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麻醉
腔镜气腹呼气末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
腔镜气腹呼气末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
腔镜气腹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二氧化碳的吸收:由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麻醉与气腹后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有所增加。
在气腹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压是可以控制的,但放气腹后10分钟,二氧化碳分压的明显升高,临床中容易被忽视。
这主要是因为放气腹后被压迫的腹腔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突然开放,血流量增加,大量吸收腹腔残留的二氧化碳。
2. 腹膜吸收二氧化碳:气腹中经腹膜吸收的二氧化碳,部分由肺排出,部分贮存在骨骼肌和骨等组织内,术后大量释放。
3. 呼吸回路中有明显呼出气的重吸入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进入了腹膜外的组织,导致了二氧化碳皮下气肿。
4. V/Q比例失调和生理死腔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腹压增高、腹膨胀、患者体位、机械控制呼吸以及心排血量下降等因素导致的。
5. 代谢增加:如自主呼吸被麻醉药抑制。
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全身麻醉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及呼吸调节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全身麻醉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及呼吸调节的疗效观察卢增停;王立勋;李瑞钰;马钧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neumoperitoneum with C02 on the ventilatory func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he effects of respiratory adjustment. Method: 60 cas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lood gas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before pneumoperitoneum ( T, ), and 30 min( T2 ), 60 min ( T3 ) and 90 min ( T4 ) after pneumoperitoneum. The value of pH, PaCO2 , PETCO2 and Pa-PETCO2 were recorded. For group A, the respiratory rate was maintained at 12 times/min and for group B, the respiratory rate was adjusted to 18 times/min when PaCO2>8. 00 kPa. Result: The values of pH in the two groups declined and the values of PaCO2 , PETCO2 and Pa-PETCO2 increased after pneumoperitoneum ( P<0.05 ).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respiratory, the values of PaCO2 reduced to the normal level. Conclusion: In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 there is certain influence of pneumoperitoneum with CO2 on the ventilatory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 respiratory adjustment is benefit for the recovery of ventilatory function.%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全身麻醉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以及呼吸调节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于气腹前(T1),以及气腹后30 min(T2)、60 min(T3)和90 min(T4)时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pH值和PaCO2的变化,同时观测PETCO2和Pa-PETCO2的变化情况.A组患者气腹后PaCO2>8.00 kPa时,呼吸频率维持12次/min不变;B组患者在气腹后PaCO2>8.00 kPa时,将呼吸频率由12次/min调整至18次/min.结果:气腹后两组患者的pH值明显下降,PaCO2、PETCO2 和Pa-PETCO2值均升高,与同组T1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呼吸频率调整后,B组患者的PaCO2值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可对患者的通气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有助于通气功能的恢复.【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2(018)008【总页数】4页(P1033-1036)【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通气功能;呼吸调节【作者】卢增停;王立勋;李瑞钰;马钧阳【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麻醉科,广东,中山,5284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麻醉科,广东,中山,5284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麻醉科,广东,中山,5284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麻醉科,广东,中山,528415【正文语种】中文自电视腹腔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腹腔镜手术以其避免开腹,减轻患者的创伤和术后疼痛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1]。
麻醉学专业名词解释
麻醉学专业名词解释1.呼吸性酸中毒即高碳酸血症,PaCO2>45mmHg。
主要由于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体内CO2蓄积所致。
麻醉期间CO2蓄积的常见原因包括:麻醉药的呼吸抑制、呼吸管理不善、麻醉器械故障或CO2吸收装置失效等。
2.2、meyer-overton法则本世纪初meyer和overton先后测定了常用吸入麻醉药如乙醚、氧化亚氮和氯仿等在橄榄油中的溶解度,并比较它们的脂溶性与全麻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吸入全麻药均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并与其效能成正比。
因此认为全麻药是和神经中的脂质成分发生松散的物理-化学结合,致使神经细胞中各种成分的正常关系发生变化,产生麻醉作用,称之为meyer-overton法则。
3.3、PCA即病人自控镇痛,通过特定的PCA控制系统允许病人自行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物,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控制系统对病人的第二次给药要求不会作出反应,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药物过量。
当采用PCA时,每当阿片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有效镇痛浓度(MEAC)时,病人即可自行给药进行镇痛,有效避免了传统镇痛方法不灵活、依赖性、不及时的缺点。
4、癌性镇痛三级用药阶梯癌痛三阶梯镇痛方案的给药原则是: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用药个体化、辅助用药。
(1)第一阶梯:轻度癌痛,第一线镇痛药为非阿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NSAID,必要时加用辅助药;(2)第二阶梯:中度癌痛及第一阶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选用弱阿片类药如可待因,也可并用第一阶梯的镇痛药或辅助药;(3)第三阶梯:对第二阶梯治疗效果不好的重度癌痛,选用强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也可辅助第一、第二阶梯药物。
5、TOF即四个成串刺激,是一串由四个频率为2Hz,波宽为0.2~0.3m的矩形波组成的成串刺激波,四个成串刺激引起四个肌颤搐(T1、T2、T3、T4),连续刺激时串间距离为10~12。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正常时,四个肌颤搐幅度相等,但当部分非除极化阻滞时出现衰减,四个肌颤搐的幅度依次减弱。
co2麻醉机制
CO2麻醉机制
二氧化碳(CO2)麻醉是一种通过吸入大量二氧化碳以达到全身或局部麻醉效果的方法。
其主要机制如下:
1. CO2的物理麻醉作用:
压力效应:吸入的CO2在体内产生压力效应,使血管扩张,减少循环血量,进而减少对氧的需求。
这种效应减少了脑和其他器官的氧气供应。
密度效应:CO2密度大于空气,覆盖在呼吸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了空气进入呼吸道。
2. CO2与血红蛋白的反应:
在吸入的CO2中,有大约1%的CO2与血中的血红蛋白反应形成碳酸氢盐。
这个过程被称为“碳酸酐酶反应”。
这个反应释放出能量,血红蛋白变得更活跃,更容易与氧气结合,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氧含量。
3. CO2对脑的影响:
二氧化碳麻醉对脑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抑制呼吸中枢:CO2对呼吸中枢(延脑的呼吸中枢)产生直接抑制作用,降低呼吸频率和深度。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CO3(碳酸酐酶)的生成导致血管扩张,进而降低血压。
这也是CO2麻醉的一个重要机制。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CO2浓度的升高会导致中枢神
经系统的抑制,表现为意识丧失。
这种麻醉方式通常用于手术中的快速、无痛操作,如拔牙、小手术等。
请注意,CO2麻醉是一种专业的医疗技术,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实践经验才能安全地使用。
在使用CO2麻醉时,必须监测患者的呼吸和血液中的氧含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麻醉效果。
5分钟麻醉科小晨课:呼气末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动脉 氧饱和度以外的第六个基本生命体征,测定相对于SPO2,更有 实时性,简单来说:
PETCO2相当于有创血压,当通气不足时,马上就反应出来
SPO2相当于无创血压,出现通气不足时,需要5~8分钟后 才反应出来。
• 确认气管导管在气道用的最多的方法便是听诊器,但插入胃中,仍然能够 听诊到呼吸音,给部分极端病例的气管导管位置确认带来困难,而呼气末二氧 化碳则是公认的确认气管导管位置的金标准,只要呼气末二氧化碳能够显示连 续的波形,则可百分之百确认气管导管在气管内,遇到极端情况,血氧持续下 降,我们只要能在监护仪上看到持续的二氧化碳波形,我们便不再怀疑导管位 置,避免慌忙下判断错误而误拔管,甚至重新建立气道困难的严重医源性事故。
几种常见的异常PETCO2波形图
4.心源性振荡样CO2曲线: (1)吸气下降支出现锯齿样波形 (2)由心脏、胸腔大血管收缩和舒张对肺的 拍击作用造成。 (3)见于胸腔负压、RR过慢、VT过低、I:E 短、肌肉松弛等.
几种常见的异常PETCO2波形图
5.呼气升支逐渐延长: (1)随着呼气时间逐渐延长,吸气可在 呼气完成前开始,PetCO2降低。 (2)见于呼出气流受阻,如COPD、气 管导管阻塞、支气管哮喘
几种常见的异常PETCO2波形图
2.PetCO2升高,呼气平台正常 (1)通气不足(低通气) (2)CO2产量增加,如甲亢危象、恶 性高热和全身感染等以及突然放松止 血带、静脉输注碳酸氢钠过多等。
几种常见的异常PETCO2波形图
3.呼气平台沟裂: (1)表示自主呼吸恢复,肌松药作用即将 消失。 (2)呼吸机调节不良(低通气) (3)肌松不满意 (4)严重缺氧等
几种常见的异常PETCO2波形图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意义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意义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 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
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
肺泡和动脉CO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O2≈PACO2≈paCO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常用的红外线法又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二、PETCO2波形及意义正常的CO 2波形一般可分四相四段:(1)Ⅰ相:吸气基线,应处于零位,是呼气的开始部分为呼吸道内死腔气,基本上不含二氧化碳。
(2)Ⅱ相:呼气上升支,较陡直,为肺泡和无效腔的混合气。
(3)Ⅲ相:二氧化碳曲线是水平或微向上倾斜,称呼气平台,为混合肺泡气,平台终点为呼气末气流,为PETCO2值。
(4)Ⅵ相:吸气下降支,二氧化碳曲线迅速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
2、呼气末CO2的波形应观察以下5个方面:(1)基线:吸入气的CO2浓度,一般应等于零。
(2)高度:代表PETCO2浓度。
(3)形态:正常CO2的波形与异常波形。
(4)频率:呼吸频率即二氧化碳波形出现的频率(5)节律:反映呼吸中枢或呼吸机的功能3、正常二氧化碳波形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1)呼气中出现二氧化碳:表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后从肺排出。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
产量增加,ETCO2增高,波幅变大, 6、 ETCO2迅即下降至零,及时发现和处理。休克、心
跳骤停及肺空气栓塞或血栓梗死时, 7、 ETCO2也有助于判断心肺复苏的有效性。
(2)维持正常通气量
全麻期间或呼吸功能不全使用呼吸机 时,可根据PETCO2来调节通气量,避免 发生过度通气或者通气不足,造成低或高 碳酸血症。
(3)确定气管的位置
目前公认证明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的正确判断方法 有四种:
1、肯定看到导管在声门内. 2、看到PETCO2的波形。 PETCO2对于判断导管位置
(4)Ⅵ相:吸气下降支,二氧化碳曲线迅速 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相当 于D ~ E段。
正常呼气末CO2波形
AB段:吸气基线,B,是呼 气的开始部分
BC段:呼气上升支,陡直, 为肺泡和无效腔的混合气,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 管痉挛者呼气上升支缓慢上 升
CD段:呼气平台,呈水平形, 是混合肺泡气
一、概 述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 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 醉的监护中。
定义:呼气终末期呼出的混合肺泡气含有 的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或浓度(CETCO2 )值 (1%CO2≈ 7.5mmHg) 。
正常值: 分压35~45mmHg(4.67 ~ 6.0kPa) 浓度CETCO25%(4.6% ~ 6.0%)
(1)监测通气功能
PaCO2与PETCO2的差值ADCO2,正常患者差 值ADCO2<5mmHg [1] ,因此正常人 PaC02≈PAC02≈ PETCO2
生理学co2麻醉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co2麻醉的名词解释在医疗领域中,CO2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
通过将二氧化碳(CO2)注入患者呼吸道中,达到麻醉的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下面,我们将对生理学CO2麻醉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探讨。
1. CO2麻醉的原理CO2麻醉是基于生理学响应的原理。
当CO2浓度在呼吸道中升高时,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和舌根张力增加等生理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使患者处于镇静和麻醉状态。
CO2麻醉通过调节呼吸道中CO2浓度,以达到麻醉的目的。
2. CO2麻醉的机制CO2麻醉主要通过两个机制产生麻醉效果:呼吸中枢抑制和神经化学调节。
首先,CO2可以通过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使患者呼吸减慢,从而产生镇静和麻醉的效果。
其次,CO2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化学途径,增加神经递质的释放,如γ-氨基丁酸(GABA),从而产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效应。
3. CO2麻醉的优点CO2麻醉具有一些优点,使其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一种理想的麻醉选择。
首先,CO2麻醉相对于其他麻醉方法而言,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和风险。
其次,CO2麻醉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个体化调节,调整麻醉深度,保持患者的舒适和稳定。
此外,CO2麻醉还可以减少产生其他麻醉剂引起的身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4. CO2麻醉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尽管CO2麻醉有着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首先,CO2麻醉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因此,在应用CO2麻醉时,需要对患者的循环系统进行监测和调节,以保持其稳定。
另外,CO2麻醉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口干等。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及时调整CO2浓度和麻醉深度。
总之,生理学CO2麻醉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麻醉方法。
通过调节呼吸道中CO2浓度,CO2麻醉可以达到麻醉的效果,同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
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ppt课件
术中 EtCO2增加 提示:支气管痉挛治疗有效、 心输出增加(复苏成功时)、血压增高
肾上腺治疗心肺复苏时,EtCO2与心输出量的对应关系
ETCO2降低但是未到零的原因:
产生过少:代谢下降、体温降低 排出过多:过度换气 机械故障:漏气、管道故障、采样管阻塞
术中提示:心输出量减少、低血压、肺栓塞
二氧化碳重复呼吸
不 可 靠
呼吸机回路活瓣失效
• 基线抬高 • 下降支图形异常
驼峰样波形
• 可见于术中侧卧位患者 自主呼吸或控制呼吸时均可见
冰山样波形
肌松药及麻醉性镇痛药残留. 特点:心源性振动与箭峰样波形 无呼气平台,呼吸频率低 CO2高于正常 仅见于自主呼吸
不足之处
1
心肺严重疾病患者V/Q 比例失调,Pa-ETCO2差值增 大, 测定的 PETCO2不能作为通气功能的判断指标 ,需同时测定PaCO2作为参考。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1、多角度“视察”,效果直观:腔镜可在不牵动腹腔脏器 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检查,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很 深的位置,达到直观检查的效果,无漏诊,无误诊。 2、恢复快:腔镜手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内环境干 扰小。患者受到的创伤远远小于开腹手术,术后很快恢 复健康,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3、住院时间短:手术由专业医师操作,短时间即可完成治 疗,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术后即可恢复正常工作、生 活。 4、腹部美容效果好:传统手术疤痕呈长线状,腔镜手术不 留疤痕,适合女性美容需要。 5、减轻患者负担:手术为微创性,用药少,费用低,恢复 快,无需住院,减轻患者负担。
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 用
PETCO2监测的必要性
PETCO2监测的原理
PETCO2监测的临床意义
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肺性脑病肺性脑病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PE)又称肺气肿脑病、二氧化碳麻醉或高碳酸血症,是因各种慢性肺胸疾病伴发呼吸功能衰竭、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出现的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属中医“痰迷心窍”、“昏谵”、“神昏”范畴。
病因1.由于慢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脊椎侧弯、后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症肺性脑病等引起的。
2.急性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支气管痉挛、痰液阻塞等,使肺通气、换气功能进一步减低。
3.左心衰竭使脑血液进一步减少和淤积,加重脑的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
4.利尿剂使用不当、水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休克、DIC等也能引起肺性脑病。
5.治疗不当,如使用高浓度氧可降低颈动脉对缺氧的敏感性,导致呼吸中枢抑制:镇静剂(如巴比妥类、氯丙嗪)使用不当,可使呼吸中枢抑制。
发病机理是CO2中毒、或CO2麻醉、呼吸性酸中毒和缺氧招致的。
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为原有的呼吸衰竭症状加重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神志恍惚、嗜睡或谵妄、四肢抽搐甚至昏迷等。
男女均可见,以男性多见,其病死率达30%以上。
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易兴奋、多语或少语、失眠等脑皮层功减退症状以及意识障碍与精神异常,部分病人可有呕吐、视乳头水肿。
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约为53%肺性脑病(1)精神障碍:①意识障碍:嗜睡或朦胧、谵妄以至昏迷状态。
②躁狂状态。
③抑制状态。
④幻觉或妄想状态。
(2)神经症状:朴翼样震颤或痉挛发作,肌阵挛、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复视等。
眼底表征肺性脑病重型晚期可呈现颅内压增高征象,但未必都有视乳头水肿,故至今未制订眼底诊断标准。
1973年以来,观察记录较全面并已确诊为"肺性脑病"的31例(其中呈现"网膜动脉痉挛阻塞"12例)及轻型网膜动脉痉挛者17例,并选择同期其它常见心血管病20例眼底资料作为对照。
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的麻醉管理
M e t hod s Re t r o s pe c t i v e a n a l ys i s o f 1 1 3 c a s e s o f a n e s t h e s i a ma n a g e me n t o f CO2 l a s e r s u r g e r y un de r s u s pe n s i o n l a yn r g o s c o p e f r o m No v e mb e r 20 0 7 t o Ma r c h 2 0 1 3 i n o ur ho s p i t a l wa s c a  ̄i e d o u t . Al l pa t i e n t s u n de r we n t n a s o t r a c h e a l i n t u ba t i o n u nd e r g e n e r a l a ne s t he s i a
.
Bl o o d p r e s s u r e
a nd he a r t r a t e g e n e r a l l y i n c r e a s e d c o mp a r e d t o b a s e l i n e a f t e r t r a c h e a l i n t u b a t i o n . Ho we v e r, t he r e we r e 2 1 c a s e s o f t r a ns i e n t s i n us br a dy c a r di a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c i r c u l a t i o n s t a bi l i z e d 5 m i n ut e s a f t e r s u s p e n s i o n l a r y n g o s c o p e wa s i n s e r t e d. S pO2 a n d PE r l CO2 ma i n t a i ne d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现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已经被认为是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外的第六个基本生命体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已规定PETCO2为麻醉期间的基本监测指标之一。
近年来,随着传感分析、微电脑等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相互渗透,利用监测仪连续无创测定PETCO2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PETCO2和二氧化碳(CO2)曲线图对判断肺通气和血流变化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
因此,PETCO2在临床麻醉、心肺脑复苏、麻醉后恢复室(PACU)、ICU、院前急救等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PETCO2的监测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最常用的CO2监测仪是根据红外线吸收光谱的原理设计而成的,用以测定呼吸气体中的CO2浓度。
当呼吸气体经过红外线传感器时,红外线光源的光束透过气体样本,并由红外线检测器测定红外线的光束量,因CO2能吸收特殊波长的红外线(4.3μm),光束量衰减程度与CO2浓度呈正比。
最后经过微电脑处理获得PETCO2或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CETCO2),以数字(mmHg或kPa及%)和CO2图形显示。
根据气体的采样方法不同,CO2监测仪有旁流型( side stream) 和主流型(main stream) 两种:旁流型是由有流量调节的抽气泵把气体样本送至红外线测量室,气流速度为20~300ml/min,所需气体量小、测量敏感度高和反应快(85ms)。
旁流型和主流型相比,旁流型不需要密闭的呼吸回路,因此可用于镇痛或镇静病人的呼吸监测中,监测病人自主呼吸时CO2浓度。
主流型是将红外线传感器直接连接于气管导管接头上,使呼吸气体直接与传感器接触。
因此,主流型仅能用于气管插管的病人,不能用于自主呼吸病人的监测。
质普仪法虽然能同时监测病人呼出气体中成分含量,反应快,能连续监测,但该仪器价格昂贵,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比色法是以探测器的色泽变化来确定CETCO2和判断导管是否在气管内,当有胃液或其他酸性物质接触后探测器上色泽不能复原,是一种简便有用的方法,但其精确性还需接受考验。
麻醉科常见麻醉监测指标解读
麻醉科常见麻醉监测指标解读在麻醉科,麻醉监测对于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监测指标是麻醉医师评估患者麻醉深度、生理功能和药物效果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解读麻醉科常见的麻醉监测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气体浓度和体温等。
1. 血压血压是评估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血压指标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脑血管意外和出血,血压过低则可能导致器官灌注不足。
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以维持患者血压在合理范围内。
2. 心率心率是评估患者心脏功能的指标之一。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之间,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儿童、运动员或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心率可能会有所不同。
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对患者的手术安全带来风险。
麻醉医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3. 呼吸呼吸是评估患者通气和氧合状况的重要指标。
监测呼吸包括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呼吸频率一般在12~20次/分钟之间,但在麻醉下可能会有所改变。
血氧饱和度是评估患者氧合状况的指标,正常范围应在95%以上。
麻醉医师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呼吸异常。
4. 气体浓度气体浓度是评估患者麻醉深度和药物效果的指标之一。
常见的气体浓度监测包括吸入性麻醉剂的浓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ETCO2)。
吸入性麻醉剂的浓度可以通过监测麻醉机上的浓度计来实现,而ETCO2可以通过呼吸机上的ETCO2监测仪来测量。
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来调整麻醉深度。
5. 体温体温是麻醉中监测患者新陈代谢和体循环的重要指标。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CO2气腹后内皮素的影响
摘 要 :目的
研究不 同麻醉方法在 腹腔镜胆囊切 除气腹后对 内皮素 的影响 。方法
9 0例患者随机分 为 3 ,每组 3 组 0
例 ,即 I ( 氟醚组) Ⅱ 组 异 、 组 ( 托咪酯乳 剂组) 依 、Ⅲ组 ( 丙泊酚组) ,分别于麻醉前 、气腹即刻 、气腹后 3 mn及气腹后 0i
6mn 0 i观察 血浆 内皮素变化 。结果
症提供 理论依 据 。
资 料与方 法
一 一
SO ,P O 等 ,以 P c : 整 呼 吸 参 数 ,使 之 p : ⅡO 调 维持在 3 0~4mm 。 气 腹 的 实 施 :采 用 德 国产 0 Hg Su 自动 气 腹 机 , 以 3 tl f L/mi,压 力 为 1mm g n 2 H 进 行充 气 。 二 、观 察 指 标 和 测 定 时 点 :于 麻 醉 前 ( , T)
丙泊 酚 1 mg g . /k ,氯 化琥 珀 胆碱 1 /k 静 注 5 . mg g 5
收稿 日期 :20 —0 0 7 4—2 5 作者简介:梁伟 (9 0 17 )男 ,本科学历,从事麻醉专业 1 5年。
果
、
3组患 者 手术 前性 别 、年 龄 、体 重 比之 间
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 0 n3) -
诱 导 ,丙泊 酚 8 0~10 g k~・ i 2 ・g r n 量 泵 持 续 a 微 输 注 ( 泊 酚 20mg 太 尼 01 g混 合 ) 丙 0 +芬 . m 。3组 问 断 静 注 阿 曲库 铵 维 持肌 松 。患 者 人 室后 均 深 静 脉 穿 刺 置 管 ,采 用 D s40 ah00监 护 仪 ( E公 司 , G
的差 异无统 计学意 义 ( 0 0 ) P> .5 ,见表 l 。
二氧化碳麻醉名词解释
二氧化碳麻醉名词解释二氧化碳麻醉(Carbon Dioxide narcosis)是一种因呼吸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的疾病。
二氧化碳麻醉是由于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或人体内过多二氧化碳积蓄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二氧化碳是正常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
但当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或者出现呼吸系统的异常,导致呼出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了体内的二氧化碳积蓄。
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影响血液中氧气的携带和传递能力,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二氧化碳麻醉的症状主要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迷糊、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以及呼吸停止。
二氧化碳麻醉可以发生在许多环境和疾病条件下,例如高海拔地区、密闭的工作环境(如潜水员、矿工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预防二氧化碳麻醉的关键是维持适当的呼吸功能和保持适当的环境条件。
在高风险环境下,如高海拔地区、密闭的工作环境,应采取呼吸辅助设备和提供足够的通风以保证空气质量。
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治疗和检查,以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对于已经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的患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充足的新鲜空气环境中,并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人工辅助呼吸或使用氧气治疗以增加氧气供应。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之,二氧化碳麻醉是一种因为呼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状。
预防二氧化碳麻醉的关键是维持适当的呼吸功能和环境条件,对于已经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的患者,应及时转移到新鲜空气环境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二氧化碳麻醉
二氧化碳麻醉二氧化碳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和医学实践中。
它是通过给患者吸入二氧化碳气体来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的。
二氧化碳麻醉的原理是基于二氧化碳的生理特性。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会自主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以维持呼吸平衡。
当我们呼吸进入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呼吸中枢会被刺激,触发我们的呼吸反射,使我们产生呼吸的冲动。
而二氧化碳麻醉则是通过控制吸入的二氧化碳浓度来实现。
在二氧化碳麻醉中,一般使用特制的呼吸机或面罩,将二氧化碳气体送入患者的呼吸系统。
通过调节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可以控制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维持麻醉状态的持续时间。
一般来说,麻醉深度越深,二氧化碳的浓度就越高。
二氧化碳麻醉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二氧化碳是一种天然的物质,存在于我们的呼吸系统中,无毒性和无刺激性。
相比之下,其他麻醉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风险。
其次,二氧化碳麻醉的作用迅速,可以在数分钟内诱导和结束麻醉。
此外,它还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控制和稳定性,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不适和副作用。
然而,二氧化碳麻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二氧化碳麻醉只能提供表面麻醉,对深层刺激反应的抑制效果较弱。
在某些复杂手术或需要更深的麻醉状态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麻醉药物使用。
其次,对于某些患者,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等,二氧化碳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对于临床医生和医疗团队来说,二氧化碳麻醉的正确使用和操作非常重要。
在使用二氧化碳麻醉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麻醉需要。
根据患者的条件和手术需求,医生可以调整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流量,以确保患者安全和麻醉效果。
总之,二氧化碳麻醉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调控二氧化碳浓度,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为手术和医疗操作提供了便利和安全。
然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手术和患者群体,二氧化碳麻醉的适应症和副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以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2麻醉
1 Co2麻醉有关常识
1.1定义: Co2麻醉又称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嗜睡、昏迷、键反射减弱或消失,实际是一种病理状态。
1.2危害: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使心率增快血压上升;严重时心肌收缩力减弱,每分钟心搏量减少,血压下降,最后导致循环衰竭;长期肺动脉高压可诱发肺心病和心力衰竭;由于缺氧,二氧化碳储留导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可有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伤表现为尿素氮增高、蛋白尿及尿中出现细胞或管型。
1.3吸入Co2获得的麻醉状态极不稳定,也不持久,并不安全,通常不能满足常规实验需求。
1.4除非实验的科学性所必须,且获得伦理委员会或兽医的批准,否则将不得用于实验动物麻醉。
2麻醉的设备
3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