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标准教案(一个数除以小数)

五年级数学标准教案(一个数除以小数)
五年级数学标准教案(一个数除以小数)

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一个数除以小数

总堡乡总垣学校

***

2010.10.

“一个数除以小数”说课稿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为此我个人认为教学中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在引导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对计算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共编排了两个例题。前一个例题主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才能进行计算。后一个例题主要解决转化的具体操作问题,即根据商不变性质,如何把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教学的重点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并能够正确计算。而计算中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则是教学的重点。

二、环节设计: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关键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我设计如下两个准备题环节:

1、填写表格。根据表格,说说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即商不变性质。但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学生在理解上出了些偏差,在做表格第三竖列时,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和前面两个竖列一样,说出“1500÷500=3”,可结果学生的回答是“500×3=1500”。不过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最后还是理解了,说出了“1500÷500=3”。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这样以来,巩固了商不变性质,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明确转化原理后,出示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以前学过的算式的不同之处,从而引出课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观察比较,得出计算的思路与方法,总结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而转化的依据,就是以前学习过的商不变性质。

学生知道了思考方法,也知道了用什么方法去做后,接下来就是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写法,即列竖式笔算的竖式的表示方法。由于之前有过一次试教,在试教当中这一部分出现的问题也最大,而学生这又是第一次接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竖式,所以这一内容的掌握好坏,对学生今后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时,我也很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后再汇报交流,说说想法,而在交流当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教师则加以引导,最后否定,而这些错误往往就是学生今后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在这之后,我安排了一个把除数转化成小数,被除数小数点的移位练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在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要将除数转化成整数。

紧接着又是一个例题,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利用商不变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是由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并不要求一定要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化成整数。

通过以上环节,新授结束,接下来就是巩固环节,让学生亲自动笔,主要是让学生巩固一下,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安排

改错,在学生范错误之前先让学生去发现错误,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最后一个总结,使学生对整堂课的知识形成了一个系统,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

2、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来计算的道理;

3、能正确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4、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的除法。

复习旧知: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75÷15= 2.5÷5= 0.045÷9=

2、口答:将出示的数按要求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这些数应怎样怎样变化?

3、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15 150 ()

除数 5 50 500

商()() 3

学生小结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教师小结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演)

学生做43.5÷5=8.7

然后改题:4.35÷0.5猜一猜得数是多少?为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5—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米丝绳。这里有

7.65米丝绳,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

(1)教师: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2)问: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学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最后解完本题,并强调解题要完整。

(4)巩固练习(课件演示)91.2÷3.8 0.756÷0.18

2、出示例6:12.6÷0.28

这道题又该怎样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改写时注意比较一下,这道题和上一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巩固练习:先想一想怎样移动竖式中的小数点,然后再计算。

51.3÷0.27 26÷0.13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教师小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三、随堂练习:

1、课件演示

2、书上第22页“做一做”

四、课堂作业:教科书24页的作业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课题小数除法 学习目标: 1、我要知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憧得小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 2、学会知识的分析,对齐的方法。 3、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到很有成就。 重点难点预测 1、理解和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商的小数点的定位。 问题导学 (一)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忘了吗?来吧。 (知识链接 ) 268:4= ( ) 224 4-4= ( ) 252 ; 6=() 345:15=()( 检査一下全做的对吗? ) (二) 我想探究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即小数除法,如 22.4 ; 4 怎么做呢? 1我先看一下书P16页,例题:计划4周跑22.4千米,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嘿!我这样做:22.4 千米 =() 米() : 4=() 米 5600米=() 千米 K挽页捶瓦、我会:那么是怎么来的?竖式中被除数的整部分除过后还余 2, 2表示余 () 个十分之一,并与十分位上的 4 合并成 24 个十分之一,哦! 24 个十分之一,除以 4得6个十分之一, 6个十分之一是() 所以商的 6前点上小数点才行。 3、我自己独立完成 ,因此 22.4; 4=() 4、观察后发现: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 我能行

15= 1、22.5:5=4.2:2=3.66:3= 34.5 2、25.2 4- 6 280.8 : 24 淤 0.649 : 19 3、一个数的 5 倍是 11.5, 这个数是多少? 4、两个数的积是 15.36 , 其中一个因数是 12,另一个数是多少? 5、《新编童话集》共4 本,售价26.8 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元?第2 课时(小数除以整数)导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教师评价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与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有余数时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重点、难点预测重点:掌握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时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有余数时的计算方法。问题导学 1、王鹏每周计划跑 S.6 千米,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列式: 3、尝试: 5.6:7 t 口中填(能填 1 吗) 56个十分之一除以 7得 8个十分之一,因此商得() 3、哦!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不够除的部分商为()。商的小数点同样与被除数的小数点() 4、 1.8 4-12= ()整数部分不够除,怎么办?余数不够除,后而怎么办?

人教版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体验一个数除以小数除法算法的推导过程。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数学学习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难点】 除数转化成整数,正确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问题情境设置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除法算式接龙游戏270÷300=0.9、27÷30=0.9、2.7÷3=0.9提出

算式不同为什么商相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商不变规律,从而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自己编写一道应用题。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m丝绳,7.65m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 根据编写的题目,学生独立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7.65÷0.85= 教师进一步引导为什么列出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明确除法的意义。求7.65里面有几个0.85,用除法计算。 启动四人小组探究如何计算7.65÷0.85。 小组汇报: 1.把7. 65米、0.85米都化成厘米作单位。7.65米=765厘米0.85米=85厘米7.65÷0.85就变成了765÷85=9。 2.根据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商就缩小到它的100倍,算出7.65÷0.85的商是9。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不变。 7.65÷0.85变成765÷85得出商是9。 教师引导优化方法:第3个方法最简单。第1种只适合能够进行单位换算的一些数量,第2种换来换去容易出错;第3种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变成整数。 学生自学列竖式并上台讲解示范。把0.85转化为85,轻轻划掉0和小数点,除数扩大了100倍,被除数也要扩大100倍,7.65扩大

表内除法评课稿

表内除法评课稿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 (2012-2013 二期大石头中心校薛永慧)我们知道,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一堂好的复习课,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教学,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并加以变换,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知识系统进行整体研究。听了吕老师《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一课后,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 一、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在梳理除法知识,理清所学知识点的环节中,吕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15÷3=5这一道算式回忆有关除法的知识,先是静静思考在练习本上记录,再是给予一定提

示,接着鼓励学生可通过画图来表示心里的想法、借助翻书

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等等方面均深深感染了我。 同时,听了吕老师的课,我有如下的思考。 1、在回忆整理知识网的环节,吕老师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回忆,如果是表格式填写,列出几个最基础的知识点(例如读作,口诀,各部分名称,然后再添上一栏“我的补充”)这样会不会让一些整理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更多地参与到整理过程中? 2、在习题“这6组小朋友在跳绳,每组3人,现在如果分成9组,每组几人?”中,遗漏“平均”两字。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是多少,这个除法的意义,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再画一画会不会更深刻?(也就是,教师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学生来画图的练习。) 4、意义表示15平均分成3份 表示5个3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听课评课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听课评课 听课记录 听课人:刘波 时间: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 节次:下午第一节 执教:陈碧翠 课题: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年级:三年级 学科:数学 教学过程: 一、口算 600÷3 700÷7 800÷4 0×8 7-0 500÷5 900÷3 800÷2 0+6 52×2×0 二、板书揭题 通过预习,知道我们今天将学习什么呢? 教师板书课题:"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三、新课学习 1.口算 6×0 6+0 6-0 58×7×0 学生口算,师生小结:一个数加上、减法、乘以0分别得到什么?并质疑:0在除法中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2.学习例题 读图:从左图上知道些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图上有6个蘑菇,3只兔子。平均每只兔子能采几个蘑菇? 怎样列式?生:6÷3=2(个) 读图:根据右边情景图说出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生:图上有3只猴,一个桃也没有。平均每只猴摘几个桃? 质疑:一个桃也没有,在数学上怎么表示?生:用"0个桃"表示。 怎样列式?生:0÷3=0(个) 怎样想的呢?生1:0×3=0,所以0÷3=0。生2:一个桃也没有,平均分成3只猴,一只猴当然分得0个桃。 3.教学试一试。 0÷4= 0÷9= 生: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师:那么0÷0等于多少呢?想乘法算除法:?×0=0。?可能是任何数。 对于刚才的那句话应该怎样修改呢? 生1:0除以0等于任何数。 生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4.教学例题 读图说题。生:这个星期的前3天共产鸡蛋306千克,前3天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列式。生:306÷3=102(个) 如何用竖式计算。并用展台汇报。 生1: 生2: 比较这两个竖式,你想选用谁的竖式呢? 四、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2题。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2)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小数除法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情景图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晨炼吗?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王鹏一家每天都要进行早锻炼。(出示主题图),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生列式:22.4÷4 师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计算方法。 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生1: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生2:列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师:指名将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并具体说说是怎样算的? 生:第一步22除以4,商5余2。这里的24表示24年十分之一,第二步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 师:怎样在商的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 生: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讨论: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总结计算方法。

第4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精品导学案

一个数除以小数(2) 学习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正确的计算。 2、学会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的处理方法。 3、培养自己的分析、转化和归纳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的处理方法。 一、温习旧知 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一填。 3.5 ÷0.5 =()÷ 5 = 7 0.72÷0.8 =()÷8 = 0.9 7.65÷0.85 =()÷85 = 9 12.6÷ 2.8 =()÷28 = 4.5 2、用竖式计算,并说说你的算法。 144÷3.6= 1.56÷0.13= 14.82÷9.88=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学课本29页的例5,然后讨论交流:(口答) (1)要想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该怎么移动?(2)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2、独立用竖式计算,注意方法和书写格式。 3、尝试练习: 51.3÷0.27 26÷0.13 4、整理归纳: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分三步进行:一看,看清 ()有几位小数;二移,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数。如果被除数位数不够,用()补足;三算,按照除数是()数

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三、达标测评 1、用竖式计算。 10÷0.004 25.6÷0.032 0.375÷0.0025 2、县城的出租车收费标准 2.5千米以内(含 2.5千米)收费4元,超过2.5千米,每千米收费 1.4元。家住县城的王叔叔从家乘出租车去火车站共付 6.1元,王叔叔家到火车站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四、整理学案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成功不是只有将来才有,而是从决定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而成!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共7篇)

篇一:小数除以整数的评课稿 《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 杨彦春 从教学方法分析: 一、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创设生活情境入手,而是屏幕上直接出示除法练习题复习导入,直接进入纯数学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回顾除法的算理。让学生复习旧知,在此基础上学习新本领,这就使学生很容易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细致展示造就高效课堂。曹老师的课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细致。曹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这样的情形很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它慢慢地向孩子们展示计算的过程,让孩子们的思绪在此间稍做停留和调整,更好地理解算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独学、对学、群学。曹老师将这三种形式运用的恰到好处,在新课导入时和a档题练习时采用了独学的形式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习题,检验自身掌握知识情况。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采用对学形式,讨论解题方法,总结哪种方法更简便,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重点。最后数学游戏环节运用群学形式是这节课的亮点,学生们积极参与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从教学手段上分析:这节课在设计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精美、简约而 不简单,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具准备多样化比如小白板、题卡、数字卡片等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层次。 可以说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达到了我们高效课堂的追求;真的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教学建议:在比较252÷6=42和25.2÷6=4.2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时采用了对学的形式,但是曹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交流讨论,如果让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有学生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篇二:《小数除以整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济南槐荫实验小学娄冉,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几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6-17页例1、例2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三年级下册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是以整数除法的知识为基础,为下面学习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小数除以整数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以及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一个数除以小数(2)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日期: 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2) 课型:新授课第4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对知识进行迁移和类推,总结出其计算法则。 3、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时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学习难点】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时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链接:前置复习 1、比较下面三个数的大小。 114 ○ 114.0 ○ 114.00 我发现:小数末尾()或者(),小数的大小()。 2、竖式计算,想一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0.72÷0.18= 26.52÷1.3= 3.64÷0.52= 一、“导”入新课 二、“思”和“议” 1、利用上节课学过的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尝试计算12.6÷0.28 (1)尝试列竖式:先把除数的0.28的小数点向()移动() 位变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12.6 的小数点也要向()移动()位,可是, 我们发现12.6的位数不够,这时,要在它的末尾 用()补足,再计算。

2、小组讨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填在课本29页方框中,并记住。 三、“展”和“评” 学生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四、测 1、填空。 12.25÷0.5 = 1225÷() 10.2÷0.2 = 102÷() 24.5÷0.5=()÷5 0.54÷0.132=()÷132 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4.84÷2.7 1.69÷0.65 9.9÷0.18 ☆91.2÷0.57 3、李叔叔车停在停车场按规定10小时内收2.50元,超过10小时每小时收2.50元,李叔叔交了12.5元,他在这个停车场几小时? 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了。 我在方面表现的很好,在方面表现的还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人教版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教案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扩大了多少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多少倍。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去掉下面各数中的小数点,变成了什么数?各扩大了多少倍? 3.7,0.42,0.001,20.03。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342,15,0.5, 2.07。 3.填写下表。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67=84; (2)56280÷670=( );

(3)562800÷( )=84; (4)562.8÷6.7=( )。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84,即562.8÷6.7=5628÷67=84。)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1)学生审题列式:56.28÷0.67。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②学生试做: 用投影打出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56.28米÷0.67米=5628厘米÷67厘米=84(条)。 解法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评课稿 “小数除法”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往往给人一种“老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吃力”的感觉。陈老师选这个内容来上,可以说是“敢向虎山行”。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节课是后续性的教学内容,小数除以小数是学生在掌握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本堂课的教学展示中,陈老师抓住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关键来进行,将转化的数学思想有机渗透到教学中来,把教学重点定位在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上也是恰到好处的。即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除数 4.2变成42?”,“为什么被除数7.98也要跟着移动相同的位数呢?”这个为什么就是让学生知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已有的知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陈老师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以两个关键问题为载体,唤起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热情,在讨论、汇报和验证的过程中感受算理与算法的真谛,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有一种牵一发动全身的感觉。整堂课上陈老师始终抓住了这个学习重点和关键,做到有的放矢,她在引导学生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后,采用板块教学,及时跟进的尝试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让陈老师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情况有一个客观的掌握和分析,然后决定是否调整下一教学环节。通过教师巡视,学生板演校对和学生反馈,知道了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不错后,适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一看、二移、三算。然后陈老师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例题5,把课堂适时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构建,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说出在小组交流后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没有讲到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再进行点引。 当然在本堂课上,也有一些地方是值得探讨的,比如在热身练习中,内容稍显繁多,如果将新知的生长点进行一一呈现的话,反而没有突出重点;在练习设计中还有个别题目不够精炼,在同一个层次的练习题中偶尔有重复的练习出现。如果能将热身练习中的部分题目砍掉,精简一些重复的习题,整堂课会显得更加紧凑。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整数除法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起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的除法计算法则,也为下面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⑵学习商是纯小数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四.教具学具 例题主题图及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2.计算 224÷4256÷6 (1)投影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应集体订正。 (2)重点说一说224÷4这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提示: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引出王鹏晨练的故事。 (1)了解学生晨练的益处。 (2)投影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明图意。

提问: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该跑多少千米? (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4÷42、探索交流,生成问题 (4)观察算式并回答。 提问: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思考:被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大家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5)先思考再尝试解答。 提问: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时概括出学生的方法。 方法一:把被除数和除数同事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计算。但在算224÷40时要遇到不能整除的问题,所以学生仍然不会做。 方法二:把22.4千米转化成22400米,再计算。 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提问;这种方法有什么感觉?(麻烦)3、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那我们探究一种简便方法,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6)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列竖式22.4÷4后,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的4,问学生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_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_说课稿 优点: 1.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合理,各环节过渡自然,知识呈现科学有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首先通过复习整数除法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创设买蛋糕的生活情境引出新知识,列式为2 2.4÷4,先让学生估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接着展示学生做法并介绍自己的算法,经老师的点拨追问学生明白了算理,通过接下来的一组练习让学生谈谈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而理解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异同,整个过程流畅自然,循序渐进,知识在自然中生成。 2.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成功。计算教学不但要学生学会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明白算理,我认为苏老师在教学算理,特别是教学“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时很是精彩,她提了这样几个问题:“2.4元除了可以看成24角还可以看成什么?”“为什么商里有小数点?”很有价值,最后通过比较两个竖式小组讨论:竖式中的2.4可以写成24吗?确定了小数除以整数的竖式写法,让学生真正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 3.新课标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到位:(1)注重创设情境,通过自己买蛋糕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帮其列式解决,不但引出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产生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2)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整数竖式计算的基础,有了用元、角知识进行估算的经验,老师适度放手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究商的得数,当在竖式计算中对小数点如何处理产生不同意见时老师及时引导,通过小组合作统一了观点,最后通过设问,让学生结合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内在联系,使生活化的思维方式得以数学化,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3)注重常规训练,师生、生生双边活动开展好。 4.教学效果很好,目标达成度高,绝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5.学生学习习惯好,善于倾听,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6.教师基本功扎实,语言精炼、准确、富有亲和力、评价及时、鼓励性语言使用好,如:“同学们眼光真敏锐”等。板书设计合理,布局美观,书写认真。教态自然大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强。 不足:我认为这是一堂很精彩的课,如果说不足的话我感觉 1.合作学习时,小组讨论时间过短。 2.练习少了点。 建议: 1.给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 2.各环节时间安排再合理些,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 计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整数除法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起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的除法计算法则,也为下而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⑵学习商是纯小数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三.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四.教具 学具

例题主题图及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2.计算 224*256=6 (1)投影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应集体订正。 (2)重点说一说224一4这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提示: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引出王鹏晨练的故事。 (1)了解学生晨练的益处。 (2)投影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明图意。 提问: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该跑多少千米 (3)引导学生列岀算式:宁42、探索交流,生成问题 (4)观察算式并回答。 提问:这里的除法和前而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思考:被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大家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5)先思考再尝试解答。 提问: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学生独立思

人教版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教案

教材分析: “一个数除以小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点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不变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渗透转化的数学方法来培养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教材把列表、转化等方法作为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从而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简单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整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好,对于小数除以整数也掌握的比较好。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但基本能过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尝试以及创新能力,提高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辨

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是由于五年级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有限,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下面的题目。出示20.4÷24 刚才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谁能给大家说一说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除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一)学习例五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为了庆祝教师节,美术小组的同学精心布置了学校的宣传栏。学校为他们买来一些荧光纸作装饰。(课件出示:学生装饰宣传栏的动画,接着出现对话:荧光纸0.85元一张,买荧光纸共用去7.65元。)学生自己做,做完后集体订正生发言生读两遍课题。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出发,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实验情况,合理改编教材中的情景。利用庆祝教师节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第二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情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添0”。我纠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例3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

余数是6,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继续算?也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讨论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十分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继续计算了。 小数除以整数 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课堂中学生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出规范简洁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作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错误: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 - 副本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2 今天,我上了一节《一个数除以小数》。从基本理念、教学构思、操作过程等方面去审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备课、教学教过程,发现了不少值得深思、改进的问题。 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从备课到讲课,因为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生怕重难点不突出,生怕学生不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生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追求40分钟以内的所谓知识的完整性太多的顾虑,导致产生前怕虎,后怕狼的心理,缩手缩脚,该放手做的事情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做,走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影响着新课标、新理念的实施,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 一、一个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商不变规律,又牵涉到小数点移动规律,又想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引入,导至复习时面面俱到,时间用得太多。有点本末倒置了。 二、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时,存在操之过急,包办太多的现象。 本来,通过例5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算理是“商不变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能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不必要把这个过程总让教师“扶着走”。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3 今天,本着常态课的思想,给年段老师上了一节课。从基本理念、教学构思、操作过程等方面去审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备课、教学教过程,发现了不少值得深思、改进的问题。 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从备课到讲课,因为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生怕重难点不突出,生怕学生不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生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追求40分钟以内的所谓知识的完整性……太多的顾虑,导致产生前怕虎,后怕狼的心理,缩手缩脚,该放手做的事情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做,走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影响着新课标、新理念的实施,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 一、一个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商不变规律,又牵涉到小数点移动规律,又想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引入,导至复习时面面俱到,时间用得太多。有点本末倒置了 。二、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时,存在操之过急,包办太多的现象。本来,通过例4和例5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算理是“商不变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能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不必要把这个过程总让教师“扶着走”。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4 教学的节奏是由教师来把握,但是把我的前提是学生接受的程度,如果大面积的学生显示出需要“加强营养”的话,那我们就得反

人教版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教案

人教版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28例4及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把除数除法化成整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迁移转化,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1.接龙游戏。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学生:喜欢!教师: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好吗?(出示四组下面这样的题目进行接龙游戏) (1) 0.78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 (2) 9.3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 (3) 6.73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 (4) 0.023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 2.心算,判断出下面各式的商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270÷90= 27÷9= 教师:你们真棒,能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今天我

们学习的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就可以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材第28页例4的情境图。教师:从图画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奶奶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图画,可能会说出: (1)奶奶编一个“中国结”要用0.85m 丝绳; (2)这里有7.65 m丝绳; (3)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2.教师:要求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应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7.65÷0.85= (个) 教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该如何计算,然后组织汇报。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它的100倍,使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5.学生独立计算,并相互检查。教师强调:采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来把被除数和除数乘100,在竖式中把小数点和没有用的0画去。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8页“做一做”。先组织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怎样计算,再在练习本上进行练习,教师指3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一填。 0.12÷0.03=( )÷3 0.28÷0.07=()÷7 0.01÷0.16=( )÷16 0.314÷( )=31.4÷18 指名学生口答,其余学生订正。 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68.6 m,是第二根绳的3.5倍。第二根绳长多少米?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2)学生列式并计算,小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听课评课记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听课评课记录 李晓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个问题学好了,今后的除法教学都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完成。在唐老师的教学中,唐老师利用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王静:通过实践与反思,我觉得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时,利用教材制作风筝的情境,再利用竖式进行准确地计算,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并正确计算,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刘彩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今后学习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它在计算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唐老师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探索新知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知识教学中,抓过程,重算理,并加强学法指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节课又一个特点是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思维,使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董顺平: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的思路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因而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然后结合过程讲解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着重突出“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并再继续除”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强化重点,使学生掌握书写格式和步骤。练习的设计侧重于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

第二节 小数除以整数导学案

第二节小数除以整数(2)导学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中,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然后点上小数点继续除。能正确、熟练地应用这一方法进行计算。 2、能将整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运用于小数除法,正确进行小数除法的相关验算。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做事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被除数比除数小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难点: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时,为什么要商0。 教具学具 例2的主题图课件、实物投影仪。 【明确目标,揭示课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口算。 3.9÷3=17.6÷8=7.8÷6= 5.2÷4= 6.6÷6= 3.4÷2=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44÷2= 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可以用乘法验算,理论依据是: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意图或说明:唤醒旧知,为后面探究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做好准备。 3、列竖式计算。 91.2÷24=83.2÷32=7.32÷6= 请以第1小题为例说一说:你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二、新知探究 知识点:被除数比除数小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问题导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一个与本课有关的数学问题“王鹏平均每天应跑多少千米?”】

2.【方法解读】 从图中可以知道:王鹏计划每周跑步( )千米,一周有( )天,求王鹏平均每天应跑多少千米,就是求( )里面有几个( ),列式是( )。 3.学生解答。(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解答) 方法一:竖式计算:按整数除法计算。5.6的整数部分比除数7小,不够商1。商的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0”占位,然后点上小数点。56个十分之一除以7等于8个十分之一,在商的十分位上写8,商就是0.8。 5.6÷7=0.8 方法二: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计算: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整数56,除以7所得的商是8,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商不变,应把商缩小到原来的10 1。 3、验算 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 验证商0.8是否正确,可以用0.8和7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5.6,如果相等,商正确;如果不相等,则商不正确。 【学生带着“王鹏平均每天跑步多少千米”的问题自主完成“方法解读”内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组内交流,教师巡视辅导。计算方法的学习学生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就是要提醒学生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要验算。】 4.方法总结: 计算方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后再继续除。 (2)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同整数除法的验算方法相同,用商乘除数,看积是否等于被除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