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轮作施肥技术

合集下载

农作物轮作技术

农作物轮作技术

农作物轮作技术一、作物选择在选择作物时,需要考虑它们的生长周期、对土壤肥力的需求以及病虫害情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对土壤肥力需求不同、生长周期相近的作物进行轮作,以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可以将玉米和大豆进行轮作,因为它们对土壤肥力的需求不同,且大豆可以固氮增加土壤肥力。

二、茬口安排茬口安排是指在不同作物之间进行轮作的时间安排。

合理的茬口安排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可以在春季种植生长周期较长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而在秋季种植生长周期较短的作物,如蔬菜、大豆等。

三、施肥管理在轮作中,施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不同的作物,需要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

一般来说,在轮作中,需要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另外,在施肥时,还需要注意施肥深度和施肥方法,以保证肥料能够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

四、病虫害防治在轮作中,病虫害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由于不同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不同,因此在轮作中需要注意避免将易感同一种病虫害的作物连续种植,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另外,还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理田园、除草等措施也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五、灌溉管理在轮作中,灌溉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灌溉方式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灌溉。

在灌溉时,还需要注意水源的质量和水量,以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六、土地整理在轮作中,土地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在土地整理时,需要注意深耕细耙,以保证土壤的松软和透气性。

另外,还需要注意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七、轮作周期轮作周期是指在不同作物之间进行轮作的时间长度。

合理的轮作周期可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况,同时也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一般来说,轮作周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作物的生长周期等因素进行确定。

绿肥间作轮作栽培技术

绿肥间作轮作栽培技术

绿肥间作轮作栽培技术一、合理选择绿肥作物根据土壤条件和种植需求选择适宜的绿肥作物,应具备适应性广、生长迅速、产量高、养分含量丰富等特点。

同时,考虑绿肥作物的地域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二、确定种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包括间作和轮作。

间作是指将绿肥作物与其他农作物交替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轮作是指在不同季节或年份种植不同农作物,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

在确定种植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作物生长周期、市场需求以及土地资源等因素。

三、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保证绿肥作物得到充足的养分和光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

根据不同绿肥作物的生长特点,确定适宜的种植间距,既要避免过密导致竞争养分,又要防止过稀降低产量。

同时,根据土壤肥力和水分条件,适当调整种植密度,以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四、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保证绿肥作物的正常生长。

施肥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绿肥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元素,提高土壤肥力。

除草应定期进行,避免杂草与绿肥作物竞争养分。

防治病虫害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五、适时翻压绿肥根据土壤状况和绿肥生长情况,适时将绿肥翻压入土中。

翻压时间一般在绿肥作物盛花期进行,此时翻压可以促进绿肥腐熟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翻压深度应根据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以15-20厘米为宜。

在翻压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作物根系。

六、合理搭配化肥和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绿肥作物的生长。

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见效快等特点,而有机肥具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等优点。

通过合理搭配化肥和有机肥,可以实现养分供应的平衡与持久,促进绿肥作物的生长与发育。

同时,应注意控制化肥的施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七、建立健全技术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和应用,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绿肥间作轮作栽培技术体系,包括技术规程、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面。

轮作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轮作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轮作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轮作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轮作栽培是一种农业技术,以优质高效的方式种植作物。

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循环系统,将不同的作物在同一片土地上进行轮流种植,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一、轮作栽培的背景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单一作物种植容易导致土壤退化和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轮作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它有效地解决了土壤病虫害蔓延的难题,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抗病能力。

二、轮作栽培的原理轮作栽培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和时间,使得不同种类的作物能够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轮流种植。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轮作栽培的具体操作方法1. 制定合理的轮作计划: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作物轮作顺序。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土壤需求和作物特点进行轮作安排,确保不同的作物能够互相补充。

2. 合理利用绿肥作物:在轮作栽培中,绿肥作物的种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绿肥作物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后续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轮作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

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积累,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四、轮作栽培的优势1. 提高土壤肥力:轮作栽培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控制病虫害发生:轮作栽培可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积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3.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可以使作物生长周期更加健康,提高产量和品质。

4.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轮作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土地的浪费和过度开垦。

五、轮作栽培的案例分析以某农田为例,通过轮作栽培技术,农民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了小麦、玉米和大豆三个作物。

作物轮作技术实施方案

作物轮作技术实施方案

作物轮作技术实施方案作物轮作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和组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

下面将详细介绍作物轮作技术的实施方案。

一、选择适合的作物轮作模式。

1. 根据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轮作模式。

比如,在肥沃的土壤上可以采用小麦-玉米-大豆的轮作模式,而在瘠薄的土壤上可以选择玉米-豆类-麦类的轮作模式。

2. 考虑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栽培要求,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顺序,避免同类作物连续种植,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二、合理安排施肥和耕作措施。

1. 在轮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合理施用有机肥、矿物肥和微量元素肥,保证土壤的养分充足。

2. 合理安排耕作措施,比如在种植豆类作物时,可以选择深翻耕和旋耕,促进土壤通气和排水,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

三、科学管理病虫害。

1. 在轮作的过程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2. 合理选择抗病抗虫的作物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四、加强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1. 在轮作的过程中,避免过度耕作和过度灌溉,保护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2. 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密度和行距,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五、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

1. 加强农民的作物轮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轮作意识和技术水平,保证轮作技术的有效实施。

2. 加强农田的管理,定期检查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保证轮作技术的顺利实施。

通过以上的作物轮作技术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田的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重视作物轮作技术,积极实施,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粮食作物的轮作与间作技术实用指南

粮食作物的轮作与间作技术实用指南

粮食作物的轮作与间作技术实用指南一、轮作技术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一)轮作的好处改善土壤肥力不同的粮食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和吸收能力不同。

例如,豆科作物如大豆,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够固氮。

当种植大豆后,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会增加,后续种植需氮量较大的玉米等作物时,就有了充足的氮源。

深根性作物如小麦,其根系可以深入土壤下层,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当轮作浅根性作物如水稻时,水稻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在土壤中生长发育。

减少病虫害许多病虫害具有一定的寄主专一性。

如果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病虫害会大量滋生。

例如,连续种植小麦,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容易爆发。

而轮作不同作物时,病虫害失去了适宜的寄主环境,数量会大大减少。

如玉米和高粱轮作,玉米螟等害虫的危害程度会降低,因为高粱对玉米螟有一定的抗性,改变了害虫的生存环境。

调节土壤水分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蒸腾作用不同。

如棉花是耐旱作物,而水稻是需水量大的作物。

在干旱地区,棉花和水稻轮作,可以在棉花种植期间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为后续种植水稻储备水分;在湿润地区,合理轮作可以避免土壤过湿导致的一些问题,如土壤通气性差等。

(二)常见的轮作组合禾本科与豆科轮作玉米-大豆轮作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组合。

玉米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大豆根瘤菌固氮后能补充土壤中的氮素。

而且大豆的残茬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小麦-豌豆轮作也有类似的效果。

小麦收获后种植豌豆,豌豆的根系分泌物和残茬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豌豆固氮为下一季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的肥力条件。

谷类作物之间的轮作水稻-小麦轮作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轮作模式。

水稻种植期间,土壤处于淹水状态,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

轮作小麦后,土壤通气性改善,有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高粱-谷子轮作也是可行的。

高粱植株高大,对土壤肥力和水分的利用能力较强,谷子相对较耐旱、耐瘠薄。

农作物轮作技术讲义

农作物轮作技术讲义

农作物轮作技术作物组合是一定地区范围内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

主要反映种植业内部结构和农田利用特点,体现各种农作物间的内在联系。

作物组合与地区自然生态条件、熟制种类、复种指数、轮作特点等密切相关。

同时受技术经济条件和国民经济与市场需要的影响,并随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变化。

一个地区的作物组合搭配得当,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我市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很大,因地制宜地调整作物组合是制定农作制度,合理布局农业,促进农作物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农作物轮作原则1、轮作设计时应掌握的原则1.1吸收土壤营养不同,根系深浅不同的作物互相轮作。

例如,消耗氮肥较多的叶菜类、消耗钾肥较多的根茎菜类与消耗磷肥较多的果菜类轮作;深根性的根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除黄瓜外)与浅根性的叶菜类、葱蒜类等轮作。

1.2互不传染病虫害的作物互相轮作。

同科蔬菜常感染相同病虫害,制订轮作计划时,原则上应尽量避免将同科蔬菜连作,而每年调换种植管理性质不同的蔬菜,从而使病虫害失去寄主或改变生活条件,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水旱轮作对于控制土壤传染性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瓜类蔓割病、姜软腐病等),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1.3能改进土壤结构的作物互相轮作。

在轮作制度中适当配合豆科、禾本科蔬菜的轮作,增加有机质,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肥力,在豆科、禾本科作物之后,种植需氮较多的白菜类、茄果类、瓜类等,再次种植需氮较少的根菜类和葱蒜类,而以需氮最少的豆类放在最后,亦为其他蔬菜的良好前作;薯芋类因其耕作较深,需中耕培土,施大量有机肥,杂草少,余肥多,也是改进土壤肥力的作物;根系发达的瓜类和宿根性韭菜,较根茎类遗留给土壤较多的有机质,并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

1.4注意不同蔬菜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

如豆类、甘蓝、马铃薯等种植后,能增加土壤酸度,而玉米、南瓜、苜蓿等种植后,能减少土壤酸度,故对土壤酸度敏感的洋葱等作为玉米、南瓜后作可获较高产量,作为甘蓝的后作则减产。

如何通过轮作提高土地肥力

如何通过轮作提高土地肥力

如何通过轮作提高土地肥力《如何通过轮作提高土地肥力》轮作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农业实践方法,在提升土地肥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轮作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轮作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周期性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

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理。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中的养分需求是不同的。

例如,豆科植物如大豆、苜蓿等,它们有一个独特的本领——根瘤菌共生。

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态氮等形式。

当在一块土地上种植豆科植物后,土壤中的氮含量会得到显著提升。

而像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它们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比例和吸收方式又有所不同。

小麦生长过程中更多地消耗土壤中的磷和钾元素,对氮的需求相对较特殊。

通过轮作,前茬作物遗留下来的养分可以被后茬作物有效利用。

而且,不同作物的根系分布特征也大相径庭。

一些浅根作物如叶菜类蔬菜,它们的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主要吸收表层土壤的养分和水分。

而像棉花这样的深根作物,其根系可以深入到土壤较深的层次。

轮作深根作物和浅根作物,可以使土壤不同层次的养分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浅根作物利用完表层土壤的养分后,深根作物可以继续挖掘深层土壤的养分,避免某一层土壤养分过度消耗。

二、常见的轮作模式及其对肥力的影响粮豆轮作在许多农业产区,粮食作物和豆科作物的轮作非常普遍。

比如玉米和大豆轮作。

在种植玉米的年份,土壤中的氮素会因为玉米的生长需求而有所减少,同时磷、钾等元素也会被消耗。

而种植大豆时,大豆根瘤菌固氮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氮源。

大豆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的根系和根瘤等有机物质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这些有机质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可以释放出多种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蔬菜轮作蔬菜种植中轮作也十分关键。

例如,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甘蓝等)与茄科蔬菜(如番茄、茄子等)轮作。

十字花科蔬菜对土壤中的硼元素需求相对较高,种植后可能会使土壤中的硼含量有所变化。

制定轮作施肥制度的原则是什么

制定轮作施肥制度的原则是什么

制定轮作施肥制度的原则是什么1.多角度考虑植物需求:制定轮作施肥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各种作物的养分需求。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作物需要的养分类型和量来制定施肥计划。

2.合理搭配植物种类:轮作是通过不同种类植物在不同时期种植,以达到提高土壤质量和提供养分的效果。

在制定轮作施肥制度时,需要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确保轮作的效果能够最大化。

3.循序渐进的施肥方式:当制定轮作施肥制度时,需要考虑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吸收能力。

一般情况下,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循序渐进的施肥计划,以满足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4.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在制定轮作施肥制度时,应该优先考虑利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丰富的养分,而且对土壤有机质的累积有很好的效果。

因此,优先选择有机肥料,既可以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也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5.注意养分平衡:制定轮作施肥制度时,要注意养分的平衡。

植物需要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不同作物对这些养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定施肥计划时,要确保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得到平衡,避免其中一类养分的过量或缺乏。

6.定期检测土壤质量:制定轮作施肥制度后,要定期检测土壤质量,以评估施肥计划的效果。

通过土壤检测可以得知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从而调整施肥计划,以更好地满足植物的需求。

7.科学施肥:在制定轮作施肥制度时,需要尽量采用科学施肥的方法。

科学施肥包括准确测量施肥量、合理选择施肥时间和方式等。

科学施肥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养分,减少浪费,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经济可行性:制定轮作施肥制度时,需要考虑经济可行性。

施肥需要成本,包括购买施肥剂和施肥的人力成本等。

因此,在制定施肥计划时,要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确保施肥计划的经济可行性。

9.环境友好型:制定轮作施肥制度时应该考虑环境友好型。

选择对土壤和植物健康无害,对地下水、河流等水体污染小的施肥剂,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轮作休耕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轮作休耕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轮作休耕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轮作休耕是一种有效的耕作制度,其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顺序和休闲期,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种优质高效的轮作休耕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作物轮作顺序在轮作休耕中,选择适宜的作物轮作顺序非常重要。

合理的轮作顺序可以有效地避免土壤病虫害的发生,充分发挥作物间的互补效应,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一种常见的轮作顺序是根茎类作物、果实类作物、叶茎类作物、豆类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的轮作顺序。

这种轮作顺序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避免土壤养分的单一消耗,防止土壤疾病的传播和积累。

二、合理利用休耕期休耕期是轮作休耕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休耕期,适当地进行土地管理和养护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

一种常见的休耕管理措施是种植绿肥作物。

绿肥作物可以通过根系的生长和死亡,释放出大量的有机物和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

常见的绿肥作物有菜豆、大豆和苜蓿等。

三、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高效栽培的关键。

在轮作休耕技术中,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要根据土壤养分的含量和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同时,可以利用休耕期进行有机肥的施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

四、合理采用机械化栽培在轮作休耕高效栽培技术中,合理采用机械化栽培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

机械化栽培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常见的机械化栽培技术有旋耕、拖拉机播种和除草机械等。

五、加强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在轮作休耕技术中,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顺序和及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同时,合理的施肥和保持良好的田间通风环境也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轮作休耕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耕作制度,通过合理选择作物轮作顺序、合理利用休耕期、科学施肥、合理采用机械化栽培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

如何通过轮作提高土地肥力

如何通过轮作提高土地肥力

如何通过轮作提高土地肥力在农业生产中,土地肥力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轮作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农业措施,对于提高土地肥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轮作,简单来说,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周期,种植不同的作物。

为什么轮作能提高土地肥力呢?这得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不同的作物对土壤中的养分需求是不同的。

有些作物可能会大量吸收氮元素,而有些则对钾元素需求较多。

如果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就会导致土壤中某些特定的养分被过度消耗,从而使土地肥力下降。

而通过轮作,能够均衡地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避免某种养分的过度亏缺。

其次,轮作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

一些作物的根系较为发达,可以深入土壤深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而另一些作物的根系相对较浅,不会过度破坏土壤结构。

这样交替种植,能够使土壤始终保持良好的物理状态,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水分、养分的吸收。

再者,轮作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很多病虫害都具有特定的寄主植物,如果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病虫害就容易滋生和蔓延。

而轮作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存周期和传播途径,降低它们的危害程度。

例如,种植了一季容易感染某种病害的作物后,改种对该病害具有抗性的作物,就能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此外,轮作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

不同的作物根系会分泌不同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有助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和循环,提高土壤的肥力。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轮作呢?要根据作物的特性来规划轮作顺序。

比如,将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就是一个常见的做法。

豆科作物如大豆、豌豆等,具有固氮的能力,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

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则对氮的需求较大。

将它们轮作,可以实现氮素的合理利用。

还要考虑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季节。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并合理安排它们的种植时间,确保土地在不同季节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避免了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冲突。

植物农学技术专家指导如何利用农作物的轮作技术防治病虫害

植物农学技术专家指导如何利用农作物的轮作技术防治病虫害

植物农学技术专家指导如何利用农作物的轮作技术防治病虫害农作物的轮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管理方法,通过改变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和组合,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植物农学技术专家在此提供一些利用农作物的轮作技术来防治病虫害的指导方法,以帮助农民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一、轮作的基本原理农作物的轮作是通过改变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和组合,在一定周期内使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条件发生变化,达到防治病虫害、保持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效果。

轮作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病虫害无宿主: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使病虫害无法找到与其适宜发生和繁殖的宿主植物,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2.土壤环境改变: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根系结构和生长习性,在种植不同作物后可以改变土壤中的养分分布、酸碱度和微生物群落等环境条件,从而减少病虫害的滋生;3.间隔时间:轮作中的间隔时间是指两次相同作物种植之间的时间间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可以使土壤中的病虫害死亡或减少其数量,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选择合适的轮作作物在进行农作物的轮作时,选择合适的作物种类和组合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轮作作物和它们的特点:1.豆科作物:豆科作物如大豆、花生等可以富集土壤中的氮素,并通过根瘤菌固氮,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可以抑制一些土壤传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发生;2.禾本科作物: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3.葫芦科作物:葫芦科作物如黄瓜、南瓜等具有很强的病虫害抑制作用,可以减少土壤中一些病原菌和病虫害的存栏;4.十字花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如卷心菜、芥菜等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葡萄糖甙,可以抑制一些土传病害和根部害虫的发生。

三、推荐的轮作顺序和周期在利用农作物的轮作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推荐的轮作顺序和周期如下:1.豆科作物:在农作物轮作的第一年种植豆科作物,如大豆或者花生,推荐作物周期为2-3年;2.禾本科作物:在豆科作物后种植禾本科作物,如小麦或者玉米,推荐作物周期为2年;3.葫芦科作物:在禾本科作物后种植葫芦科作物,如黄瓜或者南瓜,推荐作物周期为1-2年;4.十字花科作物:在葫芦科作物后种植十字花科作物,如卷心菜或者芥菜,推荐作物周期为1-2年;5.其他作物:在完成以上轮作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适宜的作物进行种植。

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方案

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方案

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方案第1章绪论 (4)1.1 经济作物概述 (4)1.2 种植技术方案的重要性 (4)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4)2.1 土壤类型与特性 (5)2.1.1 土壤分类 (5)2.1.2 土壤特性 (5)2.2 土壤改良措施 (5)2.2.1 物理改良 (5)2.2.2 化学改良 (5)2.2.3 生物改良 (5)2.3 土壤肥力管理 (6)2.3.1 土壤肥力监测 (6)2.3.2 合理施肥 (6)2.3.3 有机肥与微生物肥料的应用 (6)2.3.4 轮作与间作 (6)第3章水分管理 (6)3.1 灌溉水源与方式 (6)3.1.1 水源选择 (6)3.1.2 灌溉方式 (6)3.2 灌溉制度 (6)3.2.1 灌溉时期 (6)3.2.2 灌溉定额 (7)3.2.3 灌溉周期 (7)3.3 节水灌溉技术 (7)3.3.1 灌溉水量调控 (7)3.3.2 灌溉时间调控 (7)3.3.3 灌溉方式优化 (7)3.3.4 水肥一体化 (7)3.3.5 农田水分管理 (7)3.3.6 气候适应性灌溉 (7)3.3.7 智能灌溉系统 (7)第4章育苗技术 (7)4.1 育苗设施与设备 (7)4.1.1 育苗场地的选择 (7)4.1.2 育苗设施 (8)4.1.3 育苗容器 (8)4.2 壮苗培育技术 (8)4.2.1 基质选择与配制 (8)4.2.2 播种技术 (8)4.2.3 苗期管理 (8)4.3.1 穴盘选择 (8)4.3.2 育苗基质 (9)4.3.3 播种与覆盖 (9)4.3.4 管理要点 (9)4.3.5 炼苗与移栽 (9)第5章经济作物种植模式 (9)5.1 单一种植模式 (9)5.1.1 选址与土壤改良 (9)5.1.2 育苗与播种 (9)5.1.3 田间管理 (9)5.2 间作与套作模式 (9)5.2.1 间作模式 (10)5.2.2 套作模式 (10)5.2.3 间作与套作模式的管理 (10)5.3 复种模式 (10)5.3.1 复种作物的选择 (10)5.3.2 复种模式的管理 (10)5.3.3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0)第6章植物保护技术 (10)6.1 病虫害防治 (10)6.1.1 病害防治 (10)6.1.2 虫害防治 (11)6.2 农药安全使用 (11)6.2.1 农药选择 (11)6.2.2 农药使用 (11)6.3 生物防治技术 (11)6.3.1 天敌昆虫应用 (11)6.3.2 病原微生物应用 (11)6.3.3 植物源农药应用 (11)6.3.4 性信息素应用 (11)第7章施肥技术 (11)7.1 肥料种类与特性 (11)7.1.1 有机肥料 (12)7.1.2 化学肥料 (12)7.1.3 生物肥料 (12)7.2 施肥原则与方法 (12)7.2.1 施肥原则 (12)7.2.2 施肥方法 (12)7.3 精准施肥技术 (12)7.3.1 土壤检测 (12)7.3.2 作物营养诊断 (12)7.3.3 施肥决策支持系统 (12)7.3.4 施肥设备 (13)第8章机械化种植技术 (13)8.1 种植机械与设备 (13)8.1.1 播种机械 (13)8.1.2 耕作机械 (13)8.1.3 施肥机械 (13)8.1.4 喷雾机械 (13)8.2 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13)8.2.1 合理选择种植机械 (13)8.2.2 机械化种植技术参数 (13)8.2.3 机械化种植作业时机 (14)8.2.4 机械化种植操作规范 (14)8.3 机械化种植效益分析 (14)8.3.1 产量提升 (14)8.3.2 劳动力成本降低 (14)8.3.3 资源利用率提高 (14)8.3.4 环境保护 (14)8.3.5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14)第9章经济作物加工与储藏 (14)9.1 加工技术与设备 (14)9.1.1 粮食作物加工 (14)9.1.2 经济作物加工 (15)9.2 储藏设施与条件 (15)9.2.1 储藏设施 (15)9.2.2 储藏条件 (15)9.3 储藏病害防治 (15)9.3.1 物理防治 (15)9.3.2 化学防治 (15)9.3.3 生物防治 (15)第10章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16)10.1 成本与收益分析 (16)10.1.1 成本构成 (16)10.1.2 收益构成 (16)10.1.3 成本与收益对比分析 (16)10.2 效益评价方法 (16)10.2.1 投资回报率(ROI) (16)10.2.2 净现值(NPV) (16)10.2.3 内部收益率(IRR) (16)10.3 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建议 (16)10.3.1 品种选择 (16)10.3.2 种植模式调整 (16)10.3.3 技术优化 (17)10.3.4 市场拓展 (17)10.3.5 政策扶持 (17)第1章绪论1.1 经济作物概述经济作物,又称特种作物,是指种植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经济需求,为人们提供食品、纤维、工业原料、药材等原材料的农作物。

玉米大豆轮作下施肥技术规范

玉米大豆轮作下施肥技术规范

玉米大豆轮作下施肥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下施肥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玉豆轮作下农田施肥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 525 有机肥料NY 884 生物有机肥NY/T 495 XX地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29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玉米大豆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年间轮换种植玉米和大豆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4 轮作施肥技术4.1 环境条件土壤环境符合GB1568的标准。

4.2 轮作方式分为玉米→大豆,玉米→玉米→大豆,玉米→大豆→大豆三种轮作方式。

4.3 轮作整地不同轮作方式下,整地:玉米→大豆轮作,少耕或免耕(玉米茬种大豆,实行秸秆还田旋耕或免耕);玉米→玉米→大豆轮作,第1年玉米茬种玉米深翻,第2年玉米茬种大豆少耕或免耕;玉米→大豆→大豆轮作,第1年玉米茬种大豆浅翻深松,第2年大豆茬种大豆少耕或免耕。

4.4 轮作施肥化肥符合NY/T 496的要求,有机肥符合NY 525的要求,生物有机肥符合NY 884的要求。

4.4.1 玉米→大豆4.4.1.1玉米施肥尿素300 kg/hm2~40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200 kg/hm2,氯化钾80 kg/hm2~100kg/hm2,其中尿素1/2做底肥,1/2做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商品有机肥300 kg/hm2~500 kg/hm2,或配施生物有机肥225 kg/hm2~400 kg/hm2。

4.4.1.2大豆施肥玉米茬口大豆肥:尿素30 kg/hm2~50kg/hm2、磷酸二铵80 kg/hm2~100kg/hm2、硫酸钾60 kg/hm2~80kg/hm2,全部做底肥施入。

农作物轮作与间作技术详解

农作物轮作与间作技术详解

农作物轮作与间作技术详解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多种多样,轮作与间作是其中非常重要且充满智慧的两种技术。

这两种技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控制病虫害等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农作物轮作技术(一)轮作的概念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例如,第一年种植玉米,第二年种植大豆,第三年种植小麦等。

这种方式打破了单一作物连作的模式。

(二)轮作的好处改善土壤肥力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中养分的需求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比如,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等)具有根瘤菌,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

当豆科植物与需氮量较大的禾本科植物(如玉米、小麦)轮作时,豆科植物就可以为后续种植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素营养,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某些深根性作物(如苜蓿),其根系可以深入土壤深层,能够将土壤深层的养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当轮作浅根性作物(如白菜)时,深根性作物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系会在腐烂后将深层的养分释放到土壤浅层,供浅根性作物利用。

控制病虫害许多病虫害具有一定的寄主专一性。

例如,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连续种植棉花会使病原菌大量积累,导致病害加重。

如果采用轮作的方式,将棉花与非寄主作物(如玉米)轮作,病原菌由于缺乏寄主而难以生存和繁殖,从而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生。

一些害虫也有特定的喜好作物。

像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如果将玉米与大豆轮作,玉米螟的食物来源减少,其种群数量就会得到抑制,从而减少对玉米的危害。

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不同作物的根系分泌物不同,这些分泌物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谷类作物的根系分泌物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生长,而豆科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则可能促进某些真菌的繁殖。

轮作可以使土壤微生物群落更加多样化,提高土壤的生态功能。

(三)轮作的原则营养需求互补原则要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进行轮作。

如将需钾量高的作物与需磷量高的作物轮作,避免土壤中某一种养分过度消耗。

现代施肥技术:08第八章 轮作施肥

现代施肥技术:08第八章 轮作施肥
第二节轮作制度下施肥计划的制定
第一节作物轮作类型、肥力特性与肥 料分配原则
一轮作类型 按作物: 粮-粮(水稻-小麦) 粮-经作(水稻-油菜) 粮-菜(水稻-大蒜、瓜菜) 粮-绿肥(水稻-苕子) 菜-菜(辣椒-豇豆)
按熟制:一年一熟,一年二熟,一年三 熟,两年三熟等
按土壤水分:水旱、旱旱
六轮作制度下肥料分配应用实例
一年一熟:大豆 小麦 玉米3年轮作 有机肥主要分配给小麦,其次是玉米,化学氮
肥主要分配给小麦、玉米,磷肥主要分配给大 豆、小麦
六轮作制度下肥料分配应用实例
一年两熟:小麦-玉米,两种观点:小麦生育 期长,主食,玉米生长期高温多雨,可利用后 效,有机肥主要分配给;
小麦、玉米都分配有机肥,保证均衡增产,小 麦为60~70%,玉米30~40%。
第二节轮作制度下施肥计划的制定
(三)
三估算轮作周期内土壤供给养分 用不施肥作物产量估算
四Hale Waihona Puke 算轮作周期养分补给量 按照养分平衡法计算,即作物需要量-土壤供应量
五制定轮作周期各作物施肥计划
小结
理解轮作的意义和茬口土壤肥力特性 掌握轮作制度下肥料分配原则 理解轮作制度下施肥计划的制定程序
三轮作制度下茬口土壤肥力特性
(三)分类 按照作物对土壤营养元素吸收消耗与生物量归
还数量和换茬间隙长短,茬口土壤肥力特性可 分为:生茬、半熟茬、熟茬 休闲茬:人多地少国家,土地轮流耕作,减缓 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分解,抑制土传病害
1生茬
栽培过禾谷类、块根、块茎、 茎叶类作物等
2半熟茬
栽培过油料作物、食用豆类作物、 棉花等
田地上效益高。 考虑肥料特性、土壤供肥特性与作物养分需求特点, 如磷肥,旱旱轮作磷肥优先施在需磷较多的作物上, 需磷特性相似的作物轮作时,磷肥用于秋播的越冬作

果蔬轮作栽培技术科学施肥与增加产量的策略

果蔬轮作栽培技术科学施肥与增加产量的策略

果蔬轮作栽培技术科学施肥与增加产量的策略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求,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的方法。

果蔬轮作栽培技术和科学施肥措施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改善土壤质量。

本文将探讨果蔬轮作栽培技术的原理和科学施肥的策略,并介绍如何结合二者以提高果蔬的产量。

一. 果蔬轮作栽培技术果蔬轮作是一种农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不断更替种植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果蔬作物的不同需求和生长特点来提高土壤的营养和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在果蔬轮作中,通常将果类作物和蔬菜作物进行交替种植,并合理设计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

果蔬轮作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减少土壤中营养物质的争夺。

不同的作物对于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使用不同的作物进行交替种植可以避免土壤中某些特定养分的过份耗竭。

例如,番茄喜欢吸收大量的氮、磷和钾,而豆类作物则可以富集土壤中的氮。

因此,可以在连续种植了番茄后,种植豆类作物以恢复土壤中的氮含量,从而提高连续种植的番茄产量。

此外,果蔬轮作还有助于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不同的作物对于不同的病虫害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可以减少土壤中特定病虫害的积累,并有效抑制病虫害的传播。

这样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作物的病虫害风险并提高产量。

二. 科学施肥的策略科学施肥是一种基于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的方法,能够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蔬栽培中,科学施肥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增加产量。

首先,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是科学施肥的基础。

通过土壤检测,可以评估土壤中不同养分的含量,确定所需施肥的类型和量。

例如,如果土壤缺乏磷和钾,可以选择有机肥或矿物肥来补充这些养分。

其次,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制定合适的施肥策略。

不同的果蔬作物对于养分的需求是有差异的,而不同的生长阶段也需要不同比例的养分。

在果蔬栽培中,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进行追肥,使其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

蔬菜轮作原理与技术措施

蔬菜轮作原理与技术措施

蔬菜轮作原理与技术措施蔬菜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有时我们可能会忽略它们的生长条件。

蔬菜轮作是一种管理种植蔬菜的方法,它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顺序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以便提高土地的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达到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目的。

蔬菜轮作原理:蔬菜轮作是科学施肥和种植技术的应用,通过不同品种的蔬菜轮流种植和间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同一土地上病虫害的发生和肥力的流失。

蔬菜轮作可以利用不同蔬菜之间的生态平衡,调整土壤中微生物、有机质等生态环境,从而增加土壤的肥力。

一、合理安排作物顺序蔬菜轮作的顺序应该合理安排,根据蔬菜的特性和对土壤的影响,确定轮作蔬菜的顺序。

常见的蔬菜轮作方式有花椰菜-豌豆-菜豆、甜菜-菠菜-胡萝卜、马铃薯-茄子-雪里蕻等。

轮作顺序应注意遵循属同科、同属或者属异科同类的原则。

二、注意播种和收获时间蔬菜轮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播种的时间。

因此,在选择不同蔬菜进行轮作的同时,也要注意每种蔬菜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性,合理安排栽培时间。

一般来说,春季要选择营养需求量较低的蔬菜,秋季选择营养需求量较高的蔬菜。

三、合理管理土壤蔬菜轮作中,每种蔬菜都有自己的生长需要和对土壤的要求,因此在土壤管理上要做到因地制宜,针对性强。

比如,旋转土壤时,要避免将病虫害和杂草移植到下一块土地中。

此外,使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创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减少土壤病害。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蔬菜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但病虫害防治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连作土壤上更需注意。

建议采用生物防治、机械控制和化学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达到绿色、环保、高效的效果。

综上所述,蔬菜轮作已成为现代农业中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其传统应用不仅减少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而且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多年来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因此,学会并掌握蔬菜轮作技能,对保障蔬菜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利用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利用轮作提高土壤肥力轮作是一种农业管理技术,通过不同作物的交替种植,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肥力。

利用轮作的方法,农民可以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不同的作物,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利用轮作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和效果。

第一部分:轮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轮作是一种农业管理技术,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交替种植不同的作物,以达到增施肥料、控制病虫害、保持土壤结构和改善土壤肥力的目的。

轮作的基本原理是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和利用方式不同,可以减少某种作物对土壤的一次性耗损,同时有助于保持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第二部分:轮作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2.1选择合适的轮作作物在选择轮作作物时,应考虑作物的需肥量、对土壤的要求、水分利用和抗病虫害能力等因素。

常见的轮作作物有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花椰菜)和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根据所处地区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合的轮作作物。

2.2合理设计轮作计划轮作计划的设计要考虑作物的轮次、间隔时间和种植面积等因素。

一般来说,轮作的轮次越多,作物的种植面积越小,效果会更好。

轮作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3年,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命周期和土壤的恢复能力进行调整。

2.3合理施肥和保持土壤湿润在轮作过程中,及时补充土壤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是关键。

在种植每个作物之前,应进行土壤检测,确定所需的肥料种类和用量。

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方式,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如基肥和追肥)。

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进行灌溉,避免出现干旱或过湿的情况。

第三部分:轮作的效果和益处通过合理利用轮作技术,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3.1增施肥料,改善土壤肥力在轮作过程中,不同作物的根系深度和养分需求不同,可以减少或避免土壤的养分失衡和贫瘠化。

某些作物如豆科植物还能通过与根瘤菌共生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3.2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生长不同作物的种植能够打破害虫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减少害虫和病原体对作物的危害。

利用合理的轮作技术提高土壤质量

利用合理的轮作技术提高土壤质量

利用合理的轮作技术提高土壤质量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一些利用合理轮作技术提高土壤质量的建议:1. 选择适合的作物轮换:选择适合的作物进行轮换是提高土壤质量的关键。

一般来说,豆科植物和谷物是较好的轮作作物,因为它们可以固定氮素,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

同时,选择不同科的作物进行轮作,可以避免土壤中某一养分过度消耗,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

2. 控制连作年限:连作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因此需要控制连作年限。

一般情况下,连作年限不宜超过3年,否则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质会过度消耗,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等问题。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轮作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地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土壤中的养分供应充足且平衡。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

4. 土壤耕作:合理的土壤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质量。

在轮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采取适当的耕作方式,如深松、深耕、旋耕等,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轮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同时,需要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同一作物,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利用合理的轮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科学地进行轮作管理,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轮作施肥技术

轮作施肥技术
第二种观点认为,小麦、玉米都需要有机肥作基肥,则 60-70%施在小麦上,而30-40%用在玉米上,保证均衡增产。
化肥的分配:小麦、玉米同样对待,要分地 力情况、产量目标、养分种类而确定。
(三)两年三熟肥料的分配原则
代表性轮作方式:冬小麦—甘薯→春玉米
总的原则:是保证一年多熟的,兼顾好一 年一熟。
有机肥分配:有机肥主要分配在小麦上, 在有机肥充足的地方玉米也可以分配一 些。
化肥分配:氮肥重点在小麦和玉米上, 同时考虑玉米上施入一部分氮磷,大豆 少施氮肥多施磷肥。
(二) 一年两熟制肥料分配原则
代表性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玉米
有机肥料的分配:
第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分配在小麦上。(1)小麦生育期 长;(2)小麦比玉米更为重要一些;(3)玉米生长期间高 温多雨,可以充分利用其后效。
(三)熟茬 熟茬主要是指栽培豆科绿肥, 牧草等作物的茬口。
豆科绿肥作物有很强的固氮作用,多 年生牧草,每年固定的氮量为112.5 kg.hm-2、苕子为93kg.hm-2。
(四)休闲茬
可以活化土壤养分,节纳雨水,对稳 产和高产起到一定的作用。
休闲茬对土壤肥力的提高,是以消耗 土壤潜在肥力为代价的,所以,在休闲茬 上安排作物要着重增施有机肥补充土壤有 机质和养分。
轮作施肥技术
内容 作物的轮作类型及肥力特性 轮作制下肥料分配的一般原则 轮作制度下施肥计划的制定
第一节 作物轮作类型及其肥力特性
轮作的概念:轮作(Crop rotation)是在同 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一、一般轮作类型
按熟制特点来分,常见的轮、连作 类型有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两年 三熟和三年五熟等。
不同作物需要水分的数量、时期和吸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肥
基肥
追肥
30000
75
310
75
275
70
360
90

N 112.5


P 16.5
K 93.4

N 222.0

P 30.3
K 209.2
圈肥
尿素
75
磷酸氢二铵
硫酸钾
圈肥
尿素
150
磷酸氢二铵
硫酸钾
30000
230
75
275
140
342
60000
540
150
550
210
702
90
注 : ① 尿 素 中 氮 和 磷 酸 二 铵 中 氮 的 利 用 率 按 40%计 , 磷 的 利 用 率 按 20%计 , 硫 酸 钾 中 钾 利
用 率 按 50%计 。
② 厩 肥 中 的 氮 以 培 养 地 力 之 用 , 不 计 供 氮 量 , 磷 含 量 低 忽 略 不 计 , 钾 则 按 含 钾 ( K) 0.5%, 且 利 用 率 为 15%计 。
六、轮作制度下施肥技术的效果评价 ①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 ②作物产量对比分析; ③产值、成本、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④对轮作周其内施肥技术效果的合理性
P 81.0
50.7
30.3

K 571.5
362.3
209.2
(二)估算各个作物实现计划产量的 需养分量。
表 7-1 轮作周期内作物对养分的需要量
作物 计划产量 种类 (kg.hm-2)

9000



9000


计划产量所需 养分量(1) ( k g .hm -2 )
N 328.5 P 41.4 K 347.4 N 270.0 P 39.6 K 224.1
进行全面检验和评价。
有机肥的分配:主要考虑在冬小麦和春玉 米上,尤其是要加强春玉米上施用有机肥, 这样既能为春玉米提供营养,又能为下茬 冬小麦提供营养。
化肥分配:冬小麦和春玉米都要增加氮磷 肥的施用,而在甘薯上更要考虑钾肥的施 用,减少一些氮肥。
(四)立体种植肥料的分配原则
代表性立体种植方式:小麦/玉米—大白菜 →小麦—-大豆 立体种植肥料分配总的原则:是多施有机 肥,施好氮肥、养分协调数量充足。
土壤养分供给量
(kg.hm-2) (2) 土壤养分
地力产量 供给量
6000
219.0
27.6
231.6
5250
157.5
23.1
130.7
需要补给 的养分量 (3)=(1)-(2) (kg.hm-2)
109.5 13.8 115.8 112.5 16.5 93.4

N 598.5
376.5
222.0
二、不同轮作制下土壤理化性状变化
(一)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①它会使土壤中某种单一营养元素缺乏,造 成养分间比例失调;
②容易引起土壤传染的病虫杂草的蔓延与危 害;
③可能出现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毒 物质在土壤中积累,使作物自身中毒。
④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二)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般作物轮作: 水旱轮作:连作“三多一少一慢” 2、调节土壤养分与水分的供应
有机肥分配:有机肥主要分配在小麦上, 在有机肥充足的地方玉米也可以分配一 些。
化肥分配:氮肥重点在小麦和玉米上, 同时考虑玉米上施入一部分氮磷,大豆 少施氮肥多施磷肥。
(二) 一年两熟制肥料分配原则
代表性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玉米
有机肥料的分配:
第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分配在小麦上。(1)小麦生育期 长;(2)小麦比玉米更为重要一些;(3)玉米生长期间高 温多雨,可以充分利用其后效。
P 81.0
50.7
30.3

K 571.5
362.3
209.2
表 7-2 轮 作 周 期 内 各 作 物 施 肥 技 术
作物 需 要 补 充 的 养 分 肥料种类
种 类 量 ( k g .h m -2)

N 109.5
厩肥

尿素

P 13.8
磷酸氢二铵
K 115.8
硫酸钾
施 肥 量 和 施 肥 方 式 ( k g .h m -2)
(二)茬口土壤肥力特性的形成特点: 茬口土壤肥力特性的形成既受到栽培作 物本身生物特性影响,又受到包括施肥 技术在内的栽培技术影响,还受到土壤 本身特性的影响,所以,评价某一茬口 土壤肥力特性的好坏是相对的。
(一)生茬 这一类茬口是指栽培过 禾谷类作物、块根、块茎类作物和茎 叶类作物的茬口。
由于生物量很高,以消耗地力为 主,在收获时又将大部分的生物量移 走,因此生物量及其养分归还的数量 少,一般少于20% 。
(二)半熟茬 这一类茬口是指栽培油料作 物、食用豆类作物和棉花等的茬口。
这类作物生物量较大,籽粒收获后,通 过根茬和落叶归还的生物量为干物质总量的 20—40%,且归还的养分总量也高,尤其是 食用豆类作物,根茬中含氮量为1.31%,比 小麦、玉米多40—70%,且叶中含氮量1.89%, 这些归还土壤后,能易于分解释放氮为后作 利用,同时豆类作物消耗地力比玉米少3倍, 比小麦少1倍,还能分泌氨基酸和有机酸等。
二、估算轮作周期内作物对养分需要总 量
(一)确定轮作周期内各种作物的计 划产量。
表 7-1 轮作周期内作物对养分的需要量
作物 计划产量 种类 (kg.hm-2)

9000



9000


计划产量所需 养分量(1) ( k g .hm -2 )
N 328.5 P 41.4 K 347.4 N 270.0 P 39.6 K 224.1
第二节 轮作制度下肥料的分配原则
一、一般分配原则
(一)均衡增产、保证重点原则
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制度中,小麦、玉米、 水稻、则为主要作物;
在以棉花为主的种植制度中,棉花则为重点 经济作物;
种烟地区,烟草则为主要经济作物; 在花生种植区,花生则是主要作物。这些主
要作物都是重点施肥作物,在肥料分配上应 给以足够的保证 。
第二种观点认为,小麦、玉米都需要有机肥作基肥, 则60-70%施在小麦上,而30-40%用在玉米上,保证均衡增 产。
化肥的分配:小麦、玉米同样对待,要分地 力情况、产量目标、养分种类而确定。
(三)两年三熟肥料的分配原则
代表性轮作方式:冬小麦—甘薯→春玉米
总的原则:是保证一年多熟的,兼顾好一 年一熟。
不同作物需要水分的数量、时期和吸水能力
小麦、玉米和棉花、豆类(苜蓿)作物需水多、 耐旱能力弱; 谷子、甘薯等作物需水量少; 小麦、高粱、玉米、棉花根系入土深; 谷子、薯类、和水稻等根系入土相对较浅;
3、抑制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大豆 姜 水稻
三、轮作制下茬口土壤肥力特性
(一)茬口土壤肥力特性:是指栽培某 一作物后,前作对后作的土壤理化性质 及病虫杂草感染影响特点。
四、轮作制下养分归还特性
1、低度归还型 一般认为归还比例低于10%, 有氮、磷、钾三种元素。在施肥上必须重视氮、 磷、钾肥的补充,特别是磷的补充。
2、中度归还型 归还比例一般在10-30%,有钙、 镁、硫、硅和钠等元素。这些元素在酸性土壤上 应补给,而在石灰性土壤上可以不必补给。
3、高度归还型 归还比例一般大于30%,有铁、 铝和锰等元素。对于这些元素一般可以不必补给, 但在石灰性土壤上由于该元素的有效性低,有时 也可补充一些铁和锰。
土壤养分供给量
(kg.hm-2) (2) 土壤养分
地力产量 供给量
6000
219.0
27.6
231.6
5250
157.5
23.1
130.7
需要补给 的养分量 (3)=(1)-(2) (kg.hm-2)
109.5 13.8 115.8 112.5 16.5 93.4

N 598.5
376.5
222.0
第七章 轮作施肥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 韩燕来
主要内容: 作物的轮作类型及肥力特性 轮作制下肥料分配的一般原则 轮作制度下施肥计划的制定
第一节 作物轮作类型及其肥力特性
轮作的概念:轮作(Crop rotation)是在同 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一、一般轮作类型
按熟制特点来分,常见的轮、连作 类型有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两年 三熟和三年五熟等。
潜力的轮作方式。
(二)了解当地经济状况和生产条件 近三年总产值; 总收入和人均纯收入; 农田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 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
找出当地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
(三)了解当地肥料施用现状
常年使用的肥料种类; 每公顷肥料投放量; 施用方法及其相应的肥效; 肥料利用率; 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三)熟茬 熟茬主要是指栽培豆科绿肥, 牧草等作物的茬口。
豆科绿肥作物有很强的固氮作用,多 年生牧草,每年固定的氮量为112.5 kg.hm-2、苕子为93kg.hm-2。
(四)休闲茬
可以活化土壤养分,节纳雨水,对稳 产和高产起到一定的作用。
休闲茬对土壤肥力的提高,是以消耗 土壤潜在肥力为代价的,所以,在休闲茬 上安排作物要着重增施有机肥补充土壤有 机质和养分。
土壤养分供给量
(kg.hm-2) (2) 土壤养分
地力产量 供给量
6000
219.0
27.6
231.6
5250
157.5
23.1
130.7
需要补给 的养分量 (3)=(1)-(2) (kg.h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