亩以上。
整建制推进乡镇,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90%、配方肥推广应用面积达到60%以上。
1、取土化验。
按照“三年一轮回”的要求开展取土化验,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500个以上。
2、肥效试验。
根据省站统一安排,完成7个田间肥效试验,其中棉花不同用量试验1个、中稻、棉花、玉米、油菜肥料利用率试验各1个、茶叶“2+X”试验2个。
3、专家咨询系统开发。
建设完成较为成熟的主要粮食作物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初步开发主要经济园艺作物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模块。
4、示范区建设。
全县结合粮油高产创建建立3个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在整建制推进乡镇零溪镇,每个行政村分别建成1个10亩以上的村级示范方。
5、信息服务。
按照取土、送土样点制作发放施肥建议卡,同时有针对性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放施肥建议卡。
在75%以上行政村设立固定的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告专栏。
6、技术指导服务。
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指导服务8场次以上,每个乡镇创建2个以上标准化配方肥服务网点,开展对乡镇技术人员、肥料经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强化个性化指导服务,对接lOO个以上种植大户,5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性化服务面积2万亩以上。
2010年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
氮 磷钾 肥 的施 用 应遵 循 控 氨 、稳 磷 、增 钾 的原 则 。 ( 2 J肥 料 分 配 上 以 基 、 追 结 合 为 主 :追 肥 以 氮 肥 为 主 , 合 理 配 施 钾 素 ; 注 意 在 莲 座 期 至 结 球 后 期 适 当 喷 施 钙 、 硼 等 中 微 量 元 素 , 防 止 “ 烧 心 ” 等 病 害 的 干
2 3次。 同时可结合 喷药喷施2 次05 的磷酸 二氢钾 ,以 ~ 《} .%
提 高甘 蓝 的 净菜 率 和 商 品率 。
罗 卜
施肥 问题及施肥原则
当 前 萝 卜生 产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施 肥 问 题 包 括 : 重 氮 磷
肥 轻 钾 肥施 用 ,氮 磷 钾 比例 失 调 磷 钾肥 施 用 时 期 不 合
I蔬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b
露 地 甘 蓝
施肥 问题及施肥原 则
用 商 品 有机 肥 及腐 熟 的 农家 肥 。
施肥 建议
(1)有 机 肥 施 用 量 : 产 量 水 平 在 1 o -1 0 占 的 小 型 萝 l 如 四 季 萝 l) oo 50k 、( 、
. ~1 亩 0 5 0k/ 当 前 露地 甘 蓝 施 肥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① 不 同 田块 有 可 施 有 机 肥 O 5 方 / i 产 量 水 平 在 45 0~ 00 g 亩 的 高 产 品 种 施 有 机 肥 机 肥 施 用 量 差 异 较 大 , 盲 目偏 施 氮 肥 现 象 严 重 , 钾 肥 施 2~ 方 / 。 3 亩
量 水 平 1 0 ~1 0 g - :氮 肥 ( )6 g- ,磷 肥 (P 05)3 g/ , 0 0 0 k/ 5  ̄ N ~9 k /  ̄ 2  ̄5 k 亩
科学施肥原则及方法
科学施肥原则及方法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水、肥、气、热等条件。
肥,就象人类生计所一定的食品,决定着作物能否吃饱吃好,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最后决定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因此要实现农产品的优良与丰收,就需要对作物科学施肥,合理而有效地增补矿质营养。
一、科学施肥往常掌握以下几个基根源则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拥有养分齐备、肥效稳固长久的特色,它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根源。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构成物质,是优秀土壤构造的胶结剂,对改良土壤通透性,提升其蓄水、抗旱、保肥性及土壤系统的缓冲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有机肥不单增添土壤有机物,还可提升各样养分含量和有效性。
可是它没法代替化肥的作用,化肥所含养分浓度高,并可迅速、高强度地向作物供应有效养分,知足作物在生长发育的重点期间迅速大批汲取养分的需求。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缓急相济,优势互补,可提升施肥的整体效益。
2.多种营养元素肥料合理供应依据土壤肥力基础和作物生长发育进度,合理调控供应氮、磷、钾养分及各样微量元素营养,既防备最小供肥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限制,又防止“十全大补”式的盲目施用,力争肥尽其效,增产增收。
3.底施与追施相联合一般作物的生长久较长,根系散布深而广,施基肥,可更好地使土肥相融,稳固地开释养分。
而在作物的需肥敏感期间和需肥顶峰期及养分的最大效益期进行追肥可更好的知足作物所需。
底施与追施相联合,供需均衡,发挥土壤、作物增产潜力,防止浪费和污染。
4.综合选择肥料品种选择详细的肥料品种,主要考虑以下要素:(1)天气条件:低温季节宜用养分活性较高的肥料,以利于作物吸收,特别是磷肥;当高温雨季施速效肥时,养分易挥发和流失,应配施必定比率的有机肥或缓效肥,以稳固供肥强度,防备大起大落。
(2)土壤状况:砂性土壤保肥力衰,每次施肥不宜采纳大批的速效肥料;粘质土壤对养分别子的吸持力强,宜选养分活性强的肥料;碱性土壤尽量不用碱性肥料。
(3)浇灌条件:有水浇保证的农田,基肥、追肥的比率较为灵巧,适合的肥料品种多;而无浇灌条件的农田以基肥为主,不宜都选速效肥,应速缓搭配。
农作物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方法
农作物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方法农作物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方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适宜的施肥方法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土壤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种类选择、施肥技术等方面介绍农作物种植中的科学施肥方法。
一、施肥原则在农作物种植中,科学施肥的原则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合理利用肥料资源,尽量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具体原则如下:1. 施肥依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通过土壤检测和作物营养诊断,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
2. 合理配比: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配置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比例,保证作物的均衡营养。
3. 合理施肥时间:根据作物生长的需求,科学安排施肥时间,避免养分过量积累或供应不足的情况。
4. 循环利用有机肥料:发展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资源,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
二、施肥种类选择在农作物种植中,常用的施肥种类包括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施肥种类进行施肥。
1. 化学肥料:(1)氮肥:包括尿素、硝酸铵等。
氮肥是作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能够促进根茎生长和植株绿色器官的形成。
(2)磷肥:包括磷酸二铵、磷酸三铵等。
磷肥是作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花、果实的发育。
(3)钾肥:包括硫酸钾、氯化钾等。
钾肥是作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能够促进光合作用、养分运输和抗逆能力的提高。
2. 有机肥料:(1)农家肥:包括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
农家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堆肥:通过堆肥处理农作物秸秆、菜园废弃物等,制成有机肥料。
堆肥对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三、施肥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施肥效果,充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1. 准确施肥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求和施肥目标,科学确定施肥量,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
2011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 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01 1
为加 强春 季作 物科 学施肥 指导 。农 业部 测土配 方施 或钙镁磷肥。 ( 4)增施 有机肥料 ,提 倡秸 秆还 田。 肥 技术 专 家组结 合主要 农作 物需肥 特点 ,以测土 配方施 肥 项 目成 果 为主 要依 据 ,研 究 制定 了 《 0 1 春季 主 2 1年 要作物 施肥 指导意 见 》。 总体 原 则是 :各 地 要 因地 制 宜 确 定不 同 区域 、不 同作物 经济 合理 施肥量 ,优 化施肥 时
~
6 公斤/ 。缺 锌土壤每亩 施用 硫酸锌 1 斤 ;适当基施 亩 公
5 1 公 斤。对于 群体 总茎蘖数较 足 、叶 色正常 的麦 田可 含 硅肥料。 ( 氮肥基肥 占4 % ~5 %,蘖肥 占2 % ~ ~0 2) 0 0 0 在拔 节孕穗 期每亩追施尿 素1 ~ 公斤 。 1 0 5 长江 中下游地 区双季早稻
2 施 肥 原 则
长江流域冬 油菜
1 存 在 问题 .
( 适 当降低 氮肥 总用量 ,增 加穗肥 比例 。 ( 1) 2)
长 江流域 油菜 生产 中氮 磷钾肥 用 量普遍 较低 ,养分
基肥深施 ,追肥 “ 以水带氮 ”。 ( 磷肥 优先选择 普钙 比例 不协 调 ,有机肥 施用 不足 ,秸秆 还 田率低 ,硼等微 3)
续 喷施 2 3 。 ~次 苹 果 1 存 在 问 题 .
苹 果主产 区 的主 要施肥 问题 包括 : (1】 约化果 园 集 氮 磷化 肥用 量普遍 偏 高 ,春 夏季 果 实膨大 期施 用氮 肥数
量 和 比例 过 大 ,肥 料 增产 效 率下 降 ; ( 2)非集 约 化 果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导言: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确保作物生长的正常需求和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合理安排施肥措施的一系列技术规定。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肥料选择、施肥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科学可行的农作物施肥技术指导。
一、施肥原则合理施肥是农作物健康生长和增产的关键。
采取以下原则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1. 依据土壤肥力状况: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2. 平衡供给养分:施肥应注意提供作物所需主要养分氮、磷、钾的平衡供给,以及微量元素的适量补充。
3. 细分施肥:根据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和需求,在不同生长期实施不同的施肥措施。
4. 动态管理:根据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进行科学调整施肥措施。
二、肥料选择1.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根据土壤类型和植物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秸秆堆肥等。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2. 矿质肥料:矿质肥料是提供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重要来源。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植物需求选择合适的矿质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等。
要注意矿质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避免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微量元素肥料: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农民应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分析结果,适量添加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如硼肥、锰肥、锌肥等。
三、施肥方法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作物播种前或栽植时将肥料施入土壤中。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要,合理选择有机肥和矿质肥料进行基础施肥。
有机肥料可通过耕种和翻晒等方式与土壤混合,使其充分发挥营养作用。
2. 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需求进行的肥料补充。
农民应根据作物的生育期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追肥时机和施肥量。
追肥可采用根域施肥、叶面喷施等方式进行。
3. 水田施肥:水田施肥是指在稻田中施肥的一种方法。
榆林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榆林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作者:刘肖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12期[摘要] 为了进一步普及、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发展低碳农业,结合本市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以市土肥站和各区(县)农技站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和“3414”肥效试验为依据,按照不同区域确定同一作物的不同经济合理施肥量,或按照同一作物确定不同区域的经济合理施肥量,优化施肥时期,采用科学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鼓励农户增施有机肥,严禁烧毁有机物料,倡导秸秆过腹还田或直接还田,千方百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综合产出能力,制定本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关键词] 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中图分类号] 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51-02一、玉米科学施肥指导意见1.北部风沙草滩区1.1存在问题北部风沙草滩区土壤质地砂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差,无机氮肥大量做基肥,会造成氮肥流失和玉米后期脱肥。
1.2施肥原则1.2.1 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过腹还田或直接还田力度。
1.2.2 无机氮肥不作基肥(或少作基肥)。
1.2.3 连茬地块、高产地块和缺锌地块要施用锌肥。
1.2.4 推广高产耐密品种,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1.2.5 深翻改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1.3施肥量1.3.1 目标产量500~650kg/亩:农家肥1500~2000kg/亩,氮肥(N)10~13kg/亩,磷肥(P2O5)6~8kg/亩,钾肥(K2O)2~3kg/亩。
(P2O5)7~9kg/亩,钾肥(K2O)3~5kg/亩。
1.3.3目标产量800~900kg/亩:农家肥3000~4000kg/亩,氮肥(N)18~20kg/亩,磷肥(P2O5)9~10kg/亩,钾肥(K2O)5~6kg/亩。
1.3.4目标产量900kg/亩以上:农家肥4000kg/亩以上,氮肥(N)20~22kg/亩,磷肥(P2O5)10~12kg/亩,钾肥(K2O)6~8kg/亩。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通知-皖农土[2013]119号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通知(皖农土〔2013〕119号)各市、县(市、区)农委,农垦农场:为贯彻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3〕18号)精神,结合全省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省农委研究制定了《2013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本地区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方案(意见),认真做好配方发XXX农民科学施肥指导工作。
同时按省发布的大配方布置验证试验。
各地要结合2013年农企合作配方肥对接活动,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按照“农艺农机结合、有机无机配合、基肥追肥统筹、肥水管理协调”的原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观摩和农民宣传培训,组织农化服务,指导农民选好肥、配好肥、施好肥,切实减少不合理的过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请于5月10日前将2013年科学施肥指导方案和肥料配方发布信息报省土壤肥料总站。
联系人:钱晓华,电话:0551-62657815、62633058,电子邮件:**************。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2013年4月22日2013年全省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为加强科学施肥指导,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化验和田间试验数据,结合我省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特制订2013年全省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总体原则是: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经济合理施肥量,优化施肥时期,采用科学施肥办法,提高肥料利用率;鼓励多施有机肥料,做好秸秆还田,积极发展绿肥种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综合产出能力。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湖南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湖南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4.09.15•【字号】湘农办农技[2014]7号•【施行日期】2014.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湖南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湘农办农技〔2014〕7号)各市州农业局、畜牧水产局、农机局,委机关各处室,委直各单位:经省农业丰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2014年度省农业丰收奖共计39项,其中“湖南省2011-2013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为特等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推广”等9项为一等奖,“早籼稻创丰1号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等14项为二等奖,“湘早籼46号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等15项为三等奖,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
现将获奖项目通报如下:一、特等奖湖南省2011-2013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主要完成人员:1.涂先德2.黄铁平3.吴远帆4.陈小虎5.高永贵6.赵应中7.康六生8.管建新9.李逢喜10.何忠11.张艳峰12.吴滔滔13.吴秋明14.邓吉安15.唐春江16.方松波17.王才仁18.龚滇鹏19.杨秀春20.刘国平21.左光华22.薛勇23.陶降文24.任可爱25.龚放26.刘建春27.何光巨28.江煜29.卢俊良30.胡冬华31.王志平32.宋达清33.毛卫华34.杨小辉35.张自荣36.卢文璐37.彭慧燕38.瞿德民39.张美华40.曾要奇41.何宝生42.欧阳卫华43.彭志林44.贺志鹏45.邹高华46.尹阳明47.郭铁光48.熊展49.唐莉50.唐军信51.周志保52.曹光华53.XXX54.涂赛军55.黄柏玉56.向小平57.许威58.唐道林59.谭立60.罗祖礼。
二、一等奖(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推广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兽医局、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小麦春季科学施肥建议-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一)
小麦春季科学施肥建议-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一)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春季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为了获得高产高质的小麦,科学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是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为广大农户提供的小麦春季科学施肥建议。
一、地力调查在春季施肥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全面的地力调查。
主要包括土壤性质、水分状况、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和养分水平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结合田间实际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施肥方案,防止浪费和过度施肥。
二、合理施肥1.氮肥:春季小麦需要大量氮肥,但一次性施用过多,虽然有可能增加小麦产量,但会延长生育期,降低品质,同时还会增加后期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因此,建议春季小麦氮肥施用量应该在1.5~2斤左右。
2.磷肥:春季小麦对磷的需求较大,一般推荐施用磷酸二铵或硫酸单铵,每亩施用2-3公斤。
同时,可以利用生物菌肥、有机肥等辅助施肥,提高肥效。
3.钾肥:春季小麦对钾的吸收也相对较大,不同肥料中钾的含量也不同,其中,米糠灰中钾的含量较高,可适量掺入作为土壤改良剂,也可选择底施钾肥,每亩施用3-4公斤。
三、施肥技巧1.分次施肥:春季小麦生长快速,需要分次施肥,以保证作物充分吸收养分,同时还能避免根部灼伤,影响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
2.避免氨挥发:由于春季气温较高,施用化肥后易造成氨挥发,导致养分流失。
因此,施肥后要及时覆盖或深埋,确保肥料充分发挥其肥效。
3.施肥时间:春季小麦生长旺盛,一般建议在前期以及拔节期适量施肥,确保小麦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总之,春季科学施肥是保证小麦高产高质量的关键。
正确采取施肥技巧,合理安排施肥方案,还能达到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等多种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安徽省小麦产业的发展。
省土肥站提出2008年春夏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河南农业年第6期N NNONGY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农[2008]56号)精神,指导农民“科学、经济、环保”施肥,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农产品有效供给,针对当前肥料价格上涨、部分品种供应偏紧的形势,省土肥站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全省2008年春夏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并以豫土肥[2008]21号文件印发各省辖市,要求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发布本区域科学施肥指导方案,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施肥指导服务。
意见指出,各地要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带动下,按照“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要求,努力做到“科学、经济、环保”用肥。
以充分发挥肥料增产效应、促进粮食和农业增产增效为前提,指导农民施“产量肥”;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肥料品种、确定合理施肥量、采取科学施肥方法、增施有机肥料、降低生产成本为工作重点,指导农民施“经济肥”;以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改变传统施肥方式、减少不合理施肥现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为长期目标,指导农民施“环保肥”。
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成果,加大配方肥推广力度,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意见还针对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施肥存在的问题,结合作物施肥原则,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产量水平的施肥建议。
省土肥站易玉林省土肥站提出2008年春夏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3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颁奖晚会上,新乡市“坚持把脉耕地二十年,引导农民测土配方施肥”荣获全国维护农民消费权益特别贡献奖。
国家农业部、司法部、全国消协、中央电视台等单位领导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单位颁奖,新乡市副市长贾全明、农业局局长聂聚及市农办、市土肥站站长等参加颁奖仪式并领取了荣誉奖牌。
维护农民消费权益特别贡献奖评选活动是农业部、司法部、全国消协会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行的。
2008年初,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荐、初选、网上投票、专家评选等程序,最后评选出10个获奖单位和个人。
玉米科学施肥的原则与技术
玉米科学施肥的原则与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施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科学的施肥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保障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介绍玉米科学施肥的原则与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玉米种植。
一、施肥的原则1. 生长期分段施肥。
玉米的生长期可分为播种前、生长初期、生长中期和生长后期,每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生长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段施肥,以满足玉米的吸肥需求。
2. 根据土壤养分情况施肥。
在施肥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化验,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然后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施肥,避免浪费施肥成本和不必要的污染。
3. 有机肥、无机肥结合。
有机肥和无机肥各有优点,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而无机肥能够迅速为玉米提供养分,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可以有机配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势。
4. 调节施肥量。
在施肥时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整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农田环境污染和浪费。
二、施肥的技术1. 深翻施肥。
在春季翻耕前应施入足量有机肥,并且深翻土壤,将有机肥深入土壤,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2. 混施肥料。
在施肥时可以将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施用,以提高施肥的效果,并且避免对土壤和环境的损害。
3. 培肥优势壤。
在施肥时需要选择优势壤,避免在劣势壤施肥,以免浪费财力和资源。
4.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测定的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需要,合理地确定施肥的时间、量及肥料种类。
5. 补充微量元素。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补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如铁、锌等,以保障玉米的健康生长。
6. 间茬施肥。
在浇水过程中可以配合施入适量的肥料,让肥料随着水流进入土壤,更好地为玉米提供养分。
1. 施肥量的确定。
施肥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施肥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特点进行调整。
通常来说,可将氮肥以150-225斤/亩,磷肥以80-105斤/亩,钾肥以75-90斤/亩的比例施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冬小麦(一)华北平原灌溉冬麦区(包括山东省和天津市的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陕西省关中平原,山西省南部)1.施肥管理原则(1)根据苗情长势,分次施用氮肥,适当增加拔节中后期施用比例;根据底(基)肥施用量、苗情、温度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和时间;因地、因苗、因时追肥。
(2)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量和时间,做到水肥管理一体化。
(3)抓住小麦返青拔节有利时机,及时采取促控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率;控制旺长田块,预防后期贪青倒伏。
2.施肥指导意见(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2~15公斤。
(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镇压,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和减少氮肥用量,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倒伏和贪青晚熟。
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5)对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块要追施磷酸二铵。
未施钾肥的或少施的建议在返青或拔节期追施氮钾复合肥;要结合纹枯病防治、“一喷三防”等手段进行根外追肥补偿磷钾肥。
(6)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和锌肥,预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7)缺硫地区麦田,如底肥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应在第一次追肥时选择施用硫酸铵,每亩施硫用量2公斤左右。
(二)华北雨养冬麦区(包括江苏及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河南省东南部)1.施肥管理原则(1)针对不同地方墒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与中耕划锄结合,保住土壤水分,提高地温,促进苗情转化,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2)把握分层多次少量原则,降雨趁墒少量掩施,施肥后不要把肥料暴露到空气中。
(3)严格控制播期、播量,旱地小麦要高度重视调控冬前水分利用。
2.施肥指导意见(1)趁早春土壤返青或降雨,用化肥耧或开沟条施,每亩施入尿素5~7公斤,施肥后盖土,如果生育中后期遇降雨每亩可再追施尿素5~8公斤。
缺磷田块每亩用磷酸二铵7~10公斤,缺钾地块追施氮钾复合肥15~20公斤;施肥后掩盖。
(2)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提墒保墒。
镇压要与中耕划锄结合,先压后锄。
小麦封行前,每亩用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3)如果年前发生旺长,总茎数大于80万,由于小麦群体过大养分消耗严重,春季麦苗发黄或垫片发黄,可在返青到拔节期内分2~3次进行追肥,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次。
(4)越冬期干旱导致小麦群体过小的,(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返青到拔节期内分2~3次进行追肥,跟随降雨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次。
(5)要结合纹枯病防治、“一喷三防”等手段进行根外追肥补偿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和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
(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上海五省市,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1.施肥管理原则(1)根据土壤肥力、基肥施用情况、苗情和土壤墒情科学确定追肥、灌水数量,因地因苗施肥灌水。
(2)肥水管理与抗旱排涝及病虫草害防治相结合。
2.施肥指导意见(1)密切注意小麦返青前天气状况和苗情。
如旱情持续,则在早春趁天气回暖、土壤蒸发量加大、麦苗对土壤水分有所需求时及早灌水,要注意气温变化,掌握好灌水量和时间。
(2)根据冬季冻害和群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如有大分蘖冻死较多或群体严重不足时,应尽早结合灌水,施返青肥,以促春季大分蘖,保证成穗数。
(3)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9公斤/亩;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9~12公斤/亩;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2~17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7~20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
(4)在微量元素缺乏地区,提倡结合病虫草害(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且在小麦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四)西北雨养旱作冬麦区(包括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南部,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河南省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东部)1.施肥管理原则(1)去年冬季西北旱区降水偏少,今春不少地方雨雪较多,应针对各地墒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或划锄,提墒保墒,防寒防冻,促进苗情转化,增强小麦抗旱御寒能力。
(2)针对苗情,抓住时机,进行早春顶凌追肥和化学调控,促控结合,保证旱地小麦稳产、增产。
2.施肥指导意见(1)采取有效的保水措施,防止和减少早春封行前土壤水分大量损失。
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或划锄,提墒保墒。
对于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在解冻返青前及早划锄,消除裂缝。
小麦封行前,还可每亩用200~300公斤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2)肥料投入不足的田块,要抓住降雨时机,适时进行早春追肥。
缺氮田块每亩用尿素5~7公斤,缺磷田块每亩用磷酸二铵7~10公斤,采用施肥机(耧)施入土壤。
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结合春季灌水,缺氮田块每亩施尿素6~8公斤,缺磷田块每亩施磷酸二铵8~10公斤。
(3)播种较早,施肥量高造成的冬前旺长田块,要促控结合。
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要及早镇压划锄、提墒保墒。
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应及早划锄并将春季浇水推迟至拔节后期。
(4)播种偏晚、苗情偏弱的田块,宜结合保墒尽早浅划锄,提高地温,促进弱苗转壮。
(五)西北灌溉麦区(主要以春小麦为主,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中西部,青海省东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施肥管理原则(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目标产量,减少氮磷肥投入,补充钾肥,适量补充微肥。
(2)增施有机肥,全量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倡有机无机配合。
(3)“氮磷钾配合、早施底肥、巧施追肥”。
保证苗齐、苗全。
适时追肥,防止小麦前期过旺倒伏,后期脱肥减产。
(4)施肥应与灌溉有效结合。
强调早施基肥、机播种肥、灌水前追肥、孕穗期根外喷施锌和硼等微肥。
2.施肥指导意见推荐配方:17-18-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
(1)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0~2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2)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3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3)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4)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5~2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5~10公斤/亩。
水稻(一)东北寒地单季稻区(包括黑龙江省全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部分县)1.施肥管理原则(1)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优化钾肥用量。
(2)减少基蘖肥氮量和比例,增加穗肥比例,使拔节期穗肥氮比例达到30%左右。
(3)早施返青肥促分蘖早发,插秧后3天内施用返青肥。
(4)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当地补充中微量元素。
(5)偏酸性地块应施用钙镁磷肥,偏碱性地块少用或不用尿素作追肥,可采用硫酸铵作追肥。
(6)基肥施用后旱旋耕,实现全层施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施肥前晒田3天左右,施肥以水带氮。
2.推荐配方及施肥建议推荐配方:13-19-13(N-P2O5-K2O)或相近配方。
(1)产量水平450~5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18~23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5~7、3公斤/亩;(2)产量水平550~7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3~29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7~8、3~4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1~3公斤/亩;(3)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29~33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8~10、4~5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1~3公斤/亩;(4)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4~18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4~5、2~3公斤/亩。
(二)东北吉辽内单季稻区(包括吉林、辽宁两省全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部分县)1.施肥管理原则(1)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确定地块的合理肥料用量。
(2)控制氮肥总量、合理分配氮肥施用时期,适当增加穗肥比例。
(3)合理施用磷肥和钾肥,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
(4)提高有机肥的施用数量。
2.推荐配方及施肥建议推荐配方:15-16-14(N-P2O5-K2O)或相近配方。
(1)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4~28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8~9、4~5公斤/亩;(2)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8~33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9~11、5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1~3公斤/亩;(3)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33~38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11~12、5~6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1~3公斤/亩;(4)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9~24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6~8、3~4公斤/亩。
缺锌或冷浸田可以基施硫酸锌1~2公斤/亩,硅肥15~20公斤/亩。
(三)长江上游单季稻区(包括四川省东部,重庆市全部,陕西南部,贵州北部的部分县,湖北省西部)1.施肥管理原则(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相结合。
(2)调整基肥与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在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
(4)选择中低浓度磷肥。
钾肥选择氯化钾。
(5)在土壤pH5.5以下的田块,适当施用含硅的碱性肥料或基施生石灰。
2.施肥指导意见(1)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6~8公斤/亩;产量水平450~550公斤/亩,氮肥(N)用量8~10公斤/亩;产量水平550~650公斤/亩,氮肥(N)用量10~12公斤/亩;产量水平650公斤/亩以上,氮肥(N)用量12~14公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