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摄影基础
影视基础知识
![影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9f56275f61fb7360b4c65b7.png)
影视艺术基础知识一、影视构成的基本单位第一节景和镜头的基本含义1.景:指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瞬间的空间呈现。
2.景别:不同的画面叫“景别”,即摄影机和摄像机从各自不同的视距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时,所获得的各种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
(景和景别都是一种空间概念,即一种空间上的瞬息呈现。
)3.镜头: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
一个镜头就是指摄影机或摄像机从开拍到停止所拍下的全部影像。
(所以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景,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景。
一个镜头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写,也可以由特写或近景、中景全景乃至远景。
)4.决定一部影片所使用的镜头数量的因素有哪些?多种因素决定:a.与影片的长短有关,规模大,放映时间长的影片,镜头的数量当然多一些;b.与片种样式有关,戏曲片、生活纪录片、打斗片、惊险片镜头数量相对多些;c.与导演的美学追求和影片的艺术风格有关,如导演崇尚长镜头和纪实美学,那镜头用的就少。
如果崇尚蒙太奇,追求戏剧性风格,所使用的镜头数就多。
第二节各种景别的拍摄及造型功能1.景别大体分五类: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
2.特写:即视距最近的景。
它是影视艺术中进行细节描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用来突出地表现某一细节及细节动作的。
它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在情绪,给这种情绪以形象性的强浓度表现。
就像音乐中的重音一样,通过给观众以较强的刺激和震撼来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写:将主体的某一局部都充满画面,重视提示对象内在的动感和本质。
有利于刻画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情况。
常被用来做转场组接时的过渡画面。
3. 近景:视距较特写较远的画面,即将摄影机从特写拍摄的镜位向稍加拉开而拍下的画面。
其取景范围,就人体而言,约为人的小半身,即主要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情节和脸部表情。
表现人物的脸部表情、说话神态和事物的细节、质感,它是描写人物情感和事物细节的主要景别。
4. 中景:取景范围,就人体来说,一般是拍摄人的大半身,主要表现人物双膝以上的活动情形,让观众既能看清任务的神态,又能看到人物的形体动作,一般是表现人物的半身活动的。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e11490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8.png)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影视摄影基础知识影视摄影基础知识1.景别与影片风格:景别的排列和节奏:时间,景别落差。
景别的排列形成重复,重复是风格与韵律。
2.空间:电影空间是银幕空间,不是真实空间,电影摄影机有分解空间的功能,电影导演有组合空间的能力。
注意机位跳跃的幅度,机位跳跃点越多,看见和再现也就越真实。
要注意影片有多少空间形式。
有些著名的影片只有黑夜,空间也拍摄得很好。
3.机位设定:电影的核心是摄影机,戏剧舞台的核心是人,观看方式和创作方式完全不同。
4.运动:摄影机的外部运动。
目的:改变视点以及创造节奏。
运动的速度决定了画面的运动。
摄影机创造得复合运动所创造的画面视觉将是很精彩的。
摄影师是很愿意在导演的意图下进行摄影机的运动。
5.色彩:色彩是人的情绪的外化,是个人心理的外延。
要观察色彩的整体情绪基调和综合感觉。
不要单独的局部和场次的色彩。
6.光线:唯美:是与生活不一样的,自然:是靠近生活又不与生活一样。
摄影师是要在自然的拍摄中追求唯美。
摄影的肖像光是我们摄影师的看家本领。
摄影师必须控制光和使用光。
是人物造型的关键。
7.角度:角度=视点,角度=构图。
拍摄人的时候仰拍都是比较好看的,布光混乱,中国的电视播音员全部是俯拍,肩膀做得很窄。
而欧洲的电视播音员总是仰拍5度到15度,肩膀得服装做得很宽。
8.区域曝光,局部处理:曝光的局部处理,该黑就黑,该毛就毛。
9.分析对话:对话是推动情节的最好方式,对话是开放的,动作是封闭的,分析说话的状态,速度、音量,说话方式,说话与动作的关系。
美国动作片与语言没有关系,但是叙事一直在前进。
10.动作:有两种情况:是环境造成的还是内容造成的。
动作是做出来的不是演出来的。
在分析影片的时候,一定要将动作与摄影机的运动分开来分析,摄影机的运动是导演的表现方式,动作上一演员的表演方式。
11.影像透视:是否变形,现代电影的任务变形已经成为时尚,但是要注意变形是影片的风格还某场戏的手段。
后者的表现力没有力量。
影视画面构图基础
![影视画面构图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25e38a58bd63186bcebbcfe.png)
二、影视艺术造型及其个性化特点
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种,影视艺术造型和其 他的造型艺术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以各自特 有的技术、艺术造型表现手段“描绘”对象 的外貌形态、立体结构、表面质地、色彩阶 调及空间构成。
影视艺术的造型,综合和借鉴了其他各种 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的 造型语汇,用以表达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形象 地揭示主题,塑造人物,表述创作者的社会意 识形态。
5.运动处理 影视画面造型离不开运动,离不开对运动的表现和阐
释。影视摄影造型中对运动的处理包含两个层面意思: 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在运动中表现对象。一方面是指 描绘被摄对象的空间运动、空间位置及其空间关系,以 及由此产生的速度和节奏韵律。另一方面,是指通过摄 影机的运动来表现被摄对象,也就是运动摄影。
二、影视画面的技术基础
电影的视觉形象就是以胶片上的负像或正像作为物质基础的色彩以及动作的记录和还原上,更接近于现实本身。
电视画面则通过摄像机的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聚焦在摄像 机的光电转换装置上,以每秒数百至千余行的速度进行扫描,形成光 点,横向排列形成矩形的凶平面。通过光电转换,将图像信号转换成 电子信号的形式输出,记录在录像磁带亡。在播放时.进行逆向转换 ,将电子信号还原为光信号,扫描在电视屏幕上,形成影像。
三、影视摄影的分类
从银幕的画幅形式区分,摄影类型有普通银幕(常规 银幕)摄影、遮幅宽银幕摄影、变形镜头宽银幕摄影、 宽胶片摄影、环型银幕摄影、球幕摄影等。
影视摄影中的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
![影视摄影中的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0ba8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0.png)
影视摄影中的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影视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镜头的选择、摄影机位的安排以及画面的构图等手法,将故事情节转化为视觉影像,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在影视摄影中,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决定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一、画面美学的基本原则画面美学是指影片中呈现出来的画面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价值。
在影视摄影中,有几个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摄影师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
首先是平衡原则。
平衡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分布均衡,没有过多的倾斜或偏向。
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镜头选择以及画面中的物体位置等手法来实现平衡效果。
其次是对比原则。
对比是指画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或冲突,可以通过颜色、明暗对比、大小对比等方式来表现。
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冲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是重点突出原则。
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深度和光线等来突出画面中的主题或重点,使其在画面中更为醒目。
这样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是色彩运用原则。
色彩是影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色彩搭配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二、构图原理的应用技巧构图是指将各种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有层次感的画面。
在影视摄影中,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画面的美感和观影效果。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构图原理及其应用技巧。
首先是黄金分割原理。
黄金分割是一种比例关系,将画面分为两个部分,比例为1:0.618。
摄影师可以将画面中的主体或重点放置在黄金分割线上,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其次是对角线构图原理。
对角线是指由画面两个对角线所形成的线条。
摄影师可以将画面中的主体或重点放置在对角线上,以增强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另外是三分法构图原理。
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摄影师可以将画面中的主体或重点放置在其中一个部分,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ac245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d.png)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一、概述影视摄影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视听盛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摄影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影视摄影基础知识的概览,帮助大家了解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从电影、电视到数字媒体,再到网络流媒体平台,影视摄影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故事叙述、情感表达,还是视觉呈现,影视摄影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让观众在享受故事的感受到影像带来的震撼与冲击力。
要深入了解影视摄影,我们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
本文将涵盖摄影机的操作与使用、光线与影调的掌握、构图与视角的选择、拍摄技巧与后期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是进入影视摄影领域的基础,也是提升摄影技能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了解影视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方法,为日后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这篇文章将带领读者走进影视摄影的世界,探索其魅力所在。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相信本文都能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我们将逐一探讨影视摄影的各个方面。
1. 影视摄影概述影视摄影作为一种集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长久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其通过对影像的捕捉与再现,融合了影像技术、表演艺术、故事叙述和视觉设计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影视摄影的地位日益突出,涵盖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广告及网络短视频等多种表现形态。
影视摄影将各种故事情节与视觉效果有机结合,带观众穿梭于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之间,从而达到了传递情感、讲述故事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从早期的电影摄影机发展至今,影视摄影技术不断革新。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影像,更涉及到画面的构图、光线运用、摄影机的运动技巧以及后期剪辑等艺术化处理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如同导演的眼睛,捕捉并创造出符合故事情感的画面语言。
影视摄影构图学
![影视摄影构图学](https://img.taocdn.com/s3/m/ae50e658312b3169a451a48b.png)
影视摄影构图学绪论现今社会大多数人或者几乎所有人都看过电影电视,但是知道电影电视是怎么拍摄的人却不多。
以下这些人在电影制作中处于什么位置⏹制片人出品人⏹监制⏹导演⏹摄影师⏹摄影师作为影视主要创作者之一。
⏹运用自己独有的技术和艺术造型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创作⏹早期摄影师兼机器制造、拍摄、洗印,乃至放映。
⏹随着电影真正成为艺术时,电影摄影才独立出来。
以构图为主要关注点的电影发展史⏹起点:1895年12月28日法国电影先驱者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放映电影并宣布了电影的诞生。
⏹1早期摄影只完成曝光任务,以获得可视影像⏹2 摄影机视点可变,给电影表现带来方位、角度、景别的变化,它是使电影成为一种独立艺术的重要因素。
⏹3 在电影造型处理中艺术地运用光线和色彩是摄影艺术成熟的第二个标志。
⏹4 在影片造型处理中,艺术地采用运动是摄影艺术成熟的第三个标志,也是重要的标志。
摄影造型手段三种倾向⏹1重视对象原本自身纪实⏹2 创造“第二自然” 必要修饰视觉冲击⏹3 取两者之长各国电影摄影特点⏹苏联绘画性气氛浓郁⏹英国严谨多变⏹德国造型考究讲究行、质、光影⏹法国清新自如运动如神⏹意大利精致完美真实自然⏹美国华丽细腻⏹墨西哥粗犷健艳⏹日本印度东欧拉美等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受两种营养滋养:悠久的文化和国外的经验⏹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是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同年9月2日播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构图的概念⏹⏹影视摄影的画面处理,其内含是“置陈布势”⏹摄影构图就是指运用摄影的手段,经营位置,进行结构和布局,把各种造型元素,画面元素,有效地组织成一个整体,以最佳的形式表现主题思想和审美情感。
构图的一般规律⏹构图的规律一般涉及到对称、均衡、比例、对比、多样统一,变化和谐及节奏、韵律等。
对称⏹对称结构最标准的典型是人的身体结构⏹形式:⏹1 左右对称⏹2 辐射对称⏹给人的心理感觉:稳定牢固轻松⏹典型:大红灯笼高高挂平衡⏹平衡在两个或更多物质因素存在排列中进行的自控和和谐的调正。
电影电视拍摄技术入门及常识理论知识
![电影电视拍摄技术入门及常识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c43d84c87c24028905fc339.png)
视音频技术基础课程目的:熟悉并掌握基本影像制作流程与技能能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时长15分钟的短故事片和记录片的拍摄与后期制作主教材:罗伯特.穆斯伯格《单机拍摄与制作》辅助参考:(美)琳恩.格罗斯等著《拍电影——现代影像制作教程》第一章影视制作概论第一节电影与电视关系总说一、电影与电视:差异从介质开始:赛璐珞胶片磁带蓝光盘数字电影16格-24格25帧高速慢动作数字电影: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0”、“1”信号)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象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
画框比:电影胶片的标准画框比(宽高比)4:3或者.33:1(标准电视画框比是4:3)美国标准宽银幕为1.85:1 高清电视为16:9 这2个数值比较接近胶片规格:胶片的规格由其宽度来表征,如最常见和通用的35毫米胶片,科教、农村放映的16毫米,以及超8毫米,70毫米胶片等。
胶片越宽,单位成像面积越大,成像越清晰。
关于imax: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
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不断有更宽、更高的imax银幕出现,如中国内地最大的imax银幕是东莞万达影城(22米,宽28米,总面积616平方米)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的10倍、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
从而决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电影更清晰、更亮丽。
3D影片: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
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
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
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
影视基础-课件
![影视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48fa6a011ca300a6c39078.png)
影视基础
第一章 影视基础知识
二、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1、摄像机的持机要领 持机方式大致有扛式、托式、抱式、举式、拎式, 拍摄姿势主要有立、坐、蹲、跪等。 持机姿势的比较: A. 立姿的扛式和托式是最常用的持机法。 B. 抱式可降低拍摄机位,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按上部摄录钮控制拍摄。 C. 举式可抬高机位,适用于前方有人群遮挡的情况,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 D. 拎式可降低拍摄机位,拍摄运动画面时能起缓冲作用,减弱画面的抖动。 E. 坐、蹲、跪姿可降低拍摄机位,与立姿结合,连贯操作,可实现升降拍摄。 F. 因地制宜,借助依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拍摄稳定的画面。 持机要领:摄像机一般要架在三脚架上进行拍摄,外出作机动性拍摄时,一般 用肩扛等方式。肩扛拍摄时,要注意手、眼、身、气、步五个方面动作的配合。 (1)手:摄像机扛在右肩上,右手握住镜头的变焦控制器,大拇指操作摄录 钮。左手握住镜头的调焦环,左手协助稳定机器,右脸颊贴住摄像机机身。 两手肘部尽量贴近身体,稳住机身。手掌机的握法不尽相同,左手托持把稳机器。 (2)眼:右眼取景,左眼时睁时闭,以观察全局,把握动向,注意被摄主体 的变化趋势。手掌机尽量用寻像器取景,尽量少用液晶屏,以求省电。有时由 于拍摄角度的问题,用液晶屏可以拍到比较难拍的画面。
影视基础
第一章 影视基础知识
(3)身:双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基本直立,稳定重心。摄像时经常要用 到仰俯或摇摄等拍摄方法,利用自己的腰部和手臂动作来配合完成。 (4)气:拍摄时呼吸要自然、放松、平缓、不要屏住呼吸。用“腹式呼吸法” 即胸部放松,双肩不向上耸动。 (5)步:在拍摄推、拉、移、跟等运动镜头时,要尽量利用膝关节、腰部的 缓冲作用以减少画面的抖动。 2、摄像机操作要领 (1) 平:拍摄的画面横平竖直。 (2) 稳:在拍摄时应保持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晃动。 (3) 匀:拍摄运动镜头时,速度要均匀,节奏要统一,不要断断续续。 (4) 准:各种动态拍摄时,起幅、落幅的构图要准。(开机拍摄到停机,连 续拍摄的一段画面内容称一个镜头。运动镜头,拍摄过程分为起幅、运动和落 幅三部分。起幅是指镜头的开始部分,落幅是指镜头结尾画面的构图,运动指 推、拉、摇、移等技巧运用的过程。一般起幅、落幅为3-5秒。) 画面色彩还原要准确,需调节白平衡。一般情况下采用自动白平衡,为了拍摄 色彩好的画面建议采用手动白平衡调整。
影视制作基础
![影视制作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930a48071fe910ef12df85f.png)
填空,选择(不定向),简述,论述1、电影视听语言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影像、声音、剪辑2、电影的诞生就是影像的诞生。
电影诞生于1895年,至1927年都是无声电影。
3、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是镜头;电影情节的基本单位是情节点。
4、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是被摄主体。
5、景别主要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6、电影镜头的角度有两大类: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
7、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焦距由短变长,景别由松变紧,是推镜头运动方式。
8、照明种类按光源分自然光和人工光;按光线性质分散射光(软光)和直射光(硬光);按造型的性质分主光和副光9、电影声音主要包括三部分:语言、音响、音乐10、一部电影的完成包括三个阶段:剧本阶段、拍摄阶段、剪辑阶段11、除了北美,东亚部分地区使用 NTSC制式,中东、法国及东欧采用 SECAM制式以外,世界上大部份地区,如,中国,都是采用 PAL。
12、“PAL”有时亦被用来指625 线,每秒25帧,隔行扫瞄,PAL色彩编码的电视制式。
13、一部电影从叙事的角度讲,首先,它是由许多情节点组成的。
然后,数个情节点组成一个情节段落。
最后,数个情节段落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14. 了解景别划分标准以及在影片中的作用15.通过图片能够清晰区分不同景别16. 控制曝光的一对要素是光圈和快门17.为了不惊扰到被摄主体,需要隔一定的拍摄距离,如,抓拍摄动物或是运动员的现场镜头,一般适合用长焦镜头拍摄18.广角镜头景深大,容易透视变形,产生深度透视感。
19.处理好一部影片的构图,应遵守的原则:美学原则;主题服务原则;变化原则;20.远景的作用:介绍环境;抒情;刻画心理21.摄影机运动的主要方式: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跟镜头、甩镜头22.电影的运动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被摄对象运动、摄影机运动、综合运动23.不同时空镜头连接的具体方法:人物姿态和动作连接、人物表情连接、道具连接、音响、音乐连接24.剪辑在电影中的作用:表现一种特殊的电影时空关系:压缩时空/延伸时空、调整影片节奏、创造性地组接素材25.电影格局剧作的核心:开头:把人物推向困境;发展:人物在困境中挣扎;结尾:解决困境(胜利/死亡)26.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是镜头。
对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对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理解和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240467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2.png)
对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是一门涉及影视摄影技术、电影制作流程、剧本创作、导演技巧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专业。
它旨在培养具备影视摄影技术和制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参与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制作过程。
首先,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摄影技术基础。
摄影技术是影视制作的基础,学生需要学习摄影器材的使用、光线的掌控、构图的技巧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拍摄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其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还需要学生具备电影制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需要学习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剧本创作、导演技巧、演员表演、剪辑等。
他们需要了解电影制作的整个过程,从创意到最终成品的呈现,才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此外,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还需要学生具备创意和艺术的能力。
影视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和艺术表达方式。
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影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习艺术理论和影视美学,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还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影视制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学生需要学会与导演、摄影师、剪辑师等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制作。
此外,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还需要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和商业运作的能力。
影视作品的制作不仅仅是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商业活动。
学生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作和制作,以提高作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摄影技术基础、电影制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创意和艺术的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市场营销和商业运作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为影视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影视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摄影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ac7f94769eae009581becc9.png)
《影视摄影》课程教学大纲学分:4 学时: 72学时适用专业:07艺术设计本科(影视广告方向)执笔人:朱红军一、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及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影视摄影》是艺术设计专业广告方向、影视方向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综合性应用型的课程,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拍摄技术和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完美的结合,只有把理论和技巧在实践中进行使用与总结,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理论学习和拍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巧方法,思维技巧和艺术手段,使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过程,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准确地摄取指定的景物并符合电视造型的画面要求与艺术构思。
教学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了解电视摄像造型的要素和手段,了解电视摄像的表现手法,以及摄像构图的要素与原则;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操作规程与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使用摄像机,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知识;掌握电视构图的基本方法、基本要点和基本技巧;掌握电视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点;掌握景别在影视制作中的地位;掌握固定画面的拍摄方法;掌握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掌握电视场面调度的作用和方法;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简单情节的拍摄。
课程教学的方法:该课程的讲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要有各种必要的演示与例说,以使学生能够对所讲授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理论教学之后,要及时安排学生实验,进行各种实际操作的练习,同时还要安排适当的实战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视摄像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述(4学时)教学要求:以视频资料演示教学,讲授电视节目制作类型及电视摄像分类,,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以及摄像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
影视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影视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bdf1524431b90d6c85c7ee.png)
二、摄影机运动的主要方式
1、推镜头(推):快推、慢推、猛推
两种情况: 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 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短焦距调至长焦距。
两种方法的区别: ①、变焦距镜头往往带有强调的成分。 ②、变焦距镜头的主要特征是主观性,摄影机前行的主要特征则是客观性。
推镜头的作用: ①、介绍:镜头的移动把我们带入故事环境。 ②、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 ③、内心表现。
4、特写与“好莱坞的介绍方式” 特写其实是把一些平时我们肉眼不易察觉的东西,放大、夸张给我们看。放大和夸张固然是好, 但是,如果都是放大和夸张其实也就没有放大和夸张了。特写如同音乐中的高音,音乐中不可 能都是高音。其弊病是:
①、由于都是“突出”,结果到了真正应该突出的地方也不能“突出”了。 ②、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不重要的人物和细节上去,干扰了影片的叙事和主题。 所以,特写镜头不能滥用。
由于远景包括的内容较多,观众看清画面的时间也应相对延长。故远景镜头的长度一般不该少于5米,即10秒。 (1呎=0.305米, 1秒=1.5呎)
4、境界与升华
三、全景、中景、近景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在全 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 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 的常用景别。
《摄影与摄像》第三章 影像拍摄艺术基础
![《摄影与摄像》第三章 影像拍摄艺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726964b6edb6f1aff001f68.png)
三 色彩特性
色彩感觉的具体含义应为心理学中的一种心理效应现 象,是指感知某一色彩时的心理和生理作用。当人的 感官受到某种色彩刺激时,所引起心理、生理或情绪 的变化。
色彩特性大致可分为:1、远近感觉 2、大小感觉 3、进退感觉 4、冷热感觉 5、轻重感觉 6、胀缩感 7、动静感觉 8、快慢感觉 9、明暗感觉 10、软硬感觉
3 中景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中景人物 中,动作、姿态和手势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4 近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 “近取其神”是近景表现的特点。近景拍摄人物,面部表 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近取其质”:重在表现好物体的 色彩、纹理、质地。
5 特写
特写是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 的内部特征。如人物的眼睛,人的手,另外特写下的一朵 小迎春花,一株小草芽,一朵荷花,一片红叶等等都能给 人以生命的欢悦。特写常常富有寓意性和抒情性,较为含 蓄,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在影视编辑中,常常被用来插 画面或转场。
4 画面顶天立地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 这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同时也会令作 品显得拘谨、死板。建议在被摄主体四面都留有余地。
章节目录
第二节 拍摄三要素:距离、方位、角度
一 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 变化的关系。拍摄距离的远近变化,体现在照片 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 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一 构图的概念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 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 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各部分 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 的画面。 摄影构图习惯叫法是“取景”。
影视摄影课教案模板范文
![影视摄影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6239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2.png)
课程名称:影视摄影基础课程目标:1. 了解影视摄影的基本概念、技术要求和艺术特点。
2. 掌握影视摄影的基本设备操作和拍摄技巧。
3. 学会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摄影手法和构图原理。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课程内容:一、导入1. 介绍影视摄影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析影视摄影在电影、电视剧、广告等领域的应用。
3. 引导学生关注影视作品中的摄影技巧。
二、影视摄影基础知识1. 摄影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影视摄影的拍摄方式:镜头、角度、运动等。
3. 光线在影视摄影中的应用:自然光、人工光、光线效果等。
4. 影视摄影的构图原则:前景、背景、主体、空间等。
三、影视摄影实践操作1. 实践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器材准备、场景布置、拍摄计划等。
2. 实践操作:拍摄练习,包括镜头运用、光线控制、构图设计等。
3. 实践操作后的分析与讨论:分享拍摄心得,分析作品中的摄影技巧。
四、影视摄影案例分析1. 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摄影手法和构图原理。
2. 对比不同导演、摄影师的摄影风格和特点。
3. 学会从作品中提取摄影技巧,为创作提供借鉴。
五、影视摄影创作1. 学生分组,进行影视摄影创作。
2. 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创作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解影视摄影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影视摄影的理解和认识。
二、影视摄影基础知识1. 教师讲解摄影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学生分组,进行摄影机操作练习。
三、影视摄影实践操作1. 教师讲解拍摄方式、光线控制、构图设计等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拍摄练习。
3. 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拍摄过程中的问题。
四、影视摄影案例分析1. 教师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摄影手法和构图原理。
2.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摄影技巧。
五、影视摄影创作1. 学生分组,进行影视摄影创作。
2. 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影视摄影基本概念、技术要求和艺术特点的掌握程度。
影视摄影镜头语言基本知识
![影视摄影镜头语言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09fb1f59eef8c75fbfb36b.png)
造型语言:传统意义上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对于影视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与声音造型诸因素(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距离等),共同形成了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宽银幕电影: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型电影,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象。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使放映画面高宽比由普通银幕电影的1:1.33,变成 1:1.66至1:1.85,故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
遮幅宽银幕电影: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能得到与变形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的方法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
长:指长镜头。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影视摄影与制作一级学科
![影视摄影与制作一级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8cb0d12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2.png)
影视摄影与制作一级学科影视摄影与制作是一门涉及电影、电视、广告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和后期处理的学科。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拍摄和制作影像,更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
影视摄影与制作一级学科包括了摄影技术、剪辑、音效以及特效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协作完成了一部影片的制作。
影视摄影是影视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摄影技术是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基础,它涉及到摄影机的使用、光线的运用以及画面的构图等。
摄影师通过合理运用各种摄影技术,能够将故事情节或主题表达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
影视剪辑是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剪辑是将拍摄的素材进行剪切、组合和编辑,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剪辑师通过对镜头的选择、镜头的时长和顺序的调整,以及音乐的配合等手段,能够将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连贯地展现给观众。
剪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部影片的观赏效果,一个优秀的剪辑师能够通过剪辑手法和创新思维,打造出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作品。
音效也是影视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音效的运用可以为影片增加氛围和情感的表达,让观众更加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音效师通过音频的录制、处理和混音等技术手段,能够为影片创造出逼真的环境声音、配乐和特殊音效,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更加真实的听觉体验。
特效在现代影视制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效可以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后期处理技术,创造出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场景和效果,为影片增添奇幻的色彩。
特效师通过对影片中的特殊效果的设计、制作和合成,能够为影片注入独特的视觉效果,提升影片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影视摄影与制作一级学科涵盖了摄影技术、剪辑、音效和特效等多个方面。
这些不同的技术和专业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了一部影片的制作过程。
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发展,为电影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让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加精彩、真实和有趣的影片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独立短片的创作 电视电影是如何创作的 DV及个人电本
1、把构思写成完整的电影剧本 2、拍摄期间按吩咐改写剧本 • 影视剧本术语
1、镜头:摄影机开始拍摄时开始,摄影机停止拍摄时结束。 2、场:影视剧本里最基本的戏剧板块。通常指同一时间和同一地方 发生的同一剧情。 3、连续场景:他由一组具有相同主题、相同节奏和观念、相同的外 景和剧情连接在一起组成的。也可是演员成长、汽车追逐。
第四节 固定画面
一、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动、镜头焦距固定 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 特点: 1、固定画面框架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外部运动因素消失 2、视点稳定符合人们日常生活停留细看注视相关的视觉体 验和视觉要求 二、固定画面的功用 1、利于表现晶态环境2、对静态的人物有突出表现的作用 3、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题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 4、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5、富有静态造型之美 6、趋向静的心理反应7、客观性少指向性 8、时间感觉与运动画面不同过去感历史感往事感 三、固定画面的局限 四、固定画面的的拍摄要求
影视摄影基础
任课教师:张朋
课程介绍
课程主题
本次课程中将学习的内容
和大家有关的背景和兴趣所在
课程主题:
影视摄影基础
DV独立影片制作基础
本次课程中将学习的内容
前期制作
1、编写剧本 2、前期制作的过程
摄像技术
1、DV摄像机 2、摄像技术 3、照明技巧 4、声音处理
和大家有关的背景和兴趣所在
F 设备保养 1、不无理用力 2、专业化:运输与存储,冷热灰湿,镜头,电池
摄像技术
第一节 电视画面 第二节 电视景别 1、景别的类型 2、景别的作用
第三节 摄像机角度与运动
第四节 构图与固定画面 1、画面构图概说 2、构图元素平衡 3、画面结构三分原则 4、构 图形式 制造景深 5、屏幕里与屏幕外空间 6、画面边缘 第五节 运动画面 1、变焦2、摄像机运动 3、重新构图 4、时间
第二节 电视景别作用
二、电视景别的作用 1、视点的变化,满足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的 心理要求。 2、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 3、景别变化是被摄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 侧重和各自意蕴。
第三节 摄像角度
一、拍摄角度 1、平角:平摄,平等客观亲切,新闻,地平线,长焦,移动 2、俯角:俯摄,地平面展现环境位臵数量分布辽阔关系贬低 3、仰角:仰摄仰视净化背景垂直方向展开前景突出跳跃伟大 二、摄像方向 1、正面:正面特征,庄重稳定肃穆,脸部特征,缺透视立体 2、侧面:正侧斜侧运动姿态外沿线条对话活泼生动立体突出一个正侧缺 立体 3、背面:与被摄者实现一致主观感悬念姿态动作表现心理常忽略 三、客观性角度:旁观式 四、主观性角度:拟人化,调动参与,进入剧情
三 画面的结构成分
构图有结构连接组成含义所以布局谋篇结构安排配臵结构要素做到主次分明 层次清晰严谨流畅优美精当 1、主体:画面重要表现的主要对象。内容与主题的主要载体结构中心,统 帅与主导内容,取景构图调焦曝光对象与依据。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表现主体。 2、陪体:指画面中一主题有紧密联系,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或辅 助主体表现主体思想的对象。陪衬突出解释说明 均衡美化如丰富影调层次均衡色彩加强纵深空间感活跃画面有同时出现、主 体先于陪体、陪体先于主体三种出现方式 3、前景:位于主体之前或靠近镜头位臵的人物景物统称为前景 可能是陪体但大部分情况下是环境组成部分 4、后景: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多为环境的组成部分或构成生活氛 围的事物对象。表明环境位臵氛围帮助揭示内容主题使画面产生多层景 物造型和透视感增强空间纵深感 5、环境: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包括前景后景及背景。陪 衬突出地与时代季节地方刻画性格气氛空间感
摄像机
• 摄像机技术 A 格式 1、电影电视格式 2、视频格式 3、纵横比 4、选择胶卷与磁带 B 摄像机 1、成像器件 2、彩色视频 3、性能评价 4、基本特点
C 摄像机其它相关设备 1、视频记录(录像机)
D 操作摄像机 1、镜头 2、焦距 3、对焦 4、光圈 5、景深
2、视频接头
3、摄像机支撑
第六节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一、镜头的光学特性 四、变焦距镜头 第七节 光与色 一、光与色 二、视觉生理特性及对色彩感觉 三、色彩造型 四、色的对比 五、色彩的意义 第八节 为编辑而拍摄 1、镜头选择 2、镜头持续空间 3、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构图 4、为连续性拍摄 二、长焦距镜头 三、广角镜头 五、特殊效果镜
第五节 运动摄像
运动摄像:通过移动摄像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 焦距所进行的拍摄,所拍画面为运动画面。视点变化、多变 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形成了多变的画面构图 和审美效果。 推摄:摄像机变焦使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体接近叫推镜头 拉摄:摄像机变焦使画框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叫拉镜头 摇摄:机位不动架轴转动。用摇摄方式拍出电视画面叫摇镜头 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拍得 的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头。根据生活转身视线转移,行进看 ,走近看,退远看,车上看,反映和还原了生活中的视觉感 受。 跟镜头:是始终跟随运动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前跟、后跟、侧跟 升降拍摄:借助升降装臵一边升降一边拍摄 综合运动:几种运动摄像同时在一次拍摄中运用
五 运动
第四节 构图
一、画面构图概说 构图:把被拍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 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形式的创作活动 特点: 1、动态性2、时限性3、多视点4、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5、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一次性 要求: 1、画面要简洁 2、主体要突出 3、立意要明确 4、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 5、运动构图要有合理、充分的构图依据。没人时要找能表现环境特 色的主要对象作为构图依据和运动依据;有人则以人为画面构图 和运动依据。避免炫耀摄像技巧而硬做出运动构图。
• 其他剧本形式
1、提纲式剧本 MTV 。事实上音乐剧本的最后阶段在编辑室中进行。 2、主题式剧本。采用电影剧本格式。 3、分页式格式。一边写视频,一边写音频。 4、故事板式。电视广告。
写剧本的步骤
1、梗概 也叫故事观点、提要、提纲,就是叙述故事基本思想。 2、场景概况 电影剧本中所有场次依次排列的一张表,并附有每一场的简短描 写。 3、缩写 电影剧本写作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是故事的散文体式的描述。 4、主场景剧本 把场景概况转化为剧本形式,根据整个场来写,而不是根据镜头 来写 。 5、分镜头剧本 把主场景剧本中的布景、演员、台词和动作以不同的拍摄角度、 位臵和移动分解成一个个镜头。
第七节 录对话 第八节 其他录音技巧 1、画外音2、录效果声3、录环境声4、录音乐
第一节 电视画面
一、电视画面的特性 1、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 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 二、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1、表现具象 2、表现运动 3、运动表现 三、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1、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 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二 构图的形式元素
光线: 电视构图的基础和灵魂。光线先行,光线变效果变 色彩: 情感因素,选择提炼设计搭配,色彩基调渲染烘托情绪基调和特定氛 围还原创造均衡 影调: 指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是可视形象的基本 元素,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气氛情感意图的重要手段 影调区分: 1、从明暗分布的倾向分亮调、暗调、中间调 2、从画面明暗对比(反差)的倾向上分硬调软调中间调 质:能被感觉的物体外部特征 线条: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 形状:具象事物最基本的外部形象
第四节 固定画面局限与要求
三、固定画面的局限 1、视点单一视线受限2、构图难以发生很大改变 3、很难表现运动轨迹、范围大的被摄主体 4、固定画面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 5、南王政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一段生活流程 四、固定画面的的拍摄要求 1、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内部活力 2、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的调度和表现 3、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 4、固定画面的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 5、固定画面一定要稳
被摄主体的运动 1、本身具有无限永恒的视觉美感和造型意义 2、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表现意义 3、运动的速度和节奏具有不同的感情意味和艺术表现力 4、是场面调度和运动设想的内在依据和外在表现 5、动作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6、借助框架关系来表现,是主客观的产物 摄像机的运动 1、景别的变化联系,保持了时空的统一和同一 2、多景别角度背景的连续画面达到多层次视点元化表现 3、表现现场感参与感与新闻记者的旁观性 4、实现流程纪录和表现 综合运动 广义:对象,摄像机,剪辑;狭义:镜头的综合运动
第六节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一、镜头的光学特性 1、镜头 2、视场角 3、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 4、景深 5、飘移对焦 6、焦距 7、对焦 8、光圈
二 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 长焦距镜头的运用
长焦距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三 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 广角镜头的功用 广角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前期制作的过程
第一节 前期制作安排 1、分镜头 2、拍摄日程表 3、纸板条 4、制作日程表 5、预算 6、每日提示表 第二节 前期制作的职责 1、雇幕后人员 2、选演员 3、找外景 4、设计与制作布景5、计划戏装行头、化妆、发型 6、准备道具、物质和必需品 7、获取设备 8、取得版权 9、安排运输、住宿、伙食 10 、取得保险
第九节 电子电影摄影学——以电影方式拍电视
声音处理
第一节 声音的本性 1、音调与频率 2、响度与振幅3、音色 4、持续时间 5、速度 第二节 话筒 1、方向性 2、结构3、阻抗 4、安臵 第三节 电缆与接头 1、平衡与不平衡电缆 第四节 音频设备保养 第五节 声音记录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