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键词补阳还五汤眩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补阳还五汤方源自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原著论:“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于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药用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合用有补气、活血、通络之效。笔者根据瘀血理论,进一步引伸用于其他病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不同证型,辨证加减,取得较好效果,举例如下: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王某,男,62岁,2003年10月初诊。眩晕、头痛反复发作3年余,发作时视物旋转,闭目减轻,两太阳穴痛,动则恶心欲呕,颈项强痛,上肢麻木,行路不稳,气短乏力,自汗,小便频数,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细弱,血压160/100mmhg,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眩晕,辨证为气虚脉络瘀阻。治以补气活血,通络定眩。药用黄芪60g、当归12g、赤芍9g、地龙6g、川芎9g、桃仁6g、红花6g 、天麻12g、葛根15g、半夏12g 。服20剂眩晕诸症明显好转,守上方出入增减又续服30剂,眩晕等主要症状消失,半年随访未发。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前贤认为多与“痰与虚”有关。笔者临床应诊不少病例,除见眩转感(头位或体位改变诱发)、肢体麻木、或有高血压病、颈椎病史等症外,多兼有气短乏力、自汗、小便频数等气虚症象,及舌质紫暗、边有瘀点等瘀血留滞经络症象。故立法以补气活血,通络定眩,方用补阳还五汤,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血行,故用量独重,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和营活血化瘀、瘀血去则供血通畅、加半夏、天麻化痰平肝止眩、葛根滋通经脉、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定眩之功。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肖某,男,56岁,2005年2月初诊。口渴多饮夜晚多溲伴血糖增高5年,手足麻木2月余,曾服用优降糖,二甲双胍治疗,近期化验空腹血糖8.9mmol/L 。诊见口渴喜饮但量不多,疲乏无力,动则汗出,手足麻木如虫蚁爬行,时有刺痛,夜晚尤甚,下肢觉冷,舌质淡红,有瘀斑,苔薄脉缓。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为气血瘀阻,肌肤经络失养,治以补气化瘀通络止痛。药用黄芪60g、当归尾12g、赤芍9g、地龙9g、川芎6g、桃仁6g、红花6g、桑枝15g、怀牛膝9g、鸡血藤15g,服药10剂手足麻木减轻,后守上方随证加减治疗1月余,手足麻木疼痛,下肢发凉等诸症大减。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机理主要是周围神经滋养微血管病变,管腔变窄,继而导致神经营养障碍和变性。多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有针刺样及烧灼样感觉异常。属祖国医学“血痹”范畴,系消渴病延日久,阴虚燥热,伤津耗气,气虚则鼓动无力,瘀血阻滞四肢脉络而致“但见手足麻木”阴弱气虚、络脉瘀阻本虚标实之证。治宜补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善治血管神经病变的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 以达气旺则血行之功,现代研究证明,黄芪有抗炎、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能抗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活性,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纠正血液高凝状态,从而消除微血管的损伤因素,有利于周围神经的恢复,地龙尤善通行经络,例中加用桑枝、丹参、怀牛膝、鸡血藤以增活血通络功效,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曾某,男,43岁,2001年2月初诊。左足疼痛,足趾苍白,伴有间歇性跛行2月余。夜间疼痛加剧,西医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症见左下肢痹痛,怕冷,皮肤色白,双下肢微浮肿,左足背动脉搏动不能触及,舌质淡有紫色瘀点、苔薄、辩证为气虚血寒、络脉瘀阻,治以补气温经,化瘀通络。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60g,当归12g、赤芍99、地龙9g、川芎6g、桃仁6g、红花6g、桂枝10g、细辛10g、丝瓜络6g、制乳香、制没药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煎水泡脚半小时。服7剂后疼痛减轻,续服20剂后疼痛消失(包括夜间)患者有温暖感,又继服30剂患足趾颜色转正常,未发生跛行。当年冬季又服用上方30剂以巩固疗效,随访五年未发。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缓慢的动脉和静脉同时受累的血管疾病,早期病变为血管内膜增厚,渐即有血栓形成,以致血管完全闭塞。属中医“寒痹”、“脉痹”范畴,总由气滞寒凝,脉络瘀阻而成。笔者以补阳还五汤为主补气活血通络,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促使患部转温,色泽、功能恢复正常。加桂枝、细辛、丝瓜络温经散寒通络,加乳香、没药活血止痛,合用共奏补气温经,化瘀通络之功。4 雷诺氏病黄某,女,35岁,2003年12月初诊。每因天气骤冷或误触冷物即两手指端皮肤转为苍白,继而青紫,同时,疼痛发麻,2~3小时后皮肤颜色可恢复正常,反复发作1年,西医诊断为雷诺氏病,予口服硝苯地平,自谓不适。此次因天气骤变,连日下雪,外出握伞时间过长,两手背渐感发凉,麻木,两手皮肤对称性苍白、紫绀、刺痛,温水浸泡可缓解,易时又发,其人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小便清长,舌质淡,边有瘀点,苔薄,脉细。辨证为气虚寒凝,络脉瘀阻,治以补气通瘀,温阳散寒,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g、当归12g、赤芍9g、地龙9g、桃仁9g、红花9g、桂枝9g、细辛9g、三棱9g、鸡血藤308、威灵仙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2次,分三次内服,药渣兑水加热浸泡。服药治疗1个月,症状减轻,继服1月,再无复发。按:雷诺氏病患者发作时指(趾)端皮肤均呈现典型的苍白、紫绀、潮红三相颜色变化、伴局部疼痛和指(趾)麻木和冷感。属中医学“痹症”、“寒厥”范畴,皆因其人阳虚阴寒内生或寒湿外侵至寒凝经脉、气滞血瘀、气血不能濡养四肢而发。补阳还五汤善治气虚血凝脉络瘀阻诸症,方中黄芪、当归益气养血、赤芍、地龙、桃仁、红花、三棱化瘀通络、鸡血藤养血通经,威灵仙祛风散寒通经络、桂枝、细辛,辛散透达入营直达病所,温通经脉以祛寒凝,全方合用,使气旺血行,寒散络通,诸症自愈。。
补阳还五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源〗《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 当归尾二钱[3g] 赤芍一钱半[5g] 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 红花一钱[3g] 桃仁一钱[3g]〖用法〗水煎服。
〖方歌〗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主治〗中风。
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运用〗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
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
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注意事项〗1.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
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2.本方证以正气亏虚为主,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以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
【加减】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
【方论】本方重用生黄耆大补元气,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行经络。
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诸症自可渐愈。
【实验研究】(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浙江中医杂志》1986(3):110,中风患者血液处于"粘、浓、凝、聚"的倾向,运用本方后,能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甙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
(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中药通报》1987(2):51,补阳还五汤静脉注射,有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对麻醉家兔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幅度,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显著降低,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明显增加。
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探析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96例骨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
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方式。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77.1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骨伤科患者的诊疗当中,补阳还五汤能够加快患者骨伤的治愈速度,改善骨伤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中医骨伤科;治疗有效性骨伤科患者有很多种疾病类型,例如腱鞘炎、骨质增生等,往往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导致的,患病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1]。
随着中医水平的日益进步,也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当中,对于骨伤的患者可以做到对症下药,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机制进行对症治疗,所以现在中医推出了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手段,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的气血不畅的情况,目前来讲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2]。
本文当中提到的补阳还五汤是一种用于治疗骨伤的中药制剂,对于骨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很明显,所以广泛的应用在骨伤的治疗当中。
本研究采取了从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96例骨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补阳还五汤对骨伤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0年3月到2021年6月期间选择于我院骨伤科中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配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
纳入原则:患者符合相关骨伤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有完整的病历资料。
排除原则:排除风湿类疾病、精神意识障碍等患者;有其他重大传染病。
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份和病例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资料如表1。
表1患者一般资料组别男例数(n)女例数(n)年龄(岁)平均年龄(岁)观察组(n)242418-4830.99±4.31对照组(n)262219-4731.11±4.241.2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具体措施:患者在住院之后进行常规检查之后,进行静脉注射250ml的生理盐水+10U的精纯克栓酶+60U的尿激酶的混合液,每天一次,疗程一个月。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
· 49 ·
了IANGXI了OURNALO FT RADITIONALC HINESEM EDICINE
经方临床运用举隅
★ 李明方 指导:陈瑞春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关键词 :经方;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2 89.5 文献标识码:B
检口唇无紫给,双肺无干湿罗音,心率 70次/分,律 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
蔑40g ,当归 15g ,桂枝 10g,赤白芍各 10g ,桃仁 10g ,红花10g ,全蝎10g,地龙10g,桑枝10 。每
日1剂,水煎两服。15剂后疼痛消失,活动较前好 转。原方继服 10剂后,关节活动明显好转,肿胀消
江西中医药 2006年 1月第 1期总 37卷第 277期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运用
★ 蔡少峰 (湖北省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 十堰442008)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1d;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2 89.5 文献标识码:B
补阳 还 五 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 黄茂、当归、赤芍、川芍、桃仁、红花、地龙组成,主要 治疗中风后遗症之气虚血癖患者。笔者临床运用该 方治疗各种内外科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
(收 稿 日 期 :2 00 5-1 1- 11 )
· 50 ·
10g ,桃仁 10g ,红花 10g ,川芍10g,地龙 10g ,细 辛5g。日1剂,分两次服。10剂后症状消失,下肢
未感不适,体力恢复从前。 按 :糖 尿 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消渴”、“痹
症”、“痪证”范畴。消渴 日久,久病人络,阴血亏损 耗、气损阳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 进而引起血液运行受阻,津液代谢障碍,导致气机阻 滞,湿浊内停 ,痰浊、痪血痹阻脉络。方用黄蔑、党参 补气,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芍补血活血,桂枝、 细辛温通,共同达到补气养血化癖通络之功效。
补阳还五汤临证应用举隅
消失 , 紫癜 减 少 , 血 尿 。 诊 于 上 方 减 白 茅 根 , 党 参 2 g 茯 苓 无 二 加 5、 2 g 又继 服 7 , 癜 全 部 消 褪 , 0, 剂 紫 诸症 消失 。 访 2 无 复 发 。 随 年 此病 多 为久 病 脾 虚 , 脾不 统 血 , 不 循 经 , 经之 血 溢 于脉 外 , 血 离 瘀 于 肌 肤 或 脏 腑 而 发 为 本 病 。 治 以 益 气 活 血 化 瘀 为 主 , 中 黄 故 方
归尾 活血 祛 瘀 而不 伤 好 血 , 为 臣药 ; 芍 、 是 赤 川芎 、 仁 、 花 活血 桃 红 祛瘀 , 当 归 尾 之 力 ; 龙通 经 活 络 , 为 佐 使 药 , 药 合 用 共 奏 助 地 均 诸 益 气活 血 、 瘀 通 络之 效 。 化 是专 为 “ 虚致 瘀 ” “ 身 不遂 ” 制 , 因 之 半 所 被后 世 医 家 广 为 应 用 。 者 应 用 此 方 加 减 治 疗 疑 难 杂 症 疗 效 显 笔
敏性 紫癜 , 祖 国医 学 的 “ 衄 ” 属 肌 范畴 , 属气 虚 血 瘀 , 以 益 气 活 证 治
1剂 , 症 消 失 , 脉 正 常 , 访 1 未 复 发 。 5 诸 舌 随 年 该 患 病 程 较 长 , 病 阳 气 不足 ,类 经》 :阳 来 则生 , 久 《 日 “ 阳去 则 死 。 气 虚 则 无力 运 血 , 行 迟 缓则 致 瘀 血 阻 滞脉 络 , ” 血 气化 不 利 , 水 饮 停于 下 , 外溢 肌 肤 , 发 为 水 肿 , 通 则痛 , 本虚 标 之 证 , 补 而 不 乃 用
中 医中 药
CARNOL H E I IoGEA N MC FJ
匿固
补 阳还 五 汤 临 证 应 用 举 隅
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1512018.04中医中药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分析雷树文天水市麦积区北道卫生院 甘肃省天水市 741020【摘 要】目的:探讨研究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中医骨伤科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出66例,后将其以观察、对照两组进行分类。
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93%>72.72%);观察组VAS 评分较对照组对应值低,且均计算出组间数据差异值为P<0.05。
结论:对中医骨伤科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患者治疗效率及机体疼痛感得以显著性提升和改善,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中医骨伤科;应用效果近年来,有相关临床统计结果显示,临床骨伤科患者就诊率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出现大幅度上增,常见病症包含有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急性、慢性软组织损伤、坐骨神经痛等,若不能危及为患者生命,但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改善其临床症状,对患者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安全均会构成影响[1]。
此外,临床还明确指出骨伤科收治患者大多存在筋伤骨断、瘀血阻滞的症状,长期得不到有效治愈也会促使其心理引发抑郁、焦虑症状。
现今随着临床中医的大力发展,指出针对此类病症患者可根据其病机行辨证治疗,故均是大力推广取补阳还五汤用于患者病症治疗中,对改善其血流疲积、气血不畅等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2]。
综合上述观点,本次研究现抽取66例于我院中医骨伤科治疗患者作研究对象行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中医骨伤科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出66例,后将其以每组33例平均分成观察、对照两组。
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为(40.23±5.78)岁;骨伤原因:坐骨神经痛8例,关节炎11例,颈椎病5例,肩周炎9例。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运用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运用【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78-02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
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七药组成。
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功在益气活血,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
笔者根据其益气活血通络功效,广泛用于临床难治之症,常获良效,举隅如下。
1 脑血管病后遗症石某,男,55岁。
患者因脑血栓住院抢救治疗后,右侧肢体瘫痪不用。
语言謇涩,胸闷不适,喉间痰声漉漉,伴关节肿痛,舌苔薄腻边有紫斑,脉弦滑。
此乃气虚不能运行血液,痰瘀阻于脉络,拟补阳还五汤合开窍化痰。
黄芪60g,当归5g,赤芍10g,红花5g,桃仁6g,川芎8g。
地龙10g,牛膝10g,川菖6g,胆星10g,丹参15g。
经上药加减进治30剂,下肢已恢复功能,能亲自步行至门诊治疗。
上肢虽能活动,但持物仍欠自如,言语也已正常。
按:中风后遗,有虚有实,本例患者形体较丰腴,胸闷生痰,但因病情危重抢救,元气已损,因而辨证气虚痰瘀阻络成立,故在益气活血之中配以化痰开窍通络,改善局部循环,恢复血液流动及血管壁弹性,使偏废之肢体恢复较快。
本方运用时应注意黄芪之用量大而当归轻。
2 麻痹性震颤何某,男,70岁。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诊时四肢麻木,震颤不止,虽能站立,但不能开步,上肢抖动致不能持物。
伴眩晕,神倦,气短懒言,心烦,夜卧不安。
舌红少苔边紫,脉弦细。
证属气虚血瘀,风动络阻,治当益气活血化瘀定振,拟补阳还五汤加育阴祛风。
黄芪5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6g,桃仁6g,川芎6g。
地龙10g,蜈蚣2条,枣仁10g,石斛15g,钩藤20g,僵蚕10g。
上药服15剂,震颤大减,已能步履,上肢持物也渐正常。
按:麻痹性震颤也属中医“中风”范围。
《证治准绳》谓:“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
”本病其本气虚血瘀,其标在肝。
气虚血阻,肝阴失养,脑海失养,颤振作矣。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宛医院——神经科)一.脑血管病(1)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补阳还五汤+四藤汤(红藤.络石藤.海风藤.鸡血藤)+扩张血管药+抗凝剂。
(2)脑血栓A.(补阳还五汤-赤芍+丹参.桂支.葛根.桑枝.川牛膝.鸡血藤.童便引为基础方)+针灸+低右B. 脑血栓气虚血瘀型(中风中经络型)(补阳还五汤+牛膝.鸡血藤.甘草),而中风中脏腑禁用(扩血管强)(3)中风后遗症 A .补阳还五汤+针灸.加减1.语言不利.喉间痰鸣+陈胆星.天竺黄.广郁金.远志肉.水节菖蒲.2.半身不遂+紫丹参.稀蔹草.怀牛膝.大活络丹3.病肢轻冷不和+紫丹参.大白芍.川桂枝4.口眼歪斜+白附子.炙全虫.炒僵蚕.5.BP偏高+石决明.稀蔹草.车前子.桑寄生.治疗30例.1——2月.有效24例B.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补阳还五汤+僵蚕.蜈蚣.甘草等. C.脑出血恢复期(补阳还五汤+党参.生地.石决明..桑寄生)+针灸。
D.脑出血急性期:>补阳还五汤 E.脑出血清醒期: F.SAH恢复期G.认为2个月疗程比较合适二. 脑外伤⑴慢性硬膜下血肿(补阳还五汤-川芎.桃仁.地龙+丹参.地鳖虫),2——8W ⑵1例严重脑外伤.颅内血肿.昏迷30天,手术清除血肿200CC仍然不清醒。
采用→(补阳还五汤+丹参.杏仁.鲜石菖蒲.广郁金.炒枳实.淡竹沥.广犀角.野人参)。
20剂后,意识清醒。
⑶脑外伤后遗症:补阳还五汤加味三.脑缺氧⑴急性CO中毒缺O2性脑病:补阳还五汤⑵.CO中毒后遗症:补阳还五汤+菖蒲.茯苓.牛膝.佩兰.苡仁)+针灸。
四.脑动脉硬化⑴.脑动脉硬化麻木(补阳还五汤-地龙+丹参.陈皮.鸡血藤.半夏.胆南星)。
⑵.脑动脉硬化眩晕.脑中空虚.思维迟钝.健忘(补阳还五汤+升麻.葛根)五.坐骨神经痛:补阳还五汤+党参.鸡血藤.桂枝.甘草。
加减:A.脾胃虚弱+白术.茯苓.山药.山查.陈皮等. B.肝肾阴虚+枸杞子.虎骨.菟丝子.枣皮.牛膝.龟板.女贞子. C.气虚血虚明显+首乌.阿胶.熟地.黄精.茯苓 D.风胜+羌活.防风.秦艽.乌梢蛇. E.寒胜+生乌.细辛 F.湿肿+苡仁.通草.桑枝.毕懈. G.痛胜伸屈不利+川断.木瓜.元胡.川楝子. 服药8——25.100例98%有效六. 神经衰弱⑴120例.气虚血瘀者19例用补阳还五汤;痰瘀互蕴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导痰汤化裁。
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
4 偏头痛
3 O天一行 .量中 ,色红夹少量瘀块 ,4 ~5天经 净。本次孕 4 天行人工 流产木 ,术后 阴道流 血 5天 即止 ,之后 月经 3 8 月未至 ,伴腰骶 坠痛 ,面色 苍 黄 ,身倦 乏 力 ,舌 淡 ,边 尖
维普资讯
四 川 中 医
J un l fSc u no a ioaI meeM e iie o ra ih a f o Trdt l i a Ch s dcn
20 0 2年第 2 0卷第 5期
Vo . 2 1 0, No 5, 2 0 . 02
要病因。 内科治疗 主要 以抗凝 为主 。本 例方投 益 气化瘀 通
Hale Waihona Puke 络之补 阳还五汤加 水蛭 等 .与西医抗凝 药 物异 曲 同功 。方 中黄 芪 大朴 元 气 .使 气旺 以促 血行 ,川 芎 、当归 、赤 芍 、 I 桃 仁 、红 花 、土 鳖 虫 、水 蛭活 血祛瘀 ,甲珠 、桂 枝 、留行 子 配合地龙通 经 活络 .羌 活 止痹 痛 兼顾 其 标 。诸药 台用 , 使 气旺血行 ,瘀祛络通
3 颈椎病
周 x.女 ,5 。头 晕 反 复发 作半 年 ,伴 左 上 肢麻 6岁
木 .肩部疼痛 。颈推 片示 G~ 、 ~ 椎 间隙变 窄 ,G~ 椎 6 7
上缘 均 可见 唇 样增 生 ,牵 拉试 验 、压 头试 验 阳性 。诊 为 “ 颈椎病 ” 。经静脉滴 注丹参 注射液及枕颁 牵 引治疗 症不减 而来诊。证见步气懒 言 ,舌 质黯 、苔薄 自,脉弦 。证 属气 虚血瘀 .筋脉 失养 。治 当益 气化瘀 .温养赫 脉 。处 方 :黄 芪 4g 0 ,桂枝 2 g 0 ,葛根 3g 0 ,当归 、赤芍 、地 龙 、红 花各 1g 5 ,桃仁 1g 2 ,川芎 1 g 0 ,全蝎 6 另 包为末兑服) 上方 g(
补阳还五汤的异病同治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的异病同治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列在瘫痿之后的方剂,由黄芪、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气,并助诸药之力;配以当归活血祛瘀而不伤气;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地龙通络,诸药合用共凑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之功,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病证,取得较好的疗效。
1、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症见半身不遂,口舌偏斜,语言蹇涩,舌质淡暗,脉缓弦。
脑CT:正常或梗死。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100g,地龙15g,桃仁20g,红花20g,川芎10g,当归20g,赤芍15g,鸡血藤50g。
水蛭5g,蛰虫15g。
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如有血压偏高可加牛膝、杜仲、桑寄生、钩藤。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补阳还五汤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血小板功能维持前列环素/血栓素A2的比例平衡。
缺血性中风可引起大量自由基释放,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细胞结构的改变,导致脑细胞死亡,故及时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有利于缺血性中风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黄芪富含微量元素硒,硒是体内类自由基损害防御物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黄芪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功能,黄芪还具有增强细胞生命力和抵抗力的作用;当归具有抗血管痉挛和收缩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有显著激活作用;川芎所含生物碱川芎嗪对血栓素A2样物质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桃仁、红花、赤芍能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及促进血栓溶解等。
2、胸痹:症见心胸隐痛,痛有定处,心悸且慌,倦怠,乏力、气短,易汗,动则加重,或伴下肢浮肿,纳呆,少尿,舌淡稍暗,苔薄白而润,脉虚缓。
为心气虚无力鼓动血液运行,心血瘀阻,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75g,地龙10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当归20g,赤芍15g,五灵脂15g,蒲黄10g,党参100g,甘草20克五味子20g,薤白10g。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原方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是治疗半身不遂和痿症的著名方剂。
王清任将补气药和活血化瘀药相结合,大大发展了临床治疗法则。
方中重用补气药,使气行则血行,经络通畅,共起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之功效。
本人在临床工作中,除治疗半身不遂外,常用本方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各种病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典型病例1.1 不孕症患者女,30岁,13岁初潮,因游泳受凉后月经一直不规律,经常延期而行,甚至并月而行,经量少,腹痛拒按,得热痛甚,经多方治疗,时好时坏。
就诊时症见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形寒肢冷,饮食及二便尚可,舌质紫暗,苔薄黄,脉细涩。
该患者结婚7年,一直未受孕,遂来我院就诊。
根据舌脉以及症状,诊断为不孕,气虚血瘀型,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15 g,当归10 g,地龙10 g,赤芍10 g,白芍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5 g,仙灵脾5 g,桂枝10 g,泽兰10 g,香附10 g,蛇床子10 g,川断15 g,鸡血藤10 g。
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
连服12剂时,该患月经来潮,持续4 d,经量增多,腰腹疼痛有所缓解。
后嘱其月经来潮前仍服上方,至经来而止,连服5个月。
半年后月经正常,后怀孕并产下一女婴。
1.2 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男,48 岁,工人。
因车祸导致右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经骨牵引治疗,骨折基本愈合,伤口愈合良好,唯右下肢活动受限。
来我院就诊时,患者自诉受伤以来从未下床活动,现右下肢活动受限,在床上坐位时右下肢不能向上抬起,亦不能左右移动,小腿及踝关节略有肿胀,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足拇趾不能活动。
一般状况好,饮食及二便正常,舌质暗淡胖嫩、苔白,脉沉略弦。
该患者因受外伤而损伤气血,瘀血阻滞。
诊断为气血两虚,瘀血阻络。
故应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消肿,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运用
3 神经 根型颈 椎病
范 某 , , 5岁 。 右 肩 女 4
臂疼痛半年 , 手指麻木 无力二月余 。 右 患者 无 外 伤 史 , 累遇冷后 加重 , 温稍有缓解 , 手 臂肢冷 , 劳 得 右 右 脉 细 弱 , 脉 弦 细 。 查 体 :a k o 左 J c s n压 头 试 验
大 鱼 际 肌 肉轻 度 萎 缩 。X 线 片 示 : 椎 曲 度 变 直 颈 C5 6椎 体 后 缘 有 轻 度 骨 性 增 生 。 磁 共 振 片 示 , — 核 颈 椎 体 无 破 坏 , 侧 C 6 7神 经 根 管 处 狭 窄 。 为 右 、 诊 神经根型颈椎病 。 初行 颈 椎 牵 引 , 用 颈 复 康 等 药 服
维普资讯
陕西 中医 20 0 2年第 2 3卷 第 1 2期
・
1 3 13 不 稳 , 口干 口喝 。 查 : 手 无 垂 腕 、 形 手 、 掌 伴 右 爪 猿
等 畸 形 , 手 掌 皮 肤 粗 糙 起 屑 , 臂 自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下 皮 肤 右 右 感 觉 减 退 , 力 较 左 侧 减 弱 , 二 、 头 肌 腱 反 射 肌 肱 三 减 弱 , 肢 未 稍 血 运 好 。根 据 临 床 症 状 和 体 征 诊 患
用 布 袋 包 好 热 敷 右 腋 窝 3 mi 并 嘱 其 加 强 患 肢 0 n,
功 能 锻 炼 。 月 后 患 者 原 有 诸 症 完 全 消 失 , 种 功 一 各
能恢复如前 。
遂 , 眼歪 斜 , 口 以及 外 伤 性 伤 性 截 瘫 。笔 者 根 据 此 方 的 功 效 性 能 , 用 此 方 在 治 疗 伤 科 诸 多 神 经 系 运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探讨
尤 其是 心脑 血 管病 领 域 。现 笔 者结合
中医理 论及 现 代研 究 ,对 补 阳还 五 汤 的临床应 用作 一探讨 。
1 应用剂量
复期 , 用 钙离 子 拮 抗剂 尼 莫 同 以扩 况 脑血 管抗 痉 挛 ,却 为 何不 可 用效 缓 功
专之 补 阳还五 汤?且 方剂讲 究 配伍 , 为 王 清任 云 :药 味要 紧 ,分 量 更要 “
10g 6 、0g 成补 阳还 五 汤 I号 、 2 、0g 3 组 Ⅱ号 、 Ⅲ号 方 , 别治 疗 脑梗 塞 恢 复期 分
补 阳还 五汤 原方 具 有 温 和降 压作
实现 的 。黄芪 轻 用升 压 , 重用 则 降压 。 朱 良春 教 授 将 其 归 纳 为 双 向调 节 作 用, 治气 虚挟 痰 瘀 型高 血压 病 , 芪要 黄 用 到 3 以上 _。可 见 , 0g 3 ] 临床 应用 补 阳 还 五 汤时 , 考 虑到 其对 血 压 的影 响 。 应 但 由 于患 者禀 赋体 质 、 感 耐 受 、 础 敏 基 量 与 降压 作用 之 间 的关 系难 以 量 化 。 2 0 年 , 国心 脏 协会 ( A)美 国 卒 06 美 AH / 中协会 ( S 发 布 的“ 血性 卒 中与 短 A A) 缺 南 ”中提 出 :没 有绝 对 的 目标 血 压水 “
其 而复 用 黄芪 多方 向多靶 点奏 共 效 ,以单 药单 向单 有 力 , 人脑 中多患 充 血 ,
靶点 之 理 而断方 剂 之 虞 ,岂不有 失 公 之 温 而升 补者 , 以助 其 血愈 上 行 , 至 必
允 ?故是 否 适用 , 重在 辨 证 , 证属 气 虚 血瘀 之证 ,完全 可 考 虑使 用 补 阳还 五 汤 。只要 辨证 准 确 , 体 施 治 , 者 临 个 笔 床应 用该方 未见 不 良效 果 的出现 。 凶危 立见 , 固不可不 慎也 。” ] 此 有研究 表 明 , 虚或 / 阳亢 者 , 儿 茶 酚 胺 、 阴 和 血 尿3 一甲氧4 羟基 苦 杏 仁 酸 ( MA) 一 V 增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纂要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纂要铜梁县中医院唐海峰周渭补阳还五汤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加当归尾,有化瘀不伤血脂妙加之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活血祛瘀通络,共奏补血活血之功,现将近期报道的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综述如下,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1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胡氏等观察共179例,对照组89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9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张氏等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并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也好于对照组。
慢性心力衰竭苏氏在观察中西医杰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将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及生脉饮口服,治疗4周。
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改善心脏功能及血液流变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肺源性心脏病张氏等治疗35例肺心病兼心力衰竭,对照组17例,治疗组18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疗程相同。
结果:组分别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浮肿消退,肝肿大缩小,血液生化复常,心功能提高>2级)12、7例,有效5、8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4.5℅、88. 2℅(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心律失常孙氏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0例,水煎服,日1剂,治疗3月。
结果:除1例外,心率均达到65次/分以上。
张氏等以生脉饮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房室传导阻滞31例,并停用西药。
结果:治愈19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8℅。
2.脑血管疾病出血性脑卒关氏将CT确诊的87例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4例和西医对照组43例,两组西医均做常规处理,中西医结合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疗程3周。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讲解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刘翠豹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著名方剂,现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方剂组成黄芪四两生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二、立方依据王清任以“补阳还五”为方剂名称,与其提出的“元气”理论密切相关。
他形象地将人一身之元气设定为“十分”或“十成”的整数,若平均横向分配,则左右各有“五分”;若平均纵向分配,则上下各有“五分”。
在生理状况下,元气充达全身无处不到,人“手握足步,头转身摇,用行舍藏,全凭此气”。
而在病理情况下,元气稍有亏虚,即可导致人体机能减退。
当其亏虚程度较轻时,因难以察觉而易于造成人的疏忽;当其持续出现亏虚并达到一定限度时,诸多疾病就会因此而发生了。
王氏认为,这一限度为人体全部元气(十分之一半(五分,是“半身无气”的结局。
因元气亏虚如此之甚,治疗决不可墨守“病属于虚,宜治以缓”的常规方法,而应抓住时机以峻补立法,迅速应用大补元气的方法使周身元气得以恢复。
所以,所谓“补阳还五”实际上就是补足人身“十分”元气之意。
三、方解从补阳还五汤的组成即可看出,该方“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
方中以重剂黄芪为君,大补元气以起痿废;伍以归尾、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赤芍等活血通络以疗不仁。
方中药物以气运血,气血互用,气足血活,元气复来,用药比例及配伍方法十分科学。
四、药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水煎液能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明显抗凝血及抗体内血栓形成作用,对脑血管有显著扩张作用,能持久增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脑血管阻力,加速损伤脑组织的修复,对脑水肿及并发的脑功能紊乱有一定纠正作用,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肯定。
同时,还有一定的温和降压作用。
五、临床应用体会1、要正确把握临床适应症,做到方随证出,药性相符。
补阳还五汤主要应用对象为辨属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的中风后遗症。
其主要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
中风,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050051) 侯梅荣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桃仁、红花、地龙组成。
是治疗半身不遂和痿症的有名方剂。
将补气和活血化瘀结合运用是王清任对临床治疗法则的重要发展,重用补气使气足而血行,经络通畅,共起补气活血逐瘀通络的作用。
笔者在临床上除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外,常用本方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各种病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兹举例如下: 1 腓总神经损伤 韩某,男,42岁,干部。
因车祸,当时昏迷,右下肢活动障碍,急诊入我院创伤科,经抢救脱险。
诊为:①右髋臼骨折、髋脱位。
②右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③右腓总神经损伤,4、5、6肋骨骨折。
经骨牵引治疗(共住院54d),骨折基本愈合,伤口愈合良好。
唯右下肢活动受限,于1987年3月27日住中医家庭病床,患者自受伤以来从未下床活动,现右下肢活动受限,在床上坐位时右下肢不能向上抬起,亦不能左右移动,小腿及踝关节肿胀,踝关节能屈曲活动但不能背伸活动,足大趾不能活动。
一般情况好,食欲好,二便正常,舌质暗淡胖嫩、苔白,脉沉略弦。
患者因受伤较重损伤气血,且有瘀血阻滞。
证属:气血两虚,瘀血阻络。
治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消肿,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赤芍、丹参、川芎、川牛膝、木瓜各15g,防己12g,红花、桃仁、地龙各10g,泽兰18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服至20剂时,在床上坐位时右下肢可向上抬起,并能左右移动,肿胀减轻,踝关节仍不能背伸,足大趾不能活动。
继上方加川断15g,六路通12g,泽兰15g。
水煎服,并嘱患者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每天持双拐行走后即肿甚,休息后肿胀即消。
即以上方加减调治2个月,服药60剂。
配合功能锻炼。
右下肢功能完全恢复活动自如,重返工作岗位。
2桡神经损伤 张某,男,32岁,司机。
主因左胸背部烫伤,左桡神经损伤25天于1995年6月20日入我院外科。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由黄茂 归尾 赤芍 地 龙 川 芍 桃仁 红 花组 成 本方 由 补气药 与活血 化 , , 身不 遂的 常用 方 笔 者 将此 方 辩证 甩 于伤 科 临床 每获 良效 兹举 例如下
. .
、
、
、
赵某
,
男
,
1 岁 3
、
,
19 86年 7
4 日车祸致 伤 月2
、
。
某 医院诊 断 为右小 腿 骨 折合 并下
。
止方 加白木1 5 9
,
。
党参 1 叱
,
升麻 8
9
潇茂加
肿涨已
。
至6 0
。
服 6 剂后 右小腿 凉 感捎 失 肤 色 转润 肿涨 明显消 失
,
0 荆 胶 体 远端 血 运 恢 复正 常 守土 方 继 服 1
,
X 片线 示 骨折 处 有中晨 骨痴生 成
,
骨密 度 较前 增弧
6 岁 1
。 。
「 嘱其力 强劝 能锻炼
治 宜 补 气活血 通 络
补阳还 五 汤 为 气虚血 淤而没
故用 于 以 上气 虚 血 淤 诸 证
而 获 良效
血 之 虚 实外
,
,
,
当考虑到气 与血 的 关
,
。
气为 血帅
。
,
,
气滞 则 血 淤 ( 气 滞 血 淤 )
,
气虚则 血无 以 化
,
运行无力 而淤 于脉 中 ( 气
以 补 气 为
盛血 淤 )
。
前 者多见 于 创 伤初 期
治宜 活血 化 淤 理 气 后 者 多见 于 创伤 中后 期
9
、
骨 不 长 故见 局部肿 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组成] 生黄芪60 当归尾8 赤芍8 广地龙8 红花5 桃仁8[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后遗症。
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障碍,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注意] 使用本方时,病人已经清醒过来,体温正常,血压平稳,脑出血停止,脉缓弱。
另外,阴虚血热者严禁服用。
[方解] 因气虚血滞,正气亏虚,不能固摄,从而引至小便频数;另外,无力行血,使得脉络瘀阻,筋脉失养,导致半身不遂等。
方中黄芪补元气,使气旺血行;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活络通经,使得瘀去络通。
[现代应用] 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比如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半身不遂,截瘫,单瘫而属气虚血瘀者。
[加减法] 1.若病人脾胃虚弱,可加入党参18 白术152.痰多者,加入法夏10 天竺黄103.下肢瘫痪者,加入杜仲12 牛膝124.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8 远志12推拿加补阳还五汤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1资料与方法本组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共300例,随机分2组,其中治疗组200例中,男102例,女98例。
年龄50~60岁72例,61~70岁104例,71~78岁24例,平均60.7岁。
病程最短2周,最长23年,平均5.8年。
对照组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
年龄50~60岁36例,61~70岁52例,71~76岁12例,平均60.4岁。
病程最短13d,最长12年,平均5.6年。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推拿治疗:(1)患者坐位,医者位于其后侧方,先用滚法于患者的颈后部、两侧背部斜方肌及患上肢往返施术。
(2)以拇指端按揉颈部夹脊穴、风府、风池、肩井、天宗、肩中俞、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外关等,以局部达酸、麻、胀、痛、重“得气”为宜。
(3)拿捏颈部两侧、双侧斜方肌及患侧上肢处。
(4)颈椎拔伸法:患者坐位。
医者位于其背后,以两手拇指分别抵住两侧风池穴,两手四指及掌面分别托其下颌处,在病人颈椎前倾位(5°~20°)时,两前臂尺侧下压患者两肩井处,同时两手缓解上拔伸头颈部。
(5)最后轻轻拿揉颈项部、肩井(双)穴结束。
每日操作1次,每次治疗时间20min,12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黄芪3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0g,地龙9g,桃仁、红花、白芥子各10g,葛根30g。
若气虚重用黄芪加党参;血虚重用当归、鸡血藤;阴虚加生地、枸杞子、女贞子;肝阳上亢加钩藤、珍珠母;窜痛加防风;遇寒痛甚,加制川乌、细辛等。
上药加水1500ml,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12剂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单服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方药,疗程同治疗组。
2结果根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确定的疗效标准。
完全恢复:自觉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颈部活动正常,恢复正常工作,治疗组140例占70%,对照组30例占30%;基本恢复:自觉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消失,但低头过久有不适感,能够正常工作,治疗组30例占15%,对照组28例占28%;有效:自觉症状减轻,阳性体征部分消失,颈部活动受限程度减轻,治疗组25例占12.5%,对照组25例占25%;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者,治疗组5例占2.5%,对照组17例占17%。
总有效率:治疗组195例(97.5%),对照组83例(83%)。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小结神经根型颈椎病老年多见,应从痹证之气虚血瘀型论治。
推拿中的滚法、按揉法、拿捏法、擦法等轻柔手法作用于颈臂上肢部,能提高皮肤温度,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甲皱微循环血管袢顶瘀血,并改善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颈椎拔伸法能拉宽颈椎间隙,扩大椎间孔,解除增生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使气旺以促血行;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川芎活血化瘀;葛根为善治颈项僵硬之要药;白芥子化痰通络利气。
推拿加中药相须并用,功专力宏,相得益彰,故疗效显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时,手法宜轻柔,勿粗暴用力,拔伸时颈椎要前倾位;颈背部勿受寒凉;枕头高低适宜,同时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情绪。
阳还五汤在眼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近年来笔者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治疗眼科出血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1 球结膜下出血(白睛溢血)患者,男,29岁,右眼被他人打伤,红肿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1天,于2001年3月9日来我院就诊。
查右眼眶周围青紫肿胀,右眼球角结膜混合充血,右眼瞳孔轻度散大等圆。
晶状体无异常,眼底正常。
远视力左眼5.1,右眼4.7。
诊为:(1)右眼眶周围软组织挫伤;(2)右眼球结膜出血。
予青霉素、维生素C、地塞米松静脉给药,云南白药胶囊口服,氯霉素眼药水、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点眼治疗1周后,右眼疼痛消失,诸症减轻,瞳孔正常,视力左眼5.2,右眼4.9,但右眼球结膜出血仍未吸收,视物仍感模糊,要求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瘀血未尽。
予补阳还五汤化裁治之。
方药:生黄芪30g,赤芍30g,当归30g,地龙15g,丹参15g,桃仁10g,红花10g,炒栀子15g,草决明20g,炒大黄5g,大枣15g,生甘草10g。
冷水煎服,2日1剂,日3次,连服3剂,球结膜下出血完全吸收而愈。
2 前房出血(血灌瞳仁)患者,男,35岁,左眼外伤致左前房出血1周于2002年2月9日来我院门诊就诊。
查左眼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左眼远视力4.3,右眼远视力5.0,左前房积血1/2,晶状体、玻璃体、眼底无异常,瞳孔等大等圆。
予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C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给药,复方丹参液静脉点滴,1日1次,安洛血片、云南白药胶囊口服每日3次,连用3天,疗效不佳,改服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瘀血内阻。
宜补气,活血化瘀,投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之。
方药:炙黄芪40g,赤芍25g,当归20g,地龙15g,桃仁10g,红花10g,炒栀子15g,生地炭30g,炒荆芥10g,大枣15g,炙甘草10g,冷水煎服,2日1剂,服上方2剂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左前房积血1/3,再服2剂后前房出血全部吸收,左眼远视力5.0而告痊愈。
3 眼底出血(血灌瞳神)患者,女,48岁,右眼视物模糊2天于2002年4月5日来我院就诊。
查左眼远视力5.1,右眼视力数指30cm,伴右眼胀痛,右上肢有麻木感,舌淡、苔白,脉缓。
右眼底呈红色反光,窥视不清,瞳孔等大等圆,球结膜无充血,角膜无光翳。
诊为右眼底出血。
辨证为气虚血瘀,瘀血停留所致,宜补气活血,化瘀通络。
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方药:炙黄芪40g,当归30g,赤芍15g,地龙15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桑枝15g,炒栀子15g,蝉蜕15g,草决明30g,大枣15g,炙甘草10g,冷水煎服,2日1剂,连用3剂,症状明显好转,右眼远视力4.2,效不更方,二诊守上方加密蒙花10g,果杞15g,连服3剂,右眼远视力5.0而告愈。
4 玻璃体积血(血灌金井)患者,男,50岁,右眼视物不见2天于2002年10月15日来我院就诊。
素有高血压史10多年。
查:BP160/100mmHg,玻璃体内有尘状混浊,眼底模糊不清;血糖正常。
右眼视力数指20cm,左眼远视力 4.8。
诊为玻璃体积血(右眼),右眼高血压动脉硬化,予复方丹参液、止血敏等静脉点滴,口服复方降压片、丹参片、维生素C片,治疗1周无效,改服中药治疗。
BP150/100mg,食欲欠佳,眼前如笼烟雾,舌淡、苔白,脉缓。
辨证为气滞血瘀,瘀血内阻所致,宜活血化瘀,退瘀明目。
投补阳还五汤意治之。
予生黄芪30g,赤芍20g,当归20g,川芎15g,地龙15g,丹参20g,桃仁10g,红花10g,草决明30g,青葙子10g,天麻15g,钩藤15g,生甘草10g,2日1剂,连服4剂后,症状明显好转,视力右眼4.0,二诊守上方加果杞30g,石斛15g,密蒙花10g,连服5剂后,右眼视力4.1,玻璃体积血吸收而治愈。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乙肝转阴I号、II号药物问世面部眼睛补水用伟博水雾!聋哑耳鸣、头痛新疗法!三点刺激法让她高潮迭起!中风病人异常出汗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表现为患侧少汗或无汗,而对侧多汗。
以往认为这是一个短暂现象,多见于梗塞发生24小时后,持续1-3天,且出汗异常者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死亡率高,故把出汗异常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最新研究发现,出汗异常是一种持续现象,其程度与梗塞的部位、大小及生命预后无关。
其发生可能与交感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通络破坏有关,治疗上较为棘手。
笔者根据中风病人的脏腑盛衰进行辩证施治,应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多人,疗效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某男,63岁,1个月前因突然昏厥,左侧肢体瘫痪而入院。
经ct探查诊为:多发性脑梗塞。
经抢救后症状缓解。
今出现异常出汗而求诊。
症见:患者左侧肢体无汗,而右侧汗多,左侧肢体瘫痪、麻木,语言不利,四肢不温,小便失禁,舌苔薄白,脉虚弱。
即拟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100克,当归、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各10克,桂枝、全蝎、蜈蚣、川芎各5克,生龙骨、生牡蛎(先煎)各30克。
连服5剂后异常出汗消失。
补阳还五本是王清任为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所设,意在补气活血,化瘀通络。
中风异常出汗机理亦为气虚血瘀,气虚则卫外不固,营卫不和而易自汗出;瘀血内阻,气机升降及津液敷布则失调,瘀血阻络瘫痪肢体可无汗或少汗,而健侧多汗。
笔者在原方的基础加以敛汗、祛风、通络之品,而疗效明显。
方解:黄芪、桂枝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当归、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通络;全蝎、蜈蚣祛风止痛通络;生龙骨、生牡蛎敛阴止汗。
全方共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敛阴止汗之功补阳还五汤治疗48例高脂血症及高粘血症的临床体会高脂血症及高粘血症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病,极易导致心血管、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多年应用扩容方法治疗,仍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本文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48例高脂血症及高粘血症。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高血脂及高粘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流变学各值均高于正常,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45~72岁。
1.2 方法中药补阳还五汤原方:黄芪、当归、川芎、地龙、桃仁、红花,并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血脂和血流变检测时,嘱病人早晨空腹抽血,并要求前一天不吃高油脂食物。
各项检测均按国家统一标准测定。
2 检测结果本组48例患者,于服药7天后重复检测各项指标,并与治疗前对照,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