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 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实验班期末考试历史科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道家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2.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
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礼乐与法制并举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3.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B.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D.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人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5.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
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6.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秋季划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台基础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3.《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日太公,母日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A.春秋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 D.“人伦者,天理也”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A.道德化和宗教化 B.政治化 C.世俗化和普及化 D.哲学化5.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
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
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6.法国作家雨果:“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李明同学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他就要求犯人教他唱。
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他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这里体现的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知识即美德D.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理性3.“没有一个人富得能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
以上卢梭的经济思想表明他()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4.观察下图,指出德国首先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是()A.受文艺复兴的影响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D.《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5.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
大诗人海涅说:“就破坏力而言,康德杀死了上帝!”但康德又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这仅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
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康德提出“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是为了维护道德B.康德认为上帝是虚拟的C.康德强调人的重要性,倡导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要盲从上帝D.康德要求大家不要信仰上帝6.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西欧有一古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古代科技史,下列选项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的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7.范进中举前,其岳父骂他“尖嘴猴腮”;范进中举后,其岳父则说范进是“天上的文曲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历史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满分6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孔子思想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 仁者爱人B. 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无为而治2. 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A.《论语》B.《诗经》C.《易经》D.《春秋》3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A.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B.实行仁政C.主张“无为而治” D.提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4.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5.关于墨子的思想,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6. 儒学开始定于一尊与哪两个人物有关?A.孔子和孟子B.秦始皇和李斯C.汉武帝和董仲舒D.“二程”和朱熹提出7.下列思想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先进性的是A、“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兼爱”“非攻”D、“存天理、灭人欲”8.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是A.中央集权主张 B.人性本善学说 C.君权神授学说 D.“天人感应”学说9.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从思想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10 王阳明主张A. 格物至知 B宙便是吾心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11 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2.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②③④13 不属于四大发明的是A 蔡侯纸 B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雕版印刷术14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 《齐民要术》B 《农书》C 《农政全书》D 《本草纲目》15.我国第一部天文学著作A《甘石星经》 B《授时历》 C《丹经》 D《黄帝内经》1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官方通用文字是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楷书17.书圣是:A.颜真卿 B.苏轼 C.祝枝山 D.王羲之18、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A B C D19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A. 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刚直果敢20.下列作品中描写市井生活的是A、顾恺之《女史箴图》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C、阎立本《步辇图》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1.专门娱乐场所瓦舍出现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22.中国古代戏剧成熟的标志是A.南戏 B.元杂剧 C.京剧 D.徽班进京23.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③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④“知识就是美德”。
高二历史上期末试题-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4、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上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 民本思想B. 仁政思想C. 礼法并重D. 礼治为先5、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7、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
石家庄高二历史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石家庄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B 2. B3.A 4.B 5.C 6.D 7.B 8.D 9.D 10.B
11.B 12.B13.A 14.C 15.A 16.B 17.A 18.C19.A20.C
21.B22.D23.B24.D 25.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5分,27题15分,28题20分,共50分。
)
26.(15分)
(1)背景:五代时期,政局动荡,皇位更替频繁;封建道德沦丧。
(4分)
(2)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4分)
(3)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宇宙自然法则,进一步思辨化、系统化;更加强调伦理道德,弘扬积极入世、关注现实的儒学传统;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心反省,进一步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
(答出任意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27.(15分)
(1)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儒法并用,注重道德;施行仁政,注重公平正义。
(9分)(2)忠于操守、不畏权威,善于纳谏,关注民生,具有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人。
(6分)
28.(20分)
(1)(8分)
经济:重农抑商,答出重农、抑商其一即可;
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答出代议制即可;
思想:答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其一即可;。
2014-2015年人民版高二上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1.《荀子》中说:“齐国‘并国三十五’,晋国‘献公并国十七’,楚国‘庄王并国三十六,开地三千里’,秦国‘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之间战争频繁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C.国家统一已成定局D.西周统治范围扩展2.1986年安徽寿县谷贝村农民在一个窖藏土坑内发现一组铜器,包括四件铜洗、三件弩机、一件熨斗,其中一件铜洗腹部饰有四道弦纹和两个相对的辅首,底部铸有小篆“蜀郡”二字和鼎纹。
据此判断这组铜器铸造时间最早可能在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3.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
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材料反映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转趋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D.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4.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曾经使中国引领世界文明达2000年之久,这其中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因素,这些合理因素包括①强化了国家和民族认同感②统治者把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③服从意识有利于增强对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执行力④面对灾难中央政府有全国性的应急处理能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元代的科举制度也基本上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及殿试。
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只考两场,要求相对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淮河以南的南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严格,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种族分配。
这表明A.元朝主要以科举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主要手段B.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C.元朝统一后重视全面推行汉化政策D.其做法在于协调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以汉族为代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6.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A.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B.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7.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
2014—2015学年度第一 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
”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一次革命完成A.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C.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 D.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2、孙中山与时俱进,20世纪20年代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下列各项中,符合新三民主义精神的是A.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C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核定地价,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3、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4、2010年是毛泽东逝世34周年。
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让我们找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5、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6、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的是(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8、图4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图4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9、“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选修)2015.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2.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
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
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
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3.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甲骨文金文小篆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②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桑弘羊上书汉武帝指出“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也,特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
”桑弘羊建议由国家管理盐铁的直接目的是A.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B.限制土地兼并C.加强对人民的统治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3、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
”材料表明李鸿章A.认识到中国“积弱”的根源B.主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C.主张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D.主张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4、1876年6月10日,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兴建的上海吴淞铁路通车运营。
8月3日,因火车压死了人,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赎回该铁路后拆除。
根据这段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由英商在华投资兴建铁路可知,当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B.由吴淞铁路兴建的时间可知,当时该机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应用的是瓦特的发明C.由在华投资铁路的是外商可知,当时中国尚未产生民族资产阶级D.由火车压死人而被拆除可知,当时政府排斥铁路的主因是火车技术有重大缺陷5、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
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A.婚礼简约B.自主择偶C.自由恋爱D.夫妻平等6、“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
2014-2015年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
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5.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A.《墨梅》B.敦煌壁画《胡旋舞》 C.《清明上河图》 D.《天王送子图》6.《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
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历程,其中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A.加速清政府的灭亡B.思想启蒙C.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行君主立宪制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2014-2015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二历史(文科)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 2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诸多优秀传统,主要包括()①以德治国②依法治国③贵贱有序④“仁”A .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2.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意义在于()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句话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人们()A.崇尚人文主义精神B.人定胜天的精神C.享乐主义精神D.利己主义思想4.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
根据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A.李白 B.杜甫 C .白居易 D.孟浩然5.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③封建地主阶级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在世界各民族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亚洲封建国家的繁荣C.西欧新航路的开辟D.中国四大发明的广泛传播7.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A.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 对市民阶层精神需求的满足C.人民生活的提高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8.“个人如果把私利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他就应该受到强制去遵守公众意志。
淮南市2014-2015(1)历史期末统考高二年级试卷及答案
淮南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
这体现了孔子A.无为而治的思想B.以人为本的思想 C.以理服人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2、“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
”当时“实利主义的角逐”主要奉行的是A.法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儒家思想3、右图是北京奥运会的两种体育图标,其设计源于我国一种书法字体,讲究笔画圆匀、赋予图案美。
该书法字体应该是A. 行书B.楷书C. 篆书D.草书4、汉代“独尊儒术”和秦代“焚书禁学”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汉代重在“尊”,秦代重在“禁”,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都是A.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 B.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 D.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5、《中国思想史》认为:“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作者认为朱熹思想的作用在于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6、《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有言:“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与他的这种精神最为类似的是A.董仲舒 B.王阳明 C.王夫之 D.李贽7、2014年4月16日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
宁夏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1.夏商周三代的更替是在部族之间进行的。
夏人、商人、周人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夏商周三代实际上经历了三次从酋邦演变成国家的过程。
这表明A.夏、商、周三个部族地位平等B.商朝时商部族居主导地位C.西周建立后商部族已不复存在D.周部族出现于西周建立后2.王国维认为:“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
”空格处应填A.分封B.宗法C.世袭D.郡县3.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4.“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科举取士,选拔人才D.完善机构,皇权至上5.“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
……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许多机构便或省或并,如三司归户部和工部,审官院并于吏部,审刑院划归刑部。
”这表明宋神宗元丰三年后A.君主专制遭到削弱B.中央官制实际上是三省六部制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中央官制实际上是二府三司制6.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
这从侧面反映出A.君主专制的加强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C.中央集权的加强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7.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执行。
高二历史上期末试题-邯郸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邯郸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 2015.02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9道题。
其中1-25题为选择题,26-29题为非选择题。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因而其思想被后世统治者所重视。
主要是因为他A.提出“君权神授”B.主张仁政C.崇尚秩序D.追求天下为公2.“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
”……故曰:“为乐,非也!”,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为扭转此局面统治者推行A.军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 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建议弘文馆直学士召为翰林院待诏,入禁中撰书,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与机要。
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
由此可见,北门学士的设置说明A.其成为最高行政长官B.其拥有中央的最高决策权C.强化了皇权D.其法定地位超过三省长官5.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折枝:花卉画的一种表现手法)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该诗描绘的绘画类型及其风格是A.文人画,重视写意B.山水画,重视写实C.花鸟画,浓墨重彩D.人物画,形神俱备6. 有学者讲述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
上海师大附中2014高二历史上期末考含答案
上海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回答必须按规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概无效。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并留下了足够的答题空间,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错位。
一、选择题(共25题,其中1-20题每题1分,20-3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制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这一条文出自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法国民法典》2.14——16世纪的西欧,“人”被重新发现,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是A空想社会主义B启蒙运动C文艺复兴D科学社会主义3.下表所示城市、人口的发展变化,最可能发生在近代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俄国4.19世纪60年代,有人形容俄国农民“腰杆挺直,面貌表情,步履姿势,一切都变了。
”这是因为A 沙皇统治结束B 农奴制被废除C 十月革命发生D 俄国退出一战5.孟德斯鸠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为此,他主张A开明君主制B责任内阁制C民主共和制D三权分立制6.一位美国参议员在19世纪60年代说:“黑人从此在我们中间占有了一个新的地位”。
出现这一变化的契机是A南方种植园经济没落B北方工业的迅速发展C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D《解放宣言》的颁布7.19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障碍是A国家四分五裂B国内资源贫乏C经济基础薄弱D法国侵略扩张8.日本从“中国的学生”一跃成为“东方的列强”的历史转折点是A 遣使赴唐B 闭关锁国C 明治维新D 七七事变9.“企业的合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灵魂”。
这一现象始于A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 一战时期D 二战时期10.列强势力最早深入到长江流域是在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之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河北唐山市14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历史历史
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卷:1.B2.D3.C4.B5.C6.C7.C8.C9.A 10.D11.A 12.D 13.B 14.B 15.C 16.C 17.B 18.C 19.D 20.A21.B 22.D 23.D 24.B 25.C 26.B 27.A 28.B 29.D 30.BB卷:1.C2.D3.B4.A5.C6.A7.B8.D9.B 10.B11.B 12.D 13.B 14.D 15.C 16.B 17.A 18.C 19.D 20.C21.B 22.D 23.C 24.C 25.B 26.D 27.B 28.B 29.B 30.C二、非选择题31.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科举制,考试选拔官吏;民本思想。
(3分)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答出两点即可)(2)颁布解负令。
影响:解除了雅典平民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
(3分)(3)原则:三权分立思想(分权制衡)。
体现:美国中央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分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4分)32. (1)特点:市镇专业化程度高;分布密集,集中于长江下游地区。
原因:政府政策的调整;商品经济的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
(4分,各能答出两点即可)(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百姓生活困难;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
(3分,答出三点即可)(3)不断发展,进程曲折。
(2分)原因:新中国成立,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3分)33. (1)自然法则:理性、正义、平等、公正(法律至上、平等、公正)。
(2分,能谈到平等、公正即可得分)(2)特点:吸取道家观点;“君道同体”论;维护君主专制。
(2分)差异:西方注重自由平等,提倡法治;中国注重君主意志,实质是人治。
(3分)(3)“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嘉兴市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
嘉兴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2015.2说明:1.本试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Ⅰ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卡上(或按所在学校要求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答案做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知识判断,标号②处应填写的国家是A.俄国 B.德国C.英国 D.法国2.1916年,凡尔登战役。
这次战役是一战中A.第一次大规模战役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C.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D.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3. 如果1914年以100计,1916年美国对英、法、俄的输出则为389.7,达32亿美元;同期美国对德、奥、匈等盟国输出为0.68,为115.9万美元。
上述情况说明在参战前美国①放弃中立主义政策②奉行国家利益优先战略③已倾向协约国④综合国力世界第一A. ②③B. ①②C. ①②③D.①③④4.20世纪初人类战争由局部性战争演变为全球性战争。
这主要是A.科学技术的负作用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5.“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材料中的“开端”应该是指A.社会主义运动B.和平主义思潮C.民族解放运动D.殖民主义扩张6.“在德国人看来,……凡尔赛条约是苛刻的勒令。
”这是因为“条约”要求德国①承担战争罪责②偿付巨额赔款③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④割萨尔区给法国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休斯先生(注:美国代表)在35分钟内击沉的军舰,要比全世界的海军将领几个世纪中所击沉的军舰还要多。
”与这段话相对应的条约最可能是A.《巴黎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8.图2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时事漫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
”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一次革命完成A.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C.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 D.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2、孙中山与时俱进,20世纪20年代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下列各项中,符合新三民主义精神的是A.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C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核定地价,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3、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4、2010年是毛泽东逝世34周年。
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让我们找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5、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6、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的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8、图4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图4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9、“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
”“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①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②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③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④发展核试验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A.①③B.②④C.②D.③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11、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
“三个面向”的实质目的是()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12、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的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D.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3、以下对我国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扫盲教育是建国初教育的重要内容B. 1979年恢复统一高考的招生制度C.“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D. 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4、1913年,泰戈尔(印度)的《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说明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A、东文化开始赶超西方B、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D、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15、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应社会历史现实,主要流派出现的顺序是()A.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16、“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
文中他的作品是()A.《石工》B.《格尔尼卡》C.《日出·印象》D.《自由引导人民》17、电影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B.许多科学家的努力C.人类新的精神需求D.商业利益的驱动18、梭伦在改革后成为雅典社会矛盾的焦点是因为①改革未消除平民和贵族的根本矛盾②贵族改革中利益受损比较多③下层平民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未能充分实现④城邦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的出现A.①②B. 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9、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有①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②大大促进了雅典农工商业的发展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④解除了雅典平民沦为奴隶的威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20、“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2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整顿吏治 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 D.推行均田制22、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3、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24、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A.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C.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D.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25 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在世界上不能有一个头,世上也没有人能统治它,主教和教皇不能统治它,只有在天上的基督是头,也只有他统治。
”该观点有利于A.将人们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B.从根本上否定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C.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摧毁教会组织,重建人的自由材料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5分)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材料二(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货者常苦于不得。
……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行矣。
——摘自邓广铭《王安石》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秉政……后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
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
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
”——《日知录·宋世风俗》(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王安石为实现富国目的,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1分)持这一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你是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的?(4分)27、阅读下列材料:(_17分)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试观日本……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清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在檀香山的一次演讲材料三:“这十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们贫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然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的改组》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之半殖民地之羁缚。
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至苏联遗书》1925年3月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孙中山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转变?(3分)(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了哪些努力?(8分)(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孙中山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是什么?(2分)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4分)28、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现实主义摈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倡导社会改良。
材料二下图为俄国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战争与和平》材料三作为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即使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作了准备,它是现实的创造,也是历史的继承。
——以上材料选自《外国文学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现实主义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这一流派的特点。
(4分)(2)举出两位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