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疾病学考点
水生动物疾病学考点
名词解释:水生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生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泛池:当含氧量低于其最低限度时,就会引起窒息死王,叫泛池。
鱼病:指病因作用于鱼体,使机体正常活动被干扰、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的一种生命活动现象。
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水产动物由于真菌感染而患的病,称为真菌病)原虫:即原声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但在生理上和多核细胞生物一样,具有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以及生殖等全部功能。
赤潮: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值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
(在海洋,特别是内湾及浅海区常常发生由于某些浮游生物异常繁殖,并高度密集,引起水质败坏,发臭,海水变色的现象,由于常出现红色,水随风起伏进退,看起来像一种红色浪潮。
所以称为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水体营养物质过多,氮、磷过多,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影响水体和空气的正常氧气交换,加之死亡的藻类分解消耗氧气造成水体溶氧的迅速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无公害水产品: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规定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鱼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水生动物:是指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它包括一直在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鱼虾)等还包括曾经在陆地生活,又返回到水中的二级生物和昆虫(鲸等)。
水生动物细菌病:是指细菌感染引起水生动物发生病理变化、死亡的疾病。
简答及论述:1.草鱼出血病概念、病原、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概念:是由GCHV引起的草鱼在育种阶段发生的急性、出血性高死亡率的病毒性传染病。
水产动物疾病学
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疾病学7月01日14:30-16:30(19周五)水新综2绪论1、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2、水产动物生病的特点:①发现难②用药麻烦③治疗难3、疾病产生的三大因素:病原、宿主和坏境。
(10分大题,自己看书)第一章病理学基本原理1、疾病:是由致病因素作用于生物机体时扰乱了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
疾病的发生是由于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和宿主反应特性这两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疾病的经过:潜伏期、前驱期、充分发展期疾病的结局:完全恢复、不完全恢复、死亡2、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宿主、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P7图1-13、基本病理过程:(1)细胞和组织损伤:①萎缩:已经发育到正常大小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发生物质代谢障碍,使分解代谢超过了合成代谢,因而导致组织、器官体积缩小及功能减退的过程叫萎缩。
②变性:机体在发生物质代谢障碍的情况下,细胞或组织发生理化性质改变,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在生理状态下见不到,并具有各种各样特殊物质和化学特性质的物质,或在虽生理情况下,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
③坏死:生活机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2)循环障碍:①充血: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扩张,含血量超过正常称为充血。
②贫血:机体含血量减少或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少于正常称为贫血。
③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称为出血。
④梗死形成:由于血管的阻塞,局部组织缺血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其形成过程称为梗死形成。
⑤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⑥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碍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⑦水肿与积水:细胞间液在组织间隙内异常增多,称为水肿,组织间液在胸腔、心包腔、腹腔、脑室等浆膜内蓄积过多,称为积水。
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
:(3)组织损伤:是组织的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三方面的变化。
(4)贫血:贫血是指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5)最小有效量:指药物作用于机体,使机体出现有效作用或出现药理效应的剂量, (6)半数致死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7)保虫寄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8)再生:机体内死亡的细胞和组织可由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新生而修复,这种细胞的分裂新生称为再生。
(9)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10)萎缩: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的过程。
(1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的间隙再度感染(12)最大耐受量:指药物在除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外的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13)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
(14)专性寄生:寄生物一旦离开宿主生物就不能继续生存的现象。
(15)渔药: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养殖水体质量,以及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所使用的物质。
”(16)积水:积水是指体液在体腔内积聚的现象。
(17)代偿: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体内出现代谢、功能障碍或组织结构破坏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的代谢改变、功能加强或形态结构变化来补偿的过程。
(18)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二、填空题1、引起病理性萎缩常见的原因有:营养不良萎缩、压迫性萎缩、缺血性萎缩、神经性萎缩和废用性萎缩等。
水产动物疾病学
71.生石灰带水清塘的用量为120-150kg/亩;干法清塘 的用量为50-75 kg/亩。 72.漂白粉挂篓法,主要是预防细菌性疾病。 73.水霉的繁殖方式有无性和有性两种。 74.病毒由核酸外包蛋白质构成。
75.草鱼出病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的不同,可将它分为红 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三种类型。
66.水产动物的给药方法:挂篓(袋)法、药浴法、遍洒法、 浸 沤法、)涂抹法、口服法、注射法。 67. 寄生虫寄生的部位分为体内寄生、体外寄生两大部分。 68.寄生在终寄主体上的寄生虫是成虫期或有性生殖期。
69.机能活动从低于正常的水平增加至正常称强壮,超过正 常称兴奋;从过高的水平降低至正常称镇静,降低至正 常以下称抑制;活动全部停止而不易恢复者称麻痹。 70.鱼池用生石灰清塘约7-10天后才可投放鱼种。
40. 局部作用:是当药物尚停留在用药部位时所发生的药 效。 41. 吸收作用:是当药物吸收到体液循环后所发生的药效。 42. 直接作用:是指药物所接触的部位对药物所发生的反 应。 43. 间接作用:是指由直接作用所引起而发生在其他部位 的反应。 44. 选择作用:是指由于机体各部位对于药物反应的敏感 性不同,因此药物对机体的直接作用可以选择地发生在 某些部位。
45. 一般原生质毒作用:是指有一些药物能够干涉任何原 生质中最基本的生化过程,因而作用于一切生活组织。 46. 协同作用:当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时,其作用可因 相互协助而加强。 47. 遍洒法:全池遍洒药液,使池水达到一定浓度,杀灭 体外及池水中的病原体的方法。
二、 填空题 1.传染性疾病可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 四大类疾病。 2.酚中毒症状,大致分为潜伏期、兴奋期、抑制期、 致死期四个阶段。 3.水深1米的3亩鱼池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泼洒,其用 量分别为1kg和0.4kg。 4.鲢碘泡虫主要寄生在白鲢的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是由于鱼脑中的胆碱脂酶活 性被抑制所致。
水生动物疾病学
水生动物疾病学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一、1水生动物疾病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硬骨鱼类、甲壳动物(虾、蟹类)、软体动物(鱿鱼、章鱼、贝类)和棘皮动物(海胆)2水生动物:是指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它包括一直在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鱼虾)等还包括曾经在陆地生活,又返回到水中的二级生物和昆虫(鲸等)。
3疾病: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原损害作用后因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
4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5水生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生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6传染病: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有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且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
7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对自身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自身物质产生清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8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体外入侵,体内产生)的应答过程、机制及应用的科学。
9原生动物的分类:鞭毛虫纲;纤毛虫纲;孢子虫纲;肉足虫纲10原生动物的结构:表膜,膜质,膜核11真菌的分类:酵母菌;霉菌;蕈菌12水生动物病毒形态特征:DNA病毒,RNA病毒,朊病毒13蠕虫病:1指环虫病主要寄生于鱼鳃上;2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瞎眼病)主要感染鲢,鳙鱼苗:3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幼虫寄生于鱼,虾内。
14绦虫病:九江头槽绦虫寄生于鱼的肠道内。
15线虫病:鲤时子宫线虫病:寄生鱼的鳞片下面,肌肉。
16甲壳类寄生虫病:锚头鳋病17诊断方法:1一般诊断法:问诊,触诊,叩诊,听诊,闻诊。
2实验室方法:涂片法3特殊诊断法:PCR,Elisa,定位DNA,定位RNA技术.4形态学诊断,显微镜,电镜等。
18草鱼三大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
19中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20赤潮:在海洋,特别是内湾及浅海区常常发生由于某些浮游生物异常繁殖,并高度密集,引起水质败坏,发臭,海水变色的现象,由于常出现红色,水随风起伏进退,看起来像一种红色浪潮。
水产类动物疾病学重点(精)
水产类动物疾病学重点1. 水产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2.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专著是范蠡著的《养鱼经》3. 水产动物发病的原因:a. 病原的侵害;b. 非正常的环境因素,如水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气或氨根离子余氯;c. 营养不良;d. 动物先天或遗传的缺陷;e. 机械损伤4.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a. 机械损伤,b. 夺取营养,c. 分泌有害物质,d. 压迫和阻塞,e. 其他疾病的媒介5. 包涵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的胞核或细胞质由病毒颗粒和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组成的光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团块6. 为什么水产病害要实施综合预防?1. 发现难;生长于水中,不易发现2. 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3. 治疗难;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d. 许多药物同时使用,影响浮游生物;e. 药物影响养殖生物;f. 药物残留影响养殖生物品质7. 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a. 彻底清池,b.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c. 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d. 饵料应质优量适;e. 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f. 操作要细心,g. 经常进行检查,h. 在日常管理中防止病原的传播,l. 制定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j. 定期药物预防,j. 人工免疫,k. 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8.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1. 合理放养:a. 放养密度要合理,b. 混养的种类搭配要合适,2. 保证充足的溶解氧,3. 不滥用药物,4. 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1. 培育和放养健壮种苗,2. 免疫接种,3. 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4. 降低应激反应;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1. 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2. 池塘彻底清淤消毒,3. 强化疾病检疫,4. 建立隔离制度,5. 实施消毒措施四,加强饲料管理,保证优质饲料9. 贫血后充血:长期受压而引起局部缺血的组织或器官,血管张力降低,一旦压力突然解除,受压组织器官内的小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而引起的充血,又称作减压后充血。
水生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1
水生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潜伏期
继发感染
水肿
积水
炎症
有效剂量
健康管理
萎缩
变性
吸收作用
二、问答
前驱期的主要特征?
如何合理的治疗方案?
细胞坏死的细胞核的变化?
现场调查内容?
病鱼检查的要求和顺序?
硫酸亚铁的作用?与硫酸铜的使用剂量?
为什么连续阴雨和台风影响是水产动物疾病的主要诱因?
什么是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什么影响?
如何进行疾病的预防?
鱼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为什么说炎症反应中的渗出是最重要的抗损害措施?
磺胺类药物用药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不良反应?
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是什么?
二氧化氯的构成特点及使用浓度?
静脉性充血的特点?
举例说明哪些是合成药物,哪些是抗生素?
名特有水产品养殖学
虾池“倒藻”的处理?
南美白对虾幼体发育,生活习性,饲料投喂等培育情况?
罗氏沼虾的生物学特征?
罗氏沼虾的幼体培育?
河蟹蜕壳期容易死亡的原因?
南美白对虾繁殖(包括促熟、纳精囊属性、亲虾繁育的顺序)河蟹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的习性区别?
南美白对虾虾病的传播方式,有效的防病措施是什么?
简述肥水放苗的优缺点?
前期南美白对虾虾池的水质特点?
大眼幼体的特点?
河蟹幼体发育过程及培育方法?
南美白对虾虾池水质很快变清的处理方法?罗氏沼虾与日本沼虾的区别?
南美白对虾虾池增氧机的配套组合方式?。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讲课讲稿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疾病学复习资料病原对宿主的危害1夺取营养2机械损伤3分泌有害物质有些病原有严格的专一性,如鰤本尼登虫,就专门寄生在鱼的皮肤;也有对宿主非专一性,如刺激隐核虫可以寄生在数十种海水鱼,小瓜虫可寄生多种淡水鱼。
疾病的控制包括三部分;诊断、预防、治疗疾病诊断基本原则:1诊断方法: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
2诊断材料:具典型症状的活的或刚死不久的材料。
诊断流程宏观观察诊断1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体液、体表、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肉眼检查有无异物。
2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放养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
疾病的综合预防水产疾病的防治原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为什么水产病害学要实施综合预防?发现难生活于水中,不易发现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治疗难 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1彻底清池清淤、药物消毒2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A水深的调节:以淡黄色、淡褐色、黄绿色为好黄褐色、绿色、蓝绿色、红色b水色的调节方法:换水、适当改变水体的营养成分等c科学用水和管水:PH、溶氧度、盐度、亚硝酸盐等指标。
3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4饵料应质优量适5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6操作要细心7经常进行检查—寻唐8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治病原传播9定期药物预防10完善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建立预警预报。
11人工免疫12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SRP品种选育、杂交育种。
疾病的治疗目的:通过药物控制或消灭病原或改善环境及营养条件治疗的时机:早发现早治疗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a合理放养放养密度要合理;混养的种类搭配要适合。
b保证充足的溶解氧c不滥用药物d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石灰类、光合细菌等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1、培养和放养健壮苗种 1)SPF亲本 2)PVP-1洗卵 3)使用清洁水4)忌高温育苗、忌滥用抗生素5)饵料优2、免疫接种3、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4、降低应激反应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如高温等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的躲避现象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1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2池塘彻底清淤消毒3强化疾病检疫4建立隔离制度5实施消毒措施四加强饲养管理思考题:1、水产动物疾病学2、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3、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流程(诊断原则)4、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第二章一病毒的致病机理与病毒感染(一)、病毒的传播途径无包膜病毒:粪-口途径有包膜病毒:主要通过飞沫、血液、唾液、粘液等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指病毒在群体的个体之间的传播方式。
水生动物疾病学复试重点
1.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过程中有哪些给药方法,分别简述它们在使用上的优缺点(10 分)1)药物悬挂法:又称挂袋(篓)法,将药物装于袋或篓内,挂于饵料台,以预防疾病的方法。
优点:操作简单、用药省、对水影响小;缺点:只能局部消毒灭菌。
(2)浸洗法:放入药液中浸一段时间、苗种消毒、转池、网箱等常用优点: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缺点:对水体病原无作用、操作稍繁(3)全池泼洒法:将药物兑成一定浓度后全池泼洒。
优点:对病原杀灭彻底;缺点:用药大、危害水生生物、污染环境(4)口服法:将药物拌饵投喂. 优点:操作方便、可杀体内病原。
缺点:重病者无效、水体病原无效(5)注射法:包括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
优点:药效好;缺点:操作难、易伤鱼、幼苗无法使用2.简述一种复殖吸虫的生活史,并根据其生活史提出合适的防治方法。
(8分)答:以异形吸虫为例,其生活史和防治方法如下:(1)生活史:成虫(鸟或哺乳类消化道) →卵(小塔螺吞食) →毛蚴→胞蚴→两代雷蚴→(出螺入水,侵入鲻科鱼类肌肉)尾蚴→(鸟或哺乳类食病鱼)囊蚴→成虫(2)防治方法:1) 驱鸟,以鱼投喂哺乳类时要煮熟;2) 以0.7ppm 硫酸铜杀灭椎实螺;3) 以水草扎成把子诱捕椎实螺并将其杀灭。
3.简述赤潮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7分)(1)赤朝发生的原因有:1)海水中营养盐类增加;2)海水中有机质、维生素、铁、锰等微量元素增加;3)水温升高;4)适宜的盐度和pH 值。
(2)赤潮防治方法:1)加强赤潮检测预报和重视海域环境保护;2)改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3)以硫酸铜或粘土等杀灭赤潮藻类。
4. 针对目前海南乃至全球病毒性虾病大量暴发并造成巨大损失的现状,请结合你的观点,详细谈谈在对虾养殖中病毒性虾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答:(一)治疗方法:对于病毒性虾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3分)(二)预防措施:对于病毒性虾病,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综合预防1. 切断纵向传播:1)选择健康无病亲虾繁殖虾苗( 观察形态、检测活力和抗逆水力;用核酸探针等试剂盒或PCR检测);(1.5分)2)培育SPR和SPF种苗;(1.5分)2. 防止横向传播,避免病原的交叉感染1)养殖水体彻底消毒,消灭水体残留病毒性病原;(1.5分)2)有效杀灭和隔离蟹类等对虾病毒性病原的横向传播媒介;(1.5分)3)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换水的水质:a. 实行原水养殖;(1分)b. 增设沉淀池和贮水池(约占养殖水面的1/3-1/5)(1分)3. 加强养殖管理,控制养殖水体水质(水环境和病原):1)清池:冲洗→暴晒→翻晒3次以上→池底消毒(生石灰)→进水、消毒→培藻(1.5 分)2)加强水质管理,控制各种水质指标(pH值、盐度、DO、透明度、硫化氢、氨氮等) 位于安全范围;(1.5分)3)加强池塘管理:a. 增设贮水池和沉淀池;b. 充气系统(数量、方式、位置); c. 进排水系统(1.5分)4)饵料管理:a. 保证饵料质量(质优,添加多维和中草药等);b. 准确计算用量,勿过量。
最新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2.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3.渔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4.渔药残留:水产养殖生物接触渔药后,药物的原形、代谢产物以及与该药物相关的杂质蓄积在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称为渔药残留。
5.渔药代谢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研究渔药浓度在机体内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临床用药监测、预测渔药不良反应和制定最佳合理给药方案的理论依据6.病毒的致病机制(感染后的表现):顿挫感染、溶细胞感染和非溶细胞感染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7.致病性:病原菌具有克服机体防御、引起疾病的能力8.毒力: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细菌的毒力分侵袭力和毒素9.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10.细菌的感染途径:接触感染、创伤感染、消化道感染11.细菌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潜伏感染、带菌状态、显性感染12.寄生:有的在某一部分或全部生活过程中,必须生活于另一生物之体表或体内,夺取该生物之营养而生存,或以该生物之体液及组织为食物来维持其本身的生存并对该生物发生危害作用,此种生活方式13.寄生虫:暂时或长久性寄生在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宿主的营养并且给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计生动物14.寄主种类:终末寄主,中间寄主,保虫寄主。
15.终末寄主:寄生虫的成虫时期或有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16.中间寄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若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时期需要两个寄主,则最先寄生的寄主称为第一中间寄主,其次寄生的寄主称为第二中间寄主。
17.保虫寄主:寄生虫寄生于某种动物体的同一发育阶段,有的可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这类其他动物常成为某种动物感染寄生虫的间接来源,故站在某种动物寄生虫学的立场可称为保虫寄主18.寄生虫的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经皮感染(主动经皮感染、被动经皮感染)19.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栓子:固气液),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的过程20.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水生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水生动物疾病学复习题水生动物疾病学复习题水生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生动物发生、发展和预防疾病的学科。
在水产养殖业中,疾病是一大难题,它会导致养殖效益的下降甚至是养殖业的崩溃。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生动物疾病学,以下是一些复习题,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水生动物疾病学?水生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生动物的疾病发生、发展和预防的学科。
它涉及到病原体、宿主、环境和养殖管理等多个方面。
2. 水生动物疾病的分类有哪些?水生动物疾病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大类。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接触、食物、水体等途径传播。
非传染性疾病则是由环境、营养、遗传等因素引起的。
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水生动物疾病。
常见的水生动物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
例如,鱼类的细菌性疾病有鱼病、红斑病等;虾类的病毒性疾病有白斑病、黄头病等;贝类的寄生虫性疾病有蠕虫病、疣状虫病等。
4.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生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
水生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包括预防、监测、诊断和治疗。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提高水质、合理饲养、控制疫病传播途径等。
监测措施包括定期检测水生动物的健康状况、病原体的存在等。
诊断措施包括病理学、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
治疗措施则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
5. 请简要介绍一下常见的水生动物疾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鱼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其症状包括鱼体表面出现溃疡、红斑、腹胀等。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提高水质,合理饲养,使用抗生素等。
白斑病是一种常见的虾类病毒性疾病,其症状包括虾体表面出现白色斑点、虾体变软等。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提高水质,合理饲养,使用疫苗等。
蠕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贝类寄生虫性疾病,其症状包括贝壳表面出现疣状物、贝肉变软等。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定期清理底泥,使用药物浸泡等。
6.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提纲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是非、简答、问答1、水产动物疾病学定义: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发生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2、水产动物生病的特点:发现难、用药麻烦(途径、价格)、治疗难3、引起疾病的原因: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寄生虫自身生理机能失调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等)营养不良4、疾病的定义:疾病是由致病因素作用于生物机体时扰乱了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
此时机体正常平衡遭到破坏,表现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以及一系列的症状。
5、疾病发生的条件:病原—宿主—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1)病原——决定病原致病的因素:1) 病原体的毒力大小2) 存在状态3) 数量多少病原体的来源:①原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预防:及时捞出或隔离患病的个体②继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具等预防:四消——鱼种消毒、饵料消毒、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病原对宿主的危害:机械性刺激与损伤夺取营养压迫与阻塞毒素作用其他疾病的媒介(2)宿主——疾病发生与宿主的大小、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免疫能力有关(3)环境——水温、水质(透明度、H2S、NH3-N、PH、盐度、余氯、工业污染、DO、CO2等)人为因素(种苗放养密度、种苗搭配比例、饵料管理、药物使用等)6、疾病的种类:(1)根据病原分---分为生物引起和非生物引起。
a生物:微生物病(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病(原生动物、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由生物引起的中毒b非生物:机械损伤、物理刺激(感冒、冻伤、放射性损伤)化学刺激(工业污水、农药、气泡病等)缺乏机体所必须的物质或者是条件(泛池、饥饿、营养不良)(2)根据感染情况分---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再感染(3)根据症状分---局部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两者没有严格的分界线。
7、细胞和组织的损伤:萎缩、变性、坏死定义萎缩:已经发育到正常大小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发生物质代谢障碍,使分解代谢超过了合成代谢,因而导致组织、器官体积缩小及功能减退的过程。
《水产动物疾病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生动物疾病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195)一、名词解释1、三环学说2、鱼3、血肿4、出血5、水肿6、颗粒变性7、渔药8、寄生9、耐药性10、太阳籽11、水产动物疾病12、白点病13、坏死14、疾病15、鳃蛆病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打“√”,错误的打“×”)1、草鱼出血病是细菌病。
()2、常说的“老三病”是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白云病。
()3、鱼的“红线虫病”是由嗜子宫线虫引起的。
()4、三环学说是指鱼体、水环境和病原微生物三者的相互作用。
()5、斑点叉尾鮰“白点病”是由小瓜虫引起的。
()6、漂白粉是卤素类消毒剂。
()7、“鳃蛆病”病原是锚头蚤。
()8、锥体虫是一种血液寄生虫。
()9、鱼红细胞与哺乳动物一样,为无核红细胞。
()10、硝酸亚汞为禁用渔药。
()11、引起鱼类细菌病的病原多数是G+菌。
()12、鱼波豆虫是白点病的病原。
()13、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1龄以下的草鱼鱼种。
()14、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的比例是5∶1。
()15、对于食用水产动物可采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等防治其细菌性和真菌性疾病。
()16、引起鱼类烂鳃的原因只有细菌。
()17、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的用量是5mg/l。
()18、食盐常用浸洗浓度是3-5%,浸洗时间是5-15分钟。
()19、在鱼病流行季节生石灰用量是每亩水深1米用15-20公斤全池泼洒。
()20、对鱼类危害最大的两种单殖吸虫是指环虫与血居吸虫。
()21、鲤鱼痘疮病是病毒病。
()22、常说的“老三病”是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
()23、敌百虫可以和碱性药物同用。
()24、白点病是细菌病。
()25、鲢鱼的“黑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
()26、孔雀石绿可以用来治疗水生动物水霉病。
()27、“蓑衣病”病原是锚头蚤。
()28、锥体虫主要寄生在鱼的体表。
()29、鱼的泌尿器官主要是中肾。
()30、硫酸铜与硫酸亚铁配伍比例是5︰3。
()三、填空1.鱼类寄生虫对鱼类的主要危害作用有、和。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之二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水生动物疾病充血继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开天窗最小有效浓度安全范围继发性感染寄生囊泛池抗生素赤潮二、不定项选择题1、经常提及的“面条虫”是指()。
A、锚头鳋B、舌状绦虫C、中华鳋D、九江头槽绦虫2、()寄生在草鱼鳃丝上,可见白色虫体悬挂于鳃丝,称作“鳃蛆病”。
A、鳃隐鞭虫B、鱼怪C、大中华鳋D、锚头鳋3、“打粉病”的病原是()。
A、嗜水气单胞菌B、嗜酸性卵甲藻C、水霉D、鳃隐鞭虫4、双穴吸虫的囊蚴常寄生在()体内?A、剑水蚤B、欧鸟C、椎实螺D、鱼5、鲢疯狂病是由于()寄生在病鱼的神经系统而发生的。
A、鲢碘泡虫B、艾美耳球虫C、饼形碘泡虫D、单极虫6. 海水鱼养殖中,对寄生虫疾病最常用、有效、安全的方法是()A. 抗菌素海水浸泡B. 口服抗寄生虫药物C. 淡水浸洗D.注射抗病毒药物7、下列病原中()属固着类纤毛虫。
A. 小瓜虫B. 车轮虫C. 本尼登虫D. 杯体虫8、双穴吸虫的尾蚴在()发育成囊蚴。
A. 鸥鸟肠内B. 鱼体肌肉内C. 锥实螺D. 鱼的视觉器官9、四极虫寄生在鱼的()部位。
A. 腹腔B. 胆囊C. 鳃D. 鳍10、一天中最易发生浮头的时间是()A. 中午B. 凌晨C. 傍晚D. 下午11、细菌革蓝氏染色阳性呈()颜色。
A. 红色B. 紫色C. 黄色D.橙色12、淋巴囊肿病的病原体是()。
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13、()是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高峰季节。
A. 春天B.秋天C. 冬天D. 夏天14、小瓜虫的最适繁殖温度为()。
A. 25-35℃B. 5-15 ℃C. 15-25℃D. 12-18℃15、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称()。
A、单纯感染B、混合感染C、继发性感染D、重复感染16、九江头槽绦虫病主要危害()A 鲢B 鳙C草鱼种D鲤鱼17、鳃片指环虫的头部背部有()个黑色眼点。
A. 4B. 1C. 3D. 218、常见的鱼类原虫病可分为鞭毛虫病、肉足虫病、纤毛虫病和孢子虫病,其分类的依据是()的不同。
水生动物疾病学
水生动物疾病学(非寄生性鱼病)一、藻类:1、青泥苔:是鱼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主要是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属的一些种类。
1)生长:鱼池浅水的地方,春季随着水温上升,而生长在水中衰老的丝体断裂,浮在水面,形成一团团的乱丝。
2) 危害:a.主要危害鱼苗和夏花鱼种,鱼苗,鱼种游入青泥苔,被乱丝缠丝缠住游不出去而造成死亡b.它可消耗水中的养料,使得池水变瘦,从而不能繁殖浮游生物而影响鱼的生长3) 防治方法:a.生石灰清塘b.已放养的鱼池出现青泥苔,用硫酸铜全池泼洒,池水称为0.7ppm2、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 Lagerheim)是一种绿藻,藻体是由许多长圆筒形细胞连结成网状,鱼苗游入“网状”的藻中,而不能出来而引起死亡.危害性>青泥苔防治方法同青泥苔二、桡足类:桡足类是浮游动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鱼类的良好食料。
除了营寄生生活的桡足类外,有些种类伤害鱼卵和初出膜的幼鱼苗,影响鱼卵的孵化率和鱼苗的成活率,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剑水蚤(Clops),镖水蚤(Diaptoas)。
第五天以后,对鱼苗已经没有危害作用,反而可把它们做为食料。
防治方法:1) 90%晶体敌百虫,0.5g/m32) 6%的可湿性“六六六”粉化水后遍洒,使得水呈1~2ppm。
3) 孵化用水,用铜沙网,尼龙纱网,砂石滤墙过滤,不让桡足类随着水流进入孵化器。
4) 待鱼苗孵化5天后再放入“发塘”。
三、凶猛鱼类池塘中常常有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存在,这些凶猛鱼类以鱼苗,幼鱼为食。
1、鳡鱼:它是捕食其他鱼类为生,能吞食比它本身大的鱼类,14mm长的鳡鱼苗就能捕食其他鱼类的鱼苗。
2、鳜鱼:主要捕食小鱼和虾。
3、乌鳢:1斤重的乌鳢能吞食2~3两重的草鱼、鲫鱼、鲤鱼,并能食小虾,蝌蚪,昆虫等动物。
4、鲶鱼:头部有两队触须,白天多栖息再水草丛生的底层,夜间捕食小型鱼类,虾,水生昆虫。
5、黄颡鱼:底栖鱼类,以水生昆虫,小虾,鱼苗为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水生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生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泛池:当含氧量低于其最低限度时,就会引起窒息死王,叫泛池。
鱼病:指病因作用于鱼体,使机体正常活动被干扰、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的一种生命活动现象。
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水产动物由于真菌感染而患的病,称为真菌病)原虫:即原声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但在生理上和多核细胞生物一样,具有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以及生殖等全部功能。
赤潮: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值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
(在海洋,特别是内湾及浅海区常常发生由于某些浮游生物异常繁殖,并高度密集,引起水质败坏,发臭,海水变色的现象,由于常出现红色,水随风起伏进退,看起来像一种红色浪潮。
所以称为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水体营养物质过多,氮、磷过多,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影响水体和空气的正常氧气交换,加之死亡的藻类分解消耗氧气造成水体溶氧的迅速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无公害水产品: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规定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鱼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水生动物:是指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它包括一直在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鱼虾)等还包括曾经在陆地生活,又返回到水中的二级生物和昆虫(鲸等)。
水生动物细菌病:是指细菌感染引起水生动物发生病理变化、死亡的疾病。
简答及论述:1.草鱼出血病概念、病原、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概念:是由GCHV引起的草鱼在育种阶段发生的急性、出血性高死亡率的病毒性传染病。
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症状:红肌肉型较小鱼种(7-10cm);红鳍红鳃盖型较大鱼种(>13cm);肠炎型大小草鱼。
肠炎型以肠出血为主;红肌肉型肌肉出血为主;红鳍红鳃型以体表出血为主;鱼红细胞、血浆总蛋白、血和尿素氮明显下降;血液指标发生变化:钾离子增加,钙离子减少;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单核、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多。
流行规律:危害对象:草鱼,体长2.5-15cm的鱼种;流行季节:6-9月;水温:20—33℃发生;流行地区广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2,草鱼鱼种下塘前用灭活疫苗浸浴或注射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4,发病季节,每月用药治疗一个疗程。
(鱼体注射出血病组织匀浆;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表面活性剂;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
)细菌性败血症:①危害:危害鱼种多,流行地区广,流行季节长,经济损失大,②病原体:嗜水气单胞病,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③原因:放养密度大,防治工作为加强。
养殖环境力降低。
病雨死鱼未及时处理,加剧了疾病的流行。
鱼长期近亲繁殖,鱼体抵抗力下降。
鱼运输中缺乏检疫,使病原体广泛流行。
病原菌毒力加强。
④症状:早期,口腔,鳍基,眼眶、鱼体两侧、腹部、有轻度出血。
(2)打开后,胃肠道有少量食物。
(3)随病情发展,上述部位充血,出血,肌肉红色,眼球突出,腹部膨大,打开腹部有肝、脾、等器官肿大,有腹水(4)花鳃2.草鱼出血性肠炎:草鱼出血病肠炎型3.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共同特点?(1)常出现明显表面出血,溃疡并伴随腹水,肠炎,烂腮等症状(2)发病与水体变化有较强的相关性,经常出现在高温,水质恶化时(3)抗生素及其它消毒剂有明显的控制作用(4)镜检可在体内发现大量细菌。
4.白鲢在水中狂游是什么病?即白鲢疯狂病又称鲢碘泡虫病。
是由鲢碘泡虫寄生于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中引起的鲢鱼在水中疯狂游动,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而死亡的疾病。
症状:病鱼极度虚弱,头大尾小,尾部上翘,体重减轻疯狂乱窜,死亡。
病变:肝脏、脾脏萎缩,肠内无积食,腹腔积水,肉味腥臭。
5.鱼病发生的共同特征:活动情况异常;鱼体的形态与外观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吃食能力下降或不吃食。
6.鱼类水霉病的症状、病变、防治?水霉病又称肤霉病。
真菌是一类形体较大、结构复杂的单细胞或多细胞,能以有性或无性繁殖、营腐生或寄生的一类真核细胞微型生物。
病原体:水霉科中水霉属和绵霉属,症状和病变:(1)病早期,无肉眼可见变化,随着病情发展,肉眼可见会白色棉毛状菌丝,俗称白毛病。
(2)感染鱼体表时,有大量粘液,部分组织坏死,寄生的主要部位溃烂(2)水霉菌丝穿入肌肉靠近结缔组织,由于菌丝体粘附藻类成污泥使鱼体负重,游动迟缓,瘦弱而死(3)感染幼鱼时,菌丝侵入鱼脑,心脏,血管,肝脏及其他主要器官,造成极大损害。
预防:(1)鱼体水霉病的预防:A彻底清塘,消毒B用NACL泡或用10%的高锰酸钾消毒,涂草药,用链霉素C补充维生素E(2)鱼卵水霉病的预防4治疗:(1)用食盐和小苏打按1:1比例泼洒B亚甲基蓝C新洁尔灭D磺胺类药物,土霉素7.鱼药残留的原因?不遵守休药期;不正确使用药物;使用未经批准上市的药物;水产饲料含有药物;养殖环境含有药物;运输加工受到药物污染。
11.鱼类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的区别?8.鱼类疾病需要进行综合预防的原因和措施?(论述)原因:(1)发现难;(2)诊断难,病因复杂,常为综合并发感染:(3)治疗难:水体施药量大;病鱼食欲减退,口服药不理想;长期使用一种药产生抗药性;药物对浮游生物有影响;药物残留;药不对症;药物失效。
措施:清塘,消毒(漂白粉,生石灰);调水(要提前试鱼);放养密度合适;优质的饵料;药物预防;制定检验检疫制度9.鱼类病毒性疾病有哪些?正粘病毒病: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弹状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鲤春病毒反转录病毒病:诺达病毒病:呼肠孤病毒:草鱼出血病双RNA病毒:虹彩病毒:疱疹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对虾白班综合征病毒、河蟹抖抖病)10.鱼类细菌性疾病有哪些?细菌性出血败血症(气单胞菌)、细菌性肠炎(豚鼠气单胞菌)、细菌性烂鳃病(柱状屈桡杆菌)、赤皮病(荧光假单胞菌)、鳜鱼细菌性烂鳃病(屈桡杆菌)、草鱼烂尾病(温和气单胞菌)、白头白嘴病(屈桡杆菌)、竖鳞病(豚鼠气单胞菌)、白云病(荧光假单胞菌)、打印病(嗜水气单胞菌)等。
11.细菌性肠炎:①症状:1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头部),食欲减退;(2)腹部膨大,有时有红斑,蛀鳍,肛门红肿,外突,严重时发紫,用手按压肛门,有黄色液体流出(3)剖开,有腹水,肠壁发炎,严重时腐烂发紫,肠内无食物,肝有淤血斑点。
②病变(1)肠上皮呈炎性水肿,细胞纹理受损,毛细血管扩张,(2)红细胞溶解,炎性细胞侵润(3)平滑肌细胞肿胀,变性12.细菌性烂鳃病:概念:由柱状屈桡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鱼鳃糜烂的细菌性传染病。
症状: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头部更明显;鳃盖内表面充血发炎,中间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液增多,肿胀,严重时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鱼鳍边缘色泽常变淡,呈“镶边”状。
13.细菌病(草鱼三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病原:荧光假单胞菌症状:头部颜色明显变深,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末端腐烂,鳍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条呈扫帚状,俗称‘蛀鳍’;病鱼上下颌及鳃盖充血发炎,鳃盖上有‘开天窗’;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浮游水面;体表可继发水霉感染,常伴发烂鳃或肠炎,肠中无食物,充满粘液。
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屈桡杆菌症状: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头部更明显;鳃盖内表面充血发炎,中间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液增多,肿胀,严重时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鱼鳍边缘色泽常变淡,呈“镶边”状。
细菌性肠炎:病原:豚鼠气单胞菌症状:1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头部),食欲减退;2 腹部膨大,腹壁有红斑;3 有时有明显的蛀鳍,肛门红肿,外突,严重时发紫,用手按压肛门,有黄色粘液或血脓流出;4剖开鱼腹,有腹水,肠壁发炎,严重时腐烂发紫,肠内无食物,肝有淤血斑点。
病变:肠上皮细胞呈炎性水肿,细胞纹理受损,肠粘膜固有层血管扩张;红细胞崩解,结缔组织胶原纤维肿胀。
草鱼出血性败血症:病原:气单孢菌症状:患病早期,病鱼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呈轻度的充血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出血加剧,肌肉呈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检可见肠道内有少量的食物,内脏器官受损,腹腔内有黄色或血色腹水;鳃灰白色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或者肿胀,严重时鳃末端腐烂。
病理变化:红细胞肿大,有时溶血;内脏器官有血源性色素沉淀;小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解体;肝脏被膜发生纤维素性变性,酶原颗粒减少,肝细胞解体。
15.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鱼药使用准则:提倡生态养殖,严禁使用禁药,确保休药期。
饲料使用准则:各种饲料添加剂使用均应符合国家规定。
农药与肥料的使用准则,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
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标准。
包装标准,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及贮存方式应符合标准。
填空:1.常用漂白粉和生石灰对水体消毒预防细菌性鱼病。
清塘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其中(生石灰)还具有增加肥效和调节pH的作用。
2.中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3,公元前1142年:我国已开始了淡水鱼类的养殖,公元前460年:范蠡著《养鱼经》,公元1073年:宋朝苏轼著《物类相感志》,明代1628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4.草鱼三大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
5. 波豆虫病(口丝虫病)主要寄生于鱼体鳃,体表及鳍条6.指环虫病主要寄生于鱼鳃上。
7.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瞎眼病)主要感染鲢,鳙鱼苗。
8.鱼类骨髓类似器官和组织由骨髓膜和肾脏组成。
9.水生动物疾病的研究对象是:硬骨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以及棘皮动物。
10.按赤潮出现位置和地域可以分为:外洋性赤潮、近岸性赤潮和内湾性赤潮。
11.根据细胞内有无颗粒型可将甲壳类血淋巴细胞分为: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三大类。
12.鱼药使用原则: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廉价性。
13.鱼病防治原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14.水生动物病毒形态特征:DNA病毒,RNA病毒,朊病毒。
15.甲壳类水生动物防御机制:①血淋巴细胞吞噬异物,②血淋巴细胞形成包围圈,③活化酚氧化酶系统,④形成黑色素,⑤凝固血液16.水生动物病毒病的特点:①潜伏期长短不一,症状复杂,传染性强,致死率高;②个体微小,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治疗困难;③经济损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